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封赠归正人萧中一及妻妾男妇制 其二 萧中一妻耶律氏封郡夫人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
敕:契丹事我朝百有馀年,欢盟之笃古未有也。中罹荡析,其遗民男女宁无厌虏虐、思前好者乎?具封某氏君长之胄,归于名王,怀我大德,勉夫款塞。今其嫠矣,何以锡之?重锦鱼轩,易其毡毳。昔太祖谓孟昶之母曰:「俟平太原,当送母归故乡」。今朕方以殄虏为期,他日亦将归尔于燕蓟。姑服新命,无戚戚焉。可。
靖州推官张廷杰妻李夫人墓志铭(绍兴三十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七、《省斋文稿》卷三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绍兴二十九年八月甲寅,前靖州军事推官张君廷杰丧其夫人。葬有日,使者以状来请铭,某以不文辞,推官复书曰:「士大夫或出或处,其行谊才猷皆可表见于世。至于妇人女子,其处也以组紃婉娩为能,已嫁则奉尊嫜、勤盥馈耳,隐德懿行微姻党有所不知。子毋庸辞」。某因念岁丙子过推官,于里第置酒相劳苦。时夫人迎母宜人胡氏在席,老且病,奉养为难,夫人左右承颜,愉愉融融。既退则泣数行下,若有甚忧者。予问推官:「夫人方喜而悲,何也」?推官曰:「是新丧介弟,而母未之知,喜以悦亲,悲则伤其弟也」。因为予言:「夫人归我才阅月,父母赴官江右,朝夕忧念,遇心疾者岁馀。其后父卒,哀毁骨立,他日闻诵《孝经·丧亲章》辄恸哭。爱弟嫠尤切,有不幸者追悼至忘食事。盖孝友如此」。以予所见,参其所闻,贤哉夫人!贤哉夫人!今既铭其墓,不敢隐亦不敢诬。按夫人姓李氏,世家平江,处士应之曾孙,赠右通议大夫雅之孙,而左朝请大夫、通判广德军宽之孟女也。天资简静,少长如一。通判君以才学起家仕于四方,为夫人择佳对,以推官乡里盛族,方游场屋,故归焉。时甫踰笄,虽不逮事舅姑,而承尊抚卑,适其戚疏,人无间言。女叔在室者三,夫人礼遇勉饬,相继为名人妇。当是时,平江张氏义声闻浙河以西,繄夫人之助。推官宦游不遂,筑室治园圃,日从宾客游,而中外冠婚馈问庆吊无虚月,夫人悉力相之,不以累其夫也。盖约于奉己而泰于赒急,诚以御下而勤以训子,故宗族之穷困者多蒙其惠,而长子未冠已袖然荐于乡先,鸣于上庠,闾里荣之。晚事母愈孝谨,调旨甘,躬浣濯,间于温凊则读释氏书。平时语默有常度,闺门肃如也。居无何,胡宜人卒,夫人号慕致疾,稍瘳而复作。病棘不他及,内勉夫以教子,外则以葬母嘱其弟而已。享年五十。生三男:圣任、圣清、圣和。三女:左从政郎、新扬州录事参军蔡瑀,左迪功郎、新湖州安吉县主簿李安上,左从事郎孟并其婿也。仲女先夫人二十八日而夭,季未行。孙男三人:镐、镇、燧。葬用三十年二月壬申,其地在吴县长洲乡华山天池坞,与通判君墓相望也。九原有知,夫人其奚憾!铭曰:
士之百行,惟孝为始。女子有行,鲜可举此。温温夫人,允有全美。而其爱亲,性实天畀。生也色养,没也哀毁。呜呼夫人,可谓孝矣。我铭幽宫,惟是之纪。庶几无穷,以劝为子。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熹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吾知勉(疑当作免)夫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常怀四体昊天恩,自是渊冰恐惧深。
一息尚存忧未免,死而后已即斯心。
跋东坡刚说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三一、《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三、《晦庵题跋》卷二、康熙《西江志》卷一九六、乾隆《赣州府志》卷六五、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卷一三、民国《眉山县志》卷一五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苏文忠公为孙君介夫作《刚说》,其所以发明孙君之为人者至矣。然刚之所以近仁,为其不诎于欲而能有以全其本心之德,不待见于活人然后可知也。宁都主簿郑载德得遗迹于君家,将摹刻而寘之学宫,间以视予,因为识其左方以告观者,使勉夫刚而益求所以为仁之方云。庆元乙卯二月癸未,新安朱熹书。
张守招隐(是日王勉夫到,明日严文炳之吴中。一作袁说友诗。) 南宋 · 陈造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春风吹作万家春,谁得联镳从使君。
微径问花同载酒,深堂剪烛细论文。
王郎把臂簪仍盍,严老呼舟首又分。
安得云龙随上下,佳辰不复叹离群。
次韵王勉夫晚春 南宋 · 陈造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春无酒未须嗟,却有新茶试大家。
便惬轻凉生小扇,独怜扑蔌下蔫花。
霜肤解箨初尝笋,怒瘿因谁拟问蛙。
嘉树著行森羽葆,翠青疏密俨排衙。
次韵张守王勉夫二首 其一 南宋 · 陈造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两隽诗声敢重轻,苍山对峙大川倾。
形为幼眇无遗恨,有入题评莫遁情。
未许曹刘夸独步,不应邾莒合逃盟。
清篇读罢重看镜,似觉青丝鬓脚生。
次韵张守王勉夫二首 其二 南宋 · 陈造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世味平时虫臂轻,独留意气与君倾。
向来缱绻资磨玷,拟话分携已怆情。
盛际功名方策足,他年车笠肯渝盟。
汉廷取重张廷尉,可待区区结袜生。
题王勉夫杂说 南宋 · 陈造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五九、《江湖长翁集》卷三一、《野客丛书》卷末
吾友王勉夫《经传记注辨析》凡三十卷,其议论之纯正,稽考之精确,钩摘之博洽,信可以不朽。盥读再过,还之,手抄家藏,请俟异日。嘉泰壬戌四月十八日,高邮陈造唐卿书。
分定斋记 南宋 · 陈造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六四、《江湖长翁集》卷二一、《南宋文范》卷四四
孟子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夫其不齐,皆物之天。夫惟齐之以不齐者,能全于天。予待禄耕于淮之南,春夏大旱,客见谂:某时雨霈然,某大水害稼,某虽雨未足也。言接耳,日异月不同。职是非天数,而一时旱、涝、丰、歉、凶、吉,乃尔不齐。涝而病,未雨而忧,雨而喜,意其人之分已定于冥冥,天无如之何。彼乃喜、忧且病,皆不得其正。事皆然,处其不齐,而君子众人之所以霄壤也。无求者己尊,无求生于自知,自知者中泰。即是而养之,可以旁薄一世,傲睨造物,婆娑万物之表。不然,营营伈伈,有不为物役几希。吾友王君勉夫,学富而行洁,知旧望之甚深,壮未一命,而其容充,其气和,其居家与人亹亹肃,怡怡也。辟所居斋,以「分定」名之,于世了不经意。噫,其所谓自知而无求,不为物役者欤!夫有馀者贵分,自足而已,君子小之。吾于勉夫尤深望之者,又将以分人者责之。适岁事轸虑,而书来求记,有起予之叹,故书其说。
王勉夫斋铭 南宋 · 陈造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六五、《江湖长翁集》卷二九
逐物者懑然于巨细,反己者安否之是计。我求其本,彼役诸外。一室寻咫,天地之间,盘薄容与,如栖睫端。王子视之,万间不殊。砀而迷则鳣鲸横海,祇以自困;得所栖则蚊蚋一睫,晏然有馀。轩裳典坟,鼎珍菽水。言铭厥斋,谂夸毗子。
次王勉夫见招 其一 宋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浪迹踰三纪,知音只数公。
拙非今日用,愚与古人同。
宾客虽常满,箪瓢或屡空。
躬耕逢岁旱,拄杖立西风。
次王勉夫见招 其二 宋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风月分公宇,图书静客堂。
交情知烂熳,暇日想徜徉。
我老嗟筋力,诗成损肾肠。
报章惭不敏,秋至足悲伤。
修身以为弓赋(以「修身为弓,发必中矣」为韵。)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攻愧集》卷八○
学贵务本,志当适中,惟修身而由道,遂取喻以为弓。正以不他,曲尽饬躬之术;张而弗弛,自成中的之功。士有该百行以研穷,端一心而折衷。谓存于吾者,苟不知审;则发于外者,何以示众?今也见圣师而由圣,当明四重以四轻;犹弓人之为弓,要在百发而百中。观夫学问尚志,操修及时。忠信以进德也,我则务敏;骄奢所自邪也,吾宁诡随。故此诚身之道,类夫弦木之为。虑以动,动惟时,罔蹈党偏之失;奠而发,发必中,宜先审固之持。兹盖有不言也,言则中伦;有弗行也,行皆审是。施于远大则何止百步,时乎游息则为之一弛。苟出乎而发乎,信高矣而美矣。勉夫百行,折中矩而周中规;志在四方,义为的而思为矢。彼有忠信为甲胄者,第取防闲之固;以言行为枢机者,深明荣辱之因。我是以鉴彼省括,谨夫检身。动切戒于失鹄,发何劳于扣轮?亦犹率乃攸行,《书》取若虞之度;反而求己,轲言如射之仁。因知身之修也,有立功立德之方;弓之作也,有尚角尚筋之术。然器不藏者,曷成功于射隼?材不良者,难求奇于贯虱。理既无邪,中斯可必。肯同诡遇,一朝获禽以为良;尚小仪成,终日射侯而不出。噫!主于皮者徒闻游艺之巧,佩以弦者但知矫性之柔。曷如志正以体直,自然诚立以身修。殆将观德于矍相,奚假矜能于养由?如是则有志于弧,礼何拘于《戴记》;其直如矢,道兼得于成周。诚以枉尺直寻也,固所不为;志眉中目也,亦何敢忽?取友必端,则道岂反害;与人无争,则行何有阙?又当兢兢业业,以修吾之身,肯废前功于一发?
临终诗 南宋 · 王楙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平生不学口头禅,脚踏实地性虚天。
临归不用求缠裹,趁著帆风便上船(《野客丛书》附《宋王勉夫圹铭》)。
野客丛书小序(一 庆元元年三月) 南宋 · 王楙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四九九、《皕宋楼藏书志》卷五六
仆间以管见随意而书,积数年间,卷帙俱满。旅寓高沙,始命笔吏。不暇诠次,总而录之为三十卷,目之曰《野客丛书》。井蛙拘墟,稽考不无疏卤,议论不无狂僭,君子谓其野客则然,不以为罪也。皇宋庆元改元三月戊申日下稷,长洲王楙书于不欺堂之西偏。
按:《野客丛书》卷首,中华书局一九八七年校点本。
野客丛书小序(二 嘉恭二年十月) 南宋 · 王楙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野客丛书》卷首
此书自庆元改元以来,凡三笔矣。继观他书,间有暗合,不免为之窜易。转乌为舄,吏笔舛讹,以俟订正。续有数卷,见别录云。嘉泰二年十月初五日,楙再书于仪真郡斋之平易堂。
复饶伯舆(一 鲁,饶州馀干人。) 南宋 · 黄干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四八、《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一五
干诸况如常,杜门读书,所恨者朋友可与讲习者难其人耳。病躯支离,度不可复求友于四方矣。来谕为学之方,语意极端正精实。近亦颇觉古人为学,大抵先于身心上用功,如危微精一之旨,制心制事之语,敬胜、怠义、胜欲之戒,无非欲人检点身心,存天理、去人欲而已。然学问之方,难以人人口授,故必载之方策;而义理精微,亦难以意见揣度,故必参之圣贤。故初学之法,且令格物穷理,考古验今者,盖欲知为学之方,求义理之正,使知所以居敬集义,而无毫釐之差,亦卒归于检点身心而已。年来学者但见古人有格物穷理之说,但驰心于辨析讲论之间,而不务持养省察之实,所以辨析讲论者又不原切问近思之意。天之所以与我,与吾之所以全乎天者,大本大原,漫不加省,而寻行数墨,入耳出口,以为即此便是学问。退而察其胸中之所存,与夫应事接物,无一不相背驰。圣人教人决不若是。则虽曰学者之众,而适足以为吾道之累也。《中庸》之书,首言戒惧慎独,次言智仁勇,终之以诚。此数字括尽千古圣贤所以教人之旨。戒惧以致夫中者,居敬之谓也;慎独以致乎和者,集义之谓也。致中和,岂非检点身心之谓乎?智,求知夫此者也;仁,行夫此者也;勇,勉夫此者也。亦不过求所以致夫中和也。如此而加之以诚,则真知实行,而其勇不可及矣。故学者立心,便当以持养省察为主,至于讲学穷理,而持养省察之意未尝少懈,乃所以使吾敬愈固而义愈精矣。不以持养省察为主,而曰吾惟讲学穷理者,皆务外者也。来谕以「义以方外」为随事省察,即物推明,似便以是为格物致知之事。窃尝谓古人敬义两字,且就念虑上用工。敬是持养此心,而欲其存于内者无不直;义是省察此心,而欲其应于外者无不方。居敬集义乃是要检点自家身心,格物致知乃是要通晓事物道理,其主意不同,不可合而言之也。又谓贞者万殊之所以一本,元者一本之所以万殊,如此,则亨、利两字又当顿在何处?「一本万殊」四字,朱先生于一贯处言之,以其一故曰一本,以其贯故曰万殊。一以贯之,以此之一贯彼之万,故忠为一本,恕为万殊也。今欲以四德言之,则利当为一之始,贞当为一之终,元当为万之始,亨当为万之终。自亨而利,则由万而趋于一。至于贞,则成夫一也,自贞而元,则由一而趋夫万,至于亨则成夫万也。似此方始无病,此又穷理之不可不察也。大抵讲学命词,易得有差,治报草草,未能无病,恐有所疑,往复为幸。要之,朋友笃实用功,实难其人,惟契兄勉之,吾道之望也。
卫泾故母硕人章氏可特赠永嘉郡夫人制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二、《育德堂外制》卷三
诗颂鲁侯,及于寿母。今吾名臣,致位近弼,而母不逮养,可无以慰其罔极之思哉?具官某故母硕人章氏,嫔于德门,动遵礼范。勉夫以义,教子以忠。视其夫之静退回翔,曾不以介意也。厥有贤子,经明行修,左右朕躬,显闻天下。载疏新渥,追锡郡封。其始自今,不一而足。
史宜人挽诗 南宋 · 魏了翁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勉夫惟有义,为舅可无生。
不是多闻识,那知真重轻。
子从观处化,身在吉中行。
况复无馀憾,堂封勒蔡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