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何薳”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宋 · 暨氏女
 押阳韵
多情樵牧频簪髻,无主蜂莺任宿房(野花)
宋何薳春渚纪闻》卷七 《春渚纪闻》:建安暨氏女子,十岁能诗。人令赋《野花》诗云云。
题孙氏四皓1203年8月27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平园续稿》卷六、《益公题跋》卷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嘉泰癸亥池州故人子叶之真既以米元章《参星赋》真迹为予寿,又寄汉四皓像,绢仅盈尺,前有印文云「孙汝节笔」,而之真以为孙显节,不知何时人,盖名画也。
上有苏文忠赞,元祐三年二月杨次公书,东坡诸集皆无之。
因记乾道庚寅闰十二月京口,游金山妙高台,壁间有东坡族侄成都中和僧表祥绘公像,公自赞云:「目若新生之犊,心如不系之舟。
要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崖州」。
其为暮年所作无疑,诸集亦不收,乃知平生游戏翰墨,散落何限?
如去黄日戏赠李琪诗,偶见于何薳春渚纪闻》之类是也。
八月壬戌,平园老叟周某书。
游氏世谱 南宋 · 游九言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一二、《默斋遗稿》卷下
游以氏见春秋之世者三,晋、周、郑是也。
按《左氏传》,鲁庄公二十四年,晋桓庄之族逼,献公患之,与其臣士蔿谋尽去游氏之族;
二十四年人伐滑,周襄王使大夫游孙伯如
此见于晋、周者。
郑文公庶子,其母燕姞梦天与己,因名之,是为穆公
穆公支子十一人,而为卿者七,号七穆
公子偃,七穆之一也。
偃字子游,其子虿字子蟜,楚字子南。
昭公元年,楚以罪放于吴,不知所终。
独子蟜之子曰吉、曰昄,《论语》「世叔讨论之」、《左氏》「子太叔美秀而文」者,皆谓也。
古者天子建国,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诸侯卑,不得赐姓,世子传嫡相绍,而支庶称公子、公孙。
公孙之子用王父字为氏,故子太叔始用王父之字氏游,而晋、周二族莫知其得姓之自。
且其后久矣无闻,惟吉子遬、昄子良见于经传。
且偃、虿、、遬,仍世相,至战国仆于韩,世绪始不续。
今之言游氏,不敢本晋、周而本郑公子偃者,盖犹有传故也。
郑言之,实姬姓矣。
周之季樗里子有客曰游腾西汉《艺文志》有游棣子著书一篇。
自秦、汉、曹魏,更数百年无见焉。
西晋时,始有豪于金城者,与曲氏敌。
西州谚曰:「曲与游,牛羊不数头。
南望青门,北望朱楼」。
其仕于时有楷,为金城太守,迁梁州刺史
有颢,为司隶校尉
刺史司隶谱世不详。
西晋衰,居广平任城者有子远,刚方忠智,仕刘曜大司徒
有邃,仕慕容廆,号称股肱;
有纶,保苑乡,受幽州王浚爵命,其兄统为司马;
有钦,冯翊人苻坚败,据颍阳
自统而上,皆广平人,亦不能知其昭穆也。
逮托跋世,任之游益盛。
曰雅,字伯度,仕太武,累官秘书监梁郡,卒赠相州刺史谥宣侯
子僧奴,孙双凤,皆袭爵。
宣侯之弟恒,其子昙护,为中散,迁典侍令,赠肆州刺史
同邑又有乐浪太守鳝,仕慕容熙
乐浪生幼,仕冯跋,假广平太守
广平生明根,字志远宣侯从子弟也。
性清约,综习坟典,仕屡进谠言,位仪曹尚书大鸿胪卿,封新泰伯
历官内外五十年,年踰七十致仕。
又起为五更,赐安车,给上卿禄,国有大事,玺书访之,卒谥靖侯
子兆,字伯始袭封,终尚书右仆射谥文贞
公子祥,字宗良袭新泰伯,位国子博士
文贞清贫儒雅,方正之操,时人服之。
明帝之初,近侍群官预在奉迎者,自侍中崔光以下并加封,而文贞亦加文安县
独辞曰:「子绍父爵,礼也」。
卒不受。
博士之世,明帝文贞昔辞县侯,复欲封博士
博士守父志,又固辞,论者高之。
文贞廷尉时,宣武尝有所敕,文贞执不从,曰:「臣安可曲笔也」?
及元乂将害太傅清河王怿,公卿畏乂,皆失色顺令,文贞独抗不可。
至是明帝又追论文贞清河之议,封博士高邑县侯
高邑卒,谥曰文
子皓,字宾多,袭爵,终侍御史
盖自乐浪太守六传至此,世系又亡。
《隋史》有靖侯玄孙曰元,字楚客,亦居广平任城
父宝藏,止云位至太守
炀帝使元督运黎阳,引大义责杨玄感
玄感反谋已固,害之,赠银青光禄大夫,拜其子仁宗弋阳通守
然史称光禄靖侯高祖,则太守侍御为昆弟矣。
不知果为高邑之子否乎?
又不知所谓玄孙者,果为曾玄之玄,或姑以远言之乎?
游自得姓以来,独此八世为可考,而中断勿明,复不敢支缀。
呜呼,谱绪散亡,真可叹也!
侍御有弟曰安居,仕高齐,亦袭新泰伯
靖侯叔父矫,历濮阳钜鹿郡守,赠冠军将军相州刺史
冠军之孙馥,为国子博士
博士之弟思进尚书郎中。
史牒所载又止此。
《魏志》复有郡功曹毅,字幼齐
生子楚,字子元,为陇西太守,以功封侯。
高齐相州长史京之,生女为神武妃,见谓有德。
又有中书舍人诠之,见于《南史》。
此皆散在简编,不可考辑者也。
李唐之世与隋、齐、魏相接,而广平任城之族又微。
有曰仙芝、曰奉寰,仅为裨将,无勋名可见。
寰之子曰骞,开元中桂州都督、平卢节度使,见龚颖《历运图》耳,又不知此三君果为广平任城之裔否也。
唐至五代三百五十馀年,《登科记》仅得九人,曰山甫、曰乾晦、曰、曰温、曰升伯、曰蔚、曰恭、曰震,而五代一人,曰邵,又隐勿显。
唯《九国志》列传载恭字梦得建安人,以文才见推,为杨行密知制诰,卒。
子简字敏仲,仕南唐李氏,累为翰林学士,辅后主门下相
子逊,位千牛备身,自此入本朝矣。
某居田间,无多文字可以稽据,盖自《左氏》而下,寻绎史传,所得者止此。
至于稗官、虞初、杂记与夫古之氏族者,无暇尽阅。
虽然,大略具之矣。
自先君朝请逆数而上,十世祖匹,始为建州建阳之长平里人。
匹生吴,仕为镇使,始分二支。
其季某生二子,季曰廓。
廓三子,仲曰惟惠。
惟惠二子,季曰正卿
正卿二子,季曰宗元
仁宗世,州举进士南省,有司首选之。
是时廷试犹有黜,不尽取,公见遗而归。
早世,以兄晞古之子轼为后,是为某曾大父。
隐居勿,赋诗饮酒,徜徉武溪之濆。
姿豪逸而不谈人过,为诗清劲而不刺讥当时之事。
兄弟三人,友爱皆笃。
曾大父名虽出继,而省元兄弟未尝析居,故三人终身亦不异食,乡老至今诵之。
里有三恶少,戈醉行,里闾惊窜。
公见之,曰:「何哉」?
曰:「某氏子抑吾,气莫能伸,将杀之」。
曰:「杀之能免死乎」?
曰:「不能」。
「然则何苦至是」?
少年悔,公语某氏子善遇之,乡人以是化其德。
所居号「梅轩月榭」,而自号「武溪钓翁」,当世文人达官多过其庐,公与之饮而未尝出也。
其诗曰:「一江短艇横,青天浩浩白云行,蓬窗醉卧兮非独醒
不知夫轩之与冕,孰念夫功之与名?
归去来兮,一竿月明」。
其风致如此。
生二子,季曰其藩,即先君之考也,德如武溪而姿粹和。
宣和间,居太学上舍太学之士尊师之。
戊戌进士第
归邦邑,邦邑之士尊师之。
太学时,从游者后多至宰相侍从,公淡然不往求也。
朝奉大夫,后赠大中大夫
有二子,先君訔,冢嫡也。
绍兴辛未进士,终朝请郎
此某本支也,然独详何哉?
谱者某所述,而知吾之祖为详故也。
其始祖而下,派分者自别著焉。
闻之故老,四世祖讳某者,殁于雍熙四年
雍熙丙戌上至太祖受命才二十七年,则始祖自唐末居长平无疑,然莫知其所以徙。
虽曰知制诰父子为建安人,不敢指之为祖者,以时考之盖先之矣。
呜呼!
寥寥千载,宗绪绵延,逆而数之,可推者仅十世,孝子慈孙之心,宁不悲夫?
故裒集历代之书,以为得姓之传。
其十世之谱有所论次者,见诸后述。
兰亭考见闻 宋 · 沈揆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兰亭考》卷六
旧见里中人藏此本,卷末有何子楚跋语云:「石晋之乱,契丹自中原辇国货图书至真定
德光死,汉祖太原,遂弃此石于中山
庆历中,其石归李学究。
李死,其子始摹以售人,后负官缗。
宋景文为帅,出公帑代输,取石匣藏库中,非交旧莫得见。
熙宁中薛师正为守,其子绍彭别刻本易归长安
大观閒,诏取石龛置宣和殿。
丙午,与岐阳石鼓俱载以北」。
子楚,余不熟其为人,而其说之详如此,恐或有所传承也。
晚又得姚合升跋范元卿郎中本云:「庆历中宋景文为定帅。
有游子携此石走四方,最后死营妓家。
伶人孟水清取以献,子京爱而不受,留之公帑。
元丰中薛师正为帅,始携石去。
其长子留赝本于郡,镵去『湍流带右天』五字以为验」。
令升之说如此,顾与何君山不合,未知孰是。
顺伯出此本,欲余著语。
余曰:「右军落笔时真有神助,醒后更写数十本,皆不及。
想其妙处,虽右军自不能形容。
余尚何言」?
辄书所闻二说于后,期与博闻君子共考订之。
沈揆
何子远典史诗卷 元 · 陈镒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风尘十载共飘零,湖海空留漫浪名。
君为奉亲辞薄宦,我因归计识勤耕。
天机衮衮青春去,世事纭纭白发生。
好向溪头理渔艇,绿波烟雨结鸥盟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 其三十五 甲寅 清 · 朱彝尊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九
画眉墨是沈圭丸,水滴蟾蜍砚未乾。
休恨图经山色少,与郎终日远峰看(沈圭,禾人,善制墨。谚云:沈圭对胶,十年如石。载何薳春渚纪闻》。郡城四望无山,宋郑毅夫月波楼诗:“野色更无山隔断”是也。)
诸城县东坡题名石刻(「禹功、传道、明叔子瞻游」凡九字,隶书,胡书巢太守桂未谷司训同时拓寄。)甲辰 清 · 翁方纲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
坡公十载东州役,置酒高台感陈迹。
扪苔重读诗赋时,落日孤云眩金碧。
记来岁在龙蛇间,更溯前年记游历。
广文太守皆依旧,授粲缁衣定常忆。
当初乐饮四子俱,岸帻浩歌时倚石。
飞桥不借章子厚,低唱谁怜赵成伯
粗裳丑妇且解嘲,呦鹿生鹅未将䏑。
卢山唱酬凡几日,马耳寒烟对晨夕。
一卷略具冈峦势,九字森然拓锋戟。
将军醉尉两不知,胶西南闽孰主客
先生署名自居后,吸月一卮光满席。
后来苏书磨欲尽,独以隶体蒙见匿。
新城老人始表出,春渚藏来有谁识何薳春渚纪闻》:「先生画后作汉隶书,子曕、禹功同观。」)
汉唐分法存一线,竞测圆方较肥瘠。
岂知中有浩气存,百鍊刚来作努趯。
苏斋雪后拜生日,正摹此字于斋壁。
复画四贤同一帧,东武北台如咫尺。
我闻萧家一字在,腕力千钧百金直。
安得拓取额我楣,残石泥沙借人剔。
寄书太守并广文,吾侪相对今犹昔(苏书「超然台」三大字石刻,今惟一「超」字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