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钟” 相关资源
诗文库
罗仲谋墓志铭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一、《诚斋集》卷一二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仲谋罗氏,讳全略。其先避五季乱,自豫章徙也。曾祖仇。祖绋,字天文,宣和间以毛苌《诗》学为诸儒宗师,尝荐名,两学之士称重之,以子赠右承事郎。父上行,字元亨,登建炎进士第,有廉名,终官左奉议郎、饶州安仁知县。仲谋三举于礼部,擢第,授永州司户参军。湖南岁大侵,部使者檄仲谋廪潭、衡两州饥民。故事,有司坐传舍,廪人发陈粟,府史具文书,上官取阅之,欣然以为活千万人,不悟其皆子虚乌有者流也。仲谋捧檄,即骑一马入墟落,大山长谷,家至里诣,民蒙实惠。部使者以闻,行赏减磨勘三年。永州檄仲谋案境内之旱,仲谋白减其租过半。掾曹有沮之者,曰:「欲尽捐邦赋乎」?仲谋曰:「得邦赋,失邦本,其患孰亟」?太守从之。郡民皆曰:「生我者父母,活我者户曹也」。永之邑曰东安,久无县令,邑事荒茀,吏乘为奸。郡俾仲谋摄之,至之日教条一新,简而节,宽而信,讼不苛而理,租不迫而输,不期月东安大治。先是,元亨尝为是邑,有惠政,后二十年而仲谋至,父老犹识之,曰:「是非吾父罗明府郎君乎」?有叹且泣者。摄邑凡八月,去之日,有未给俸钱四十万,以邑之匮也,置之而去。秩满,以荐者授从政郎、湖南转运司主管帐司。淳熙二年秋九月,以疾告于朝,愿致其仕。授宣教郎,未拜命而卒,享年四十有八。仲谋之为人,恢疏而夷旷。其学醇懿,为文粹然,不立异论。与人交和而久。弟三人:全德、全材、全功,皆仲谋教之,自幼以及成人。全德再荐名,全材后仲谋六年登第。里之人皆曰:「此兄之教」。元亨之没,全功尚幼,毕其昏者,亦仲谋也。仲谋娶刘氏。男二人:方大、方正。女二人:长适刘某,次幼。后一年某月某日,葬仲谋于某山。其孤方大以仲谋从弟迪功郎、南雄州保昌县尉维藩所论次行状来谒铭。予于仲谋至亲,初同举于乡,既闻罢而归,未半涂,予得疾垂死,同行者皆弃去,仲谋独留谒医,亲尝药,昼夜视予,至废寝食。予昏甚,惘然不知也。盖十有五日乃瘳。予今年五十矣,仲谋少予一岁,方将为山林投老相依之约,仲谋乃舍予而逝乎!则哭而铭之曰:
圣田每每,天文蓺之。有炜元亨,培之溉之。世劬于耕,父铚子登。登且铚忌,在仲谋忌。维夏而霜,何苗不黄?罹此鞠凶,畴不汝恫。控于彼旻,则莫我闻。旻则闻忌,其如命忌。命之不遐,德之孔多。咨尔孙子,勿替厥耜。
罗价卿墓志铭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三、《诚斋集》卷一二九、《经义考》卷一○六 创作地点:广东省潮州市
予外舅罗公天文以《诗》学鸣政和间,为横舍明师。自天文至其曾孙,继继里选者十有二人,策第者六人。元亨、仲谋父子仕皆不达,至价卿其文方昌,其德方茂,其闻方焯。士友谓大天文之家在是矣,年五十有二,淳熙八年正月望一疾而卒,天乎痛哉!初,价卿父子同荐名,而价卿为《诗》学举首,再举与兄弟六人同升,三举擢进士第。未拟官,居父忧,复居母忧,毁瘠逾制。除丧,授迪功郎、南雄州保昌县尉。始至,湖北寇逸入江西,将犯广东,提点刑狱司业林公光朝宿重兵南雄禦之。价卿谒曰:「南安前,章贡后,贼来南雄,将焉寄径?惟韶州仁化,其径有三:曰珠子岭,曰九曲岭,其险可守;曰芙溪长冈,其地坦夷,寇所必趋。盍遣一军为覆以待之,可𤏖也」。林公从之,贼果至,大破之。广东转运司厥贡惟银,异时岁以缗钱十五万市于州县,近岁止给三一,官无自出,始以民产高下征之,民弗堪。适林公迁转运副使,价卿谒曰:「缗钱日朘而银如初,不剥民,焉取之?盍请诸朝,使尽给异时缗钱之数,则一路蒙福」。林公嘉叹,即席草奏荐之公车。韶之乐昌有氓诣部使者,言其令盗所临。部使者怒,遣价卿廉之,至则以无罪告。部使者疑其有所左右,移价卿乳源尉,下其事司败,凡三易官典理其狱,令竟得释。秩满造朝,见丞相卫国史公浩,极论二广煮海改法之弊,请一用旧章。又作平边策,论战守,疏民瘼,欲兴内治,以俟天时,丞相奇之。用荐者升秩从政郎,调监行在省仓中界门。既归,日聚族子弟尊酒论文,澹如也。官期将及,未赴而卒。价卿性简而厉,言动从绳,静以禦繁,勇以行义。里闾族党欲辨曲直,有不之官府而之价卿者,一语晓之,闻者意沮。其犹子子琳与刘振英贫而无教,则迪之以文。其乡曲小民以饥岁不能自给,则书其名数而廪之以粟。二弟曰维申,曰维翰,皆自幼教之。既而维申荐名,维翰与价卿同日擢第,人咸曰价卿之教。父之既没,悉举先畴以逊二弟,曰:「堇堇足矣,奚以多为」?庐陵县令梁君兑闻之,为文以风流俗。而二弟亦固辞不受,尽以给族亲之贫,时称义门云。价卿居官,秋毫不苟。保昌学宫燬无尺椽,亟白县令启度一新,春秋释菜,礼用无旷。讲武营表,鞠为樲棘,擘张逋播,存者十五。价卿既至,习射有亭,筑场有垣,逋者来归,旗帜精明,见谓称职。价卿讳维藩,庐陵人。曾祖仇。祖绋,字天文。父上达,字元通。母季氏。娶萧氏。男一人,澥,弱冠与里选。女一人,适进士杨奎,予叔父麻阳知县子也。女孙一人,尚幼。有古赋二卷,诗十卷,《史论》二卷,《平边策》四卷,《诗解》二卷,《左传说》二卷,《论语解》二卷,杂著六卷,《棣华集》二十卷,目曰《印山集》。卒之岁十二月庚申,澥奉价卿之丧,葬于吉水县,乡曰同水,原曰醴泉。前事来请铭,予泣曰:「予出入舅家三十年而铭元通、元亨、元忠、仲谋矣,今又铭价卿乎」!铭曰:
惟文惟德,后帝所啬,多取奚益。汝文斯赩,汝德斯硕,汝闻斯白。探珠既获,归觌其宅,则毁其璧。而祖之泽,厥世有奕,尚瞑汝穸。
万元亨名所居为景马堂于其家求书记额 南宋 · 袁说友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公居虽未称潭潭,占尽湖山直到南。
觅我新题留琬琰,少游高处要同谙。
柳梢青 用万元亨送冠之韵 宋 · 赵善括
押东韵
愁别欣逢。
人间离合,自古难同。
写就茶经,注成花谱,何事西东。
一樽良夜匆匆。
怎忍见、轻帆短蓬。
汉水无情,楚云有意,目断飞鸿。
戏简林子长 其一 宋 · 虞俦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溪上园亭处处新,想君屡费橐中银。
莺窥绣户烦三请,蝶绕花梢知几巡。
恨不即时谋载酒,恐因暇日得寻春。
只愁又隔同年面,却欠尊前似主人(自注:闻子长饯万元亨饮梅花下,命侍儿歌以侑酒,万亦赋词,仆则未之见也。)。
和万元亨舍人送芡实 宋 · 虞俦
吴兴鱼稻乡,来视刺史印。
适丁饥馑后,仓廪无馀蕴。
当馈不下咽,宁望馔中隽。
年来稻如云,便觉摇其吻。
丰年百物熟,天意毋宁靳。
君侯有佳惠,芡实粲光润。
东山愿不违,南荡居其近。
此物旧知名(自注:南荡鸡头有名。),采撷手自引。
剖蚌讶珠还,泣蛟疑泪迸。
软温新剥肉,饤饾初尝酝。
遗我水之滨,此意君其问。
偶食鸡头有怀万元亨沈德远林子长横塘三主人 其一 宋 · 虞俦
押霰韵
秋风一熟平湖芡,满市明珠如土贱。
昔也兼名鸿雁头,今兹始识胡孙面(自注:主人谓鸡头作胡孙面者佳。)。
应须我辈剩著语,会有后人来作传。
横塘地主总好事,凌波不过空山(《宋诗纪事补遗》卷六○引作三》)咽。
偶食鸡头有怀万元亨沈德远林子长横塘三主人 其二 宋 · 虞俦
押霰韵
年丰岂特菱莲芡,米价新来如许贱。
不孤后稷由已思,谁作颜回忍饥面。
清朝已拜富民侯,太史莫书循吏传。
我今何事不归田,豆饭芋魁甘得咽。
中书舍人万钟赠父制 宋 · 虞俦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八、《尊白堂集》卷五
朕惟举三岁之祀,均万国之欢。眷惟侍从之臣,每笃劬劳之念,爰推宠渥,用贲幽扃。某官父某积善在身,阴功及物。谨石氏义方之训,有味其言;富孔庭《诗》《礼》之传,克开厥后。是宜有子,为时显人。自叶流根,或广九重之泽;纳书告庙,庸升四品之阶。
万钟赠母制 宋 · 虞俦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八、《尊白堂集》卷五
朕惟举三岁之祀,均万国之欢。眷惟侍从之臣,每笃劬劳之念,爰推宠渥,用贲幽扃。某官母某氏妇道夙娴,母仪甚著。卜妻敬仲,灼知五世之昌;居择孟邻,每谨三迁之教。是宜有子,为时显人。自叶流根,沐霈恩而罔间;纳书告庙,视夫爵以斯从。
万钟赠所生母制 宋 · 虞俦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八、《尊白堂集》卷五
朕惟举三岁之祀,均万国之欢。眷惟侍臣,每笃劬劳之念;爰推宠渥,用贲幽扃。某官母某氏夙有令仪,来归望族。挺出芝庭之秀,晋持荷橐之华。生也甚荣,已侈恩封之盛;死而不泯,尚歆褒典之行。
中书舍人万钟兼侍讲制 宋 · 虞俦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一○、《尊白堂集》卷五
朕惟学之为王者事,其来久矣。内而修身齐家,外而治国平天下,尧、舜、禹、汤、文、武之所汲汲者,盖在是也,岂记问诵说云乎哉!具官某当代老成,诸儒领袖。晋司文翰之职,而温厚之词固已追还古风矣。兹庸命汝,入侍金华,执经劝讲。此学士大夫之至荣,两禁侍臣之妙选也。其朝夕相与发明古义,务时敏以来厥修,因空言以见之行事,俾予缉熙光明之效远辈于帝王,而仁义诗书之泽覃及于四海,顾不韪欤!
四朝布衣竹村林君墓表 南宋 · 吴子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六四、《赤城集》卷一六
筼窗先生既铭咏道林君,子表民复请余表其墓,余谢曰:「铭具矣,不灭矣,虽表奚加焉」!表民请弗置,曰:「所以传载吾父,岂嫌乎多」!余无以答,则为摘其可表者三。君生事薄,莱田不足支丰岁,然酷嗜书,质衣货家具,购书至几千卷,名帖亦数千卷。每一卷入手,喜津津,校雠考订忘日夜,可谓贫而富于书。君卧穷巷,声援绝,然师友皆名辈胜流,王公卿月、虞公似良、李公庚、徐公似道、钱公象祖、谢公深甫、张公布、商公飞卿、丁公可、徐公大受、林公宪、桑公世昌,君陪从于乡邦者也;陈公傅良、楼公钥、张公孝伯、万公钟、龚公颐正、王公厚之、巩公丰、真公德秀、杨公长孺,君承接于他邦者也,可谓约而广于交。君屡试屡跌以老,然不自忧而忧人忧。龙舒吴㮚、长乐王作、古括陈百朋、会稽潘方谪台州,君馆置其家,接岁踰时经纪之,后皆成名去,可谓困而勇于谊。然则世之非贫非约非困而弃书弃交弃谊者,曷不视君乎!是三者可表已,而又有一焉。夫身贫则子宜裕,不然书为无益矣;身约则子宜泰,不然交为无益矣;身困则子宜亨,不然谊为无益矣。君一子,表民也,其贫其约其困复似君,而不悔书书益多,不悔交交益密,不悔谊谊益虔。然则世之能以书以交以谊必其身,不能以书以交以谊必其子者,又曷不视君乎!君名师蒧,字咏道,临海人,自号竹村居士。死年七十五,葬浮江。所为诗文数钜帙,藏于家。他行能若世出,若死葬月日,见铭中。
专事把持欺公冒法判 南宋 · 翁甫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八七、《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一二
西安词讼所以多者,皆是把持人操执讼柄,使讼者欲去不得去,欲休不得休。有钱则弄之掌股之间,无钱则挥之门墙之外。事一入手,量其家之所有而破用,必使至于坏尽而后已。民失其业,官受其弊,皆把持之人实为之也。郑应龙身居县侧,自称朝奉,孙又称宗女婿,专以把持为生。日在县门听探公事,凡有追呼,辄用钱买嘱承人,收藏文引,或得一判,则径驰报之所追之家,民讼淹延,皆此为祟,当职知之久矣。今所追缪元七等證对陈元享争产事,郑应龙公然收留陈元亨,饮食于家,收藏缪元七,不与到官。隅官、保正信帖来往,指證明白。及承人上门,则推后户而使之窜,又殴打捕人家人吴元有伤,其冒法欺公有如此者。缪元七、陈元亨事,本县已与决断,吴元、马曾之违慢,郑应龙之把持三名,且与勘杖一百。引监郑应龙唤出缪元七来,申州及请监司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