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书
姿 作為 餓也 參差 係累 委迤,自得貌 順遷也,類推 跨馬,動詞 理也 蔫也 水索也 恨聲 鼻液 委蛇 衣下曰齊。又與薺通 比鄰 高麗 水中高地 語助辭 音茲 音詩 音夷 牛駁 月氏 羣飛貌 九嶷 生息 以箸取物 嗚戲,歎辭 犛牛尾也。又與釐通。 相欺也。遺也 重也。又與累同 與逵同 谷蠡。瓠勺 蹇也 偲偲,相切責也 節也 舉目貌。又縣名 觿 口聲 下也 梓也 我也。悅也。 委蛇 牛黑色 蘄茝也。求也 木名 捕魚具 翦齊也 克也,任也 荷衣 㠁嵯 山足 木名 屋棟 [更多508]
难字僻字
𩅰 𤪌 𦑡 𩆂 𥰭 𥯨 𧧺 𣟵 𧹛 𣢑 𠠍 𪆁 𠻗 山名 水曠遠之貌 𢤂 趍趙 𪗋 𡖂 𪋩 𪘫 𢓡 𤱍 𢻹 𤇴 𧥤 𩄚 𧡺 𥁼 𧔍 𦃇 𧕯 𣚂 𦗕 𨵎 𤸬 𩆵 𢹍 𦝢 𣮉 𦳈 𧪡 𦉈 㺿 𧦧 𢜽 𩓠 𩣚 𦐉 𪎫 𠈩 䲿 𥍋 𧩹 𤿎 𩁌 𧢦 𨾚
繁体或异体字:
拼音:lí  韵部:支、霁

〈名〉
    (形声。从隹(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 同本义
    • 离,离黄仓庚也。——《说文》
    • 離为雉、九家,離为鸟,为飞、为鹤、为黄。——《易·说卦》
    • 离则配禹。——《颜氏家训》
    • 流離之子。——《诗·邶风·旌丘》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 长离,传说中的凤鸟,比喻有才华的人
  • 八卦之一,象征火
    • 离,为火,为日。——《易·说卦》
  • 通“缡”。古代女子出嫁时系的佩巾
  • 通“螭”。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
    • 如虎如罴,如豺如离。——《史记·周本纪》
  • 通“樆”。山棃
    • 桂椒栏,檗离朱杨。——·司马相如《子虚赋》
  • 通“蓠”。香草
〈动〉
  • 离假借为“剺”。离开;离别
  • 又如:脱离(离开);偏离(离开正道);离了母(离了谱;失去本来面目);离人(与亲人分别的人);离恨(离别的愁恨);离格儿(出格);离了眼(看花了眼);离丧(指亲人死亡)
  • 分散,离散。跟 “合”相对
  • 又如:离合(分合;聚散);离聚(分和合);离鹤(失群的鹤);离会(指两国君主相会,而彼此意见不一致,不能定是非善恶)
  • 假借为“罹”。遭受
  • 又如:离骚(遭遇到忧患);离恨天(遭逢恨事之天);离尤(遭受罪愆);离殃(遭受,罹祸)
  • 割取
    • 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礼记·少仪》
  • 又如:离肺(割去肺脏)
  • 断绝;判别
    • 一年离经辨志。——《礼记·学记》
  • 又如:离经(离析经书的文句章节);离辞(离析辞句)
  • 违背,背离
    • 失法离令。——《商君书·画策》
    • 众叛亲离。——《左传》
  • 又如:离上(背叛君上);离次(离弃职守);离判(弃去形体,超越形躯);离志(异心,背离的心志)
  • 距离;相距
    • 只是小人家离得远了。——《水浒传》
    • 又 离这里还有多少路。
  • 罗列,陈列
  • 又如:离离(罗列的样子)
  • 经历
    • 载离寒暑。——《诗·小雅·小明》
    • 离一二旬,则人畜弃捐旷野而不反(返)。——《汉书·西域传上》
  • 缺少 。如:离不得(少不了,不免);发展科技,离不了人才;差不离(差不多)
  • 通“丽”。附丽,附着
〈数〉
  • 二,两;双
    • 离坐离立,无往参焉。——《礼记·曲礼上》
    • 离,丽也。——《易·离卦》
    • 又 明两作离。
    • 盖取诸离。——《易·系辞下》
    • 离不言会。——《公羊传·桓公五年》。注:“二国会曰离。”
    • 则不敢正坐离立。——《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
  • 又如:离立(并立)
〈形〉
  • 通“俪”。成双,成对
    • 父母存不养,出离者几何人?——《管子·问》
    • 宿离不贷。——《礼记·月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