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师曾槐堂乙卯 清末至民国 · 陈尔锡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半隐庐诗草
师曾吾友世称贤,住借槐阴屋数椽。
海内文章呼后起,眼前丝竹中年
一尘不染何妨市,百念皆空自在禅。
旧学商量吾与子,望衡对宇意欣然。
金陵怀亡友师曾乙丑 清末至民国 · 陈尔锡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半隐庐诗草
此是羊昙旧路无,江南三月草蘼芜。
槐堂朽者今何在,一恸秦淮泛月图(予庚戌金陵师曾邀游秦淮曾画泛月图题词见赠)
陈师曾画竹卷 其一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玄隐庐诗卷八
老干横枝各磊奇,如看鹘落万豪飞。
公孙犹带承平习,养得凌云竹叶肥。
陈师曾画竹卷 其二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玄隐庐诗卷八
走鞭地底茁新痕,画法嘉兴溯一源。
省识为图深远意,预培坡土恐伤根。
浪淘沙·登石门 清末至民国 · 潘飞声
 押词韵第七部
匹马破蛮烟。
倚剑峰峦。
雨晴天外好看山。
想见夸娥来裂石,划此孱颜。

壮志任投閒。
射虎空还。
师曾铁门关
谁续西游编手录,醉墨斓斑(元史太祖印度,兵至铁门关耶律楚材劝还。)
长至后七日西山谒墓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上
拂袂江汉滨,视疾俄叹逝(兹行先赴武昌视黄小鲁疾,乃于三日前遽逝。)
折途犯重湖,染我西山翠。
沙淤作陂陀,岸树倒旗帜。
烟岚引一痕,车音飞破碎。
日斜穿松楸,陌陇验宿置。
遣儿荐节物,墓门留烛泪(大男衡恪长至抵墓所。)
咫尺呼如应,岩峦拥魂气。
老愈疲腰脚,莽莽接寒吹。
草螀已绝吟,零雁不成字。
所匿片云下,寻常阅年岁。
万情竞颠倒,遑云世可避。
祇待补松株,六合毕此事。
径旁野花丛,樵童尽剪刈。
会当芽春风,再逐仙蝶至。
仲实属儿子衡恪匡山草堂图为题长句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出处:散原精舍诗集外诗
我家恰去三百里,脚底匡山未经此。
凭君四海一閒人,几年看取彭蠡水。
灵岩丹岫何缤纷,飞瀑中腾千丈云。
四时景物不可说,仙异憧憧尝有闻。
君也振奇爱文字,神州踪迹粗能记。
一旦移家绝人世,道是倦游还倦仕。
槛外楼通船万国,裨海连江问西极。
鸿濛一枕天地间,亚细欧罗付蚕食。
有时携杖听啼猿,不者采药苍烟根。
五老香炉笑相向,造化媚我将何言。
鄂州见君意萧瑟,怅别名山五百日。
掉头未肯向世人,聊倩儿曹提画笔。
小年那识其中故,点缀烟云得少趣。
嗟君须坚学道心,莫教饥饿求官去。
九月晦夜,梦中得“江上梅花影”五字,寤后续成一诗,题陈师曾水墨兰石癸亥 清末至民国 · 黄节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江上梅花影,天边明月身。
相看不攀折,何遽彻宵晨。
恻恻寒初透,辽辽气又
独深兰蕙叹,长已尔时人。
周印昆湘潭老屋有胡桃木芙蓉数事,曾属陈师曾为绘《老屋花木图》属题丁卯 清末至民国 · 黄节
七言律诗 押佳韵
翠虬万树遮坛壝,红玉千盘上御街。
秋后拒霜寒不落,禁中逃羯语犹谐。
眼前风物何曾羡,坐忆湖湘旧寓斋。
同数京华闲岁月,老来乡国可堪怀。
师曾 清末至民国 · 诸宗元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大至阁诗
无端江表传消息,忍哭斯人比隐沦。
年鬓嗟余同岁历,春游避客忆湖尘(君年与余同岁。今春来湖上,竟留语以诗来,而未见过。)
曰归愿竟虚前约,不暝知犹恋老亲。
私谥会当书孝洁,母丧衰绖阖棺身。
自度曲·题红1923年作) 清末民国初 · 陈衡恪
 押词韵第十六部
红云薄。
前村约。
春在阑干角。
何处笛声和梦觉。
峭寒珠错落。
注:师曾自度曲,辛酉初春写为石禅石友博粲。
西河秦淮泛月图 清末民国初 · 陈衡恪
 押词韵第三部
秋乍霁。
凉飙划破云翳。
閒邀夜色赏秦淮,淡蟾在水。
六桥不隔苍苍,烟光摇荡眉际。

画楼外,重徙倚。
绿漪两桨须记。
兴亡漫说六朝山,燕还旧垒。
帝城客去晚潮回,华年空叹弹指。

软尘聚首似梦寐。
莽东西、琴剑千里。
见了若添离思,向飞萤、岸曲停杯。
相对收拾余欢,笙歌里。
注:右调西河,同陈壬林秦淮泛月作,师曾并录旧词。
小梅花 清末至现当代 · 汪东
北泉公园有石工马泽者,取嘉陵江小三峡石琢以为研。倩人书画其端而施镌刻。己卯夏秋閒予与高安彭醇士同寓园之竹楼六十余日,为作数十百方,一时人争取之,稍用流布。曩岁陈师曾姚茫父北京,好为人画铜墨合,竞相贵重。安知他日不有好事者遂以北南石并称邪。今姚陈往矣,予与醇士流离迁播,捷此因缘,每戏诵东坡泥上偶然留指爪之句,以为真为吾二人写照也。暇述此调,更遣醇士图之
探天窟。
凿山骨。
五丁见之应愁绝。
颊添豪。
笔如刀。
一时狡狯,造物惊儿曹。
飞鸿飘泊随迁客。
泥上偶然留爪迹。
爪痕留。
客心忧。
明日西东,谁能更相谋。

春明路。
旧游处。
槐堂一笑携茫父
车盈门。
缣盈庭。
声名雷动,千载传丹青。
吉金嘉石还同寿。
谁与姚陈同不朽。
朱颜酡。
君应歌。
人生行乐,由命匪由佗。
减字木兰花陈师曾墨竹 清末至现当代 · 汪东
宣南旧事。结社相亲吾与子。
曾到槐堂。老树参天竹映廊。

湖州逝去。遗墨千年留矩度。
展卷先惊。飒飒风从纸上生。
十八日游白云观翌日惊蛰集双棠馆观茫父师曾梦白敷闇作画再用前韵呈散释 清末至民国 · 黄浚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上头千骑压城阿,睡里东风有绿蛾浣华于车中假寐,故用石帚词意记之。)
种菜已怜逢道士,负瓢未用语春婆。
云游丹诀从谁乞,水样年光奈尔何。
还就小窗看横幅,更惊篆势斫蛟鼍师曾彦和句为散释篆书一联。)
梦白 清末至民国 · 黄浚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写生秃颖迅无前,咫尺明膏遂自煎。
兀谩故应违末世,须髯终不预天年。
頩颜苦索新篘酒,吮墨难偿博进钱。
莫向旧京思乐事,姚茫父。)师曾。)相见定悽然。
师曾晦闻宰平次公约同崇效寺牡丹是为诗社第二集 清末至民国 · 黄浚
长楸卓立皆老苍,下有篱卉流天香。
诸贤胜约转后至,恣我凌晓寻花光。
年年作诗向僧寺,举杯应念山河异。
脩罗脩罗尔何世,吾侪宁有逃禅地。
请君摩榜倚荒阁,回心试会西来意。
为散释题师曾遗画一口剑 清末至民国 · 黄浚
 押霰韵
紫蜺窥窗虚,奋笔写霄练。
凄凉腕底意,耿介眼中见。
吾闻耶溪精,鼓鞴出百鍊。
沉沉蓉生湖,煜煜牖流电。
倒月转清荧,破山每惊抃。
如金始茁颖,如水始贯线。
如龟文而映,如兔胆而贱。
或如䖟飞矢,或如虎魄钏。
灭魂或夜行,置竹或冬茜。
或蒯缑相绕,或镡璏互眩。
或随佽飞袪,或侍亚父宴。
黄蛇或许遗,神爵或隋奠。
头皆晋郑白,术教吴越战。
入潭贺歌悲,错玉植语绚。
孰提狻猊碎,孰睹蛟龙变。
曳影录难终,吹首吷已倦。
斯图定何俦,百举逊一荐。
长安一诗癯,膴世行则狷。
偶思陆离佩,托此薄滑绢。
想当运思时,歌袅烛亦颤。
人生几词场,去去剧秋箭。
空令后死者,泪墨洒周遍。
将军故可人,念旧致眷眷。
吾诗真钝锋,脱手感漂霰。
莫学阳羡儿,浪方云郎砚。
蔼士乞题所画梅花 清末至民国 · 黄浚
师曾垂死示我诗,反覆称君画好。
箑长以尺字如,犹有幽香射晴昊。
去年见君鬓毵毵,相逢仍在南枝南(始逢君于梅家。)
心知此士冰雪骨,岂止花光同一龛。
蔼士乞题所画竹诗久不就晨起读坡诗忽有所感因和其题与可竹石韵三首 其三 清末至民国 · 黄浚
 押屋韵
汪侯老画师,顿顿俭齑粥。
夙闻梅格好,乃复擅风竹。
师曾亡已久,真赏混珠蓿。
吾诗何足重,末技恨画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