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姚希得”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客悼 宋 · 高斯得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四五、《耻堂存稿》卷五
耻堂居士归自宣城,客有过之者蹙额而言曰:「子何归之遽乎?
吾观一时人士流落不耦,未有若子之甚者也。
吾尝计子之阀阅而知之。
子之齿于仕版且四十年矣,其在内服起自史馆,至于大蓬,其在外服,三秉州麾,七乘使传,历位不为不多也,然考其实则内不及五载,外不过六年,馀皆投闲置散之时也。
子于等辈不为后人,曷为至此哉」?
居士笑而应之曰:「客知其概,未知其详也,试为客言之。
始予有位于朝,实与枢参季父同时,士之有求于季父者往往津介于予。
一日有扣门者,视之,谢公方叔也,时自列院出为湖南宾客,意不自得,予言之季父,季父未及荐进也,俄而自致冠豸矣。
又一日有扣门者,视之,赵公与泽也,时未脱选,予言之季父,季父立举之。
又一日有徒步冲雨而来者,予视之,姚公希得也,时自秦邸出倅当涂太守邓泳拒其来,予言之季父,季父言之时相,易倅他郡。
十馀年,予自少蓬得罪去,而牟公子才为从官,属士争出其门。
一日赵公曰起自淮东遗予书,予素才之,荐于牟公,云此人善议论,人在列者莫能及也,闻者不说。
此四公者未遇时予皆推毂焉,今一为王、一为相、一为执政、一建大阃,而予犹夫人也。
不特此尔,淳祐之季年,丞相吴公当国,一日而除一蓬四著,善类举手相贺,盖予为少蓬,牟公与徐景说李纯甫留汉辅为大小著
今自景说物故之外,一为执政、一为内相、一为侍从,而予犹夫人也。
官窃秘监之称者十有五年,职窃宝文之称者亦十有五年,予之落拓如此,岂特如客所云而已哉。
而予之所以至此,予自知之,客未必知也。
昔吾夫子于公冶长南容史鱼蘧伯玉皆比而言之,而辞气有抑扬,其意若曰长之得罪虽非自取,要不若南容之免于刑,之亢直虽曰难能,要不若伯玉之为君子。
然则七公之所以达,以履南容伯玉之行;
予之所以穷,以蹈公冶、史鱼之迹而然也。
然夫子所贵在彼不在此,则优劣岂不较然异哉!
虽然,姑置容、冶而以蘧、史论之。
夫子所谓卷怀者必其可怀之物也,故宝可得而怀,瑾可得而怀,至于矢则岂可怀之哉!
善乎龟山曰,史鱼之如矢,虽欲卷而怀之,有不可得也。
虽不如伯玉,而禀之于天者至死不变,圣人犹有取焉。
予将挟之矢以终吾身,穷达得丧何足道哉」!
于是客赩然惭曰:「子之志如此,吾以常情测之陋矣。
詹尹渔父,尚不足以知屈原,吾安能知子哉」!
乃怅然而去。
存心堂记 南宋 · 姚希得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二三、《景定建康志》卷二一、《宋代蜀文辑存》卷八三
令,古子男国,宅生百里。
位虽未公卿,心苟在焉,譬之水流斯为川,恶知其不泽物邪?
上元建邺赤县,近市不嚣。
治所西偏,旧有堂,扁曰「存爱」,盖取纯公程子「存心爱物」之语。
岁久屋老,凛焉将压。
景定三年临邛杨君应善涖事,未期月,栉纷爬垢,撤故以新,易名「存心」,其义一也。
广庭辟其前,方沼疏其后,生香乐意,可玩可适。
斋心燕兴,与神明对。
景前修之法言,俨函丈其如立。
昔纯公主是簿且摄是邑,均田塞堤,脯龙折竿,载诸传记,皆仁者之为。
异时尝于宰坐处,书「视民如伤」四字,其言爱物济人,谓一命之士皆当以此存心。
博哉仁言乎!
杨君晞贤,志可尚已。
堂成,属记于予。
予曰:虚灵之府,万善皆具,寂然不动之时,与天地万物为一。
苟能广而充之,其仁不可胜用。
仁,人心也。
心主是则仁,不主是则欲。
去仁存欲,富贵所充诎也,嗜好所哜啜也,夜气不梏亡者几何?
圣贤论存与不存,惟于多欲寡欲上秤亭分数。
盖欲寡则虚,虚则明,明则油然而生者皆仁矣。
今夫百里之官,夫岂念不及民?
而常苦于簿书期会之不给,由是状邑曰滩,目邑曰债,敝精神,竭智力,济斯斯已矣,偿斯斯已矣。
终更而去之,无虑皆褒城驿
厥或告之曰:「民胞物与也」,徒有蹙然而已。
呜虖!
圣门仕学,每于宰乎观。
千室之邑,民社之寄,蒲之三善,武城之学爱,随试辄效。
壹是心法,县虽剧,顾所存之何若。
纯公圣贤者流,岂欺我哉!
后之登斯堂者,所贵乎体公名言,充我实践,其毋曰力不足也。
通议大夫、试刑部尚书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行宫留守兼权淮西总领姚希得撰。
朝议大夫集英殿修撰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陆景思书丹并题盖。
通直郎、特差知建康府上元县主管劝农营田公事兼弓手寨兵军正、赐绯鱼袋杨应善立石。
蜀三大神庙记 南宋 · 姚希得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二三、《景定建康志》卷四四、《宋代蜀文辑存》卷八三
蜀三大神庙食东南,无虑数十州,陪京槃槃一都会,宁神之宇,孤寄委陋,非所以妥灵斿、严祀事也。
景定二年冬,予被命留钥,始至,简节疏目,治以不扰。
相古成民治力,厥有先后。
明年,雨旸来叙,农事告登,乃度地于青溪之阳。
厥既得卜,则以季秋经始,匠石材苇,一取诸互送之礼,撙节之馀。
中冬落成。
榱橑翼如,泉流环绕,契阴阳之回复,合人物之指归。
吉日良辰,乃安斯寝,像设鼎列,位序以伦。
爰率衣冠人士,进礼庙下。
牺币有仪,兴俯中度,命宾为歌《楚歌》之九以乐之,呜呜然新庙之感,旧都之怀也。
或曰楚祠睢漳,广祭南海,古者各以其地祭。
三神显灵于蜀固也,其歆祀于邺乎?
《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
谓其变动难测,无方可泥尔。
名山大泽之祇,常周流乎冥漠。
譬之水,天地间容有闭塞不通之脉,心诚求之,盖有不疾而速者。
先王祭法凡五,禹之功,契之教,非此族也,不在焉。
清源君之凿离避沫,驱除罔象,西人永赖,功不细矣;
梓潼君之雪母雠耻,职是人文;
白崖君之谏君泽民,之死靡贰。
质诸祭法,俱在勤事定国,禦灾捍患之科,而禹、契之事同一道也。
然则惟忠惟孝,道理最大,贯三精,关百圣,由先秦六朝,迨今千六百年,益见人伦天理,神人实共主张。
是顷狺鞑吠蜀,为梁于涪,中外束手。
惟神之归,皇武惟扬,酋殪而遁。
非神之声赫灵濯,蜀其不震乎!
师相载嘉神功,以其事闻,煌煌显封,奕奖寝庙,孔盖翠旌,遹观上国。
忠孝之报,其食未艾也。
金陵行阙,王气所聚钟阜、石城,无以异于岷山剑阁之胜也,三神之来燕来享,于彼乎,于此乎?
然则人不神不祗,神不人不依,登斯庙者,盍知予所以建祠之意云。
通议大夫、试刑部尚书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军府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使江南东路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主管行宫留守司公事、节制和州无为军安庆府三郡屯田使、兼权淮西总领郪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姚希得记。
中奉大夫权兵部尚书、兼直学士院、兼侍读洪勋书。
朝请大夫、试尚书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读牟子才篆盖。
庙额,参知政事杨□□书。
重修卞忠烈庙记 南宋 · 姚希得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二三、《景定建康志》卷四四、《宋代蜀文辑存》卷八三
忠烈晋尚书令、右将军卞公祠,绍兴三十一年十有二月魏国忠献张公来殿是邦,下车首严祀事,澹庵忠简胡公记之,所以崇节义、淑人心也。
景定二年冬潼川姚希得实护留钥,后公恰百年。
庙久弗葺,栋楹挠倾,旁风上雨,冶城吊古,有慨于心。
及是昉克以成民馀力,为之经始。
匠石材苇,不取诸民,规矱位置,一仍其旧。
俨英灵之如在,启人士之新敬。
先是庙有租以助经费,后乃渔于道流,浸失初意,因釐正之,俾庙不失利,以备葺治。
成既落只,盍石诸?
按公力疾鏖战,奋不顾身,死于忠而不废臣节;
眕盱亟赴父难,斗不旋踵,死于孝而不失子道
是翁是季,一门所立如此,虽古圣贤,何以尚兹!
我朝列圣相承,肇修人纪,尽力君亲者必录,得罪名教者必诛。
庆历元祐,秩公祀典。
南渡中兴,锡公庙额。
我魏公彰而大之,岂苟然哉!
善乎,澹庵之言曰:「微公崇尚名教,砥砺颓风,则仁义之谈扫地」。
噫!
仁而遗亲,义而后君,古今万无是理也。
臣当死忠,子当死孝,天下壹同是心也。
卞公之心,魏公之心也,澹庵之心也。
希得西土晚出,承俊躅于百岁后,能不以魏公之心为心乎?
晋史称公妻裴氏抚二子尸,哭曰:「父为忠臣,汝为孝子,夫何恨乎」!
殆与范滂母同一令名。
庙荐弗及,非缺欤?
今并祠夫人于后堂,春秋同奠焉,发千古幽潜之光,示万世臣子之法。
《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故为之书。
参政姚希得上表留贾似道御笔咸淳二年春 南宋 · 宋度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八、《咸淳遗事》卷上
辅臣列衔,请留师相,议论甚可畏,当破千载谬论之非也,此与予同一爱国之心。
至于典礼,固为后世故事,然有时异事殊,不可同日语矣。
师相勉为国事,留而辅予,以秉庶政,此亦可为后世法也。
愿毋固执。
姚希得潭州安抚不允御笔咸淳二年 南宋 · 宋度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八、《咸淳遗事》卷上
省卿所奏,具悉。
长沙千里之雄;
选以为屏,君子万夫之望,用之则行。
卿以当代重臣,两朝硕德
有凭有翼,在前疑后丞之间;
所试所瞻,皆方伯连帅之职。
重湖通川陕之气脉,九郡控蛮猺之咽喉,于中兴以来,厥寄攸重,远则有珙,近则有,率以殿帷而领藩服。
前修祖述,夫岂考槃在涧之时?
美政咸怀,尚体与刍之意。
朕命惟允,尔行勿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