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北宋 · 倪涛
 押庚韵
旧韵无仪字,苍髯有恨声麻城万松亭
按: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一
其一 北宋 · 李昭玘
 押灰韵
日边雁带腊寒去,雪里将春信来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
其一 北宋 · 苏嘉
 押阳韵
衣冠晨集乌衣巷,旌旆春生绿野堂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四)
吴正仲 宋 · 吴敏
 押翰韵
先生古人风,文字祖西汉
不令万钱食,亦合五花判(以上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一)
明月楼 宋 · 张致远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明月楼前可万家,凤山庵下日初斜。
风流耆旧消沉尽,空睇寒江耿暮霞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 《能改斋漫录》:廖尚书刚用中,尝梦中作诗,其末句云“家住五湖明月楼”。其后公薨,葬于沙县二十五里交溪凤山之下。其子遂建楼,以明月目之。张给事致远赋诗云云。)
郎官湖春日四首 其四 宋 · 李祁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十日春阴到水亭,水边杨柳一时青。
梅花过尽桃花恶,乞取山矾净瓶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一)
牛酥行 南宋 · 江端友
有客有客官长安,牛酥百斤亲自煎。
倍道奔驰少师府,望尘且欲迎归年。
守阍呼语“不必出,已有人居第一先。
其多乃复倍于此,台颜顾视初怡然。
昨朝所献虽第二,桶以纯漆丽且坚。
今君来迟数又少,青纸题封难胜前”。
持归空惭辽东,努力明年趁头市(以上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一 《能改斋漫录》:宣和初,有邓姓者,以牛酥百斤遗梁师成江端友作诗云云。)
其二 南宋 · 徐某
 押寘韵
至诚感格合天意,露零青松真上瑞(又)
按:以上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二。《能改斋漫录》:绍兴辛亥冬抚州祥符观降甘露若饴。有郎官徐其姓者,献诗于太守云云。
吴虎臣献书行阙 南宋 · 黄彦平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山北山南烟霭横,破烟啼鸟已催耕。
能来夜雨连床语,大似春风不世情。
琳馆陆沉吾已老,金门宠辱子方惊。
集贤学士应相谓,诗客形容太瘦生
书事十绝 其十 南宋 · 曾惇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百丈岢峨贾客船,张帆打鼓下长川
路人指点几垂泪,江道无来十六年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一。《能改斋漫录》:绍兴壬戌,朝廷既罢三大将,息兵议和。郎中惇时守黄州,献书事十绝句于秦益公。)
论吴曾不宜处铨曹奏绍兴三十年十二月 南宋 · 陈俊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四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七
太常丞权吏部郎官吴曾素乏乡誉,昨以上书得官,因挟命术游时相之门,敢为大言,士流嗤鄙。
今处铨曹,懵不晓事。
韩子苍赤壁 宋 · 何颉之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引用典故:吐凤
儿时宗伯寄吾州,讽诵高文至白头。
二赋人间真吐凤,五年溪上不惊鸥
蟹尝见水人犹怒,鹘有危巢孰敢留。
珍重使君寻故迹,西风怅望古城楼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六)
其十四 宋 · 钱昭度
 押微韵
荞麦花小雪宋吴曾《辨误录》卷上)
其二 宋 · 刘旦
 押真韵
膺门昔忝登龙客,董墓今悲下马人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一 《能改斋漫录》:刘仲冯枢密之子旦,能诗,保康尝荐之。旦后过公墓,赋诗,时多称传。)
贺方回 宋 · 某女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独倚危阑泪满襟,小园春色懒追寻。
深恩纵似丁香结,难展芭蕉一寸心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六 《能改斋漫录》:方回眷一姝,别久,姝寄诗云云。贺因所寄诗成《柳色黄》词云:“薄雨催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消尽龙沙雪。还记出门时,恰而今时节。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已是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宋 · 李善
 押寒韵
无穷基有无穷问,第一人为第一官(寿秦丞相
按: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一
记梦 其二 宋 · 李似权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石壁苍苔露未乾,小池射日石团团。
弄泉漱玉归何暮,风捲横云细细看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八)
右承奉郎吴曾宗正寺主簿 南宋 · 洪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六、《永乐大典》卷一四六○七
汝以儒雅自命,昔尝从事太常矣。
司宗簿正,其选甚清,往惟丕钦,无怠于事。
其一 南宋 · 孙仲鳌
 押灰韵
向阿衡篇里得,书从复古殿中来(贺秦益公得御书一德格天之阁牌)
按: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一
书笔谈后 南宋 · 李吕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六、《澹轩集》卷八
《笔谈》云:「景祐中审刑院断狱,有使臣何次公具狱,主判官方进呈,上忽曰:『此人名次公,何义』?
主判官不能对。
是时庞庄敏公殿中丞审刑院详议官,从长官上殿,乃越次对曰:『臣尝读《前汉书》,黄霸字次公,盖以次王也。
此人名慕黄霸之为人』。
上颔之。
仆谓庞證既迂,其说无义,不若曰『臣读《汉书》,盖宽饶字次公魏丞相所谓次公醒而狂者是也。
宽饶为人公廉鲠直,无所回避,此人必慕宽饶之为人』」。
此说为得。
且《前汉书》所载四次公,又有张次公、亘次公者,奚独霸哉?
庄敏想仓卒之间偶记得黄霸字次公,故以为对耳。
仆考汉人字次公之意,为其兄弟间居其次者,如云仲卿次君耳,庞谓次王,凿矣。
玉壶清话》载此事谓梁适吴曾《漫录》载此不辨所以,但谓非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