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史浩再辞免除少傅口宣淳熙五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五、《玉堂类稿》卷一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有敕:畴庸念旧,贵老尊贤。
兼四者以申荣,集群工而诞告。
岂容固避,往即钦承。
奉化郡开国公史浩食邑食实封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傅校本《周益公集佚文》
门下:朕惟列圣宅中,懋敬亲祠之礼;
辅臣在外,对扬陪祀之书。
虽时巡未举于彝章,而昕告常先于列位。
眷言寿俊,诞锡灵禧。
具官史浩哲又闳深,志和参肃。
自闵劳于宰路,久均逸于家庭。
纯嘏令仪,兼备武公之美;
清时胜事,共推裴度之高。
得承平将相之遗风,抑近世簪缨之壮观。
兹上仪之竣事,想旧学以注怀。
匪演明纶,曷昭殊渥?
载增书社之数,并实甫田之租。
于戏!
思覆载之功,所以灵承于天地;
念艰难之业,所以陟配于祖宗。
尔尝光辅于朕躬,兹用首均于胙祉。
尚钦时命,益告辰犹。
可。
论合充宫观使淳熙三年九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四、《玉堂类稿》卷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伏准御封付下中书门下省熟状,赵伯圭使相提举洞霄宫,盖缘宫观使合系在京差遣,故用史浩例止除提举宫观
臣窃见自来宗室戚里如士樽、钱忱及见今恩平郡王璩之类,官至使相已上即除宫观使,许其在外居住,亦有才建节便充宫观使者,如高世则等是也。
王安石熙宁九年使相金陵,既而力请纳节,遂以大观文集禧观使,而绍兴张浚亦以检校少傅节度使万寿观使,以此知在京宫观使似可任便居住。
但臣省记不审,兼未知见行格法,不敢臆决。
欲望圣慈来早降付三省,更加考订,如合改正,乞贴麻行下。
或近来无使相充在京宫观使任便居住体例,即合依已降处分施行。
臣既有所见,不敢不奏,伏取进止。
进呈仁宗玉牒史浩转官候旨选日锁院淳熙五年十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四、《玉堂类稿》卷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契勘本院自来宰臣加恩,锁院降制,系前准指挥之后,即下太史局择日取旨锁院
今准尚书省劄子,十月十二日奉圣旨,玉牒所进呈《三祖下第六世仙源类谱》、《仁宗皇帝玉牒》了毕,提举官史浩礼仪使赵雄可各与转两官,依例加恩。
赵雄系属朝廷施行外,所有史浩见列少保右丞相卫国公,若转两官系转少师,事体颇重,本院未敢依常例,便行。
选日进拟。
今来直候圣旨处分,付院之后方下太史局选择,取旨施行,伏乞睿照。
进谢恩诗表淳熙七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少傅保宁军节度使醴泉观使、兼侍读卫国公食邑一万一千五百户、食实封四千九百户臣史浩大中大夫试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兼侍读、兼太子詹事、兼修国史管城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臣周某,朝请郎、试兵部尚书、兼给事中、兼修玉牒官、兼侍读符离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王希吕朝议大夫权尚书户部侍郎、兼详定一司敕令、兼侍讲闽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陈岘朝请大夫起居郎、兼太子侍讲木待问朝请郎起居舍人、兼玉牒所检讨官宇文价朝奉大夫侍御史、兼侍讲黄洽朝奉郎秘书省著作郎、兼学士院权直崇政殿说书崔敦诗上表:臣某等言:伏蒙圣恩以进读《三朝宝训》终篇,赐臣等御筵及牙简、金带、砚匣、鞍马、香茶者。
侍言虎观,陈三圣之宏规;
锡宴麟台,讲一时之盛礼。
匪颁意厚,宣劝恩深。
既怙冒于光荣,宜发扬于歌咏。
等伏以皇祖有训,嘉言孔彰。
开创守持,垂亿万年之基业;
都俞吁咈,定六十载之纲条。
皆聚此书,克昌厥后。
而臣等读惭左史,时际右文
获并造于细毡,敢妄希于重席!
徒缘幸会,猥被眷私。
属餍殽核之丰,眩骇鼓钟之奏。
袅蹄象齿,第分御府之珍;
骏足雕鞍,均拜天闲之赐。
载颁贡焙,申锡宝薰。
岂伊极陋之姿,堪此殊常之宠?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缉熙帝学,阐绎人文。
诵上世之遗书,宁专耳受;
监先王之成宪,固欲躬行。
逮讫华编,特推饫赐。
儒流改观,识咸平庆历之遗风;
政路偕来,兼元祐绍兴之故实。
若时旷典,增焕昌期。
臣等积愧优恩,粗知美报。
盖九五正大君之吉象,已应于云需
则群黎祈万寿之增诗,必赓于《天保》。
臣等无任感天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各斋沐,撰成《谢恩诗》,随表上进以闻(《历官表奏》卷四。)
定:原缺,据四库本补。
再辞免劄子淳熙十五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三、《历官表奏》卷八
臣近蒙圣恩差兼提举编修玉牒,尝具辞免,伏奉诏书不允。
臣以曾怀叶衡史浩赵雄王淮右相日皆兼此职,又参知政事留正同提举详定敕令,萧燧监修日历,事体适均,臣所以不敢固辞,然亦未敢祗受敕命。
今睹已降指挥,用绍兴三十一年故事,省罢敕令所,则是留正别无兼领,而臣已自提举国史会要所,若犹兼领,理有未安。
欲望圣慈改差留正权提举编修玉牒,庶得允当。
伏取进止。
史少傅贺冬启(冬冬至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省斋文稿》卷二六
伏以台云纪瑞,圭景践长。
恭惟某官道德宗工,华夷硕望。
玉殿和长春之句,寿同化日之舒;
华敷正说之篇,道协阳爻之长。
维师之拜,指日以须。
某密企崇墉,欣逢令旦。
其为善颂,莫究文陈。
史太保浩谢致仕启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省斋文稿》卷二六、《翰苑新书》续集卷三九、《启隽类函》卷一八、三二
恭审叠贡封章,恳还官政。
上公之秩序,荒全魏之土田。
在耆儒则敦止足之风,于圣主则极褒崇之礼。
典册既下,简编有光。
君臣之间,可谓两得;
中外之众,固宜交欢。
恭惟某官造道渊深,宅心广大。
学无不通,故见之著述者多而益办;
气有所养,故施之事为者久而益新。
两持一相之权,历践三孤之贵。
视物犹己,爱憎泯然;
毋我负人,忠恕多矣。
宜寿考康宁而天不靳,功名终始而人不疑。
逮辞宠利以弗居,愈觉身名之俱泰。
召公为保,虽厥位之已同;
尚父维师,顾其年之未至。
况旧勤于分陕,恐终佐于伐商。
某早托甄陶,喜扬纶綍。
非敢缓厦成之贺,谓当循廷谢之规。
今睹宸章,果符舆望。
惟是先施之辱,宁无倒置之惭!
迎拜匪遥,欣愉更切。
史丞相浩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二、《省斋文稿》卷二七、《翰苑新书》续集卷三四、《启隽类函》卷二六
庙廷右地,久矣躐居;
天道左旋,兹焉序进。
内循忝冒,祗益兢惶。
伏念某材无他长,愚乃自信。
每见轻于流辈,独倚重于儒先。
慰藉揄扬,殆非一日;
疑丞辅弼,遂阅十年。
在斥免以当然,乃超踰之滋甚。
腼颜外著,感臆中深。
此盖伏遇某官盛德被躬,至仁及物。
以厚风俗,寿民生之脉;
以进人材,坚邦国之基。
天惟监乎忱诚,身自安于荣禄。
肆推馀荫,俯逮孤踪。
某方欲驰词,已勤枉问。
东垣上相,有惭垂象之光;
南极老人,但致迎年之祝。
其为愧荷,罔究名言。
史丞相劄子隆兴元年三月十五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二、《掖垣类稿》卷六
某伏蒙钧慈亲烦掾属,示以曲折,非相公忧国之心切,行下之道周,岂易及此?
某虽不学,然其心之所存,相公固知之矣。
使宗社尊安,身名俱泰,岂非荣愿
顾不幸至于不可得已之地,而又委靡苟且,则上负国家,次累知己,为世大僇,相公亦安取此?
为今之计,使二人者出奉外祠,则士气自伸,公论自息。
然后某自以私计,或以疾病为请,求一宫观差遣,仰以释圣上朋党之疑,下以解二人报复之怨,此上策也。
某非不知思权时之宜,为调停之策,但若不决去,则此辈必谓士大夫可以爵禄诱,可以威命胁。
一堕其计,人主信之愈坚,任之愈笃,祸发萧墙,毒流华戎,是时相公任天下之责殆有甚焉。
故某以为莫若使台谏给舍因此二人稍稍引去,庶几圣虑稍回,知士大夫之不可轻,近习之不可亲,易轨辙而新之,犹为报国也。
古人尚以尸谏,况因去就而有所益,则亦何惮而不为哉?
古今未有自宰相至百执事,人主一切轻视而能治天下者。
相公念大臣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之言而审处焉。
某感激眷怜,固已素定,若相公垂绅廊庙,无阶瞻望,则愿因书时有所献。
异时功成名遂,奉板舆以赤松,亦当不惮重趼,追陪下客,惟相公念之。
徐子宜(三 绍熙四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六、《书稿》卷二、民国《平阳县志》卷七九
某兹承荣迁宰士,持橐有期,不胜赞喜。
欲作书为庆,而连日痰眩牵联,头目昏痛不可言,写字极艰,遂尔占吏,当辱情察少意。
去冬到官一考,恳还郡寄,蒙恩降诏不允,深欲勉强少留,以图报塞,今复半载矣。
乃自以来衰疾日侵,心力疲乏,触事废忘,最是两眼如割,视物艰辛。
从旧术者多云今岁运气不佳,自推亦是如此。
初亦未甚深信,今觉得疾病婴缠,甚可畏也,若不亟投闲散,必贻深咎。
已具奏乞奉祠,恐圣主批降诏不允,则再请又须数十日。
欲望禀白宰执,先为奏过,庶几相应。
已谕旧吏,令得台旨方投奏劄。
仍告一言于右史中书舍人,缘不能亲书,所以附此叙恳,得同致力,莫大之赐也。
他未暇及,蕲为国保重。
不宣。
史直翁丞相劄子(一 淳熙元年1174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书稿》卷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某伏以季秋之月,气序和畅,恭惟判府大安抚开府相公收敛经纶,惠绥一道,显幽相佑,钧候动止万福。
某灌园粗适,遥芘鸿钧,引企翘材,无阶祗谒。
敢乞加御鼎珍,导迎时祉,即还上衮,迄济多盘,下情不胜颂咏之至。
某近因永福曾丰主簿人行,再附尺牍,似闻道中滞留,未审今彻钧听否?
兹者远驰帐屏,酬以翰墨,屈三事之重礼一秃翁,相公谦德如此其厚,某之感激宜如何哉?
尚惟钧明孚亮,幸甚。
某载惟相公以格天之业,膺分陕之权。
开藩以来,道洽政举。
苟可爱人利物,至捐俸稍而为之。
惟古贤哲耻一夫不被其泽,相公之心盖本诸此。
春来雨旸顺序,已向成,计闽部亦尔。
棨戟清崇轻裘缓带而人自得,于八郡数十县之内可谓乐国。
顾左相虚位二年,上意终有所属,恐不容周公久居东耳。
某伏蒙钧慈宠锡文集方书、子鱼蕉荔,物偕意重,荷戴莫胜。
寒乡环堵,了无可献荧坐者,惟有愧怍,寄之尺书。
何当曳履,面摅谢悃!
向风恋恋,日以有加,伏乞钧照。
史直翁丞相劄子(二 淳熙元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书稿》卷七
某伏以孟秋之月,暑威滋炽,恭惟判府大安抚开府相公民庸既著,相业滋隆,显默护持,钧候动止万福。
某望门墙虽远,而鸿钧所及,实与蒙赖。
所恨未能接武多士,曳裾材馆,骛心驰神,何翅系马而止?
敢乞顺迎气序,保固粹和,早还上台,永弼圣治,不胜拳拳之祷。
某伏蒙钧慈远驰单介,坠况荣牍,且有荔子珍赐,绛囊玉质,俨然未改,敬荐屏摄,属餍亲党。
仰惟意重嵩岱,惠均圭璧,蕞尔肺膺铭佩,有不能胜者矣。
来人如期到此,令少休数日而后遣,伏乞钧照。
某窃闻闽部雨旸顺适,麦禾皆登,此盖相公歛收燮调,惠此一道。
想见民有喜色,里无叹声,颍川渤海何足进于今日?
左相虚位,三年于此,当虞廷考绩之际,适公旦东归之期。
倾耳制麻,均受膏泽,非谀言也。
某婴谴奉祠,荣望都绝,上恩天大,骤畀贴职。
自非元老旧德甄陶士类初不间于内外,曾是愚陋,何以得此?
方俟受告后敬修尺书,少叙谢悃,而相公记存厚甚,流问先及。
永福曾簿虽未至,固已益感激于襟抱,形惭赧于颜面。
略此敷述万一,草率是惧。
又同宰执史少傅劄子淳熙七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书稿》卷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雄等窃惟观书盛礼,少傅相公两尝提领,自当宠顾,以为儒术之光。
既已得旨,方敢具禀。
曲荷开允,正切欣幸,忽蒙峻拒,莫喻钧意。
或以坐次为疑,则当从权以成谦德。
切望便赐迂趾,非特诸儒皆阁匕箸,且恐来日无词可以奏谢。
馀令去介详覆,伏乞钧照。
史直翁劄子(一 淳熙八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书稿》卷七
某窃以岁事将更,物华资始,恭惟观使少师公相天祉道妙,交相为和,钧候动止万福。
功成名遂,年与德新
今固罕偕,古亦难俪。
乡闾父老,子弟族姻,椒盘颂花,簪合云集,非时盛德,孰享荣乐?
至于上心虚伫,士论攸归,期以卫武之年,更迈汾阳之考,此在明公为馀事,而圣朝则有赖焉。
敢乞保辅冲和,丕延寿嘏,以对延英之召。
某自远星躔,日勤斗仰。
两修尺牍,皆酬大况,未能先也,其为愧怍,岂易名言?
兹审少卿饯客礼成,主知弥厚,辍从司府,改贰宗卿
明公由此显融,今贤似复济世美。
衣冠盛事,朝论荣之。
敢因书邮,敬以伸贺,惟钧慈矜亮,幸甚。
某仰赖钧陶,充员于此,又复改岁。
孤立无助,加以直情径行,动与物忤,踪迹久已不安。
昨过流虹,即谋自弛,而岁饥民流,上心切切荒政,势未敢率然启口。
开春当伸恳悃,未保不以罪行。
仰恃知怜,辄布一二,伏乞钧察。
史直翁劄子(二 淳熙八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书稿》卷七
某窃以仲冬之月,寒色方凝,恭惟观使少师公相绿野雍容,穹示协佑,钧候动止万福。
某仰繄河润,尚此充员。
内省素餐,方谋自弛。
末由跪履,更切驰情。
敢乞珍侑至和,益绥天祉,代工论道,行续尚父之考。
临笔不胜恳恳。
某自违衮绣,慕仰道德,如饥如渴,实搅寸心。
两伸签史之敬,皆酬先辱;
今兹践长观复,又不能虔致贺仪。
夫岂甘蹈《相鼠》之刺而不悔,实由困于职务,日虞戾及,屡欲执笔伸纸辄愦愦而止,竟烦缄翰勤渠,逆施蕞品。
谦而益光,大贤固为盛德;
过而不改,在某将何以自文也!
尚惟通明,俯赐矜亮,幸甚幸甚!
某载惟周天正,汉严亚岁,盖黄钟萌动,君子道长之时也。
观使少师公相盛德备躬,阴功及物,调元补衮,久著显庸,俾寿而臧,方膺百顺,对兹令序,荣乐可推。
外则乡闾父老相与一笑为乐,内则子孙族党争致千龄之祝。
拜荣家庆,自昔罕偕,况近世乎?
欲形颂言,殆无所伸其喙,徒致赞喜之情如此,尚乞钧照。
史直翁劄子(三 淳熙十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书稿》卷七
某窃以梅霖未解,恭惟观使少师公相蝉冕山林,安荣两得,神天赞相,钧候动止万福。
厦成之后,窃闻谈经著书,再为丁年之事业以惠学者。
历观前辈名遂身退,不过吐故纳新,为寿而已,孰能精力益强,学问益光,如是之绝人乎?
又况子孙满前,福禄纯备,考之方册,殆未有也,甚盛甚盛!
某末缘趋侍,徒极慕仰,敢乞崇辅鼎餗,来班槐位,以副中外之望。
某碌碌充员,日惟愧恐,不能时修笺敬,意获弃绝罪于大君子必矣。
敢图屈损威重,亲染尺牍,俯贲晚生!
此为铭佩,固不待言,而礼出倒置,惭惧又如何也?
前日宣谕,云少师奏海寇既平,宜趣定功,可催制司保明。
玉色欣然,深嘉体国之谊。
谅非忠诚素著,乐于成人之美,何以为英主敬信如此?
下情叹仰,迄今未已。
因酬来赐,辄具禀知,伏乞钧照。
史直翁劄子(四 淳熙十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书稿》卷七
某窃以秋暑转炎,恭惟观使少师公相德爵俱尊,士夫所望,默膺神助,钧候动止万福。
某身远门墙,心怀诲勉,敢乞珍调鼎餗,永绥寿嘏,为国元龟,不胜祈颂之至。
某兹审抗章北阙,愿还官政。
少师泽润生民,勋在帝室,谦虚不有,中外之所共悉,况数年前固已叠陈封奏,素怀亦可谅矣。
然而以道事君,与国同休,窃揆圣心决无曲从之理,徒与搢绅共深叹仰而已。
某特蒙钧慈坠况缄翰,礼意勤恳,甚非么么之所当得,下情第剧惭感。
馘贼第赏,仰恃知遇,有闻必罄,重蒙谆谕,反增震惧。
如某于门下,岂复有毫发疑外之意耶?
仰惟通明,必赐矜亮,馀续驰禀。
不次。
史直翁劄子(五 淳熙十年1183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书稿》卷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某窃以天气正寒,恭惟致政太保公相盛德备躬,天心所相,钧候动止万福。
某屈指望履之期不翅望岁,更乞加卫鼎茵,来对宸眷,下情恳恳。
某近者敬修缄启,仰致欢悰,且谢不敏,恭想上尘听览。
荐纡诲帖,礼遇益勤,内循么么,何以称塞,一味惭惧而已。
提举郎中既未离郡,且宜少安,不必遽为祠请,未审钧意以为然否?
有所见不敢不控禀也。
某昨日令似宗正访及,下询明公赴阙入谢合与不合辞免。
窃谓拜恩与赴召不同,难徇常礼。
宗正昭文谓当略逊。
审尔,则措辞之间恐须说有命当承,无嫌可避,然后略题破曾鲁公自外乞挂冠,岁月未必尽同之意否?
某寻常虑事太迂,更乞与识者商订可也。
曾公亮先以集禧使在京,五日一朝。
熙宁四年,缘西事起知长安至五年三月二十八日赴阙,五月十三日再除集禧使,六月四日致仕。
其制词云:「顷求解于钧衡,旋出临于藩屏。
玺书趣召,方载渴于仪刑;
奏牍引年,遽深祈于静退」。
观此则似召而未对,已遂休致之请。
史直翁劄子(六 淳熙十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书稿》卷七
某窃以摇落在辰,霜明气肃,恭惟致政太保公相盛德备躬,阴功及物,高穹荐祉,钧候动止万福。
谨勒启伸诇签史,仰祈省察,幸甚幸甚!
某一违钧表,晦朔屡更,慕仰道德,昕夕敢忘?
兹者宗祀有日,趣召元老显相于郊,非独与搢绅诸儒共欣快睹,抑使晚生复见祖宗之盛典,何其幸也!
百怀敬迟面禀,兹不宣备。
某比审宫使待制侍郎升班次对,归奉亲欢,固尝略伸贺悃。
旋蒙诲墨之赐,下拜不胜感愧。
今者又闻驰遣王人,特颁宝带,煌煌金紫,辉映,儒林壮观,里闾歆艳,伏惟欢惬。
因酬大况,并以为庆,敢乞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