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冬至 其一 南宋 · 李流谦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九八、《澹斋集》卷九
阳刚得位,爻方庆于大来;
圣哲乘时,德亦同于广运。
欢均率土,福集清躬(中贺。)
恭惟皇帝陛下,与天后先,视帝陟降。
尽彻群阴之蔽,广开众正之门。
君子在朝,士有光亨之吉;
庶民蒙祉,物无疵疠之伤。
坐观玉烛之调,安享衮衣之治。
臣分符有守,恋阙无阶。
潋滟兽尊,徒切涎流之望;
翩翻凫舄,第劳占视之勤。
武宁县山谷先生祠堂绍熙三年正月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一二三
德著一乡,文成一家,命局一官,而声尊一代,身虽已往,其流愈光,里之人尸而祝之,社而稷之,礼也。
闻者缺焉,于传不宜,莫为于后,将迹绝响灭,迨于日远日忘而已耳。
山谷先生之祠堂,武宁所为作也。
距县百许步有龙潭院,先生尝过之,主僧文諲开轩。
当积雪初霁,前望严阳山,群木参天,神宇顿豁,于是命之曰「广心」,立扁识壁。
遭党锢魔厄,扁折榱夷,未及百年,离离故址,殆不可复识,独壁间大字五十石刻仅存。
绍熙辛亥邑长阳羡方庆赋政越岁矣,治劲以絜,置民于安,封内无蠹可剔,乃采合众志复此轩。
建屋三楹,用俭集费。
访先生肖象于宗家,绘事堂上,寒泉荐匊,奉尝旦暮,慰箕斗华崧之仰,而外不与知。
黄氏占数脩水双井,其隶曰分宁
二宁本一邑,嫪慕耆旧,争相为崇,香火之敬,在此由在彼尔。
呜呼!
天下是非,常公于身后。
先生瑰琦之文妙当世,孝友之行配古人,苏长公爱之重之,同时名胜,略相推第,顾自以为莫及。
而事与时忤,顿撼抑揠,流连馆下,毫升寸迁,擢财秉笔螭头,又不使拜。
受郡甫入境,即以罢闻。
史官,书铁龙爪事,谪黔,徙戎。
记承天塔院,窜宜州,死。
翰墨落人寰,随辄扫空,读其书者或牵联得咎于斯时也,夫岂豫卜异日显晦哉!
天定胜人,中兴鬯,公道提,邃职美秩,贲诸九京,且召贵其甥孙,学士大夫益知所乡挹。
然区区一轩,到于今乃得还旧观,吁亦难矣!
令君使来谒记,且将丐巨揭于章荆州,此轩之传当久久勿替。
后之君子盍相与主张之!
三年正月二十三日记。
安庆承宣使提举德寿宫张去为辞免转官回授不允诏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玉堂类稿》卷六
事亲之乐,与天无穷;
惠下之恩,曷日而已?
故属者方庆慈极万年之寿,而今兹复稽宫庭五载之劳。
眷言审谨之旧人,首被褒优之异数。
理无可避,往肃而承。
所辞宜不允。
泛舟游山录(二 起乾道丁亥七月,止是年九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五八
乾道丁亥七月己亥,早赴县厅。
为大行皇后姓夏氏袁州人。)六月二十五日上仙,行在进奏院坐省劄牒诸路云:「礼部、太常寺参照显恭皇后故事,皇帝成服七日而除,百官三日而除,诸道州军计诏到日长吏率文武官举哀成服,三日而除。
又礼例,诸路监司、州军县长吏以下合服四脚(系幞头,头冠亦布。)、直领襕衫、(上领不盘。)腰绖(以麻。)
又士庶各于本家素服三日而除,婚嫁除服后不禁。
行在自成服日为始,诸州军候指挥到日为始。
又边州县军镇并不举哀。
又诸路州军并所属县镇候指挥到日下管内寺观修建道场三昼夜,并禁乐三日,及禁屠宰一日」。
又《小贴子》:「士庶素服,依礼例系去颜色,止服浅淡里青皂头巾」。
又省劄:「检准懿节皇后典礼参酌讨论,外路驻劄诸军去处,依礼例合就所屯军处候报到,自副将而上成服。
其馀部队管队使臣并散队使臣升朝官以上,及将副指挥使以上,并常服哭于本营厅事,三日而止。
今欲依上件礼例施行,内沿边州军驻劄去处,依例更不举哀」。
六月二十六日,奉圣旨依。
辛丑,晚,临讫释服而归,邂逅新太府寺丞苏岘叔子东坡曾孙,而过之孙,居颍昌陷虏,尚书符奉侍时挈以归,今为驾部迨之后。
东坡买田阳羡凡九百斛,三子之裔共享之,故居此。
尝与武义兄弟同班改官,以钱端礼荐除太常簿,今代太府阙。
连日大雨。
壬寅五更大雨,黎明晴。
欲追凉显亲,而新司农簿张朝奉观颐、新广德虞迪功、新上元宰吴景先及数客踵至。
观颐,侍郎漴之子。
尚书策之孙。
宰,给事中拭之孙。
报谒皆不值。
周孝侯,遂过显亲。
显老相饭,招庄德迈、汪端中共坐,彊中送瓜。
术人朱晓偶至,二公欲问命,因试之。
逼晚归,以酒饮从者,作七夕
甲辰,妇家为老妻开荤。
丙午新丰城李令愿及其堂弟新武宁丞恕、新奉新丞愈、将仕郎悊并相访。
丁未,大赦到邑,其词略曰:「阴雨作难,允赖元良之本;
阳淫热疾,适罹无妄之灾」。
尾词云:「康乐安平,受祉莫先于长子;
渊泉溥博,推恩岂限于彝章」。
初,皇太子因赴长秋临而中暑,医误投补药,疾遂亟,寻闻初九日夜薨。
庚戌,早过栖真尼庵,设考妣以次神位,行中元荐享之礼。
新监钱清盐场吴迪功守相访,湖州人
辛亥,雨中访庄德迈,弈棋,烹鳆粥调,剪
壬子,洞灵邵道士山药荐新。
新善权长老道林相访。
夜,大风雨达旦。
癸丑,旬日来东南风大作,未尝间断,或以为异。
甲寅,雨稍止。
过显亲,邂逅鲍梦符通判,荐相僧正
乙卯武义专人来书,中云江西一月之间再有水患。
丁巳,复热。
庚申,新大庐山禅林禅院长老慧畸相访。
癸亥,早约庄德迈、德政点心罢,同登舟为保安之游。
保安,寺名,在县北二十五里,今为周敦义参政功德院。
午后到寺,殊不称所闻。
长老祖廓晚置酒待二客,遂宿。
甲子,点心罢,肩舆里馀,入胡发运白云庵大观中造。),有莲池,花面盈尺。
又半里入胡参议老寿庵。
猫儿甚大且成林,有江湖气象,浙中不易得也。
此方大抵皆诸胡之产地,多紫薇花,闻如杨柳芙蕖,可插而成。
又数里至李山,游禅寂禅院,未有主者,尤荒凉不振。
至和中寺记云创于梁朝,今佛殿造于祥符间。
邑人以为唐殿,非也。
门外乃常州官道。
李山南行四里,得周氏衍度庵,甚闳丽。
又里馀至虞福圣寺
寺有弥勒殿,南唐保大中造,甃塼,皆隐起毬路,越二百年坚致如新。
唐人龙朔中才法师碑尚存。
地理僧净如居寺之瑞像院,饭于其房。
东西二周氏富盖此乡。
东周有园,今不治,惟环秀亭在池心,环以荷花
坐赏移时,登舟而归。
过溪顺风,晡后至邑场。
致远枢密之孙、主簿邦彦遣使通问,其居号小墟,去金坛八里。
乙丑吴迪功渊相访。
其父寺丞君,不主岳飞狱者。
平江书,汹汹传时巡,盖虏遣兵部尚书乌论三合驻泗州,取索归正人甚众,且聚兵积粮,故苏、秀颇缮葺公宇耳。
闰七月丙寅朔宜兴王奉议际、法藏寺首坐祖印大师道坚相访。
丁卯庄文太子以是日敕葬宝林寺
戊辰,安术者孙晋臣论予命有透关之语,窃取之。
庚午,大雷雨。
连日秋雨,暑不可当,今日稍凉。
癸酉安恭后攒修吉寺。
乙亥,新青阳主簿陈朝立纪相访。
其兄朝举,同年也,已死。
丙子,邵氏净观僧契彬相访。
丁丑仲宁仲贤定用香山地,是日斩草。
己卯,携棋具过庄德迈。
晚月色甚,同德政泛舟出溪口
庚辰,新监杂卖场范从事华相访,淳夫曾孙、元长之孙、赵元镇外孙。
留汪强中午饮。
强中谓酒有五品:苦、淡、酸、臭、甜。
其贬甜乃在臭之下,今日特以醇厚极甘之酒沃之,甚有难色,聊为一笑。
汤朝美邦彦及其堂弟士美国彦自金坛相访。
夜月愈佳常年之中秋也,已治具约德政过邵园,因为泛舟之役。
临出而其主人辞以家集,独与德政乘小舟入湖渰,风露浩然,亦乐也。
辛巳,早,就显亲具蒲馔待二汤。
句容田奉议伟相访。
是日再欲过邵园,会风雨不果,移具过庄德政宅,招德迈,而庄德器支使玙适至,遂同集饮。
韩无咎所送金陵经武堂酒,客爱其醇美,乃以遗之。
夜御夹衾。
壬午,留二汤饭。
癸未,再留二汤饭。
邵轸方远相访,德政之妹夫。
甲申,二汤访别,具饭待之,仍和其二诗。
乙酉,早同庄德迈泛舟至其曾祖通议公坟,有庵曰扬名,山势如城而葬其中,盖程惟象所卜。
惟象赵清献公陈恭公文,其术甚精。
通议公本维扬人,占籍宜兴
既葬而子微登第,官至待制
今子孙甚众,禄仕不绝,亦多富者。
其侧乃蒋隶叔坟庵,曰庆裕,规模不为近世之侈王介甫《赠三灵山人程惟象诗》,见集中。)
丙戌,食后泛舟度长桥至邵园,邀方远小酌天远堂,荷花盛开,其旁即吴师尹宫教之园。
初,任昉钓台在水涯,师尹夷之,别筑台于旁。
师尹近死,园已荒而古迹湮为茭葑矣。
丁亥,拂旦同仲宁、邵方远过香山观外舅茔地。
归,饭厚山庄氏永思庵,主僧觉了。
回县,雨作。
长道赖宽恩,向来宁都事全释,追念女兄悒悒以没,痛心而已。
李全归报。
庚寅汤朝美兄弟遣使送金坛许知观院道士周汝昭眼药,云此观累世传此药矣。
辛卯,新监文思院上界余迪功汶相访,状元中之曾孙。
状元仕止朝奉郎、知兖州云。
食后同庄德迈步至通真观,知观李守宁留饭。
又步过周孝侯,观父子敕告。
庙后有大墩,古木森然,号周墓墩,相传孝侯茔也。
穿墩过田氏废园,今属庄氏。
连日阴雨,御夹衣。
今日晴,复挥扇。
壬辰,至栖真庵烧香,为道者坐化也。
道者乃张惟济提举之妻,与其女皆为比丘尼
操行坚固,生而体出舍利,临死书偈,有僧家所难者。
其子解官持服。
癸巳,夜,吴景先县家遭劫,凡二十馀人持弓矢刀戟而入,其所居在妇家东百馀步。
甲午,拂旦,同邵方远出南门,过王进修道人家,献石棋一副,张公洞泥所造也。
香山,与仲贤、大悦饭茇舍,遂过湖洑,西行三里至孙仲益坟庵。
修竹流水,门径幽深,自其胸次丘壑也。
龟潭形如龟,阔不盈丈。
有亭曰酌潦,而庵名千息。
对祠堂创一龛,华甚,设四几案,为其二室一妾,且留自待也。
又西南行二里访玉女潭,虽有茅亭,而路皆榛翳,赖扶栏夹之。
潭在四山中,三面皆石崖,有窦上达,水浮墨色可畏,投以物则盘旋而下(单氏《风土志》云深踰百尺。经云在张公洞西南三里,面阔十丈。朱冠卿《续图经》,女在□成道,今潭上深阔皆逾百尺。相传玉女窦穴若穿透然。)
唐权德舆李幼卿独孤及皆有诗。
自此东行里馀,呼儿导至佛窟岩。
岩高一丈五尺,阔数倍,水出其左,或云自玉女潭来,流而为涧,石佛数身,皆断躯干。
或云像出岩中,土人神之,多求嗣焉,其毁之必以不验也。
又西南二三里,由王直中知军家墓道出支径访龙潭(单氏《风土志》:山顶有龙潭,县东南五里,非此也。),伐筱刜棘,望石崖而进。
有蒋天成者得其地,樊以竹木,路不可行,易樵叟乃能至。
石壁四插,其高十丈,潭在其中,长六丈,阔五之一,真龙湫也。
窥观毛发森竦,回顾蒋庵不远。
会日仄,归饭千息庵,投宿洞灵。
知观邵惟道置酒。
秉烛过圣堂,观元丰间刘宜夫谊元祐辛未五月僧仲殊留题,然后寝。
八月乙未朔,早至前知观应若谷房赏秋香,又访道士李继彭问眼药。
观中有仁庙时赐《度人经》一藏,今渐散失。
归至香山少休,遂入庄僖简公神道,长松夹路殆五六里。
由径过单时中主簿坟庵,访白鹤洞,水自中出。
令从者侧入以望,云相去二三丈复有洞口,阔数尺。
闻过此则平广,道人辈采石脂于中云。
复出旧路行里馀,乃至僖简远庵,主僧净照来迎。
饭罢,留题而出。
亭午至横涧,折而东二里许抵川步,访所谓洞山者,则高二十馀丈,周围三里,形如张弓,其上皆丛筱,无他异。
洞口流水清澈,觅轻舠匍匐其中,夹以炬火棹而入。
岩石色正白,中为裂罅,谓之石脊、石岸,如削玉,如砥平,如刓刻,诡异不一。
鹅管钟乳往往可取,石燕遇火惊飞扑人。
行数十丈,顶稍高而洞宽。
俄值深潭,邵生惧甚,趣归。
或云,自此而进可陆行半里,有石桥、石磬之属,唐人刻姓名在焉。
此洞惟冬涸可穷览,若积雨,则水与洞平,不可入,今日仅能入也。
晡时过长岘岭,入庄刑曹报慈庵赏木犀,遂归。
是役也,岩洞在邑南鄙者十得五六,道士辈且不知所在,况游客乎?
尚有大成君阳洞,期异日访之。
丙申郡守立道监丞磨勘文字来,并致书籍及凝露惠泉酒。
丁酉,早,访客不遇,谒果利庙。
土人谓之西庙。
庙神乃后汉玘,今封嘉应字人侯,庙碑殊可观。
正祠本在邑南铜棺山,初曰荆南山。
荆溪之南。
相传将死,天下铜棺,如王乔玉棺然,故曰铜棺,又名君山,亦谓袁也。
有林养素者,以失音自号不语先生
有问灾福,但使咒笔书姓氏甲子,即一再嗅之,信笔书偈颂。
今日相访,其语颇文,而主于修养,至于灾福则未必验也。
戊戌社日
微雨连日,蒸渠故也。
夜,西邻庄氏遭暴客。
己亥,早,有怀子中,以《周易》筮之,遇《无妄》之《益》。
林养素传咒云:「灵宝藏经载汝之名,有五鬼名曰摄精。
吾知汝的,速离吾身。
太上律令,汝化为尘。
急急如太上帝君律令敕。
临睡时面北叩齿,念七遍就寝,乃无失」。
王仲谟至自昆山
庚子,早过香山,以酒馔犒匠人及役夫。
饭罢,同仲谟自横涧西行四五里访静乐寺。
荆溪尊者湛然,此地人,后传天台教,建中三年唐翰林学士梁肃撰碑。)
是日冒雨行小径,意寺可宿,而破落不堪其忧,留题而去。
常日在邑中望铜棺山甚远,今寺后一峰正倚山脚,非好事不能至也。
里馀至庄子上知府庵,欲循旧路复出横涧,会日向晚,问土人得捷径号使岭。
既登,峻甚,仲谟窘于跻攀,从者又畏斑寅,予不恤也。
一上约二三里乃得平顶,俯视县郭仅成聚落,隔湖及众渰一一可指,眼界廓然。
雨后下岭尤险,几不能容足。
过西石亭,梅树满林,邑人游赏处也。
至山门始出大路,暮夜抵郭内。
辛丑,唐致远、百二姨自平江来。
壬寅,命通真道士为外舅作缘事。
癸卯,王仲告及其侄荣仲邦美季子)
昆山来。
甲辰,晴,便觉微暑。
舜举王仲显李良佐皆至。
海陵簿尉蒋迪功方庆相访,舜容提刑之子。
未后约致远过庄德政同度周桥,访后汉许太尉𢒰墓。
道中有翁仲龟趺,披荆莽至其下,大墩相连,渐为邑人斸掘。
有碑侧立,字多磨灭,惟其前十馀字粗可读,大略云:夫人会稽山阴人姓刘氏,盖太尉之妇也。
「谈马砺毕王田数七」之碑十年前犹在,今为邵氏取去。
邑人张驹考證颇详。
是日,仲宁兄弟会予,客三杯后出双缣,谓之表坐,浙俗也。
乙巳,妇家会亲姻,谓之宿集,表坐如初。
丙午,鼓外舅之柩登舟,未时至川步登陆。
雨骤作,申后至茔所。
丁未,大雨。
大悦开穴,深丈有五尺,积雨泉涓涓。
茇舍上漏下泥,不可居,同范至能、鲁子师李良佐投宿洞灵观,檐溜通夕如滩声。
戊申,昧爽至香山,送葬者毕集,而地已不用矣。
雨昼夜不止。
己酉,仲谟从诸人议徙柩暂寓洞灵,既至而晴,遂为佳中秋
至能溧阳
庚戌,妇女归邑。
观侧百馀步一峰壁立,状若镌刻,绍圣四年有人遁形而入,故号会仙岩
岩下流水可浮杯,今有小亭
午后同致远西南行里馀访白马洞
将至,涧水淙淙有声,其源出洞中。
入洞,顶如砥平,鞠躬而进,观沈辽刻字。
归访道士朱有中,生于元祐辛未,年七十七矣。
夜月蚀。
辛亥,早同致远、道正应德愚若谷肩舆西南行,过黄家桥(此可登舟入邑。),入湖洑,度侍郎桥,再游惠园。
其眷眷于此者,以古涧碧流也。
又行十馀里,登王总管坟,才二十年,已复荒芜。
进游大城(俗号蒿猪。),单氏《风土志》谓洞门狭隘,止容一人行,内颇宽旷,有盐米堆,白石高峙如雪山状,洞中有四际水流。
今殊不然,入洞才十步,为村民以土窒之。
前日遣人辟治,仅高一二尺,以草为茵,鱼跳而进。
又行十馀步,大石相倚,中有深谷,寸步滑磴,且视且恐。
已而稍宽广,石乳如宝盖垂于其上。
旁又有一谷,然不若前谷之险。
稍前即大坑阱,乃近岁崩陷者,所谓盐米堆、雪山不可至矣。
炬火欲尽,遂出憩,村民吴氏以茶果交相遗。
归入饶州太守蒋天祐垂裕庵,半里至君阳洞,陆希声云在君山之阳,故以为名。
洞去龙潭甚迩,水自洞出行两崖间,甚清驶可爱。
天日下照,不必秉烛,视他洞为胜。
惜乎天祐之兄营坟其上,不复为游观之地矣。
归过金沙,致远独游,停车以待,同饭洞灵,抵暮还邑。
宜兴南鄙岩洞搜索殆遍,惟图志中载武陵龙山,去湖洑渚南十里,中若张公洞石乳凝结,有幢幡羽盖之状,又有瀑布逆流,但蔓蒙密,人迹罕至,不能一往。
南岳山锡禅师道场古迹颇多,且邹志完所乐,去县二十里而近,反未至焉。
既迫南归,须俟他年矣。
夜,雨复作。
壬子,范至能溧阳来。
癸丑,以卮酒饯至能,送之北门。
甲寅,装船。
乙卯,仲贤护外舅之柩归昆山卜葬,仲谟、仲告、荣仲偕去,同安人送至溪口
丙辰,陈尉愉相访,即永和故监镇之子。
丁巳,数日昼夜雨,渰田已十分熟,今遂败之。
妇家置酒相饯。
戊午,早发宜兴,才数十步,大风雨不可开,转溪复回。
唐致远小舟先去。
己未,风雨不已,溯湖渰甚迟滞,入夜仅行六十馀里,泊杨家舍。
庚申,雨止。
早至溧阳县,泊金渊亭(事见《吴越春秋》。)
陈朋元、丞赵宣义师旦、簿钱迪功闻诗、尉时迪功作乂、新辰倅奉议煜群用相访。
秦惠长书及文编,楚材大资政之子也。
刘季高侍郎至此方数日,年八十一,近卧病,而精明如故。
谒阎德夫、郎彦昭,留致远饭。
辛酉,晴。
彭庆携磨勘朝奉郎告身来至县治。
登绿净亭,可望湖山,视田畴。
刘季高三子右通直郎瀹、右修职郎治、司属官泌相访,求季高作罔极庵额。
季高云:靖康间钱益以杂学士陕西路制置使调兵勤王,而置司长安
既次陕府太守不以节制待之。
益诘责,则云五路自谓泾原环庆秦凤熙河鄜延,初不与永兴军路也。
益乃具奏,诏改铸陕西五路及永兴军路制置使印,其迂如此。
范致虚左丞长安,初亦尊王人,用申状,而益用劄子如他路。
致虚大怒,奏乞本路自勤王,不隶益,后卒无功。
或谓旧有从官使河北徐处仁亦以前执政大名用申状,使者戒吏云:大名府回牒,馀则劄子。
人以为两知体焉。
顾纲献笔,季高甚赏其艺,数为作诗帖。
纲求跋,与之。
思堂春饮群用、致远
壬戌,早,诸公相别即行。
致远送数里,群用追路送集字《周易碑》。
县四十里有贞义女庙(女姓史。)李太白作记,题云「濑水上古贞义女碑铭并序,前翰林院内供奉学士陇西李白述」。
其末有跋(「濑北四十里,太白斯文,《遗集》阙载,故世以石李为异。昔寘县,县之明府夏侯戬以俸金刊石,移置子胥投金之涘。卑庳翳荟,访阅攸艰。进士董行叙。」旁刻刘谊、毛果、李玙元宫之。右淳化甲午十一月。当淳化时集未备,故有阙载之语,今已见集中。绍兴八年立春后十日,观年,溧阳周淙重立庙于此,而徙碑还旧,此盖故县也。故陆龟蒙《书李贺小传》云:「东野以贞元中为溧阳溧阳昔为平陵,在句容县南五里。有投金濑,濑南八里许,道有故平陵城,周千馀步。」谓此。)
晚抵黄连步,遣江阴坐船归。
癸亥,蓐食治装,凡九轿五车十担,巳初方能行,前日在溧阳以辎重寄魏聪之舟者犹不与焉。
行十五里,饭分界潘氏。
午饭官塘,薄暮次溧水
彦平邑丞朱文林致知、尉郭迪功永华相候。
尉厅有后汉校官碑尚完,李野夫、公择兄弟尝读书于此。
有亭,今废。
投宿中山驿,赴彦平会,夜分归始饮酒。
甲子,雨。
昨日若尔,狼狈甚矣。
陈德新教授常熟丞秦焞耀元相访。
焞,棣之子。
晚赴彦平会,甚勌。
九月乙丑朔,阴。
早招陈德新教授饭。
晚赴秦耀元会,饮木犀酒。
庭下有雁来红,即藿也,丹红可爱。
夜雨。
丙寅,早雨止,挈家游茅山
出东门二十里,饭张野坊。
又二十里,少休天王院,微见日色。
又二十馀里至茅山镇,又里许入崇禧观。
句容郭彦和、官告院吏出身。)道正知观事兼管辖本山诸宫观元真、山门道正同知观事吴守卿、山门副道正签书观事卜诚全相候。
嘉祐中句容县陈倩校修《句曲山记》云:观对华姥山(《记》云吴大帝孙女升仙于此,故以名山。),本陶宏景华阳之下馆,唐贞观九年立观,本朝改今名。
兵火焚荡,秦会之家复修之。
晚置酒三行,山中宫观所入丰厚,游人至,例接待云。
按《记》言大茅山在崇寿观北独高处(今崇禧甚近。),中在积金峰北独高处,小在中山北。
大茅君讳盈(即《史记》所载。),中茅君讳固,小茅君讳衷。
是日行道中,望冈阜西南来,势若连环,既赴三茅,而尾北掷。
马上口占云:「千峰溧阳来,势若西南奔。
遥拱三茅峰,不敢迫至尊(近三茅无山。)
三茅如轩县,次序俨弟昆。
正西辟夷涂,群仙之所门。
至今下泊宫,往往弭旗幡」。
此山之大槩也,须遍游。
丁卯,夜闻雨声,平明遽止。
挈家游山北,五里,入新创白云崇福观。
绍兴壬午太上赐额,道士王景温主之。
山势环抱,右倚白云峰(自此登中峰。),左带龙山及石培峰(山多石得名。),前对赤山,望之如以巾羃覆冠冕,其内即湖也。
又二三里至三茅祠宇宫。
按《记》云:在中茅峰西侧,天宝七载立精舍。
今之观宇甚平常,颇有宣、政士大夫如李弥大辈题字。
知宫黄见正,濮州人
次上升元观,本在山顶,建炎间移此,望大茅峰在东南。
次上升元顶,谒白鹤庙。
按《记》云:汉永平二年立殿,下有坛,即三茅君飞升处。
已半枯。
右庑有小轩,望川原甚广。
自庙下岭,至大罗源
按《记》云,在中茅峰之西(若自正路来则稍迂二三里。)
此处有清真观,每岁观会,必设御斋,上登极罢之。
诸观皆有茅君像,而此观独异,栋宇亦敝陋,惟新创元武殿甚伟。
酌丹砂泉(《记》有玉祠宇宫、砂泉,在中后,疑即此。),出门踏丛筱访卧龙松,根盘如龙,枝如覆屋,尝有道人庵其下,时睹巨蛇出没,遂去之。
又入山一二里,入张椿龄凝神庵。
庵坐中峰殿,亦对赤山湖而稍偏,其左即白云峰,隔峰即崇福观白云峰中峰相连。),其右即小茅峰也。
椿字达道,太上数召见,赐御书、衣服、白羽扇。
天鹅翎为羽,沉香柄,茶磨,色正紫而底青漆,其外如椰子,刻御制铭云:「截汉玉,琢苍筠。
铅运顶,汞成尘」。
后有「损斋」二字。
今上亦赐御诗扇面。
楼阁华焕,酒味清佳。
椿伤足不能行,戏作小诗云:「仙师足厌踏京洛,亦复懒控茅峰鹤。
遗形聊示德充符,闭目定从陈铁脚(事见《山记》、《朱自英传》。)」。
次入黑虎谷访刘蓑衣庵,坐小峰,对中峰。
蓑衣,恩州人
与语,正而不夸。
太上尝召对赐赉,皆不受。
冠履质朴,异乎张君。
自此复出官道,归饭崇禧,日已过午,往复约二十里。
饭罢,东行过西楚王涧(又有东楚王涧,《记》云楚王立寨得名。),入五云观。
《记》云在华阳洞西门,本王钦若置道馆。
钦若死,其妻请立观,景祐元年赐额,晏殊撰记。
便道至玉柱洞。
洞深数丈,中有石柱,篝火一游而出。
数十步间即华阳洞(《道书》华阳第八洞天。)张方平诸名人刻石洞门。
其穴萦纡,侧身膝行乃可进。
才二十步,水自中来,伏流出外为涧。
遣从者踏水行百馀步,得受箓人所投竹简而回,其源未易穷也。
由小路上元符宫。
宫依积金峰(《记》引《真诰》论立名之由。),对大茅峰稍偏,而以五云峰为案(《记》云茅君乘五色云现此峰。)
昔王略、刘混康相继居此。
落成于崇宁,凡数百间,地势极高,未至四十里已望见其室宇。
兵火无孑遗,杨在中妻赵氏复葺之,视山后阶墄殆未及其半,然壮丽已甲宫观矣。
都辖徐知宫贺从道置酒,不暇留,相导西过天圣观。
观在积金峰之上,正对大茅峰。
《记》云:梁天监初,陶宏景迁龙子于此豢养,本朝祥符三年迎入内,寻归之。
池在殿下,深数尺,其水湛然,旱岁辄请祷。
己卯春教官时,张子公迎至祈雨甚验。
今有一二在盆中,以示游人云。
复回元符宫,下华阳桥,观陶隐居丹井(,政和初得之。)其下泉流觱沸,是为楚王东涧
度桥陟华阳宫,亦对大茅峰。
《记》云在积金峰南,华阳洞西,本陶弘景之上馆,天宝七载立。
知观李友文,涧之西冈人,出自唐景皇帝,其族颇盛,谱牒不绝,收唐告尚多。
往时搜访江南李氏之后,而州县屡以友文族人应诏,久久不报,岂以知诰妄引李氏谱耶?
次入栖真观,《记》名玉霄庵,弘景华阳之中馆,本朝赐今名,弊陋之甚。
日已晚,由小径历酆都山,山骨皆石。
或云旧有太乙救苦天尊殿,博州人王若宁守之。
又数十步至余都正庵,死十馀年,亭馆摧毁,废沼残花而已。
此崇禧之便门也。
自五云观至栖真相去甚迩,日短道险,故匆匆耳。
夜,大雨竟夕。
戊辰,拂旦乘笋舆登大茅峰,凡十八盘乃至其巅。
北望中峰,西北望句容,西南望溧水,正东望金坛,惟正西皆平原,予诗所谓群仙之所门也。
上有太玄殿,以丫头为外案,方山为内案。
殿前有小池,殿后有石坛,嘉祐以来张环诸名士皆刻姓名。
云飞气欲雨,匆匆下山。
入太玄庵,登八仙殿。
殿下池号喜客泉,觱沸殊甚,水流为涧,入崇禧,给烹煮灌溉。
归崇禧方辰巳间,乃挈家再过山北。
约十里许,路傍有塼堠,刻云「崇玄翊教真人陶隐居瘗剑之地」。
其后十馀步,田间有石兽二,即隐居墓,文隐起,铭(云云)
稍前即玉晨观(本许长史沙馆,梁为□馆,唐太宗改为华阳宅中起辰观,元宗再造紫阳观,本朝改今名。),东对雷平(《真诰》云因雷氏得名。),前有大池(《真诰》云郭四朝所造,今俗谓之郭真人养龙池。中有驼龙,长三四尺而四足,或见之云。),及许长史丹井徐铉铭并书。)
入门有二坛。
其左即长史坛,刻云「贞白先生立」,其右云是隐居埋剑坛也。
东廊长史手植,其围丈馀,西廊左纽围八尺。
三清殿后沐发老君像甚古,观后有凤门泉(《华阳颂》云「井列凤门泉」。旧记谓观前丹井正与长安丹凤门水同味。今别号此泉为凤门,恐误。)
近岁士人曾恂重述山记,比陈倩所校旧记颇详。
观有其板并古碑十馀,最佳者隐居所帖《长史旧坛馆碑》,隐居撰并自书数十字。
又玄静先生碑,柳识文,张从申书,李阳冰篆额,号为三绝。
颜鲁公书。
唐太和七年十月四日禁山敕,署敕使七人:一曰太傅侍中,一曰太保平章事,一曰司徒侍中,并不著姓,馀四人刘、段、牛、李也。
秉政者三人:右仆射平章事,不著姓,赴太清宫中书侍郎、平章事李德裕门下侍郎、平章事路隋,并书名而不押字。
谩记旧制,其无姓名者,唐表可考也。
呼匠摹一二碑及三茅君像,偿以千钱。
自观西灵宝陶隐居所居,或云即昭真台。)有瑞像老君殿,兴于开元,殿前有周真人养龙池
道士王宣言,字子谊号王自在,年七十,汴人
徽宗屡授道官,不就。
壁间挂欧公小草《秋声赋》、《归雁亭诗》。
知予居吉,欣然见畀,以答之。
其徒陈姓者馈眼药。
饭罢,东南行二三里,入燕洞宫(《记》云梁普通中晋陵女子钱妙得道于此,至今女冠居之。)
洞在宫南半里,大石错立,一石横压洞口。
窥其两旁,盖深阱也,或云道人有缒而入者。
又稍南即钱真人诵经岩。
岩在平地,三面如围屏,西南其向,真人诵《黄庭经》于此,石文略类所倚之迹云。
知宫吴至道言山多盗,亲尝被劫,道人辈有遭屠剥者。
尚有抱元观(隐居帖所谓抑沂水阳谷川也。)、乾元观、(《真诰》:定录大横山而升元洲,隐居创郁冈斋室。下有泉水,李明合丹即此地。其西又有方隅山洞。)丹砂泓(今有田先生庵,洗出山石甚佳。),远者四五里,近才一二里,而雨大作,从者咨怨,遂回崇禧,独登华姥山,谒孙仙姑庙(《记》谓仙姑名寒华,孙权孙女。按政和戊戌岁王汝民记,云权之从侄孙也。村民祈祀多验。归阅《真诰》,仙姑祖名贲,汝民盖据此。)
是行也,山之东周览无馀,山之北再至而遇雨。
山之南自崇禧五里至分阴泉,大茅君洞二里至八卦台,陈待制捅庵在焉。
又二里至庆云洞,又二里至泼墨池,复回四里至金牛洞,次一里至南华阳洞及崇寿观,有抚掌泉、九锡碑,次出大路至南华阳观
道士所言如此,既未暇往,不复考證。
夜,道正吴守卿置酒雨中,爇黄连香,命卜处中鼓琴。
黄连香、青精饭,山中绝品也。
己巳,挈家冒雨发崇禧,饭天王院
晡时复至溧水,别邑官登舟,而天气稍晴。
溧水发原东庐峰(约去县十馀里。),迂曲浅狭,冬涸不可行。
舟凡八十四盘,至乌拆桥乃深阔,入金陵城,是为秦淮
庚午,晴。
早,周旋方山者几百里,晚距府城二三里止。
夜,雨。
辛未,阴。
入上水门,泊天津桥。
方务德被召去,史志道未上。
韩无咎运判叶梦锡总领、周仲应福通判
拜三十姨,襁褓中相别于九江,四十馀年矣,留饭而归。
移舟折柳亭下,徙寓大舫中。
壬申,雨霁。
御前诸军副都统制武功张大夫荣、府倅严承义焕文子、袁奉义惟一、教授何承议作哲、签判鲁通直璆、察推文林崇、左司理孙迪功革、右司理林修职宗文、上元宰魏宣教楫、江宁陈宣教旵、主簿钱迪功永存、威武军承宣使张渊军器监丞翁子功新南城主簿大明、府学正融、学谕蔡瑀,士人张光祖朱符、钟大声经纬、古安世谠说相候。
同家人赴周姨夫饭。
饭罢,报谒众客。
戒坛院,上卢舍那阁,其高九丈五尺,中山僧初政所造。
次至保宁,上览辉亭,观诸军呈马。
晚赴府会。
癸酉,方懋秀才来求捕盐牒于倅厅庐陵人也。
早府会,登高于雨华台癸未岁陈阜卿一新之,榜曰总秀。),韩、叶、张侯与予凡四十客。
酒阑月出,临台奏军中乐,命妓李素胡舞,坐客皆引满,归而大吐。
甲戌,赴叶总领会。
池有双雁、一鹤、一鹅。
庄德全约饭,不果赴。
郭辅推官,即明叔内翰孙也,来谒索,以五千乘壶遗之。
乙亥,诸军大阅,辞张侯之会,与翁子功过蒋山,礼宝公,酌八功德水,访定林。
钟山、蒋山之间,有陆务观乙酉七月四日题字,为续其后云:「丁亥九月十一日务观之友周子充翁子功来游」。
子功盖往时扶病招务观者,怯雨留塔下,今复为东道主,但恨欠此佳客耳。
蒋山长老正恩法嗣杲,恩禅风孤硬,号恩铁脚,有功于葺寺。
而向所谓杨善友者,今披剃,名法才,其妻已死,独裒数十万缗再造三门云。
饭罢,由山路访草堂,即北山移文者,盖蒋山之尾也。
旧有宝成寺、娄约法师讲经台、大井及他遗迹尚多,近为杨存中毁去,别筑其大父宗闵坟,寺额曰隆报,又立庙于寺侧,亦赐敕额。
殿宇极侈,营造犹未已,古迹为之一空,太息而归。
循履舟山,过行宫养种园,望屋瓦鳞鳞。
子功欲同游阁上。
游止,遂复入东门。
子功有会,不果赴,同周姨夫赴张睎颜太尉晚集。
年七十三,尚蓄十姬。
有秋香者,府中号雪婆婆,善酒戏。
四鼓后归。
丙子,晴。
漕司主管文字赵承议不怯,同年也,干办公事范宣义同密之子、主管帐司赵文林师炳、保宁长老行舒、天禧长老智勤及蒋山恩老并相候。
两司已供张赏心亭饯别,俄报敕使王官来阅军实,遂散,携家登览而归。
人事扰扰,解舟已申时,便帆行夹中,宿板桥
丁丑,风正,扬帆甚驶。
晚泊采石夹中。
戊寅午时入姑熟。
溪水色绀碧,与河流不相杂。
泊舟阅武亭下,太守吴明可给事通判朝奉大夫望之、教授沈迪功瀛、判官文林坚、录参赵从政伯弼司理萧从事利用、司法陈迪功邦度、司户吕从政滨、知当涂县王宣义、权丞任文林三杰、尉杨迪功钺、知繁昌县陈宣义文宁国签判王承议杞并往复。
沈教授、任丞出北门五里馀登凌歊台
台在黄山上,本不高,而望甚远。
西南即青山,却顾采石、天门溧阳和州诸山皆在目中。
杨次公诗云:「大明七年暮冬月,宋武南巡立双阙。
銮舆先幸凌歊台,云中箫鼓奏春雷。
六龙一去晚无迹,山花野鸟空相忆。
翠羽鸣鞭来不来,景陵芳草年年碧许浑集亦有诗。)」。
台后本有精舍,近岁太守周敦义移于山下,尚有塔存焉。
与二君小酌,会日暮下至寺中。
其邻即东岳宫,颇严峻,门立元符间石刻。
出,还舟,盛秀才旦携诗相访。
己卯,赴州会于凉堂,酒名「宴堂」并「姑熟」。
群妓凡陋,不称欧梅风月也。
城上有亭,西南望龙山,去城十馀里,相传孟嘉落帽处。
明可云尝访山,无诲客之基,况非江陵乎?
又云辛巳采石之战,水军统领盛新最有功而人不知,今死矣。
庚辰,人事扰扰,巳时方能行,未后至大信港,东风作,遂步登东梁山,峻甚。
辛巳,未后过下驿矶,舟人放䉡稍缓,几触石觜,赖永新客舟舣岸,以篙拒之而过,其势甚危,闻溯流最畏此矶(夜来似梦许诵《金刚经》百卷,设陆水一会者。晨起于神佛像前许之,果获祐云。)
晚泊芜湖县吴波亭,宰沈约之相候戊寅秋尝会于金陵。)
按《图经》,县即《春秋左氏传》楚子伐吴克鸠兹,今谓之皋滋,亦曰皋夹,《舆地志》云县东五十里曰皋兹是也。
宋、齐《志》淮南郡湖县,故通号于湖,去太平州六十里。
壬午,尉赵修职不疚相访,同年不病之弟也。
张大王,入西能仁院,破败无足观。
又过东能仁院,亦破败。
《图经》云本名古城院,即古宜春县城
《晋书》王敦屯兵湖阴,梦日绕城,即此地也(去县十五里,有玩鞭亭。)
寺后有墩,褰裳践荆棘而游焉。
饭罢,出土门东北行九里,访赤铸山,高十丈,周回七里,旧经云楚干将铸剑之地。
干将被诛后葬古宜春县,即此地,其坟见在(《吴郡图经》将门,门外六里有干将墓,俗讹为匠,与此异同。)
《寰宇记》云复父雠三人,以三人头共葬。
今村民指其旁一山号神山,山冢多石,有泓坎,相传为淬剑之所,又有足迹如进步登山者,他无所考。
北行过赭山,有舍利塔四级,登其半而归。
道游吉祥院及宁渊下观,十五年前皆尝至焉,是时未为观。
道士一二人植花木于小轩,榜曰壶
近岁󱻒矶之观不可居,始以此为下观,栋宇日葺而壶废矣。
晚赴沈约之会。
荆山在县东南十五里,高二十五丈,周围九里
旧经云卞和得玉之所,今出寒水石,隔江而远,不果游。
淮南亦有荆山
癸未,早,沈约之携诗编来别,遂行。
晡时三山矶,亦险。
晚泊月子港。
连日无风,行甚缓。
甲申,早,北风作。
午至繁昌县,陈宰及太平州推官慕容从政邦孚、主簿刘迪功孝称、尉丁迪功辀并相候。
登岸报谒,草庐苇舍仅数百家。
道游宝山寺,破屋残僧无足观。
闻县后有缥眇亭,景物似凌歊,江行望见之,会挂帆不果往。
又去县六十里有隐静寺梁杯渡禅师道场,计三日方可往复,亦不果游(《芜湖图经》:鲁明江水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旧经云晋人鲁仲明立寺,感江神送木,惟闻鸣橹,因以为名。按繁昌县有鲁鸣水,以梁杯渡禅师居于隐静山之上,因此著名。未知孰是。)
乘风过返秦矶,入丁家夹宿,三月十九日尝泊此,正七月矣。
再呼谢镐,饮以酒。
乙酉,子后乘月扬帆出夹,过铜陵县不泊。
未后抛北岸,避阳山矶,晚复过南岸,日落泊梅根港。
前时顺流自此至丁家夹,今者溯流而水程无差,赖风力也(《池阳记》云罗隐初居此,后徙九华。)
是日舟中有三乐:遇顺风、望九华、读《笠泽丛书》。
丙戌,风力稍缓。
午入清溪,溪水碧色,泊弄水亭(亭逼城临溪,与杜牧诗不同。)
入门即池州州治,谒太守同年赵朝散彦博富文提举常平李承议庚子长、通判陈朝散璘,同年汤平甫知县适在此。
丁亥都统制宁国承宣使四厢俊及其子閤门祗候政、贵池赵宣教清献公之后。癸未夏予过上饶录参。)司户袁迪功祖严、赵修武公颀并相候。
汤平甫共饭,同度陈公桥、(今曰清溪桥,即唐李景业所谓通远桥。)泄水桥、秀鲜桥,遂至齐山嘉祐中太守王晰微之尝作《齐山记》云:山东西广三里,袤半之。其西直郡之谯门,距城千馀步。上有十馀峰,其高等,故曰齐山。或谓高四十寻,周回殆十里。此山因唐刺史齐映有善政,故名焉。)
山脚插入清溪,石色青苍可画。
洞穴半出水中,泛舟扣其户而返。
步登延庆院,以旧僧庆先为指南。
环寺岩洞可见者:罗汉殿后曰妙空岩,在大石中。
次曰丹砂岩,俯偻乃可入,片石斜出,叩之声硿硿然,四旁屈曲,皆奇石也。
法堂之下曰蕉笔岩,亦名唐公岩张环字唐公嘉祐三年任记注,以蕉为笔书岩旁,故云。),有黄大临诸人题字。
山之上曰春流泉,进窥无底。
同历武功岩(近岁都统王进名。),遂至观音岩
本名上清,两岸对起,三面环抱,有程正辅蒋颖叔题字。
右转登寄隐亭太守吴中复名。),四面皆翠石,有小岩刻「寄隐岩」三字石上,其前有熙宁甲寅重阳日太守刘斁思甫题名。
东北乃紫薇亭故基(谓杜牧之。),面淮南诸山,下临秋浦、清溪,直接大江,眼界豁然。
又其旁拔起数峰,奇甚,谓之小九华,盖与上清岩皆齐山最胜处也。
崎岖行硖中,仅可通人。
稍前曰大石谷,又稍前曰定力窟,深不可测。
又其上即翠微亭,是为山巅。
杜牧之云「江澄秋影雁初飞」,此地此时也。
东望碧峰剑立于远山之坳者,九华也。
南望大山横陈者,太婆岭绿峰也。
北眺州城,邑屋可数。
大槩主山自紫岩蜿蜒西来,其左即贵池口,《舆地志》所谓梁昭明太子贵池湖鱼而美者。
其右即清溪、秋浦,望之全类临安西湖,而一堤隐然属城,亦类苏公堤,此又登览最胜处也。
予赋小诗云:「地占齐山最上头,州城宛在水中洲。
蜿蜒正作长虹堕,吸住江河万里流」。
又云:「天遣江山助牧之,诗材犹及杜筠儿。
向来稍喜《唐风集》,今悟樊川是父师(《池阳记》载牧守郡时,妾有娠,出嫁州民杜筠,生杜荀鹤。)」。
久之由别径下九顶洞,上有九顶圆如盆覆,中颇平广,有磐石可坐。
嘉祐中,因太守王晰易名集仙洞王介甫唱酬甚多,即撰《齐山记》者,集仙以其所带职耶?)
洞后有穴,侧身可过,一小洞也。
窦穴上穿,颇类月岩,而其山上乃唐观郡楼基,王晰易名青霄亭,今亦废。
其下曰独秀岩,翠壁横峙可爱。
访左史洞,为马军寨所限,出寺行里许乃至焉,实寺之后山也。
其深数丈,可达于外。
左史李方景业也。
杜牧之景业来守,故为立名,而张祐书之。
又有石燕洞,大抵皆石也。
游已还寺,再登翠微亭置酒,时赵守致馈,平甫赋二诗,予次韵云:「上清别殿旧通明,仙圣飞腾户不扃。
出郭尚疑窗列岫,绝堤始露岳真形(堤尽循水,而观石骨层出,山形在此。)
奇奇怪怪无非洞,下下高高总可亭。
但把醺酣酬绝景,天风吹面径须醒。
相君早日翼天飞,晚落江湖罪以微。
好事一时翠壁,佳名千古记黄扉(旧记映罢相后尝历江西观察使。池旧隶江西,则此山因以得名不为无据,但不当言刺史耳。)
朝游要及鸦翻树,夕返何妨萤湿衣。
更得汤休奇绝句,后来谁忆谢元晖」。
访沈辽云巢,人无知者。
甲夜归。
戊子,早至郡斋中和堂,登萧丞相楼,复游景德禅寺,访见山堂,为添差路钤王宗所占,排闼造焉,见山而已。
次过天庆观,读徐铉碑,李煜紫极观也。
巳后赴提举司会,荷池中有秋浦堂,颇幽爽。
会散,出北门二里登贵池亭,俗呼望江亭,以其见大江可望淮南也,亦见九华诸峰。
亭久废,今方重立。
归上南楼,南门城楼也,正对齐山
循城而东有拱翠楼亭,隶邑厅,又稍前即九华楼,三者相望,皆下临清溪,遥见九华,大抵为大婆岭所障,不能尽见诸峰。
大婆山极高,而其名不典,图志亦不及之。
富文送菊酒,与骨肉小酌于南楼
夜归弄水亭易提举司坐船至隆兴(《江上录》自金陵芜湖二百三十里,芜湖池州三百九十里,池州湖口六百五十里,湖口南康军一百里,南康军隆兴三百二十里。)
己丑教授文林师正总领赵承事自量(子书之子。)相访。
赴州会,坐中见梅花,赋小词云:「白白江梅,大都玉斲酥凝就。
雨肥霜逗,痴了闺房秀。
莫待冬深,雪压风欺后。
君知否?
却嫌伊瘦,仍怕伊僝僽」。
营妓曹眄颇洁白淳静,或病其讷而不颀,戏以况之
乙夜,富文出家姬小琼,舞袖翩翩。
往闻范至能云,顷朝士姝丽有三杰,谓韩无咎、晁伯如家姬及小琼也,禁中亦闻之。
又作小词云:「秋夜乘槎,客星容到天孙处
眼波微注,将谓牵牛渡
见了还非,重理霓裳舞。
都无误。
几年一遇,莫讶周郎」。
富文近再醮,有所竞而设榻于外,时方为两解,故戏之如此。
庚寅,早,欲如九华,而云梦宋宰肱及归州助教张蒙正相候,过午乃能上马。
时侯差忠训郎赵良弼等同行,辞之不可。
五十里至铁券山,投宿叶荟秀才家,华屋修椽藏四山中。
荟有子,登进士第,新鄱阳
山深,夜甚寒。
辛卯,早,再赴叶君饭,乃行,尉亦并辔。
二十馀里至青阳县,令成文林雱、丞熊从政实褒、主簿陈朝立、巡检程大夫(名同先祖。)来迓,馆于驿中。
尉廨即宋齐丘宅,其傍对九华(《池阳记》云:尉廨即唐费冠卿旧居,然则齐丘后复居此耳。),而丘之墓在牛心山下,去县东五里。
陈朝立会,以能仁院为廨一名罗汉院。),旁有妙音院。
同至县学,登经史阁,望九华紫翠千仞,造物融结奇巧,真尤物也。
青阳右奉议郎杨元禀者极有吏才,学舍乃其所葺。
朝立云:舟泊大通镇,陆至青阳才五十里。
又云:县东二十里有潮,其大如卓面,而石穴极深。
日三潮,每潮鱼虾辄先出。
壬辰,早同陈簿、赵忠训出郭十馀里,登双练亭,两瀑披崖,故以名亭。
度西洪岭,入龙安院。
自此徐行,历永安塔、虎跑泉,过石龙口、虎跑岭。
此两处地势稍高,望双峰、九子甚奇。
遂入广修院,去县已二十五里。
院宇颇雅洁,寝堂望双峰(远望如双剑者,此二峰也,闻最高云。)帻峰、真人峰、莲花峰,是为五老峰
步至上雪潭,源高而远,仰视莲花峰,正如所倚之屏,其前即石门水所注也。
峭壁削成,悬瀑十丈,怒涛骇浪不减三峡,或潴为深渊,或散为奔湍,雷轰电掣。
约二百馀步为下雪潭,其间多大石,水平布者数丈。
潭中产石斑鱼,不常流。
有璎珞泉,水跳石上如贯珠,尤为奇绝,而土人不贵也。
食罢转山而行,终日观山而殊不厌。
约十馀里入无相院,有观音阁对峰峦数重,留题而去。
又二三里至协济庙,庙神兄弟二人。
日方晡,或谓化城远不可到,遂止。
陈朝立置酒中坐,帅诸人下九华溪,踏石涉水以为戏。
体肥甚,独堕水中。
溪自龙池来,欲访其源,或云去路太远,惟祷雨乃至,今芜秽不治,不果行。
终夜溪声如大雨,可听。
癸巳,早,循溪而入,至乱山环合处登化城岭。
岭峻窄,时时回望,诸峰层出,殊快心目。
少休半霄亭,巳时至化城寺
寺宇甚佳,唐时新罗王子金地藏修行之地。
手植两株,根株亦不甚大,但共结子耳,数年前一株方枯。
王健知县者,文正公旦之后,作普同塔,具誓他日归骨于此,亦笃信释氏者也。
饭罢谒金地藏塔,又在寺后突然一山上,常时可望大江,是日适为晴岚所蒙。
僧祖瑛独居塔院,献土产,味敌北苑。
陈朝立以翰先归邑,乃同叶、赵行二里访龙女泉,其旁乃李太白书堂基,今为张氏坟地(或谓书堂在半霄亭旁者非。)
自此下岭,过苦竹坑,俯视群山,左右对列,中有平田,气象极好。
稍前即寨头,盖建炎间张遇寇青阳,县官移治于此,真关隘也。
行近悬桥,双瀑自石山对泻,未经名人题品,故无闻焉。
又行至蜃盘岭,而化城峰尽矣。
化城,九华最高处,蒋颖叔尝有悔游之语,俗传十里,殆不止此。
赋小诗云:「攀萝度险捷猱猿,石角钩衣屦尽穿。
莫迓远寻金地藏,也曾徐步玉阶前」。
又数里至龟山,一上复数里,尤为险峻,有崇寿寺、慈民阁,对双剑峰也。
又赋诗云:「注坡缘壁化城中,客愠奴嗔我亦慵。
及至龟山还一上,为怜高阁对双峰」。
僧善修年八十六,赠以诗云:「老僧九十视耽耽,二十年来不下山。
我得九华充法供,亦能禁足老山间」。
日尚早,爱其景物,遂宿焉。
甲午,早,下龟山,行十馀里入圣泉院
泉在院侧石岩下,号无底泉,试之仅二丈,盖游者未尝测其浅深耳。
水自岩出,甚清驶,中有五色石
饭罢即行,过慕镇,回望九华,横侧高低无一同者。
又五里至曹溪寺,又五里至觉安寺,五溪合流于此,故又名五溪寺,有王子尚枢密绍兴六年湖北帅所题诗。
主僧自全课,令占二兄纲运,约八日有信。
又五里入大路,过铁券,叶元质别去。
又二十五里投宿马牙酒坊,二三里有常安寺,夜不果往。
陈朝立自青阳致馈。
是行自西洪岭入山,盖西南也。
日观山面,既至圣泉,盖自西北而出,所谓山之东乃山背。
闻有广福等僧院甚佳,而从者猥众,颇不自由,不无遗恨(《杂著述》卷六。)
隶叔:疑当作「颖叔」,即蒋之奇之奇正为宜兴人
重华宫 南宋 · 王炎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双溪集》卷一○
礼谨三朝,方庆汉京之会;
德齐七政,本由舜历之传。
凡在嘉生,倍勤善颂。
恭惟陛下心清无欲,道妙难名。
见万物之情,虽施仁而发育;
御六气之辨,独藏用于希夷。
宜乘月吉之和,益敛阳升之福。
臣等亲逢华旦,共乐熙春。
太极函三,熟测元功之不宰;
重离明两,幸瞻久照之无穷。
贺宪冬启 南宋 · 廖行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五、《省斋集》卷七
连珠协历,占牛初星纪之墟;
瑞晷应圭,考日至地中之景。
方庆履长之始,益知泰道之亨。
恭惟某官,顺阴阳消长之宜,奉时令赏刑之政。
澄清有志,已观惠泽之交孚;
钦恤为心,咸仰平反之罔滞。
茂对书云之旦,荐迎纯嘏之休。
某疾方阻于负薪,礼莫陪于贺燕。
当君子大来之吉,已欣上下之交;
康侯昼接之荣,即对庶蕃之锡。
永言颂系,莫罄敷宣。
代贺钱参政知枢密院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四五、《攻愧集》卷六四
恭审荣膺宸綍,进贰政机。
兼持右府之权,益壮本朝之势。
邮音一播,舆论交孚。
恭惟某官德量恢洪,勋名赫奕。
传龟袭紫,伟冈头泽底之家;
耸壑昂霄,擅日下云间之誉。
早膺睿眷,寖历华途。
游刃不见全牛,利器岂拘于错节。
外台辅郡,著藩宣屏翰之功;
清列近班,备献纳论思之益。
顷以边庭之未靖,尝持使节以请行。
风清塞北之烟尘,名震淮南之草木。
折冲樽俎之上,运筹帷幄之中。
邓骘欲弃凉州,微升卿几误国事。
营平固守明诏,谓宣帝可为忠言。
披胆莫回,噬脐增悔。
以身徇主,岂欲得先知之名?
转败为功,自难掩孤忠之节。
亟畀函之宠,峻跻枢筦之权。
虽士气之已振,尚兵衅之未解。
力裨圣算,先遣轺车
嘉谋无胶柱之拘,天意有转圜之易。
垂绅󲦤笏,坐致元功;
曲突徙薪,终为上客。
宜进参于鬷嘏,俾益究于宏规。
士夫喜公道之行,中外欣王化之复。
惟夷险不踰于操守,故始终尤被于龙光。
大臣虑四方,玉铉方资于调燮;
人主论一相,金瓯将启于姓名。
某窃禄无堪,荷恩自旧。
侧听丝纶之播,不胜燕雀之私。
邻哉邻哉,方庆明良之遇;
人耳人耳,愿归造化之馀。
谢临安府通判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四七、《攻愧集》卷六五
拜赤舄于泰阶,方深荣幸;
驾缇屏于天邑,遽辱生成。
退而扪心,感至流涕。
伏念某材如樗散,性若枣昏。
妄尝有志于功名,颇亦早亲于笔砚。
与圣贤对,独耽黄卷之书;
从场屋游,终阻青衫之第。
强颜宦路,刻意官箴。
两仕穷边,仅脱微躯于万死;
一参下幕,幸离小选之七阶。
学邑宁川,虑伤美锦;
分司京口,莫试铅刀。
比改畀于除书,俾总提于市榷。
谨朱墨之出入,较财贿之有无。
誓殚一日之长,不惮数年之次。
忽从省汰,何所怨尤?
八岁三得官,莫沾升斗;
一门四立壁,但有啼号。
惊薄命之数奇,觉晚途之甚窭。
顾已往之迹,了如苍狗之浮空;
阅去速之辰,常若白驹过隙
发种种以如是,身遑遑其何之。
幸宵人未填沟壑之时,际元宰方庆风云之会。
势殊霄壤,契笃金兰
传好语于西山,跫然有喜;
进孤踪于东閤,欢若平生。
穷猿方急于投林,驽马但知夫恋栈
周旋久矣,委曲从之。
三握三吐而谦德不衰,一贵一贱交情自见。
官不离于都下,职况忝于治中。
惑于多岐,初类亡羊之牧;
未必非福,今成丧马之翁。
顶踵知归,丘山莫重。
兹盖恭遇某官为天下宰,负王佐才
元首明哉,股肱良哉,适臣主相逢之日;
受命长矣,茀禄康矣,佐国家无疆之休。
大开众正之门,共筑太平之址。
惟贤者在位引类,而上臣事君以人。
凡厥有知,谁无附凤翼之志;
顾如无似,亦叨展骥足之荣。
某敢不仰戴己知,恪居官次?
饮冰厉操,惧为门下之羞;
结草酬恩,敢后古人之报!
贺皇帝尊号表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一九、《客亭类稿》卷一
孝养东朝,方奉卮而为寿;
道尊太极,爰镂玉以陈仪。
喜溢三宫,欢腾万国。
臣某(中贺。)恭惟皇帝陛下克绳祖武,允协帝华。
继明以照四方,茂衍邦家之庆;
相授而守一道,率先爱敬之规。
谓大任生此周王,故文命承于虞帝。
爰极形容之美,以彰归报之诚。
于圣德其何以加,自生民以来未有。
臣逢时嘉会,阻远明庭。
登显册以扬鸿休,方庆母仪之盛;
介繁禧而缉纯嘏,更祈帝祉之增。
马提举荐举启 宋 · 薛元鼎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一三、《宋四六选》卷一八
青衫从事,初无一日之长;
华衮荐章,遽辱五云之妙。
扪心知愧,洗骨篆恩。
窃以事君莫大于以人,为士最难于知己。
呼廉作溷,伯夷盗蹠同科;
以赝乱真,虎贲中郎之像。
故相者举肥而骥足空老,乡人衒璞而鼠腊称珍。
然谁终混于常流,政自未逢于哲鉴。
能举善类,莫如巨公。
如某者艺圃朽株,化炉顽矿。
半生清苦,功名屡叹于悠悠;
万事朱愚,岁月复嗟于冉冉。
笑华颠之欲尽,喜壮志之未衰。
鸿雁从游,持节未忘于昨梦;
茱萸遍插,对床已负于初期。
心如谷黍以长寒,身与塘蒲共晚
甘为世弃,宁有己知!
岂大贤何所弗容,宜众人之所不识。
季布百金之诺,谁为蟠本之先容;
刘公一纸之书,不待祥金之自跃。
夫何侥倖,有此遇逢。
兹盖恭值某官德宇邃深,量陂凝远。
流钱地上,荐扬原隰之华;
转粟关中方庆风云之会。
何尚烦于远使,欲均布于宽恩。
空冀北马群,肯借江南之鹰爪。
旋奉甘泉之严召,入为建武之名臣。
凡有寸长,不忘甄录,致如鼠技,亦玷鹗书。
某敢不德如山,持心若水。
谓西柄有酒浆之挹,惭负虚名;
东隅之收,誓酬素志。
王待制隆兴府 宋 · 赵善括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九七、《应斋杂著》卷二
恭审恩重出纶,任隆分阃。
风行江外,一新尽获之仪;
地近日边,尤示遄归之便。
教条初布,欢颂已腾。
恭惟某官器业宏深,风猷雄远,见机不俟于终日,论事必至于回天。
贯穿百家,默会精微之理;
剸裁万务,独全通敏之称。
蚤攀月窟之枝,历试云衢之步。
自记言于螭陛,亟润色于銮坡
惟特立独行,深结于上知;
故横翔捷出,峻膺于世用。
仲舒最宜为诰,久已妙于演纶
伯夷佥曰有能,遂更资于典礼。
惟上意详试以事,而士论喜得于公。
夙夜以惟寅,将旦夕以承弼。
方庆风云之会,遽罹露霜之悲。
子夏弹琴不成,顾哀心之犹在;
曾点舍瑟而作,信己志之可行。
宠还簪橐之华,擢任藩宣之寄。
近闻舆议,仰测渊衷。
与其建牙纛而敦诗书,曷若坐庙朝而施利泽。
悬榻而礼孺子,想追待士之风流
避正舍而延盖公,自得化民之清净。
忧少宽于南顾,诏即趋于东归。
某智昧一官,仕尝三已,偶备赘员于下幕,尚期干禄于中都
夙怀慕用之诚,今有依归之幸。
维桑与梓,敢忘恭敬之脩;
既雨以风,遂有帡幪之托。
跋司马家藏薛绍彭临宝章帖 南宋 · 孙应时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烛湖集》卷一○
右,薛绍彭道祖临晋人书,藏故海陵使君司马季若家。
纸暗墨渝,人莫之识。
嘉泰壬戌岁九月,其子述封以问余,余试寻之王氏《宝章集》,乃其最后一帖,梁中书令临汝安侯志所书也。
凡六行三十六字,隐隐皆是。
《宝章帖》二十有六,武后时王方庆所献。
逸少子孙世皆善书,可谓盛哉。
宋建中靖国间吴兴刘焘无言雠书秘阁,摹得之,刻于其郡之墨妙亭
今亭中古帖,惟此独存,然字不藏锋而体浊,首尾一律,自是无言笔法耳。
是帖所临,秀劲奇逸,胜之远甚。
道祖故有书名,思陵《翰墨志》所谓、米、薛者也。
魏泰曾子宣丞相夫人之弟,有《东轩笔录》行于世,因并志之,复以归司马氏。
烛湖孙某书。
章枢密挽诗 其二 宋 · 虞俦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引年归老十星霜,养素遗荣道愈光。
可但苍生谢傅,未应白首冯唐
龙光方庆千龄遇,凤诰俄嗟一鉴亡。
前辈风流磨灭尽,后生无复见堂堂。
与萧新班(崱)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八六、《铁庵集》卷二二
某知大山新班兄思亲念切,何敢久于苛留,抑将有所求,且有所质焉。
州子城东有斗南楼尚矣,嘉定间陈寿南中书重创,其扁曰「永嘉陈岘立,平原颜博文书」,疑为同时人。
嘉定前后不闻有所谓颜者,岂非为靖康著作郎而作伪事务官,既劝进且草赦文者乎?
《系年录》以为安德人,疑未能决。
及观《南海集》,绍兴初三十馀诗皆冠以平原,且曰谪官南荒,正其人也,曰「忠邪我自知」,曰「忠义输时辈」,信如所言。
《和汪帅伯彦衮绣堂》曰「个中有个是渊明」,以此自况,曾识靖节不书义熙以后事否?
《录》谓谪澧洲,不知以何时至广。
与诸公唱和既不见摈,又令书扁,其欺伯彦等固也。
后八十年,寿南以宏博名,犹受其欺,存其名与己对。
殆谓平原笔法妙一世,不曰鲁公忠节照万世,果其末裔,将唾不受,况未必是。
「有之揖逊,无汤武之干戈」,以「逊」作「让」,不复避讳。
邓栟榈为言官,定为叛臣之次。
涵濡天休,生死含羞,国朝仁厚亦太过矣。
此等人只宜草伪文,楼为南州望,不应使之复弄此笔。
今将修图志,削其诗以洗集耻,葺城屋投其板于江以洗楼耻。
纳去纸数幅,欲求椽笔,大书而高揭之,字方二尺五者三,莆田方某立,临江萧某书,以相期于久远者,楼之幸也。
此百馀年易见事也,犹有千年未决之论将就正,何如?
汉晋以来,牧广者勋业壮伟,宜莫陶威公若。
兴建义旗,康复帝室,虽起于荆,而尅志习劳,自广之运甓始。
志既书其事,而八贤之祠,其间亦有稍晦者,于公独阙,疑莫之解。
元祐中蒋颖叔自言考寻典记,追迹治行,又得两人,宜入公矣,而阙自如,滋不可解。
晋吴龙骧前增滕脩,唐宋广平七人前增王方庆,晋二唐八,以足十贤之数,其定论乎?
抑有遗论乎?
朱文公淳熙庚子南康威公请额号,则庙祀于郡与都昌县,乃旧居也。
刘羲仲胡澥辨梦中折翼事甚详,盖石头之功庾亮耻之,其子孙世总朝权,史氏谤公以附耳。
文公言公勤劳忠顺以没其身,二人发明心迹,有补名教,特请于朝,以表忠义,论于是乎定。
往往蒋意未必出此,果以梦为疑,则前之仕、后之仕如脩者又何如哉?
在镇日久,积有威惠,边夷附伏,不可谓无功于岭人;
流涕送绶,持节如故,其再见吏民何辞,岂不欠君父一死?
世称李令伯《陈情表》为至文,「母孙相依为命」等语,读之令人感恻,又曰「臣少事伪朝」,则其恻然者又艴然矣。
兴君未尝不敬节义,曰汉朝、曰蜀朝,则晋人将加之罪乎?
晚求内转,赋诗浅躁,毋怪所就之陋。
吴蜀之士其不自爱惜类此。
今舍夷险一节之威公,而以身事二姓之臣为十贤冠,恐脩亦不自安。
若以仙羊持穗事收入,则或在汉初佗时,或在郭璞迁城时,传者莫之能一。
谓诬人者多以闺房,晋史乃以梦寐。
欧公《五代史》取死节三人,至书断臂妇人事,笔削甚严。
颖叔不喜欧公,宜其去取之疏。
威公者当以文公之请为定,盖论定久矣,特未有为广人拈出者。
近立运甓斋于治之西,又将葺新石洲祠宇,进之十贤之首,与龙骧忠清并肩于晋。
滕亦不失为贤牧,不幸适遭其时,卒谥曰声,子意未满,复改曰忠。
忠于晋矣,如旧君何?
亡不出境,盾以弑书,君子曰为法受恶,滕独能辞不受乎?
初欲存为十一贤,《礼》所谓「有其举之,莫之废也」。
又念大节不可不谨,大义不可不明,两存非所以为训,将涓日奉陶新祠,迁滕他所,皆不可无以告,并求大笔各为一文以述其所以然,告滕亦善为之辞。
扁去颜以斥为本朝臣子之不忠者,祠进陶退滕以著异代臣子之忠与不忠者。
邦人识此意,必不以太迂远见笑。
大山傥以为然,又当白之文溪乃定。
张文献公宋十大夫二祠嘉定十二年五月 南宋 · 张庚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一一、《永乐大典》卷六六六、乾隆《南雄府志》卷一八、乾隆《始兴县志》卷六、道光《直隶南雄州志》卷一九
绘像立祠,思贤也。
立祠于学,风厉后人也。
夫天之生贤固不数,而谓之贤者,必孝于事亲,忠于事君,临大节而不可夺,朝廷以为轻重,天下系其安危。
虽其人已殁,其事寖久,闻其名,想其人,百世之下,如将见之。
则夫扶持正论,兴起人心,舍斯人吾将安仰!
惟有唐丞相文献公,生于始兴之律水,始隶曲江
公先封始兴伯,开元后,天下称曲江公而不名。
律水在始兴邑之南,其地石峭水清,风气爽豁。
意公钟山川之秀,风度酝藉,故以文章勋节著名。
膏馥沾溉,气类感召,至于我宋,是邑人才辈出。
许致、许牧椿同芳,邓戒、邓辟□萼相映。
谭焕以八行居甲科,邓酢由万言至秘阁
跻华显而登仕版者,有十大夫之称,同时还乡,闾里荣之。
虽庠序教育使然,亦遗风馀烈所及。
文献公之文章勋业,载在史册,有如青天白日,人皆知之。
是祠之立,姑叙其尤大彰明者。
公七岁能属文,十三以书干王方庆,已有致远之称。
应道侔科,授左拾遗
丞相张燕公荐之可备顾问,寻迁中书
以母丧居制,不胜哀毁。
孝诚所格,紫芝产坐侧,白鹤巢墓木。
天子思得贤相,夺哀拜同平章事
自是言论不绝。
抑守圭之滥赏,罢仙客之实封,察胡雏之逆相,犯颜逆耳,不避权要。
虽贬谪于外,以文史自娱,未始戚戚婴望。
渔阳之变,天子在蜀,思公之忠,为之泣下,遣使祭于韶,厚币恤其家,已噬脐矣。
呜呼,公之诚孝可以动天地,精忠可以贯日月,奈何朝有指鹿之奸,国弃婴鳞之士,卒抱逢干之忠于地下,良可悲也!
曲江南雄俱有祠,而始兴县阙而不立。
己卯之春,令佐诣学,与职事诸生语曰:「昔文翁守蜀,吏民为之立祠,自是蜀人多好文雅。
韩文公谪守潮阳,潮人师事之,至今文风为之盛。
文献公生于是邦,而十大夫皆先达名士,可不绘像立祠,而使后人起敬起慕耶」?
于是合辞称善。
邑宰赵侯彦偃首为之倡,庚继赞其事,职事陈南翼各任责宣力。
由是乡老闻而作兴,父庆其子,长励其幼,聚金鸠财。
乃相讲堂之东偏为文献,于右为十大夫祠。
不阅月,而已貌像丹青,俨然山立,几筵陈列,高下有序。
笾豆既嘉,衿佩翼趋,合以燕飨,来观济济,莫不慨想遗风,而愿学焉。
呜呼,自唐至宋,寥寥千百载,是邑岂无令佐之贤,乡曲之英,奉祠致敬,而悯悯至于今日。
若赵侯,可谓知所先务,其用心贤矣哉!
今既落成,职事诸生来言,愿刻诸石,属庚为记。
屡辞不获已,采摭公之行事,书于前矣。
然赵侯勉励诸生之心,迨不止是也。
昔阳城国子司业,引诸生而告之曰:「凡学者,所以学为忠孝也。
诸生肄业学校,平日讲明论辩,无非有用之学,岂特工于言词章句之末哉,要必有以为之本者」。
夫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而《礼经》亦曰:「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
司业文献俱以忠孝立身,卒为唐之名臣,能因是而考二公之行事,究二公之用心,好学力行,期无愧于为子与臣之节,异时弹冠王朝,直节凛凛,开元遗范,轨迹可遵,乃赵侯立祠之本意,并书以勉后人云。
嘉定己卯蕤宾月朔迪功郎南雄始兴县主簿张庚撰。
刘朔斋除中书礼侍 南宋 · 林希逸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二八、《鬳斋续集》卷一四
荷橐真除,薇垣再入。
周使载驰之迹,方庆衮归;
贺公二命之华,兹闻诏下。
九陛虚怀而图旧,三阶夷武以登庸。
独柄斯文,即栋吾国。
某辱垂情于簪履,喜窃听于丝纶。
姑亟沥于贺忱,尚嗣鸣于别悃。
礼乐文章之老,定符岩尹之瞻;
邮筒倡和之诗,宁去溪翁之手。
馈竺少博七十小引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九、《本堂集》卷八六
兹审人日纪瑞,福星应躔。
二竹老仙,七日实开于八秩;
椿寿相,十分方庆于一分。
内表之亲,中心则喜。
某所盍称,贺如其耄。
题高氏金玉帖后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四、《潜斋集》卷一○
高氏自齐太公八代孙傒以王父公子高字得姓始尔,后代不乏闻人,如《北史》之伯恭敖曹,尤为磊砢者也。
谱独为宋著姓,其所从来远矣。
枢使公昆弟一时勋业相焜耀,鹤山魏公亦同父所自出也。
诸老彫谢,东南文献尽矣,其从子某叙次其先世往来笔帖,手泽俨然。
余虽不及识,而其典刑犹在目也。
唐世尝购诸王书于王方庆家,自十一世祖导以下,得书十卷以进,以故诸王书至今犹有流落人间。
君其宝之,安知此帖他日不在东壁图书府耶?
至元癸未秋七月题。
乐语 寿崇节致语隆兴府 南宋至元初 · 王义山
 押词韵第十一部
万年介寿,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 ,雨露宠周臣之宴。颂声交作,协气横流。与天同心,为民立命。以圣子承承继继,九州悉臣;奉太后怡怡愉愉,亿载永久。宝册加徽称于汉典,彩衣绚瑞色于舜庭。捧金炉香,胥庆寿崇之旦;□玉卮酒,永延长乐之春。躬禀聪明,性纯爱敬。晋福介王母,三千年之晕新红;华封 圣人,八九叶之开并绿。耳凤韶之雅奏,身鱼藻之深仁 。臣等幸囿明时,忻逢盛事。遥瞻禁卫,蔼播衢谣:东极承颜肃紫宸。恩𬪩湛露宴群臣。香传禁柳鸣球瑟,影颤宫花蔼缙绅。璀粲神光三殿晓,怡愉和气万年春。明朝又纪流虹瑞,更效封人圣人。 对厅致语 怡愉奉太后,称觞盛长乐之仪;普率皆王臣,会□接镐京之饮。欢浮鱼藻,光射斗牛。恭惟特进大观文大丞相国公四海儒宗,两朝元老。巨川舟楫,旱岁霖雨;不有其功,清时钟鼓,胜事园林 ,自乐以道。暂游洛社,更筑沙堤。宫使端明相公吟遍玉堂,来寻绿野。听星辰履,久联紫殿之清;依日月光,已觉黄扉之近。宫使阁学尚书为国喉舌,同姓腹心。寄兴西山,虽喜林泉萧散;召还北阙,要推社稷经纶。观使提刑户部曾策驹骃,肯盟鸥鹭。入直天上,尚记青藜;趣起山中,便持紫橐。提刑诏使刑部洒人寒露,厉古清风。衡岳云开,会见郎官列宿;甘泉地近,即依天子九重。观使提刑判府监丞玉节犹香,幅巾自适。胸中宇宙,素存开济之心;足下风云,直峻清华之武。观使判府刑部老成器局,光霁襟怀。赞白云之司,早培朝望;翔紫霄之表,简在帝心。众位判府郎卿金石舂鸣,琳琅映照。吟万柳阴中之句,香入诏;接五花影里之班,望高玉笋。及梓里满前 之材俊,皆兰台向上之镃基。我知府运使、华文、国史 、秘监侍郎,渠观联辉,节麾叠组。不知昼锦为邦家之光、闾里之荣;但喜阳春在天庭之间、湖山之外。嘉与十一郡黎献之众,载歌万亿载慈祥之诗。寿崇方庆于坤闱,既醉共分于天禄。合星垣之宾佐,偕月乘之儒流。蓉府材能,柳营韬略。客坐联杏坛之秀,男邦蔼花县之英。笾豆肆陈,笙簧迭奏。福介于王母,幸永瞻慈极之尊;河清生圣人,更同效华封之祝。□等敷陈俚词,扬厉休期。八叶香夏气清。坤闱有庆佛同生。枫宸称寿云霄迥,苹野沾恩雨露深。祚永万年齐晋福,孝濡九有乐升平。电枢又报祥光绕,虎拜扬休天子明。唱
金阙深深,正夏日初长禁柳青。
祥烟纷簇,红云一朵,飞度彤庭。
千妃随步处,觉薰风、微拂觚棱。
天颜喜,向东朝长乐,献九霞觥。
分明。
西昆王母,来从光碧驾飞軿。
为言今日,金仙新浴,共庆长生。
上寿,天一笑、赐宴蓬瀛。
沸欢声。
道明朝前殿,又椿
书守山会轴 明 · 金宗直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三
守山。密阳领县也。有泽二百馀顷。相传云。高丽方庆征倭时。所筑以灌营田天顺七年癸未户曹献议。决其堤为国农所。岁为江水所浸。其收颇少。丁亥春。二相曹锡文。奉旨巡视。增筑其堤。仍开闸。堤内外。种山杨柳副使则刑曹参郑兰宗。从事官则训鍊佥正权侹,户曹正郎金顺命也。密阳府使尹壕。金海府使庆由淳。大丘府使金元润。梁山郡守伯孙昌原府使閚奎。清道郡守尹堤。昌宁县监李缵。玄风县监黄事兄。灵山县监申允元等。各领其邑军夫来筑。都事成俶与金顺命。实监其役。十日而毕。右诸子作契。名之曰守山会。请余题其轴。
守山泽里共辛勤,旧堰新堤拟汝坟
十里町畦真似绣,千夫畚锸闹如云。
几回抵掌论奇计,时复挑灯讨古文。
他日玉京相笑处,也应此会极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