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音字辨释
后繁体或异体字:后後
拼音:hòu 韵部:有、宥
〈名〉
〈动〉
拼音:hòu 韵部:有、宥
〈名〉
-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 同本义
- 后,继君体也。——《说文》
- 班瑞于群后。——《书·舜典》
- 允王维后。——《诗·周颂·时迈》
- 后王命冢宰。——《礼记·内则》
- 昔我先世后稷。——《国语·周语》
- 皇皇后帝。——《左传·文公二年》
- 夏后皋之墓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又如:后王(君王;天子);后帝(天帝;上帝);后夷(上古有穷国的国君);后辟(君主;帝王)
- 帝王的妻子
- 天子之妃曰后。——《礼记·曲礼》
- 帝嫡妃曰皇后,帝母曰皇太后,帝祖母曰太皇太后。——《独断下》
又如:后族(皇后的亲族);后党(清末慈禧一派;皇后、太后的亲族或与皇后、太后利害关系一致的人所结成的政治集团)
- 古代指列国诸侯
- 肆觐东后。——《书·舜典》。郑玄注:“东后,东方之诸侯也。”
- 古代对长官、郡守或将领的尊称
- 指后土。对大地的尊称
- 王大封,则先告后土。——《周礼·大宗伯》
又如:后皇(后土与皇天);后缗(地神)
- 姓。如:后缗(夏少康的母亲)
〈动〉
-
(会意。金文,从“彳”(chì),表示与走路有关,从“幺”(yāo},小),从“攵”(suī),是“足”的反写,有“行路迟缓”的意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迟,后可知矣。”本义:迟到,走在后
- 同本义
- 後,迟也。——《说文》
- 非敢後也,马不进也。——《论语·雍也》
- 子路从而後。——《论语·微子》
- 兄弟之後生者。——《仪礼·有司後》
- 臣闻命後。——《左传·定公八年》。注:“晚也。”
- 收气乃後。——《素问·五常政大论》。注:“後,不及时也。”
- 知古则可知後。——《吕氏春秋·长见》。注:“来也。”
又如:随后就来;落后;殿后(行军走在最后)
- 承继
- 陷队之士知疾斗,不得斩首队五人,则陷队之士,人赐爵一级,死则一人后。——《商君书》
- 后代,子孙 又如:无后;绝后;后叶(后代);后胤(子孙,后裔);后戒(后人的鉴戒);后哲(后代的哲人);后绝(没有后代)
- 后世 。如:后镜(后世的借镜);后后烈(流传后世的业绩);后叶(后世);后报(来世受报应)
- 次序在后
- 指肛门 。如:后庭(肛门);后窍(肛门)
- 时间较迟或较晚。与“先”相对 又如:后时(后来;以后);后次(下次;下回);后儿(后天);后番(下次;下回)
- 后面,位置在后 又如:后山(后面的山);后应(居后作接应 的部队);后廷(后宫);后户(后门);后言(背后的议论);后阁(在后面 的殿阁);先斩后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