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涛”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次勾景山见寄韵 北宋 · 唐庚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此生正坐不知天,岂有豨苓解引年。
但觉转喉都是讳,就令摇尾有谁怜。
腰金已付儿曹佩,心印还当我辈传。
他日乘车来问道,苇间相顾共攀缘。
闻勾景山补盩厔丞仍闻学道有得以诗调之发万里一笑 北宋 · 唐庚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人言盩厔似江湖,莫对丞哉叹负余。
别后耳根无正始,向来纸尾得黄初。
可怜鬼谷纵横口,今读神溪缥白(汪本作缈)书。
臣朔许长钱许少,何当天子念公车。
祭朱震文(绍兴八年七月十七日)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汉上先生履历》(通志堂本)
维绍兴八年,岁次戊午,七月庚申朔十七日辛丑,左朝散郎、试尚书吏部侍郎兼详定一司敕令晏敦复,左朝散大夫、试尚书户部侍郎兼详定一司敕令李弥逊,左中大夫、试尚书礼部侍郎曾开,左朝请郎、试尚书兵部侍郎张焘,左朝奉大夫、新除尚书兵部侍郎兼资善堂翊善兼侍讲吴圭,左朝奉大夫、试给事中兼侍讲张致远,左朝奉大夫、试给事中兼史馆修撰勾涛,左朝奉郎、试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兼侍讲吕本中,左朝请郎、试中书舍人楼炤,左朝请郎、试中书舍人勾龙如渊,左朝请郎、权尚书吏部侍郎魏玒,左奉议郎、权礼部侍郎张九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侍读内翰、翊善朱公之灵:惟公老于田亩,困于州县。白首穷经,意则不倦。视彼世人,奚贵奚贱?不义而得,吾亦不愿。一昨召来,遇知明主。金马玉堂,四涉寒暑。以经决事,随事有补。位高职卑,亦莫公侮。不传之要,自得之妙,惟公知之,固世所笑。彼笑何伤,公亦自强。愈老愈壮,虽死不亡。识公日浅,相知则深。公病不起,孰不痛心?凉风应时,白露日侵。薄酒寓哀,公或肯临。尚飨!
勾涛起居舍人制 宋 · 李弥逊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四五、《竹溪先生文集》卷四
朕统临兆民,若驭六马,言动之间,罔不抑畏。故左右置史,簪笔对仗,分侍便坐,系日而书之,所以儆今垂后,其任顾不重哉?以尔老于文学,辞华蔚然,好是正直,气节不挠,力求古人之心,有意当世之务。雍容省闼,望重一时。肆予命汝以记注之事,往践右省,职清而地近。其体柬注之意,益励乃为,嗣有褒宠。
勾涛中书舍人制 宋 · 李弥逊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四五、《竹溪先生文集》卷五
朕眷中原之未靖,嘉与卿士大夫力图去危即安之策。任予献纳之司,必求通于古训,达于治体,淹练博洽之士,岂但取其文词敏妙而已?具官某端谅融明,老于文学。夙抱济时之志,屡陈辟国之谋,载笔赤墀,书法不隐。是用擢寘掖垣清切之地,俾预论思,行其所学。尔惟监前世治乱之繇,酌今日当务之急,明以告朕。至于坦明深厚之辞,所以慰老癃而感悍武,盖汝之优为而已试者,又奚训焉?
新繁县三贤堂记 北宋 · 樊汝霖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成都文类》卷二九、《全蜀艺文志》卷三四、嘉庆《四川通志》卷四九、嘉庆《新繁县志》卷三七、《宋代蜀文辑存》卷四
吾友沈居中为新繁,以暇日访繁上故事,则得贤者三人焉。其一唐宰相李卫公德裕文饶,其一我宋故赠太师王公益舜良,其一龙图阁直学士梅公挚公仪。三贤者,李卫公、王公尝为是邑,而梅公则邑人也。居中于是即县署之东创为堂,绘三公像其上,榜之曰「三贤堂」。既成,以书抵予曰:「其为我记之」。呜呼!卫公之事业文章,世传之、史载之详矣,而不书其为繁,岂以公勋烈如彼其崇,一县之政不足为公道欤?观其节度西川所以治蜀,相武宗所以治天下,而所以治繁者可见矣。逮今馀三百年,父老思之不忘。以县署最大一楠四柏为公手所植,此与周人指甘棠以怀召伯何异?前任人为此作「文饶堂」,后更名「卫公」,盖得之矣。而堂宇褊小不称,及是居中彻而大之,并与王、梅祠焉。王公始字损之,年十七,以文谒张公咏,奇之,改今字,祥符八年进士,后以殿中丞来为邑。始至,有犯法者,乡所素嫉也,公条其奸上府,流恶处,自后一待以恩信,迄其去不更笞一人。去而为韶州,终江宁府通判,位不满其德,则有子荆国文公,熙宁间相裕陵,以经术为天下学者宗师。梅公天圣五年第进士甲科,历台谏,言事有体,仁宗嘉之。嘉祐二年,与欧、王、韩、范司贡举,得人甚盛,时苏内翰在得中,以笺谢诸公,而谓公为大臣元老。其秋出守杭,天子赐诗宠其行,后徙金陵、河中府以卒。甚矣!三人者之贤,天下所共知忻慕也,而居中独拳拳于繁,其于李卫公、王公不特取以励己思齐焉,盖以励来者也,乃若梅公则将为一邑劝焉。或谓繁于成都为剧邑,自梅公以来,擢巍科、跻显仕者不乏贤。在熙宁为御史、元祐初自考功郎中知今潼川,吕丞相、苏公皆贤之,则有若周公尹正孺;在今中兴为给事中,羽仪朝廷,蜀之仕者视为领袖,则有若勾公涛景山;何独一公仪氏哉!居中曰:「然。吾固知不可一二数,特取其所自始者尔。而况梅居乡时,实与王相值,凡以诗往来者八十六,和易而思深,平淡而旨远,读之使人一唱三叹,大雅君子也。吾喜其有补于风化,为刻石其祠矣。有能登堂而瞻其像、读其诗,虽暴悍者,吾知其易直子谅之心,莫不油然为之生矣,以美化厚俗,未有捷乎此也,是岂小补哉」!居中之论如此,诚有味其言也,予是以书之。居中名卣予,金堂人,建炎二年进士第三人。时以左奉议郎知县事,清慎强敏,县学、县南门一新,徵科以时,庭无留讼,逾二岁,人安之,唯恐其去也。有不予信,视所作堂,亦足以知其人矣。
论勾涛不得进见疏 宋 · 唐文若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九五、《宋史》卷三八八《唐文若传》、《宋史新编》卷一四四、《南宋书》卷三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五○
昔汉高慢士,四皓去之,而西鄙少廉耻之人;光武礼贤,严光友之,而东都多节义之士。陛下屈万乘之尊,驻跸东南,两宫将归,五路初复,正宜市朽骨、式怒蛙,以来豪杰,与之共治,宁遽惜此数刻之对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