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施武子所藏醉白堂记 南宋 · 楼钥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堂名醉白尚存不,词翰辉光射两眸。
天下曾除苏氏学,禁中却有太清楼。
旧碑于世已难见,真迹惟君乃得收。
感叹不堪衰泪落,林虑山下水空流(自注:魏王以相州城中无水,于林虑山引水入城,贯第中,溢为灌溉之利。)。
题施武子所藏老融二牛图 其一 南宋 · 楼钥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七 兽类
佳哉淡墨扫人牛,一笛横风各自由。
平日深知焉用稼,如今但欲老西畴。
题施武子所藏老融二牛图 其二 南宋 · 楼钥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七 兽类
乌犍离立意逶迟,鞭策俱忘取次归。
騃犊跳风仍却顾,老融于此露天机。
跋施武子所藏诸帖 其四 王大令洛神赋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五四
大令好书《洛神赋》,而李阳冰《论右军书》与《画像赞》同称右军之迹不复可见,不知更胜此否。柳公权记于前,璨题其后,何止公惭卿耶?
跋施武子所藏诸帖 其一 钟繇墓田丙舍帖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五四
庆元二年孟冬壬子,见馀姚施令尹,盖司谏之子也。出其家所藏墓田帖碑石,余诵山谷之诗曰:「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为之三叹。
跋施武子所藏诸帖 其二 王右军东方画赞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五四
李阳冰《上李嗣真论右军书》有云:「《画像赞》、《洛神赋》姿仪雅丽,有矜庄严肃之象」。视之信然。
跋施武子所藏诸帖 其三 黄庭经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五四
硬黄小字临《黄庭》,平生所见三四,非精笔不能到。第未知玉轴《黄庭》比此何如耳。云林子以陶隐居之言證此经非逸少书,而隐居与梁武帝启自以《黄庭》为逸少有名之迹,若遂以为兴宁以后宋、齐人书,恐亦未易定也。
跋施武子所藏诸帖 其五 东坡救月图赞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五四
旧未见此图,直不知赞之所以作。东坡竹树犹传之文与可,兹以一点成月,一抹成蛇,曲尽妙趣,盖自得之。若曹不兴误墨成蝇,子敬为乌駮㹀牛,高道兴坠笔亦成画,彼皆工于画者。坡乃以游戏至此,真天人哉!
跋施武子所藏诸帖 其六 东坡醉中书对客醉眠诗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五四、《攻愧集》卷七一、《佩文斋书画谱》卷七○、七一、《东坡事类》卷二一
公自言「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然豪逸迈往如此者不多见。每每言酒气从十指间出,而饮酒正自不多,岂所谓醉中醒者耶?
跋东坡行香子词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五六、《攻愧集》卷七三
《挥麈第三录》载:东坡自黄州移汝州,中道起守文登,舟次泗上,偶作词云:「何人无事,燕坐空山。望长桥上,灯火闹,使君还」。太守刘士彦法家者流,山东水强人也,闻之,亟谒东坡云:「知有新词,学士名满天下,一出则京师便传。在法,泗州夜过长桥者徒二年,况知州耶?切告收起,勿以示人」。东坡笑曰:「轼一生罪过,开口不在徒二年以下」。吾乡丰吏部叔贾谊倅盱眙,游南山寺,有老僧云:「寺旧有苦条木一段,上有东坡亲书《行香子》词,后沈于深水中。亟募人取得之,遗墨如新,就刻其上。寻为一军官买去,析为枪干矣」。此词惟曾宝文端伯所编本有之,亦云:《与泗守游南山作》,则《挥麈》所载殆未尽。岂与之同游后乃阅其词耶?偶从丰氏得墨本,既登之石,又以寄施使君武子,请刻之,以为都梁一段嘉话。
与张提刑李曾书 南宋 · 孙应时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八九、《烛湖集》卷八
比者贡状,寔谢谦施之重,而便中再勤台翰,伏读益以荣感。窃聆诏旨趣行,迓骑踵集,七州之民久望明使者之来,而越人岁瘠,又山陵事急,想宜揽辔遄驱,亟为一方之福。某初期旦夕诣府,得以展庆请达,而恐侦伺失时,瞻望靡及,敢先申叙万一。区区虽占籍馀姚村落间,冰门无生理,不足以累二天之赐。馀姚宰施宿德初司谏之子,极有佳政,孜孜为民远虑,劝义役,兴水利,皆非观美。会稽丞詹阜民有学行,似已满。山阴簿王澡年少有才识,四明司理潘友恭德夫,左司之次子,尤贤明练事。三衢添倅史开叔弥坚,魏公之季子,谨厚力学,于吏事不苟,此皆某所深知者。窃谓观风问事,似当以人物为先,凡百可以询访委令无欺罔之虑,故敢以告。帅司干官袁和叔国正左迁,孤立闭门守禄,得赐前席,幸甚。或尚有数日之留,容续具禀次。
句 南宋 · 江公亮
押齐韵
好是道人岩边月,夜深清照饮牛溪(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一○)。
东坡先生年谱序 南宋 · 施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七二
东坡先生诗,有蜀人所注八家,行于世已久。先君司谏病其缺略未究,遂因闲居,随事诠释,岁久成书。然当亡恙时,未尝出以视人。后二十馀年,宿佐郡会稽,始请待制陆公为之序。而序文所载在蜀与石湖范公往复语,谓坡公旨趣未易尽观遽识,若有所谨重不敢者。宿退而念先君于此书,用力既久,独不轻为人出,意或有近于陆公之说;而先君末年所得未及笔之书者,亦尚多有,故止于今所传。宿因陆公之说,拊卷流涕,欲有以广之而未暇。自顷奉祠数年,旧春蒙召,未几汰去,杜门无事,始得从容放意其间。盖熙宁变法之初,当国者势倾天下,一时在廷,虽耆老大臣、累朝之旧,有不能与之力争,独先生立朝之日未久,数上书言其不便,几感悟主意。而小人嫉之,摈使居外,至其忠诚愤郁不得发,始托于诗以规讽,大抵斥新法之不为民便、而小人之罔上者,盖凛凛也。既谪黄冈,躬耕东坡之下,若将终焉。遇其兴逸,绝江吊古,狎于鱼龙风涛之怪,放浪无涯涘,盖莫得以窥其际。元祐来归,所挟益大,议论终不为苟同。宣仁圣后察见神宗皇帝末年之意,亲加擢用,然周旋禁近,不过四年,迄以不容而去。迨绍述事起,岭海万里,濒于九死,而皓首烟瘴,岿然独存,为时天人。和陶之作,出骚入雅,深涉道德性命之境,落笔脱手,人争传诵,愈不可禁。盖先生之出处进退,天也。神宗皇帝知之而不及用,宣仁圣后用之而不能尽,与夫一时用事者能挤之死地而不能使之必死,能夺其官爵、困厄僇辱其身而不能使其言语文字不传于世,岂非天哉!故宿因先君遗绪,及有感于陆公之说,反覆先生出处,考其所与酬答赓倡之人,言论风旨足以相发,与夫得之耆旧长老之传,有所援据,足裨隐轶者,各附见篇目之左;而又采之国史以谱其年,取新法罢行之目,列于其上,而系以诗之先后,庶几观者知先生自始出仕,至于告老,无一念不惓惓国家,而此身不与。读其诗,论其所遭之难,可以油然置怨而笃于君臣之大义矣。虽然,宿之区区,岂以为有补于先生哉?盖先君之志在焉,不敢使之泯没不见于世,如斯而已矣。嘉定二年中秋日,吴兴施宿书。
按:《东坡先生年谱》卷首,王水照据日本藏旧钞本整理本(载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
东坡先生年谱跋 南宋 · 施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七二、《东坡先生年谱》卷末
宿既略采国史,谱先生之年而系其诗于下,然篇目之先后与今所刊或不尽合。盖先生之文如大川洪河之注,方其淋漓汗漫,挥斥一世,或得于谈谐戏谑之馀,不自靳惜;或落笔为人取去,不复记省;故其散出于人间,所在而有,传者不同。观先生与刘沔书,大略可见。岁月既久,始合诸家之传以成一集,于先后有不暇深考者。今所刊本,篇目次第盖仍其旧。年谱虽稍加釐正,而各有所据,其间亦不能与之无异,览者当自得之。嘉定六年中秋日,吴兴施宿书。
石鼓音序 南宋 · 施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七二、《六艺之一录》卷二八、同治《湖州府志》卷五七、同治《长兴县志》卷二九、元吾丘衍《周秦刻石释音》(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石鼓》、《诅楚音》者,皆直宝文阁临川王公顺伯所为书也。公稽古成癖,至忘渴饥,《石鼓》考辨,尤为精诣。盖自南渡以还,故家之藏绝不多见,况摹有精粗,故亦艰得佳本参校同异。宿乘传海滨,宾朋罕至,时寻翰墨,拂洗吏尘,以先后得于北方及石林叶氏本,订其笔意,粗得一二,乃略仿古人八行足成是书。如《诅楚文》,山谷先生、浮休张公皆尝有释,王氏寻访未获。比岁里居,得石林三文音释颇备,又顷从互市得朝那碑阴,有毕造记,徙置宋城县治,是岁盖绍兴八年也。先一岁为丁巳,金人既废刘豫,至己未正月尝归我河南、陕西地。碑云「岁在敦牂」,则戊午岁也。其意盖不肯用彼年号,故为此间岁月。皆并录之,异时中原扫清,犹可按图问此石之在否也。呜呼!自周至战国,遗文见于金石者不过三数,祐陵悉萃之保和,宝护甚至,至用金填鼓文,以绝摹拓。一旦烽烟扰攘,四海横流,泯焉无复遗踪,良可哀叹。此书之刻,使好古者相与读之,犹足想绝学于千载。穆王「吉日癸巳」,诸家所记皆言在赵州州廨,石林跋乃以政和五年归内府矣,其说为信,因附卷末,庶广异闻。第石林诸跋,其间亦有舛而无别本可證者,不容臆决,姑俟知者正之。嘉定六年重五日,吴兴施宿书。
题苏魏公家本兰亭 南宋 · 施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七二、《兰亭考》卷六
《兰亭修禊叙》,世固不乏,特佳本则精神焕发,意态横生。平生所阅亦多,然如此本不过五六,与宿得于苏魏公家本争雄长,皆熙宁以前所拓。山谷所谓「肥不剩肉,瘦不露骨」,正此帖也。吴兴施宿题。
题定武兰亭帖 南宋 · 向水若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二、《兰亭续考》卷一
定武《禊叙》有三,曰肥,曰瘦,曰五字损本,予皆旧藏焉。今又得此肥本于施武子,因以识之。嘉定戊寅重九日,古汴向水若冰甫。
跋旧潭帖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七七、《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后村题跋》卷四
《潭帖》尤为坡公所赏,以为希白作字自有江左风味,比淳化待诏所摹为胜。世俗不察,争求阁下本,误矣。以余所见,《潭帖》凡有数本,有绝佳者,有稍残缺者,有行数不同者,有漏落数行者。时谓刘相刊二本,一留郡,一藏家,而后人翻开于黔、和等州者,又不知几本也。于十卷之末,或题云「庆历五年」,或云「八年」,或云「六月」,或云「季夏」,或云「模勒上石」,或无「上石」二字,或云「重模」。若以八年者为重模,则五年下亦有「重模」字,不应一年内已模而复模也。内第三卷山涛帖末有「风笔恻感」之语,《容斋随笔》已叹其不成文,容斋知其一尔。此卷谢发帖云「执笔恻感」,今至「执」字止;涛帖云「风尚所劝云云」,今至「风」字止,却多「笔恻感」三字在涛帖之后,移「所劝」以下十九字在欣帖之后。又第六卷右军字先后失次尤甚。帖字屡经临模,固已失真,刘次庄释文虽有未尽,亦十得五六,加以陈去非、黄长睿、施武子更迭考辨,十得八九。若《潭帖》乃悉颠倒而错乱之,几成异域神咒矣。往往刊帖之时不敢比拟尚方,欲自为帖,但异其行数可也,乱其文理不可也。岂刘公本非博雅,或贵重不暇参校,或希白虽工于模字而拙于寻行数墨欤!镌刻虽工,如不可读何!坡既推《潭》胜《阁》,近时陈师复善书,亦于《阁帖》有异论。余恐苏、陈所见非真阁本尔。真者或七八行为一板,或十六七行为一板,皆李廷圭墨模印,其黑如漆,字尤丰艳有精神。盖熙陵八法既高,王著辈亦精其技,标题可见,非希白敢望。旧《临江》非不善,失之险薄刻削,去阁本远矣。帖家固当以《阁》为祖,《绛》次之,旧《临江》次之,《潭》又次之,《武冈》又次之。《临江》佳者可乱《阁》,《武冈》佳者可乱《绛》,《汝》《鼎》拙野,无以议为也。余晚得一本,乃以旧《潭》剪碎,按释文排比装背,历历可读,必一老士人旧物,惜不令希白见之。
跋东坡书天庆观乳泉赋 南宋 · 尤煓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二二、《石渠宝笈》卷一三、《珊瑚网·书录》卷四
此卷旧藏霅川向泽民家,泽民以遗施武子。甲戌岁,同《醉白记》归三桂晦夫,姓欧阳。梅圣俞尝有诗赠之,作八分体,东坡跋数语于后,今亦藏向氏云。端平丙申暮春朔,锡麓尤煓。
题北岭将军庙二首 其一 清 · 厉鹗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樊榭山房续集卷第五
庙在萧山北干山上按施宿会稽志云武佑庙旧号北岭将军庙方腊陷钱唐欲东犯会稽见将军擐金甲陈兵于西兴旗有北岭字贼不敢渡郡守刘韐上其事赐今额陶宗仪辍耕录云至正丙申大旱方士陈希微祷雨于北岭将军庙俄降笔云吾秦人厉狄也与项羽起事山阴功不竟而死父老不忘我者俾血食于此尔来几千五百年世代云变遂湮我姓名故以相告二书所述如此予以乾隆乙丑秋八月同新安吴长公同里丁敬身为越中之游过谒庙下见壁上有刘伯温庙记不载神姓名事迹问之居民俱云厉将军也陶南村之言似信而有徵作诗以记其实云
北山栋宇自秦馀,仗剑英姿尚凛如。
逐鹿似闻遗恨事,止麟应有补亡书。
灵旗往往惊樵牧,社酒年年福里闾。
三户到头仍一蹶,英雄无命足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