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代江西转运副使谢太皇太后表 北宋 · 刘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四七、《龙云集》卷一一
臣某言(同前。):数月乘轺,始温坐席;一朝易地,亟奉俞音。冒宠知惭,扪膺载灼(中谢。)。伏念臣差池筮仕,寒远起家,汩没四朝,侵寻五纪。寡先后游谈之助,止介愚朴陋之身。出望外者居多,众嗤瘝在;去老境而无几,自幸郎潜。敢意晚年,连刺剧部,按两驿故乡之便道,得千里长江之上游。使者之輶轩此来,先人之弊庐若在。风俗乐易,顾臣何功;恩私稠重,如臣已足。此盖太皇太后陛下母慈载育,坤厚无疆。求贤审官,而勤劳每加;鼓众动化,而中和斯尚。略其驽短,挽以事权。臣敢不纠逖贪残,颁宣条教,问民所疾苦,阜时之财求。越鸟巢南,方便家而效职;吴牛喘月,敢惮事以包羞。倘菅蒯未弃于丝麻,庶涓埃少裨于渊岳。臣无任(云云)。
再上蔡学士书 北宋 · 刘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五二、《龙云集》卷一七
运使学士阁下:背海西行六十里,得佛宇,号利加殿,东南隅,阁下墨迹在焉。去年秋,以吏事往还,时时览观其傍。至其说,有所谓「狼山在西,沧海在东,徘徊顾望者久之。士亦有乘桴者乎?圣人在上,可以起而仕矣」,盖未尝不慨然而叹也。常人之情,千里而去故国,把酒取诀上道,旦过通邑大都,夕阅逆旅传舍,栖迟恻怆,南绝越而北穷燕,至有所感发,不过握笔墙壁间,道良苦以泄沉叹,谨志时日,念无与同此役者耳。间有得佳山水如天台、罗浮、洞庭、苍梧,与夫风亭月观,如杭之望湖,巴陵之岳阳,钟陵之滕王阁,又不过夸足迹所至,示临风取快,真足为命俦啸侣之适。其馀则寄傲寥廓,镌铄物怪,览古念旧,吊叹荒落。至下矜笔札,弄翰墨,斯已矣。是数者,自众人观之,直好事耳,非若踌躇缅邈,足郊野而心魏阙,汲汲乎病不得人以事君者之所为也。嗟夫,阁下真可以为无负矣。窃尝谓士之号奇伟拔出者,无处而不有,彼惟耻与世俗子浪自许可,出头角,争长蛮触之域,是知在上者或不得而知,虽知之或不得而加审,非必高逝独往,皆乘槎徒也。亦犹古人谓郎潜陆沉,或相与比肩交臂,漫不别识,岂率在终南嵩少间哉?然阁下之用心,独某有以知之。身按察一道,职不为不要;淮东西郡十九,县六十有九,地不为不广。大率计,属吏大小,当无虑千数,不求之近而求之远,释此稔熟之后尘,睇彼辽绝之沧海,岂人情哉?乃若某则以为远者尚求,则近者滋所以不忽。莫之闻且见者,犹寄声使仕,则茍任驱策,谁非可援而进者?是则壁端云云者,正所以示广也。盖虽若某之朱愚朴陋,犹足以应阁下之举,则所谓示广者信然也,非耶?某不肖,为吏于此,殆未有以塞责,徒以留心文字,间遇喜好,从中辄发,譬之候禽春转,美好不择。前日不自循揣,妄亦贽书左右,小官不识忌惮,正恐缘此得罪,而阁下卓然赐之奖怜,随复见录,甚于挽不前而亟推之。且举者之拔人也,非亲且旧则不置,非处显家子姓则不置,非耳目所际接、与旁有援助、与历试以事而不轶则不置。某于此数者,初无一焉。是阁下之知,出于特达也。夫惟有特达之知,然后得之,可以无愧。是某之受知,决非偶然者也。用某之不肖,占淮海一方士之受赐,且不可一二数,是则壁端云云者信矣,其无可疑矣。嗟夫,若阁下真可以为无负矣。凡人骤而获摩搔洒濯,则操笔剡谢启,如不终朝焉,饰词巧譬,尚恐卒卒不满意。是人也,非惟自处不厚,亦非所以待知己,则某于此,诚所不暇。且阁下于今固已列为显人,夕驱锋车,则朝践文石。而某之仕宦,方自燕适越,而发足者也。辱阁下之知止此乎?若犹未也,期之终身,斯可矣。故某之所以谢阁下者,其说如此。某再拜。
垂拱殿赐对蒙恩入省 北宋 · 李复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黼座亲瞻咫尺威,恭承天语慰衰迟。
锦书殿陛初传赐,白发郎潜且漫为。
九日重分番直夜(自注:刑部先郎官八人,予到为九人,重分寓直。),六参便赴早朝时。
自知麋鹿难驯习,深愧鹓鸾接羽仪。
谢夔州到任表 北宋 · 李复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二四、《潏水集》卷二
比尝尘疏,愿终亳社之仙祠;今忽拜恩,俾载宁江之侯旆。仰虔严命,俯激懦衷(中谢。)。伏念臣浅甚蹄涔,利非囊颖。每自恃其愚直,故动忤于贵权,敢萌怨尤,分甘流落。知公议之有在,荷圣朝之不遗。灭灶更炊,虽尚梁鸿之慷慨;敝衣白发,久嗟颜驷之摧颓。而况控三峡之要津,连五溪之绝徼。初崇体势,分钤东道之兵屯;荐责规模,讲究新疆之边事。兹非衰朽,可副选抡。此盖伏遇皇帝陛下体乾好生,法坤博载。察臣志不图于妄动,知臣利匪在于苟求。始甚迂疏,后皆久远,不雷同于轻举,使安靖而少康。益坚素心,仰遵明诏。臣无任。
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 其五 北宋 · 晁补之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
郎潜如我未宜惊,户部须推宰相评(自注:曾丞相云户部不可无孔郎中。)。
他日碧山思却走,当年紫府已收名。
共知白发生青鬓,未废长歌续短行。
樽酒不空多坐客,君家馀事足陶情。
贺濠守唐朝请启 宋 · 孔平仲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五、《朝散集》卷一三
伏审解龟江垒,徙节淮邦,便道之官,舍舟而陆。方春时之华阜,计德履之清宁。某官禀秀气于湖山,驰俊声于翰墨。翱翔固久,皆叹郎潜;偃息尚新,已称守最。未趋日边之召,姑为濠上之游,趣还朝廷,谅在旦夕。更祈保啬,以对宠休。
送李侗诱中将漕江东 北宋 · 赵鼎臣
押词韵第四部
颜驷老为郎,三世终不遇。
奉春脱挽辂,暂见若平素。
功名岂不佳,用舍真有数。
况逢尧舜朝,士多无著处。
赫赫金门开,燕子皆鹓鹭。
天颜若春温,战栗心恐怖。
奏事幸无他,求福安敢预。
李侯衡湘来,朝谒苦未屡。
入对明光宫,爽气回天顾。
立持使者节,褒语宣朝路。
自结明主知,千载实旦暮。
富贵在子耳,江南那久住。
努力加饭餐,稳上青云去。
祭陈户部文 北宋 · 唐庚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唐先生文集》卷一九
惟公学道宽中,善于容物。立言诣理,足以名家。入则郎潜,出则使指。践更既熟,进退自如。未应闲适之年,遽有便安之请。舍者争席,方物我以相忘;吊者在门,遂幽明之永隔。耆旧○落,衣冠叹伤。阙文之史今亡,正始之音遂绝。岂无礼乐,顾先进之可思;虽有典刑,嗟老成之愈远。况我小子,受公深知。拊棺长号,有泪如覆。呜呼哀哉,尚飨!
读次文渼陂诗 宋 · 王安中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白发郎潜旧令君,东轩携酒几回登。
当初天上化凫舄,今日人间下马陵。
边地久无能赋笔,县斋新有读书灯。
昔游零落岑参在,故语流传许十称。
黄脩中大夫挽诗 其二 宋 · 程俱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旷度中无类,怀才竟莫伸。
入朝谁不达,出宰一何频。
吏隐琳宫冷,郎潜素发新。
话言犹可想,揽拂涕沾巾。
季野见和次韵二首(季野与余尝为左右史,先后知润州) 其一 宋 · 程俱
押有韵
谈迁太史令,赵卫浙西守。
妙龄中青钱,大笔笑玄酒(按:此下当夺有韵二句。)。
一麾分隼旟,七载去螭首。
行看贾生还,固异颜驷丑。
何许从宸游,金鞍系宫柳。
临江仙 其二 和王元勃韵 宋 · 刘一止
押阳韵
落日西风原上好,笛声谁奏伊凉。
缓寻山径掇幽芳。
平生真自许,江海老潜郎。
最爱杯中浮蚁闹,鹅儿破壳娇黄。
使君醉里是家乡。
更追修禊帖,一咏一传觞。
次韵孙国器喜予钞书精密 宋 · 汪藻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天教江海著潜郎,拟作他年柱下藏。
未办(聚珍本作辨)壁书摹古漆,聊将阁本写官黄。
苦心便拟耽成癖,病眼犹堪细作行。
秖恐雌霓成误读,更须频访沈东阳。
滕康初任执政封赠制 其五 父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璧琮之璞,必出于方流;松柏之材,岂生于近阜?注意功名之会,每求忠孝之家。具官某识造几微,气函刚大。知言之要,文章为后学之宗;直道而行,议论得古人之正。早挺险夷之节,晚齐得丧之心。虽嗟颜驷之不逢,终喜臧孙之有后。是生人杰,参预政机。因其履位之初,懋以报亲之典。正宫师之峻秩,隆庙祀之新仪。旌而教子之忠,成朕得人之庆。盍缘肸蚃,来对宠光。
贺莫守郎中启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三三、《鸿庆居士文集》卷一四
雅志倦游,久厌承明之直;上恩佚老,遂分刺史之符。恭惟某官德配先民,材称循吏。握兰华省,共叹郎潜;剖竹名城,徒得君重。除书甫下,舆诵欢腾。千骑班春,坐愒棠郊之茇;一廛受地,方修梓里之恭。
李使君挽词三首(李彦卿,终于宣守) 其一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治剧知公老更优,何尝箕敛急征求。
谁言粟自关中漕,但见钱从地上流。
已报南来三日(徐本作月)政,为宽北顾一时忧。
皇天自古无公道,不遣刘郎(明抄说作陶潜,徐本作郎潜)到白头。
次韵吕居仁诗尾见及四绝(六字原无,据诸本补) 其一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诗成邂逅得穷愁,眼见郎潜又白头。
人物向来山吏部,篇章今日谢宣州。
次韵相之木犀六首 其五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留香欲住正须阴,远引山林却要侵(徐本作深)。
绝韵有谁能画得,郎潜诗妙最知心。
满庭芳 其一 生日 宋 · 张纲
押先韵
十月风光,小春时候,宴堂初启朱筵。
博山云润,风细袅晴烟。
坐有文章公子,争吟唱、诗满花笺。
帘帷里,时闻笑语,今日间生贤。
郎潜。
虽未贵,虚名自有,清议推先。
更那堪、高堂重庆兼全。
占取人间乐事,何必羡、玉带貂蝉。
飞觞处,深深更祝,龟鹤永齐年。
江东提刑到任谢宰相启 宋 · 张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七二、《华阳集》卷二六
薾然衰病之馀,何心禄仕;付以澄清之任,有腼面颜。矧一路之所临,合十州而共治。民力已凋于近岁,吏奸多忽于下情。盗窃起而纵横,兵戈随以纷扰。谁非听讼,蔑闻《行露》之歌;责在有司,宜敦观风之举。有如顽钝,曷称选抡。得官十有九年,遇事百无一可。索长安之米,尝获诮于郎潜;昧城旦之书,顾奚堪于使指。徒以亲庭之欲便,遂叨乡部之初除。有同择地而安,实出自天之幸。瓜期屡及,匏系弥深。每将揽辔以之官,辄复杜门而待次。阅岁阳之七换,更宸綍之四颁。旧物故存,政恐妨于近制;新恩甚渥,俄就易于邻封。夫以山野陋庸之姿,上烦朝廷委曲之记。使其自处,未必能然。冒宠则优,抚躬曷措!兹盖伏遇某官躬秉道德,端居庙堂。扶社稷之中兴,颇类断鳌而立极;正纪纲之欲坏,尤先推毂于群材。致此贱微,亦蒙甄录(《上吕都督启》改云:「某官入冠揆路,出熄戎旃。天下有达尊三,异数兼荣于将相;中国之长技五,神兵坐镇于蛮夷。大开公正之途,不弃草茅之贱。致兹孱琐,亦预使令。某敢不恪奉教条,讲修职业。」)。念乘轺之非据,深怀颠覆之忧;仰大厦之可依,实赖帡幪之赐。其如率职,不敢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