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叶谦亨”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再论寝罢汤思退绍兴三十年十一月 南宋 · 汪澈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七
臣等闻《易》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古先圣哲立言垂训,必以小人为戒,以其蔽明害治,怙势招权,故去之惟恐不亟。
臣等近日论奏汤思退,乞寘之典宪,圣度宽宏,未赐威断。
臣等因读唐史陆贽奏议,见反复论裴延龄奸蠹,其言君子小人之际,甚详而明,至谓延龄「其性邪,其行险,其口利,其志凶,其矫妄不疑,其败乱不耻」。
臣等谓此数语,正为思退设,真小人之雄也!
思退初居政府时,秦氏既败,朋附扫迹,独思退在焉。
时其语曰:「知不知,问进之
会不会,问思退」。
进之思退字,盖甚言其秦党而得免窜逐也。
自登宰辅,政由己出,同列莫敢与之校。
王纶贺允中稍不诡随,则多方抑之,终以睚眦不协,或称疾,或挂冠而去,大抵小人胜也。
明扬人才,宰相之职,思退则不然,己所喜者,立致青云,己所恶者,如视秦、越。
以朴厚为山野,以巧佞为才能,专恣自用,动有猜妒之心。
孙道夫,蜀士也,虑荐其乡之人,则黜之远郡;
叶谦亨,其所爱也,以别为知己所称,则怒而补外。
故正人端士,耻登其门,而一时躁竞侧媚之徒,摇尾而希进,错列中外,气燄薰赫,方以类聚,无足怪者。
至若每有差除之人,则必预延至私第,密以告之。
权贵之家,或有干请,则阿意曲从,惟恐少忤。
激赏等库,皆用其平日所私之隶;
使命出疆,必荐其亲旧苞苴之辈。
王曮窜逐之罪人也,以其同类,遇所遣亲密人来致书,思退必呼入宅堂,委曲问动静而致意焉,不知果欲何所为哉!
凡有举措,率背公营私,擅权植党,欺罔君上,淩玩缙绅,是以唾骂形于里闾之谈,嘲笑见于俳优之语。
唐周墀入相,韦澳曰:「愿公无权。
爵赏刑罚,人主之柄,公无以喜怒行之。
俾庶官各举其职,天下治矣,乌用权」!
思退反是,原所以陷溺其心者,由秦氏也,故臣等复以小人论之。
伏望早赐处分,臣等不胜拳拳愤激之至。
乞褫夺汤思退职名奏绍兴三十年十二月 南宋 · 汪澈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七
伏睹汤思退罢相,播告之初,训奖过当,公论汹汹,须至冒陈。
臣等闻秘殿隆名,所以褒硕德;
殊庭厚禄,所以养真贤。
惟进退之得宜,斯授受而为称。
若时思退,为国具臣,当故相丑正之时,遂鄙夫患失之志,逮经更化,分合投闲,巧为媚灶之辞,遂致吞舟之漏,迁延岁月,叨窃钧衡
背公营私,专权植党,所进用者皆姻戚,所昵比者为奸邪。
林觉之庸鄙,而掌版曹
以沈介之佥壬,而居省闼。
叶谦亨坐外交而罢右史方师尹由内授而擢左司
张孝祥犹有童心,听其诳说;
邵大受真若鬼质,纳其阴谋。
初不恤于人言,但力行其私意。
至于台省之迁擢,筦库之差除,悉谕意于数日之前,欲受恩于一门之内。
轻视同列,旁若无人,谋不佥询,事皆专决。
朝廷除目既下,擅自更张;
台谏封章上闻,率为沮格。
录其专恣之罪,合在谴呵之科,纵未正于典刑,岂宜加以宠数?
愿垂睿断,俯徇至公,追褫职名,寝罢祠禄
仍降章疏,付外施行,使天下共悉其愆尤,知朝廷不阿于贵近,用以警众,不亦宜乎!
曾裘父 其二 南宋 · 林之奇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四、拙斋文集·拾遗
某顿首拜启裘父秘校友兄:别后,蒙不鄙,贶书存问者再,甫得一布竿牍为谢,其为报施之义已非称矣。
兹蒙嗣音,所以眷予相期待者益勤。
然此所遣者虽一书,犹未达也,某为非人矣,念此深愧。
是书所附甚的,盖抚州张司法名鼎,将欲求荐于直阁范丈,而因同舍叶吏部伯益以求某为容,故二书为无益往。
今范丈之书则既达听矣,而独浮沉其一,此殆不可晓。
岂以是书为无益于荐达,故易之邪?
张掾实在临川,可覆也。
某之书不至,而在裘父不以是疏此意,奚可忘哉!
即日秋高,犹有残暑,共惟杜门里闬,乐全志得,尊体日以超胜。
某之识裘父晚矣,而故岁之与裘父接复太匆匆,今良悔之,故前书浩叹于此。
元礼之一再见遂东,亦若裘父也。
人生会合良难,欲亡悔寡矣。
今二君子俱为临川居,而且从范丈游,丽泽之益,想当无时或旷。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如某之见义无勇,正惟畴昔因仍愒日,浅于师友渊源之所致,故乐以是告,愿同勉力于斯,且时有以鞭其后,幸甚!
亟遣报章,所以谢前日不敏之故,且幸其万一之可踪迹相寻也。
相望千里,惟冀为斯文护重。
不宣。
书简 其一 南宋 · 叶谦亨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宋人佚简》卷三
谦亨僭易再拜上问台闳宝眷,伏惟上下均庆。
江东恐有委喻,幸冀疏示。
谦亨僭易再拜上问。
书简 其二 南宋 · 叶谦亨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宋人佚简》卷三
谦亨顿首再拜:钦服朝望,为日滋久,恨未一观风采,何当承晤,以慰夙心!
临风第切驰溯。
谦亨顿首再拜。
书简 其三 南宋 · 叶谦亨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宋人佚简》卷三
谦亨顿首再拜:具问彝仪,略如左方,不审迩辰台用何似。
更冀上体眷渥,精护匕茵,不胜至祷。
谦亨顿首再拜。
书简 其五 南宋 · 叶谦亨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
谦亨顿首再拜:伏审光奉丝纶,荣分符竹,伏惟庆慰。
倥偬少暇,有失修贺,先辱驰笺,量胜感刻,尚冀恕察!
谦亨顿首再拜。
按:《宋人佚简》卷三
书简 其六 南宋 · 叶谦亨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宋人佚简》卷三
谦亨顿首再拜:伏以知府都运郎中学富精纶,器函刚大,践扬既久,誉处日隆,千里师帅之任,固不轻矣。
然朝廷急才,亦岂久于外者。
行看。
松窗百说跋绍兴丁丑 南宋 · 叶谦亨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
文至于自得而直遂其意之所诣,非自处甚固者不能。
始余以职事造王府时,见李公谈古今、论诗文,意超然甚乐,直自视古人为无愧也。
余曰:是殆自得而所处甚固者。
及观其《松窗百说》,信然。
公之学不务进取,故淡然而自适;
文不追时好,故悠然而自放。
其辞辩,其论详,使其更阅贤智,则必度越诸子。
古人实云,余于李公亦云。
绍兴丁丑杪冬拙斋叶谦亨父书。
按:《松窗百说》卷首,宛委别藏本。
李璘项膺各循一资制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掖垣类稿》卷二
原标:提点铸钱魏安行申:通判饶州、权州事张纶申,幕职官李璘、项膺不肯那兑贺登极银绢,有悖慢不恭之心。
提刑司取勘。
提刑叶谦亨却申张纶违法。
十月二十八日奉圣旨,张纶非理借兑,魏安行按劾失当,各特展二年磨勘
李璘、项膺奉公守职,各循一资。
敕具官某等:守道次于守官,夺志难于夺帅。
汝为幕职,不屈郡丞,宁受悖慢之诬,靡忘出纳之吝。
劾书既上,朕为直之
进以一阶,明示好恶。
凡百有位,观朕此举,亦可以奉公守职而无蹈后害矣。
可。
叶校书谦亨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六、《省斋文稿》卷二一、《启隽类函》卷五○
科目宏开,适在弥文之旦;
隽髦并进,猥收极陋之姿。
惟名实之未孚,宜兢惭之并集。
伏念某少知励业,长昧通方。
意甚广而才疏,力虽多而效寡。
念累世擢汉廷之第,而百年传韦氏之经。
施及先君,早魁群彦。
未纵青萍之靶,俄成白玉之楼。
藐焉孤童,但欲归耕于南亩;
坠此素业,又思干禄于明时。
窃末第以承家,省微躬而知幸。
抟扶摇而上九万里,望绝飞绥;
管库之士七十家,谁为推毂?
旋值融风之厄,莫施噀雨之功。
黔其庐,赭其垣,虽燋头之不免;
息我黥,补我劓,幸尊足之犹存。
勉辑旧闻,来趋大敌。
况先达具存于矜式,俾后来咸识于指归。
驰驱驽驾之追,淬砺铅刀之割。
画不成而类狗,几贻下执事之羞;
墨误点而为蝇,实赖良有司之鉴。
兹盖伏遇某官名冠文章之箓,望隆德行之科。
被对青藜,姑校文于东观;
阶翻红药,伫演诰于西台
亲承黄屋之知,参预文闱之柄。
去取莫逃于绝识,是非举合于舆言。
夫何未至之踪,亦免汰归之辱。
某敢不愈勤聚辨,小补荒芜!
牧羊不废于读书,奚恤亡羊之患;
得马靡矜于为福,更思失马之时。
叶伯益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八、《省斋文稿》卷二三
二年抱椠,无补公家;
六察联华,更惭佥论。
推本叨踰之自,深知假借之私。
此盖伏遇某官学擅儒宗,望隆邦隽。
声猷日茂,亲承太上之知;
议论风生,高出群公之右。
久秉屡书之笔,行真三字之除。
胡为厌承明之庐,顾乃在诸侯之选。
载畴治最,虽旋膺临遣之荣;
仰揆宸衷,恐即有召归之宠。
遂由禁路,进贰政途。
某迹远门墙,心怀德谊
曾尺书之未达,已华翰之先临。
愧荷交深,编摩莫尽。
江东叶宪谦亨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八、《省斋文稿》卷二三
伏审亲简睿知,进联禁直。
下玺书于剧部,固知使指之增华;
阁老西台,犹恨宠章之未尽。
顾私心之所喜,以公道之浸开。
窃惟士大夫不吐刚,鲜闻近日;
部使者不案吏,盖亦成风。
上方力变于惰媮,公则首膺于褒擢。
恭惟某官学贯六籍,文成一家。
以言语侍从之流,任原隰驰驱之寄。
三尺从事,何彊禦之足云;
六条察州,闻奸藏而辄举。
当宁深嘉其谅直,满朝争诵于澄清。
望贻谟之门,兹焉通籍;
直玉堂之殿,行矣摛文。
某阻阔茵凭,瞻依簜辅。
向由尺牍,略寓于欢悰;
逮辱长笺,殊深于感臆。
其为悃愊,岂易敷陈!
叶谦亨除浙西提刑 南宋 · 张孝祥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九一、《于湖居士文集》卷一九
部使者之在畿甸,岁时朝集,得以其职自达于上,视中都官盖等耳。
尔尝执简柱下,掌诰西掖,出治剧郡,即有能称,按刑江东,狱不冤滥。
徙以自近,宜知朕指。
伫尔来廷,将有褒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