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答赵丞相书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六一、《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三二
某伏自石壁胡卿为缴纳《郡山囿堂记》草,使还,恭领钧翰宠答之后,继闻我公登坛授钺,开大幕府。某膂力已愆,既不能杖策上谒军门,山林退藏,又不能飞笺申词记室。未几,又闻衮衣西归矣,角巾东路矣。某平昔常爱魏野处士「好去上天辞将相,却来平地作神仙」之句,而惜莱公之不能用。今大丞相于宠利权位之际雍容脱洒如此,贤于莱公远矣。自古名盛难居,功高易危。惟朝闻命夕引道者,程、鱼之徒不能间;优游午桥、绿野者,牛、李之党不能害。始以忠孝立身,终以明哲保身,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未有我公之懿也。或者乃以辞孤棘、还节钺为高,某曰公昔不受相印矣,恳避棘钺特我公之细耳。第江表衣冠礼乐一线之脉系于元身,虽欲遁我生民,其可得乎?某犬马之齿遂七十三,形槁心灰,诸公贵人之所遗忘,新进后生之所狎侮,不自意当世元老大臣记忆诸生久而未衰,驰骑赐书,自升至莆,三家村中莫不传誇,谓此老叟有何由缘而辱大丞相知遇如此,锡赉如此。某肃使启缄,伏读数过,且荣且惧。某前拟《堂记》,每惧鄙拙,未必可用。兹承钧旨,俾记义学庄始末于石,此大题目也,当得如钱公辅舍人者为高平公秉笔。大丞相此庄此学过于高平,某之文不及钱舍人万一,胆战口呿,罔能措辞。虽留来使旬日,冥搜一篇,录本申献。然事伟辞卑,于忠肃太师厚伦睦族之意、丞相继志述事之美,不能发明一二。仰惟翘馆材隽满前,或委删润,或令改作,某幸孰甚焉。
江西诗派序 其二 黄山谷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六七
山谷豫章人。国初诗人如潘阆、魏野,规规晚唐格调,寸步不敢走作,杨、刘则又专为昆体,故优人有「挦扯义山」之谑。苏、梅二子稍变以平淡豪俊,而和之者尚寡。至六一、坡公,巍然为大家数,学者宗焉。然二公亦各极其天才笔力之所至而已,非必锻鍊勤苦而成也。豫章稍后出,会粹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体制之变,蒐猎奇书,穿穴异闻,作为古律,自成一家,虽只字半句不轻出,遂为本朝诗家宗祖,在禅学中比得达摩,不易之论也。其《内集》诗尤善,信乎其自编者。顷见赵履常极宗师之,近时诗人惟赵得豫章之意,有绝似者。
林同诗序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六八、《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六
余尝患近人之作多俗间浅近之言,少事外高远之趣,达者酣豢宠利,穷者梦想功名,情见乎词,千人一律。惟寒斋父子不然。子真幼于程文尤工,然性纯孝。寒斋尝病,左右侍汤液,至不忍入州应举。尝赴胄试,自里抵京得诗一卷,十之九皆思亲之言。年未四十,慨然罢举。志尤洁,非躬耕不食。植梅百株,日哦其下。钞新旧藁示余,无一字一句堕落世网,独于古今所谓仁人志士、忠臣孝子,每致其惓惓。昔韩子评欧阳詹,云:「读其书,知其于慈孝最隆」;答李翊云:「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以子真所作考之,信然。子真素多病。宝章公葬福胜,距石塘十五里,余尝偕往,涉溪陟巘,野风栗烈。余时已六十一,坐凉舆,无伞扇,往还皆然。子真暖簥垂帷,不敢出也。今又九年,闻子真尚怯寒恶风,终岁不越户限。余垂七十,亦病卧一榻,非复前日之后村翁矣。嗟夫!造物之所甚靳者,富贵也,功名也。余与子真既已割弃此念,至于笔以老而严,吟以穷而工,是区区者,忍不予畀哉!春益暖,病益愈,当招子真过我共究其论。子真林氏,名同。或问子真可方何人,余曰:先朝魏野与其子闲俱入《隐逸传》,俱有诗名。甚矣哉,寒斋之似野,子真之似闲也!
再题林合诗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八四、《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后村题跋》卷九
余尝以寒斋方魏野、林逋,以子真方野子闲,然士各行其志,不必皆以隐为高。子真与其乃翁既列于隐逸矣,子常尤工程文,方当唾手取先龙学公、宝章公、焕章公、靖安府君世科,而近时诗文亦有超世绝物之意。昔君家和靖不娶无子,然力教弟子宥擢甲科,宥子大年为侍御史,以介洁称。和靖身虽隐,未尝欲其子孙之俱隐也。然则子真为闲,子常为宥为大年,林氏父祖之所望也,奚必如云夫父子皆为少微星哉!
赵仲白墓志铭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八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仲白讳庚夫,宗室颍川郡王之后。曾大父某,知鄂州。大父某。父某,始为闽人。仲白少玉立,风度如仙。书一览默记,尽卷不脱一字。为文章神速。两试礼部不中,第用取应补官,久之不调。畿漕辟嘉兴府海盐县酒务,府公王舍人介檄权青龙镇。势家或为大商地,匿税钜万,仲白捕治之急,势家诬诉于外台,下吏鍜鍊成其罪,坐停官。王舍人抗论力争于朝,不报。仲白既废,杜门苦学,贯穿百氏,特邃于《老》、《易》。喜纬书,坐一榻下筹布蓍不已,以为世道隆替、人事成坏皆系乎数。从方士受水丹心,独神其术。谈禅尤高,朋友莫能诘难。其平生志业无所泄,一寓之诗,丛藁如山,和平冲澹之语可咀而味,愤悱悲壮之词可愕而怒,流离颠沛之作可怨而泣也。会中朝有知仲白前事冤者,得复元官,于是淮蜀交辟,而仲白死矣。仲白性不妄交,与潘柽、赵师秀论诗,曾极论《参同契》,辄暗合。遇贵公张宴,广座命题,众宾方嚬呻营度,仲白已飞笔满轴,神色自得。盖其所挟高,未尝蕲压人而每出人上,故爱仲白者寖少,严而忌之者众矣。仲白家贫,不屑治生,乌帽唐衣,自号山中翁。所居隙地才丈许,而花竹水石之玩皆备。古梅一株,终日吟啸其下。其归自海盐也,新脱酷吏手,行李荡失,妻子奔踣蓝缕,犹以两夫舁一鹤自随。晚客京城,闻鹤死,惋惜不食,赋诗甚哀,其情致风味如此。呜呼!斯人不可复见矣。予观昔之文人若相如、李白,世称薄命,然所为文亲蒙天子赏识,给札捧砚之事极一时之荣焉。近世林逋、魏野皆以匹夫名字流入禁中,数下诏书徵聘。仲白才追昔人,会开禧、嘉定间天下多事,三边用武,君相所急多材建功名之士,而山林特起之礼其废已久,由是仲白阨穷终身,其文不达于天子,徒为闲人退士、衲僧羽客诵咏叹息之具而已。仲白卒于嘉定己卯二月壬戌,年四十七。十一月庚申,葬于城西七里甘露山。配顾氏,国子博士杞女,有高才,与仲白如宾友。男时愿,女二人。时愿哭谓予:「子幸铭吾先人」!念昔与仲白游二十年,尝约岁晚入山读书,仲白弃予而夭,行而无所诣也,疑而无所订也,瑕而莫予攻也,怠而莫予鞭也,呜呼悲夫!仲白既明数,前知死日,访其友寺丞方公信孺求棺。及死,方公捐美槚殓之。仲白诗最多,自删取五百首。所著有《周易》《老子》注、《山中客语》、《青裳集》。予早知仲白,顾今学退才尽,铭其墓有愧色。至于拊其家,教其孤,行其文字于世,方公责也。铭曰:
万山四围,君藏于斯。所埋者骨,不埋者诗。后千百年,陵谷或夷。读君集者,必封崇之。
野塘赵处士墓志铭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三八、《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余晚起家为词臣,赵君庆龙自淮左捧檄入都,请予铭其先君子野塘处士之墓。余已耄昏,又禁中书诏填委,诺之而未暇也。既而余告老还山,岁中淮左之使再以书至,且赍粮以待,曰必得铭乃归,余不敢以衰惫辞。赵氏南渡初自郑州管城避地信州之玉山县,居焉。处士讳遂,字景初。于学士公讳督为五世祖,于龙图公讳旸为高王父。学士以吕汲公荐入馆,龙图坐与陈了翁善谪舂陵,为靖康右正言。于赠承议郎讳泽为曾王父,于沅州通守讳涣为王父,于直秘阁章泉先生讳蕃为父,妣孺人俞氏、邢氏。少传家学,又负笈千里,南岳麓,东丽泽,以寻张、吕之绪。从岷隐戴公受《春秋》,晚益殚洽,尊闻行知,非若世儒书痴传癖而已。章泉先生高节闻天下,春秋高,坚卧不出,然四方之士从者如云。处士左右承迎,凡可以娱亲享宾者,倾家无吝色。先生寝疾,处士已华皓,尝药举扶,执丧送终,哀动行路,骨见衣表。朝廷以先生累辞聘召,晋直木天,法当泽子。处士嫡长也,叹曰:「先人逃名,敢因以为利乎」?力辞。改命承务郎致仕,亦不敢拜也。即所居之侧绵蕝数椽,扁曰「野塘书院」;又为小圃,扁曰「东囿」。秀岩李公榜其堂曰「企疏」,谓公父子不减二疏。处士落笔语妙,篇什流传,然未尝存稿。其自咏有云:「诗乎颠次必于是,酒也须臾不可离」。杂之章泉集中无辨也。为人内端介而外和易。早交名流,晚殿诸老,清谈修谨,独坚悍不衰。将终,旬浃无所苦,觉体倦,戒家人具浴歛,议丧葬,命易箦,正寝而逝。生于绍兴壬午七月十四日,卒于淳祐丙午六月十九日,年八十五。明年丁未二月丙申,葬于招善乡叶家坞之原。配俞氏,先夫人之侄,徽守湍石先生讳毕之曾孙。三男:长庆曾,迪功郎、泉州德化尉;次庆章,宝庆乙酉贡士,皆前卒;次庆龙,见迪功郎、泰州节制司准备差遣。一女,适起居舍人故韩祥。孙男女各八人。自古王侯将相多如麻粟,惟逸民高士,虽帝王盛世不过巢、许、夷、齐辈数人,厥后有为羔雁动色、猿鹤惊恐者,故谢公有小草之侮,藏用有随驾之嘲,常秩有听鸡之刺,非素隐之难,而终隐之难也。若夫父抗节于前,子继志于后,余考前载,得三人焉,汉徐稚、晋戴逵、本朝魏野而已。三士所立固高,稚子登,华歆欲见不诣,公府交辟不应,汉末盗贼敬之,不犯其里;逵子勃亦高尚,以散骑常侍徵不至;野子闲与仲先齐名,时人有「父子少微星」之句。非身隐之难,而世隐之难也。以古准今,处士真章泉先生之子矣。铭曰:
子铭季札,不过十字,野塘之铭,稍觉词费。谁传逸民,有考于是。
回石塘林子真生日启 南宋 · 林希逸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二九、《鬳斋续集》卷一五
汉阴丈人之居,纷其罗雀;文隐先生之子,誉以绂麟。拍手自歌,汗颜滋甚。伏惟某人,希踪魏野,拍肩洪崖。屏案上之《楞伽》,占笔端而游戏。味少林之随,久矣杜门;弦清庙之音,时乎应世。铿鍧五字,黼黻一寒。棘句钩章,是乃兄之馀事;金舂玉应,尤愧仆之非长。
振策 南宋 · 释绍嵩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振策出游眺,清吟竹影东。
石门千仞断,秀水一篙通。
郡阁烟光里,人家秋色中。
乌衣多胜槩,老子柰途穷(梵崇、刘延世、杜审言、洪刍、魏野、诚斋、晁说之、晁说之)。
山居即事 其十 南宋 · 释绍嵩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老罢休无赖,吟诗报答闲。
圆扉长寂寂,腾口任㘖㘖。
护塔云偏重,栖林鸟自还。
荣枯不经意,何用密防奸(杜工部、杨济翁、骆宾王、韩愈、(当为柳宗元)仲休、魏野、葛次仲、赞宁)。
回吴提干劄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九六、《秋崖集》卷二六
某去冬里人不戒于火,延及敝庐,老人无所于居,始肯来此。郁郁不乐中行岁晚之路,适又风雪寒苦,感疾良剧。某驰至在所,幸已小愈,迎侍至止,知执事亦以冒风卧舟中,然势不得往省也。已而得所惠翰,怃然久之。俗下应酬微顷刻暇,竟使子家之执讯亦无殷浩之空函,我辈襟期,谁复计此!书寄香茗,云厚禄故人得之天上者,魏仲先所谓山林野人,岂识堂食之为美,殆类此也。赵龙学前两日饟阳羡茶,为汲蜀井对琼花烹之,作数语代书,并奉一笑。
黄菊九首 其九 南宋 · 史铸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不与群芳竞(魏野),宜乎殿颢商(邵尧夫)。
露从今夜白(杜甫),菊是去年黄(南唐李后主)。
九日陶公酒(陈襄,字述古),一生青女霜(罗隐)。
有同高士操(王之道,字彦猷),得尔慰凄凉(翁龟翁)。
种菊(铸儿童时尝阅东轩臞儒赵公保集句梅诗,喜其多有可取。今故效颦,采撷百家英华为菊成章也) 南宋 · 史铸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幽怀远慕陶彭泽(王禹偁),一亩荒园试为锄(苏子由)。
自种黄花添野景(谢景山。见《诗话总龟》),几多光彩照庭除(魏野)。
随隐诗集序 南宋 · 黄震
出处:全宋文卷八○四七、《黄氏日钞》卷九○
陈藏一以诗文际遇先皇帝,事(阙)宠烨然。及归老故乡,依然一布衣。余尝(阙)其人之贤过相如远矣。藏一有子克绍(阙)隐亦以诗来求余为序。余谓此骚坛世将也,搴旗助噪,余何敢后,特未知随隐之号何如耳。夫诗固隐者事也,然昔魏闲之继魏野,父子皆以清吟名世,其视权势若将浼焉,谓之曰隐可也。随隐君方以父任禄仕宫庭间,奈何遽号随隐?岂风月正其素习,禄仕非其得已,姑托此以自明其心耶?余观宝晋米氏亦父子世承异恩,而片言只字流布人间,至今如九鼎大吕,愈久愈珍,世未尝以其非郊、岛之寒落而少之也。然则诗固隐者事也,亦非必其身隐而后其诗显也。米氏高风逸韵,必有出于际遇之外者矣。随隐于米氏则元晖之比也。黄山谷尝得元晖印,赠之元晖,竟以为序,竟以字行。《随隐诗集》改号次晖如何?愧余非山谷耳。
挽太博朱古平 其二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铁砚伤同志,青灯忆旧游。
临轩朝凤阙,驰道听鸡筹。
魏野神仙宅,元龙湖海楼。
西风一挥泪,世事盖棺休。
诗思十首 其六 宋末元初 · 方回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杨刘昆体变,谁实擅元功。
万古推梅老,三辰仰醉翁。
穆脩先汉笔,魏野盛唐风。
今日何人悟,江湖恸阮穷。
次韵谢吴太初(与。祖遇龙太学博士,所生父觉)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落笔谁云古意赊,四灵何得擅东嘉。
跨鸾未斫吴刚桂,对鹤频烹魏野茶。
商略春词犀堕雪,留连夜酌烛生花。
如君三世工文墨,江左于今有几家。
秋晚杂书三十首 其二十七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词韵第三部
世称陶谢诗,陶岂谢可比。
池草固未彫,阶药已颇绮。
如唐号元白,白岂元可拟。
中有不同处,要与分朴诡。
郑圃赵昌父,颍川韩仲止。
二泉岂不高,顾必四灵美。
咸潮生姜门,虾蜞以为旨。
未若玉山雪,空铛煮荒荠。
隐居通议:方紫阳序罗寿可诗曰:诗学晚唐,不自「四灵」始。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徐常侍昆仲、王元之、王汉谋。昆体则有杨、刘西昆集传世,二宋、张乖崖、钱僖公、丁厓州皆是。晚唐体则九僧最逼真,寇莱公、鲁三交、林和靖、魏仲先父子【魏仲先 原作「和仲先」,据隐居通议(读画斋丛书本)卷六改正。按: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蜀人,有草堂集】 、潘逍遥、赵清献之徒,凡数十家。欧公出焉,一变为李太白、韩昌黎之诗。苏子美二难相为颉颃,梅圣俞则唐体之出类者也。苏长公踵欧公而起,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五言或三谢【三谢 隐居通议作「追陶谢」。】。独黄双井专为少陵,秦、晁莫窥其藩。张文潜自然有唐风,别成一宗,惟吕居仁克肖。陈后山弃所学学双井。黄致广大,陈极精微,天下诗人北面矣。立为江西派之说,铨取或不尽然。陈简斋、曾文清为渡江之巨擘。乾淳以来,尤、范、杨、陆、萧,其尤也。高古清劲,尽扫馀子,又有一朱文公。嘉定而降,稍厌西江。永嘉四灵,复为九僧。晚唐体日浅日下,然尚有馀杭二赵、上饶二泉,典型未泯。今学诗者,不于三千年间上溯下沿,穷探邃索,往往追逐近世六七十年间之所偏向,非区区之所敢知也。
秋晚杂书三十首 其二十九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真韵
三月三十日,唐有穷诗人。
惜春不肯拾,共坐夜达晨。
此得守岁意,事愚意已神。
寸阴以分计,一分直千囷。
窃虑假寐顷,倏忽失我春。
今此九月晦,虚叟尤酸辛。
摇落始云悲,回首忽复陈。
讵忍弃菊旧,遽喜迎梅新。
注:虚谷云:「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徐常侍昆仲、王元之、王汉谋。昆体则有杨、刘《西昆集》传世,二宋、张乖崖、钱僖公、丁崖州皆是。晚唐体则九僧最逼真,寇莱公、鲁三交、林和靖、魏仲先父子、潘逍遥、赵清献之徒,凡数十家。深涵茂育,气极势盛。欧阳公出焉,一变为李太白、韩昌黎之诗。苏子美二难相为颉颃,梅圣俞则唐体之出类者也。晚唐于是退舍。苏长公踵欧阳公而起,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五言或三谢。独黄双井专尚少陵,秦、晁莫窥其籓。张文潜自然有唐风,别成一宗,惟吕居仁克肖。陈后山弃所学学双井,黄致广大,陈极精微,天下诗人北面矣。立为江西派之说者,铨取或不尽然,陈简斋,曾文清为渡江之巨擘。乾淳以来,尤、范、杨、陆、萧,其尤也。高古清劲,尽扫馀子。又有一朱文公,嘉定而降,稍厌江西。永嘉四灵,复为九僧晚唐体,日浅日下。然尚有馀杭二赵,上饶二泉,典刑未泯。今学诗者,不于三千年间上溯下沿,穷探邃索,而徒追逐近世六七十年间之所偏,非区区所敢知也。」虚谷之论宋诗详矣,然其大旨,则跻西江而祧晚唐。冯定远曰:「西昆之流弊,使人厌读丽词,西江以粗劲反之,流弊至不成文章矣。四灵以清苦唐诗,一洗黄、陈之恶气味、狞面目,然间架太狭,学问太浅,更不如黄、陈有力也。」冯已苍曰:「方公《律髓》一书,于大段未十分明白,只晓得江西一派,恶知见且不知杜,又何知杜之所从来,又何论庾、鲍,而上至汉魏乎!独于今世不论章法,不知起结,如竟陵、空同诸派,彼善于此耳!」
寄魏菊庄庆之 宋末元初 · 韦居安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一庄纯种菊,此地著诗仙。
再世陶元亮,三生魏仲先。
餐英知正味,饮水得长年。
每见君吟稿,予怀亦洒然。
又口号四首(原案:此诗寿陆义斋作,时乙巳九月。前有七言律诗一首,编入十八卷。) 其四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幼安伯可号文雄,词寿秦韩枉自工。
贤相肯交穷处士,何如魏野祝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