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游王原山 宋 · 李纲
 押词韵第七部
假道庐陵郡,薄游青原山
山空松桂香,殿阁森回环。
三泉湛寒玉,洗我襟抱烦。
况与二三子,杖屦同跻攀。
笑观颜黄碑,笔势惊飞骞。
昔也有高士,妙指穷玄关。
心花五叶开,法炬千灯传。
当时寻思人,一见心不澜。
至今三百载,水碧山苍然。
嗟我爱山水,所至必纵观。
聊于戎马际,偷此半日闲。
适野慕裨谌,命驾睎谢安
规模寂寞滨,折冲谈笑閒。
矧兹湖湘盗,钩锄本元元。
弄兵潢池中,岂足劳戈鋋。
愿宣天子德,往使疲瘵欢。
龚遂渤海营平先零
威灵及襄汉,恢复从荆蛮。
国恩粗可报,乞身返田园。
持此问祖师,神交当解颜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册四三 石刻:壬子之夏,被命宣抚荆广,秋八月,道庐陵,饭僧青原,邀向伯恭朱子发张恭甫偕行,瞻礼七祖真像,爱其山水深秀,为赋此诗,今三年矣。住山圭禅师屡遣化来索为山中故事,因书以遗之。继颜黄之后,深有愧云。绍兴乙卯初夏上浣武阳李纲。)
论人才疏 宋 · 郑刚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九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三
臣闻世之论治道者,莫不以求才为急。
夫人君以一身之微,受寄托之重,孰不欲与贤智共之!
然用之不因所长,则得之虽多,宁有补于治道乎?
大抵用才如用药,苓、术、参、,徒聚之无益也,惟寒温缓急,各因其性,然后有起病之功;
不然,是与无药等尔;
道德才智,徒取之无益也,惟长短小大,各随其能,然后有致治之效;
不然,是与无才等尔。
皋、禹、伯益,皆一世俊杰,舜知用之,至于礼乐刑政,各不失其所付,兹其所以圣欤!
陛下履中微之运,图复古之功,以礼为罗,贤俊并致。
臣子虽一介无它技,而盛德包覆,皆所不遗。
是则无才者非今日之患,而量才任用者正所急尔。
冯简子善断事子太叔善决,公孙挥善辞令,裨谌善谋,而郑国之政,常使裨谌谋可否,简子断之,公孙为辞令,成乃付子太叔行之,是以无败事也。
陛下以至诚之意,昭日月之明,何所不察?
区区之言,尚愿陛下因任群材,使小大之臣各迪有功,且无用非所长之失,则涓埃之微,或有补于万分。
惟陛下留神省察,与三数大臣图之。
次韵赵德载大监饯行之什 宋 · 苏籀
 押词韵第一部
君不见毕毛召芮强周宗,亮天不朽言行功。
间平汉人望,道宗孝恭唐治戎。
一时入相九才杰,白贺胸中五色茸。
圣朝举亲加柬擢,封植教诱从元丰。
芜皋卑飞华岳隼,鼓车暂屈翔麟骢。
召还喻蜀监王国,三雍入对文清雄。
昨者临分勤造请,是时暑退火星中。
公瑾之交似醇酎,吉甫之颂如清风
博山麝炷玉镇席,翠璧雪乳金涂龙。
小人自分悠悠者,裨谌谋野渊明穷。
急觞高咏鼓英气,飒然危冠发上冲。
端敏高明必贵达,果信顽鄙根中庸。
庚申年拟裁此书绍兴十年1140年 宋 · 苏籀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双溪集》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月日,谨斋沐裁书,献于某官上宰阁下:裨谌野谋也,公孙侨应对邻敌,载而与俱;
吴武陵疏逖也,裴度折冲靖国,深识其才。
子产中立,巍巍勋劳,裨、吴二生爱悦从之,而言亦不朽。
士固尚志,虽位下迹微,攘袂搀说王公之前,系时机权,何小小之得失也。
君子慷慨之心,切不取小人循默之态矣。
窃惟高明代天之工,慎微接下,野谋疏议所以至也。
国家隐忧,避狄之馀,议论盈廷,有偏狭愦眊之见,昧久近彼己之势,不深惟羁縻之,良策则将安出?
前春金虏引去,军屯河北,止限一水,岂不能触天威,挠淮壖?
有善意也。
不必张大虏兵,贬駮我旅。
昔日闾阎惊窜,蹂践之酷,有目有足者见且蹈焉,亦不在多言之也。
彼兀术辈与吾诸将等矢刃相加,比长絜大,尝失地形,粗能越江,而归途狼狈。
悔恨之,故更求万全,故久不攻我,况大江舟楫,非胡夷所长也。
宋之为宋,卜年千万,恩浃民之骨髓。
虏狃常胜,吾人面从,岂真服乎?
使割地和好之利在我而不在彼,彼安肯先割汴、雒、陕西乎?
盖和好之利,彼此共之也。
夫拒抗鄙夷,勿与交接,终不能屏绝之也。
擐甲谷马而来,惟有斗耳。
幸而一胜再捷,兵挐衅结,忧未艾也。
恭惟两宫问安不辍,何名而战?
天下倒悬,生灵重负,岂不欲解悬息肩耶?
盖玉敦珠槃、留犁金匕,岂无用之物哉?
议者每曰:「累年割地议和,此其诡谋狡算。
使轺不得其要领,忠信无如其变诈,邀索百端,使我不能堪。
和事难成也。
故虽得敌国之附、五十城之归,而我自视欿然,良以此也」。
嗟夫!
不为何成,不行何至?
危而费财者战也,安而费财者和也,然二者皆不易焉。
我养兵劳敝,又加以赂虏,诚何以给?
赂不多则虏所顾不重,要须将帅强则彼有所忌,盟誓坚则诈无所施,量入为出,币之多少适宜而已。
和之计钝滞,战之事疾捷,非不知也。
假使留止一使,尚胜覆败一军。
彼四荒之外,封圻之中,安生乐业,易如反掌,岂他术哉!
夫据朝夕之池,储海陵之仓,斡鹾茗之利,介邕管之驹,国家非得已也。
虏人资我以五路,河陇壮士健马指日可收,彼亦不较,知我尚强也。
爱戴吾君,似若不薄矣。
艺祖之临御也,南北未尝通好。
驾驭英杰,使李汉超马仁瑀韩令坤贺惟忠何继筠以备契丹,虏骑莫敢犯也。
太宗继统,用曹彬潘美出征燕蓟,互有胜负。
史载之详矣。
自祖宗时不能制虏之死命,章圣皇帝澶渊之役,聚天下精锐,寇莱公为相,岂不知兵乎,竟用文德,不穷武事。
自后名臣如范希文,岂不知兵乎,亦以皮币讲好为言。
天生骄子,骑射绝艺,礼义不可以速化,干戈未可以遐征。
我国家以神武不杀,混同文轨,圣圣相承,专用一道,不贵征伐,其来尚矣。
今朝廷以道为原,以仁为根,合符于祖宗,稽疑于坟史。
卜之于天,虏情可见;
谋之于鬼,事理不悖。
昆虫草木咸知好生之德,天壤日月咸明至诚之意,大策灼灼,亦既著矣。
修政事、讲武备,足以取重戎狄。
夫金铁可以磨鍊,龙虎尚堪豢絷,万一野心弗驯,历稔逾时,靳固和事,所请不允,岂容中辍乎?
人情未有卑词馈饷,极耳目口腹之欲而不悦豫者也。
金玉锦绣,迷心酖毒,珍玩奇巧,无益治理,投以予之,亦何吝耶?
将命之人未得其要领,赍送之物未塞其无厌,纵使不甚婉顺,亦非怒气直辞矣。
此宜用汉高隐忍之计,陈平见机之速,斟酌审谛而行之,夫何患焉?
虏人方且观我知权与否,有策与无,得失安危之也。
鲁酒邯郸被攻,女子争桑而吴师入郢。
张骞之强力宽信,王乌之衅面穹庐,刘琨长啸以解敌围,段颎破虏致无种类。
所当擢其智士闻一知十、妙通蕃情者备行人之任焉。
艺祖搜揽英豪之多,彼一时也;
章圣之任寇莱公,尚可继述。
虏人功无以加,富莫与伦。
粗中武夫犹喜驰驱,儒生有识者岂不知和好之事有轨可循?
利博而归于戎主,且必无意外之败者也。
愚故曰:和之利,彼此共之耳。
众人见朝廷越在江右,以疢笃疮大,疗愈难缓。
夫良医消疢、神砭除疮必矣。
阁下实尸此责任,不然,何以贵经国之高略、济时之至计也哉?
《传》曰:「齐君之母,犹晋君之母也。
布大命而强质其母,是令不以孝名也」。
岂有两国之君结为兄弟,而尚留人眷属者乎?
平日胶胶扰扰之虑,行且为泄泄融融之乐矣。
如使和好之外,复有上策,古今大贤亦必言之矣。
穷发之酋与中国之杰,复有妙见过于此者,亦可以咨访研寻也。
斯事诚非小小得失矣。
明公以英风异才,独当炉锤,廊庙高深,懵学琐议,岂能损益?
假如刍言毫末可用,必不弃也。
区区尘冒,惶恐俟罪。
不宣。
子产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八四、《斐然集》卷二四
国侨字子产,郑之公族子国之子也。
达治知变,正而有谋。
鲁襄公之八年,子国侵蔡,获司马燮,人皆喜,惟子产不顺,曰:「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
楚人来讨,能勿从乎?
从之,晋师必至。
晋楚伐郑,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
子国怒曰:「尔何知,国有大命而有正卿,童子言焉,将为戮矣」。
郑伯献捷于晋。
其年冬楚公子贞帅师伐郑,讨侵蔡也。
子驷曰:「民急矣,姑从楚以纾我民」。
乃及楚平。
使行人告于晋,晋人对曰:「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
而即安于楚君之所欲,谁敢违君」?
明年,晋帅诸侯军于城下,人恐,乃行成。
楚子闻郑与诸侯同盟于戏也,复伐
人患晋楚之故,谋使晋师致死于己,乃侵宋以怒之。
明年,晋会十一国之师观兵于郑东南门之外,三驾而楚不能与争,然后纳斥𭏒,禁侵掠,盟于萧鱼。
盖五年而郑国得宁,卒如子产之说焉。
初,子驷当国,子国为司马。
驷与尉止有争,及为田洫,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故五族聚群不逞之徒以作乱,攻执政于西宫,杀子驷及子国。
司徒子孔知之,得不死。
子驷之子闻盗,不儆而出,尸而追盗,盗入于北宫,乃归授甲,臣妾多逃,器用多丧。
子产闻盗为门者,庀群司,闭府库,完守备,成列而后出,兵车十七乘,尸而攻盗于北宫,杀尉止盗,众乃奔。
子孔当国,为载书以位序听政,辟大夫诸司门子弗顺,将诛之。
子产请焚书,子孔不可,曰:「为书以定国,众怒而焚之,是众为政也,国不亦难乎」?
子产曰:「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安国,危之道也。
不如焚书以安众
子得所欲,欲为政也,众亦得安,夫岂不可?
专欲无成,犯众兴祸,子必从之」。
乃焚书于仓门之外,众而后定。
子孔之为政也专,国人乃讨西宫之难尉止作难,子孔知而不言。),杀子孔,而立子产为卿。
襄公二十有二年,晋人徵朝于郑,少正子产对曰:「在昔先君悼公九年,我寡君于是即位。
即位八月而我先大夫子驷从寡君以朝于执事执事不礼于寡君,寡君惧,因是行也。
二年六月朝于楚,晋是以有戏之役,楚人犹竞而申礼于敝邑。
敝邑欲从执事,而惧为大尤,曰:『晋其谓我不共有礼,是以不敢携贰于楚』。
四年三月,先大夫子蟜又从寡君以观衅于楚。
晋于是乎有萧鱼之役,谓我敝邑迩在晋国,譬诸草木,吾臭味也,何敢差池?
楚亦不竞,寡君尽其土实,重之以宗器,以受齐盟,遂帅群臣随于执事以会岁终。
贰于楚者子侯石盂,归而讨之湨梁之明年
子蟜老矣,公孙从寡君以朝于君,见于尝酎,与执燔焉。
间二年,闻君将靖东夏四月又朝,以听事期
不朝之间,无岁不聘,无役不从,以大国政令之无常,国家罢病,不虞荐至,无日不惕,岂敢忘职?
大国若安定之,其朝夕在廷,何辱命焉?
若不恤其患,而以为口实,其无乃不堪任命,而剪为仇雠,敝邑是惧,其敢忘君命?
委诸执事执事实重图之」。
晋人惮其辞,自是免于大国之讨。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人病之,子产寓书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也惑之。
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
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
夫令名,德之舆也;
德,国家之基也。
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
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有令名也夫!
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
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宣子悦,乃轻币。
初,陈侯会楚子伐,当陈隧者,井堙木刊,人怨之。
襄公之二十五年子展子产帅车七百乘伐陈,宵入陈城陈侯奔于墓。
子展命师无入公宫,与子产亲御诸门,数俘而出,祝祓社,司徒致民,司马致节,司空致地,乃还。
使子产献捷于晋,戎服将事,晋人问陈之罪,对曰:「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器用与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则我周之自出,至于今是赖。
桓公五父之乱,先君庄公与蔡人奉戴厉公至于庄宣,皆我之自立;
夏氏之乱,成公播荡,又我之自入,君所知也。
今陈忘周之大德,蔑我大惠,弃我姻亲,介恃楚众,以凭陵我敝邑,不可亿逞,是以有往年之告。
未获成命,则有我东门之役。
当陈隧者井堙木刊,敝邑大惧不竞,而耻大姬
天诱其衷,启敝邑心,陈知其罪,授首于我,用敢献功」。
晋人曰:「何故侵小」?
对曰:「先王之命,惟罪所在,各致其辟。
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之地一同。
自是以衰,今大国多数圻矣。
若无侵小,何以至焉」?
晋人曰:「何故戎服」?
对曰:「我先君武、庄为平、桓卿士
城濮之役,文公布命曰各复旧职,命我文公戎服辅王,以受楚捷,不敢废王命故也」。
士庄伯不能诘,复于赵文子
文子曰:「其辞顺,犯顺不祥」。
乃受之。
仲尼曰:「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不言,谁知其志?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哉」!
郑伯赏入陈之功,享子展,赐之先路、三命之服,先八邑。
子产次路、再命之服,先六邑
子产辞邑曰:「自上以下,降杀以两,礼也。
臣之位在四(上子展,次子西,次伯有,次子产。),且子展之功,臣不敢及赏礼,请辞邑」。
公固与之,乃受三邑。
公孙挥曰:「子产将知政矣。
让不失礼」。
楚子及秦侵郑,楚人获郑大夫皇颉以献于秦,人取货于印氏,子太叔令正以请之,子产曰:「不获。
受楚之功,而取货于郑,不可为国。
秦不其然。
若曰拜君之勤,微君之惠,楚师其犹在敝邑之城下,其可弗从」?
遂行。
秦人不予,更币,从子产而后获皇颉
许灵公如楚,请伐郑,师未兴而卒于楚。
楚子曰:「不伐郑,何以求诸侯」?
楚师起,人将禦之,子产曰:「晋楚将平,诸侯将和,楚王是故昧于一来,不如使逞而归,乃易成也。
夫小人之性衅于勇,啬于祸。
以足其性而求名焉者,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
子展悦,不禦寇。
楚人入南里,堕其,涉于汜而归。
明年,宋向戍请于晋楚,欲弭诸侯之兵,果盟于宋。
自是晋楚之从交相见也。
蔡侯自晋归,过于郑,郑伯享之不敬,子产曰:「蔡侯其不免乎?
日其过此也,君使子展廷劳于东门之外,而傲吾曰:『犹将更之』。
今还受享而惰,乃其心也。
君小国事大国,而傲惰以为己心,将得死乎?
若不免,必由其子。
其为君也,淫而不父。
闻之,如是者恒有子祸」。
未几,蔡世子果弑其君固。
子产相郑伯以如楚,舍而不坛,外仆言曰:「昔先大夫相先君适四国,未尝不为坛。
自是至今,亦皆循之。
今子草舍,无乃不可乎」?
子产曰:「大适小则为坛,小适大则苟舍而已,焉用坛?
闻之,大适小有五美:宥其罪戾,舍其过失,救其灾患,赏其德刑,教其不及。
小国不困,怀服如归,是故作坛以昭其功,宣告后人,无怠于德。
小适大有五恶:说其罪戾,请其不足,行其政事,共其职贡,从其时命。
不然,则重其币帛以贺其福而吊其凶。
皆小国之祸也,焉用作坛以昭其祸」?
延陵季子聘于上国,至齐说晏平仲,至卫说蘧伯玉,至晋说叔向,适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谓子产曰:「郑之执政侈,难将作矣,政必及子。
子为政,慎之以礼。
不然,郑国将败」。
初,伯有知政,使子皙如楚,辞曰:「楚郑方恶而使余往,是杀余也」。
伯有曰:「尔世行也」。
将强使之,子皙曰:「可则往,难则已,何世之有」?
怒而将伐伯有,诸大夫和之。
裨谌曰:「祸未歇也,必三年而后能纾」。
然明曰:「政将焉往」?
裨谌曰:「善之代不善,天命也,其焉辟?
子产举不躐等,则位班也,择善而举,则世隆也。
天又除之,夺伯有魄,子西即世,将焉辟之?
天祸郑久矣,其必使子产息之,乃犹可以戾」。
未几,子产相郑伯以如晋,叔向问郑之政焉,对曰:「吾得见与否在此岁也。
驷良方争(驷子皙良伯有。),未知所成,若有所成,吾得见乃可知也」。
叔向曰:「不既和矣乎」?
对曰:「伯有侈而愎,子皙好在人上,莫能相下也。
虽其和,犹相积恶也,恶至无日矣」。
伯有耆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钟焉达旦,朝者皆自朝布路而罢。
又将使子皙如楚,子皙以驷氏之甲伐之,伯有奔许。
大夫聚谋,子皮曰:「仲虺之志云『取乱侮亡,推亡固存』,国之利也。
罕、驷、丰同生罕子皮,驷子皙,丰公孙段,本同母兄弟。)伯有汰侈,故不免」。
人谓子产就直助强,子产曰:「岂为我徒,国之祸难,谁知所敝。
或主强直,难乃不生,姑成吾所」。
因敛伯有氏之死者,不及谋而遂行,子皮止之,众曰:「人不我顺,何止焉」?
子皮曰:「夫子礼于死者,况生者乎」?
遂自止之。
子产乃入,郑伯及其大夫国人盟。
伯有闻郑人之盟己也怒,闻子皮之甲不与攻己也喜,遂自墓门之渎入。
驷带率国人伐之,皆召子产子产曰:「兄弟而及此,吾从天所与」。
伯有死于羊肆子产枕之股而哭,敛而殡之,伯有之臣在市侧者,既而葬诸斗城。
驷氏欲攻子产子皮怒曰:「礼,国之干也。
杀有礼,祸莫大焉」。
乃止。
于是子皮上卿,而授子产以政。
辞曰:「国小而偪,族大宠多,不可为也」。
子皮曰:「帅以听,谁敢犯子?
子善相之。
国无小,小能事大,国乃宽」。
子产为政,有事伯石伯石公孙段;有事,欲使之。),赂与之邑,子太叔曰:「国皆其国也,奚独赂焉」?
子产曰:「无欲实难,皆得其欲以从其事,而要其成,非我有成,其在人乎?
何爱于邑
邑将焉往」?
子太叔曰:「若四国何」?
子产曰:「非相违也,而相从也,四国何焉?
郑书有之曰『定国家必大焉先』,姑先安大,以待其所归耳」。
伯有既死,使太史伯石为卿,辞,太史退则请命焉,复命之,又辞,如是三乃受策,入拜。
子产是以恶其为人也,使次己位。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
丰卷将祭,请田焉,弗许,曰:「唯君用鲜,众给而已」。
子张(丰卷。),退而徵役(欲攻子产。)子产奔晋,子皮止之,而逐丰卷,丰卷出奔,子产请其田里,三年而复之,反其田里。
及其入焉,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
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
我有田畴,子产殖之。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郑伯如晋,晋侯鲁襄公之丧,故未之见也。
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
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
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供命?
寡君使丐请命」。
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
执事之不閒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
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
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
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
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
公不留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菑患,不谓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踰越,盗贼公行而夭厉不戒,宾见无时,命不可知。
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
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
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
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
敢惮勤劳」?
文伯复命,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
使士文伯谢不敏焉,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
乃筑诸侯之馆,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
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
是岁,北宫文子卫襄公如楚,过郑,印段廷劳于棐林如聘礼,而以劳辞。
文子入聘,子羽为行人,冯简子子太叔逆客,事毕而出,言于卫曰:「郑有礼,其数世之福也,其无大国之讨乎?
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礼之于政,如热之有濯也。
濯以救热,何患之有」?
子产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贤否,而又善为辞令。
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
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
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是以鲜有败事,北宫文子所谓有礼也。
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
子产曰:「何为?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
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
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
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曰:「不可。
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
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
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将压焉,敢不尽言?
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
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
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压覆是惧,何暇思获」?
子皮曰:「善哉,不敏。
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
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吾远而慢之。
微子之言,吾不知也。
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
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
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
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
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
子产是以能为郑国
鲁昭公之元年楚公子围聘于,且娶于公孙段氏,伍举为介。
将入馆,人恶楚怀诈,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
既聘,将以兵众逆,子产使子羽辞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从者,请墠听命」。
令尹伯州犁对曰:「君辱贶寡大夫围,谓围将使丰氏抚有而室,围布几筵,告于庄共之庙而来,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也。
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
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
大夫图之」。
子羽曰:「小国无罪,恃实其罪。
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
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
不然,敝邑馆人之属也,其敢爱丰氏之祧」。
伍举知其有备,乃请垂櫜而入。
居无何,令尹围使公子黑肱伯州犁城犨栎郏,人惧,子产曰:「不害,令尹将行大事,而先除二子也。
祸不及郑,何患焉」?
已而围果弑楚子,杀伯州犁,而黑肱出,乃自立为君。
于是游吉如楚,归语子产曰:「具行器矣。
楚王汰侈而自说其事,必合诸侯,吾往无日矣」。
子产曰:「不数岁未能也」。
后四年,始会诸侯于申。
子产聘于晋,叔向问焉,曰:「寡君疾病,卜人曰实沈台骀为祟,史莫知之,敢问此何神也」?
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
后帝不臧,迁阏伯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
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故参为晋星。
然则实沈参神也。
金天氏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
帝用嘉之,封诸汾州,沈、姒、蓐、黄,实守其祀。
今晋主汾而灭之,然则台骀汾神也,抑此二者,不及君身。
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禜之;
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禜之。
若君身,则亦出入饮食哀乐之事也。
闻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于是乎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兹心不爽,而昏乱百度。
今无乃壹之,则生疾矣。
又闻内官不及同姓,故男女辨姓,礼之大司也。
今君内实有四姬焉,其无乃是乎」?
晋侯闻其言曰:「博物君子也」。
而厚为之礼。
叔向出,行人子羽送之,叔向问郑故焉,且问子晰,对曰:「其与几何?
无礼而好陵人,怙富而卑其上,弗能久矣」。
初,郑徐吾犯之妹美,公孙楚聘之矣,公孙黑又使强委禽焉。
犯惧,告子产子产曰:「是国无政,非子之患也,唯所欲与」。
犯请于二子,请使女择焉,皆许之。
子晰盛饰,入布币而出,子南戎服入,左右射,超乘而出。
女自房观之曰:「子晰信美矣,抑子南夫也。
夫夫妇妇,所谓顺也」。
适子南氏,子晰怒,櫜甲以见子南,欲杀之而取其妻。
子南执戈击之,及冲,子晰伤而归,告大夫曰:「我好见之,不知其有异志也,故伤」。
大夫皆谋之子产,曰:「直钧幼贱,有罪,罪在(先聘子南直也,用戈子晰直也,子产未能讨,故钧其事而罪。)」。
乃执子南而数之曰:「国之大节有五,女皆奸之:畏君之威,听其政,尊其贵,事其长,养其亲。
五者所以为国也。
今君在国,女用兵焉,不畏威也。
奸国之纪,不听政也。
子晰上大夫,女嬖大夫而弗下之,不尊贵也。
幼而不忌,不事长也。
兵其从兄,不养亲也。
君曰余不忍女杀,宥女以远,勉速行乎?
无重而罪」。
遂放游楚于吴,将行,子产咨于太叔,太叔曰:「吉不能亢身,焉能亢宗
彼国政也,非私难也。
子图郑国,利则行之,又何疑焉?
周公管叔而蔡蔡叔,夫岂不爱王室故也。
吉若获戾,子将行之,何有于诸游」?
郑为游楚乱,故六卿私盟于薰隧,公孙黑强与于盟,使太史书其名,且曰七子。
子产弗讨。
未几,公孙黑将作乱,欲去游氏而代其位,伤疾作而不果。
驷氏与诸大夫欲杀之,子产在鄙,闻之惧弗及,乘遽而至,使吏数之曰:「伯有之乱,以大国之事而未尔讨也。
尔有乱心无厌,国不女堪。
专伐伯有,而罪一也。
昆弟争室,而罪二也。
薰隧之盟,女矫君位,而罪三也。
死罪三,何以堪之?
不速死,大刑将至」。
再拜稽首,辞曰:「死在朝夕,无助天为虐」。
子产曰:「人谁不死,凶人不终命也。
作凶事,为凶人,不助天,其助凶人乎」?
请以印为褚师(市官。)子产曰:「印也若才,君将任之,不才,将朝夕从女。
女罪之不恤,而又何请焉?
不速死,司寇将至」。
乃缢而尸诸周氏之衢,加木焉。
子产相郑伯如,楚子享之,赋《吉日》。
既享子产,乃具田备王以田江南之梦,因使椒举如晋求诸侯,问于子产曰:「晋其许我诸侯乎」?
对曰:「晋君少安,不在诸侯。
大夫多求,莫匡其君」。
在宋之盟,又曰:「如一若不许,君将焉用之」?
王曰:「诸侯其来乎」?
对曰:「从宋之盟,承君之欢,不畏大国,何故不来?
不来者,其鲁、卫、曹、邾乎?
曹畏宋,邾畏鲁,鲁、卫偪于齐而亲于晋,惟是不来。
其馀君之所及也」。
王曰:「然则,吾所求者无不可乎」?
对曰:「求逞于人,不可;
与人同欲,尽济」。
明年夏,诸侯如,曹、邾辞以难,鲁辞以时祭,卫侯辞以疾,椒举言于楚子曰:「诸侯无归,礼以为归。
今君始得诸侯,其慎礼矣。
宋向戍、郑公孙侨在,诸侯之良也,君其选焉」。
楚子乃问礼于左师及子产
左师献公合诸侯之礼六,子产伯子男会公之礼六。
君子谓合,左师善守先代,子产善相小国。
楚子示诸侯侈,椒举谏不听,子产见左师曰:「吾不患矣。
汰而愎谏,不过十年」。
左师曰:「不十年侈,其恶不远,远恶而后弃,善亦如之,德远而后兴」。
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于路,己为虿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
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
民不可逞,度不可改,《诗》曰:『礼义不愆,何恤人言』?
吾不迁矣」。
子宽曰:「君子作法于凉,其敝犹贪,作法于贪,敝将若何
政不率法而制于心,民各有心,何上之有」?
人铸刑书,叔向诒书子产曰:「始吾有虞于子,今则已矣。
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
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之有争心,以徵于书,而徼倖以成之,弗可为矣。
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三辟之兴,皆叔世也。
今吾子相郑国,作封洫,立谤政,制参辟,铸刑书,将以靖民,不亦难乎?
诗曰『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又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如是何辟之有?
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徵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
子产复书曰:「若吾子之言,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
既不承命,敢忘大惠」?
子产聘于晋,晋侯有疾,韩宣子逆客,私焉曰:「寡君寝疾,于今三月矣。
并走群望,有加而无瘳,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
对曰:「以君之明,子为大政,其何厉之有?
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
晋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乎」?
韩子祀夏郊,晋侯有间,赐子产之方鼎二。
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
则皆走,不知所往。
或梦伯有介而行曰:「壬子予将杀带也。
明年壬寅,予又将杀段也」。
期至而驷带、公孙段卒,国人愈惧。
子产立公孙泄及良止以抚之,乃止(泄,子孔子;伯有子。)
子太叔问其故,子产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
吾为之归也」。
太叔曰:「公孙泄何为」?
子产曰:「说也为身无义,而图说从政有所反之,以取媚也。
不媚不信,不信,民不从也」。
子产适晋,赵景子问焉曰:「伯有犹能为鬼乎」?
子产曰:「能。
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
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凭依于人,以为淫厉,况良霄我先君穆公之胄,子良之孙,子耳之子,敝邑之卿,从政三世矣。
郑虽无腆,抑谚曰,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
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其族又大,所冯厚矣而强死能为鬼,不亦宜乎」?
子产丰施归州田于韩宣子曰:「日君以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初,相郑伯如晋,礼无违者,晋侯赐之田。之子。),今无禄早世,不获久享,君德其子弗敢有。
不敢以闻于君,私致诸子」。
宣子辞,子产曰:「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
将惧不能任其先人之禄,其况能任大国之赐?
纵吾子为政而可,后之人若属有疆埸之言,敝邑获戾而丰氏受其大讨。
吾子取州,是免敝邑于戾,而建置丰氏也,敢以为请」。
宣子乃受之。
郑罕朔奔晋,韩宣子问其位于子产子产曰:「君之羁臣,苟得容以逃死,何位之敢择?
卿违从大夫之位,罪人以其罪降,古之制也。
朔于敝邑,亚大夫也,其官马师也。
获戾而逃,惟执政所寘之,得免其死,为惠大矣,又敢求位」?
宣子子产之敏也,使从嬖大夫
晋平公卒,诸侯如晋送葬,郑子皮将以币行,子产曰:「丧焉用币?
用币必百两,百两必千人,千人至将不行,不行必尽用之。
几千人而国不亡」?
子皮固请以行。
既葬,诸侯之大夫欲因见新君,叔孙昭子曰:「非礼也」。
弗听。
叔向辞之曰:「大夫之事毕矣,而又命孤,孤斩焉在衰绖之中,其以嘉服见则丧礼未毕,其以丧服见则是重受吊也。
大夫将若之何」?
皆无辞以见。
子皮尽用其币,归谓子羽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
夫子知之矣,我则不足。
《书》曰『欲败度,纵败礼』,我之谓矣。
夫子知度与礼矣,我实纵欲而不能自克也」。
初,子产如陈涖盟,归告大夫曰:「陈亡国也,不可与也。
禾粟,缮城郭,恃此二者而不抚其民,其君弱植,公子侈,太子卑,大夫敖,政多门,以介于大国,能无亡乎?
不过十年矣」。
后十年果为楚所灭。
楚子诱蔡侯般杀之于申,遂围蔡。
晋荀吴韩宣子曰:「前日不能救陈,今又不能救蔡,为盟主而不恤亡国,将焉用之」?
遂告诸侯会于厥憖,子皮将行,子产曰:「行不远不能救蔡也。
蔡小而不顺,楚大而不德,天将弃蔡以壅楚,盈而罚之,蔡必亡矣。
且丧君而能守者鲜矣,三年楚其有咎乎?
美恶周必复,楚恶周矣」。
已而晋人请蔡于楚,果弗许,而诸侯归。
于是郑简公卒,将为葬,除及游氏之庙,将毁焉。
子太叔使其除徒执用以立,而无庸毁,曰:「子产过女而问,何故不毁?
乃曰不忍庙也,诺,将毁矣」。
既如是,子产乃使辟之司墓之室。
有当道者毁之,则朝而塴,弗毁则日中而塴。
子太叔请毁之曰:「无若诸侯之宾何」?
子产曰:「诸侯之宾能来会吾丧,岂惮日中,无损于宾而民不害,何故不为」?
遂不毁,日中而葬。
君子谓子产于是乎知礼。
礼无毁,人以自成也。
晋侯成虒祁之宫,诸侯朝而归者,皆有贰心,叔向曰:「诸侯不可以不示威」。
乃并徵会,以甲车四千乘合诸侯于平丘,子产子太叔郑定公会,子产幄幕张行子太叔以四十,既而悔之,每舍损焉,及会亦如之。
晋人令诸侯甲戌日中造于除,癸酉退朝。
子产外仆速张于除,太叔正之,使待明日。
及夕,子产闻其未张也,使速往,乃无所张矣。
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卑而贡重者,甸服也。
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
诸侯靖兵,好以为事,行理之命,无月不至,贡之无艺,小国有阙,所以得罪也。
诸侯修盟,存小国也。
献无极,亡可待也。
存亡之制,将在今矣」。
自日中以争至于昏,晋人许之。
既盟,子太叔咎之曰:「诸侯若讨,其可渎乎」?
子产曰:「晋政多门,贰偷之不暇,何暇讨国?
不竞亦陵,何国之为」?
仲尼子产于是足以为国基矣。
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子产君子之求乐者也。
夫合诸侯,艺贡事,礼也。
子产归未至,闻子皮卒,哭且曰:「吾已无为为善矣。
惟夫子知我」。
初,子皮如齐,晏子骤见之,陈桓子问其故,对曰:「能用善人,民之主也」。
晋韩起聘于郑,郑伯享之,子产戒曰:「苟有位于朝,无有不供恪」。
孔张后至,立于客间,执政禦之,适客后,又禦之,适县间,客从而笑之。
事毕,富子谏曰:「夫大国之人,不可不慎也。
几为之笑而不陵我,吾皆有礼。
夫犹鄙我,国而无礼,何以求荣?
孔张失位,吾子之耻也」。
子产怒曰:「发命之不衷,出令之不信,刑之颇类,狱之放纷,会朝之不敬,使令之不听,取陵于大国,罢民而无功,罪及而弗知,之耻也。
孔张,君之昆孙,子孔之后也,执政之嗣也。
为嗣大夫,承命以使,周于诸侯,国人所尊,诸侯所知。
立于朝而祀于家,有禄于国,有赋于军,丧祭有职,受脤归脤,其祭在庙,已有著位数世,世守其业,而忘其所,焉得耻之?
辟邪之人,而皆及执政,是先王无刑罚也,子宁以他规我」?
宣子有环,其一在郑,商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守器也,寡君不知」。
子太叔子羽子产曰:「韩子亦无几求,晋国亦未可以贰。
晋国韩子不可偷也。
若属有谗人交斗其间,鬼神而助之,以兴其凶怒,悔之何及?
吾子何爱于一环,其以取憎于大国也?
盍求而与之」?
子产曰:「吾偷晋而有贰心,将终事之,是以弗与,忠信故也。
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
为国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
夫大国之人,令于小国,而皆获其求,将何以给之?
一共一否,为罪滋大,大国之求,无礼以斥之,何餍之有?
吾且为鄙邑,则失位矣。
韩子奉命以使而求玉焉,贪淫甚矣,独非罪乎?
出一玉以起二罪,吾又失位,贪,将焉用之?
且吾以玉贾罪,不亦锐乎」?
韩子买诸贾人,既成贾矣,商人曰:「必告君大夫」。
韩子请诸子曰:「日起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
今买诸商人,商人曰必以闻,敢以为请」。
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藿而共处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丐夺
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
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
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毋乃不可乎?
君子得玉而失诸侯,必不为也。
若大国令而供无艺,郑鄙邑也,亦弗为也。
若献玉不知所,敢私布之」。
韩子曰:「起不敏,敢求玉以徼二罪,敢辞之」。
将行,私觐于子产,以玉与马,曰:「子命起舍夫玉,是赐我玉而免我死也。
敢不藉手以拜」?
有星孛于大辰,裨灶言于子产曰:「宋、卫、陈、郑将同日火,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
子产弗与。
明年夏,宋、卫、陈、郑皆火,裨灶曰:「不用我言,火」。
人请用之,子产不可,子太叔曰:「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
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所及也。
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
遂不与,亦不复火。
初,火作,子产辞晋公子公孙于东门,使司寇出新客,禁旧客勿出于宫。
使子宽子上巡群屏摄,至于大宫。
使公孙登大龟,使祝史徙主祏于周庙,告于先君。
使库人各儆其事。
成公司宫出旧宫人,寘诸火所不及,司马司寇列居火道,行火所焮,城下之人伍列城。
明日,使野,司寇各保其徵,郊人助祝史,除于国北,禳火于玄冥回禄,祈于四鄘
书焚室而宽其征,与之材,三日哭,国不市,使行人告于诸侯。
陈不救火,许不吊灾,君子是以知陈、许之先亡也。
踰月,子产大为社,祓禳于四方,振除火灾,乃简兵大蒐。
将为蒐除。
子太叔之庙在道南,其寝在道北,其庭小,过期三日,使除徒陈于道南庙北,曰:「子产过女,而命速除,乃毁于而向」。
子产朝过而怒之,除者南毁,子产止之曰:「毁于北方」。
初火之作也,子产授兵登陴,子太叔曰:「晋无乃讨乎」?
子产曰:「小国忘守则危,况有灾乎」?
既,晋之边吏让郑曰:「郑国有灾,晋君大夫不敢宁居,卜筮走望,不爱牲玉
郑之有灾,寡君之忧也。
执事𢵧然授兵登陴,以谁罪」?
边人恐惧,不敢不告。
子产对曰:「若吾子之言,敝邑之灾,君之忧也。
敝邑失政,天降之灾,又惧谗慝之间谋之,以启贪人,荐为敝邑不利,以重君之忧。
幸而不亡,犹可说也。
不幸而亡,君虽忧之,亦无及也?
郑有他,竟望走在晋,既事晋矣,其敢有二心」?
于是左尹王子胜言于楚子曰:「许于郑,仇敌也,而居楚地,以不礼于郑。
郑方睦,郑若伐许而晋助之,楚丧地矣。
郑方有令政,君其图之」。
楚子乃迁许于白羽。
驷偃卒。
初,娶于大夫,生丝弱,其父兄立子瑕子叔父。)子产憎其为人,且以为不顺,勿许亦勿止。
他日丝以告其舅,晋人使以币如郑问驷乞之立故(乞,子瑕也。)
驷氏惧,乞欲逃,子产弗遣,请龟以卜,亦弗予。
大夫谋对,子产对客曰:「郑国不天,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夭昏,今又丧我先大夫
其子幼弱,其二三父兄惧坠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寡君与其二三臣曰:抑天实剥乱,是吾何知焉?
谚曰:无过乱门。
民有兵乱,犹惮过之,而况敢知天之所乱?
大夫问其故,抑寡君实不敢知,其谁实知之?
平丘之会,君寻旧盟,曰『无或失职』。
若寡君之二三臣其即世者,大夫而专制其位,是晋之县鄙也,何国之为」?
辞客币而报其使,晋人不敢复言。
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国人请为禜焉。
子产弗许,曰:「我斗,龙不我觌也。
龙斗,我何觌焉?
禳之则彼其室也,我无求于龙,龙亦无求于我」。
乃止。
初,子产喜然明,问为政焉,对曰:「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
子产喜,以语子太叔,且曰:「他日吾见蔑之面而已,今吾见其心矣」。
子太叔问政于子产子产曰:「政如农功。
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则其过鲜矣」。
子产有疾,谓子太叔曰:「我死,子必为政。
惟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
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疾数月而卒。
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太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
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
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
『毋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
『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
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
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
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书纠缪正俗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七六、《文定集》卷一○、《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二
右《纠缪正俗》八卷,按颜扬庭表,以为稿草才半,部秩未终,则是书初非定本也。
每章以朱书标所释字于上,然所引《论语》、《尚书》、《礼记》《、春秋》、《史记》、《汉书》中事,则各以朱书书名于前,自《东观汉记》后,独标朱书字,馀不复尔。
而《论语》后有《毛诗》事数章,复不标《毛诗》字,不应前后乖剌如此,必是属藁之际,偶尔标题,未遑绪正。
除《史记》乃是论作史体制宜如旧外,宜改朱书《论语》字为性与天道,《尚书》为览之者不一,《礼记》为取,《春秋》为游,《汉书》为陂,《宋书》为道怜。
又《春秋》下皆是《左氏传》事,或词非解经。
小颜既欲立言正俗,必不以《左氏传》为《春秋》也。
又阡字下止引《汉书·原陟传》,别无训说,疑有阙文。
受授字乃是寿字,有两音,宜改受授为寿。
以此益知非当时定本。
顾所是正讹谬甚众,惜乎不见成书也。
然而以东门之杨解《坊记》,经意各有所谓,不必以为一义。
古文有、又字通,「三王有乞言」读有为又字未失也。
裨谌谋于野则获,自是记一时事,恐不缘草创立文,谓后学不当因此以草创为草野则可,而以疑《左氏》则过矣。
后世帝女虽不执妇道,然立言正俗,而曰公主既尊止得云侍奉,亦未免为习俗所移也。
潘岳「赖前哲以长懋」,必不以懋为勉,但拘于声韵,易《左氏》语以牵合。
懋盖取茂盛之意,若以为勉励,非惟不合《左氏》,亦复不成赋语,必不然。
斯则文人相轻,或损其真矣。
殿、研二释,颇为穿凿。
按《晋书》,沮渠蒙逊刘祥曰:「汝敢研研然也」?
研研即崛强之貌,恐语音变而为殿研。
殿乃殿帅,研乃研摩,有何交涉而合为一语?
必欲求其一义,则又过矣。
第七卷所辨奚斯,以予考之,其失自扬子云
子云曰:「正考甫尝晞尹吉甫矣,公子奚斯尝晞正考甫矣」。
正考甫得《商颂》于太师,非作也,奚斯作新庙,非作诗也,而以与尹吉甫并言之,非其实也。
班固《两都赋序》云奚斯颂鲁,此又承子云之失矣。
至于王延寿曹子建用之,不为无所自也。
杨资政 南宋 · 卫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三四、《定庵类稿》卷三
伏审告成大典,锡庆群工。
眷儒英首议之忠,极秘殿升华之宠。
训词加异,委寄增隆。
窃惟载籍之前闻,莫盛熙朝之有作。
储祥备福,得三代受命之符;
论德纪功,为万世不刊之典。
启兹盛举,自我元枢
恭惟某官学冠魁伦,望隆帏幄。
以仁义事君如孟子,以谋猷告后如君陈。
当朝廷抗议于一时之间,乃翰墨策勋于十年之后。
有开群议,异裨谌草创之谋;
始正一元,得仲尼笔削之意。
光纪上天之眷命,系隆九圣之基图。
恩备册书,勋藏庙社。
接千岁之统,已观信典之成;
陈泰阶之符,益对昌期之遇。
某辱知最久,闻命增忻。
莫陈贺厦之恭,第切扫门之意。
简靖堂记嘉定十三年十月 宋 · 许锡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九
乐平山水重冈盘纡,由东而来,县治实据其址,稍东为丞厅,又东为学宫,下临沃野,横绝三十里,平畴如席。
目尽处有山崛起,杳霭空翠,中其名曰万山,而北正面之丞厅尤在高燥地。
曩有丞猥曰居弗利,徙处萧寺,而丞厅弗复治,仅四壁立。
数十年后,因寺火乃反其旧,有堂有庭皆窄且陋,丞视事于庭,肃客亦于庭,他无閒馆可燕息。
浚仪赵侯之来丞也,令偶阙,遂全治一邑。
侯有盛才,遇事风生不踰时,銗讼俱清,租逋不宿,游刃所到,恢有馀地,而丞厅亦为之一新。
重门两庑,前厅后堂,或葺或营,而增以崇大
更以西厢为堂,虚明邃深,扁曰简靖
其后叠石为山,凿池潴水,居然幽致,夐出尘外,名野航,前一亭正揖万山平远之景,虽郭熙李思训不能名状,真清境也。
廪不糜公,役不烦民,而能为此沈静者,斯亦整暇矣。
侯于其中植青松,公事暇则对松自哦所为诗,而人莫公测也,故或者谓侯适意耳。
予曰:不然,侯非苟作,其用意有关于政者不鲜也。
大抵居足移人之气。
夫视广则志不滞,体胖则神亦清,然后物格而理明,政行而事成,其居使之然也。
柳子厚裨谌谋野则获,谋邑则否,宓子贱不下堂单父治,为有关于政,岂诬我哉!
侯风裁秀举,器宇神明,施于有政,灿然可观,此为之助也。
盖治剧无他技,惟中有定力,不役于物,然后动以静制,繁以简御,虽兼三辅可也。
昔陈南中尝得是说矣,侯以简靖名堂,盖取诸此。
以侯之才而充以此理,所就其可量哉。
虽然,凡百官俯视为传舍,常也,敝而弗葺者病于,葺而过侈者病于浮,不不浮,侯两得之。
予老于田间,阅县政不知其几,此而不书,其孰宜书?
侯名汝驭,字文龙戊辰进士
嘉定十三年十月
按:同治乐平县志》卷二,同治九年刻本。
谢庄中书举自代启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平斋集》卷二四
禁路问津,首玷十科之选;
词垣正席,仍推三字之储。
赏音愈久而愈深,推毂不进则不已。
感由心刻,声与泪俱。
窃以东坡免试而荐伯修,南丰初除而举贡父
是宾是主,无古无今。
如某者铁砚仅存,金桴何有?
少未闻道,徒寄荣华于飘风之中;
晚悟作文,颇见涯涘于霜降之后。
抑而为《说难》、《孤愤》,放而为《牢愁》、《反骚》。
是特不平之鸣,殆非有用之学。
胡杰出于一佛,俾同升于诸公。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虽谗波之可畏;
类我类我,久则肖矣,终恩地之有归。
对黄茅白苇之秋光,借红药苍苔之春色。
闻风甚伟,学步良难。
兹盖恭遇某官道德宗师,文章宿老。
紫微阁静,一挥赞普之书;
白玉堂深,屡草河凉之诏。
每谓丝纶之手,要须锦绣之胸。
岂无他人?
正在我辈。
为命得裨谌子产顾不韪欤;
稽首逊殳斨,伯与亦几过矣。
某敢不弹冠而起,执笔以从?
丑妇效颦,讵作金屋人家之想?
痴儿说梦,尚追钧天帝所之游。
铭德惟勤,抒词莫既。
劄子 其二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五二、《西山文集》卷一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五○
臣侧闻中外之论,皆谓今日贤材满朝而治效不立,议论盈廷而弊事不修,忧时者为之叹惜,异意者为之姗侮,岂所谓贤者非贤而众议之纷纷举不足采耶?
臣窃谓人材有小大之殊,而善用者取长略短,皆足以有济;
议论有同异之别,而善听者去非从是,皆足以有补。
子产相郑,择能而使之。
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谋野则获,子产皆因其所长而任之,用能卓然自立于晋、楚两强国之间。
堂堂天朝,人材岂下于郑者?
愿诏大臣,日加延访,使敷陈所蕴而考察其行能,条举众弊而分委以经画,课其效之成否,随之以黜陟焉。
如此则可用之人出矣。
汉昭帝时,吏民上书言便宜,有异辄下杜延年平处复奏。
神宗皇帝诏中外上言得失,委司马光张方平同详定选择。
及哲庙嗣位,臣民皆上封事,亦令光执政看详。
此皆故事之可法者也。
近睹御笔,令将端平奏议缮写成册以进,群言繁多,无所决择,文书盈几,何由遍观?
愿效先朝已行之典,命两制近臣或两省都司官二三人,付之看订,删去浮辞,剟取要语,仍各从其类,缮录成帙。
凡关于君德帝学者进入禁中,备陛下之览阅;
关于朝政边防者送三省、密院,备大臣之采择。
继今臣下章奏,悉用此法,茍当于理,无不施行,如此则可用之言见矣。
用人听言,各有其实,何治之不立而弊之不修邪?
若夫悠悠泛泛,玩愒岁月,以虚誉用人而无以覈其能否,以虚文听言而无以订其是非,臣恐弊事日滋,治效愈邈,其患未知所终也。
恳切有陈,伏祈圣察。
第三辞免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三、《鹤林集》卷二三、《古今事文类聚》遗集卷七
某窃以宥坐之器盈则覆,仲尼忧太盛之易衰;
再实之木根必伤,文子惧兼荣之难保。
今兄弟一门,联登要路,可谓太盛矣;
内外两制,皆代王言,可谓兼荣矣。
居盛而不戒则危,饕荣而不已则辱。
若非安当止之分,何以免交谪之言?
比于黄纸之初除,五入控辞之牍;
继以赤眚之间作,三陈祠禄之章。
且依屡降之指挥,不许再行于陈请。
若退而自嘿,几悖戾于先猷;
复进而有言,是重违于圣旨。
某之进退,至此周章,与其身兼数器而独冒书生之荣,曷若知效一官而免供中舍之职?
矧词章系国脉之隆替,而论駮关朝纲之重轻,傥久据于华绅,岂不妨于贤路!
今巧匠袖云斤而未试,良工椟美玉而弗沽。
非甄拔而用之,则无以展其器能;
非磨淬而新之,则无以扬其风采。
辄忘疏陋,敢逊誉髦。
裨谌草创,世叔讨论,为命岂一人之力;
宰我言语,子游文学,设科须众善之长。
庶于有道之朝,得免蔽贤之罚。
更祈敷奏,即赐允俞。
经筵讲礼记彻章诗1246年10月 南宋 · 刘克庄
五言排律 押元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钱塘
惟王建邦国,以礼定乾坤。
大分严堂陛,弥文及冠昏。
徐行非曰逊,亟拜不为烦。
臣岂容私量,人谁越短垣。
秦惟损则覆,鲁以秉而存。
制备周京奠,仪成汉帝尊。
民彝何可泯,经籍未尝燔。
明主亲临决,诸儒共讲论。
裨谌谩求野,戴圣自专门。
伋学方垂范,聃书盍塞源。
四篇殊建武,百问陋开元。
会稡新编钜,芟夷聚讼繁。
俚辞羞狗曲,小辨戒猩言。
舞蹈威颜近,传宣诏语温。
昭回洒牺画,燕衎洽尧樽。
宝带攽藏府,名驹出大宛
秉持叨象版,烹啜试龙园(疑当作团)
羁贱均蝼蚁,清华缀鹭鹓。
謏闻惭倚席,朽质谬乘轩。
佔毕无嘉颂,将何报上恩。
洪中书咨夔举自代启1234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四○、《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一七、《翰苑新书》续集卷三一、《启隽类函》卷八一、《宋四六选》卷一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钱塘
访梅东阁,尝陪庾幕之游;
起草西垣,忽有虞廷之逊。
惟公此举,非仆所堪。
窃以斯文之衰,至于今日而极。
规规制草,类惭作者之风;
寂寂薇花,未识舍人之样。
方天子属丝纶于阁下,而国人观衮斧于笔端,岂无宜为诰之才,猥举不能言之士。
伏念某少狂自喜,晚悔莫追,谤訾之言盈廷,权贵之嗔如屋。
霜雪贸贸,于茂以何伤;
风雨凄凄,独鸡鸣而不已。
偶际清明之始,稍收留落之馀。
顷随出塞之旌旗,获侍平山之樽俎。
颜渊之附骥,宁不思齐
老子犹龙,居然难企。
而况有累年之离索,无一字之干摩。
王阳在位,贡禹弹冠,虽赖故人之引类;
裨谌为命,子产润色,讵容拙者之措辞!
谓尝摘艳以薰香,欲使运斤代斲
任章初上,传说皆惊。
太白眼高,故已扫空于海内;
浩然肩耸,若为携入于禁中。
徒感盛心,恐孤精鉴。
兹盖伏遇某官金声而玉振,地负而海涵。
扶纲常于宝庆之奏篇,判忠佞于端平之谏纸。
修名姱节,惟斗南之一人;
杰作雄文,亦江东独步
引扶于后进,力吹送于明时。
而某学既荒芜,材尤衰落,惟勉平生之大节,妄希执事之馀风。
非复少年,启夕秀于未振;
庶几他日,知寒松后凋
赵录参(若琟)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五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五
老子痴顽,既休休而谢事;
参军俊逸,真舋舋而逼人。
劳谦首辱于贻笺,衰惫遂稽于还贽。
恭惟某官读书之眼如月,作赋之声摩空。
太白才名,岂非仙谪;
汝阳眉宇,见谓天人
耻躁士之九迁,慕高贤之三语。
至公不挠,未尝闻谁毁谁誉;
直道而行,安知有公喜公怒。
贵名方起,贤业叵量。
某疾病交攻,应酬尽废。
久怀刺字,赖庞公之入城;
亦有刍言,侯裨谌之谋野。
略抒摧谢,良愧荒疏。
方舆胜览跋嘉熙三年十一月 南宋 · 祝穆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九、《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一五、《皕宋楼藏书志》卷二九
始予游诸公间,强予以四六之作,不过依陶公样,初不能工也。
其后稍识户牖,则酷好编辑郡志,如耆昌歜,予亦自莫晓其癖。
所至辄借图经,积十馀年,方舆风物收拾略尽。
出以谂予友,乃见讥曰:「还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
予恍然自失,益蒐猎古今记序、诗文与夫稗官小说之类,摘其要语,以附入之。
予友又唶曰:「天吴与紫凤,颠倒在短褐」。
予复愧其破碎断续,而首末之不贯也,又益取夫钜篇短章所不可阙者,悉载全文,大书以提其纲,附注以详其目,至三易藁,而体统粗备,予友亦印可焉。
予犹未敢以为然也,既又携以谒今御史吕公竹坡先生,幸不斥以狂僭,辱为之序,走不足以当也。
嗟夫!
昔者孔子尝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夫以一命令之出,犹更四贤之手。
矧予陋闻謏见,徒以两耳目之所及,而欲该天下之事事物物,坎蛙窥天,其不量甚矣!
虽然,世有扬子云,必知是编之不苟,岂直为四六设哉!
若夫网罗遗逸,启发愚蒙,予方有望于博雅君子。
嘉熙己亥仲冬既望建安祝穆和父书。
按:《宋本方舆胜览》卷末,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影印本。
重修黔阳县治记绍定元年五月 南宋 · 翁永年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八五
县吏之长曰令,令长之治曰寺,所以宣德意、字吾民,初无小大遐迩之閒也。
黔阳黔中郡唐天宝初更名黔江
五季叛乱,不入版图。
国朝熙宁閒,五溪蛮平复置,隶沅州
官寺草创,规模隘陋,为令者视为荒僻之邦,类不屑意。
然山川之杰特,土壤之沃美,物植之滋茂,率颉颃湖左诸邑,况风俗朴静,人士秀发,陶染王化垂百五十馀年,是亦中州清淑之气所旁薄者,讵可以蛮荆旧习鄙夷之哉!
宝庆元年春昭武饶侯敏学来,以学而为政,因俗以行化,民既安之。
环睨治所,听宇隤落,榱楹腐败,左支右撑,达于门庑。
乃喟然曰:「地虽褊,百里号令之所从出,诚若是,过者生慢,于势诎矣。
其何以见吏民邪?
前乎此者项背相望,岂惮于改作而不屑于为与?
抑拘于用啬而不足于为与?
何朝斯夕斯而邈未之顾也?
或谓裨谌谋野而获,宓氏弹琴而治,令长之政有在此而不在彼者。
吁!
民社重寄,茍借是以自解,则怠忽之念萌。
吾所恃以振起纪纲者,皆弛懈弗立矣,尚孰从而论政哉」?
居数月,岁丰人和,公家事简,究见利病,唤工虑材,成谋自我。
或仍其旧,或撤而新。
鼓楼峻整,门闳深严,修廊绳直,易茨以瓦。
有库有廪,吏舍狱户各有其所。
高明爽垲,一旦改观。
辟东西为两燕室,榜以「双绝」、「弦歌」。
侯复念惟社有坛壝,学有宫室,风化所关,邑之先务。
社委郊关之外,无尺椽庇风雨,即邑治东置坛设主,仍作斋听以奉祀事。
学虽屹立,祠庙仅存,自讲堂斋庑至棂星,悉力经营,以厉士气。
盖侯平易近民,是役之兴,用其馀力,毫发无扰,竹木材石,无不乐与官为市者,乃鸠馀材,创宝山道院,为士夫往来愒息之所;
复立盍簪、澄练两亭为迎送之地;
至于境内邮传、祠宇,悉更新之,街衢亦甃以石。
县圃榛翳已久,锄薙而疏理之。
芰制有亭,通村有径,庄有庐,卉木之嘉,泉石之胜,胸中邱壑,随所高下而区以别。
庄之后,又建社仓,列规画,备先具,大抵不专为游观设也。
明年冬,溃成。
暇日与宾寮登览其上,顾而谓之:「费不侈,力不劳,而功绪汔济者,固非彊人以所不欲,而遂我之所必欲。
向若疑沮于或者之说,不过补苴罅漏,玩愒岁月,委之而去,他奚暇恤焉?
虽然,天下之事不患于难成,而患于志之不立;
志立矣,又病于学之不充。
学贵于有用,仕以行其学。
古之人所以能大其官者,学优而仕」。
侯学承于家,仕方再调,有志立事,事立而人不知,一转移之,无废不举,不待家抚户晓,俾民知所趋向。
是岂胶轕簿书期会者可与同日而语也?
邑人谒记,不复辞,因以发侯之志云耳。
绍定改元夏五迪功郎沅州州学教授东嘉翁永年记,乡贡进士单铨书。
按:《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九。又见乾隆沅州府志》卷三八,嘉庆湖南通志》卷二一六,同治黔阳县志》卷二四,光绪湖南通志》卷二八四,《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卷一七,国家图书馆藏拓片·章专一一一七。
孟君复王侯元俞诗两皆英妙神奇次韵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尤韵
孟侯王侯,妙年俱作州。
穷穷鬼揄我,汝堪并英游。
汝无曲逆计,汝无裨谌谋。
汝乃蹄涔水,可配江河流。
仓卒不能答,吐舌瞠双眸。
二侯不自贵,屑与耄叟俦。
歌岂有檀板,舞亦无珠韝。
磨玉藉沙石,以故交情绸。
盖公曹参舍,甪里张良求。
绿鬓间白发,一献还一酬。
俗态动枘凿,对面风马牛
二侯不我弃,庶哉企前脩。
藏义寺清斋。奉教陪复斋郑政堂(揔)至撰醮词。次其韵 其二 明 · 权近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阳村先生文集卷之八
门隔红尘一院幽,雨来窗外领新秋
风流安石登山兴,词命裨谌在野谋。
此寺固应无此议,玆晨幸与得玆游。
泠泠最爱阶前水,静坐萧然洗客愁。
次星山君虞庭李公稷一题尹柒原(祗)新亭诗韵 明 · 权近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阳村先生文集卷之十
一区佳境在城东,亭上遐观更豁通。
公退从容常自乐,客来摸写揔能工。
为家萧相真堪法,谋野裨谌未是雄。
佐命功高心转小,宜从黄阁播清风。
狎鸥亭。上党府院君请赋 明 · 金宗直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六
相公云鹤姿,辽天稳游戏。
不侣遵渚鸿,况偶炎洲翠。
遐情念舒卷,江皋有时至。
华构绝萧洒,一片城南地。
檐外山庚庚,槛前江淠淠。
于焉披氅衣,八窗聊徙倚。
灏露沁几席,清飙动荷芰。
嗒然如丧耦,岂惟忘势位。
海沤圣得知,日夕争来萃。
关关吐商音,皎皎翻雪翅。
庭除謦欬落,群举自相媚。
相公莞尔笑,何曾物我视。
中孚久已熟,禽鸟亦不避。
纵饶沧洲趣,明主共图治。
裨谌尝适野,乃是谋国事。
安石游别墅,何妨任重寄。
廊庙与江湖,所忧无二致。
苟推狎鸥心,吾民其受赐。
公乎慎终始,忠献奚专美。
不要养冲素,鹤算犹可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