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燕郑侯” 相关资源
诗文库
二皓台 明 · 周世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武陵杂稿卷之三
甲辰五月十一日。送湖西方伯郑相公于龟渊。与丹阳郑侯仁雄。触热而还。憩于石柱滩之南垄。郑生乙巳。今年六十。而须鬓皓雪。某生乙卯。今年五十。而须鬓亦皓雪。相视一笑。酒数螺而起。遂名之曰二皓台。
两峡中开一水来,上连银汉翠如苔。
风亭石柱滩头垄,从此名传二皓台。
郑知县祷雨歌 明 · 钱子义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三华集卷十
郑侯待下如严君,不独南阳推信臣。
袁公庙貌遗千春,昔为邑宰今为神。
二公德若行天云,幽明福被吾乡民。
皓皓皦皦悬秋旻,稻田龟坼焦欲焚。
嗷嗷鹳雀飞成群,螟蝝欲𧕏谁能嗔。
疲农走泣如穷鳞,天乎德泽何由均。
大哉乾元至哉坤,郑侯悃祷神为伸。
爱民忧国天所欣,玄冥屏翳不惮勤。
油然已覆铜官坟,甘霖洗出青嶙峋。
戴星而出归夕曛,谁能作颂储与陈,穆如清风播司勋
淑人宋氏墓碣铭 明 · 李珥
 押真韵 出处: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七
故金堤郡守郑侯讳承周妻淑人宋氏。籍恩津。高丽正顺大夫版图判书詝之后也。曾王考讳有礼。王考训鍊院参军讳元商。考保功将军司果讳文夏。家在公州。淑人才笄。归同乡郑家。承舅姑事君子。有闺范天质温美。不待学而暗践迹焉。郡守之殁。卜兆丘宅。日瞻望号恸。制终。犹奉主如初丧。亲具奠。朝夕上食。如是者三十年。衣素表哀。终身不变。姑崔氏从长子进士居周在水原。淑人躬备寒暑衣服。节物异味。以忠养无异侧。其孝烈如此。生于弘治甲寅。殁于万历丙子。享年八十三。越三月十三日克襄于鸡龙山大草洞。与郡守同丘异穴。有子男三女一。男曰长生,季生晋生。皆事儒学。惟晋生得升上庠。长生生一男。曰云。季生生五男一女。男曰霖,霫,霔,霢,霂。晋生生二男二女。男曰■。一幼。婿士人李震。生一女。内外孙凡三十馀人。晋生珥同年。具志文。求小碣阴记。谢不敢。请累年不懈益勤。庚辰季秋坡江。晋生徒步远来。吐辞益悲。不忍拒。因其志檃括。系以铭曰。
惟资之粹得诸天,惟行之懿格诸神。
丰于积啬于施,以贻后人。
宁府正郑公墓志铭 明 · 李珥
四言诗 出处: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八
谢事荒野。疏于藻翰。不能作人墓道文字。有请辄辞。门党有沈君礼谦。求厥外舅郑侯潚志铭。辞以不文。且昧平生。友成君浑曰。郑侯。长者。与朋友信。白首不渝。少也与浑叔父为深交。叔父妻孀居病笃。浑观其门。日必躬问。剂药饵不绝者。惟郑侯也。此事不可失传。沈君曰。此一事也。礼谦扬其隐德。岂敢阿所私。外舅生固有异质。姿容俊伟。器宇敦厚。事亲甚孝。未冠丧恃。哀毁尽礼。考正郎公夙婴羸疾。早夜侍药。起居必随。以此废科业。己卯祸作。正郎公谪玄风。外舅奉养备至。顿无羁寓之苦。暨辛巳丧孝。奉旅榇还先垄。遑遑颠沛之际。丧礼一遵朱文公家礼。服阕閒居。无干禄意。以王母命应举。戊子。中选补上庠辛卯廷议表用贤者之后。因此阶宦路。非初心也。追远以诚。如得美味。必手藏膳阁。以待荐享。国法禁宰牛。俗习未革。外舅未尝以牛肉充庶羞曰。不可以非法奉先。祀必躬行不摄。既耋尚然。出入必告祠堂。虽当仓卒。不少废。其宰安山也。乡人有效之者。其妻怪问其由。答曰。吾化于土主也。少年之交。多知名士。听松成先生及其弟叔玉李涵元恺辈。皆同志也。猿亭崔寿峸。一世奇男子也。一见定为莫逆友。相砺以刻苦。携手徒步数百里。同栖山室读书。成叔玉常曰。郑某气象。夷险可一节也。其见许如此。性喜俭素。屏去靡丽。慈子而能诲。泛爱而亲亲。事叔母如亲娘。爱从兄弟如同胞。妹死子孤。收养无异己出。宗族虽疏远。无不得其欢心。与人乐易。若无崖岸。而其中有守。倅于光州也。徵敛务薄。甚有惠政。适有乘时暴贵者为牧。示侮色。议多矛盾。不失恭虔。而谢病休官。成听松称其善处。外舅行迹。大略如斯。珥于沈君言。得见郑侯面。因次其世系官职曰。侯字某。延日县人。远祖讳均之。官至金紫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平章事。厥后。代袭貂蝉。曾祖讳。嘉善大夫全州府。祖讳溱。南部参奉。考讳完(一作浣)。选贤良。赐特科。官至吏曹正郎。妣河东郑氏。崇政大夫。行户曹判书河南君讳崇祖之女也。以弘治四年辛亥生侯。正郎公以才学。见于士林。与静庵道义之契甚深。侯克承严训。称法家之子。自嘉靖辛卯通籍。历官北部参奉广兴仓副奉事,义禁府都事司酝直长军器主簿,司宪府监察。出监衿川县。通判光州。守安山,博川二郡。入拜军资监判官。四转而升敦宁府副正。隆庆丁卯。以岁凶省官见散。庙堂有相识者。议擢贤士之胤。以为士类劝。升拜敦宁府正万历癸酉。侯年八十三。以恩例优老。授通政阶。亲旧咸庆。其夏感疾。八月。病革。子弟进汤药。即挥之曰。吾享此寿。犹服药求生。不亦苟乎。遂怡然而逝。越三旬壬寅。葬于高阳某山先茔之后。从治命也。配淑人李氏。先侯十二年殁。其葬异圹而同域。侯先娶郑氏。再娶卢氏。皆无子。淑人是第三室。乃益安大君之后。玉溪副正之孙。别提李孟元之女也。秉妇道。合美毓庆。生五男一女。男长曰仁源。娶同知枢府事尹倓之女。生二男一女。曰洁。曰浤。女幼。次曰义源。娶宗室荒壤正之女。生二男。曰淇。曰濆。次曰忠源。娶县令均之女。生三男一女。曰速。曰汲。一幼。女适士人李大年。次曰孝源。娶忠美卫卢子巃之女。生一女。幼。次曰大源。娶同知枢府李世麟之女。生一男二女。皆幼。女即沈君之室。今为信川郡守。铭曰。
木老华疏,流远波浅。
夷考世族,继继者鲜。
彼美郑侯,克家承考。
厥考伊何,瑚琏是抱。
坚志研学,辅以同好。
扬王庭,矢挽世道。
运否慝作,赍志以终。
宁馨令子,诗礼夙通。
明发不寐,佩训周旋。
簪笏傥来,匪我求旃。
毖祀奉先,恪勤守职。
惠周同宗,信著丽泽。
爰享眉寿,子孙振振。
源深澜盛,根厚叶蓁
受祉未艾,贻厥后人。
通训大夫行旌善郡守郑公墓志铭 明 · 申钦
四言诗 出处:象村稿卷之二十三
郑侯思伋字希圣。系出庆州。自新罗已为右族。入本朝。有讳考常。吏曹判书。策翊戴佐理勋。封鸡林君。即高祖。曾祖弘先军器寺别提。赠赞成。祖良。翊卫司侍直。以年耋衣绯。考忠仁。广兴仓守。娶成庙第子宁山君恮女。嘉靖丁酉生侯。少业儒。荫补缮工监监役。升主簿。屡历司宪府监察。出任开宁,怀仁,新溪,全州等邑。俱以办理闻。入为司仆判官。癸未。拜清河县。亲老丐免。乙酉丁内忧。丁亥遭外艰。制除。筑室西湖上。日啸傲其间。无复仕进意。壬辰。擢授旌善郡守。时倭寇方抢。东路州郡。望风逋匿。侯独守官不去。多斩获。疏陈民瘼。上嘉之。特加奖谕。凡郡之宿弊。悉许蠲祛。民赖以。瓜满。观察使举治行。仍任。乙未。罢归村庄。丁酉七月。疾卒。享年六十一。八月。权厝其地。翌年十月庚午。返窆于坡州碓洞卯坐之原。先兆也。侯禀性严恪奉先以诚。接人不诡随。在全州。郑汝立势焰张甚。侯不一见。或有劝之交者。曰。吾见其所为凶悖。不愿与之相识也。卒为汝立所衔。属当途者白去侯。暨汝立诛。株连被逮者众。而不及于侯。人始服其先见。侯之配金氏。参赞铠女。先公殁。生四男一女。曰大复。大有早夭。曰熙周,宗周。大复娶持平崔洙女。无后。大有娶参奉女生一女。熙周娶县监朴文弼女。生一男二女。宗周娶参奉李敦女。生一男二女。女适司果尹赞元侧室女一人。铭曰。
行闻于家,绩著于官。
不浼于势,所守之端。
未食于己,维后之成。
我铭于石,繄永厥声。
郑侯子见来访。酒中有吟 明末清初 · 河溍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台溪先生文集卷之三
令节重阳后,佳宾太守来。
相逢今日话,久别昔年怀。
此会知难数,行旌且莫催。
明朝开印坐,谁更劝深杯。
郑侯子见昔年在京邸赠别韵 明末清初 · 河溍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台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葭管灰飞尽,梅轩岁又更。
潜苞争解甲,穷巷绝呼庚。
布德知新化,论交见旧情。
春风生座上,和气拥楼城。
次前韵。奉谢郑侯子见来访 明末清初 · 河溍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台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立望层峰外,虚堂欲二更。
离忧增悄悄,身世叹庚庚。
知有前期在,难为此日情。
相思夜夜梦,长绕晋康城
三月九日郑三云通守邀于隐仙庵看牡丹竟日翼日雨毛俟园复邀同往赋呈两君 清 · 姚鼐
 押纸韵 出处:惜抱轩诗集四
幕府山头天接水,千古英雄此中死。
惟有东风岁岁来,石头城下纷红紫。
人生何日不当醉,何处花开不可喜。
况惜晚春馀几日,更对奇葩翻万蕊。
郑侯年少发新硎,毛子老儒钻故纸
同欣就我如菖歜,并道爱花入骨髓。
昨携天香归满裾,今踏红云重曳履
明妆已看照晴熏,深晕复怜含雨泚。
桑根三宿固惭僧,羊肉慕膻终胜蚁。
华阳真逸句曲,人道此閒尝隐几。
齐宫梁苑今何在,况溯神仙真脱屣。
道人疑是殷七七,能使荆榛变罗绮。
被恼少陵柯用诉,乐死右军差有旨。
隐仙庵外台城路,我购一廛家可徙。
落花风尽草如茵,更吊紏阳挂残垒。
敬次定斋先生文烈公(泰辅)闻韶阁韵戊寅 清 · 申纬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警修堂全藁册五貊录一
闻韶阁。有文烈公癸亥仲夏诗牌。距公己巳祸变。仅隔六年矣。后十三年乙亥夏吴观察(道一)。十五年丁丑初秋俞观察(得一)。二十九年辛卯孟夏李观察(崇)四十三年丁卯仲夏。吴学士(彦胄)。九十三年丁未暮春郑侯(趾焕)。一百二十一年癸亥秋。朴亚使(宗正)。相继和韵。又一百三十六年。不佞至焉。敬追故事。念公危忠孤节。日月争光。其出于咳唾之馀者。虽单辞片语。不啻若琬琰弘璧。为人尊慕何如。而上下百有馀年间。倚和者何太寥寥。堇七人哉。谨列次姓氏。详系年月。以稔后之君子庶察余珍护之心而广加嗣响焉。戊寅夏六月廿又七日。紫霞学人
文烈英年掩老苍,雄词高阁佩声长。
百三十六光阴转,风月江山今古凉。
祸急圣难容折槛,时移士倍泣摧梁。
片言嗣响岂非幸,作者七人相去忙。
马场怀古 清 · 程恩泽
 出处:粤雅堂补遗
王与后,以口计,十八先生忠义
晋王,来讨秦,十八先生歃血新。
奇谋泄,冤狱起,十八先生同日死。
就中阁臣吴,自云执笔我最先,欲以一死全诸贤。
诸贤求死大呼啸,诗筹满地酒满釂。
争骑箕尾上霄汉,暮暮朝朝帝阍叫。
兴朝日月光,照彻幽与微。
忠魂得谥如衮衣。
祗今南笼一抔土,牲酒芳洁松楸肥。
郑侯同里郑侯名允元,歙人。),子孙知为谁。
李侯有贤裔(李侯名颀常州人。其子孙曾辑《三忠诗》。),曾辑三忠诗。
独怜张与全张内侍福禄、全内侍为国。),临难遭极刑。
遭极刑,名乃成,古无珰侍称先生
吁嗟乎,张先生全先生
寒雨闷甚杂书遣怀襞积成篇为石遗居士一笑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海日楼诗卷二
寒云如覆盂,漏天不可补。
曜灵避面久,畏客牢键户。
黵䨴江海蒸,襂纚霰霄聚。
闭关且何事,卧听檐溜汿。
断续缀残更,啌嘡轹虚釜。
失行雁濡翼,噤晓鸡上歫。
水官厉威严,雨师从吕钜。
尽收天一气,并作银潢抒。
代云不成马,卫蝀空饮甒。
河亡九里润,海溢万家沪。
南朔相倚伏,亢霪不均普。
物物固难量,笺天奈何许。
雌风四维来,龙具不能禦。
了无喁于唱,亦不土囊怒。
翕习惯投隙,披拂仅如缕。
俄焉中目䁾,怴若负尸疰。
老妻颇多智,装棉剂吴楚。
臧姏燕赵产,缩朒甚饥鼠。
罔知广川谷,实有异寒暑。
荆南五月来,炙热剧烹煮。
伏金骨俱烁,秋暴背其腐。
商飙一冷汰,暂得宽肠肚。
宁复此愁霖,而兼湿寒茹。
不忧灶生蛙,将恐皿为蛊。
枳改柯实,蜃爵纷介羽。
嗟唯人不化,何用适风土。
狐裘故黄黄,掩形不如褚。
清川浴垢疥,焉事咨章甫。
西园蕃草木,花叶故举举。
蜡花实非,滇茶讵能苦。
瑳瑳老槠树,占地冻不癙。
旁有南烛实,浪称仙饭糈。
名虽疏药录,味不厕菱蒟。
鲜鲜若新沐,风槛群媚妩。
兹族畏霜乾,侥倖且濡湑。
宁知膏泽赢,蠋蝎益孳乳。
穷阴未肯释,蹙頞唏老圃。
陈君泥滑滑,税舆践今雨。
幽室共槃辟,高吟忽扬诩。
长舒汲古绠,高彍尅敌弩。
相君笔削资,谈笑九流叙。
吾思古诗人,心斗日迎拒。
程马蜕形骸,杯盘代尊俎。
莫随气化运,孰自喙鸣主。
开天启疆域,元和判州部。
奇出日恢今,高攀不输古。
柳刘骞,贺籍仵。
四河导昆极,万派播溟渚。
唐馀逮宋兴,师说一香炷。
勃兴元祐贤,夺嫡西江祖。
寻视薪火传,皙如斜上谱。
中州馀,江湖张贾绪。
譬彼鄱阳孙,七世肖王父。
中泠一勺泉,味自岷觞取。
沿元虞范唱,涉明李何数。
强欲判唐床,坚城捍楼橹。
咄嗞盛中晚,帜自闽严树。
氏昧荀中行,谓句弦偭矩。
持兹不根说,一眇引群瞽。
丛棘限墙闱,通涂成岨峿。
谁开人天眼,玉振待君拊。
啁嘻寄扬搉,名相递参伍。
零星寒具油,沾渍落毛麈。
奈何细字札,衔袖忽持去。
坐令诵苕人,倍文失言诂。
郑侯淩江来,高论天尺五。
画地说三关,撰策筹九府。
癯颜戴火色,烈胆执彫虎
荡胸万千字,得句故难吐。
梁鸿瓜庐身,礼殿击鼍鼓。
沧海横流,中潬屹砥柱。
可怜灌灌口,味肉失腒脯。
那复问尖叉,秋虫振翅股。
怀哉海陵生,江草罥柔橹。
痯痯济阳跛,海燕对胥宇。
季子踏京尘,尺书重圭珇。
太阴沈暮节,病叟局寒女。
出户等夜行,焉将燎庭炬。
百忧中缴缭,四望眩方所
赖君排偪侧,冰窟日謰謱。
消此雨森森,蠲彼愁处处。
天门开詄荡,曷月日加午。
城隅卓刀泉,中有铁花𪐴。
杉栝百千株,夹道俨围籞。
樊口渺东望,松风冷相语。
千载漫郎游,招招若呼侣。
东坡眠食地,固是余所伫。
郁没老涪皤,山空畴踵武。
兴来舴艋舟,径欲掠江浒。
政恐回帆挝,商羊复跳舞。
郑侯携酒蜕园有诗连句和答庚寅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押虞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九
东风池馆芳华腴叔瑜。),游鳞唼藻相喁于中实。)
绕廊奇石如明玗子大。)檀栾金碧开灵区(叔由。)
青疏密闼行回纡叔瑜。),春阳感心交灌输中实。)
郑侯喜客亲携壶子大。),以宾为主居座隅(叔由。)
清谈白皙微有须叔瑜。),何郎玉立闻莺呼中实。)
书承祖砚衫皆乌子大。),王家兄弟双绛趺(叔由。)
二难少一同插萸叔瑜。),周郎中慧外似迂中实。)
两易跌宕道不孤子大。),程六健者头酒濡(叔由。)
巾履杂沓腾哗娱叔瑜。),月明乌栖尾毕逋中实。)
眷言旧好偕今吾子大。),相看意气惊豪粗(叔由。)
高文觥觥法京叔瑜。),诗坛共执鼓与桴中实。)
未须驴背从奚奴子大。),走笔索纸常争趋(叔由。)
天马破空谁能拘中实。),觞政惜少袁生子大。)郑侯莫叹停云徂(叔由。)
郑刑部相余不能贵寿相劝学佛赋此示之癸巳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九
詹尹灵均贾生季主
古来几辈伤心人,荡气回肠不能语。
我来武昌郑侯,神情故是儒家流。
相看但惜春华晚,不誉功名似马周
东西涂抹堪深耻。
自揣梁鸿不相似。
时人共目此少年,愧汝相期隐君子
时人论迹不论心。
惟有郑侯知我深。
直言营魂近墟墓,岂但骨相宜山林。
拍浮人海如中酒,哀乐醉心骨先朽。
多生绮业思忏除,相劝逃禅意尤厚。
早历兵戈未活埋。
若论福禄过同侪。
因缘已證三生事,官职还登二品阶。
行年三十愿已足。
况有人间廿年禄。
久知死逸胜生劳,犹恨巧迟输拙速。
一生常恐哭他人,何幸得为人所哭。
服食求仙谢未能。
远惭柳下孙登
馀年愿乞匡庐住,粥饭芒鞋一病僧。
夷白沪至遂偕过瞻园读樊夏近句用前韵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蒸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上
水厅霜乾梧叶层,一客据坐同枯僧。
拍肩海市数日耳,缩地疑有鬼物凭。
心解瞻园继坛坫,发兴那恤疲荒乘。
六代江山逝莺燕,撇旋何来下爪鹰。
啜茗欠伸仰天笑,车箱拽我红埃腾。
主人岳岳光气凝,映架俊骨陪徐陵
风骚演绎通气类,摆落一世矜微能。
文书束梱几案乱,眼豁细字编溪藤。
垂花璎珞烂户牖,中袅瘦石寒于冰。
弄笔非想非非想,上叩倏忽谁为应。
郑侯雄视黜馀子,到此口哆如不胜。
传钞默念付十手,恨未买就百尺绫。
流沫出走俯塘影,得味不数鲜鳞罾。
毕竟儒生结习在,券挟半句偿千缯。
掉头城郭舍独返,穿衢小雨明竿灯。
叱石僧舍见壁悬郑绩瓷画己巳 现当代 · 莫仲予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出处:莫仲予集卷一
残螀新向故枝啼,习习西风过断溪。
一事不忘今古讽,金钱壁上郑侯郑绩字纪常,清名书画家,画中画一大金钱,旁十馀人追逐之,后跋百馀字深致感慨。)
军需学校张故校长孝仲百年冥诞纪念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主校政廿五秋,持躬以正,治事以勤,接物以廉,一德永留彝训在;
历世途万千劫,遗泽不湮,盛业不隳,令名不朽,百龄宜致瓣香虔。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张叙(1883——?)字孝仲湖北省枝江人,幼年家贫丧父,投笔从戎后东渡赴日,入士官学校,湖北武备学校和日本陆军经理学校毕业。历任校长、副会长、副主任、委员等职。1936年1月被授予军需总监1946年7月退役。陆军部总长黄克强及次长蒋作宾向大总统孙中山推荐张孝仲当军需学校校长1912年3月20日建立了军需学校,被孙中山亲自任命为校长,并提出“一家一业,一心一德”的校训。张孝仲在《军需学校成立三十二周年纪念训辞》(《西北经理通讯》,1944年第14期第3-11页)中言“军需学校是民国元年,国父在南京临时大总统任内创设的……我蒙陆军总长黄克强先生荐请任命为校长,自觉留日初回,毫无经验,再三请辞,黄先生和蒋雨岩次长不许,只好拿出勇气来干。”后多次请辞,终于于1936年4月获准,担任了军需学校校长25年时间,有“军需鼻祖”之称,后由蒋介石接任。
一九三一年湘鄂诸省大水,灾民无算,成氏登黄鹤楼而作《灾黎赋》,深为南京军需学校校长张孝仲所赏,邀为该校少校编译。成氏担任“国防最高委员会”简任秘书一职,张孝仲有引荐之功。成氏有诗《海人琴》有相关纪念文字,另有骈文《校园双桂记》(双桂为张叙忠亲手所植于军需学校)。
南京军需学校:前身是北洋陆军军需学校,孙中山为实现“军需独立”的理想,将当时民用物资与军需补给,全部由总统府统一调度。他深感人才稀少,制度缺乏,于是令参谋总长黄克强成立陆军军需学校。这是当时民国创建的第一所军事学府。陆军军需学校的校址在南京复成桥1912年3月24日,陆军军需学校在南京招收学生班第一期学员,一共183名,并举行开学典礼。后来,军需学校迁到北京,改名“北洋陆军军需学校”,1928年北伐胜利后,由国民政府接管,陆军军需学校又迁回南京
一德:同心同德。出自 《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军需学校校训“一家一业,一心一德”。
彝训:
(1).日常的训诫。出自《书·酒诰》:“聪听祖考之彝训。”
(2).指尊长对后辈的教诲、训诫。唐元稹《赠乌重胤父承玭等制》:“追念本始,无忘尔先,永锡追荣,用章彝训。”
隳:毁坏;崩毁。
瓣香:犹言一瓣香。古以拈香一瓣,表示对他人的敬仰,称瓣香。出自 宋曹彦约《谭仁季以二诗见遗走笔次韵诗》:“诗才清不羡沧浪,曾向欧曾接瓣香。”
笺:海人琴:
枝江张孝仲忠)先生,自民国肇兴,即承国父孙公命,任军需学校长,历时二十五载有奇,校址迁建,由朔而南,位首都胪政牌楼街口,民国二十一年先生邀余赴京主编军需杂志,中更多难,迄于浮海。上距金陵奉手之日,忽将五十年, 耆老云亡。遗徽未沬,而瞿君子清! 方撰军需学校人物回忆,首列先生,次及俞樵峰,王秡生,张开琏,熊仲韬,墨林翰端木侠诸人,皆先生门弟子中之佼者,书成乞序于余。值臂痛未能具长稿,因书此归之,用志海人琴之感云。
枝江名并郑侯垂,善教弥增汗简辉,几辈给军曾挽粟,一生报国有传衣,木牛流马争新巧,风虎云龙各奋飞,我亦贞元旧朝士,愧无佳句表清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