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皇子明州魏王恺金合夏药敕书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七、《玉堂类稿》卷一六
恩隆帝子,任重侯藩,属当炎暑之辰,宜辅冲和之履。
特颁良剂,庶表深怀。
景德传灯录跋淳熙六年四月二十二日 南宋 · 赵恺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九五
本朝吴僧道原惧佛教之弗传,分祖立宗,次叙其说,将以破学者之昏暗,犹灯之相续而明之,不可掩也。
噫嘻,道原之作,有得于吾子思、扬雄之意欤!
二子语道之传,则曰自至于孔子子思孟轲氏;
言道之用,则曰君子道訚然而日章
又曰:圣人之道犹日中
二者之言,其道原所谓之灯说乎!
余于外典虽未深了,公馀稍休,未尝不以圆觉为应世法门。
比因取此集阅之,其叙述入道之由,标指契理之妙,敷倡宗旨,诱掖后学,所以异于吾儒之教者几希。
惜非善本,讹舛既多,磨灭滋甚,遂载加雠教,命工镂版,用广其传,庶有补于将来云。
淳熙六年四月二十二日皇子魏王跋。
按:《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首,续藏经第贰编第六套第三册。
舍利金塔淳熙二年闰九月 南宋 · 赵恺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九五、《阿育王山志》卷三
四明阿育王山有佛舍利塔,其来旧矣,光明显现,为一方植福之地。
名彻海宇,无问识与不识,莫不加敬。
我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太上皇帝亦异其事,盖尝洒宸翰,目以佛顶光明之塔。
余自幼年闻之,愿见而不可得。
淳熙甲子之,被命来镇兹地,今年四月十一日,因往广利禅寺,恭视御书,遂获瞻礼。
诚心一启,不俄顷间,毫光发见,青红交眩,变示不一,乃始知佛大神通,历千百之久,而灵像无乎不在,是足以验前日传闻之不妄也。
既睹此异,思欲信以传信,默成一赞四章,章四句,用见皈依无尽之意。
且体塔制,镀之以金,造成一座奉安宝塔于其中,敢以赞语刻于塔之四旁,庶乎保护尊仰,永永无穷云。
淳熙二年闰九月皇太子、雄武、保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判明州军州事兼沿海制置使魏王恺书。
祈雨文二月二十八日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二、《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九八
春膏动陆,期首种之向荣;
常燠爽中,尚贻麰之觖望。
既非下民之罪,亦岂上帝之心?
惟守吏之弗虔,乃愆阳之示谴。
敢修圭荐,仰冀惠宁
伏望兴雨其濛,悉慰大田之望;
多稼且硕,用资终岁之勤。
社稷及诸庙祈雨文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二、《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九八
维莫之春,常旸为沴,时雨久旷,土膏弗滋。
若吏之弗虔,政有阙缪,以干阴阳之和,则罚止厥躬,元元何辜,罹此菑暵!
敢修明荐,以冀惠宁
傥赖神休,孚霈嘉泽,俾物无疵疠,麰麦以登,则由吏若民,咸永有嘉赖。
谢雨文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二、《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九八
厥罚常旸,懔农畴之告瘁;
以祈甘雨,冀云汉之惠宁
果蒙顾諟之仁,亟霈涵濡之泽。
锡之多稼,贻我来麰。
物无疵疠之忧,民有丰穰之望。
用伸报谢,仍露恳祈。
惟灵造之鉴观,悼民生之不易。
念一人耕而百人食,振古如兹;
使十日雨而五日风,自今以始。
终承嘉惠,汔用康年。
寺观祈雨文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二、《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九八
南讹纪候,斯穑事之向荣;
旱魃为菑,懔农畴之告瘁。
既非下民之罪,亦岂上帝之心?
惟吏守之弗虔,乃常旸之示谴。
敢修圭荐,仰冀惠宁
伏望兴雨其濛,悉慰大田之槁;
多稼且硕,用资终岁之勤。
寺观祈雪文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二、《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九八
朋阳起陆,正宿麦之方兴;
常燠爽中,顾祈年之敢后!
矧惟左,介在山丘,土虽广而民稀,地既硗而功倍。
方冬不雪,嗣岁之忧。
且阴阳之久愆,将疾疠之弗戒,用修圭荐,庶底惠宁
惟冀上天同云,式霈雰雰之泽;
大田多稼,少宽闵闵之忧。
青词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四、《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九九
闵闵农夫,暵其瘼矣;
皇皇后帝,欲必从之。
敢渎高明,荐念恳款中谢。)
伏愿臣所领偏郡,虽名江乡,然灌溉之利不及二三,而硗𥕂之田盖几八九。
地硗功倍,土狭民稠。
使十日雨而五日风,截然有序;
则一人耕而百人食,仅可无饥。
脱不幸而稍愆,将莫知于攸届。
矧日在北至,时惟南讹,方惊涤涤之山川,莫惠畇畇之原隰。
虽滂沱之数下,犹沾足之未闻。
岂时政之爽中,有以召灾;
抑字民之失职,至于无告。
孽由自作,宁止吏躬,民寔何辜,俾罹旱暵!
惟天心之阴骘,悼民力之长勤,敢冀惠宁,以销大戾。
且国无六年之蓄曰急,矧惟救死于须臾;
使雨自三日以往为霖,犹可更生于田里。
情之所迫,言莫能惮。
青词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四、《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九九
闵闵农夫,叹其瘼矣;
皇皇后帝,欲必从之。
敢渎高明,荐伸恳欸中谢。)
伏念臣所领郡,古称要藩,然土狭而民贫,地硗而功倍。
矧自比岁,疲于饷边,奸民嚚讼以受赇,污吏并缘而为市,方当事变󶰡来之日,已有本根先拨之虞。
使十日雨而五日风,诚无灾害;
则一人耕而千人食,犹虑饥寒。
设不幸而稍愆,将未知于攸届。
用修精祷,亟冀惠宁
帝临,大沛雨云之施;
庶几民免,少纾旦夕之忧。
静江府义宁县惠宁神封英济王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七、《鹤林集》卷一一
敕:朕闻之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纲纪天下」。
盖非但为兴云致雨设也。
具神某,昭明而体物,正直而依人。
乃眷桂林,实控岭海。
徭丁出役,省地绎骚,若非幽赞于神明,安得永清于郡邑?
昔也建上公之爵,既极显荣;
今焉即真王之封,益昭徽数。
尚其英爽,不昧钦承。
可。
渔洲山龙洞 宋 · 赵景纬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
于潜新城二邑间,群山纠盘,望之雄峙深秀,曰渔洲山。
苍岩突起,峭立如削。
山有三湫,二居其颠。
水行石罅间,悬注喷薄。
及第三湫,则地稍夷平,漻然以清,窈然以深,龙安其幽,时见光怪,天欲雨雪,辄冒其上。
庙于山之趾,距湫二里而近,盖莫详其所自。
始岁旱,则吏民争奔走,祠祷辄应,与凡吁号,其所不获者神辄应之,不啻慈父母与爱子也。
淳祐四年孟夏不雨,祷之应;
涉秋禾且秀,又不雨,祷又应。
于是两境人士歌舞歌神庥,声相属于涂。
其耆老顾其少者言:「吾曹幸耕且食于此,耳目所不接姑勿论,自淳熙迄淳祐历雨。
庚子岁大祲,他境殍死相枕藉,而吾里独饫稻粱。
凡其仰父俯子,赖以乐其生,送死无憾,繄神之赐,无所报」。
杨登来谒记,曰:「将显刻石以无忘大德」。
谨按《祭法》,山林川泽能出云为风雨则祭之。
而国家岁时命州长吏祭其境内名山大川,为民祈报,且著之令。
今惟神泽两邑,效绩章显,法应命祀。
而前侍郎耿公秉欲请之朝,不果。
今神所以惠宁此民,愈久弥笃,其必有成耿公之志者,因并著其俗以俟,且为之辞,俾歌以侑神。
其辞曰:吁嗟云汉兮,下民之恫。
上帝孔仁兮,神职其功。
渔洲兮山崇崇,嗟为云雨兮噫为雷风。
山之阳兮水之浒,鼓坎坎兮巫屡舞。
神之来兮云旗,驾飞龙兮从文螭。
云溶溶兮在下,沛流滭兮横四海。
横四海兮焉穷,惠我兮禾芃芃。
三时不害兮去螟蜷,我仓既盈兮我庾维亿。
民报事兮无怠荒,千秋万岁兮神无我忘。
按:道光新城县志》卷二一,道光三年刻本。
读云汉篇 明 · 俞好仁
 押翰韵 出处:㵢溪集卷之四
天公高居知几重,从古福善运元干
旱魃矫至仁,扇布下国如涂炭。
下土微臣深冤愤,无可奈何歌云汉。
时维七月岁将登,百谷实秀民争衎。
吁嗟遭遇大不祥,盾日蕴隆天地烂。
岭外三万里农桑,一一枯槁难逃逭。
哀哉大命忽近止,扑地群生争扼腕。
无言掩涕罢击壤,其雨何时闻垤鹳。
上供租赋将乃何,甘与妻孥行离散。
主上聪圣轸穷阎,日日减膳勤宵旰。
庙堂贤相持世故,不必坐享忘调赞。
郡城千里苦嗷嗷,罄竭明旌卒圭判。
有皇上帝伊谁憎,胡乃聋聩空汗漫。
瞻望彗星曷惠宁,民靡孑遗空闾闬。
绿发书生卧山海,当午锄禾苦流汗。
贮泪一升非为私,□□诗酒发浩叹。
倘得商霖苏亿万,到头吾生死不惮。
次韵题金仲(盛迪)贫堂甲戌 清 · 任埅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水村集卷之三
架石依林屋数间,占来佳境破天悭。
一溪明月桃花水,万壑清风桂树山。
青琐梦回瞻日远,紫芝歌罢望云閒。
柴门车马终年绝,时对田翁为解颜。
两江总督书麟四川总督孙士毅陕甘总督勒保各报春月雨雪情形诗以志事乾隆甲寅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七
江苏沾泽已曾知(昨据奇丰额江苏省府州属于二月上旬先后均得雨泽已有诗志慰),徽歙蒙甘又报兹(兹书麟奏上下江春雨优沾并报安徽省安庆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颍州六安泗州滁州和州等各府州属亦陆续于二月初七八九十等日先后得雨三四五寸不等而江苏省之淮安扬州徐州各府属于二月中旬复得雨泽入土极为深透)
蜀省水充春种(去声)(同日又据孙士毅正月以来成都附近各府州属先后均得透雨三四次及四五次不等其通省各属地方亦俱晴雨得宜田间蓄水充足塘堰皆盈堪供翻犁耕种之用并据新疆各屯员禀称春月雨雪沾足冬麦长发春麦亦俱播种兵番悉皆乐业地方亦极宁谧),肃疆雪遍早耕宜勒保前奏甘省上年冬间并正月初旬兰州省城及附近州县频沾雪泽兹又据奏兰州巩昌平凉庆阳甘州凉州宁夏西宁秦州泾州肃州府州属于正月初十十一二及十四五等日得雪四五六寸不等省城又于二月十一二日得雪随落随消入土深透并据附近之狄道河州等十八厅州县禀报同日各得雪泽除融化外积地五六寸不等当此东作将兴之候渥泽连沾均可乘时播种民情甚为欣悦)
畿南齐北却希渥(前据梁肯堂直隶顺天永平正定宣化等府属于二月十八日得雨一二三四寸不等惟河间天津一带犹未沾泽又福宁东省迤南各府州属已得雨七十馀处惟武定德州等处急盼甘膏颇与河间等府情形相似),仲过季临审迫时。
迩日作云仍靳雨,静思过待惠宁(每日宫中在此过上帝及之龙神各处拈香拜祷几于坐卧不宁或于急切念未免又近烦黩内返殊难自解惟有静思已过以待耳昊苍鉴宥庶几惠施渥泽)
终日乾隆丙申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六
终日霏微雨细零,弗成分寸祗濛溟。
惭予诚未格时化,敢忘民艰曷惠宁
斋居即事乾隆癸未 清 · 弘历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三十
低田甫得种,高田已出秧。
有结穗者,有才三寸强。
望雨虽未迫,愁乃倍徬徨。
灾沴荐臻后,亟待接青黄。
雩祭举龙见,希霈甘膏霶。
然非至太甚,不敢礼异常(每当地实雩祭望雨甚时或彻大驾不御辇旧岁霖潦之馀润得数寸雨即佳不致旱甚故一切礼仪如常心虽愁望亦不矫情为过甚之举)
心则惭甚焉,惠宁吁昊苍。
端午日二首 其一 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
望雨至端午,殷忧日以甚。
或举农谚云,雨乃螟螣谂(农谚谓端午日雨生腻虫故有以是日不宜雨为解者)
或曰甲子(是日为甲子),雨恐致潦浸(叶)
其然岂其然,无过慰解朕。
祇愿救燃眉,且雨馀后审。
终日既以晴,咎无休尚寝。
吁嗟曷惠宁,瞻仰徒勤恁。
北方春夏旱,十年七八遇。
午日不举节,问安劳慈顾(北方春夏缺雨乃常有之事向年端午例陈节事恭奉圣母至御园宴赏若适遇祈雨之时即不举行惟诣慰畅春园问已不安复得慈怀恐余过忧每多方谕今此景可既以悯旱萦愁念此倍增戚矣)
河道总督李奉翰雨水二麦及运河情形诗以志慰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一
淮扬荐被灾,麦收实最要(前岁淮扬所属地方夏秋缺雨因旱成灾上年七月初间又因黄水清水运中河同时并涨以致清江漫溢下河一带被淹虽赈恤有加而民食不免拮据今岁麦收最为紧要兹据李奉翰奏称淮浦一带于三月二十至二十五等日连得密雨入土深透前因查勘新淤滩地经过清河山阳阜宁等县察看麦田长发茂盛大麦得此雨泽结穗益资饱满小麦亦在扬花丰收均可预卜等语)
兹当结穗时,渥沾甘雨膏。
稔收预可卜,飞章因入告。
卑之莫高论,谦吉满勿蹈。
更称运河深,漕艘依次造。
中河虽略微,借黄水亦到(又据奏本年重运漕船现在跟帮过淮自清口以至淮扬一带运河水势宽深浮送有馀其运中河内因东省来源较弱已将家堤引渠开放过水四尺由房亭河入运接济运中河水势增长截至三月二十八日已渡黄漕船四百四十馀只)
披览慰南顾,大胜近年貌(前岁因湖水微弱清口浅阻将拦湖坝堵闭以蓄清水暂借黄水济运至上年三月甫经开放张福口等引河引湖水入运而黄水汎后旋又长发倒灌以致清不抵黄不得已仍闭拦湖坝藉已灌之黄水浮送粮艘以致漕运节节阻滞详见昨年志闷诸什今览李奉翰所奏运河水势及二麦情形迥与近年不同可无南顾之虑殊增欣慰惟因近畿待泽甚殷不胜日夜吁冀耳)
官私胥接济,市价应平校。
却瞻百里近,一例暵阳暴。
云生风随至,巽二工如约。
稽首曷惠宁,嘉澍盈尺报。
金华试院宋自公堂后双古柏戊午 清 · 阮元
 押陌韵 出处:研经室四集诗卷四
自公堂后双古柏,六百馀年老宋客。
蟠根郁律透重泉,生气勃然出堂脊。
一株轇轕纹节转,一株皮厚腹中𡍩。
等閒莺燕不敢来,绝顶花雕刷寒翮。
瓦沟残日落青子,苍鼠奋髯啖其液。
此堂支柱多古碍,乾道七年魏王宅。
汤阴恶桧刳不尽,巩洛松楸种何益。
此柏幸栽节度家,颇有清香凝画戟
徒恨苔身长百尺,未与冬青树争碧。
堂阴谁可话畴昔,六碑首问熙宁石(堂后有石碑六皆两宋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