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择明”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陈承奉墓志铭开禧三年十月 南宋 · 袁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八七、《絜斋集》卷一九
公讳邦臣,字季良姓陈氏庆元鄞人也。
曾祖全,祖孜,考公权,妣孙氏、李氏。
娶林氏,先公四十六年卒。
长子从,从事郎、徽州录事参军,次徽、衢、徕、衍。
女六人,杨叔信、林鹓、汪应祥、鲍纬、蒋绎、楼浗,其婿也。
孙驹、骏、骧、驎、骐、弥寿、弥坚。
孙女适纪枢、沈昱、朱铨,馀二人未行。
曾孙女二人。
绍熙四年,该慈福庆寿恩,封承务郎
是岁皇上登极,转承奉郎
开禧二年正月戊子卒,寿八十有五。
明年十月己未,葬于奉化县溪口新建之原。
公天资孝谨,奉继母如实生己,人不见其有先后之间。
敬顺皇考意,倡率诸弟,厉志为学。
宗丞张公逊,乡之贤大夫也,方未第时,居与之邻,辈行相若,同师承,同出处,有交相浸灌磨砻之益。
中岁进取稍怠,还桃源故居,勤俭葺理,伏腊仅足,而能厚于宗族,凡孤苦无依者,悉抚教之,随其能而任以事。
季弟早亡,以其产均给诸弟,纤介无取。
胸次宽平,未尝面指人过,事或纷至,处之无难,舒徐排解,无不适当。
喜服金石药,多蓄之,有以疾告者与之不靳。
年益高,耳目聪明,饮啖如壮岁,步武轻便,其保养固自有道,抑诚心实德默相之者至矣。
平生所履,可书者众,而教子有法,尤为人所称道。
既朝夕训饬之,又择明师,俾之受业。
从师事国博杨先生,学有源流,擢进士第,尉玉山,甚有能名,为纠掾,受知郡太守,无问细钜,委以参订。
家庭义方之教,不既信矣乎?
两被恩宠,闾里歆艳,亦足以自慰矣。
葬有日,从泣请铭。
姻家之谊,不可以辞,乃述其大槩,而系之曰:
其德不耀,其贤可纪。
天报以福,亦既丰只。
命服耋耄,蕃蕃孙子。
凡今之人,如公鲜矣。
论终始如一劄子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二三、《东涧集》卷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一七
臣闻人主有善始之意,固天下之所深喜,亦天下之所深望也。
夫飞龙在天,万物咸睹,意谕色授而六服震动,言传号涣而万里奔走。
苟意向之或偏,举措之不审,则治忽之机,实肇于此。
今也讲学以进德,求贤以辅治,开言路以通下情,此帝王盛德之事而皆举行于临政愿治之初,是其初意之善固足以耸动观听,天下安得不以为喜?
然是意也,易长亦易消,易勤亦易怠,必守之以坚,行之以力,则日就月将以极其缉熙之功,言听谏从以尽其施行之实,求之必用,用之必信,而使贤者能者无不尽其才之叹,此岂非天下之所深望哉?
苟能为其所喜而复满其所望,则唐虞三代之盛有不难致者矣。
恭惟陛下以神圣之资,绍延洪之业,体元居正,励精思治
谓多闻乃可以建事也,则锐情经术增置讲官
帝王之德莫大于纳谏也,则下明诏以求直言,命群臣以上封事;
谓邦基之立惟在于得贤也,则播告中外,各举才识。
凡此设施,无非治道之大端,则善始之意固已不容言矣。
然臣惓惓之忠,尤望坚守而不变焉。
盖自昔人主固有留意于经理者矣,而为养性之说或欲以沮其勤,不欲人主观书又欲以售其术。
稍不加察,则近便嬖之时多,亲儒生之时少,而好学之勤不能如其初矣。
亦有锐意于求言者矣,然逆耳之谏难受,顺旨之言易从。
一或偏听,则剀切者谓之沽名,忠直者疑其讪上,而悦谏之心必不能如其初矣。
亦有汲汲于求贤者矣,然君子鲠直而易疏,小人柔顺而易亲,亲则莫见其非,疏则莫见其是,故积年信任或一朝疑而弃之,则好贤之心复有始而无终矣。
凡若此者,皆后世人主之通患,苟非天德清明,纯一不已,未有不蹈其辙者。
陛下退朝之暇,犹勤观览,切直之谏优加褒擢,收召耆德之臣,旌表清廉之守,此皆真心实德之所形见,固非勉强而行者。
而臣犹以坚守为言,岂为是过计哉?
盖自强不息,斯可合乾德之大;
终始惟一,乃可底日新之盛。
否则动摇于浮言而迁易于邪佞,此心转移,一息间耳,而治势安危所关者大。
臣不复援引古昔,请近述国朝之事以明之。
元祐初择明儒,劝讲经幄,广开言路,增置谏员,擢旧德于散地,设十科以荐贤,一时之治灿然更新,疑若可以无遗虑矣,而当时之臣犹有隐忧焉。
刘挚则曰:「已行之令持循无变则治道成」。
王岩叟则曰:「惟当日笃此心,不可少移初意」。
以至「日谨一日,天下之事不足虑」,程颐言之;
「终则念始,不可不勉」,傅尧俞又言之。
无非欲其坚守不变,以成其初政之美。
宗信用其言,故元祐之盛度越今昔。
异时此论一摇,或以绍述之说进,或以调停之说进,则事体非复前日矣。
然则进言于今日者,可不以是为戒哉!
虽然,人主一心,攻者甚众,少懈而受其一,则陷溺其中而不自觉。
太宗皇帝尝曰:「人主当澹然无欲,使嗜好不形于外,则邪佞无自而入」。
此先正其心之意也。
此心一正则私欲不足以乱其真,而外物不足以更其所守,以之讲学则专而精,以之听言则公而,以之任贤使能则无所处而不当。
《书》曰:「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
惟陛下留神。
取进止。
福建李安抚骏 其二 南宋 · 陈宓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六二、《复斋集》卷一六
某窃以序届朱明,时旸初煖,恭惟某官填抚全闽,泽洽一道,天同神比,台候动止万福。
某比贡手状未达间,忽蒙颛使问劳,礼隆眷厚,若待所敬。
自惟疏庸,平生得此于人盖寡,既蒙异顾,不知其愚且贱,欲以国士报,辄进陋衷,伏惟垂察。
幸甚!
某前书率尔,不敢尽布腹心,今感激奋励,不言则内愧怫志,是以愿毕其说。
仰惟门下以高明宏博之学,行刚大正直之志。
当七闽扰攘之秋,上四郡素称乐郊,今皆莽为盗区,盖藏焚荡,农桑失业。
三百年昭武名郡,一旦扫地,圣天子惩前招徕之失,选择明公,擢为方伯
窃闻忠诚愤激,食不下咽,两月以来,万姓倾耳以听施设。
兹承宠喻谓得密命,专以三山为根本,仰见朝廷好生持重之意。
然采之舆议,则谓师以八州为念,不可只守一州,身不可轻动,而兵不可不遣,财不可不惜,而募兵聚粮之费不可过啬。
城虽卑薄,与小郡不同,师以总管为职,当使山行水宿不择处所。
是以八州为城,三山纵有坚城,亦不当婴城自守。
招捕之权固重,若使轻于一出,亦非万全之策。
邵武因大军一动,阖城屠戮。
延平之人恃招捕为命,一动则覆辙在前,谓宜帅司募敢死之士,质其妻子,人与千金,得二三千人,命一将出。
尤溪招捕司募二千人,自顺昌出。
大军坚驻,奇轻举重,犒乡兵使为声援,然后贼有所畏而遮降。
其胁从之徒往往力不敌,官不能庇,自同于贼,宜多置赈济场,以饥民之惠待之,籍其强者为军,弱者使归田亩。
既有兵威,又有仁惠,其不从者鲜矣。
天下之事初无难易,特在人为与不为耳。
议者曰:「今厢禁军尚恐缺食,新军何所取给乎」?
此守常不知变者之说。
今何如时,欲而上下温饱,顾恤人情,不伤一毫,而可致安平乎!
今上自帅守,下至文武一命之士,苟能量力,自辍俸一月,诸冗食之吏、不急之费各停一月,为助不少。
纵有吏不悦,其间岂无知识深远,乐助顾施之人。
况苞苴馈宴权省数月,其助又不止此。
断而行之,孰敢不服?
一日为之则有一日之效,玩愒岁月,噬脐无及。
僭越出位,罪当诛绝,伏丐原炤。
罗迪功墓志铭绍定五年十一月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平斋集》卷三一
行于蛮貊易,行于州里难,行于闺门尤难,愈近愈不可以矫揉欺也。
三代直道微,俗日益薄,有能积忠利平实之践,使乡人尊而信,家人亲而化,耳目所接,得临安罗君介圭元度焉。
曾祖将仕晓,祖文学虨,父将仕若济,聚族以恩义相陶浃,三世不异爨。
君意承厥考弗懈,偕夫人廑苦节约,以奉烝尝,酬应内外,一簪弗营其私,倒己橐且弗靳。
而量浅机深之戒,每为子侄诵之,肃雍一门,自为师友。
升其堂,诗书之声锵如也。
绍熙甲寅水,谷贾腾跃,道殣相枕。
前是里中贷子钱者计缗累万,君叹若救死不赡,何忍更责若偿,裒券焚之。
他岁饥疫,率推食馈药以振羸乏,惟恐不我闻。
乡邻信其长者,有讼不之有司,而之君取平相踵也。
人性皆善,气质厚薄则有不齐,而行事因之。
君于善利取舍之间,择明而守确,既行于其家,又行于其乡。
天者厚矣,岁癸卯,莲异葩同跗,擢于沼子震龙生;
壬午,玉燕巢于庭;
辛卯,异竹产于书塾之庑。
义方发祥,院竞爽。
震龙声撼胶序,舍选以优升。
君时七帙,遭逢慈明大庆,遂被初品封,天于厚德之报未垠也。
明年二月乙卯,以微疾考终于家,巷哭多失声。
十一月庚申,葬平西上沈坞。
夫人先六年卒,同兆。
子男四,震龙,正奏名进士,次、从龙一龙
女四,适俞元龙、俞镕、吴伯振、郎应午。
孙男六,女二。
铭曰:
尽己忠乎,推己恕乎。
践其著乎,处其裕乎。
噫,庶乎元度乎!
权定甫宇以书论学既报。而又述其未尽之义。得八绝。又得二绝。并呈 其六 戊寅 明 · 李德弘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艮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苗莠在田当去择,是非存我自分明。
择明若道无分别,体用相须恐不成(以择善明善。不可分内外云。故及之。)
权定甫宇以书论学既报。而又述其未尽之义。得八绝。又得二绝。并呈 其七 戊寅 明 · 李德弘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艮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一般至善虽无别,穷理明心有始终。
抛却见成难尽意,欲求新话恐无同(言择明分内外。则善有二段云。故及之。此言择善明善分内外。)
镜子 当代 · 孙燕
对联 出处:中国对联甘棠奖(第一届)
世事是欲拂难拂之尘,一二寸虚实其间,清者正衣冠,洞者知兴替;
人心原可鉴无鉴之属,百余年炳煌而外,高居拟深匣,大隐择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