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卢蒲江雪夜约同直省中出示采菊读书煎茶种橘四诗索危秘书诸名胜同赋 其三 南宋 · 释居简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亭亭古砌剪霜苔,密琐疏棂冷不开。
纱帽笼头防俗客,小团新锡上方来。
卢蒲江雪夜约同直省中出示采菊读书煎茶种橘四诗索危秘书诸名胜同赋 其四 南宋 · 释居简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青压低枝欲破香,秋迟风燥未曾霜。
枳蕃江北令人笑,更试仙山与道乡(以上《北涧诗集》卷五)。
直院卢蒲江为余作寿木怪石 南宋 · 释居简
草枯蓝田山,饮羽误入神。
归来落清梦,起写赝虎真。
槎牙虎边树,霜虬蜕脩鳞。
乡来一寸根,今者千岁苓。
冻雪压不低,华风吹不春。
落子大蔽牛,娄起厦屋倾。
日月弗知老,保此坚与贞。
年年姚家黄,角逐魏紫荣。
十里春风香,走杀陌上人。
夭妍极远到,不得一月程。
居然事颜色,只与朝菌盟。
安知有耆艾,落落仍亭亭。
送高九万菊涧游吴门序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九九、《北涧集》卷五
少陵得三百篇之旨归,鼓吹汉魏六朝之作,遂集大成。《离骚》、《大雅》,铿然盈耳。晚唐声益宏,和益众,复还正始。厥后为之弹压,未见气力宏厚如此。骎骎末流,着工夫于风烟草木,争妍取奇,自负能事尽矣。所谓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果安在哉?山阴菊涧高九万得句法于雪巢林景思,于后山为第五世。尝出唐律数十篇,活法天机,往往擅时名者并驱争先。加以数年沉潜反复,树《离骚》、《大雅》之根,长汉魏六朝之干,发少陵劲正之柯,垂晚唐婆娑之阴。撷百氏馀芳,成溜雨四十围,俾困顿于风烟草木者息阴休影。方有事于吴门,吴号多士,赵静斋子野、卢蒲江申之柄此能事。第往,必以吾言为然。
祭卢玉堂直院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一、《北涧集》卷一○
噫蒲江公,蚤蜚隽誉,颉颃云霄,粤与仲俱。翻水文词,九河倒输。拍肩《过秦》,长揖《子虚》。骏腾渥洼,翠峙碧梧。访孤山春,濯西子湖。起我摧颓,偕寻物初。一笑分携,九华绛幮。仲则先之,钧天帝居。鸥盟在公,雁足枉书。契阔十年,鹓行峻除。复来涧阴,策我故吾。蓬莱道山,夜严漏徐。种橘赋诗,雪枝模糊。黎明绣鞍,入承明庐。润色诰盘,章明典谟。演雅简繁,命骚有馀。用不及大,泽不及敷。志不及行,蕴不及摅。百身莫赎,呜呼天乎!
吊池阳郡博卢蒲江丧耦与女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二、《北涧集》卷一○
池阳郡博蒲江卢申之室人与女之丧也,或以韩愈用鱼子、细腰、鸱枭、蝮蛇已孟东野失子之戚,而已蒲江之悲。韩愈之说行,吾怨赤子不得养于其父母矣。虽然,能不悲乎?悲而不知止,非中也,要归其中而已。作而吊之曰:谓生可一兮生则万殊,谓其万殊兮死同一趋。胡寿夭之不齐兮,夫人所以吁天长号而疾呼。彭不贷殇,鹤不续凫,吁其来也久矣,将安悲乎!
卢申之正字小酌 南宋 · 戴复古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清境无尘杂,羁怀向此开。
主人有风度,和我不尘埃。
倚竹评诗句,拈花泛酒杯。
出门见明月,客去又招回。
次韵卢申之正字野兴 南宋 · 戴复古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芋圃蔬畦接井湄,茅檐四面槿篱围。
门前尽日无人过,牛渡横塘野鸭飞。
卢申之正字得春郊牧养图二本有楼攻愧先生题诗且徵予作 其一 南宋 · 戴复古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九十七 禽类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竹弓鸣,雁鸭惊。
飞来别浦无人境,春风不摇杨柳影。
长颈纷纷占作家,半游波面半眠沙。
或行或立或如舞,或只或双或群聚。
饮啄浮沉多态度,物情闲暇世忘机。
分明一片太古时,巧伪不作民熙熙。
卢申之正字得春郊牧养图二本有楼攻愧先生题诗且徵予作 其二 南宋 · 戴复古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我之居,元在野,平生惯识牛羊者。
今见蒲江出此图,半日不知渠是画。
一犍当前转头立,一犍度浦毛犹湿。
中有一苍骑以牧,𦍩羜相随数十足。
殿后两枚黄觳觫,分明如活下前坡。
路转南山春草多,耳根只欠牧儿歌。
题卢申之骡纲图 宋 · 周文璞
昔日三郎骑尔祖,庙食太山可辛苦。
后来崎岖蜀栈间,弃置龙媒复亲汝。
深山古木雪漫漫,险途十步九步艰。
纲头咒嘱勿损折,要尔助军身补官。
次韵卢次夔直学投赠二首卢之父有师法方训长孙铸而次夔近绎子屈致教参孙发蒙 其一 南宋 · 许及之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大难过访忆曾酬,谒入徒惭刺字留。
惠我新诗堪照夜,喜君逸气正横秋。
时哉好去陈三策,老者那能画一筹。
暇日太丘如共款,忘炊肯更作糜不。
次韵卢次夔直学投赠二首卢之父有师法方训长孙铸而次夔近绎子屈致教参孙发蒙 其二 南宋 · 许及之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老眼青灯字字愁,犹能宅胜复栖幽。
要追野叟田夫辈,愿作渔乡橘里侯。
蚤取科名辞举业,来陪散吏入诗流。
小孙勤苦童蒙训,未解知名杜若洲。
薛瓜庐墓志铭(绍定二年三月) 南宋 · 王绰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五
永嘉之作唐诗者首四灵,继灵之后,则有刘咏道、戴文子、张直翁、潘幼明、赵几道、刘成道、卢次夔、赵叔鲁、赵端行、陈叔方者作。而鼓舞倡率,从容指论,则又有瓜庐隐君薛景石者焉。诸家嗜吟如啖炙,每有文会,景石必高下品评之,曰:「某章贤于某若干,某句未圆,某字未安」。诸家首肯而意惬,退复竞劝,语不到惊人不止。然景石不但工于诗,而其小楷初授法于单炳文,日经月纬,已忽超诣!识者叹其得昔人用笔之意。盖诗自建安以来,体制屡变,至开元、元和而后极工。书由魏、晋而下,法度渐失,迨欧、虞、褚、薛而迄不可复。景石著句必于郊、岛之閒,落笔期于钟、王之次,诗寖逼唐人,而书不止于唐人焉,斯亦奇已。继诸家后,又有徐太古、陈居端、胡象德、高竹友之伦,风流相沿,用意益笃,永嘉视昔之江西几似矣,岂不盛哉,然不知者谓此特晚唐之作。夫使晚唐若杜荀鹤、郑谷辈置一语于前人集中,虽稍通句律者能辨,诸家顾不能而袭其迹乎?是又可与智者道之尔。薛氏实廉村唐补阙令之之后,传十有四世而至曾祖敷文阁待制公弼,祖福州教授公叔渊,父华州云台观公浩。母宜人王氏、周氏。景石襟韵疏旷,卓荦有大志。视寒生窭士,思欲尽取衣食之,困于力不给而止,然犹经理整缉,随所有丐与之。筑室于会昌湖上,敲榜击楫,日与渔翁钓叟相忘于欸乃之间。余旧与读书于长老山,景石坐漈岩,掬流泉,抵掌长啸,采茶芽松花以茹之,真若忘世然者。已乃酌古今,谈世务,究奇正相生之变,而推考八阵,旁及遁甲、纵横、敛散,其论高于人数等。盖家学之传远有端绪,景石又能错综而发挥之。嗟夫!余老矣,所恃以诒其后者顾一二友在,而子舒既亡,景石又不少留焉,其能不凘尽也耶?景石卒于绍定改元之八月二十三日,年五十有一。娶木氏,尚书礼部公待问女。六子:长嵩,国子监进士;次峻,国学免举生;次嵃、髦、彤、彪。三女:长适黄善,幼未笄。景石不止工小楷,籀篆斯隶,深造其极,四方士友求于门,景石不靳惜畀之,大者径三数尺许,铭祖父有不得景石书为恨。诸孤卜明年三月之二十九日葬于永嘉县吹台乡横屿之阳,属余铭。余固期景石之挽我者,而反铭之乎!景石讳师石,有《瓜庐集》若干卷。铭曰:
蜂之螫兮蝇营,蚁之垤兮蜗阻兵,排广莫兮隘沧溟。匪南冥之鲲与东海之若兮,谁其与铭?
按:《瓜庐诗》附录,南宋群贤小集本。
卢申之载酒舟中分韵得明字 南宋 · 赵师秀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闲人闲处住,载酒荷高情。
小舍宁容客,同舟却向城。
弄花忘昼暑,忧谷念秋晴。
归路虽无月,银河亦自明。
贺新郎 次卢申之韵 宋 · 孙居敬
押词韵第十八部
风月为佳节。
更湖光、平铺十里,水晶宫阙。
若向孤山邀俗驾,只恐梅花凄咽。
有图画、天然如揭。
好看骚人冰雪句,走龙蛇、醉墨成三绝。
尘世事,谩如发。
真须脚踏层冰滑。
倚高寒、身疑羽化,水平天阔。
目送云边双白鹭,杳杳冲烟出没。
□□□、□□□□。
唤醒儿曹梁甑梦,把逍遥、齐物从头说。
洗夜光,弄明月。
高朝散墓志铭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平斋集》卷三一
嘉定辛巳、壬午间,成都通守高才卿泰叔以文学器能为西阃赏重。某时员外置閒,与闻末议,回首十寒暑矣。其守三嵎,崎岖走书天目下,为言:「先君子即窆有年,识竁之文犹未也。蜀非无宗工可属,必公诸东南,庶几信百世,子好我,敢请」。案高姓派于齐,占籍邛蒲江者,世有隐操。珣生孝立,孝立生兴国,尝大书于屏,训子孙学以忠信孝悌为本。君其长子也,讳泽,字叔渊。少朗悟绝人,书一再过成诵。荀、扬氏,韩、柳氏,汉、唐、三国、南北诸史,皆手抄是非得失,反覆究见根极,而折以经,乡先生赵澥深可之。侵寻不耦,退谓其子曰:「基之以孝悌,植之以忠信,培之以至诚无息,天终阨我哉」?未几,子策名奉常,君喜见颜面,曰:「天所以逸我也」。屏举子业不复省,轻车就养,笈书以自随。所至隽艾系踵请益,危坐纵论,其要归于涵泳孰复而自得。幅巾萧散,当路欲一见辄谢去。不喜诵佛氏书,而戒杀严甚,曰:「物我俱生天地间,同一气也」。用心憯怛类如此。开禧丙寅夏,启手足于普慈郡文学官舍,春秋六十有二,累赠朝散郎。娶韩氏,事姑婉恪,能得其欢心。间君客游,手课其子,容止服御有常度,里党尊为妇则。先君十八年卒,赠恭人,葬仁惠乡龟山阡,从舅姑也。君兆卜向六门惟乾食,相距三里而近。丁卯蜀变,浅殡故庐西,丙子四月乙酉,乃克葬。一子,即泰叔,今朝请大夫、知嘉定军府事。一孙,允绩,某官。曾孙男女若干人。士求仁之方莫切于孝、悌、忠、信,四者秉彝所钧有,甚易知易行也,往往由之而不知,何哉?学失其传尔。君得一语之传于家庭,知之至,守之笃,朝夕省饬,欲天理之在我者皆实而无伪,其志于仁矣乎!明善诚身,上可以顺乎亲,则下可以谷尔子,宜其至嘉定而大也。铭曰:
切己之学,莫如求仁。求仁维何?诚善于身。孝悌其本,忠信其质。仁莫近焉,落华取实。翼翼绵绵,是似是传。荣光漏泉,何千万年!
高承事挽诗 南宋 · 魏了翁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长身拘矮屋,雅志压华颠。
已矣宁非命,猗其尚有传。
饱餐广文饭,不击陆侯鲜。
惜也文明县,耆英欠此贤(自注:承事尝梦异人,谓蒲江为文明县,故云。)。
跋卢氏正岁会拜录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六、《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六二
古者比闾族党之法修,则有相保、相受、相葬、相救、相赒、相宾。若吉凶宾射之器服,民不能自为也,则主集者以里布屋粟之物为之以给其用,而又属之读法、属之饮酒以维持护养之,其详密若此。盖盈宇宙间无尺地一民之不相联络者,所以共明命而厚同体也,而况于吾宗族乎?「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气相属润相滋也;「常棣之华,鄂不韡韡」,体相亲意相承也。士大夫而知此,则上治祖祢,下治子孙,旁治昆弟,由根心以枝叶,必不忍薄其所厚,疏其所亲者。自王制坏,敬宗收族之义不明。历汉魏以后,虽间有重民族、争门户、立庙院、修宗会等事斑斑见于史册,而利欲熏焮,亲疏厚薄之等有不得其本心者多矣。先儒所以欲收世族,欲复小宗,欲立谱法,盖深有感于世道之变者,而卒亦不能行。因同年友卢申之以其族《正岁会拜录》相示,歆慕咨叹,使人孝敬之心油油翼翼然不能已,敬以所闻书于下方,且以自勉云。
跋四十年前补试卷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九、《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六五
庆元初,仰之先生摄令于吾邑蒲江,予以举文受知。今四十年,过先生之乡,宰木成阴,先生之子企文亦颁白矣。袖出一卷书,乃当时县庠试论,犹记是时日试二论,此其次也,前卷在第三名。呜呼,是所谓大惭则大好者与!人心之说虽未必皆本指,然不为无补于世教,企文姑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