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罗良弼”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其四 北宋 · 詹默
莫似公(《嘉泰会稽志》作君)家三十五,时来不寄一行书(送高彦应)
按:以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三引《漫叟诗话》
观澜阁为罗长卿 宋 · 刘才邵
赣水出而激,交流虎城背。
崎岖三百里,方脱滩石碍。
滔滔遂北之,远与西江会。
扬澜在其北,拗怒两崖隘。
春天云气裂,拍岸山石碎。
老蛟千丈强,擘水见光怪。
水初无定形,因势生万态。
出石未入江,其间幸平快。
公家起高阁,下瞰铺练带。
天光迷上下,山影分向背。
鱼行吹细浪,鹭下点晴黛。
气象日夕佳,无一可拣汰。
独怜风动地,万窍杂号噫。
虽微江涛壮,波山亦高大。
取名遂以此,用意知有在。
西江天设险,雄绝难摹缋。
赖有醉翁词,卓伟盖当代。
神清鸾鹤远,故里江山在。
后来挥翰手,顾岂易追配。
因公索题诗,愧汗若方颒。
盛意难虚辱,轻作恐终悔。
以兹进退间,捉笔久不黴。
牢辞既不获,聊复书梗概。
圣言如大川,到海无边界。
百家或可观,时雨集沟浍。
其馀复细琐,仅若坳浮芥。
学道当何从,于此贵不昧。
如子识鉴高,终不钓滩濑。
定同昌黎公,去饱鲸鱼鲙。
罗长卿所藏兰亭帖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七六、《兰亭考》卷八
兰亭集》或以方金谷叙,右军甚喜,此殊不可晓。
郗嘉喜人以己比苻坚,殆同此病。
陈公廙居洛为禊饮,与客酬唱,无愧山阴之叙者,谓礼义无疏旷之比,道艺当笔札之工,诚不愧矣。
余观逸少安石迈往不屑之韵,岂但笔札之工,公廙自云无愧,盖王谢之细耶?
韩安国不能赋,罚酒三斗,子敬诗不成,亦饮三觥,议者以是少之。
雕虫生遂有矜色,彼岂谓一诗一赋,足以尽豪杰之士哉!
与余宪良弼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一○、《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一三
某伏被台翰,谆诲恳恳,所以存问眷与之意至矣。
第奖借太过,非所望于萧傅耳。
佩刻久要,感叹无以为喻。
年兄于一代人物,最为耆德宿学,自当接武,比肩,出入禁闼,谋谟庙堂。
而落落遐陬,亭刑异县,则为非所宜处。
然古之君子,与道进退。
当内重外轻之时,则以处内为不可而求处乎外;
当内轻外重之时,则以处外为不可而求处乎内。
如恨出降之晚而志于外重,如雅意本朝而志于内重,皆非圣人之中道,君子耻之。
君子惟道之从,内外奚容心哉!
执事淡于求进,恬于收蛮,处进退之际得矣,复何求乎!
上方宵衣求贤,正恐玉节鼎来,不容久外,姑拱而俟之。
罗长卿所藏兰亭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一四、《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三二
右《兰亭集》也,或以方梓泽叙,右军喜甚,此殊不可晓。
郗嘉喜人以己比苻坚,殆是同病。
陈公廙居洛,为禊饮,与客酬唱「无愧山阴」之句。
叙者谓礼义为疏旷之比,道艺当笔札之工,诚不愧矣。
予观少安少迈往不屑之韵,与隆替对兰亭之传,岂但笔札之工,公廙自云「无愧」,盖王、谢之细耶!
韩安国不能作赋,罚酒三升。
予作诗不成,亦饮三觥」,议者以是少之,雕虫生遂有矜色,讵谓一诗一赋足以尽豪杰之士哉!
罗泌字序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一九、《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一六
予友罗长卿名子曰,而字曰必大,走书崖州,乞予说以识之。
予谓古人名者多矣,子所谓必大云者,为李乎?
乎?
未知所以命子,若辱贶鄙人,则愿以希李为请。
不然,非仆之所敢知。
罗长卿母朱氏墓志铭绍兴三十二年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二六、《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二五
夫人吉水朱氏,年十有七,归庐陵罗氏右迪功郎邵武军建宁主簿孝逸先生讳无竞
享年七十有二,终于绍兴二十有三年二月丁卯
其孤良弼其年十有二月庚申于县之高泽乡横山之原,同郡故显谟阁直学士工部侍郎刘公志其墓。
后十年,当三十有二年十月庚寅良弼改葬夫人于泰和仁善乡西塘之原。
一旦,出显学公所撰志铭示某,垂涕洟言曰:「良弼之弟开病累月,医不可为,论者归咎葬非其所,是以改葬,获罪《礼经》多矣。
虽然,迁善不可以不书,非属笃古而杰于辞者以为明旌,惧重得罪,敢以请」。
某辞曰:「显学公文章服一世,其序夫人景铄懿范,炳炳如丹,某也何以尚焉」!
良弼固请,终不得辞,则纪其世,著其德行,以补前志之阙而志其葬。
某尝考《仪礼》及《春秋传》,皆记改葬礼。
沿袭至今,其说有二:有因山崩水涌坏齧其墓,如文王之葬王季
有以太子少葬故有阙,如鲁葬惠公
良弼无此二者,而独忧其弟,盖牵于阴阳家者流,似违古谊。
然薄俗灭天理,芘焉而纵寻斧,往往小阋,则曰昧雉彼视。
然则良弼之迁奉,亦岂得已,可书也。
其世曰:朱氏家谱,唐有少连以孝义闻,高宗召用之,终凤阁鸾台平章事
子孙散徙,居于吉水
夫人曾王考讳正晋,王考讳光顺,考讳绶,世业儒,皆膏肓泉石
从父讳蒙圣字圣功,中崇宁二年进士科,终宣教郎签书洪州判官厅公事。
母彭氏,讳偕字亚之之女,亚之欧阳文忠公客也。
其德行曰:夫人始归也,舅姑相庆,自妯娌至婢使媪妪,无不曰贤。
崇宁中孝逸学校钩考捷出,既颇汩振,父母亟命仕,孝逸方思所对,夫人曰:「卑官不足以自效耶」?
于是建宁之政,声称翕然。
孝逸于民事有疑者,间与商确,夫人裨益为多。
服食取其俭,不事奢靡,尤蹲节若在家时。
孝逸怪之,曰:「惧伤君廉」。
孝逸请奉板舆,不许,退食则孺慕至出涕,夫人曰:「勉卒书考归,知君终不以一班一级易菽水之养」。
比归,左右尽力,无所不极其孝。
政和乙未,舅没,姑亦老,孝逸之昆弟及二长姒继卒,夫人赞其夫,日率其娣养姑,母子妇姑慈孝如一。
姑以高年应得封,命下而孝逸不克终养,夫人娣姒相与致孝不懈,且谓其子:「母子祖孙等尔」。
越岁,姑亦逝,则又诏其子:「吾老矣,门户委汝,可不自力」?
良弼兄弟自其祖母若父时已能耽经谨行,至是益砥砺,克自植立。
夫人性方重,言不妄发,举止详闲,坐有常处。
一衣越数年不敝,其歛也有嫁时服。
恤孤逮嫠,宗姻委巷多沾其惠。
盖夫人天资既过人,又前受教于前父母,故其云为率皆可纪。
子男良弼、开也。
岁在丁丑良弼以累举特奏,召为右迪功郎赣州会昌县东尉
开出为季父后,竟卒。
女适进士大昌、乡贡进士胡维宁。
孙男三人,泳、泌、涛,皆典学。
孙女七人,适进士郭中升、胡渐、胡栋、胡椿,馀在室。
予家与罗氏世葭莩,而良弼初娶予从妺,最故且厚,维宁、渐、椿、栋又皆犹子昆孙,知夫人之德为熟。
于其始葬也,予自海上寓哀挽,尝评其大略,孝如召南之女,友如梁人之娣,节如鲁成之妺,知礼如穆伯之妻,教子如子舆之母,侍礼如子皮之姒,居丧如季氏之妇,慈爱如崔山南之姑,人不以为谀云。
铭曰:
《诗》始妇顺,《易》基坤从。
婉娩夫人,《诗》《易》其躬。
来媲德门,不介家阀。
孝逸归与,实键其决。
云谁无夫,孰其无子?
克对厥贤,乃惟具美。
报不称德,不比其身。
铭揭阃彝,千祀犹新。
会昌县东尉罗迪功墓志铭乾道元年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二七、《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二六、同治《赣州府志》卷六五
壬午冬十月被旨召赴阙,与长卿别不三年,而长卿即世。
乾道改元春正月,某还自王所,急往吊哭。
三月,其子泌扶服乞铭。
某曰:「予与若父最故且厚,铭非予而谁。
但方以狂瞽被谴,姑少须」。
泌请益虔,自徂秋,固辞不获,则叙而铭之。
长卿姓罗氏讳良弼长卿字也。
其先占长沙,辟马氏乱,徙庐陵
曾祖讳宽,祖讳允,皆业白不仕。
考讳无竞,知邵武军建宁簿。
其卒也,人相与谥为孝逸先生
长卿力古,愤先世不偶,卓然有远志。
建炎三年,复诗赋科,一出首乡举。
绍兴丁丑廷试,授迪功郎,调赣州会昌东尉
资性孝友,祖母太夫人刘嫠居三十年,男若女凡七,皆前卒,养志承颜,秋毫咸当其欲。
刘耄期而终,葬祭极洗腆。
母朱寡亦二十年,叔母郭尤早寡,长卿竭诚奉二母,故母得以善事其姑。
同母弟开出为季父后,与之处无间言。
比没,其子未冠,友爱不替。
及之官,与其母子俱,侄若子。
侄早孤,馆而训之。
有宵人嚚顽诬蔑,曾不之恤,幼孤终有立焉。
抚育从孙甥,择儒生嫁之,人多其义。
居濒江,好山偃蹇如画,亭榭甍桷,翚飞数百楹。
当建炎光火之盗奋,里无馀家,而先庐独全。
辟地者数十姓,虚室以馆之,馀二纪,馈饷久益笃,人悉赖之。
居乡忍简,恭庆吊,礼无违者。
急人之急如不及,岁饥,弃仓实赒给,以约自处,而待人极周。
口未尝及人恶,有诋之者不少介意,后乃自愧。
赣民悍难格,推腹心待之,感悦而化。
邑有巨盗,阅数政益张,到官无几何,获之,人争绘像祀焉。
天性敏于事,大吏数委以疑狱,平反不顾。
令佐分乡督租,独毫忽无扰,故不趣而办。
其终也,邑人爱而哭者不胜计,里巷汪汪,太息出涕。
及丧归,复遮哭罢市。
居官廉勤,凡服食器用,不远千里,皆取足于家。
中书舍人周公与书曰:「邑虽小,不应陋如许,殆欲砺鱼之操耶」!
甲申十月一日得疾,七日稍间,视事如初。
是暮疾复作,呼泌立床下,曰:「吾少时意功名可指取,落落晚节,污颜复来,其将溘然。
汝兄弟友敬,勉自植立,无堕先绪,吾志倘伸,幸矣」。
遂瞑,为十五日也,享年五十有七。
藏书自上世已万卷,至长卿不啻倍蓰,皆手朱墨,表无虚帙。
时谓语曰:「校书校书乎」?
谓不入馆阁也。
其亲抄书仅千卷,字画如刻,人以拟隐侠云。
长卿才识兼长,博学强记,凡百家杂志,下至裨官虞初之说,无不淹贯。
上下数千祀间,成败利病,灼见如火。
然自少逸群,与人无畦畛,而择交甚严。
燕坐兰堂翛然,宾朋沓至,洁樽枯棋,赋诗奏雅,恢谐不虐,议论惊筵,善类一见倾盖,久益爱重。
里人彭公曰:「予之知识,此一人而已」。
耆儒清节先生萧公以为非常人比,诗文往来,必曰友弟。
显谟阁直学士刘公尤加奖许,每议古必与闻。
某与长卿幼学时相与肄制举业,服其博洽
某尝赋诗云「笑烛底影,湔泪风前杯」,用卫恒书故事。
口占未毕,长卿应声云:「此法帖第五卷,僧智果书也」。
又尝读《崇文总目》,长卿曰:「某书若干卷,某集若干卷」。
已而检视,无一不雠。
虽唐二崔号为强识,不及也。
有文集三十卷,《欧阳三苏年谱》一卷。
著《欣会录》十卷,《诗话》二十卷,《闻书》七卷,皆未卒业。
而仕径亦蹇蹇与时左,尝喟然曰:「吾隐乎,人以吾为矫;
吾仕乎,芋魁豆餍,我岂无哉!
吾其漫浪于人间作鹏鴳游乎」!
因自谓「漫叟」。
娶某从妹,继娶刘,皆先卒。
男四人,曰泌曰涛,次仲孙、鼎生皆夭。
女七人,长适某犹子渐,次归某从侄孙椿,馀幼。
其孤卜以岁之秋九月辛酉于县之膏泽乡石蓼岗之原。
铭曰:
嗟嗟若人,孝友不隳。
学众高之,文众范之。
汉显节陵,齐柏寝器,以方卬友,不曰强记。
云谁无子,孰不抱孙。
克绳祖武,乃对文人。
方万里辕,发轫轴折。
锓石塴辞,以谷来哲。
跋龙云集后 南宋 · 罗良弼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三三、《龙云集》卷末附录、《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八、《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三○、《皕宋楼藏书志》卷七八
文果何物耶?
大而天地山川,细而草木鸟兽虫鱼,靡不具焉。
操觚弄翰,抒思栖情,孰非从事于斯哉?
而蛩啾鸥聒,过耳辄息,固无以议为者。
若夫揽天地之秀,族山川之英,撷草木之芳,而极鸟兽虫鱼之情,使日星不能辉,鬼神不能灵,万物不能荣者,一何鲜耶!
龙云先生其可谓间世而杰出者矣。
先生自为举子时,已卓诡不凡,文艺出诸老先生右。
甫壮首乡荐,擢进士第,继中博学宏词科
元符改元,进《南郊大礼赋》,君相动色,以为相如子云复出,即除秘书省正字
稍迁著作佐郎,骎骎向用矣。
高丽传诵其文,方请于朝,将待以宾师之位,而降年不永,竟卒于官。
其平生所为文漫散莫考,浦城所锓才二十有五卷耳,雄篇大册尚多不著。
良弼惜其流落,冥搜博访,得彭德源、曾如晦等手编数十卷,又得宏词时议诸编于内相郭明叔家。
合而次之,得古律赋三、宏词四、古诗一百四十、律诗一百二十一、绝句一百一、生辰诗一十一、挽诗一十三、(总三百九十三首,印本止有三十九首。)乐府六、表一十七、启五十二、郭本黜,今附。)书四十四、序一十四、时议六、策问四十五、记十、杂著五、疏语十、祭文一十一、碑志一十二,总六百三十一篇,为三十有二卷,而先生之文略尽矣。
先生尝语南丰文「如白玉田,种种浑璞;
如青翰客,风彩秀举;
如天骥跼影,神理飒洒;
如乔松弄,真率径尽;
如炙輠联环而不穷也;
如疾蒐者之扼熊脰而绝貙膑也;
如锯齿错列,初若龃龉,而卒乎其相承也;
如荀生之辨车辋,叔向之辨劳薪,易牙之辨淄渑,而不可以非道入」者,吾固谓先生之文如此。
先生讳弇字伟明,吉之安成人
所居龙云乡,故以龙云名集。
绍兴四年甲寅重阳日庐陵罗良弼长卿书。
宋 · 吴民载
 押尤韵
条风著野方蚕月,高树移阴又麦秋(和漫叟
按: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四引《漫叟诗话》
寄题新居罗长卿观澜阁兰堂二首 其一 壬午 南宋 · 周必大
 押庚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大江来章贡,小江出香城。
快哉一阁上,揖此二水清。
江落波澜静,江涨波澜惊。
四时五变化,两目常兼并。
登临苟得要,坐使万象呈。
吾闻邹国轲,耻作么么生。
平生浩然气,直与天地盈。
观水必观澜,寓言见真情。
雨集沟浍间,肯把青眼横。
长卿轲之徒,胸中气峥嵘。
学障百川东,词如三峡倾。
此道素自得,此景宜天成。
我本烟波徒,临流尝濯缨。
他年理渔艇,往寻鸥鹭盟
倘绘(原缺,据四库本补)新居图,载我一叶轻。
寄题新居罗长卿观澜阁兰堂二首 其二 壬午 南宋 · 周必大
 押真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君不见汉家筑台临咸京,图籍排比如鱼鳞。
又不见晋人创亭稽山阴,群贤毕集罗簪绅。
古今名兰固多矣,而此二者常不泯。
乃知草木本无取,必假人物始可珍。
夫君名高斗以南,筑台宛在江之漘。
楚人盈要竞服艾,羌独滋真绝伦。
风摇绿叶剑戟舞,雨折(四库本作拆)香苞檀麝新。
不宁充帏悦鼻观,正自纫佩持吾身。
堂奥藏书三万轴,尽校鱼鲁分根银。
堂中延客三千履,可结侨札参
定知斯堂阅千载,与昔台亭知共振。
仆也生憎鲍鱼肆,扣门屡作君家宾。
小槽珠滴不待满,有时旋漉头上巾。
醉留恶语涴君壁,有客如此君勿嗔。
龙云先生文集序1204年5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平园续稿》卷一五、《龙云集》卷首、《文献通考·经籍考》卷六五、《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四八三、康熙《西江志》卷一七八、《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庐陵郡欧阳文忠公以文章续韩文公正传,遂为本朝儒宗,继之者龙云刘公也。
公讳弇,字伟明,居安福县龙云乡。
文忠薨于颍,公方冠,不及从之游。
斯文未丧,何害为韩门籍、湜也。
先是汴京及麻沙刻公集二十五卷,绍兴初,予故人会昌罗良弼遍求别本,手自编纂,增至三十二卷,凡六百三十馀篇。
惟公昔既不寿〔一〕,今复无嗣,其侄孙上高希高抱遗编而永叹。
嘉泰三年,贤守豫章胡元衡平一表郑公之乡里,访襄阳之耆旧,欲广其书,激励后学。
予亟属罗尉之子泌缮写定本,授侯刻之。
顷尝与乡人论公之文,如《南郊赋》气格近先汉,已为泰陵简擢;
诗、书、序、记往往祖述韩、柳,间或似之;
铭、志丰腴,规摹文忠,读者可以自得。
至于才学出处,具载李彦弼志铭、罗氏跋语,皆月旦评之不可易者也。
嘉泰四年五月日。
家塾所刻六一先生墨迹跋十首 其二 唐赞草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三
右藏郡人会昌罗良弼家。
良弼字长卿,博雅士。
罗良弼家欧阳公唐赞草1163年12月9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四、《省斋文稿》卷一六、《益公题跋》卷九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长卿好古博雅,藏本朝名公帖至数十百纸,以《那》为首不在此稿乎!
隆兴癸未十二月九日
题山谷和郭内翰长篇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平园续稿》卷六、《益公题跋》卷一
郭公讳知章字明叔吉州龙泉人
事哲宗为台谏从官。
徽宗朝历刑部尚书翰林学士,帅太原,尹开封,《国史》有传。
予少时见友人罗良弼,云郭明叔乃薄陶渊明,心颇疑之。
后得公文集,见元丰间分宁,赠黄太史长歌,其末云:「功名时来亦自然,跨风绝海非为难。
肯学陶潜归去来,虚名浪得传人寰」。
然后知其壮年志在功名,屈临一邑,不忍学渊明弃印绶而去,庶几善柳下惠者耶!
太史此诗即当时和篇,亦知其锐意从仕,故从臾之。
寻果用郑雍顾临荐擢为御史,「豸冠言路」之句验矣。
罗长卿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九六、《省斋文稿》卷三八
维隆兴二年岁次甲申十二月某甲子,具位周某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会昌长卿五丈之灵。
呜呼!
朴属之车,器攻材良。
一日出门,折轴倾箱。
不如下泽,弗已于行。
有幽者,久含国香。
未韡其华,乃萎于霜。
不如蔓草,自全其生。
相彼二物,类吾长卿
嗟乎长卿博洽精明。
志行万里,名高一乡。
如车斯坚,如斯芳。
试之邑尉,岂曰骞翔。
乃蹶乃枯,谁毁谁戕?
昔我卜居,十里相望。
每到君家,必罗酒浆。
欢呼竟夕,交举罚觥。
君又善戏,谑而不伤。
分虽朋友,心则弟兄。
谓当华颠,毕此交情。
岂知今日,遽哭其丧。
嗟乎长卿,卿真亡矣!
古书多误,谁发明矣?
近事或疑,谁考评矣?
观澜风月,失平章矣。
山房图籍,虚暴凉矣。
升堂一恸,涕泗滂矣。
嗟乎长卿,情未忘否?
鉴此诚否?
釂此觞否?
朝奉刘先生行状1170年8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五八、《诚斋集》卷一一八、《南宋文范》卷六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
先生讳安世字世臣,本贯吉州安福县丛桂坊。
曾祖故不仕。
祖贽,故不仕。
父思,赠右承事郎
先生之先有讳德言者,居安福
五代乱,里中子弟起兵卫井邑,德言毅且贤,推为帅,其捍及旁郡甚远也。
不立名号,亦不属人,国初乃归宋。
艺祖嘉之,授水部员外郎,为江南发运使,语在国史,为先生八世祖。
德言以前,系世莫考。
相传宋彭城王义康安成郡,子孙家焉,今安福也。
先生之族,自从祖溥以文章魁恩科,群兄弟策进士者六人,荐名者三十三人。
先生之兄曰安镇,字镇臣,有文名,以贡士客死京师
先生时尚少,尽得兄之学,诸老先生见者曰:「是不可量,足为刘镇臣之弟」。
绍兴初盗起,先生奉其承事公避地,适与二盗遇。
先生白承事公前行,先生横一杖以逆之,盗有牵小留,而承事公已远矣,先生亦免焉。
古书所称孝足以感盗心者,世未必尽信也。
先生之事,未知古人何如耳。
绍兴十四年、十七年,先生连荐名,皆首送。
十七年再举,先生对策,极言守令不才,致民流殍,其语痛刺骨。
考官不乐,降在第四。
明年进士第,授左迪功郎岳州司户参军,兼摄录事参军
有野夫为佣保于大姓者,父病,谒主归省,主人不可。
野夫径去,主人以盗告官,狱具如章。
先生争之曰:「野夫以孝而刑,谓此邦之人何」?
岳民叫郡称贺。
郡丞以文吏薄武人,议月夺诸将俸之半,先生争之不得。
顷之,诸将激其徒哗且变,居民惶扰,空城避之。
先生曰:「出纳非守丞事也,庸不在我」。
亟发帑取给。
当是时,微先生几无岳州
辞满,升秩左从政郎永州州学教授
先生尝独骑一马诣学馆,坠而伤。
既受代,先生未瘳,州家悯其客间贫病,以摄他职廪先生先生受之。
将行,先生持所受归之官,为钱六十万。
太守左史王公宣子惊异曰:「使士大夫皆如刘世臣,三尺不有焉可也」。
以荐者改秩左宣教郎,知赣州雩都县
赣俗剽且相讦,先生至曰:「民无窳良也,淑慝者,政耳」。
邑之大驵有孙氏、钟氏,根结盘互,异时守令瞪视,莫敢蘖其角牙。
一日从恶少椎小民于市,先生曰:「是敢尔」!
命擒之。
吏素畏二氏,疑莫先往。
先生罢一吏,乃能寘之狱抵罪。
僚吏人士为之游说,先生卒不夺,曰:「吾非无教之诛也」。
郡丞行部至县,讽先生以献羡馀钱五百万。
先生曰:「县之土田瘠而赋歛重,而将焉取馀?
令可逐,一钱不可得」。
郡丞怒,谗之守,不听。
谗之使者,又不听。
郡丞穷且愧,乃作诗以遗先生
先生谢,郡丞亦谢。
先生之政主之以不猛,继之以不懈,往往日昳而进晨飧。
得疾以归,太守有怜先生者,为之丐祠禄
邑之民曰:「刘公非县尹也,吾父母也」。
皆走送先生,遣之不肯去。
朝奉郎致仕,享年六十有八,终于家。
先生平昔排佛老不遗馀力,尝曰:「士大夫而谈此,乃吾夫子之叛卒也」。
至是遗命子弟曰:「丧祭不得以佛老为礼」。
太夫人李氏,赠太孺人
配彭氏,封孺人
皆以先生贵。
男四人:格非去非、胜非、知非。
女三人,嫁李大年罗昌辰夔州录事参军窦依。
格非奏补将仕郎
先生自太夫人即世,每馈祀必恸哭。
承事公无不尽,退谓妻子曰:「事亲谓之色养,不得其悦,不谓之子」。
先生之诸兄皆早世,先生聚诸孤而衣食之,每白承事公曰:「安世任此责,愿大人无所为忧」。
承事公既没,先生叹曰:「吾尝许吾先君,今日之事先诸孤,后吾子」。
田宅赀财秋毫无所分,教诸犹子待其成,毕其婚嫁
先生之未仕也,士之来学者百千人,有富贫慧蚩不同。
先生木溉江导,人人自以为得先生学。
先生有文集三十卷,《论语》《尚书》解二十卷。
先生之学不为空言,其源委自贾谊陆贽苏明允父子之外,不论也,故其文与其人皆肖焉。
然策第之日,先生年四十九矣。
盖其族夥,应书之岁率以期功之丧而不得试艺者凡二十四年
使其逢之不迟,用之不狭,其功用岂少哉!
先生仕二十年而贫如初,然先生之四子以文相高,先生曰:「吾为不贫矣」。
先生之在永州,请于郡,立故权通判濂溪先生祠堂,谓永之士曰:「周濂溪之不师,柳子厚之师,可不可也」?
是时,丞相魏国张公谪居于永,每称重先生曰实学之士。
张公再相,万里见公,公问:「刘世臣今安在?
好一讲筵官也」。
公未及荐,以谗去,先生寻亦病矣。
先生者不得用,得用者不必如先生,天下以是惜先生先生不自惜也。
万里也先门弟子之下者,然从先最旧。
及某丞○陵县时,先生更未尽一岁,万里复得就先生而卒业。
先生之丧也,万里尝见张魏公张子韶侍郎服友之服,又见澹庵先生胡公及罗长卿清节先生服师之服,万里敬为先生制服焉。
因与先生之子去非谋,请铭于名天下之能文辞者。
去非曰:「先生行状子当作」。
万里谢曰非其人也,三辞不获命,乃叙次于篇。
谨状。
安乡 元 · 无名氏
 押庚韵
罗长卿罗长卿,朝朝打鼓捷蛮兵。
一朝打发蛮兵去,千门万户乐太平。
元诗癸集:安乡罗长卿襄阳路总管,家赀素饶。至正末,倪文俊僭据,与张镇等协力保障,乱平,乡民谣云云。
秋日江郊读书感怀简杨虚卿罗良弼欧阳文朝王尚涵 明 · 胡直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衡庐精舍藏稿卷六
茅堂苔径俯江湾,终岁幽栖断往还。
村雨双鸠啼白社,林烟一犬吠青山。
短衣最爱秋垂钓,长剑能堪暮倚阑。
弱冠当年怜贾谊天门涕泪不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