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大丈夫 其二 明 · 金时习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梅月堂诗集卷之十三
孟贲衍仪称雄勇,安可齐驱四个强。
舒卷行藏随素位,从来吾道付穹苍。
西山诗次李宾之韵(壬辰年十二月 明 · 陆釴
蚃蚃分阴阳,乾清已高发。
顺哉地漫衍,乃复有凌越。
于地起峰峦,如人有筋骨。
敷与意何休,敦圉势不杌。
靡始亦靡终,谁驱复谁拔。
敢言肘腋超,未信靴尖蹶。
正看如扆屏,侧睨像重褐。
山经漫连渠,禹贡只□□。
要是上界府,允为真人窟。
参差绿玉簪,窈窕青□□。
尧阶疋凤仪,汉野巨鳞崒。
密云暗西郊,万骑宿□□。
溃围虓阚降,赐胙诸侯谒。
掷盖稷门悬,分兵井陉□。
开张华夷分,隐蔽星月汩。
颠林遭披翻,丑虏受□□。
藏禽澒虞围,露玉眇目醾。
群牵罥幅媵,毒斧施□□。
狼狐瞫莫羁,夔魍趡难罚。
祭星赘瘿疣,金界□掘。
山屐惣胡靴,马柳(昂)系牛橛。
汲幽踝落阱,□□膝阽屼。
岩空覆堂虚,石烂蒸火㹀。
嶂作尻尾高,泉为曼倩咄。
旋砂铜霢零,寸碧磨心凸。
蹲踞虎贴乙,轩举翅连鹘。
胡元偶包怀,秽气尚郁孛。
应惭受非封,有意恶人讦。
今将诗洗汗,犹以椎弹蝎。
幸留元放徒,且住金堂阀。
已为明时峰,秀比谢家羯。
天池水色澄,玉女窗烟馞。
雄来意将回,势走靳复呐。
({含牙})襜何玲珑,剜剥非剞劂。
檐匐香中林,幽偏刚十笏。
弱语旧契中,懒残曾接篸。
十年隔云霓,方寸已尘暍。
相谐磁与针,相别火与沷。
白题局盐车,赤鲩跂泥淈。
终缠组绶区,未离琅当□。
轻烟幂秋冠,短树暗春袜。
因花想其容,闻吹骇其艴。
焦枯笑头童,伛偻疑膑𡰅。
或时蔚色浮,有似釜羹鬻。
枸杞老化庞,楩楠大遮寔。
木客时出侦,经僧闹无歇。
云宫熛阙开,藓壁白附没。
深拗□□填,众风为哱。
龟趺屃屃存,榜额珠露揭。
神肩□□蛇,涧尾架小筏。
愿子携永行,临危镇胆臲。
垂悬□□苏,环珥帝畿巘。
当夫直径间,时有车载跋。
中□□□弓,殪兕驮黑𦪑。
任马衔负嬴,高蛩载跛蟨。
屋少□□稠,民慵牛代垡。
金碧涂么么,膏脂用轻忽。
銮舆□□年,梐枑近犹兀。
佩多照乘遗,骨鲜专车殁。
夭蛇尚屈郁,异事诚恍惚。
野实名玉皇,嘉形如小月。
□□黄流离,尖嵏青斧钺。
掇拾未周详,张皇愧孤孑。
盖以三千兵,坐收西突厥
何当考舆图,罗缕尽毫发。
钩帘水种传,入思心兵愲。
遥怜此时形,冻合如拳
彼情方休休,吾意使矻矻。
安得百,肩致不吾伐。
却笑愚公愚,留渠且遮阏。
寿丁坦翁七十诗 明 · 罗玘
 押元韵 出处:圭峰集卷二十七
非僧非童头亦髡,行年七十口自言。
十二月吉置高尊,天瓢酌翻麻姑源。
忽惊趵突喷火敦,当垆彪■(朋彡)犊鼻裈。
霓裳舞队集良媛西河浑脱传黎园。
曼延眩人杂黎轩,缘椿飞空弋县猿。
遏云仲篪和伯埙,王母欲下云旗翻。
委以锦组缀玙璠,彼姝翩翩驻西奔。
灵药讵恣蟾蜍吞,刀圭入口到骨恩。
群仙骑鲸上朝元,鲸馋吸尊涸无痕。
褫其荼垒无司阍,遂令鬅鬙百孟贲
中道而立要朱轓,谁更口大张如盆。
坐之上座享礼繁,勇能吞海为世婚。
尊边尾闾幸我存,饮河饮渭真吾孙。
艾光禄所藏画龙 明 · 李东阳
 出处:怀麓堂集卷八
墨池雨涨春水浑,翻绡泼练纷吐喷。
波涛澒洞烟雾昏,中有灵气吐复哼。
化为鳞甲如山嶟,葛陂之子延平孙。
焦台雷泽皆弟昆,昂头奋角倨且蹲。
一吓颠走百孟贲,怒眦倒射搏桑暾。
身闯震宫排艮阍,蹴踏月窟蟠天根。
东游旸谷西掠昆,凭丘躐阆山为髡。
霆车电帜喧作屯,朱芒闪地烈焰燉。
前驱䲡鲩后鲸鲲,肯与鲦鲔同罂盆。
顷刻变化茫无痕,四海尽被沾濡恩。
是谁画者称专门,腕未操笔气已吞。
登堂蓦见骇欲奔,以手熟试稍可扪。
叶公老死空游魂,神物化去精灵存。
龙飞在上九五尊,公今为云正絪缊。
愿随沛泽弥乾坤,彼丹与青安足论。
昌平道中大风联句 明 · 王鏊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震泽集卷九
夜闻海潮声(宽),大地汹若动。
败叶俄填坑(鏊),顽云总归洞。
噌吰万窍呼(宽),凛列百泉冻。
野旷鸣枯桑(鏊),原低偃长
阴霾接混茫(宽),噫气来倥倊。
冷助玄冥威(鏊),狂招韩愈讼。
雷轰号令严,天转机轴空。
易水萧萧(宽)燕山殊瞢瞢。
不知怒何为(鏊),所喜散堪用。
倏往捕亦难,逆来受须共(宽)
有时稍纡徐,忽地还放纵。
再作疑催诗(鏊),横奔惊失鞚。
卑飞争堕鸢,弯卧早藏蝀(宽)
沙漠号狐狸,岐山噤鸾凤。
披襟谁敢当(鏊),落帽众相哄。
点也妨咏归,卢其忧病中(宽)
远应经土囊,细或入石缝。
眯目尘簸糠(鏊),拂须冰织综。
迸裂沙成河,盘旋城抵瓮(宽)
星好怪维箕,鹢飞书乃宋。
拔木周籥缄(鏊),扬波越裳贡。
汉歌怀沛台,楚赋想云梦(宽)
庐舍遭倾摧,陵园起哀恸。
前瞻巧趋跄(鏊),后逐遥饯送。
历块势尤颠,下坡力如壅(宽)
八极御可游,五湖桴莫从。
先登(鏊),鏖战邹鲁閧。
胡马依北嘶,鲲鱼徙南羾。
天工无乃劳(宽),吾意因尔讽。
愧乏吉甫才,穆如难继颂(鏊)
暴虎歌 明 · 苏仲
 押词韵第四部
毋暴虎,毋暴虎,虎亦天生不可侮。
依山负隅作咆哮,一怒风生鸣雷鼓。
有牙类戟爪如钩,无翼能骧亦能舞。
山灵石怪助凶威,妖狐弱狼为奴虏。
汝能有力如孟贲,汝虽有足如夸父
引手莫能扼其吭,张拳莫能脱其距。
齐人之众不敢撄,攘臂下车笑冯妇
曾闻千兵与万弩,反成吓倒卧泥土。
赤身直欲犯其锋,何异饷肉饱其肚。
毋自苦,毋自苦,汝有妻孥与父母。
饥餐渴饮足聊生,竟自投生亦何补。
我知天道久应还,此物终须雷一斧。
分得铁面送施聘之南巡 明 · 顾清
 押词韵第十八部
使君清冰心,其面乃如铁。
冰心与铁面,表里双映澈。
鮀朝莫我媚,莫我折。
端如九鼎峙,神奸过而灭。
又如明镜照,百里见妖孽。
前年按东关,边圉方狡猾。
闻声已宵逝,况敢𠞓旄节。
今年复何事,豸角指山越。
朝辞诣阙下,风采动班列。
想当顾盻间,狐兔已无穴。
颓风煽末世,澜倒不可截。
群情爱软媚,众目憎泠洌。
安得公百辈,共把霜台臬。
枭除凤乃至,莠尽禾始活。
君心与君面,天为苍生设。
往哉慎所向,嚬笑有窥窃。
怀古三叹 其三 厓山 明 · 湛若水
 押阳韵
厓山吊三忠,三匝三感伤。
国君死社稷,谋臣死封疆。
穷厓等死耳,敌忾何堂堂。
失时势,驱逐如群羊。
自古多此事,此独遗恨长。
我祖扫腥膻,克复我冠裳。
中国所自立,刷耻酬百王。
李一斋 明 · 朴淳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思庵先生文集卷之二、一斋先生集附录
大勇无,收心有圣贤。
苍茫培浩气,要妙得真传。
天上风云断,山中岁月迁。
师资遽沦没,志士更潸然。
驻云飞 明 · 沈采
 出处:六十种曲 千金记 第二十五出
外:蒙问谆谆诸将易得。若还说那韩信呵。国士无双众所称。
韬略谁能并。难相兢。
平:丞相何以晓得此人。外:臣曾慕此人名。
艺高谋胜。弱楚降燕。
管取山河定。不比寻常一例轻。
驻马听 明 · 沈采
 出处:六十种曲 千金记 第四出
净:智勇多能。
学剑学书俱未成。
待学万人之敌。
耿耿长躯。
重目瞳形。
量过掌中擎。
力如乌获能扛鼎合前
出自蓟北门行 明 · 卢楠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蠛蠓集卷五
翩翩羽林儿,少学龙虎韬。
膂力过,英风拥行旄。
展艺万人欢,上马盘弓韬。
怒挥鲁阳,倒刺寒潭蛟。
腰县繁弱弓,仰射太行猱。
北出雁门塞,从军树奇劳。
占辔李轻车,应募霍嫖姚
羽檄动边序,烽火无昏朝。
分兵救广武,转战龙城郊。
投鞭瀚海浑,结阵阴山高。
朝擒左贤王,暮捣单于巢。
拓塞亘万里,夺旗列千遭。
边霜飞玉关,汉月照银袍。
疾风彯云斿,黄沙惊马镳。
天寒角筋劲,堕指如剪蒿。
岂不怀金闺,畏此简书遥。
仗义报明主,杀身诚足要。
元世失政太祖兵起淮泗遂定金陵开王业 其一 江汉平(伪汉陈友谅雄据荆江拥众东侵太祖亲督诸将大破之于鄱阳湖乘胜拓地至于汉沔) 明 · 高壁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二
维大明广且赫元之末治道失黜忠良陟谗忒人心溃国运革皇之明秉乾德大老归群贤翼修五兵简百职靖寇攘拯垫溺命既崇正宸极孚兆民兆民怿表万邦万邦式文德隆武功饬肇洪绪著丕绩于万年垂无斁
江汉平,王业辟。
以仁易僭顺制逆。
修金汤,整戎革。
俟厥休命慎乃德。
凶弗度义恃己力。
驱厥貔虎蹂疆埸。
其旅如林势莫格。
嗟我王民怀战惕。
克武,怒惟赫。
,禦蚩蹠。
雷霆震,山石折。
天日为黄湖水赤。
仆姑一发摧大敌。
大敌摧,荆门开。
昭神功,时伟哉。
古意 其八 明 · 洪圣民
 押真韵 出处:拙翁集卷之一
凡人才不才,亦各言其身。
愿把孟贲勇,学得颜氏仁。
有为亦若是,是何人。
余之游枫岳也。懒不作诗。登览既毕。乃摭所闻所见。成三千言。非敢为诗。只录所经历者耳。言或俚野。韵或再押。观者勿嗤甲寅 明 · 李珥
 出处:栗谷先生全书拾遗卷之一
混沌未判时,不得分两仪。
阴阳互动静,孰能执其机。
化物不见迹,妙理奇乎奇。
乾坤既开辟,上下分于斯。
中间万物形,一切难可名。
水为天地血,土成天地肉。
白骨所积处,自成山崒嵂。
特钟清淑气,名之以皆骨。
佳名播四海,咸愿生吾国(谚传中华人有言曰。愿生高丽国。亲见金刚山云云。)
崆峒与不周,比此皆奴仆。
吾闻于志怪,天形皆是石。
所以女娲氏,鍊石补其缺。
玆山坠于天,不是下界物。
就之如踏雪,望之如森玉。
方知造物手,向此尽其力。
闻名尚有慕,况在不远域。
余生爱山水,不曾閒我足。
夙昔梦见之,天涯移枕席。
今朝浩然来,千里同咫尺。
初从行脚僧,过尽千山秃。
渐渐入佳境,浑忘行径永。
欲见真面目,须登断发岭(未至山三十里有岭。名曰断发。登眺则望月山之全体。突兀撑天。森然可敬也。)
一万二千峰,极目皆清净。
浮岚散长风,突兀撑青空。
远望已可喜,何况游山中。
欣然曳青藜,山路更无穷。
溪分两派流,出谷何悠悠洞口二溪分流。一则毗卢峰水为别派。一则万二千峰水合流而去也。)
危桥几酸股,苔石频就休。
最初入长安,洞口云乍收。
琳宫值火后,新起梵钟楼(山之洞门寺长安。数年前失火。有僧重创。起钟楼。)
居僧散樵径,伐木山更幽。
天王立门侧,怒眼令人愕长安岵。皆有天王像。)
庭前何所有,数丛红芍药
禅床展两足,困疲留一宿。
明朝向何许,路转千万曲。
金藏与银藏,高占苍厓旁金藏银藏二庵。在长安寺东。)
所见渐奇秀,出入行涧冈。
高峰立我前,七宝为其妆(有一峰在二庵之东。奇岩怪石。如璎珞之垂。山僧称七宝庄严。)
忽近岾寺,松桧郁成行。
飞楼跨涧水,映夺青山光(有楼当门跨涧。名曰山映。)
门前平地阔,沙草逢春绿。
入门骇汗出,神将相对立。
青狮与白象,呀口瞋双目(门中立神像与狮像。面目皆狞恶。可咳。)
撞钟千指迎,绕袖香烟轻。
庭中耸高塔,风铎声琮琤。
翚飞三昧宫,结构何其雄。
堂中古佛像,尘埃暗金容。
远自天竺来,驾海随黄龙。
尼岩与憩房,一一留其踪。
真赝不可辨,事与齐谐同(寺之记事。载天竺人铸佛像五十三躯。泛之于海。有黄龙负之。到于此山。高城人闻而寻之。见路旁有小人迹。乃入山中。有尼踞石。指其像处。乃构岾寺以安焉。后人以尼所踞石为尼岩。以见迹处为憩房云。)
明寂(庵)在其西,兴圣(庵)在其东。
寻幽不暂閒,兴入烟霞浓。
寂寥斗云庵,云碓水自舂(斗云庵在岵之北)
临溪渡石矼,活水声淙淙。
成佛倚高峰,沧溟在东窗(成佛庵在斗云庵之东北。与佛顶台相连。俯见东海。)
峨峨佛顶台,孤绝更无双。
我来看朝曦,满目红云披。
水天两无际,火气惊冯夷。
举头白巅面,十二天绅垂(白巅面有十二瀑布。在佛顶台可望见。)
回寻旧时路,到处皆可怡。
上下二见性,临路危甍飞(自佛顶台还。西行则上见性,下见性二庵。皆在斗云庵之北。)
石窟名竺修,潇洒涧之湄(在下见性之西。临水背岩。清致可爱。)
灵台(庵)灵隐,云雾生阶墀(二庵在竺修窟之西南)
崎岖劳涉险,两脚难自持。
桥摧卧古槎,路断攀树枝。
流湍乱我耳,溅沫洒人衣。
幽深九渊洞,草合人迹微(九渊洞在灵隐庵之西。幽深清绝。)
徘徊普贤庵,仰见峰峦危。
寄傲真见(庵),欲去仍留迟(二庵皆在洞中)
冒雨入香炉,人静关柴扉香炉庵在九渊洞之南)
天阴与夜气,满山同霏霏。
内院半日留,禅榻学忘机(内院在香炉之西北。渐入深境。)
更寻弥勒峰,爱山如渴饥。
峰头石如佛,得名良在玆(弥勒峰在内院之西。峰上有石。形如弥勒焉。)
萧条南草庵,居僧有仙姿(庵在峰之南最为深邃)
见我荐山羞,香蔬疗我饥(洞中极多山菜)
此洞深几许,山僧亦不知。
是非声不至,何须劳洗耳。
暮共白猿吟,朝随苍鹤起。
还登万景台,四方皆洞视(还向洞口。乃登此台。在南庵之东北。灵隐之西北。)
有窟名养真,过清难久止(在万景台西北)
人寰隔霄壤,宜居避世士。
他时期再来,出洞头屡回(此洞岩石。白于他处。)
僧言内山好,外山同舆儓。
外山已如此,况彼内山哉。
急须入仙境,以涤尘中病(以山之东南为外山。西北为内山。内山尤为奇秀。岩石益白。)
行行树阴中,晚风吹不定(自灵隐庵北行。可达内山。)
山禽不知名,自呼三两声。
小溪通略彴,攲侧不可行。
解衣弄清泚,形影聊相戏。
一身在岩上,一身在水里。
尔今不是我,我今还是尔。
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此。
好在水中人,到处无缁磷。
禅庵妙吉祥,面户清无尘(内山最初所见庵也)
其旁有文殊(庵),地秘人难臻。
登登到佛地(庵),几经山嶙峋(在妙吉祥西)
小庵在岩下,厥号为罽宾(窟名在佛地庵西)
万树卫金殿,名是摩诃衍(在佛地西。此庵据山正中。其主峰乃毗卢峰。)
雄峰峙其后,峻岭当其面。
环回天所成,绝胜前所见。
佳气葱葱,心惊颜为变(山势环回。有若天成。)
吁嗟最灵地,千载空虚弃。
庸僧污云霞,感叹知奈何。
山中所历庵,多少难为科。
欲详不可得,我试言其略(山中诸庵。多至百馀。不可毕举。姑记大概耳。)
妙峰与狮子,近在摩诃(二庵在摩诃衍之西)
万回与白云,船庵与迦叶。
妙德与能仁,圆通与真佛。
修善与奇奇,开心与天德
天津与安心,顿道与神林。
利严与五贤,安养与青莲。
云岾与松萝,次第如星罗(已上皆庵名。万回在摩诃衍北。白云在万回北。船庵在白云西北。妙德在能仁西。能仁在圆通北。圆通在真佛南。真佛在船庵西南。修善,奇奇在船庵东南。开心,天德在圆通西天津,安心在开心北。顿道在表训东南。神林在表训西。利严,五贤在顿道东北。安养青莲等在长安东。皆取其协韵。故无次序而举之。)
或倚最高峰,手可扪银河。
或枕急流瀑,静中喧聒聒。
或在岩石下,低头仅出入。
或对紫翠峰,暮色来排闼。
或占大岩上,线路才容迹。
或隐幽邃处,永与尘劳隔。
虽无外客来,小语山已答。
或秘树木中,浓阴遮日色。
或据断崖头,满庭皆怪石。
奇形与异状,记之终难悉。
眼看口难言,漏万才挂一。
我爱表训寺,郁郁依林麓(在开心南)
僧閒画殿空,日午楼阴直。
我爱正阳寺,俯临千丈壑(在表训上)
褰衣步庭除,四顾山如积。
我爱须弥台,叠石成崔嵬(在真佛西北)
清绝似仙区,不必求蓬莱
我爱望高台,四面收黄埃(在长安北表训南
欲知高几何,笙箫天上来。
凌云纵快活,执锁诚危哉(上望高台时。路穷处则垂铁锁。攀之以上焉。)
我爱十王洞,山势皆盘回(在长安东北。最深邃。人所不到处。有古塔。)
古塔不记年,兀立悬崖边。
我爱万瀑洞,飞流泻青汞(在表训东。狮庵之西。纯是岩石所成。)
一岩连数里,滑净难所(一作徙)倚。
逶迤至洞口,满洞皆流水。
坎处陷为渊,下有火龙眠(渊名)
倾处激为湍,鸣雷振空山。
平处湛不流,如镜鉴吾颜。
清风左右至,炎热变为寒。
披襟坐树下,始知身世间。
我爱宝德窟,铜柱盈千尺(在洞中。飞阁跨空。三面依岩。一面以铜柱撑之。近百尺。最为奇绝。)
飞阁在虚空,天造非人力。
未至望如画,既登汗如沐。
禅僧万缘虚,纸袋储松叶
若欲栖此地,应须学绝粒。
去矣不可留,我将巡山游。
有石类狮子,屹立乎峰头(在狮子庵前)
有庵似筑城,不知谁所营(在狮子庵侧)
世无方朔俦,怪事问无由。
内山留十日,游寻略已周。
东行到上院,路旁层峦远(从此向白巅面。上院在路边。)
寂灭(庵)上开心(庵),横云时未捲(二庵最高。在寂灭则可见东海。)
开窗何所见,444-=赤海平如练。
山人指白巅,人閒兜率天(以白巅为兜幸。盖清胜故。)
诸庵列翠微,钟鼓声相连。
有洞名声闻,水石何纷纭。
可望不可寻,青鹤为弟昆(寂灭庵下有洞。名声闻。俯见岩奇水清。而无路可入。如智异山青鹤洞焉。)
钵渊对绝壁,天工所磨削。
一条喷长虹,其底澄潭碧。
山僧无一事,转下聊为乐。
投身急如梭,颠倒眩莫测(钵渊寺在寂灭之东。有瀑甚高。岩石极滑。僧俗来玩者。皆解衣上岩。随瀑转下以为戏。虽颠倒而下。终无所伤。)
回登九井峰,桂树森可折(在寂灭北。甚高峻。有桂树。)
扶桑手可挹,夜半看日出。
欲见九龙渊,僧言路险恶。
若遇骤雨来,死生在顷刻(九龙渊在毗卢峰之东。最为奇丽。但路险石滑。遇雨则定死无疑。故余惧不往。)
不如上高峰,以蹑飞仙踪。
斯言定信乎,决意登毗卢。
松根络石角,手攀足可踏(毗卢峰此山之绝顶)
有僧导我前,戒我勿俯瞩。
临危若俯瞩,目眩神必惑。
若欲见山形,莫上最高岳
若登最高岳,所见皆恍惚(极高则所见不明)
此言为我师,勉旃无怠忽。
一经昼与宵,始及山之腰。
困卧盘石上,廓落迷俯仰。
心定始抬首,众峰皆我向。
高低与远近,一概皆削粉。
百里不盈尺,钜细皆无隐。
忽然蒸白雾,澒洞失远觏。
初依一谷生,渐蔽群山走。
遂使山苍苍,翻作海茫茫。
浩浩同一气,漠漠难为量。
吾闻太极前,万化不开张。
山灵意何如,示我物之初。
无风渐飘散,半卷还半舒。
始露数点秀,孤如天上岫。
浓青画脩眉,浴海褰鹏噣。
俄惊(一作顷)疾风起,驶若骅骝骤。
须臾无点滓,眼力皆通透。
或尖若剑锋,或圆若笾豆。
或长若走蛇,或短若卧兽。
或如万乘尊,朝会开天门
衣冠俨侍立,车马如云屯。
或如释迦佛,领众依灵鹫。
蛮君与鬼伯,竞进头戢戢。
或如吴与孙,击鼓陈三军。
铁马振刀鎗,壮士争追奔。
或如狮子王,威压百兽群。
或如行两龙,奋鬣喷阴云。
或如靠岩虎,顾眄当路蹲。
或若文书积,邺侯三万轴
或若建浮图,萧梁九层塔。
或若累累冢,令威寻故国。
或向如揖让,或背如抱毒。
或疏若相避,或密若相狎。
或如窈窕女,深闺守贞淑。
或如读书儒,低头披简牍。
或如徒,贾勇气咆勃。
或如坐禅僧,藜床穿两膝。
或若搏兔鹰,或若抱儿鹿。
或翔若惊凫,或峙若立鹄。
或偃然肆志,或靡然自屈。
或散而不合,或连而不绝。
万象各异态,贪玩忘移足。
不可废半道,我欲穷其高。
绕身是何物,时有行云孤。
行云不及处,肃肃刚风号。
飞鸢与栖鹘,莫能追我翱。
直到无上顶,朗咏聊游遨。
林端拂朝日,石头碍夜月。
俯听蚁动声,山腰起霹雳。
山川围四面,模糊不可辨。
大者类丘垤,小者视不见。
纵有离娄目,安能辨城郭。
浩然发长啸,声入清都厥。
仙侣定骇愕,玉皇应惊诘。
天宫纵不远,其奈道根浅。
吾闻上界仙,官府未得閒。
何如方外人,不在仙凡间。
心虚万事一,气大六合窄。
昆崙脱手毬,大海涂足油。
胸中有山水,不必于此留。
一览便知足,造物不我尤。
僧言此山景,四时皆清胜。
炎凉异世间,阴气犹盛。
浮花岂吐蕊,只有寒梅莹。
山门四五月,始有寻春兴。
层崖千万丈,蹢躅红相映。
大地入红炉,衲僧犹苦冷。
扑缘不侵人,苍蝇绝形影。
秋风来苦早,落叶填石径。
峰峦瘦生棱,素月增耿耿。
松林閒枫树,红碧纷无数。
水落露危岩,激激波声怒。
冬寒水官骄,积雪高天柱。
烟生知有寺,门碍难开户。
譬如别世界,白银为国土。
翠桧列几行,须发垂沧浪
君胡不见此,反思归故乡(所记四时景。皆山中实事。)
此山有羽人,驭风凌空行。
绿发飘若烟,岩窦藏其形。
千年食松脂,蝉蜕得长生。
见人不接言,颜秀方瞳清。
君胡不见此,似无物外情(山中有人。只食松叶。岁久身轻。空中往来。绿毛遍体。山僧樵菜。时有得见者云。)
此山有异兽,非虎非豺狼。
雄形大如山,怒眸若镜光。
有时磨大木,翠毛挂百尺。
足迹广如轮,谅非凡兽匹。
君胡不见此,避去如畏怯(山中有兽。如诗中所记云。)
此山有仙鹤,大如垂天翼
翱翔白云上,暮还栖翠壁。
有时舞雌雄,双影峰前落。
高人尚不亲,况求对以臆。
君胡不见此,胸次未免俗(山中有鸟。大于鹳。青质丹顶。有雌雄双飞。人谓之鹤。)
我闻此僧言,将还更回躅。
遂作半岁留,所闻非虚说。
僧言此山名,金刚与怾怛。
众宝所合成,中有昙无竭
我言佛书中,不见朝鲜国
又云在海中,不与此山同(僧言佛经云。海中有金刚山。昙无竭圣人所住。即此山云云。此山岂在海中耶。)
我疑龙伯豪,一钓连六鳌
三山遂失所,泛海惊仙曹。
漂流到我疆,作此群山王。
又疑西河吴,桂树旁
斫桂落此地,万古无时停。
玉干化为石,高积巉青冥。
虚实竟谁分,何人作山经。
自从作天游,始觉吾生浮。
下山将出洞,山灵向我愁。
梦中来见我,自言有所求。
物生天宇閒,因人名乃休。
庐山李白,谁能咏其瀑。
兰亭逸少,谁能寿其迹。
子美洞庭东坡赤壁
咸因大手笔,令名垂不灭。
君今游我山,风景皆收拾。
胡为不吟诗,氏作缄口默。
请君挥巨杠,庶使山增色。
我言子过矣,子言非我拟。
我无锦绣肠,安能追数子。
满腔惟一拙,吐出人不喜。
子欲得琼琚,往求无价手(手。恐误。)
山灵色不悦,侧立久凝视。
咄咄指我言,恶宾无汝似
我知不能辞,遂许撰荒鄙。
形开如酒醒,所听皆慌尔。
有约不可负,聊以记终始。
恭题大阅图应制 明 · 余继登
我皇神圣能绳祖,威灵赫奕超千古。
岭表烽销瀚海清,犹自忧危思耀武。
三月三日天气和,五云高捧翠华过。
地动轰雷奔铁骑,丽天晴日照金戈。
辕门此际军威震,伐鼓鸣钲闻远近。
七校争誇貔虎姿,十干正演龙蛇阵。
纵横叱咤逞豪雄,角射当场技尽工。
健儿惯使千斤弩,侠少能开六石弓。
健儿侠少纷驰逐,夹道旁观俱詟服。
冠军原不让嫖姚,扛鼎何须羡
桓桓赳赳壮皇威,妙略英风播九围。
久闻关塞铙歌唱,坐见边庭羽檄稀。
太平日日谋桑土,战士人人沾雨露。
天下虽安未可忘,吾王一豫真为度。
只今将卒如云屯,禦敌年年更苦辛。
九边愿普投醪惠,万载常歌挟纩仁。
易水垆头放歌怀庆卿 明 · 胡应麟
君不见高渐离,举杯击筑天淋漓。
君不见鲁句践,叱咤干将起雷电。
十载荆卿游酒人,褐衣短后随风尘。
一朝匕首刺秦国,白虹千丈垂嶙峋。
貔貅万亿夹广陛,阊阖眈眈虎狼睨。
羸躯五尺掉臂入,勇慑孟贲庆忌
世儒刺促计成败,胡不身履斯人地。
君不见十三杀人秦舞阳死灰踯躅秦宫傍。
当时孺子果怯死,捧图胡以来咸阳
乃知鼎镬良可蹈,一时感激轻毫芒。
豆羹箪食色陡变,况持白刃游朝堂
天门峨峨九重辟,六师七萃纷张皇。
从容步履若无事,俯视政也如蜩螗。
图穷督亢刃乃见,至今神貌犹扬扬。
伟哉大勇旷百世,共工项籍争雄强。
八创嬉笑总馀事,沾沾俗士徒称扬。
君不见聂政大呼本仓卒,专诸进食元潜藏。
豫生毁形伏桥厕,谁哉十目交嵓廊。
三人视卿孰难易,一死虽同蹈死异。
吁嗟太史传刺客,百代何人奋高义。
我来易水吟悲风,萧萧匹马随征鸿。
当时壮士岂复得,黄金台馆徒穹窿。
为卿作歌酹卿酒,恍忽精灵下携手。
田光鞠傅渺何处,独往城南问屠狗太史传诸刺客其事惟荆卿至难子长摹写亦极感发余累有辨折详笔丛史蕞等书)
朴大庵挽章(并词) 明末清初 · 张显光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旅轩先生文集卷之一
人于季世兮。有古人风。世难其人兮。我于公得。禀受之厚兮。气质本美。学问之正兮。讨做盖笃。俗业之外兮。知有大业。日用之间兮。见夫天则。自珍其身兮。礼义廉耻。高尚其志兮。关闽濂洛。行敦孝友兮。人无间言。名著远近兮。己常谦屈。善人之善兮。兰蕙襟带。恶人之恶兮。芒刺背胁。论议冰霜兮。懒夫竦肩。操守铁石兮。难夺。黑绶金章兮。宁得我缚。山冠野服兮。云畔自逸。惠不及民兮。爱在朋友。躬遁一时兮。令名无极。丈夫何必乎得时行志。生惟无愧兮。死亦无怍。
吾人事业孰知真,耿介惟公立得身。
取舍胸中明玉石,是非天下判齐秦。
行当果处泉三峡,守可贞时岳八垠。
生顺死安公岂憾,只令孤友泪盈巾。
上邢军门诗(并引○代咸镜道耆老军民作) 明 · 车天辂
七言排律 押元韵 出处:五山先生续集卷之三
受鈇钺以东来。幕府初开于鲽域。捲旆旌以北上。凯歌将奏于燕台。争吟洗甲之诗。共献赐弓之颂。恭惟乾坤钟美江汉炳灵。云梦洞庭之襟怀。澄不清而挠不浊。泰山乔岳之气像。仰弥高而钻弥坚。五色麒麟。九苞凤凰。拔其萃而出其类。八斗文章。三冬书史。博乎古而达乎今。智若五总龟。多识乎前言往行。才如八骏马。独步乎秋驾春衢。德行堂堂。继业汉昴之峻节。声名藉藉。承家齐祐之高门。笔扫千军。鲤化禹门之浪。胸藏万甲。鹏抟庄海之风。历金门而上玉堂。遭遇一千嘉会。攀龙鳞而附凤翼。利见九五大人。领袖衣冠。丹青神化。言言大义。凛凛精忠。温树不言。沈默迈孔光之素履。路马必式。谨慎优石奋黄裳。皮里春秋。解人颐于臧否。禁中颇牧。回天笑于纡谟。公材自负于英雄。物望咸推于将相。曩者。雕题发射天之矢。猃狁为雠于大邦。凿齿磨血人之牙。长蛇臶食乎上国。楚臣哭乞秦之七日。汉帝移救越之六师。嫖姚迟绝漠之功。娄敬进和亲之说。群疑满腹。恐莫效公输之九攻。众议成林。谓可从魏绛之五利。于时老爷。义形于色。志烈秋霜。诚激于中。口飞鈇钺。俨华夷内外之辨。宁容讲媾之唐。守春秋谨严之经。不许会戎之鲁。有言逊汝志。宪宗裴度之卿材。惟简在帝心。武皇长孺之国器。故膺专征伐之诏。乃总诘戎兵之官。出节于庭。元帅作三军之司命。受脤于社。尚书践八座之崇班。职兼汉室之乘骢。位极周官之司马。豸冠共绣衣交映。虎竹与齐斧相将。分武库之戈鋋。发荥阳之刁斗。肃军容而不犯。整师律而无哗。卫霍先驱。孙吴后殿。貔貅十万。衣夫差之水犀。螭虎三千。披楚王之组练。大旆未离于鹤野。前茅已届于鳀岑。甲胄乘陵。转迅雷于蓟门辽塞。旌旃清迥。霁夕雨于鸭水浿江。星象炜煌。动师门之北落。诗人章句。咏周公之东征。怬棨戟于藩都。驰羽檄于边圉。麾兵金匮。不必临边。校战玉钤。坐以役敌。兵从天下。长驱无战之师。虏在目中。深入不毛之地。霆击昆阳之战。月晕兰山之围。方待因垒而降。忽作知难而退。少无亡矢遗镞之费。克有斩将搴旗之功。逮夫天讨之再行。爰复夏官之九伐。落雕都尉。试东胡于陆攻。下濑将军。尝南越于水战。截波吕蒙之斗舰。劈箭伍胥之戈船。苍兕青龙。横截六鳌背涛浪。犀渠鹤膝。分张三岛前云霞。火焚赤壁之舟。风拂乌孙之垒。黄沙碛里。夜迷齐马之轮。青海城头。晨占楚乌之幕。复屯慑威而瓦解冰泮。馀孽褫魄于鹤唳风声。收六月之车徒。罢七旬之干羽。多算胜少算。逖蛮方而濯征。至仁伐不仁。仗皇威而震叠。戮鲸鲵筑京观。不惟立界于铜标。临瀚海封狼居。岂但勒铭于燕石。班声动地。翻碧海之波涛。喜气浮天。散青山之风雨。南徼之山川再辟。东韩之日月重明。殆天启之。非人力也。是由老爷吉甫文武。却縠诗书。三略在心。六韬指掌。折冲樽俎之内。晏平仲圣相同风。运筹帷幄之中。张子房人杰并驾。纶巾羽扇。诸葛亮之雍容。缓带轻裘羊叔子简易。真儒无敌。大雅不群。文星压玉帐之将星。卿月临戍楼之边月。剑心匪石。不忘一饭圣明君。镜发尽霜。积苦三年军旅事。惟是摧陷廓清之力。无非发纵指示之勤。开细柳亚夫之营。山有猛虎。拥红莲王俭之府。海无遗珠。所其我武之维扬。繄赖群策之毕举。况出入勤劳之历试。亦险阻艰难之备尝。建戟纛于南堧。音报三捷之露布。拥旌旄于左海。今飞一战之羽书。刮绝蛮夷之陆梁。答扬天子之赫怒。肤公不劳于汗马。遗萌得免于其鱼。云台合画形容。草木犹知名姓。无竞维烈。莫之与京。天上紫泥书。飞下班师之凤诏。海外青油帐。捲归入塞之虹旗。画角风清。壮士之长歌共和。旄头夜落。蛮儿之杀气同销。草绿江南。不作王孙之归恨。春晴郭外。空凝使者之去思。汉水曾波。若见沈碑襄水华山斜日。如临堕泪之岘山。大树不伐功。尚想冯公之谦退。甘棠有遗爱。能忘召伯之仁贤。新野生祠。傥庶几于菀尔。成都画像。冀髣髴于晔如。衮衣绣裳。愿于汝信处。攀辕卧辙。无以我公归。伏念干戈万死残骸。蝼蚁再生微命。地接阴山之白草。靺鞨与邻。天连渤海之黄云。蛙黾同渚。驰马试剑。俗多秦国之斗争。读书攻文。士少鲁邦之弦诵。苦被卉服之毒螫。鳄食鲸吞。喜闻王师之扫除。云撤席捲。恨不得逆香火于楚野。犒膏沐于齐师。向南风而开襟。望北斗以引领。驰遥思于千里。纵未睹景星庆云。贡深衷于一言。用寄将车尘马足。已铭肌骨。敢布腹心。继以诗曰。
有美山东汉相门,风流文采古今存。
魁梧气岸崧尊岳,秀朗精神玉出昆。
捲起九河轮辩囿,倒流三峡词源
马来西极方知骥,鹏击南溟化鲲
玉府腾身龙得雨,金闺通籍鹤乘轩
九霄白日心肝照,万里青云步武跟。
东土半归蛇豕食,南垠尽入犬羊屯。
朝廷注意求元帅,天子倾心救属藩。
赐钺专征才受诏,分符独坐最承恩。
夏官司马尚书重,柏府乘骢御史尊。
龙节洗霜排宿雾,绣衣明雪映朝暾。
旗穿燕市分河戒,剑及龙湾出塞垣。
鲽域山川迎棨戟,鳀岑风露入櫜鞬。
建瓴水势三军下,蓦地风声万马奔。
远迹汉城幕府,遥临华岳拥征幡。
兵疑草木威先慑,令肃雷霆静不烦。
一合人谋神鬼避,再行天讨日星掀。
阿童斗舰连江色,杨仆楼船截海痕。
赤壁火飞连锁断,乌林风立陈云昏。
商星带杀云阴变,殷血吹腥水气浑。
穴蚁直须𢬵足蹋,鼎鱼那卜失胸吞。
四郊垒灭三边静,一箭书传万甲蹲。
却敌笑谈推上将,折冲樽俎壮中原。
周家元老闻诗雅,鲁国真儒见法言。
勒石燕山何足道,沈碑汉水未应论。
提封只是标交趾,亭障能令界浩亹。
已遣熊罴清绝徼,却教风鹤詟游魂。
决痈不啻机强弩,攻弱无论战孟贲
保合周馀扶赤子,张皇汉铄破乌孙
海滨永绝斑衣孽,地下都消白骨冤。
画角爱飘遥海去,虎牙还向夕阳翻。
扇藏白羽辞戎幕,帐捲青油指帝阍。
梦与春鸿飞塞国,身从社燕返乡园。
目随使节天容逼,恨入王孙草色蕃。
千里壶浆心鲁犒,几人香火顶秦盆。
黄金台峻看飞动,紫气关高识曣㬈。
饮至策勋将返旆,去思遗爱欲攀辕。
像留百代期无斁,祠奉千春矢不谖。
四截皇灵光日月,三韩国乾坤。
拜尘拟续鸿飞什,泪化鲛珠让断猿。
鸟语十三篇 其七 死去鸟 明 · 柳梦寅
 出处:于于集后集卷之二拾遗录
死去鸟,鸣死去。
人间有何苦,长日号,号我死去。
死,死。
孟贲夏育归何所。
汉不见黄初平,晋不闻安期生
昨遇人魂称洞宾,云我死去不知几千春。
所以死去,死去儆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