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翁灵舒 宋 · 葛绍体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寻常居异所,客路得同行。
别久话难尽,路长愁易生。
湘江春自绿,衡岳古来青。
何似归休好,西岩深处耕(原案:青字出韵。)
村居即景(按:此诗亦见于翁卷《苇碧轩集》,题作《乡村四月》。) 南宋 · 范成大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宋谢枋得《千家诗》七言卷上)
西岩集序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七二
适时就甥馆,往来棠阴柳市间,知声韵之学翁氏世业也,以故人人能诗而灵舒、常子两先生特著。
常子之诗原本少陵,规完矩正,比竹谐丝。
予尝取《庐集》而序之,以为如秤星然,谓其铢黍不爽也。
灵舒则自吐性情,靡所依傍,伸纸疾书,意尽而止。
乃读者或疑其易近率,淡近浅,不知诗道之坏,每坏于伪,坏于险。
伪则遁之而窃焉,险则幽之而鬼焉,故救伪以真,救险以简,理也,亦势也。
能愈率则愈真,能愈浅则愈简,意在笔先,味在句外,斯以上下三百篇为无疚尔。
试披吟风雅,其显明光大之气、敦厚温柔之教,诚足以津梁后人,则居今思古,作者其有忧患乎!
乃知集成花萼,梦入草塘,彼各有所长,讵苟焉而已也?
然则非得少陵之深,未许读庐之什,非得三百之旨,尤未易读西岩之篇也哉。
叶适序。
按:《西岩集》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翁灵舒诗集序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七二、《黄氏日钞》卷六八
魏、晋,历齐、梁,士之通塞,无不以诗,而唐尤甚。
彼区区一生穷其术而不悔者,固将以求达也。
如必待达而后工,工而无益于用舍之数,则奚赖焉!
君头发大半白。
旁县田一顷,蛙鸣聒他姓。
城隅之馆,水石粗足,而不能居也。
上蔡先生祠堂1212年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九三、《水心文集》卷一○、《黄氏日钞》卷六八、《赤城集》卷八、《赤城志》卷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二二二、民国《临海县志》卷一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谢良佐字显道,受业二程,与游酢定夫杨时中立,皆为高弟,号上蔡先生
学者宗其传,谓复见也。
不幸遭党人禁锢,未解而卒。
诸子避虏迸逸,一死楚,一死闽,独克念者,落台州绍兴六年给事中朱震子发奏官之,寻亦死。
克念有子偕,偕三子,无衣食,替人承符,引养老母。
嘉定五年太守黄㽦子耕修郡志,访求故家得之,请见,抗宾主礼,给冠带钱米,买田宅,祠显道于学,在二程后。
郡人惊异曰:「自黄太守来,他日邦赋之没于群奸者一收敛,公使之消于妄费者悉减节,遂能以其馀兴小学,作棂星门,增大学生食,服有珩韠,器有罍簠。
又设潜火,立养济,葬丛骸。
通化达,生死润赖,此吾等所知也,惟上蔡事不可解」。
甚或嗤笑曰:「奚不切若是哉」!
夫意有远近,知有难易。
《诗》曰:「烝我髦士」,近也;
又曰:「续古之人」,远也。
小学,近而易知也;
上蔡,远而难解乎!
道非人不行,不行而天地之理不章,古今大患也。
王比联闾附而教其人,不敢薄也。
然其致道而成材者,几绝都旷国不一遇焉,故尊之贵之,珍之重之。
哀其死也,尸祝以神之,禄位以延之,更世千百犹未也,盖公之也。
若使人奋其私智,家操乎异说,各不相统,而以己之气血所胜者为善,则道德坏而义理灭矣。
子耕之举者,宜曰:「独上蔡事尤长,非不切也」。
正考父饘粥于鼎,循墙而走,其后孔子生,而孟僖子命其子学礼焉。
谢氏之困于庸奴久矣,子耕洗沐之,列于士大夫,安知无达人出,复佐二程之道!
斯可以占天意矣。
然则余之不切不愈甚乎!
徐道晖墓志铭1211年2月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三、《水心文集》卷一七、《文献通考》经籍考七二、《八代文钞》第三七册、《文章辨体汇选》卷七二四、《南宋文录录》卷二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徐照字道晖永嘉人自号山民
嗜苦茗甚于饴蜜,手烹口啜无时。
上下山水,穿幽透深,弃日留夜,拾其胜会,向人铺说,无异好美色也。
有诗数百,斲思尤奇,皆横绝歘起,冰悬雪跨,使读者变踔憀慄,肯首吟叹不自已;
然无异语,皆人所知也,人不能道尔。
魏、晋名家,多发兴高远之言,少验物切近之实,及沈约谢朓永明体出,士争效之,初犹甚艰,或仅得一偶句,便已名世矣。
夫东字十馀,五色彰施,而律吕相命,岂易工哉!
故善为是者,取成于心,寄妍于物,融会一法,涵受万象,狶苓、桔梗,时而为帝,无不接节赴之,君尊臣卑,宾顺主穆,如丸投区,矢破的,此唐人之精也。
然厌之者,谓其纤碎而害道,淫肆而乱雅,至于廷设九奏,广袖大舞,而反以浮响疑宫商,布缕缪组绣,则失其所以为诗矣。
然则发今人未悟之机,回百年已废之学,使后复言唐诗自君始,不亦词人墨卿之一快也!
惜其不尚以年,不及臻乎开元元和之盛。
而君既死,同为唐诗者,徐玑字文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紫芝
紫芝集常朋友殡且葬之,在塔山、林额两村间,嘉定四年闰月二十三日,距卒四十五日。
铭曰:
诵其诗,其人可乎!
身可没,墓不可无。
徐文渊墓志铭1215年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水心文集》卷二一、《黄氏日钞》卷六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君名字文渊
任主建安簿。
麻溪峒民业铸兵鬻盐者,官穷治群捕,因相聚为逆,多杀伤官军。
州恐,以君将而往。
君不用众,但命土人持榜告谕,皆散去,罪止三人。
监造贡茶,其长欲取于数外,君正色曰:「此人主所以荐天地宗庙,非臣下所宜得」。
永州司理
兵官大执平民为贼,冀以成赏,君明其无罪,尽释之。
龙溪
县城旁陂,旧称溉万顷,豪党私以为田,陂浸坏。
君既按视,即疏凿如旧规。
武当,改长泰
未至官,嘉定七年十月二十日卒,年五十三。
初,唐诗废久,君与其友徐照翁卷赵师秀议曰:「昔人以浮声切响单字只句计巧拙,盖风骚之至精也。
近世乃连篇累牍,汗漫而无禁,岂能名家哉」!
四人之语遂极其工,而唐诗由此复行矣。
君每为余评诗及他文字,高者迥出,深者寂入,郁流瓒中,神洞形外,余辄俛仰终日,不知所言。
然则所谓专固而狭陋者,殆未足以讥唐人也。
得魏人单炜教书法,心悟所以然,无一食去纸笔。
暮年,书稍近《兰亭》。
余谓君:「当自成体,何必《兰亭》也」。
君曰:「不然。
天下之书,篆籀隶楷皆一法,法备而力到皆一体。
其不能为《兰亭》者,未到尔,非自成体也」。
此论余尤骇之。
君与余游最早,余衰甚,落。
君将请于朝,弃长泰终从余,未及而死。
垂绝,忽长叹言争争者数声,其妹抚之曰:「何争」?
张其目视曰:「天争」。
妹又曰:「天何争」?
复力疾大声曰:「争名也」。
遂卒。
嗟夫!
君之志固远于利矣。
岂以名未就而有不足耶!
徐氏自君曾祖逢,祖赠朝议大夫泽,为泉州晋江人,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
君娶刘氏。
子曰鼎,国子学生;
曰吕。
八年十月十二日,葬建牙乡郭溪。
铭曰:
如是而足以名欤?
则所名何止于此。
如是而不足以名欤?
则古之为名寡矣。
呜呼文渊
其视斯铭。
余之所传,天亦不争。
嘉定八年九月□日。
和韵紫芝留句寄之 南宋 · 韩淲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一柱观能好,臞仙须讨寻。
从渠有丘壑,何处没山林。
乍惜灵舒试,或矜庄可吟。
飒然秋气冷,清梦水之心。
昌甫徐仙民诗集因和韵两篇 其一 南宋 · 韩淲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断自晚唐后,人人尽做诗。
生前由我集,名后得谁碑。
眇眇三灵见,萧萧一叶知(自注:三灵:灵芝灵渊灵舒;一叶:水心也。)
塔山林覆土,若奠替芳卮。
檄途寄翁灵舒 南宋 · 徐玑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闻道长溪令,相留一馆闲。
便令全近舍,尚隔几重山。
为旅春郊外,怀人夜雨间。
年来疏览镜,怕见减朱颜。
翁灵舒游边 南宋 · 徐玑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子向江淮去,应怀计策新。
但须先审己,然后可图人。
战野寒犹力,边城草不春。
曹刘若无竞,闲却卧龙身。
翁卷诗集后 南宋 · 徐玑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五字极难精,知君合有名。
磨砻双鬓改,收拾一编成。
泉落秋岩洁,花开野径清。
渐多来学者,体法似元英
湘中遇翁灵舒 南宋 · 戴复古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天台山雁山邻,只隔中间一片云。
一片云边不相识,三千里外却逢君。
简同行翁灵舒 南宋 · 赵师秀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久晴滩碛众,舟楫后先行。
终日不相见,与君如各程。
水禽多雪色,野笛忽(顾校:一作作)秋声。
(顾校:一作若)有新成句,溪流合让清。
翁卷入山 南宋 · 赵师秀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已送山民归旧庐,子今复去我何如。
渐成老大难为别,早占清闲未是疏。
小雨半畦春种药,寒灯一盏夜修书。
有人来问陶贞白,说与华阳何处居。
山路怀翁卷 南宋 · 赵师秀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困尝苦茗不论杯,天气才晴又有雷。
寂寞小亭看草坐,晚风时复堕青梅
敬谢章泉赵昌甫二十韵 南宋 · 赵师秀
 押青韵
耆旧半凋落,在者如晨星。
与翁别豫章,十见草木青。
人生几堪别,梦寐生羽翎。
迢迢玉溪波,近昨(原作作,据《诗渊》册二页二二一改)尝再经。
携家事多难,所至那得停。
山中空望来,日夕不掩扃。
岂独负兹约,尺书亦沈冥。
逢人问消息,但喜言康宁。
堕来两卷什,一以慰飘零。
感此故意弘,不我迹以形。
文章出晚岁,字画犹壮龄。
诵之西湖滨,惊动孤山灵。
翁卷游崆峒,一已烦邮铃
幸翁良未衰,吾党存典刑。
遥闻曾入郛,谅为韩与丁。
郡斋待且久,几宿涧上亭。
今春少晴时,涧水应泠泠。
归来安稳否,薰风入林坰。
愿言爱玉骨,逍遥卧殊庭。
会面虽未期,忽聚江湖萍。
徐玑五首 其五 南宋 · 赵师秀
 押皓韵
道晖爱江蓠(原作篱,据顾本改),吾子思单老。
生念死不灭,应会沅湘道。
空山独灵舒,闭户守枯槁。
风雪将岁阑,凋零此怀抱。
山路怀翁卷 南宋 · 赵师秀
 押缉韵
幽溪晓无雨,野竹叶自湿。
涓涓北流泉,风吹落花入。
不见苦吟人,芳思将谁拾(影印《诗渊》册一页二五八)
宿翁灵舒幽居期赵紫芝不至 南宋 · 徐照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江城过一雨(明本、顾本作宿),秋气入宵浓。
蛩响移砧石萤光出瓦松。
月迟将近晓,角尽即闻钟。
又起行庭际,思君恨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