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朱辂” 相关资源
诗文库
留春岩题名淳熙九年九月 南宋 · 熊飞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二二
淳熙九年岁在壬寅莫秋初吉,七闽熊飞景瞻以宪事行部,至桂林,与乡人宦游者李谟东晖、李閒伯广、王钦之、陈阅周卿上官骏子声、邓夏卿仲华、吴三锡宠卿、吴荣汉老杨延季洪卿陈璧廷圭、郑霆希声、潘元震子声、陈光祖昭远吴孝友次张赵冲虚中、庄汉辅季良、蒋梦震震卿、朱木仁叔、陈应定夫会于诸洞,以赓庚子之盟。
与者濮阳马演季长、青社镏良弼传凤、临川蔡诜子羽
按:《胜》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又见光绪《临桂县志》卷八,《挂林石刻》卷上。
龙隐岩题名庆元四年正月 南宋 · 董世仪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三、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二四、见《粤西金石略》卷一○、《桂林石刻》上
江西诸公仕于广,会桂林者十有八人。
庆元戊午正月八日集松关之翛然亭,既而拿扁舟,延缘过龙隐,为水石更酌。
及暮,登新桥以归。
董世仪子羽王琨德贡、熊思逊谦甫、吕大信存约、曾三畏无过、武居仁荣叔王琳子林饶祖尧述古、杨相魏翁、刘龟习季占、杨汝明仲藻、魏璋廷圭刘正之子正、余棣叔华、高正臣治表赵善钦钦之、赵师圣从、范行景骞。
喜而来与者赵彦仲正
文房五物铭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四七、《漫塘集》卷二五
得轩初成,张簿送笔、墨、砚、檀香压尺、水晶笔架,戏答。
平而泓,尽墨之锐而不与墨争,吾是以知为端溪之旧坑也。
圆而劲,免冠而发逾整,吾是以知为中书之毛颖也。
凝青烟,玄之又玄,吾又以知廷圭之不死,家法之有传也。
直而砥,黄中而通理,使吾云烟落纸,而边隅帖然若长城之卫者,非守西河檀子欤?
雪崖冰趾,离立而不倚,使吾中书君时与其胶漆之友高枕其间而不踬,问谁主者,则吸风饮露之仙子也。
猗欤!
得轩蕞尔,何以有此?
盖栀室(张自号。)主人怜其文气之衰,赠此五者以扶持而振起之也。
川墨送两冯君 其一 南宋 · 苏泂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裕陵故物秦家得,再拜摩挲老墨潘。
今代廷圭那复见,纸窗蛛络半乌丸。
韩运干廷圭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一、《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九一
呜呼!
君在剑之北,我居邛之南,地之相去也千有馀里,风声不接,素昧平生。
偶来涪川,获联王事,问其所主,则阳安刘起居尝亟称之,飞乌杨理卿尝与之交,成都范吏部则尝所处荐者也。
问其所不与,则见劾于吴挺矣,见忌于吴旰矣。
呜呼!
斯其为人大略从可知矣。
何恙不已,溘其云亡。
果毅之资,直谅之益,宁不使我眷然思、潸然涕邪!
奠以招之,神尚不亡。
跋蔡公帖十二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八一
蔡帖惟《观书记》真行草诸体皆备,当为公遗墨之冠。
此轴若使灵宝见之,必穴厨后窃去;
使京东学究见之,必设计豪夺;
使米颠见之,必要作赝本脱换。
敬则其善藏之,无落诸人奸便(《观书记》)
世人临书,全如崔琰假作魏武桓温貌类刘司空,亦可遮瞒俗眼,弟恐为匈奴使及刘家旧婢勘破耳。
蔡公临《转授诀》九分逼真,使率更见之,不能辨也。
呜呼,可谓艺之至者矣(临率更《转授诀》)
右蔡公十帖,虽或止半幅,或止数行,皆有义味可研寻。
如云「至杭未尝游览」,足以见其勤于政也;
云「忝知制诰,家世孤贫,母氏思归」,足以见其难于进也;
云「造宅已毕,田未有涯」,又足以见其贵而贫也。
至于论《瘗鹤铭》、诸葛渐笔、唐供奉墨、问歙郡墨工姓字,皆翰墨家所愿见者。
于时杜丞相唐彦猷与公皆以书名世,杜饷公鼠须笔,公叹其精妙。
故相以十笔遗从官,私觌之礼止此,今人寄毛锥子少亦百枝,安得有佳笔哉?
墨似廷圭法者,竟不知其为何人。
十帖中或有可疑者,然真迹要非赝笔所能乱。
又先贤言语自有一种意度,后人强学之,不近也。
内《卜葬帖》云:「地里家说无了期,但无风水,免乡人言可矣」。
通人之论也。
近世尤尊用《葬书》,魏元履葬于平坂,穴地三丈六尺,梯而下棺,蔡季通所卜也。
既而元履之后遂绝。
古人所以行营高燥者,高则远水,燥则辟风,魏公之窆无乃太卑湿乎!
莆人重黄涅槃、厉伯韶两墓师如神,其所点穴或在高峰,或在广野,有凤凰展翅、玉带出匣之说。
为其学者无二师眼力,块守死法,高则入云,下则及泉,惜无以公之说药之。
《论乐帖》云:「欲知古乐,必由胡部乃能通」。
世儒谓删后无诗,公之于乐,虽胡部亦不废,皆学者所当知也。
此帖隶法尤妙。
按:杂帖 《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又见《后村题跋》卷七。
报忠观置田记咸淳五年七月 南宋 · 黄梦炎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六○、《至元嘉禾志》卷一七、万历《秀水县志·艺文》卷九
淳祐己酉南湖赵公谂于朝,愿以听履坊居宅改创道观,以伸区区报亲忠国之微忱。
乞锡「报忠」为额,仍拨长春一庵、割本家田十顷隶观常住,岁收租给道士熏修费,并赡其徒。
中书省下之仪曹仪曹下之郡,咸言宜蒙听许。
明年,堂帖下,乃请四明廷圭主观事。
已而入为太乙宫高士,义乌宗纯一继之,又以选为金庭观去。
未几,公亦蜕尘寰矣。
二子法曹君崇烈、登仕君崇慗克念厥绍,匪懈益虔。
亡何,登仕君遽早世,法曹君恪遵先志弗渝,谓纯一畴昔从公游最久,且经始预有劳,走介郑重挽致,纯一亦幡然以来。
其再领众也,观事加治,圭撮无私焉。
纯一,忠简公五世孙,予外弟也。
法曹君于是介纯一属予为之记。
予观世之仕者,以问舍求田遗子孙,惟日不足为事,轮奂照街衢矣,膏腴连阡陌矣,尺攘寸取,犹未盈厌。
今公独皆捐吾芘风雨之庐,以饰老氏之宫;
辍吾供伏腊之,以饱方外之侣。
念头所在,切切焉孝于亲,忠于君,而不暇为子孙谋,讵容与徼福者同日语哉!
抑可书也已。
道家者流,清净自命,其高至于拔宅腾霄汉,绝粒餐朝霞,岂必以口腹累人者?
然日用饮食,何莫非道。
父子君臣之伦,道之大端系焉。
晨芗夕镫,稽首万寿,固黄冠师职分当尔。
上帝之临女毋贰,星辰之昭布森列,积忱对越,一饭不忘,惟无愧于是心,则亦无愧于公之心矣。
纯一与其徒盍亦勉旃!
观之颠末,见于文昌陆公所撰记亦详矣。
若夫租之斛石、岁之用度,则载诸碑阴,皆不复赘。
公讳汝俳,登朝簿,正农扈,出佩太守符,持使者节,盖近时麟振之望。
法曹君今掾北府,通敏而谨粹,必能昌其家声云。
咸淳五年秋七月朝散大夫、行太常丞枢密院编修官、兼权尚右郎官黄梦炎记。
濂溪先生端平元年七月 南宋 · 吕昌裔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六○、《濂溪志》卷二
潼川吕昌裔东平刘震孙率涂仁、范大淳、袁埙、苏廷圭祗谒先生祠下,濯缨溪流,仰高庐阜,油然有发,泛舟而还。
昌裔之子槩、汇、犹子寅、震孙之子儒珍侍。
端平改元孟秋吉日
顺斋先生王公墓志铭咸淳九年十二月 宋末元初 · 刘黻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五七、蒙川先生遗稿补遗、《括苍金石志》卷八
咸淳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顺斋先生王公卒于里,盖年八十有七。
孤以其友余学古傅公行属黻铭。
黻生平寡与,闻公讲道著书,行侔金石。
先与意会,不敢辞。
公讳梦松字曼卿,处之芝田人
蚤颖悟,通六经、诸子百家,以至、晔、寿之史,天文、地乘、稗官、杂说,靡不研贯。
一旦脱然自谓曰:「读书为文,皆学也。
舍五帝三王之道,则不适于用;
舍六经之言,则不探其原」。
于是昼观夕维,指孟子「四端」,即舜禹「道心」之微。
每于此心始动处下工夫,体认其本然者,主敬以涵养之,赞座右曰:「常行细务无非学,把住初心便是仁」。
其真识实践有如此者。
旁搜互发,静照澄思而得之《易》,大而天地,幽而鬼神,繁而事功,莫非《易》也。
然所以为《易》者性也,如典谟训诰,如《中庸》、《大学》、《礼运》《、閒居》、《燕居》、《哀公问》诸篇,究极指归,大率言远不遗迩,言天必于人。
穷数十年之力,以其精粗本末者而约之于己,如权衡尺度之应万物,皆有无过不及之。
则公之学,以致知穷理,以主敬尽性,尝北面西山叶公味道
西山谓公曰:「世无曾、思,君不当在弟子列」。
唯诺叩击,尽领考亭宗旨而返。
自少至壮至老,壹是勿贰。
西山真知人哉!
抽关发钥,私淑艾,其徒簦连袂接,室隘不足以容,辟精舍曰东湖、曰阳山、曰腊川,执经问道,沈潜裁植,随力有验,相与励君子儒之行,科第不与焉。
嗟夫!
宇宙之气,磔裂濂伊,声光寥藐,孰嗣考亭朱夫子
外爵禄富贵,惟道德性命之求
流畅灌输,虽深山穷谷,亦有果其志,卓其行,瞠若乎其后。
顺斋先生者,盖其脱凡释陋,即学为圣贤之学,一有得焉,终其身不忘,故达之家庭而孝友,达之族姻而周洽,达之里闾而急义振德。
识与不识,咸尊之曰顺斋先生
至是,可勿忝存顺殁宁矣。
曾祖泽、祖颜、父廷圭,俱隐德不耀。
公娶留氏,粹有阃度,年八十有一,先公六月卒。
咸淳九年十二月庚申,合葬于永福山之原。
女适登仕郎陈应。
男子文,以上庠解褐,教授吴门,垂满,沿海制置辟致之幕,□□□□□□□□□□□□□孙三。
有《论语解》十卷,《中庸》、《大学解》五卷,《孟子解》七卷,《易解》十三卷,《书解》一卷,《礼记解》五卷,《杂著》二十卷。
河汾之绪,有儒崛兴。
行确心潜,大阐六经。
□□□□,□□□□。
名不酬德,啬身丰后。
栝山丛丛,芝水沄沄(下缺)
赠章生 南宋 · 何梦桂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廷圭老死客卿亡,楮国丘墟笔冢荒。
双脊龙文埋不得,百年犹自出玄光
南宋 · 舒岳祥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谁传易水廷圭制,缫藉珍藏二百年。
进御近闻翁与叶,琴形带𩊓逐时妍。
祭侄泰宁廷圭 宋末元初 · 罗椅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六三、《涧谷遗集》卷三
呜呼!
经干兄之精力,竭于义方
泰宁侄之仕学,允以肯堂。
自髫龀时,为童子郎
薇省之试,赐袍之香。
万人回顾,烨其荣光。
初仕长沙,于时抢攘。
府有未易,事之衮纛;
境有未易,逐之豺狼。
使老成人为之,犹且汗骇而诪张,子乃从容酬酢,委躯命于毫芒。
卒使三年之安如泰山,三剡之荐如连璧,而修能美誉,流播于三湘
宝邸依莲,理法之详;
临汀元僚,参辰之良。
萃三任为九考,八车五削,曾不殊乎探囊。
呜呼悲夫!
道既异于污隆,人当审乎行藏。
子之聪明,岂不察此,宁肯自投于戎马之场?
奈何瑞方班于蒲谷,星已殒于欃枪。
嗟徘徊之累月,渺进退之伥伥。
不闻枌榆之音信,莫谂妻子之在亡。
耿抑郁其衷怀,抱此恨其他乡。
呜呼悲夫!
茶陵之后,衣冠能几?
若子撑撑,足济其美。
又弱一个,事关兴替。
哭吾泰宁,更哭先世。
李元善求墨韵 元 · 岑安卿
君不见深源咄咄书空,徒知怪事填心胸。
仲将佳制虽点漆,空函竟达非桓敌。
又不见绍宗工隶希前人,画腹意与虞公邻。
楮陈泓颖摈不用,书法远迨无穷春。
颠张画沙有奇悟,藏锋指意谁能嗔。
我今老矣心未融,每愁落笔茫西东。
蛮笺十样无远寄,窗昏九败尘埃封。
凤楼不修紫毫冻,举手只解遮寒风。
前贤学书心手閒,杯饮自乐何劳钟。
李侯懿子金闺郎,文章艳艳春葩香。
银钩铁画亦奇绝,嗜好不羡红楼妆。
诗成挥洒每相寄,戈波点画遒且刚。
玄香销磨倏无迹,袖手与我同凄凉。
知君尚方隃糜给使终有时,我独两鬓萧飒飞秋霜。
金銮夜赐记恩宠,玉堂昼步看翱翔。
会当倚马挥九制,笑傲何在张君房
廷圭真制散绝今已五百祀,我无佳惠君何偿。
诗来急索肯违忤,祗恐邻烛无馀光。
墨堪作字字堪煮,徒使我辈偪仄搜枯肠。
赠陶得和制墨 元末明初 · 倪瓒
麋胶万杵捣玄霜,螺制初成龙井庄。
悟得廷圭张遇法,古松烟细色苍苍。
桐花烟出潘衡后,依旧升龙柳枝瘦。
请看陶法妙非常,一点浓云琼楮透。
九日同诸贤登高甘泉 其一 明 · 湛若水
 押词韵第七部
嘉靖乙未,予奉祭告于泗州,归途出维扬九月九日,予约巡鹾侍御南徐子同登高于甘泉山,徐子欣然许约。予乃携火生坤、沈生珠先期往宿于山上。九日徐子乃至。都运范君锪,通守闵君廷圭、赵君沆,节推徐君守义,挥使李君懋,县尹王君惟贤,掌教高君简,训导李君世用,太学生史生起蛰、史生书,府县学诸生方生顼、葛生涧、张生藻、张生沉、周生玮,儒士王生仁、刘生昊暨弟显咸来,先后登焉。芝南与予登酌于第一峰,环视诸山旁围,诸山在江南者𧥄𧥄如列坐前,释子作乐于云外,飘飘如钧天之音从天而下。或曰:“公之游乐此乎。”曰:“而知有声之声,而未知无声之声,而知人乐而未知天乐矣。”侍御籧然有契而笑曰:“吾当为作亭于此,先生当记之。”遂扶而南,遍酌于诸峰。父老告曰:“此山七峰连络如斗,平地错落,诸圆冈凡二十八,如宿星之拱斗然。”甘泉子曰:“而知有形之形,而未知无形之形也。”遂与南子历诸峰,凡四五移席,席每三数酌,酌必三数泛菊焉。曰:“开辟以来即有此山,不知曾有如此人登高于此,酌酒于此,泛菊于此否。乃此山旷世之遇,不可使一峰之不及也。”徐子叹曰:“持此心以用人,则野无遗贤;持此心以惠民,则无一夫之不获矣。”甘泉子曰:“此相天下者之事,吾何知焉,吾知游山焉耳。”徐君既别去,予复与公敬数十人者赏菊于上方,越宿乃返,抚景兴怀,乃为作二诗纪胜游焉。
名节寻名山,四美兼二难。
不知循去步,已历翠微间。
独立在物表,高视乎尘寰。
斯人苦长勤,时去未知还。
高歌发长啸,连山起雾烟。
九日同诸贤登高甘泉 其二 明 · 湛若水
 押歌韵
嘉靖乙未,予奉祭告于泗州,归途出维扬九月九日,予约巡鹾侍御南徐子同登高于甘泉山,徐子欣然许约,予乃携火生坤、沈生珠先期往宿于山上。九日,徐子乃至,都运范君、通守闵君廷圭、赵君沆、节推徐君守义、挥使李君懋、县尹王君惟贤、掌教高君简、训导李君世用、太学生史生起蛰、史生书,府、县学诸生:方生顼、葛生涧、张生藻、张生沈、周生玮、儒士王生仁、刘生昊暨弟显咸来,先后登焉。芝南与予登酌于第一峰,环视诸山旁围,诸山在江南者,●●如列坐前,释子作乐于云外,飘飘如钧天之音,从天而下。或曰:「公之游乐此乎?」曰:「而知有声之声,而未知无声之声,而知人乐,而未   知天乐矣。」侍御籧然有契而笑曰:「吾当为作亭于此,先生当记之。」遂扶而南,遍酌于诸峰。父老告曰:「此山七峰连络如斗,平地错落,诸圆冈凡二十八,如宿星之拱斗焉。」甘泉子曰:「而知有形之形,而未知无形之形也。」遂与南子历诸峰,凡四五移席,席每三数酌,酌必三数泛菊焉,曰:「开辟以来,即有此山,不知曾有如此人登高于此、酌酒于此、泛菊于此否 ?此山旷世之遇,不可使一峰之不及也。」徐子叹曰:「持此心以用人,则野无遗贤。持此心以惠民,则无一夫之不获矣。」甘泉子曰:「此相天下者之事,吾何知焉?吾知游山焉耳。」徐君既别去,予复与公敬数十人者赏菊于上方,越宿乃返。抚景兴怀,乃为作二诗纪胜游焉。
泉山一方高,其高能几何。
不能千尺耳,罗浮之丘阿。
罗浮自海岸,万丈突巍峨。
以顶等高卑,未知孰为多。
此山系望远,地位累坡陀。
此山可远望,紫气腾冲和。
望之已可爱,而况来登歌。
即事既已高,万丈如吾何。
择之惠我燕墨。士华又惠官楮。寒家一朝遽聚二宝。为幸难喻。聊述长句致谢意于二君。而又从士华求临池退毫。不已黩乎 明 · 朴訚
 押陌韵 出处:挹翠轩遗稿卷二
我持不贪以为宝,了无一物挂心膈。
金珠在前视如泥,视犹不见况更掷。
松煤楮肤有何好,乃独令吾手未释。
此心有欲皆不廉,于此恋恋无奈癖。
人生愚达孰无累,蜡屐障簏本悬隔。
百年知己李择之,嗜好相同为莫逆。
经行易水过幽燕,遗我一螺玄圆璧。
拂尘开砚惜不磨,犹想廷圭旧手迹。
故人复知余所爱,官纸联翩来惠百。
云从选曹除诏馀,净披几案雪胜白。
此物虽为俗眼轻,古今好者非俗客。
二公用意谢甚勤,顾匪其人亦何益。
尔来摇落愁南山,翠轩日日添萧索。
寂寞虽非草玄手,推敲颇识安排格。
谁能更借一毫兔,写我平生方寸赤。
徽州吴君得妙法制墨赋诗赠之 明 · 文彭
 出处:文氏五家集卷七、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九十九
新安松枝烧不绝,红霞碧焰相纠结。
收烟调捣三万杵,练作玄霜乌玉玦。
设来几案对端侯,云浮烟散光澄澈。
落纸三年不昏暗,一点霜纨漆无别。
廷圭巳矣潘谷死,此道只今谁得比。
水晶宫客汪廷器,吴郎继之真二美。
时时赠我两三丸,光黑异常心独喜。
日日用之无间断,经岁方能半寸毁。
黄金可得墨无,莫轻目前惟重耳
嗟余不欲磨世人,愿得一笑临池水
以三小物别元履师抚黔各咏以一诗 其三 明末清初 · 谭元春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岳归堂新诗卷三
廷圭留绝技,一片偶随身。
与茗俱离俗,如交不重新。
最宜鲁公手,耻染孔璋尘。
昭德无如此,君其示远人(罗小华墨)
墨葵 明末清初 · 彭孙贻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茗斋百花诗、茗斋诗
蜀缬戎戎被众芳,一时开遍墨君堂。
谁从黑水翻新锦,忽有玄云抱太阳。
浓雾满庭花不见,乌衣小院日偏长。
无烦再乞廷圭麝,画入徐熙碧槛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