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送王君仪北归 北宋 · 毕仲游
押词韵第三部
不能送君行,强题送君诗。
诗中有鄙语,不是离别辞。
君长不五尺,气若千丈蜺。
谈经掩众口,论道惊群儿。
况君擅才华,文若老吏为。
刚肠乏软语,面折不我随。
人尝论君材,照坐珊瑚枝。
畴能论君心,清静如摩尼。
奈何三十六,未免州县卑。
君装赴国门,仆瘦病马羸。
太仓幸可籴,穷达慎所之。
儒冠易感慨,华屋难伸眉。
纷纷儿女曹,足令壮士悲。
工部贪采药,汉老甘茹芝。
不逢方外人,勿吐胸中奇。
为智海法真和尚入龛 宋 · 释克勤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六、《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二○
释迦双树示寂,偃卧吉祥,法真智海告终,端坐行上。四十年道价,七十一生缘。德播寰中,声驰海外。人天敬仰,朝野倾崇。比望永作梯航,长光佛祖,岂期忙中缩手,闹里抽身。最后皇都,大作佛事。今则未埋玉树,先入云龛。公案现成,须至一决。大众因行,不妨掉臂。伎俩不如帐样。为瑞为祥,无边无量。请老和尚且出方丈。
寒食前一日率赵伯山李汉老杨时可秦夷行刘仲忱游西池泛舟置酒分韵赋诗以每日江头尽醉归为韵余得江字因即赋所见 北宋 · 赵鼎臣
七言律诗 押江韵
老欲争春未肯降,强陪诸彦倒空缸。
上林春景宜寒食,水殿楼台胜曲江。
花里人家酤酒斗,苇间钓艇买鱼双。
眼穿不见春风面,翠袖依微半隐窗。
李汉老(邴)见过不及见以诗谢之 北宋 · 赵鼎臣
押词韵第四部
埋没簿领中,气结不得吐。
官柳欲飞花,春事遽如许。
骑马出东城,意若鸿鹄举。
独行虽少味,自足宽靡盬。
归来儿女曹,怪事说覶缕。
有客适过翁,身骑五色羽。
自非翱瀛洲,恐是翔紫府。
云来久踌躇,鹤去迷处所。
我老俗吏中,人物谁比数。
赖独有故人,慰藉能伛俯。
一臂乃失之,遇事真龃龉。
朝来益痴绝,物色遍庭宇。
尚寻履迹馀,用意毋乃鲁。
与李汉老书 宋 · 吕颐浩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忠穆集》卷六
承定居泉南,婚嫁渐毕。名邦繁会,何乐如之!某力辞两镇,朝廷从之。惟少傅之除辞至六七,引永叔差知太原除宣徽使,改差知蔡州复带观文例,方荷睿慈照察,俯从愚愿。居闲以来,颇得杜门修心养性之法,此外无可言者。比于东郊小圃栖止,以狭隘伏热,涉夏卧病。近得秋深,风露稍寒,乃获安健。道夫简重而诚实,昨知台州,一毫不扰。虽治郡不久,极有去思。刘彦修警敏有才智,二弟所不及。其他非面莫究万一。
睿谟殿曲宴诗 宋 · 王安中
五言排律 押先韵
上帝通明阙,神霄广爱天。
九光环日月,五色丽云烟。
紫宙开三极,琼璈列万仙。
希夷尘境断,彷佛玉经传。
妙道逢昌运,真王抚契贤。
龟图规大壮,龙位正纯乾。
穹昊亲无间,皇居掇自然。
刚风同变化,梵气共陶甄。
层观星潢上,重闉斗柄边。
摩空七雉峻,冠峤六鳌连。
梦想何尝到,阶升信有缘。
昕朝初放仗,密燕忽闻宣。
清禁来鸣佩,修廊列并肩。
兽铺金半阖,鸾障绣微褰。
霁景流庭砌,雷文绘桷梴。
宫帘波锦漾,殿榜字金填。
花拥巍巍座,香浮秩秩筵。
嵩呼称万亿,韶奏侍三千。
华岁称尧历,元玑候舜璿。
冰霜知腊后,梅柳认春前。
造化应呈巧,芳菲已斗妍。
樛枝雕槛小,多叶露桃鲜。
错落飞杯斝,锵洋杂管弦。
承云歌历历,回雪舞翩翩。
黼幄祥氛合,铜壶永漏延。
镐京方置醴,羲驭自停鞭。
乃圣情弥渥,诸臣意更虔。
宗藩亲鲁卫,相芾拱闳颠。
侧弁恩光浃,中觞诏跸旋。
宝薰携满袖,御果得加笾。
要赏嬉游盛,俄追步武遄。
腾身复道表,送目夹城堧。
仰揖苍龙象,旁临艮岳巅。
讴谣纷广陌,箫鼓乐丰年。
赫弈攒轮幰,珍奇集市廛。
博卢多袒跣,饮肆竞蹁跹。
蕃衍开朱邸,崔嵬照彩椽。
桥虹弯矗矗,江练泮溅溅。
击柝周庐晚,张灯别院先。
馀霞摇绮晕,列宿泻珠躔。
浩荡三山岛,棱层十丈莲。
再趋天北极,却立榻东偏。
既用家人礼,仍占圣制篇。
兕觥从酩酊,蟾魄待婵娟。
转盼随亲指,环观得纵穿。
曲屏红浪蹙,巨柱赤虬缠。
光透垂葩井,晶衔带璧钱。
萧台千级峻,重屋八窗全。
就席花墩匝,行尊紫袖揎。
交辉方烁烁,起立复阗阗。
邃宇会宁过,中宵胜赏专。
铺陈尤有韵,清雅不相沿。
户箔明琼串,栏釭水碧棬。
规模商甗铸,款识鲁壶镌。
秦曲移筝雁,唐妆俨鬓蝉。
窄襟珠缀领,高朵翠为钿。
喜气排寒冱,轻飔洒静便。
层床藉玑组,方鼎炷龙涎。
玛瑙供盘大,玻瓈琢盏圆。
暖金倾小榼,屑玉酿新泉。
帝子天材异,英姿棣萼联。
频看挥斗碗,端是吸鲸川。
推食俱均逮,攘餐及堕捐。
海螯初破壳,江柱乍离渊。
宁数披绵雀,休论缩项鳊。
南珍誇饤饾,北馔厌烹煎。
赐橘怀赪卵,酡颜釂宝船。
言归荷慈惠,末节笑拘挛。
放钥严扉启,笼纱逸足牵。
冰轮挂银汉,夜色映华鞯。
人识重熙象,功繄独断权。
五辰今不忒,六气永无愆。
天纪承三古,时雍变八埏。
比闾增版籍,疆埸罢戈鋋。
文轨包夷夏,弦歌遍幅员。
恢儒荣藻荐,作士极鱼鸢。
肯构诒谋显,多男景祚绵。
迓衡常穆穆,遵路益平平。
亭障今踰陇,耕耘久际燕。
恩渐鲸海涨,威窜犬戎膻。
东拟封云岱,西将款涧瀍。
琳科宣蕊笈,玉府下云軿。
帝籍勤初播,宫蚕长自眠。
茧丝登六寝,稃米秀中田。
庙鹤垂昭假,坛光监吉蠲。
灵芝滋菌蠢,甘醴涌潺湲。
合教庞风革,颁经众疾痊。
雨随亲祷降,河避上流迁。
执契皇猷洽,披图福物骈。
太和输橐籥,妙用绝蹄筌。
此会君臣悦,应光简册编。
雅称鱼罩罩,颂述鼓咽咽。
讵比千龄遇,犹闻四始笺。
羁臣起韦布,陋质愧驽铅。
骤俾陪机政,由来出眷怜。
恩方拜纶綍,报未效尘涓。
密席叨临劝,凡踪第曲拳。
虽无三峡水,曾步八花塼。
圣谕知难称,才悭合勉旃。
钧天思尽赋,剩续白云笺(原注:《清波杂志》:初寮进《曲宴诗》,序云:臣比蒙圣恩,召赴禁殿曲宴云云,其荣至矣。后尚有二十馀字,常词也。书之以见国家閒暇,湛露惠慈之盛,赏赉之序,亦若是焉。曾端伯得于李汉老之子,云:《曲宴诗》乃其父所作。刘季高云乃王履道也,曾以疑焉。以此序考之,何疑之有。)。
陆藻李邴复旧职制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六、《浮溪集》卷一○
朕选储人材,如圃蓺木,封殖长养,各成其天。与其擢自条枚,待坚实风霜之后;孰若因其合抱,收创残斤斧之馀。具官某蚤以时髦,仪于禁路。文章尔雅,有作者之风;议论正平,得近臣之体。一从吏议,再阅岁时,既霈泽之更新,宜故官之稍复。人惟求旧,朕方深贾傅之思;忠不忘君,汝无废萧生之意。其加恬养,以待简求。
资政殿学士李邴滕康权知三省枢密院事扈从大母往洪州制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七、《浮溪集》卷一一、《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三○
朕眷留近甸,规复中原,载惟南国之奥区,宜处东朝之严卫。乃令近弼,恭扈遐征,既专留钥之权,仍总行台之政。具官某刚明而沈邃,敦实而裕和,谋谟为至治之基,议论得大臣之体。延登未久,已闻魏相之有声;委任虽艰,所赖姚崇之知变。兹属阽危之会,尤须倚重之才,孰副予求,莫如汝器。是用辍从四近之列,遣率百司之行。朝长乐之宫,以日承于温凊;分周公之陕,其身任于安危。稍戢干戈,即还廊庙。
资政殿学士权知三省枢密院事李邴乞閒慢差遣不允诏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七○、《浮溪集》卷一四
朕方排难而解纷,未暇宅中而图治,乃眷重江之阻,实宜慈壸之居。爰辍辅臣,往司行省。以卿负古人之学,有当世之才。比擢预于政机,坐收还于威柄。详观底蕴,尤具典刑。兹权中外之宜,实付安危之计。是为分陕,咸谓得人。奚未喻于至怀,尚力辞于成命。往图经济,用释顾忧。
滕子济墓志铭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一、《浮溪集》卷二六、《黄氏日钞》卷六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滕,姬姓,文王之昭也。春秋时,以小国介齐、楚之交。汉、魏、晋,世不乏人。至唐有讳令琮,为国子司业者,子孙蝉联,绵十馀世,谱牒相传。曰尧臣,任卫尉寺丞,于公为曾祖。曰公绰,任宣德郎,于公为祖。曰友,任朝请大夫,于公为皇考。以公贵,皆赠东宫师傅官,妣、祖妣皆封郡夫人。公讳康,字子济,应天府宋城人。年十六,补太学生,俊迈绝人,诸老生皆屈辈行与交。既冠,擢崇宁五年进士第,调通州司理参军。秩满,升晋州观察推官。试学官,中之,除兴元府府学教授。首冠词学兼茂科,入秘书省为正字。公以轶材进,滞儒馆三年有馀,人为公不满,公处之裕如。久之,迁著作佐郎、尚书工部员外郎。入对,敷奏详明。徽宗喜曰:「顷得卿词学,程文甚敏」。盖有意用公,而不为当路所右。岁馀,裁移礼部。又数年,为国子司业。连丁内外艰,服除,而靖康二年,金人至京师,时上开元帅府济州,即以檄召公,有「词学精赡,明习宪章」之语。公至济州,率先群臣劝进,请筑坛如高邑故事。乃除公太常少卿,相登极礼仪。其告天及肆赦之文,皆出公笔,词旨激扬,闻者无不感动流涕。寻擢起居舍人、权给事中,进起居郎,兼讨论祖宗法度检讨官,试中书舍人。公忠精出于天性,平时临事,未尝诡随。及居论思之地,知无不言,见有未合,公论者必反复开陈,蒙上听纳而后已。显谟阁直学士孟忠厚,乞用父任减年,转朝奉郎。公因言:「忠厚,隆祐太后之侄。太祖、太宗以来,无母后兄弟之子班侍从者,故日者给舍交章论列,乞换忠厚右列。陛下方色难以奉母后,故未即施行,其如中外之情未厌。愿少垂省览,以毋违祖宗成宪」。从之。武义大夫康义用登极恩迁遥郡刺史,公封还词头,力陈「陛下即位以来,凡发号施令、立政造事,必法祖宗彝宪。惟能法祖宗,故能得人心而当天意。邢焕,中宫之父也,孟忠厚,隆祐太后之侄也,犹曲从人言,易戎班之秩。康义何人,乃敢紊彝宪如此?义者,内侍康履之父也。自古召乱之源,不出于外戚之挠法,则出于内侍之干政,汉、唐可鉴。登极恩各迁官一等,天下之至公也,祖宗以来,未之或改。康义乃以御宝批降特旨迁一官,而暗升五等之秩,观此有异于墨敕斜封之时乎」?凡再降旨令行下,终不从命,人莫不重公有守。后军统制韩世忠以不能戢军赎金,公言:「世忠偏裨,无赫赫功,祗缘捕盗微劳,躐官数等,位亚节旄。人所以未有言者,以方群盗充斥,姑责其后效。比卒伍背叛,至夺御器,逼谏臣于死地,恬不知罪,致臣僚论奏,乃止罚金,将何以惩后」?世忠降一官。知江州陈彦文,用刘光世保奏,录其守城功,迁龙图阁待制。公以光世之章,前后牴牾,阁而未下。宰相力主彦文,趣公行词,公言:「给舍缴驳,命以次官,行下两省,故事也。陛下以臣言为是耶,当更下监司覈实,次第推赏,先及城守官兵,而后彦文进职。以臣言为非,循国家故事可也」。论列谆谆不已,大失宰相意。会有布衣试后省者,不合体式,而公以文理优长取之。谏官李处遁迎合论奏,遂除公集英殿修撰、提举杭州洞霄宫,众论为之不平。未几,车驾幸平江,再除中书舍人。及陛对,奏疏乞寅畏天命,固安人心。其略曰:「去岁郊礼前数日,太阳示变,验之图史,为异甚大,而日官不以闻,廷臣不知告,使陛下修厥事以应天者未至。比逆臣敢萌不轨,天之示象,前已著明,惜朝廷不知先事而戒也。陛下即位,行再岁矣,恩倖敛怨而几蹈覆辙,奸宄犯顺而未即授首,陛下盍察人心所向,而少留圣意乎?今恻怛爱民之政徒为空言,而百姓不以为恩;哀痛责躬之诏不著事实,而四方不以为信。忠佞并驰而多士解体,刑赏失当而三军沮气。臣愿陛下取建炎初元以来所下诏书、所举政事,熟思审度,得无一二类臣言者,望参稽得失而罢行之」。上褒谕有谏臣之风,除左谏议大夫。公在谏省旬日,封章屡上。上称其知大体,遂有意登用,擢翰林学士,面奖再三:「卿言甚忠,非卿孰为朕言者」?翌日,除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建炎三年,天子反正,宰相吕颐浩建幸武昌为趋陕之计,既还建康,又建欲尽弃中原,焚室庐,徙居民于东南。公力持不可。时在谏省,语御史中丞张守曰:「吾曹当以死争」。既执政,又恳言之,上悟而止。颐浩叹曰:「公真执政之才也,孰能受命二日而决此大计乎」?谏官袁植请诛黄潜善、汪伯彦,公言:「傥如植言,伤陛下好生之德矣」。上首肯久之,即批出罢植谏职。翌日见上曰:「昨日观罢袁植之命,有『忠厚之言未闻,杀戮之事可戒』。大哉,王言也!太祖以来,未尝戮一大臣,国家历祚绵长,过于两汉者,此也」。上大悦。李成遣属官至金陵,力求淮南,吕颐浩欲从之。公曰:「此养虎遗患也。成已命知徐州,迁延不赴,莫若趣其之任,使远迩闻之,知朝廷之命必行。成既情得,靡然退听」。陕西进马,上择其一良者独赐公,且诏应恩数并依同知枢密院事。无何,诏恭请太后奉神主之江表,以参知政事李邴权知三省枢密院事,公为资政殿学士,同之从卫以行。邴辞疾,则又命公权知,刘珏为贰。赐公亲笔手诏,凡百四十六言,极褒嘉之辞,许缀宰执班奏事,寓治都堂。公从卫至洪,刘光世统大军为屏翰。光世不能守,金人渡江,乃退保虔州。殿中侍御史张延寿不知曲折,极口诋公,于是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延寿言之不已,又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永州居住。未期年,许自便。其年九月,复左朝请大夫,依前宫祠。绍兴二年九月某甲子,薨于江西,春秋四十有八。元室常氏,赠右谏议大夫安民之女,封咸宁郡夫人。一子曰珙,某官。二女,为某官管镇、某官梁兴祖之妻。孙男女六人。有文集二十卷、《翰墨丛记》五卷、《韶武遗音》三卷。绍兴三年四月某甲子,珙奉公葬平江府吴县至德乡华山。绍兴八年三月,追复龙图阁学士。藻与公同为建炎元年中书舍人者也,闻公立朝吁谟献替之馀,莫详于藻。谨择其大者书之,而系之以铭。铭曰:
自古明盛,繇臣纳忠。靡怀不陈,无壅不通。在贞观世,贤哉郑公。封章敢言,日沃帝聪。政否斯替,卒成治功。至诚爱君,夫孰与同?公兴其后,独绍乃风。造膝衮衮,略无隐衷。言听谏行,帝旌匪躬。遂参兵柄,颇牧禁中。折冲销萌,应变不穷。国以兴起,宛如镐丰。上方畴咨,分陕忽东。天胡中夺,年未及翁。邦国殄瘁,筹帷一空。应期而来,神复返崧。琢词于阡,用赫厥终。
上王参政书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四○、《鸿庆居士集补遗》卷二
某再拜:孤外不敢数以私书勤省览,惟是瞻仰不忘。即日,恭惟钧候动止万福。某数以本府防秋,所当乞于朝廷者上闻,如辟统制官赵制、邓根之流。温州夏祥,战船尤急,翘首西向,如大旱望云,而迄今无报可之者。汉老参政云多是为都司所格,又不知果如何?孤城块然,十目所指,竭泽之馀,无一种之备。所谓战舰水军、防江人夫,仅同儿戏。无事冗食,有事散之为盗,大率与靖康防江不甚相远也。某蒙丞相亲示手书丁宁,不可侵用茶盐一钱。如某岂待勤晓?然税务捕获漏税金银,而榷货务监官方通受财饷,辄敢牒务放免。稍不从便,造为飞语,中伤官吏。朝廷为降敕榜,有窜岭南之戒。凡今平江载钱舟车出入诸门,皆称榷货务钱无敢谁何者。而税务亏折,月四之一矣。州郡生财之路既为狡吏雄据,万一缺乏,必至用朝廷钱无疑也。宣抚处置司纵遣戍卒来还,劄下本府收管,而陈统制者发卒收捕,白梃纷然,直入里闾,蔑视守帅,如入无人之境,恣横如此。朝廷名捕罪人,亦须下所属追逮,而军前辄遣吏卒入它郡追取逃亡,不经官司,围捕殴打,闾巷惊呼,白昼阖户:此大乱之渐也。又况本非逃卒,宣抚司既纵之,统制官又捕之,州郡无所适从,而不免分析。此非朝廷不知本末,顾以人微望轻,举动辄值墙屋,诬谤纷纷,救过不暇,尚何能于度外有所为,以副朝廷任使之意?参政为开陈,与一宫祠,避贤者路。丘山之惠,不忘也。干冒皇恐。
书初寮集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二、《太仓稊米集》卷六七、《初寮集》卷首、《皕宋楼藏书志》卷八○
徽宗皇帝在位岁久,文士诗人一时辈出,不减元和、长庆间人物,如参政翟公、待制韩公、翰林汪公、初寮先生王公,皆以文辞自显,号为杰出不可跂及者,馀未易殚数也。初寮盖文健而深,诗丽而雅。至于制诰,浑厚足以风动四方,则李公汉老以谓公当承平之世,多褒扬粉泽之词,如「伤居尔体,痛在朕躬」,「不得施于战士,弗为子孙之谋」,「更存辅车之势,不得加于叛国」。呜呼,其尽之矣!自往至今几三十年,诸公之墓木何止拱把,读之使人想见当时文采风流之胜。刘梦得云:「休唱内前供奉曲,贞元朝士已无多」。是亦足以为初寮之叹也。
代李邴辞免尚书左丞表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九、《北海集》卷二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
参右府枢机之任,政恐惧以循墙;备中台管辖之司,载褒扬而出綍。顾辞尊而益进,惊避宠以加荣。更沥愚诚,重纡天听。臣某(中谢。)伏念臣器难大受,学谢多闻。委质效官,徒守诗书之素业;逢时得路,幸联翰墨之清资。顷流落以还朝,属仓黄而扈跸。戡奉天之难,乏陆贽居中之筹;寝淮南之谋,惭汲黯在朝之望。不虞孽将,辄肆奸图。窃怀愤懑之诚,力折凶邪之计。惟节义之闲敢废,仅效小忠;顾灵长之祚重新,方恢大业。曾谓薪樗之质,乃堪栋宇之求。虽亲诏丁宁,诚圣君之深眷;而危躬踧踖,知高位之疾颠。祈反汗以无从,敢叩阍而有请。伏望皇帝陛下广尧舜知人之鉴,稽宣王复古之规。咨四岳以旁搜,俾熙庶绩;任真贤而共治,用佐中兴。简黜罢庸,退居冗散。则得人之效,庶克济于艰难;而非据之危,亦或逃于颠覆。陈词已确,得请为期。
代李邴谢尚书左丞表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九、《北海集》卷二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
备言语侍从之流,或能陈力;参辅弼疑丞之后,岂所当仁?循墙莫奉于俞音,造膝载烦于温谕。凌兢拜命,惭汗在颜。臣某(中谢。)伏念臣术昧经纶,才非康济。被道皇之眷遇,颛由文艺而进升;蒙圣主之记怜,复采畸孤而收召。每思奇节,少报大恩。属陪扈以南巡,遇仓黄而内禅。折冲禦侮,曾无却敌之谋;正色立朝,固有疾邪之志。阻凶焰于方炽,扶圣日而再中。时惟将相之叶诚,允副神人之共愿。顾司败之刑不及,已荷宽仁;而左纲之任旁求,乃先庸妄。服宠章之优异,出亲诏以褒扬。名愧旧儒,辄践久虚之位;勋惭上相,亦叨连茹之优。此盖伏遇皇帝陛下乃圣乃神,克勤克俭。念皇家之多故,图大政以更新。成祀夏配天之功,期复少康之旧业;推任贤使能之效,将隆周室之中兴。俯收一介之长,俾预四邻之列。忧深责重,恩厚命隆。臣谨当奋励猷为,激昂衰懦。同心济务,敢忘可否之和;一节事君,愿尽縻捐之报。
代李邴谢赐生日羊酒米面表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九、《北海集》卷二五
弧矢在门,还遇始生之日;饔醪备物,首膺妍好之仪。仰对宠休,俯增愧惕。臣某(中谢。)伏念臣忠虽许国,仕本为亲。永言诞育之勤,实负劬劳之德。乃烦上赐,徒作身荣。矧宠命未安,方循墙而请避;顾多仪遽及,当拜贶以知惭。此盖伏遇皇帝陛下礼以使臣,物其将意。属闾胥之纪旦,斥台馈以疏恩。厚矣不赀,缺然奚称?粗知学古,敢贻餔啜之羞;苟可报君,愿效縻捐之节。
李邴分门内外制集劄子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五一、《北海集》卷二八
臣伏见前参知政事李邴任翰林学士日,将本院内制文字分门编录,已成部帙,甚为详尽。自渡江之后,本院文籍散失,无复存者。缘内制文字体制不一,而祖宗以来述作,今悉无所见,稽求检阅,实为急阙。契勘本官见以端明殿学士领宫观,寄居泉州,臣愚欲望圣慈特降睿旨下泉州,差书写人,官给纸劄,就本官家传录一本,缮写装背如法。仍委官一员点检对读,务令精详。共限一月了毕,差人赉赴行在,于学士院送纳,庶使本使撰述文字有以考据。取进止。
代李邴辞免翰林学士奏状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五二、《北海集》卷二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显宁寺
闻命震惊,抚躬踧踖。伏念臣顷由简拔,尝直禁严。典文章翰墨之司,粗陈薄技;输献纳论思之益,莫见微劳。遽抵谴诃,久从流落。志虑耗于积忧之后,筋骸疲于多病之馀。清故里之烟尘,觊获耦耕于南亩;瞻中天之日月,敢期重入于修门。矧今国步尚艰,民情未辑。军书狎至,正赖于谋谟;王命时行,尤资于辞令。兼任斯责,实惟此官。筹幄居中,将以收仁声之助;诏音布外,必能感武夫之心。要须任才,乃可称职。如臣已试,惟众所知。顾有未补于平时,况可冒居于今日?仰祈睿断,追寝误恩,俾更就于閒官,庶无妨于贤路。臣无任祈天俟命、激切屏营之至。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李汉老参政寄和文字韵诗次韵谢之 宋 · 张守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高谊天涯日讲闻,欲趣函丈畏深文。
佳言阻听霏霏屑,秀句欣披蔼蔼云。
鸳序略同惭晚遇,銮坡并直记宵分。
中朝多少登龙客,应拟沙堤御李君。
赐新除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李邴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毗陵集》卷一
敕李邴:省所奏辞免恩命事,具悉。朕以寡昧,属兹艰虞。内侮外陵,国有阽危之势;将骄卒惰,人无贾勇之心。顾经世之鸿才,付本兵之重寄。卿器姿闳达,问学渊深,粲然华国之文,籍甚映时之望。复登鳌禁,小心盖得于郑絪;肆演纶言,大手每烦于德裕。已赖挥毫之助,更资借箸之谋。入赞鸿枢,实谐清议。曷过形于奏牍,欲恳避于恩章?往即钦承,体兹眷待。所请宜不允。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赐新除翰林院学士李邴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毗陵集》卷一
敕李邴:省所奏辞免恩命,具悉。朕惟缵承大统,虽有事于戎昭,鼓动多方,亦莫先于文告。简求隽老,寓直禁林。卿学探本原,文参经纬。发挥七制,曩闻黄绢之词;流落两朝,宜复青毡之旧。仍伫论思之益,岂专润色之工。成命既颁,公言胥穆,宁烦冲挹,亟体眷怀。所请宜不允。故兹诏示,想宜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