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何异” 相关资源
诗文库
秘书少监饶公墓志铭1265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四○、《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公讳应子,字定夫
饶氏之谱曰:尧后也,尧都冀,其后食菜于冀之平阳,至汉鲁阴太守威、渔阳太守斌迁临川,国初自郡徙乡,且十世,乡始隶临川,后改隶崇仁,今为崇仁人
曾祖美,以孝友称。
祖延年,疏财好施,鹤山魏公书其墓曰长者。
父焯,两贡于乡,是为东山先生
公初授业于黄公义明,黄伯仲皆考亭门人;
学文于章公节夫,章得之陈公刚,陈得之止斋水心
太学,一时名流争折节愿交。
内舍绍定五年第,教授岳州,士有自湖南江西至者。
帅欲驻兵于学,公拒不纳。
秩满,监封桩上库
一日内侍传旨,以内帑十七界会子三十万易十八界,公谓财皆天子之财,以小易大则非国体,卒寝前诏。
改秩宰新建县,催科先覈诡逸,三十户为一甲,宽期示信,邑无逋赋之民,村无诟租之吏。
昔都保避役如仇,至是有愿充者。
豪右诬仇家为盗,监司下其事,公以其无左验,力争不得,移疾去。
光州定城县,留沿江副阃幕府
逻执陷虏而归者为奸细,帅命诛之,公请物色亲属认识,竟脱其死。
以外艰去。
江西机幕,未上,内艰。
服阕,宝祐六年五月太学录,七月升博士
有援公为紧官者,力辞。
时大全当国,公责之曰:「专欲难成,高位疾颠,丞相今为怨府,天下之责将四面至矣」。
大全怒甚,赖上保全。
开庆元年正月,进国子博士,参详省试,兼景献府教授
七月,擢秘书郎,俄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官
轮对曰:「天下之不常而可虑者势,天下之有常而可恃者理。
理至大而无对,至实而无妄,至长久而无弊」。
玉音嘉纳。
九月,虏骑偷渡,上选不附大全者为耳目,因擢兼监察御史,兼说书
公本至诚,持正论,其弹劾皆老奸巨蠹,不捃摭细过。
江西、湖南北皆受兵,诏淮兵赴援,分命橐臣督之。
公行次江北,手疏淮不可弛备,宜留兵牵制,上从之。
或请移跸,朝堂聚议,公乃奋笔曰:「谁为此谋,宜斩其人」!
又言:「空言常典不足以回天意,薄物细故不足以收人心」。
条用君子、爱民命、受人言三说以献。
别疏云:「毋以内降轻名器,毋以宣谕亵纪纲,毋以昏椓之顺适厌忠言,毋以肺腑之恩倖屈国法。
又言洪天锡有犯无隐,监学小官如徐庚金辈扣昏去国,宜旌异。
累疏大全及董宋臣等罪。
其劾赵时诂、方大猷也,虽宣谕节帖不变。
《讲义》斥阿谀,《故事》诋进奉,所言皆可以暴之当世,书之信史。
故事,台无长官,其后论列多禀听于长公。
公察,沈炎长也,尝语同列,近过府者多由此一路,不须矫激。
公引涑水公辞副枢之言曰:「自古被这般官职坏了名节不少」。
沈大惭。
受词有赂吏求曲笔者,吏曰:「吾公不久去矣,姑少待」。
景定元年四月,迁大理少卿,改秘书少监,仍兼说书
五月,以何梦然疏罢,太学诸生群走关外留行,曰:「毋重吾罪」。
既归,无一字入修门
景定三年七月丁卯得腹疾,乙巳终于寝,年五十七。
娶曾氏,继娶何月湖尚书之曾孙女,俱封□人。
男立,有父风,以遗泽补将仕郎
女长曾士荣,次黄时熙,馀三人未笄。
孙齐,太学生
景定五年六月庚申葬于临川新丰乡徐原
所著有《南麓集》三十卷。
公学以考亭为师,故正大而该体用;
文以止斋水心为法,故丽密而有□致。
气劲而色和,大廷广众,望之俨然山立。
未尝问家之有无,有亦多所推巽。
性俭约,惟亲知急难则倾赀周恤,菆者葬之,弃不育者字之,无夫家者嫁之。
居里无纤芥挠郡县,涖官清苦特甚。
外若疏略,内文理密察。
临大节谨不轻发,已发不可回止。
与朋友论文析理,衮衮不竭,人人心满意足。
对田夫野老,亦与之班荆分席。
从公游者记其言行,自少至老不改度。
公方隐约内美修能自重,虽合世裁量公者不过曰德人、曰词人耳,一旦霆奋蛰,凤鸣阳,皂囊白简,凛凛有庆历欧蔡、建中邹陈之风。
向之裁量公者,然后追恨知公之浅也。
以余耳目睹记,士大夫一除紧官,必根着不去,必极其用。
沈欲公勿矫激者,何抵排公者后皆至枢辅
然不久亦去,既去议者犹绳之未已,视公得丧所较几何,而全名高节则有愧于公多矣。
余不及与公同朝,而忝交仲氏御史君。
御史继公峨豸,未几以议论不合去,出处大致略似长公,与二唐相望,皆余所敬畏。
御史遗余书曰:「吾兄宰上之碑以属子」。
又曰:「某立身本末,兄教也」。
乃论次而铭之,铭曰:
端人士之盟主兮,公论国之元气。
考列圣之家法兮,景前修之谠议。
言乘舆兮抨权贵,上改容兮相待罪。
厥后言责于是,号贤者兮犹妩媚,或近名兮或择利。
伟饶公兮奋孤士,峨獬角兮住乌寺。
长语属兮相勉励,勿矫激兮取大位。
曰受帝耳目寄,祸福在前死不避。
首击鹤相兮次董贤,请尸两观兮投四裔。
淫朋谄子兮繁有徒,盍空窟穴兮穷党类。
在朝在野兮贺国有人,并游英俊兮顾惭且惎。
身如叶兮名如山,宜一品兮且百岁。
世犹望兮银信之召,公遽草兮玉楼之记。
沈后何兮迭居两地,天梦梦兮胡足恃。
彼阳阳兮衒浮荣之青伞,公矫矫兮立清议之赤幡。
乱曰:浮荣一瞬兮清议万世,天之报君子兮与细人
有继志兮跨灶之美子,有竞爽兮吹篪之季。
吾为此铭兮,以俟南董氏。
建阳山西白龙母庙记 南宋 · 李起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一
起读《论语》,至「子不语怪力乱神」,为之□叹曰:「余学夫子者也,恶可不守是哉」?
阳山孕龙之祥,前后感应之迹,深言之近于怪,余则不敢。
然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事神事人,其道一也。
今高氏祖茔相望,旧冢不一,里闾偃若,此有燕飨之堂,彼无游藏之所,以此事神,可乎?
知郡奏院不倚乃兴念,撤旧为新,创祠宇于旧冢前,甚盛举也。
后以疾辍其役。
中间弟道州不俦尝葺之。
运干彦博自京来归,克绍乃考之志,厥裁广狭,悉仍乎旧。
输财捐,殿宇宏丽,翼以两庑,为屋十馀间。
经始于绍定庚寅,落成于淳祐壬子,首尾二十有三载,兴废盖有数也。
一日,运干同叔弟来访,丐纪岁月。
余祖葬于高景,考葬于白鹤,与阳山相联属,得闻田夫野叟之详,义在乡曲,余何敢辞!
谨按龙母居阳山三峰下。
缪氏家女东晋隆安中出行龙塘,忽有白衣老人求宿,母始辞之,老人屡恳不已,母首肯,倏失老人所在,还舍有妊。
父母恶之,逐出,丐食邻里,明年三月十八日在龙冢上产一肉块,弃水中,块破化为龙,母惊而殂。
寻有风雨雷电飞沙折木之,既霁,见白龙升腾而去,众乃厚葬其母。
太平兴国间建庙于山南曹巷,熙宁九年迁行祠于澄照东隅,建炎间主僧觉明复一新之。
绍定壬辰庾使袁肃闸其祠宇,刘漫塘作记。
然台郡祷祈,例往澄照,而旧冢颠末漫弗及考。
运干不费公私之财,自出己力。
厥后雨旸之祈、秋冬之报,尚恐屋将压焉。
今轮奂如此,民喜而神亦喜矣。
运干道州奉安,村人皆曰:「旦上有云在山顶,见龙神夭矫于其间,岂非神喜于有所归耶」?
余纪其实,因撰词一章以侑歌曰:
繄初度之呈祥兮,属春日之载阳。
昔解后于龙塘兮,念劬劳而不忘。
览云气其飞扬兮,岁几阅于星霜。
今既举于修梁兮,信有地以游藏。
虽分职于湖湘兮,盍庇护于此方?
嗟田家之祷穰兮,宜时雨而时旸。
爰相续而降康兮,苾酒醴之芬芳。
寓于此而翱翔兮,是惟龙子之乡。
时宝祐改元岁在昭阳赤奋若承直郎、充江南东路转运司干办公事高彦博立石。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各地一○四七三。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一 元末明初 · 孙蕡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昔闻仙客好幽栖,除却清斋醉似泥。
生世不谐遭远别,妾身何异太常妻。
又戏呈钝翁二绝句 其二 清 · 王士禛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八
红蕤枕畔辟寒犀,梦觉时闻乌夜啼。
若使清斋三百日,个侬何异太常妻。
清容题其乡人青琅玕馆图辛丑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四
蒋公记说何吴迹宋何异元吴澄崇仁人。)我所思兮天藻亭。
题扁不须书小隐,纂言还自补遗经。
秋风绕砌寒泉滴,夜月何年碎佩听。
一盏书灯四山籁,隔帘玉气为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