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天台陈侯牧斋记 南宋 · 幸元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三二、《松垣文集》卷三
高安通守陈侯,宅天台之胜,辟地为斋,取《坤》上《艮》下象初之辞,以题其额曰「牧」。
余观孙兴公所赋天台,穷山海之瑰富,尽神人之壮丽,侯莫之取而独志于地中之山,其知道乎!
陈氏世登显宦,功在盟府,侯年甫踰三十,荣领监州符,非若初之在下也。
吞云梦,压天虹,陵厉清浮,夫谁曰不可?
而富贵不能使之骄,声势不能使之满者,以天道之所益,地道之所成,人道之所好,在此而不在彼也。
天台之山,跃峰奇挺,上与天齐,俛视众皱,吾有取焉,是以岩岩自居,而视天下莫己若矣。
升而牧一州,必不能画诺坐啸;
进而牧天下,必不无吐哺握发
何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地秀则草木不秀。
故天非自明也,以日月而明;
地非自秀也,以草木而秀。
侯之名斋,弗于兴公之赋,而切切于上顺下止之初,则欲以天地之道自牧也。
养明,韬巧以拙,而礼贤材,盛宾客,受切磋琢磨之益,以趋乎古圣贤之径。
尊德性而道问学,极高明而道中庸。
则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天道之光明,地道之上行矣,何有大川之涉乎哉?
虽公孙硕肤,赤舄几几,垂光方策,诒训万世,而床下之巽,丧我资斧,则与仆仆望尘而拜者等。
故圣人论君子之光,终必曰尊而光,则以巧言令色失之足恭,胁肩谄笑失之病畦云尔。
卦以五柔而宗一刚,岂以卑之可踰哉?
过于自卑,则流于《杂卦》之所谓轻,不可也。
侯以卦为名,而字曰尊道,其知以轻为戒乎。
予观丞郡于筠,其心休休,州民之康,不以为功,而名其堂以「吏隐」,知所牧矣。
堂后种竹梅林之侧,一室萧然,则扁曰「四友」,则雪饮风餐,清高不改,知所自重矣。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予之望也。
予以受廛之士,见辱倾盖,今来属予为记,姑诵所闻于古者,复命之辱。
花竹之幽,江山之美,栋宇之华,琴书之富,他日或得宦游以观,当为我侯赋之。
赤城志后序 南宋 · 齐硕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二六、《赤城志》卷末
今天下郡县皆有纪录,台独为阙典,问之故府,则知前乎此者盖尝会稡而疏略未备也。
承乏之初,固窃有志,而事方有所未暇。
越明年,岁以稔告,郡家粗可支吾,于是命郡博姜君延集人士,相与讨论,而属笔于筼窗陈君,阅数月而后成书。
吾州在浙左为佳郡,读孙兴公一赋,则知山川之美实甲东南。
况自晋、唐至今,前后曳组于此多一时名胜士,至于骚人墨客,搜奇抉秀,皆班班可考。
然则是书之作,岂特可以补职方氏之阙,虽山川人物亦将由是而发扬呈露于天壤间,其为益于台也深矣。
嘉定十六年郡守青社齐硕书。
宁海县 南宋 · 储国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五、《历代赋汇补逸》卷六、雍正《浙江通志》卷二二、光绪《宁海县志》卷二○
孙兴公作《天台赋》,信耳闻而任臆度。
宁海其东麓也,事或湮没而弗著。
独一丹丘存旧名,而临海天台交有之,莫订其实。
余家宁邑盖五世,其山川里社之所隶,人物土产之所钟,有亲见,非剽闻,有谂知,非臆度也。
矧夫皇舆塘、钱塘邑在五百里甸服中,声教浚涤,精彩呈露,月异而岁不同。
顾以千百年往事概观,得乎?
暇日翻故书,因命子墨赋之。
词之浅薄,虽不谐金石声以取誉于时,原古备今,聊以补前赋所未及云。
东都来,问于桃源主人曰:「吾行天下,周览山川,九土之别扬州,台岳未发于神秀;
六朝之都建邺宁海罕著于名贤。
堪舆闇而弗耀,图谍佚而无传。
子居是邦,愿闻其所以然」。
主人曰:「客亦知夫天施地生之有消长,古往今来之有更禅者乎?
吴越为蛮索,《春秋》之所同贬;
以台明为瑰富,词人之所深羡。
晋太康,吾邑始显。
回浦而置郡,析章安而为县。
初宅白峤,声迹岁远。
旋卜海游,规模日浅。
今迁治于广度,得形局而恢展。
背乌石之岧峣,腰玉带而回转。
桥亭横界乎两街,市门旁达于四面。
祠应三台之顷临,井象七星之分建。
祥符之奉帝真,新皇祖之登御殿。
藩府之仪式崇,十节之侯谒见。
绍兴之定庠,揭四教之堂扁。
屏门阓之嚣諠,俨丽泽之渊泫。
祝圣则放生池之记复出,励贤则释褐坊之题壮观。
祭社有坛,以重先农之祈报;
登陆有亭,以隆过客之宾饯。
尔乃六卿冠盖之都会,千室弦歌之敷阐。
隶方畿之繁邑,非邾小而滕褊。
其山则东有帽尖盖苍之绝巘,西有桑洲桐岩之卓峰,岘城矗立于南鄙,天门昂峙于北封。
三十六雷当其肘,一十六窟蟠其胸。
跨古岫而上寮斗,盖梁宣王之旧游幸;
踰摘星而入瑞云,又佛昙猷之谂经从。
垝桥之虹,石梁杳通,苍苍葱葱;
仙岩之峰,洞天几重,穹穹窿窿。
奇龙勍虎,崄怪巃崧。
云情雨状,变现洪濛。
康乐思登而泥武,文举愿从而迟踪。
其海停纳万流,宗长四渎,控直港于稽鄞,引大洋于温福。
出乌崎,通鸭绿,睎日本,睇旸谷。
合镇都而为五十二,隶海屿者有三十六。
马筋滉漾之乡,汇闾尾而吸长川
黄渡湍激之势,架修梁而接平陆
缑城以北,厥壤既隩,叹𩸞亭之旧,筑浮门之曲。
厥聚惟簇陈,长城之故族。
一日再潮,阳往阴复。
千艭万艘,东奔西逐。
元舆观之而难言,子虚赋之而不足。
其野则有郊坰原隰,溪涧洞潭。
其平如掌兮通适,其峻无涯兮叵探。
视涓流而过坂兮,为砩为圳;
望朝氛而竟野兮,为雾为岚。
风挟飓而震远,雨拖浪而荡炎。
居氓安之而生聚,神物凭之而隐潜。
尔乃培厚而百家集,渊深而万有涵。
姜畦富于坛黄社,蔬圃利于后洋溪南。
苔脯擅奇于古洞,茶笋毓瑞于宝岩
峡石蓣奴,魁蹲鸱而软滑;
栲溪楮友,方剡藤之莹纤。
九顷莲芡,得水泽之富;
三洋椒漆,宜土性之咸。
蕃于筀筋淡苦,木盛于槠樟松杉。
其卉则蒲,艾芦蒹,而洒然秀出者,惟荪珥簪。
其果则李杏梅栴,而磊然饤座者,惟香橙乳柑。
其田谷则籼秫总总,而利获于海涂者相倍蓰;
其陆种则麻菽穟穟,而岁收于山货者常二三。
药物志于筼窗者大半,种谱于南塘者相参。
厥草芊芊兮,长重脂之羜;
黝黝兮,登五熟之蚕。
凿埳则梅村之沙成铁,熬波则长亭之土成盐。
以至惟错之珍,所产者多。
鲈脆鳘肥,螺珍䖴柱,蛎牡虾魁,望潮章巨。
蟳含膏而团脐,䱥凝油而塞肚,鮻通黄而粲金相,𩻣柔白而悬银缕。
新妇臂婉而凝脂,老妪帔长而曳组。
旧总谓之鲜鲜,贱不论于分数。
若夫涝涨而河豚生,汐退而弹涂聚,䖳沫浮鲗黑喣,鳌车攒蚝山竖。
修带如篦,斑鹿赪虎。
鳒目之比如瞪,鲨觜之铦于锯。
之软如束,鮨苗之多于
鲳枫叶之僄轻,鳢竹夹之癯露。
加之鲯鳗鲚鱽之党类,蚌蛤蛏䗯之俦侣。
《水经》失于登载,《尔雅》昧于记注。
名不周知,品不殚举。
于是术逞詹公,巧兼任父
随搜收于缗罾,剩堆贮于鼎俎。
又有鲤鲫细鳞,鲇鳅吐哺,蛙蟹产于畴塍,鳝鳖穴于沙渚。
濈濈湡湡,洋洋圉圉,虽水族之殊科,亦海物之同与。
矿石涸于蛇盘之丘,石首发于洋山之屿。
工师钻坚而脔分,舟人冒险而渔取。
磨砻磢砌,以供百家之常需;
胶鳔鱐鲭,以通四方之贩贾。
此虽方物之所宜,抑亦他邦之鲜伍。
而况东南正气,界截海邦,霞崌月屿,钟英孕芳。
曩以去天之辽邈,超然避地而退藏。
至屈氏子庐于湫水之浒,梅长者栖于凤山之冈。
曰铁场则有若张少霞之药鼎,曰桐柏则有若葛稚川之丹房。
虽启灵而著述,迄铲彩而埋光。
宋德之当天,同文轨于殊方。
而抑聃释,业文策而变工商。
越嘉、治、祐、宣之熙洽,联周、王、罗、李之骞翔。
赫名第而起晦,辟井社以斸荒。
迨六飞之度南,广仁泽之延袤。
东西王两族之望,左右许一门之秀,疏学殖之根源,竞贤路而辐凑。
乡贡之家,比比乎连甍;
桥门之彦,翩翩而结绶。
或骞华于童习晚恩,或擢颖于宗英世胄,或文武科之踵升,或内外优之叠奏,或能流光于宦业,匪徒角胜于文囿。
尔乃白屋公卿,青云步骤,乌台骑省之出入,虎节菟符之先后。
重典选于春闱,侈归荣于昼绣,簪笔素以对天光,典枢衡而应台宿。
等而上之,来者靡究。
更有尚清修而立门户,轻进取而安里廛。
泥滓名位,胶漆林泉。
泻陶篇而杜什,藐
蒙庵文会,襄阳之耆旧;
阆风诗侣,江西之派源。
或辟野堂而讲学,或储墨藏之遗编,或守柴桑之庐而厌仕,或结香山之社而逃禅。
信君子之行藏,表乡里而率先。
士得师于庠塾,农勤身于桑田。
工执艺而精良,商通货而贸迁。
举乐道而怀德,知委顺以安天。
于是俗化,明表里正,有事生事亡之合于理,有为妇为母之一于敬。
守义者却婚于崔卢,笃教者媲贤于陶孟。
兹阳倡而阴和,犹宫动而商应。
蔡贵嫔则垂国史之懿范,若汪李氏则著郡记之贤行。
厥惟风教所关,非但室家相庆,亦或厌世味之甘辛,悟法身之清净。
传祖远之衣钵,擅上方之名胜。
惟此旧俗,安于遐陬,不从军而走马,不带刀而卖牛,仅守田园之业,以纾衣食而谋。
彼钱氏之僭窃,奄全浙而诛求,递逢迎而加赋,苦椎肌乎何尤。
陈长官,如鲁中牟,历上书而争诋,宁委身于系囚。
直挽回其毒手,得轻损于苗头。
迨夫钱俶纳土,而后皇政优游,闵赤子之彫惫,从宽典而抚优。
由是岁月久,雨露周,主意渥,宿瘼瘳。
立县渚之镇,以警乡落之狗鼠;
设临门之寨,以壮屯卫之貔貅。
宽税敛于经典,弛酤榷于糟丘。
免身丁而生齿有滋蕃之益,行义役而乡邻无纠决之仇。
遂百年之聚族,溥一同而蒙休。
又况气数干于定理,矩矱系于操修。
赤城经行之日著,拙斋生徒之云稠。
寓黉舍而象绘,备烝尝于春秋。
植公道之赤帜,屹砥柱中流
后生宗之而自励,末俗闻之而不偷。
且夫自有邑里以来,希见兵革之事。
袁晁狂徒,竟歼于十二保桥;
吕囊残党,随扑于清泉山寺。
二难既消,寸铁不试,晏然娲之居民,真若仙佛之乐地。
子来几日,谈何容易」?
客再拜曰:「吾侪小人,粗明大义,兹固道听而涂说,或恐俗殊而政异。
敢将狂夫之言,以发主人之意。
海濒斥卤,旱乾无备。
三日不雨,则田龟坼而枯焦;
一谷失收,则民憔悴而狼狈。
枯富家之储赢,仰客舟之米至。
此合推广社仓之成规,以为凶年之久利。
万户酒酤,沈湎荒恣,大家造年计以縻谷,细民乏朝炊而求醉。
是虽郡国之委输,终亦县家之枵匮。
此合稍复发卖之通规,以贮公私之元气。
官弱民强,谁实谁祟?
治邑者悸惮而不问,摄事者茍且而不治。
此安得关中司马、洛阳康节之复生,以主乡邦之公议?
余亦言外之散人,或干狂谋而出位」。
主人矍然起而谢之曰:「客固咎吾之不言,而未知吾所欲言之志」。
就历叙于篇中,以备观风者之所采。
俞荪墅名雷字叔可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因次韵 其七 南宋 · 陈著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世运空更禅(四库本作嬗),人情任覆翻。
浮荣归堕甑,真味寄污尊
见客不问事,学农时踏村。
兴公旧游处,长啸一招魂。
延庆老若圭游雪窦杖锡二首 其二 南宋 · 陈著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有意西游万玉峰,往来何事太匆匆。
知心能几片云外,回首应多明月中。
争供泥怀太白,终留梨实兴公
从今若枉诗相问,我住丹霞水竹丛。
春日偶成二首 其二 南宋 · 陈著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乌兔催更日夜番,独于衰朽尚相存。
世情富贵鲍鱼市(四库本作肆),老眼风流麻鸟村。
牢立诗肩撑雨屋,施营酒料续春樽。
芒鞋又办游山计,我亦兴公不姓孙。
赐御书兰亭诗序谢表 南宋 · 赵汝腾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七八、《庸斋集》卷三
臣某言:伏蒙圣慈以御书《兰亭诗序》墨本手卷一轴赐臣者。
伏以永和墨帖,纪胜事于兰亭
淳祐奎书,焕成文于宝殿。
飞从天际,流布人间中谢。)
恭惟皇帝陛下将圣多能,娱神妙画。
笔势迫羲之之逸,飘若游云;
序文取孙绰之精,光于南涧。
摹成一札,赉及群工。
臣缇袭不谖,糜捐莫报。
茂林修禊,隃想许、李之诸贤;
暮春浴沂,请诵泗、洙之大道。
襄阳分司王制干兵册取邓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二一、《可斋杂藁》卷一九
臣不避天威,辄有闻奏。
臣粗习为吏,本非知兵,正以守边之罔功,愿致为臣而俾去,不当再有陈述。
实缘旧岁因襄樊之新复,不得不并用征筑之策;
近者因淮寇之未去,未免复略调牵制之师。
大概皆用寡以袭虚,初非敢动众而黩武。
幸无损失,所向捷闻,皆宗社之有灵,与将士之僇力,屡俘敌首,稍慑戎心。
前后并已奏陈睿听外,惟是襄、均守倅累以兵册来告,谓河南惟邓为大,贼兵所屯,去襄才百八十里,邓不去则襄、樊、均、皆不得安。
程进屡有结约,欲以兵取,王登相与商确,每赞其决。
臣自度无羊祜陆逊之才,且惧犯蔡谟孙绰之戒,与之论难反覆,非止一次。
臣始语之以端平前代有襄,金人未尝有邓,不必去邓而襄自可立。
、登等则曰:金人有邓不足忧,鞑人在邓不可玩。
臣又语之以襄我旧物,得之尚应难久,邓陷虏已几年,纵得之,岂为我有乎?
、登等则曰:得之非为能守,止欲平其城,毁其巢,使贼不得藉资粮以为我患。
臣又语之以平其城,保其不复立乎?
虽邓无资粮,岂敌他无资粮乎?
、登等又曰:贼城之毁者多不复立,粮之远者则未易致。
臣又语之以襄我所当复,人尚以挑敌言,邓乃券外,不几深结敌愤,徒厚其毒乎?
、登等又曰:取之贼至,不取贼亦至。
取则贼有所畏,而无所资;
不取则贼有所资,而无所畏。
贼能以春、冬挠我,我岂不能以暑月挠敌?
臣又语之以复襄上命也,师出犹为有名,取邓非上所命,师出安保常胜?
、登等又曰:将在外,大夫出使,事有当为,专之可也,岂可先以利钝二其心哉!
臣又语之以襄复未久也,气未固,果欲有志于此,犹当稍待岁月,视吾力有馀而后可及。
、登等又曰:机会难得易失,智慧不如乘势,邓适人心离,兵戍虚,失此不取,异时贼添重屯,不可取矣。
臣又语之以兵家知彼知己者胜,不知彼知己者败,今邓之谍传虽尔,安知贼不匿其大马壮士,多诈以误我,且宜谨护于士气,未可轻用于国威。
、登等以此其议稍沮。
乃者不过俾之度势酬应从事攻挠,姑剪其枝以攻其心,此策盖亦不可废者。
近因程进金师告捷,将士为之踊跃思奋,臣已即行下诸郡诸军,并仰休息,且当养威持重,以备秋防,岂敢再有它议。
今月二十五日,忽得王登亲劄,具言邓有可胜者十,欲于六月间襄用三千人攻其南,均用二千人挠其北,尅期并力,集城下,杜其城门,若有内应,则纳其降而夷其城,若无内应,则掠其野而俘其众,往来之间不过十日,邓不降则走耳。
臣详读其书,如亦可谓忠于谋国,勇于任事,其言固未必皆是,其策亦不可尽非。
臣周旋边疆三十年,亦尝屡为人幕客,观议论,委所不及。
所请固非有甚高人难行举,但以六月出师,士卒未免于劳动,两军对垒,利钝不能以逆知,虽边臣有志之可成,恐或议无故而轻举,从之固不敢当此责,止之又无以塞其言。
诸葛亮不用魏延之谋,赵奢能用许历之策,一取一舍,成否系焉,用敢以亲劄,缴尘睿览,臣已报之。
缘见乞休致,令需听宸算,伏望圣慈宣示辅臣,详议可否。
如其说可行,乞径劄京西安抚副使高达斟酌调遣。
如一行钱粮,令王登亲往军前任责应办,只许限以往来旬日,保无疏失,乃可登用。
如其说难从,伏乞留中,免赐施行,仍劄本司遵守。
宝文阁学士制置大使谢宰执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五二、《可斋杂藁》卷一○
分陕来宣,疆理乏告王之绩;
登瀛疏宠,藩垣加命使之名。
共二事以俾仍,至屡辞而弗许。
恩隆坱圠,感极轮囷。
窃观治平建閤之初,以晦叔始居是选;
绍兴分阃之际,必元镇乃大厥官。
是皆昭圣代之宠绥,于以重儒臣之鸿硕。
倘略微于成效,曷兼绍于前修。
如某者猥备重弓,已衰再鼓。
萦心国事,眉无一日之伸;
过眼岁华,鬓益三霜之老。
矧值时之水潦,敢驰想于关河。
属自桂林,已膺奎札。
勉画遵于玉斧,期缺补于金瓯。
然如张华杜预之意岂尽同,必知孙绰蔡谟之议谓未可。
曾弗度时而量力,不图成事因人
江山复识,日月几何。
城郭重来,人民犹是。
锻乃戈矛,砺乃锋刃,士用命焉;
剪其荆棘,驱其狐狸,国之灵也。
孤踪奚取,上赏首颁。
靡容考父之循墙,固俾郑侨之受邑。
梦寐九天之隔,忽到邃清;
封圻十二之连,增荣广永。
侈师中之锡命,戴泰内之包荒。
恭惟某官间世坤珍,清时鼎铉。
划开霾曀,当吾道之方春;
沛作膏霖,副国人之望岁。
握斗枢而旋转,画星野以整齐。
温国客位之三条,见大公之无我;
备吕相人材之夹袋,虽小善以弗捐。
运精神于图回经武之间,示指踪于科琐忧边之际。
致令庸陋,亦被奖提。
某敢不淬厉冰霜,绸缪阴雨!
湟水之图不七日,所祈中主弱翁
岘山之积以十年,惟恐后惭于叔子
次韵功远兄惠诗见劳 宋 · 高斯得
平生闻父师,择术明诺谔。
岂不依德言,其奈根器弱。
昕庭开兽樽,坐听诸臣咋。
谁其酌尝之,自牖勤纳约。
维时鹤山翁,铁作元祐脚。
振鬣一以鸣,万马立皆却。
此老埋虎丘,自顷气何索。
徽音阕不嗣,吾侪得无怍。
偶从锋镝馀,来被缨组缚。
每怀季父风,自笑吾痹恶。
十驾希乘黄,其敢自菲薄。
啾啾竟何裨,有如丛间爵。
那知桓将军,早已惮孙绰
鴥彼韝上鹰,掣臂将汝攫。
何不追冥鸿,幡然见几作。
会逢故人刘,危言取眙愕(自注:刘起博士,轮对甚伟。)
腥庮忌雕胡,薋菉妒芳若。
遂仇作俑人,意欲屏医药(自注:予对班偶在刘前,亦及嵩之故尔。)
乐哉馀不亭,闲身颇堪著。
寒溪静可鉴,青山崒如削。
未能及黎侯,且可栖晋鄂。
凭谁共行藏,归语故山鹤。
黎州山下有坡曰响地平黎州孙兴公经始至今有祠其上 宋末元初 · 戴表元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苍茫一片莓苔地,随意触来还有声。
定是战坑馀箭戟,不然琴屋贮瓶罂。
名真过客多能记,迹古居人不敢耕。
孙叟有灵应索笑,赋成留此试鏦铮。
春溪恶寄孙常川(孙有约不至) 宋末元初 · 戴表元
春溪恶,日日春风吹过客。
千车万辙不相嫌,一客歌来吹倒却。
旁人借问客为谁,咸淳朝士今布衣,声名欲隐人自知。
君不闻孙兴公,逃乱走入黎州峰。
子孙百世居峰下,往往翰墨馀仙风。
鹑衣藿食何足耻,头白河清吾亦俟。
向来南面五马车,只饮西山一盂水。
青牛处处迷行踪,白鹤归来馀故宫。
道逢樵客知去远,迟君不来三日晚。
溪水犹能作吴语,似续君家遂初赋。
依韵。和宋少卿缉光陪赵相国。饮城北幽人林泉 金 · 李奎报
 押药韵 出处:东国李相国全集卷第九
潇洒幽人居,一穗泉派落。
贪搜地仙悭,静脱天械缚。
丞相日来游,画屏轩骑错。
俛仰思天台,闻昔晋孙绰
何如名教中,亦有山水乐。
不待洗耳颍,似出化衣洛。
乐哉池上游,万事浑忘却。
唯有梢头莺,一声破寂寞。
花长春,孔樽海不涸。
宋公第一人,逸想霞飘泊。
闲弄麒麟笔,快送鸬鹚杓
妙语出自然,天质谢彤雘。
落日醉如泥,清风卷珠箔。
岂比盖宽饶,但导毋多酌。
起舞为公寿,愿公寿如鹤。
平生忧国深,是日独欢谑。
遂初亭 其一 元 · 王恽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秋涧集卷三十二
韦杜城南尺五天,眼中朝市有林泉。
不须苦泥兴公说,丝竹何妨解倒悬。
和赵学舟韵二首 其二 元初 · 张之翰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西岩集卷六
冗官政自不须儒,空拟兴公赋遂初。
归兴几时浮画舸,秋声一夜动干旟。
时和岁稔偶相值,政拙心劳何可书。
为谢诸君休见讶,此来端只为鲈鱼
瀛海篇赠吕鍊师 元 · 丁复
我本瀛海人,瓠落九州土。
三山不得归,六鳌竟何所?
凝精耿宵寐,往往呼安期
跂余紫霞想,感此白日驰(一作迟)
客有金庭(一作陵)仙,玉霄住云月。
近从爵溪来,霜纨卷溟渤。
褰衣拂天姥,跣踞青芙蓉。
羲和擢僵指,夜寒笞六龙。
金乌飞上天,露草忽已晞。
奈何秘灵境(一作景),忍使(一作此)人民非。
朝褰四明霞,夕涉会稽道
郑弘招不来,贺监亦已老。
吼奔雷,逆折生回风。
鸾乘桂子府,鹤语梅花宫。
清湖自歌舞,颜发凋青红。
壶丹碧光泻,剑影洞庭水。
霜落山橘寒,还过(一作至)吴王里。
吴王湎不醒,馆娃骨已冰。
乃尔忆张果,亦复寻茅盈
玉妃发春哂,手折双琼花
寄赠两(一作语双)女兄(一作儿),相逢学丹砂。
翩然不肯留,浪迹金陵市。
长歌六帝秋,袅袅闻梦耳。
青裾曳明月,问我丹井南。
挥手绿云表,语别愁何堪。
往年去天台,药草径香满。
彼之溪上人,泣向西风断。
琼台天上遥,银桥雾中(一作露井)没。
葛陂一丈(一作杖行),鳞鬣生倏忽。
飙车划雷逝(一作近),轮辕不相将。
尺地不可缩,况兹道路长。
故人衡湖居,旧约赤城下。
缘厓履灵迹,弄瀑漱清泻。
今闻绾汉绶,好作常州
兴公赋金声,名山阻高躅。
东行即相讨,自称回道人
榴皮醉香墨,晓过东林春。
海图慎勿视,但恐驰其神。
陈公辅迁居公辅买屋得新楼甚喜) 元 · 汪荐雷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宛陵群英集卷九
大隐何常厌市闾,新迁端为好楼居。
坐来叠嶂云生麓,住近双溪客有鱼。
二顷可供投辖饮五车争羡载行书。
门前怕有西台使,未许兴公赋《遂初》。
读五贤传偶成五首 其二 孙兴公 元末明初 · 陈谟
 押词韵第一部
枫柳虽合抱,何如斋中
纵无栋梁日,长会九天风。
正声若金石掷地谐商宫。
寻我遂初赋,意在山水中。
宁知桓司马,复与此心同。
和酬黄用泰 元末明初 · 郭钰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思君不见待君吟,何许蓬莱闻妙音。
孙绰遂初先作赋,苏秦未遇晚多金。
閒看归鸟暮云合,欲渡沧江春水深。
惟向层楼穷望眼,可能无策刬西岑。
陈子章先世所居剡源九曲图后 元末明初 · 王逢
 押虞韵 出处:梧溪集卷五
陈氏为奉化著姓粤自始祖棠在季唐使吴越遭中国乱就越奉化卜居剡源乡乡介剡县东距奉化二舍群山夹嵩溪溪发源大雷岩谷中一曲曰六诒王右军尝宅是晋徵之凡六遗庙石研尚存二曲曰黄沙水合奉化子文雅以潜学称吴越忠懿王枉驾顾之地因名跸驻后文雅仕宋至殿中监三曲分两湖厓壁翠峭林壑绣错有石幞头状而阔潭靓湜鱼巨细毕见号小盘谷焉臼坑石怪状不一穴而深者井若洼而露者臼若此四曲也五曲循莲叶峰峙三大石溪浒既而三峰插云一石室可坐数十百人其上字二曰丹霞殆类朱书中辟一洞尤冥窈莫测识即云笈七签所云丹霞赤穴之天者下乃陈文简公显故第六曲渚则奉化公始筑之所七曲会于班溪八曲至于高㠗于雪窦于公棠公棠者由孙兴公植棠而名于是九曲尽矣溪与山绵迤北东百馀里直抵鄞江其佳陇膴田入陈氏十五六陈历廿世四百年族蔓衍四方实唐相夷行后至今昆仍多才德若朴其一也朴文简公六世孙祖秘监著负直节贾似道忌之遂弗仕伯父深沆洽与父泌并仕元儒学官讵非山川所钟造德泽所深厚而得蕃且久耶朴字子章于逢最友善遭世运屯归耕愿阻因道地里家世特详俾序咏图后以摅孝衷云耳诗曰
庆门日滋德,后昆代承儒。
匪惟守成绪,将以宏前模。
三辰迭晦韬,群雄相剪屠。
始甘瓶居井,中骇矢脱弧。
矧复丧乱绵,常与忧患俱。
葵叶卫本根,鸟悲恋故都。
东风几变,落景寻照
青山在在佳,白云悠悠孤。
金石保遗体,诗书传阿符。
予交二十霜,情谊骨肉踰。
思酿栗里秫,各厌松江菰。
载舟剡源图,重为吾道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