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何秉字序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古灵先生文集》卷一一、《宋元学案》卷五○
何氏子,秉其名者,予字之曰正通。夫君子之道,正以持之,通以行之。正者道之经,通者道之权。经碍则资之权,权通则归之经。二者相用而成事业,大人之道备矣。然则孰为正?曰:中庸是也。孰为通?曰:随时之义是也。仁以居之,义以由之,正在其中矣。智以迁之,礼以和之,通在其中矣。君子知是四者,所以藏身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鸡鸣而起,孳孳焉守之而勿失,其善持之也。是故谓之正。万物相感而情伪生,万事相交而利害生,故其道有否泰,时有险易,而济之屈伸、进退、语嘿之变,其善行之也。是故谓之通。故《易》曰:「亨者嘉之会,贞者事之干」。其是之谓欤?予观何氏子,可谓谨而好学,不知其能信吾言而笃行之否欤?作字序。
举何去非换文资状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三、《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九、《何博士备论》卷首、《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八、《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二一、光绪《浦城县志》卷三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元祐四年正月□日,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苏轼状奏:右,臣伏见左侍禁何去非,本以进士六举到省,元丰五年,以特奏名就御庭唱名。先帝见其所对策词理优赡,长于论兵。因问去非:「愿与不愿武官」?去非不敢违圣意,遂除右班殿直、武学教授,后迁博士。今已八年。尝见其所著述,材力有馀,识度高远,其论历代所以废兴成败,皆出人意表,有补于世。去非虽喜论兵,然本儒者,不乐为武吏。又其他文章,无施不宜。欲望圣慈特与换一文资,仍令充太学博士,以率励学者,稍振文律,庶几近古。若后不如所举,臣等甘伏朝典。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进何去非备论状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六、《苏文忠公全集》卷三一、《何博士备论》卷首、光绪《浦城县志》卷三三、《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七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元祐五年十月十八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杭州苏轼状奏:右,臣自揣虚薄,叨尘侍从,常求胜己,以为报国。恭惟先皇帝道配周、孔,言成典谟,云汉之章,藻饰万物,而臣子莫副其意,盖尝当食不御,有才难之叹。伏见承奉郎、徐州州学教授何去非,文章议论,实有过人,笔势雄健,得秦汉间风力。元丰五年,以累举免解,答策廷中,极论用兵利害,先帝览而异之,特授右班殿直,使教授武学,不久遂为博士。臣窃揆圣意,必将长育成就,以待其用,岂特以一博士期去非而已哉?而去非立志强毅,不茍合于当时,公卿故莫为一言推毂成就之者。臣任翰林学士日,尝具以此奏闻,乞换文资,置之太学。虽蒙恩换承奉郎,而今者乃出为徐州教授,比于博士,乃似左迁。非独臣人微言轻,不足取信,亦恐朝廷不见其文章议论,无以较量其人。谨缮写去非所著《备论》二十八篇附递进上,乞降付三省执政考览。如臣言不谬,乞除一馆职。非独以收罗逸才,风晓士类,亦以彰先帝知人之明,一经题品,决无虚士,书之史册,足为光华。若后不如所举,臣甘伏朝典。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乞桩管钱氏地利房钱修表忠观及坟庙状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三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元祐六年二月二十八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杭州苏轼状奏:「检准熙宁十年十月十一日中书劄子节文: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杭州赵抃奏:『伏见故吴越国王钱氏,有坟庙在本州界,欲乞两县应管钱氏诸坟庙,每县选委僧道一名专切主管。内钱塘县界文穆王元瓘等二十六处坟庙,勘会当州天庆观道正通教大师钱自然,本钱氏直下子孙,欲令钱自然永远住持。并临安县界武肃王镠等庙坟一十一处,今召到本县净土寺赐紫僧道微,乞依钱自然例主管。又勘会得文穆王元瓘坟庙并忠献王仁佐坟,并在龙山界,其侧有香火妙因院,本钱氏建造,见是道正钱自然权令徒弟道士在彼看守,欲望改赐观额,令钱自然已下徒弟永远住持,渐次修葺,兼得就便照管坟庙,不致荒废』。奉敕依奏。其钱塘妙因院,特改赐表忠观为额。并临安净土寺,令尚书祠部每遇同天节,各特与披剃童行一名」。又准元丰五年三月十八日中书劄子节文:「皇城使、庆州防禦使钱晖等奏:『臣等先臣祠庙,在杭、越二州者五所,坟垄在钱塘、临安两县者六十馀处。独临安有田园房廊,岁收一千三百四十贯有奇,太平兴国已后,寄纳本县。至大中祥符间,本处申明,蒙朝旨令杭州楼店务于军资库作臣家钱寄纳,日后不曾请领。近岁先臣祠庙例皆摧塌,私家无力修葺。前项寄纳钱数虽多,切缘年岁深远,不敢更乞支给,今只乞降指挥下杭州,许将临安县旧田园房廊拨还臣家,庶收岁课,渐次完补坟庙。谨录奏闻,伏候敕旨』。右奉圣旨,宜令杭州每年特支钱五百贯,与表忠观置簿拘管,只得修葺坟庙,不得别将支用。劄付杭州,准此者」。臣检会熙宁十年七月二十六日,据管内道正钱自然状,乞将临安县祖先置到产业,每年收掠赁钱一千三百五十四贯,修葺诸处坟庙。此时差官检计到钱塘、临安县所管钱氏坟庙,委是造来年深,木植朽损,共合用工料价钱一万二千八百九十贯九百九十九文。及临安县勘会到管纳钱氏归官房廊田产等赁钱,年纳一千三百五十四贯三百四十文省,送纳军资库。寻系本州申奏,乞将临安县管催上件赁钱支拨修葺,约计九年,方得完备。直至元丰五年内,因皇城使钱晖等奏乞,方准当年三月十八日中书劄子,奉圣旨,每年特支钱五百贯,与表忠观修葺坟庙,不得别将支用。自后至元祐五年,虽支得四千五百贯省,盖为庙宇旧屋间架元造广大,一百馀年不曾修治,例皆损塌,须得一起修葺,稍可完补。若每年只支得五百贯,虽逐旋修得大段倒损去处,又为连接屋宇数多,随手损塌。自熙宁十年检计止今,又及一十四年,寻于去年再差官重行检计到两县坟庙已修再损、未及修屋宇神像等,共合用工料价钱,内临安县四千三百五十八贯一百四十四文省,钱塘县一万二千五百二十贯五百九十一文省,两县共合用工料价钱计一万六千八百七十八贯七百三十五文省,须至奏陈者。右臣窃惟钱氏之忠,著于甲令,朝野共知,不待臣言。而坟庙荒毁,行路嗟伤。就使朝廷特赐钱物,为之修完,犹不为过,而况本家自有地利房钱,可以支用,岂忍利此毫末,归之有司!恭惟神宗皇帝,深念钱氏之忠,特改妙因院,赐名表忠观,仍使其裔孙道士钱自然住持。而有司不能推明圣意,奏乞尽数拨还地利房钱,以助修完。经今十四年,表忠观既未成就,而诸处坟庙,依前荒毁,使先帝表显忠臣之意,徒为空言。臣愚欲望圣慈特许每年临安县所收地利房钱一千三百五十四贯三百四十文省,令表忠观每遇修本观及杭、越州诸坟庙,即具所修名件及合用钱数,赴州请领,仍候修造了,差官检计,具委无大破,保明申州。所贵事体稍正,毋使小民窃议。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贴黄〕如蒙朝廷依奏,即乞指挥本州,将逐年所收到上件地利房钱,令项桩管,只得充修造表忠观及钱氏坟庙使用,官私不得别行支借使用。
与何正通 其一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三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某启:辱书,承起居佳胜。乡校淹留,然使徐之士子识文章瑰伟之气,非小补也。某又复西上,纷纷无补,甚愧朋友矣。乍冷,万万以时自重。不宣。
与何正通 其二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三 创作地点: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
某启:张圣途来,稍闻动止为慰。退之所叹,乃今见之。大匠旁观,愧汗深矣。行役匆匆,不尽区区。
与何正通 其三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某启:忝命假守,出于奖庇,礼当诣谢。以衰病疲曳,不给于力,愧悚而已。乍热,起居佳胜。登舟迫遽,不果造谢,益增仰恋。尚冀顺时为国自厚。谨奉启,不宣。
隐士何君墓志(绍兴十五年十二月) 宋 · 王洋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七、《东牟集》卷一四
丰畜不施,令闻不驰,德昭而夷微,涂其生而匮其死,有人哉!富春樵隐何君名薳,字子楚,本建安人,博士正通中子也。博士讳去非,正通字也。以儒业起家,既中科选,又好谈古兵法。为人廉劲踔悍,书无所不读。自坟典、传训、系史、子记,以至天文、地理、阴阳、时数、山川、虫鱼、草木诡异之说,莫不诵晓。眉山苏公尝荐之,曰:「伏见何去非文章论议,实有过人,笔势雄捷,得楚汉间风力。元丰中先帝览去非廷策,异之,使教授武学,不久遂为博士。今出之徐州,乃以左迁。乞除一馆职,以彰先帝知人之明」。一经题目,决无虚士,由是士知正通者益众。尝代侯公说项羽设辞,杂眉山书中,苏公见之弗拒也。卒于通判沧州,世多惜之。死葬富阳县韩青谷,以尝令富阳而民怀之也。君少嗜学,尽得父书。又自以父子世名苏氏,凡苏公遗文,刀笔题志,小辩杂说,巧发弄语,无不收诵,纵横用之。而不知本家贫,不肯拘局,以谋进取。去来泛泊,率无常栖。晚乃卜筑韩青,以保先茔。生所至必得名客胜士,与之定交。觞行辩发,旁采捷出,探度物象,咀其英华,吴中人士翕然好之。先吴有遁叟和靖处士林逋,自逃空旷,诗穷工奇,侵泄太巧。司命者殆悯其生,而除其禄,俾以其饥鸣,故士多病之,鲜道其传者。独幽慕之士或仪于丹青,以配前哲,亦不过酌寒泉以为爵实,采秋菊以为加笾。簿正具矣,俎珍鼎肉,菹臡栗脯,不以分也。及好事者慕君不蹈声禄,即又比貌绘画,而以君为似焉。君以长身瘠色,冻肩酸骨,突颧曼颡,星瞳雾窍。且好为青麻短制,时曳曲竹,謦欬林莽中,步登半峰,以望江潮,不知君者以君何营也。人谓和靖既困,宜伤其生而悔其始,死自投于司命,一为改图,以泽其腊乎。今相去数十年,以精神与君,而君又安乐之,吾知和靖不恨矣。大抵君之德清而腴,诗劲而和,比之物伦,松竹类也。古今谈者官松而君竹,举无异辞,即君之名,其可辞乎?为是而称隐君,可不可也?绍兴乙丑十一月十三日,以疾卒于樵居。樵居在博士故茔之前,生居其所,而死瘗于园焉。享年六十有九。凡三娶,二马氏皆先君卒,其后王氏收君而瘗之。子二人,曰承休,曰承祖。孙一人,女孙一人,尚幼。将终,谓其妻曰:「我既无以遗若,环壁无可易钱充葬费者,可录我平生玩意具,画若干卷,砚二,削格、觿佩、杂物若干种,举送吾所厚某人,取其偿以瘗我。无与争事绞衿衾冒,敛手足形可也」。语毕卧瞑,妻就视绝矣。妻皆如言。卜是年十二月某日,瘗君于所定之穴焉。初,博士为徐州学官,君尚少,得黄预、魏衍渊源,同升陈先生无已堂,透引句律。其后学成,所与以文雅相引重者甚众,今概举数公世所共知者:浚仪赵令畤德麟,终安定王;三衢毛滂泽民,终部使者;山阳李仲舒汉臣,终应天少尹;胥山沈晦元用,今为西清学士;吴兴刘一止行简,为给事中;阳羡蒋粲宣卿,为本道安抚使;东牟王伯淮景源,为临江守;钱塘关注子东,为太学博士。此人皆知名当世,其褒拔赏裁,人用听决,咸欲挽君大之,而终不能也。他朐儒彦士、城郭邑落之秀,愿交于君,或拒或予,不可凡目,每叹视君困,借为清谈而已,其命也欤!呜呼!君之生清集其身,及其死恨结于友,读其诗芳传于世,人谓君此皆自得于我,而天所与,君不与也。寒一握薪,饥一溢米,尘蛙鱼釜,僧残客馀,此天与君者也。其理迷矣,虽有知者不能识也,而况如予者乎!君未卒数月,尝有书抵予曰:「我见子某文铭某人,而信可传也。我死亦求君铭而传我焉」。予读之以为漫也,达命者不恶鬼事,是相与为文酒戏尔,投冗部中,久不省录。逮君之讣至,钱塘吴咨周朋偶来,过书庋,翻故楮,一取而得之。噫!岂魄兆邪,或者纯明亮直,屏决昏翳,而有以前识者邪?是又予所不能知也。姑载其实而铭之,以成其志云。铭曰:
干坚而折,命舒而掣。道柔而缺,食寂而诗发。噫!来之人兮,毋伤其荫樾。
霍和卿当世急务序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二一、《诚斋集》卷八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
予淳熙甲辰十二月初,识霍和卿于监察御史谢昌国之宾阶稠人中,未之奇也。既同见昌国,和卿先退,昌国留瀹茶小语,因曰:「适某客识之否?有一书曰《当世急务》者尝见之否」?予即借之以归,夜吹灯细读之,不觉起立曰:「此秦少游、何去非之亚匹也。今世有此奇士,而我独不知,非恨欤?幸识其人,又见其书,未恨也」。予尝见有居里而林于宅者,既荒且孤,又不幸有盗焉,与之同是里。不惟同是里,又邻是宅。或惎居者曰:「盍垣焉门焉?盍甲而卫焉」?或曰:「垣乎卫,未若门乎卫之易也」。或曰:「门乎卫未若庑乎卫之力也」。且夫盗在吾里,吾犹却之里之外,盗迫吾邻,吾犹却之里而又以门易垣,以庑易门乎?而三言者乃尔,为主人者将初者之从乎,抑中者、终者之从乎?此不待仲尼、子贡而后知其可不可也。今也骎骎焉自里而邻矣,自邻而垣,自垣而门矣。而为之计者日持中者、终者之说,而诋初者曰迂,不殆于以家为戏乎哉!和卿此书盖初者之计也,孰有持是书献之乎吾相而勿曰迂乎尔,进之乎吾君而勿曰迂乎尔,予犹有贺焉。不然,中者之说行矣乎?未可知也。终者之说行矣乎?亦未可知也。非予所敢贺也。予既为之序,又以告当世之君子,于斯三言者宜亦审其择也乎。虽然,不中者、终者之从而从其初者,其亦止于此乎哉?曰其犹有焉。家人之睦若睽也,子弟之良若窳也,甲者之竞若羸也,与其赀之窭若裕也,和卿之书虑之盖详矣。其亦止于此乎哉?曰犹有焉。和卿名篪,京口人,登隆兴元年进士第。自军器监丞出知盱眙军,今在盱眙。己酉十二月十三日,庐陵杨万里序。
答王枢使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三、《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七
便中忽拜手札之赐,伏读感慰,不可具言。蒙喻干越之故,悼叹闵恻见于词旨。前此亦闻首为力伸归葬之请,固已深叹服风诣之高,足厉颓俗矣,及此重太息也。浮议汹汹,至今未息,啸俦命侣,日以益众,不知更欲何所为者。清源既不免,而信安已摈去。近见所上纂述之书,卒章颇有苦口之言,亦不易也。当今旧弼宿望,中外所倚以开上心、正国论者,惟明公与益公而已。窃计所以处此,当有定论也。此间亲旧有自干越会葬而归者,亦得其长子书,闻其动息颇详。然亦无可言者,但令人陨涕而已。如某贱迹,固不足言,而终岁力辞,仅免近职。初意自此可以少安,而后咎馀责侵陵未已,亦未知终安所税驾也。旧有足疾,岁须一发,旬月以来,正此为苦。加以目盲日甚,重听有加,终日愦愦,如土偶人,已无复有生意矣。彼何见疑之过耶?湘西扁榜饶宰寄示,得以仰观,非惟健笔纵横,势若飞动,而心画之正、结体之全,足使观者魄动神竦,甚大惠也。某前此妄意偶及于此,而不敢容易以请,辄因饶宰言之。不谓便蒙开可,遂得弹压江山,垂示永久,湘中学者一何幸耶!赵机宜得趋幕下,书来极感知遇之意。醴陵亦说甚荷容察,以见门下爱惜人材,随能器使之妙,固无一物之遗也。
自迩以来,衰病沈绵,日就羸顿。此凋陨澌尽之常,无足为门下言者。今因乡人李正通朝散祗役部下,复此附禀。其人明敏有才,缓急之际可备繁使之末。闻亦尝得出入门墙,窃计不待区区之言,久已有以处之矣。
又蒙不鄙,俯垂访逮,此见高明之度,不以爵位之崇、名誉之显、才业之伟、气节之高自谓绝人,而谦虚下问至于如此,甚盛甚盛!顾某至愚,本无知识,加以疾病之馀,思虑昏塞,其何以辱嘉命?然窃以谓知院参政平日尊主芘民之心,其素所蓄积者固有定论,盖不特士大夫知之,而儿童走卒亦皆知之矣。今日得其位而施之,其先后缓急,固宜自有次第。但能益以天下之重自任而勉焉以固其志,则天下受赐已不赀矣。至于主张公论,扶植善人,抉去阴邪,不使得乘间隙,则愿高明于此益加意焉,实天下幸甚幸甚!老生常谈,迂阔无取,僭易尘渎,伏深愧惧。
信州贵溪县上清桥记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五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明一统志》卷五一、《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八六五、康熙《广信府志》卷三、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五、道光《贵溪县志》卷三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贵溪之水,其原东出铅山之分水,北出玉山之镇头者,合为大溪,自弋阳西流,径县治南,少西,乃折而北。大溪之南,有小港焉,出县东南境上,西北流,至县治西南,乃入于溪。居民行客之往来者,故以舟楫为三渡。自县治西南绝大溪者,曰中溪;当其西流北折之处者,曰凿石。小港水落时,广不过百馀尺,褰裳可涉。霖潦暴至,则其深广往往自倍,而亦为一渡。中溪之舟每以是时过港,常为横波所荡击,人力不得施。凿石则水触西崖,斗怒腾蹙,其险为尤甚。故二渡者岁率一再覆溺,邑人病之,欲为浮梁以济久矣。而役大费广,无敢唱者。今县大夫建安李君正通至,则阴计而嘿图之。久之,乃得县之馀财八十万,将以属工。而邑之大姓闻之,有以铁为连环巨絙千五百尺以献者,有捐其林竹十馀里以献者。州家又以米百斛者佐之,于是李君乃相大溪二渡之间水平不湍者,以为唯是为可久,遂以绍熙三年六月始事。民欢趋之,不百日而告成。两崖砻石为磴道,高者五百尺,卑者亦居其五之四。桥之修九百尺,比舟七十艘,且视水之上下而时损益焉。又维十舟以梁小港,作双舰以航巨浸,于是东西行者春夏免漂没之虞,秋冬无病涉之叹。其功甚大而费则省,盖其规模筹画,一出李君,主吏工师拱手受成,不能有所预也。既又留钱五十万于明觉浮屠氏,使自为质贷,而岁输其赢五一以奉增葺之费。明年,李君将去,乃以书来道邑人之意,请予文以记之。予惟李君此桥之功,百里之人与四方之往来者固已颂而歌之,宜不待记而显。且其才之果艺明达,用无不宜,又非独此为可书也,姑为记其本末,以告后之君子,使知其成之不易者如此,相与谨视而时修之。是则李君与其邑人之志也云尔。四年九月戊寅既望,新安朱熹记。
建宁府冲应周真人祠记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六七、《攻愧集》卷五五、光绪《浦城县志》卷三五
神仙之说,茫乎邈哉,有耶无耶,不可得而知也。以为无者,谓以秦皇汉武之力求之而不得,故以为必无之,殆未必然。以为有者,则指传记以为信。传记虽多夸言,然耳目所不及者,非必无之。噫,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洪内相志夷坚,言建之周生事,以为丹欲成而失之,出神往求,而魔又困之,劝家人火其尸而无所归。又谓其山浅陋,非神仙所居也。嘉定五年,学士院权直真希元,建人也,为其里浦城周真人之祠,求记于余,且示以真人之弟待制公所为行状及閒乐先生陈公师锡、容台何博士去非所书。陈、何皆同乡,始末甚明,始知内相得于传闻,而未见此三书也。真人天分素高,夙有仙骨,神既授之,又加以真积力久之功。其妻杨氏文公之孙,亦有隐操,相与枯槁于山林之深。及其垂成,犹未至于形神俱妙、轻举飞升之地,则世之谓一有遇而遂羽化者又难矣。然其精神聚而不散,遂著灵响,水旱有祷,至今犹能惠其里社。里人以其祈禬之明验闻于府于监司,以彻于朝,封冲应真人。旧有祠宇,因而兴葺,以侈上赐,而真人之名益显矣。余闻建多伟人,山川孕秀,非他郡比。近阅图志,武夷之外名山无数,造化岂故私于一方哉!自有宇宙,融结自然而秀气特多,人才方兴而未艾,盖不止神仙道家之盛也。余家于鄞,少有四方之志,而宦游不出温、台,粗穷东南之胜,欲入闽而终不遂。老矣方乞身以归,将隐于四明山中,望建安无可到之期,第切怅叹而已。既为书此,且嘱希元并与前三公之文刻之,此不复具载云。真人名霞,字史卿。希元名德秀。
赠缙云陈志仲主簿楚语一篇 南宋 · 敖陶孙
若有人兮江之皋,搴珠树兮纫落毛。
既轻举以远睐,众流靡靡兮汩独与吾相遭。
余惧夫人之仙幻兮,指逵术以要之。
忽改容而善步兮,纷还折之得宜。
斥姬满之荒淫兮,服尧禹之所趋。
载神鼎以自随兮,出夔魍以惊愚。
予虑夫参重以贾踣兮,曰此耿耿之故也。
闵一世之滔滔兮,谓彼不吾即而吾亦为此惧也。
岁贸贸其婉晚兮,天浩浩其雨霜。
反而顾余兮,被发内狂。
前九疑之丧道兮,后渭浐之无梁。
微夫子之亢衡兮,几人鬼之披攘。
望兔迹之咫尺兮,仡驰骛之坚彊。
车轧轧其相摩,肩促促其相望。
欲抽心而改错兮,虑夫子之我惩。
忽风后其降予兮,天老字予以嘉名。
独怦怦其不自得兮,泪流轼之纵横。
幸哀其中道之离立兮,若示之以正通。
纵世人之不吾与兮,吾将卒以自明。
宝庆府跃龙桥记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五、《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四九
古者门关、道路、庐馆、舟梁修除以时,非以为观美也,所以通国野、敬宾旅、恤老幼、迁有无,亦财成辅相之一端云尔。是故辰角见而雨毕则除道,天根见而水涸则成梁。梁也者,造舟为之,如秦、汉以后所谓浮桥,而其时未有桥之名也。驷晨觌则修囷仓以备穑事,水昏正则植板干以兴土功。且穑事、土功,有国之重事也,而梁与道实先之。盖道之不除已非善政,而梁不夙戒则厉深济盈,涉者滋病焉。昔人之觇陈、议郑,固不越是,虽近世亦有以驿传、桥道观人者,殆不可以末务忽之也。邵水自龙山出,径邵陵城东,广馀三十丈。先是比舟为梁,以济不通,而赋之邵阳、新化二邑。水惟无溢,溢辄坏。庆元间,郡守黄夏、通守李正通将伐石为矼,又以不便舟行而辍。嘉定六年,李侯直柄欲自为浮梁,不以赋之二邑,属役于浮屠师宝。宝乃请叠石为七顿而架梁其上,顿之形椭方,不与水矶,其势可久。然役广费钜,经始维艰,于是发少府斥币不足,则吏捐奉、民输财以佐之。赵侯崇度、许侯成之嗣修不怠。岁久未就,宝亦引去,至赵侯善淇然后七顿皆集,而其一犹以里人忠训郎萧芾之力为之,若架梁之费则又夥,未有以继也。李侯大谦之至,节缩浮蠹,靡废不举,乃市材他邦,庸工梓而卒成之,司理参军汪之干实受役,要浮屠应珂、智莹、德厚参比其力。曾未半载而板庋石甃,崇丽坚致,横空卧波,秋毫不以病民。侯曰是维龙潜重镇,今郡谯重建,府号更新,而是役适成,不可无以识之,乃命之曰「跃龙桥」,而移书了翁,俾记其事。维侯淳熙天官侍郎之冢孙,天官尝以衡阳莫职两治邵狱,有德是邦。后七十有七年而侯来为守,顾瞻遗茇,益祗厥绍,凡以济人利物,力所逮为,无敢不竭,予无所措其词也。虽然,尝考诸《周官》而有感焉。道路之脩职于司险,庐馆之备具于遗人,固也。而自国及野,达道路,守涂地,叙舟车,则秋官之属分掌之。其有不由道而横行宵征,不由梁而川游径踰,皆为之厉其禁,乃若不相类然。盖自大司寇至乡遂县士,凡典狱听讼,前导驱辟,莫不以通屈塞、伸幽枉为事,岂序官之意固以是为类乎?然而道路桥梁人所共由,至近而易察也,士有抑而不达,民有郁而不伸,四境之内有茀而不治,使为守于斯者又以类而致思焉,庸非职分之所当然乎?又充类而思之,虽天下之有溺、匹夫匹妇之有不被泽者,又孰非吾分乎?顾今之为吏者不得久于其官,予惧来者之或不皆然也,敢申是义以谷无穷云。
宜斋箴(为胡子升作) 宋末元初 · 王柏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六、《鲁斋集》卷六
天道发育,有万斯类,得气正通,惟人为贵。
立人之道,曰仁曰义。
乾坤父母,四海兄弟。
兄弟一门,父母乾坤。
分殊为义,理一为仁。
良知良能,莫不敬兄。
兄兄弟弟,是乃爱亲。
同此遗体,如足如手,违曰悖德,孝亦何有?
夙夜匪懈,是保是守。
惟子升父,翼翼怡怡,宜兄宜弟,伯仲埙篪。
以宜名斋,以善相规,以养寿母,以贻孙枝。
尚期力学,穷理致知,知宜之义,得义之宜。
齐于一家,推而一国。
必有事焉,神明厥德。
戊辰新恩游御园录 南宋 · 金盈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八八
嘉定改元五月甲辰,主上临轩策进士。辛酉、壬戌,胪唱于集英殿。建安、昭武正奏名十有二人,特奏名十有七人,宗室取应一人,以六月戊寅讲乡会于聚景园。谢(源明)月光、赵(善恭)作肃、刘(爚)晦伯、窦(思文)文仲、李(正通)彦中、雷(霆)复之、徐(应龙)仲通、赵(善槱)材父遣书币来相席。邹(应龙)景初先自章贡致馈,至是还朝,复主盟斯会。黄(格)诚之、李(曼卿)仲硕、蔡(以中)正孺、李(桂)景诜、王(洪之)涂叔、真(德秀)景实预焉。调官较艺中都者三十人同席。先言还弗及与者。时中书舍人、太子庶子、直学士院邹(应龙)景初禀东宫面奏,得圣旨,特借御园。鉴远堂(御书金字。)讲团拜。翠光亭更衣。会芳堂会素食五杯。西斋、(系会芳堂西偏,面北开门,一望皆荷花,湖平水如镜。)凉观(以上四所,并青字御书。从正散柱直入至照壁,深四丈馀尺一,架梁下,可坐六十馀人,更有馀闲之地。)分茶,劝酒七盏,荤食。花光亭(金御书,八角。)、合风殿、松风阁(青字。)、凌波亭、橘里、橙乡、蓼洲、玩月亭(八角。)、露华亭(八角。)、莲湖、(在鉴远堂前弥望。)兰坡、芙蓉径、柳屿、桂林、柳坞、李溪、菊坡、龙舟(皆金妆鳞。),凡四五十所,足迹止到此而已。
按:《醉翁谈录》卷二。宛委别藏本。
天宝宫词十二首寓感(《草堂雅集》题云「唐宫次铁雅先生无题韵十二首」) 其五 元末明初 · 顾瑛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龙旂翠(一作孔)盖拥鸾幢,步辇追随幸曲江。
鸟道正通天上路,羊车直到竹间窗。
桃花柳叶元无匹(一作限),燕子莺儿各有双。
中贵向人言近事,风流陈里帝先降。
游名山。送老景。古之达士犹难之。况吾侪小人乎。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夫子释之曰。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吾今也欲游金刚山。俯瞰东海而不之果。不如鸟也甚矣。功成名遂。而身则不退。果得止其止乎。予之游山。非独访古迹开尘襟。亦将以止吾止耳。东坡诗曰。愿言毕婚嫁。携手游名山。此老犹待婚嫁之毕。非决然欲去者也。予志决矣。而低回如此。自悲之甚。啸之为歌。亦将自止于今所止耳。同志幸恕之 元末明初 · 李穑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二十二
士生于世当少时,焦头烂额犹不辞。
女为悦已适为容,色之衰兮爱亦衰。
理势自然无复怪,苦乐相倚非难知。
四时之序迭相代,成功者去夫何疑。
去将何去非楚秦,在我境兮无风尘。
名山胜地可屈指,超跨空濛神仙为邻。
崖崩涧绝烟霞是深处,凌虚往往逢异人。
就之肯交语,追之便轻举。
我今自度危得仙,所以青壁将寅缘。
如其顾我颜不欢,我又何恨兮游人间。
人间何处可避地,诗书之囿宽仍闲。
欲心不动境自寂,单瓢陋巷当希颜。
谈命 明 · 吴宽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匏翁家藏集卷第二十七
有客能谈命,言予运正通。
运通亦何事,爵位当日崇。
客言与吾意,所见颇不同。
凡今登仕者,命服华其躬。
人徒见其美,入朝恒惴惴,临事惟忡忡。
官秩久益进,职业愈难供。
王法或幸免,清议安能容。
一朝奉身退,忧患顿若空。
趋朝谢车马,睡足日头红。
田园日以涉,山水任所穷。
出门无禁制,开口无灾凶。
乐哉难具述,林下始收功。
吾生果有命,归去在吴中。
乐清轩十律为乡友沙士清 其一 明 · 倪岳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沁远从知地自偏,美人池馆故悠然。
须烦能画王摩诘,更着耽诗李谪仙。
门近市廛堪买酒,屋临溪水正通船。
閒居适兴游仍乐,却羡年来事事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