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止”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再乞增禁卫劄子 宋 · 李弥逊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四七、《竹溪先生文集》卷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五
臣比者屡被圣恩,赐对便殿。臣尝一具奏陈,两具劄子,乞增禁卫,以尊朝廷。虽蒙睿眷俞允,以臣劄子付枢密院,未见如何施行。臣闻近日淮南稍有警报,若旋行措置,恐不及事。伏望圣慈先以见有人兵,早与增添,分定禁卫人数,使人心各有所归。或存留杨沂中一军,专充护卫,以备缓急。不可临时一例差拨出入,致令乘舆所临,兵卫单弱,别致误事。盖今日之势,不独外患可备,腹心之间亦当预防,利害显然,不敢缕奏。昔袁盎有言:圣主不乘危、不徼幸。陛下不可以前日累冒艰险幸而无虞,习为寻常。众人所忽,犹不可不虑。使其过有关防,固亦何害!伏乞陛下长虑却顾,深察臣言,断自宸衷,早赐施行。臣冒犯天威,至于再三,死有馀罪。犬马之诚,不胜忧惧激切之至。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刘无虞尊人挽诗二首 其一 宋 · 张嵲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蓄德竟不耀,坐观门户成。
生无三事贵,禄有万钟荣。
色养无违志,陵终若事生。
秋风如罔极,萧瑟在松声。
刘无虞尊人挽诗二首 其二 宋 · 张嵲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刻杖方优老,临川忽逝波。
登年惟载德,生子旧持荷。
此日悲风树,他时废蓼莪。
輀车方即路,邻杵为停歌。
冯大昕因任黔江县日因珍州夷人骆旅作过攻围州城调发本县义军应副解围了当改转右宣教郎制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紫微集》卷一三
敕:顷者小夷跳梁,敢侵边徼。尔率众赴难,城守无虞。载稽功庸,宜应迁序。祗承明命,益励尔图。可。
高好古为该建炎元年五月一日覃恩转进武校尉并因磁州守禦无虞随宗泽勤王有金人内侵开德府率先用命殄灭强敌转承信郎绍兴元年终赏转承节郎绍兴二年终赏转保义郎换给制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紫微集》卷一七
敕:尔积功累日,屡进官阶。申锡命书,无忘报力。可。
阎琪为擒获顺蕃人张崇转拱卫大夫果州团练使升充永兴军路兵马都监权知耀州秉管内安抚依前统领忠义军马换给制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紫微集》卷一七、《永乐大典》卷一三五○七
属者强敌犯境,方华原之被围;有倅二心,欲幡城而应外。乃因变告,已即大刑,封畛无虞,忠勤是赖。具官某出入行阵,勇敢无前;抚辑屯营,恩威有护。因奸谋之窃发,爰武断以知名,事已殆而复安,计将成而卒败。载观献状,良用叹嘉。俾进横列之阶,兼委郡符之寄。益坚勤略,以称恩荣。
代参政乞宫观第一劄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八、《紫微集》卷二三
臣以介特之迹,荷殊绝之恩,曾不十年,遂联二府。初无一人之借助,皆由神圣之亲除。故虽孤立之易危,终恃眷怜而知免。然宠禄既过,则灾所由生;尸素已多,则衅乃易会。辄倾愚恳,仰冒威尊。伏念臣预闻政机,已踰岁律,曾无尺寸,仰称恩私。宿夜深惟,头须为白。使在平强之日,尚不如人;况当衰病之年,何能有益?伏祈睿照,许上印章。方疆埸之无虞,既不嫌于避事;乘疵瑕之未露,庶得遂于乞身。若乃持禄无厌,妨贤固位,不知戒惧,更历岁时,苟人心增恶其满盈,鬼神助兴其凶恶,一罹咎悔,逆至颠隮,不徒昧人臣进退之机,顾不累圣君始终之遇!盖臣今兹之请去,不独专为谋身。伏望圣慈俯鉴恳诚,哀怜病悴,特赐除臣一在外宫观差遣。臣无任祈天俟命、激切屏营之至。
代贺徐太宰启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三、《紫微集》卷二八
延登备礼,涣汗疏荣。孚号寝庭,正位台宰,中外耸瞻其盛事,华夷逖听其休声。缙绅有光,朝廷增重。窃以人君论相,尤难柱石之才;儒者致身,莫重辅弼之任。黄帝以六相而隆至治,虞舜以八元而成大功。商美阿衡,周称师保。翼扶炎运,则萧、曹为创业之臣;焜耀李唐,则姚、宋号守文之佐。名施当代而无愧,德垂后世而愈尊。自非雄隽之伟人,曷称股肱之大位!历观古昔,尤慎选抡,必推老成,乃宜图任。恭惟某官道大德备,才全行醇。密任辖纲,久熟具瞻之望;迨司屏翰,益隆理剧之称。知无不为,义形于色。庙堂抗论,素肩许国之心;帷幄折冲,夙擅御戎之略。果以佥俞之允,爰升鼎铉之司。方天步之艰难,而当冕旒之注倚;正国势之冲决,而寄寰宇之安危。此古人之所甚难,而明公之所独任。固知治平之有日,可期疆埸之无虞。威声既加,戎寇自震。四方同庆,万宇一辞。某猥以妄庸,缪膺寄委,获睹真儒之爰立,方欣钧播之焉依。身虽阻于望尘,情特深于贺厦。载念家君之效官汝海,适逢元老之作镇雄藩,得为入幕之宾,亦与登门之列。绸缪恩纪,荏苒岁时。常怀报德之心,遽起盖棺之恨。岂图不肖,复庇洪钧,欢慰有加,抃蹈无已。虽驽骀下乘,不堪鞭策之施;然草芥微生,终赖岩霖之赐。过此以往,未知所裁。
挽刘朝请(无虞父) 其一 宋 · 李正民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世德流芳远,身兼五福全。
华堂优几杖,蜡屐访林泉。
白发光阴永,青云嗣子贤。
佳城开吉兆,松柏已苍然。
挽刘朝请(无虞父) 其二 宋 · 李正民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眉寿人生贵,题舆善政闻。
中心如止水,外物等浮云。
方乐千钟养,俄成万日坟。
欲知流庆远,霅水自沄沄。
赠刘无虞侍郎 宋 · 李正民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粉户为郎赞冢卿,十年先后典铨衡。
要津讵可驰高足,大器于今见晚成。
相对樽前叹华发,宁于纸上校虚名。
万钉宝带知非称,欲买良田待退耕。
江西使回越州上殿第二劄子 宋 · 李正民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大隐集》卷四
臣闻《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言人主安则兆民安也。又曰:「四方无虞,予一人以宁」。言四方宁则人主宁也。盖君之与民,名分虽殊,而安危之势,其体则一,故曰「君以民为心,民以君为体」,此古今之通论也。陛下临御之初,谋国之臣不能深思远虑,以天下安危为计,但为说曰:「吾奉銮舆于安全之地而已」。逮维扬震惊,仓猝南渡,则前日之说亦已穷矣。以今日之事观之,财赋益窘,兵将愈怯,议者谓先事而动,则虑漕运之不继,粮饷之不给,而吾之力屈矣。今吕颐浩辞疾而未至,刘洪道宿留而未行,赵㠓除建康守,虽非禦侮之才,而尚未闻之官。则沿江控扼之事,果何恃以为备也?臣愿陛下深察事机,预图长算,勿以敌骑稍去而怠于防守,以保生民,以幸天下。无待警急之际,徒为集议而已。
吉州谒庙文 宋 · 李正民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二、《大隐集》卷六
庐陵为郡,素号烦剧。国步方艰,而井邑无虞,吏民安堵,此实神明默有以相之也。某被命行朝,滥纡印绂。视事之始,恭谒灵祠。冀神之休,永庇斯土。
刘宁止綦崇礼等除尚书工部员外郎制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四七、《北海集》附录上
敕承奉郎刘宁止等:文昌诸郎,上应列宿,选除之遴,委任匪轻,繁简异曹,材德并用。以尔等或以时望蔼于儒林,或以吏能闻于仕路,或进以其叙,或擢以不次。率由简拔,用其所长,分属六卿,各扬尔职。益懋业履,以称宠休。可特授依前承奉郎、尚书工部员外郎。
赐朱胜非诏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五○、《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二六、《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四
朕览卿所奏苗傅等申请朝廷不曾施行事十八纸。卿任宰司之三日,变起仓卒,方群凶肆虐,劫制上下,图谋为逆。卿在庙堂能折奸言,拒而不行,保安两宫,卒以无虞。虽曰在外大臣将帅提兵入援,实卿谋虑周密、终始保护之功,朕甚嘉之。已除卿观文殿学士、知平江府。盖朕将幸建康以援中原,倚大臣为屏翰,委任重矣。故兹亲笔示谕,想宜知悉。
刘光世请定战守方略答诏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五七、《鄜王刘公家传》卷三
省所奏:「既与挞辣郎君书,未审合与不合依臣已备办事追杀金贼,伏望速降处分施行」。朕驻跸于兹,倚卿以为巨屏。卿受寄甚重,为国当究远图。贼之猖狂,旧多变态,去来难测,阴狡多端。虽爰整师徒,要须袭逐乘便;而内维固根本,当令镇守无虞。惟是两途,推诚倚办,朕不遥制,卿其图之。
支拨米应副刘光世招降女真汉儿诏(绍兴元年六月一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六一、《宋会要辑稿》礼六二之五五(第二册第一七二二页)
刘光世下招降女真、汉儿等,今见行措置增添钱粮外,令刘宁止于合起户部米内先次支拨二千石桩管,专一应副支用。
刘宁止前去应副四大军钱粮诏(绍兴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九四、《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六之四三(第六册第五七九四页)
权户部侍郎刘宁止前去应副四大军钱粮。应诸路监司、州县事干钱粮,如有违慢,许奏劾。内通判以下许一面对移,沿边州军依条取勘。
诫约两浙江东监司州县悉心体国诏(绍兴六年五月二十三日庚寅)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九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
两浙、江东监司州县悉心体国,应行府措置调发事务,毋得少有住滞,仍令户部侍郎刘宁止常切催督,劾其违者以闻。
禁监司郡守进羡馀诏(绍兴十七年正月十五日己卯)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二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二一
朕惟军兴二十馀年,黎元骚动,故力图罢兵,以冀休息。今疆埸无虞,流徙有归,四境之内,举获安堵,朕心庶几焉。尚虑监司、郡守不能深体朕意,致或刻削苛细,进献羡馀,失朕爱民本旨。自今敢有违戾,仰御史台弹劾,监司各许互察部内;犯而失按,必与并坐。布告中外,咸体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