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书
姿 作為 餓也 參差 係累 委迤,自得貌 順遷也,類推 跨馬,動詞 理也 蔫也 水索也 恨聲 鼻液 委蛇 衣下曰齊。又與薺通 比鄰 高麗 水中高地 語助辭 音茲 音詩 音夷 牛駁 月氏 羣飛貌 九嶷 生息 以箸取物 嗚戲,歎辭 犛牛尾也。又與釐通。 相欺也。遺也 重也。又與累同 與逵同 谷蠡。瓠勺 蹇也 偲偲,相切責也 節也 舉目貌。又縣名 觿 口聲 下也 梓也 我也。悅也。 委蛇 牛黑色 蘄茝也。求也 木名 捕魚具 翦齊也 克也,任也 荷衣 㠁嵯 山足 木名 屋棟 [更多508]
难字僻字
𩅰 𤪌 𦑡 𩆂 𥰭 𥯨 𧧺 𣟵 𧹛 𣢑 𠠍 𪆁 𠻗 山名 水曠遠之貌 𢤂 趍趙 𪗋 𡖂 𪋩 𪘫 𢓡 𤱍 𢻹 𤇴 𧥤 𩄚 𧡺 𥁼 𧔍 𦃇 𧕯 𣚂 𦗕 𨵎 𤸬 𩆵 𢹍 𦝢 𣮉 𦳈 𧪡 𦉈 㺿 𧦧 𢜽 𩓠 𩣚 𦐉 𪎫 𠈩 䲿 𥍋 𧩹 𤿎 𩁌 𧢦 𨾚

拼音:zhǐ  韵部:
  • 见“2”。
繁体或异体字:只隻衹秖祇
拼音:zhī  韵部:

〈名〉
    (形声。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本义:鸟一只) 同本义又如:只翼(一只鸟。比喻孤单)
〈量〉
  • 用于计量鸡、禽、牛、羊、球、手、足等的数目。如:两只手;三只鸡
〈形〉
  • 引申为凡物之单者曰只。单一
    •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李益《塞下曲》
    • 匹马只轮无反者。——《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 又如:只轮不返(就连一只战车轮子都回不去了。比喻大败,全军覆灭);只鸡架酒(比喻祭品虽菲薄简陋,然情意甚重);只手(单手。转喻为独力);只句(单句,零星散句);只字(单字,零星的字迹或文辞);只曲(指北曲中不成套的小令);只眼(独眼。比喻独特的见地)
  • 孤独 。如:只立(孤立);只凰(无偶的凰鸟。比喻无配偶的男子);只影(孤影。比喻孤单)
  • 单数;奇数
  • 又如:只日(单日)

拼音:zhǐ  韵部:
〈语气〉
    (指事。小篆字形。上为“口”,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本义:句末语气词)
  • 用于句末,表示终结或感叹
  • 用于句末, 表示限止。相当于“耳”
    • 诸侯归之德只, 非归其尸盟也。——《左传》
  • 用于句中
  • 用于判断句首,对主语起限定和强调作用
    • 只我便是宋江。——《水浒传》
  • 又如:只这便是
衹、秖、祇
〈副〉
    (秖和衹在唐、宋以后多写作只。“衹”简化为“只”)
  • 仅;仅仅
    • 只隔数重山。——·洪迈《容斋续笔》
    • 只在花开之数日。——·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 又 只有霜中败叶。
  • 又如:只道(只认为;只说);只除(只有;除非);只告诉你;只见过我父亲三次;只有两元钱;只他知道;只此(仅此;就此;唯有这样)
  • 唯此;无它
  • 又如:只为读完了书的读者;我们在本章只指明该时期的主要特点;只在(就在);只如(就像)
  • 除…外没[有]任何其他 。如:他只穿单衣
  • 本,本来
    • (旦云)妾身早知陛下驾临,只合远接。——《汉宫秋》
  • 直;一直
    • 鲁智深离了桃花山,放开脚步,从早晨只走到午后。——《水浒传》
  • 又如:只到(直到)
〈代〉
  •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 若时乐,乐时苦,只个修行断门户。——一钵和尚《一钵歌》
  • 又如:只个(这种;如此);只凭(这样);只么(如此);只今(如今;现在)
〈动〉
  • 作,做
    • 相公到此只甚?——关汉卿《鲁斋郎》
  • 限定或限制 。如:它只生活在淡水里
〈助〉
  • 用在句中
  • 相当于“着”
    • 他前面引尺,我背后把他跟随。——高文秀《黑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