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新安广录续编序 南宋 · 吕午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一五、《竹坡类稿》卷一
郡政之善,必有铺张扬厉之文,文必有纪录。录录而递递相承,则善政浃洽,千里之福也。否则,事无可述,简编阙矣。始,吾郡侯刘公炳续《新安志》于甲子一周之馀,阅两政,倪公祖常即会粹为《广录》。今郑公继之,又从而续焉。使其非有盛美光于前人,录虽欲续,焉得而续?昔周公东郊,釐以王后,道洽政治,泽润生民,是以曰谨始,曰和中,曰成终,备著于噩噩之书。时底战国,民方憔悴于虐政,所谓咏歌称美之作,亦寂无闻者。然则纪录之有无,世道之污隆实系焉。今由志而录,录而广,广而续,如源泉混混,罔有间断,邦人被惠,亦无终穷。虽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充栋汗牛弗厌也。虽然,郑侯为政之善,续录总序纲举条列,此皆人所易见。至其平日洗手奉职,无一毫妄费,侯之意不过以之佐国计,宽民翰,行好事,期无负承流宣化之责而已。岂知吾郡历年三十,数厄于火,而侯适当之。无烦公私,取办素积,百堵皆作,不日而成,或者天祐邦人,知有斯厄,故启侯之来,爱惜积贮以应之欤!不然则为吾邦烦扰,未知何时而止。故侯之善政,他皆易见,此独难名。今当告成天朝,必有为侯发明其事,上当帝意,嘉劳而显擢之,以慰吾邦人之去思云。淳祐二年四月日,郡人吕某序。
徽城蠲税记 南宋 · 吕午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一七、《竹坡类稿》卷二
关市征,禁令急,吏卒肥,民旅瘠,此州郡通患也,而新安又非他郡比。郡在万山间,舟车不通,富商大贾不至,土产不过鱼肉蔬果漆楮丝麻而已。岁征为额,虽仅止万缗,而衣食其中者不一,往往越境发箧以逞威,椎肥剥髓以肆毒,商旅捆载而来、垂橐而归者总总也。由是物货罕聚,井市萧条,前后相承,恬不为怪。郡侯郑公开藩甫四月,讲求民瘼,近在城闉,爬梳抚摩,是诚在我。乃具颠末申朝省,罢税务,废榷官,课额无巨细尽除之。有关经总制、转运司合分隶钱,则撙节那补,不以烦有司。道路观传,商旅争集,始有富州气象。公朝宽大,亟俞其请。郡之人士合辞来言曰:「昔刘侯蠲岩寺镇税,镇人为立祠,而子记之矣。以一镇视一郡,事体之轻重,惠利之广狭可知也。郑侯之德,吾郡当如何而报称哉?方相与绘像建祠于怀思堂,以祈公寿,又琢磨乐石,将纪其事,以示悠久不忘之意。子适来归,目击斯举,愿以记请」。某闻商旅懋迁,不惮寒暑险阻,羁寓无聊者,以图什伯之利耳,而忍夺之乎?故自一镇一县以至一州,有能少弛其征,其谁不愿出于涂?而为一镇一县一州或有不为者,是梏于吏商也。彼方以吏为商,而肯弛商之征乎?今郑侯力行仁政,买田代折斛之输,创廪平贵粜之价,不惜重费以终免银之惠,凡可以利吾民,悉捐己图之。而蠲征乃其行仁政之先务。然则有吏而商者,闻侯之风,宁不少愧?是可不书以为天下劝?且岩镇之蠲征也,几一再坏于贱丈夫之手,率赖记文以免,是可不书,以诏后人?近世有为郡者,尝蠲在城之税,不旋踵,二子同时以妙龄登八座,相传为衣冠盛事,是又可不书以慰吾乡人惓惓颂祝郑侯之心乎?咸曰:「然」。乃记之。
青龙镇学记 南宋 · 杜孝严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三、康熙《松江府志》卷二○
国朝承五季之弊,斯文坠丧,儒先线绝。间有山泽之癯,知自孔氏,则青青之衿相与宗之,如白鹿、岳麓,鸠聚肄习,官不与也。皇化日升,文治继起,蒙表异、赐书、给粮,至明道、景祐间,学始有官矣。然藩镇望郡之外,或且因仍,迄于庆历之诏,而学始遍于郡矣。诏有生员者县亦置学,而学始及于县矣。治盛学兴,其君子材业成就,惟帝时举,其小人闻礼知义,厥心亦臧。十室之聚,百家之市,居然建学,非化行俗美之极致欤!玉牒赵君监青龙镇,至之日求谒先圣,吏白以无其所,君心病之,遂谋讲习之地,以请于郡,且捐俸钱三十万以为倡。太守郑侯闻而嘉之,助以郡缗如君之数,于是士皆翕然。买田于镇治之东北二百步,高燥衍夷,广袤百丈,筑大成殿于其东,营四斋于其西,曰博文、敏行、思忠、笃信。讲堂中峙,翼以先贤与魁星之祠,旁列主学职事之次,门屋、廊庑、仓库、庖湢,无不毕备。又以其閒田筑射圃,浚清池,植以花竹,缭以周墙。役兴于辛巳之夏而成于壬午之春,为费三千缗,皆一镇之士共成之,陈生公廙独任其三之一,又舍田租六百斛以为丁祭公养之用。自今一镇之聚,父兄子弟转相告,而孝弟辑睦之风兴矣。余嘉赵君有官不高,有民不多,而所治者本,所务者大,故喜为之书,俾后之官斯土者劝焉。君名彦敔,字仲和。郑自成题额,葛从龙书。嘉定壬午,监嘉兴府青龙镇税赵彦敔立。
按:嘉庆《松江府志》卷三二,嘉庆刻本。
御书抚州忠孝堂记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一、《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郡旧有颜公祠,前人纪咏详矣。王祥卧冰池在孝感寺,距城五里许,相传奉其母避地于此,寺即故宅。自晋至今,未有表章之者。提举常平郑侯逢辰既至,怀贤谒祠,访古得池,有慨于心,更卜爽垲,合而祀之,且请敕额于朝。会侯改持宪节,去抚之赣,请益力。都省下之仪曹,仪曹下之漕臣。侯谓此为依草附木、希求封爵者设,非所以待忠臣孝子也。必如常格,是比干之墓勿封而曹娥之江不庙也。乃拜疏曰:「圣天子方奋英断,修人纪,尽力君亲者显擢,得罪名教者永弃,若真卿之忠、祥之孝,宜出圣断,列在祀典。矧今云章奎画遍天下,愿以万几馀暇,亲洒祠扁,以诏无穷」。疏奏,上御迩英以访刑部尚书王公伯大、侍御史郑公寀,皆顿首乞如郑侯所请。翌日,御书「忠孝堂」三大字以赐,昭回之光下烛江国,侯奉表驰驲以谢。于是閟宫落成,乃属某记之。按鲁公仕昏闇之朝,疏之摈之,以至迫之于险而不敢废臣节;司空奉猜虐之亲,饥之寒之,以至挞之流血而不敢失子道。夫污君伯夷之所羞,微子之所去,继母伯奇、曾参之所难事,而二公所立如此,虽古圣贤有不能加矣。议者以鲁公求容于鬼质之相而不早退,司空晚节仕晋为遗恨,且贵为尚书而全家食粥,其徘徊不去岂有心于富贵哉,将以徇国家之急、立岁暮之节也。若夫恸哭魏王,不拜司马昭,与奋笔作《劝进表》、冠名于《受禅碑》者亦异矣。郑侯居家有内行,立朝能尽言,典州奉使有风力,喜名节而尚教化。是举也,昭九重劝惩之意,发千载幽潜之光,示万世臣子之法,可书也已。
东阳县道院记 南宋 · 孙德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九五、《太白山斋遗稿》卷上
古汴郑侯治东阳甫踰月,即厅事之旁为燕息之所,扁曰「道院」。夫以道院名公宇,自高安郡始也,而县则未有闻。岂非郡县异势,繁简倍蓰,故名不得以槩施耶?且东阳岩邑也,三阳并称,夙号难治。侯下车属尔,安能遽以无事治之哉?是不然。自古躬行仪俗之本,清心率下之规,上下千古,同一符券,奚间于郡邑也哉。均单父也,或戴星不给,或鸣琴而理;均山阴也,或昼夜不得休,或帘垂阒寂。是特在我而已。今夫是邑之号为难治者,非以地广欤,俗劲而讼夥欤?果若是,非吾所患;吾所患者,特在本源之地未知所以用力耳。彼世之善治办者,理文书,督赋歛,弊讼狱,严期会,终日皇皇,如建鼓而求失亡也;而要诸揣本澄源者,未之有得。则朝夕救过且不给,而于道乎何有?此侯之所以不为彼而为此欤。噫,高安偏于下州耳,俗险而健,一更贤守,不多令而民病慢,不设险而民病诈,则皆苏醒起立,革珥笔佩刀之风。况东阳壮邑,山水刻厉,风气峻清。一女子忿激,山为之寒;孝廉至行感通,而异物胥然而应。今其士者皆秀而文,其民皆勤而立本焉,可厚诬其俗,而使之有愧于高安也哉?此侯之盛心也。侯莅政且期矣,奏刀剨然,毋疾声,毋遽色,毋苛政暴令,人心感动之浅深,视牒诉之损益可考也。于是父老赞叹,属德之为记。抑闻之,盖公言治道贵清净,则民自定,曹参如是言,避正堂以舍之。今道院之说,得无有曹参之意哉!盖公为黄老言者也,不过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夫子之言曰:「君子学道则爱人」。斯道也,即《中庸》「脩身以道」之道,非盖公之所谓道也,侯必知所择矣。侯之先僖靖王尝有功异土,其大夫惠肃公与其先正皆典方面而立殊绩。侯克济世美,以儒饰吏,宜其知本末源流如此。父老曰:「然」。书为之记。
书海头谣后 南宋 · 于有成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至元嘉禾志》卷一七
吏治必有政,化术必有教,二者并用,则无相悖之患。余尝叹世之儒者欲行其所学,一旦临乎民上,力不能以执善而教,常背才不能以御事,而政常隳。苟有一焉,则又有偏而不起之处,此其故何哉?嘉兴郑侯,人言其政,则吏治可称;人言其教,则化术有方。惜官赋而谨用度,守条格而肃奸欺,民讼以理,邦计以足,是谓吏治者类此。崇修学校以乐俊游,广建试闱以来贡士。不徇时趋一切之令,而咸安民居;不党贪孤百姓之望,而代输民税。是谓化术者类此。余方嘉其所学之不悖,是宜《海头谣》之所由作也。作谣者谁?其词恕而深,美而著,所祈于二千石者,皆如侯之良焉,而其旨愈远。陈诗者得是以献于上,其知道乎。嘉定十四年三月二十五日,钱唐于有成题。
府学新创小学记 南宋 · 高熙绩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二三、《至元嘉禾志》卷一六、光绪《嘉兴府志》卷八
古者学有等序,教不陵节,自书计诵舞以往,所谓流水盈科,草木区别,截然不可径诣,阙党速成,申戒明甚,小学之设为是欤?后世仕进阶文艺,且经传子史浸多,必于始学培其基本,故训子侄者有戒以黄潦无根,勉以月阅一箱等语,虽姿赋有利钝,惟稚齿易精通,督授以时,孰量所到?然富窭不齐,范师植学,力有弗逮,则以公庠代私塾,其庶几乎。浙右密拱行都,在在有小学,禾兴独缺,前后郡博士有志大息,良由郡学褊隘,创置无所,粮储之赢莫可资焉。嘉定庚辰,乡同年吴君杜分教初筵,亟请于郡,广学宫而新之。明年学成,规图宏壮,乃即东后庑之屋五楹葺为小学,几席用器略具。其秋,开补生员,遴选职事二人,俾主训导,同给于郡。前驾部郑侯定始之,今户部朱侯焕在乐继焉。学田旧为豪民及浮屠冒占殆数百亩,君极力归复,用膳朝暮。课程详于私塾,规式仿于上庠。于是邦人翕然愿以子弟入学,诵弦洋洋,一改群听,君之加意士子,诚小大毕举矣。噫,创学以淑童丱,师儒之功也;遣子以就教养,父兄之贤也。循蹈规程,进修业履,以无负于父兄师儒之训,其责独不在尔子弟乎?若乃挂名籍以尚观美,聚嬉戏而亏全功,齿日以长,后将噬脐,是岂先生所望于尔者!因书以为戒云。又明年甲申,文林郎、国子正高熙绩记。
徽州平籴仓记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秋崖集》卷三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
淳祐二年春,太守郑侯劝农于郊,有荷蓧而歌者曰:「田彼南山,维石龉龉,言刈我黍,不盈其筥」。既又歌曰:「籴而珠乎,其曷春吾襦乎?炊而玉乎,其曷果吾腹乎」?侯式车而听之,喟然叹曰:「噫,是力穑而啬收,有年而贵籴者也。徽民凿山而田,高耕入云者十半,其力贫而食贵,吾念之甚。独郡挻于火,民庐官寺,百役具兴,今幸复故初而力且匮,而吾且去矣。虽然,吾渠以其匮、渠以其去而恝吾民哉」!于是游观之娱、厨传之饰、岁时交邻之聘,苦积酌损,得十万缗,揭以为平籴本,俾有司秋入而春出之,以相循于无穷,氓也其何幸!虽然,知及在初,仁守在后。使耿寿昌而在,常平法通百世无弊矣。伐石以属之后子云,氓也抑何幸。虽然,涸辙之升斗,孰与相忘于江湖;夏畦之桔槔,孰与无德于雨露。侯归而报政,推此类为上具言之,氓也重何幸。侯名崇,字谦仲,吴人。是岁二月既望,郡人方某记。
题平林山诗卷(已下皆延平作) 元 · 岑安卿
郑侯书法妙天下,镌石林生亦文雅。
延平碑刻不日成,坐见东南纸增价。
我穷出游羞局促,打碑拟向京师鬻。
只恐天公不我怜,一夜风雷轰荐福。
钱舜举溪岸图 元末明初 · 张羽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二十一 山水类
(吴兴当元初时有"八俊"之号,以子昂为称首,而舜举与焉。至元间,子昂被荐入朝,诸公皆相附取官达,独舜举龃龉不合,流连诗画,以终其身。故二公之诗,各言己志,而子昂微有风意,览者当自得之也。)
忆昔至元全盛日,天子诏下征遗逸。
吴兴八俊皆奇才,秀邸王孙称第一。
一朝玉马去朝周,诸子声名总辉赫。
岂知钱郎节独苦,老作画师头雪白。
江南没骨传者稀,钱也得法夸精奇。
晴窗点染弄颜色,得钱沽酒不复疑。
今人祇知重花鸟,岂识此图夺天巧。
玄云抱石雷雨垂,苍山夹水龙蛇绕。
岸侧溪回共杳冥,蒲稗深沉映鱼鸟。
渔舟乍随远烟散,客子竞渡澄江晓。
自云布置师北苑,只恐庸工未深了。
卷余更有魏公题,字拟钟王差未老。
郑侯得之恐神授,使我一见喜绝倒。
双溪流水清何极,城外南山空黛色。
文章翰墨何代无,二子俦能蹑其迹。
为君题诗三叹息,于乎古人难再得。
林大尹爱日堂卷 元末明初 · 黎贞
押词韵第十一部
奇花丽容色,好鸟和清声。
花鸟无情物,爱之心自诚。
自诚非勉强,好恶乃其情。
其情尚可爱,况复恩义并。
爱亲出天性,恒与理俱生。
流汗心即动,齧指神还惊。
孝慈古有传,千载嘉其名。
金华礼义俗,里闾播德馨。
一门五马贵,络绎旧簪缨。
夫君尹和邑,讼理政自平。
爱亲如爱日,耿耿心不宁。
忆彼陶长沙,惜阴得英称。
惜阴犹爱日,爱日尤可矜。
但愿日如岁,我亲长妙龄。
郑侯笔如椽,古篆书以旌。
愿将遗子孙,永镇芝兰庭。
顾山斋分韵志别 明 · 高柄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一
孤云与独鹤,千里怅悠悠。
时因长风吹,双落碧海头。
郑侯念长违,董子经时别。
几望西南天,孤吟啸台月。
昨日放扁舟,辍棹三江流。
中夜造我语,片言解离忧。
逸兴横素襟,吐辞若流水。
挥杯对黄花,兀然不知醉。
欢乐情未极,复此成分飞。
矫首秋风外,徒惊蕙草稀。
送宜川刘知县赴都 明 · 殷奎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世科怜继美,出宰重宜川。
陶穴流移复,边城谣颂传。
一双王令舄,五鼓郑侯船。
目送南云晚,题诗为惘然。
药名诗赠郑完 其一 明 · 郑文康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药名诗始于唐张籍有江皋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寒半下枝句宋元来亦有作者永乐初曾状元在翰林有十首多写幽思之情有半生空带宜男草远客当归尚未还又石髓难将补骨脂乳香消减见青皮句脍炙人口蒋恭靖集中有八首皆述已怀其言曰莫道衰残能独活丹砂曾遇葛仙翁又曰人言此老当归去总得回乡已白头题曰和翰林邹仲熙韵想一时唱和必尚有人也蕲阳尊生郑侯作宰吾昆三年其子完来省亲平生最爱曾公药名诗行坐咏歌似有膏馥沾染其齿舌间亦其嗜好在是也今因其还相祖道上采廿八味缀四首送之
草果堆盘酒满觞,羹调五味郁金香。
谁言没药延亲寿,炼得灵砂贯众方。
次宝城东轩韵(前春。与郑侯轼敬瞻。遍历南州。今来礼貌相隔。似非前日游故云) 其一 明 · 李石亨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樗轩集卷上
风光犹昨日,游赏异前时。
霜雪馀彭泽,云烟捲习池。
长川流岁促,垂柳绾春迟。
太守多遗爱,谁铭堕泪碑。
次宝城东轩韵(前春。与郑侯轼敬瞻。遍历南州。今来礼貌相隔。似非前日游故云) 其二 明 · 李石亨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樗轩集卷上
幸寻佳丽地,行乐太平时。
宿雾浓含雨,盘涡巧作池。
花迎人意发,春带鸟声迟。
往事云随尽,清风万古碑。
送平安道郑(积)评事 明 · 徐居正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三十○第十八
郑侯早有文武略,应选为佐关西幕。
关西重镇界鸭绿,元戎气槩今卫霍。
手挽天潢洗朔漠,天山挂弓传箭息。
幕府无事静牙纛,投壶雅歌传觞急。
少年书记老文墨,挥毫草檄风飒飒。
胸中十万范兵甲,借箸有时筹亦熟。
谢诗韩钺俱第一,鹰眼愁胡那反侧。
君记老僚来告别,我无所赠心恻恻。
我有古剑少雕饰,十年磨淬刃霜雪。
我衰无用长在匣,夜夜龙腾自飞跃。
用之何有不平物,陆剸兕虎水鲛鳄。
我今赠君君自惜,丈夫功名须磊落。
我惭书剑两不得,独坐送君头尽白。
郑佥知(兰孙)夫人卢氏挽 明 · 洪贵达
五言律诗 出处:虚白先生续集卷之二
玉川卢氏女,蓬岛郑侯家。
二姓添胶合,一生琴瑟和。
朝端诸子贵,堂下众孙罗。
凤翥凰随去,哀荣万口哗。
谒金门 明 · 罗玘
出处:圭峰集卷二十四
窃闻锦因何制琴以宓弹顺江汉下而朝宗同辟公趋而述职所以明府郑侯阁下以蛮触视县境等燕蝠为民争秉烛龙之明藉仙凫之疾俾夜作书自旴徂燕氓隶固比屋而兴思儒绅聊陈词而写意词曰
风拂桂。
况直黎明雨霁。
旭曈曈,穿睥睨。
沙头人语。
彩鹢如飞谁系。
空负攀辕留计。
但恐此行留作砺。
遗爱碑当制。
次韵答河源郑侯见赠 明 · 祝允明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千古高风一日还,摩挲尘眼对清颜。
且烦元亮为彭泽,终使羊公重岘山。
渤海未容蠡瓣测,女萝犹许兔丝攀。
劳君乞与山阴谱,借取仁言此谕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