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中岳嵩阳寺碑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八
夫至理空净,非大智无以寄其言;
法身凝寂,非妙信无以感其像。
故托金躯于至信之国,布慈云于多士之世,显皮纸骨笔之重,半偈乍身之贵。
是以须达崇善,填金弗吝,优主仰恋,镌檀写真,斯皆圣人留轨,为物树业故然。
乃遗形八万,还升慧顶。
有大德沙门生禅师,游三空以归真,德香普薰,乃皇帝倾心以师资,朝野望风而屈膝。
此山先来未有塔庙,禅师将欲接引四生,永辞沸镬,拯拔群品,远离炎炉;
卜兹福地,创立神场,当中岳之要害,对众术之抠耳;
乃北背高峰,南临广陌,西带浚涧,东接修林,于太和八年岁次甲子,建造伽蓝,筑立塔殿,布置僧坊,略深梗概。
王公卿士,咸发布向之心;
凡厥庶民,并欣喜舍之志。
司空裴衍,昔在齐都,钦承师德,愿归中国,为寺檀主,本愿既从,云归□□。
禅师乃构千善灵塔一十五层,始就七级,缘差中止。
而七层之状,远望则迢亭巍峨,仰参天汉;
近视则崔嵬俨嶷,旁魄绝望,自佛法光兴,未有斯壮也。
禅师指麾,成之匪日。
禅师背后,虽复名工巧匠,无能陟其险峭。
禅师大弟子沙门统伦、艳二法师,并妙思渊赜,神智难量,继轨四依,津□□世,觉华散藻,戒香氛馥,与诸同志,与诸同志,以师遗功,成兹洪业,分禀□砖,更罩两塔,并各七层,仰副师愿。
殊特妙巧,□创秀出,塔殿宫堂,星罗棋布。
内外图写本生泥曰十□尊仪,无量亿数,皆为相,裁玉成豪,瑰碧煴烁,丹彩绚耀,色焕□□,光辉宇宙。
异类众多,罔知厝绪。
龛房禅室,侧□环绕,径阁通门,前后□□□廊重复,菀逶施,规而有楷,矩而有则。
沟霤双泉,四殖甘果,袅长条,擎圆盖,池荷炤灼,翠叶红辉,微波碧澈,潺流𪷽濑。
异禽巡兽,饮喙相鸣;
硕学名贤,踵武相望。
引房清诵,列馆法言,洪钟一扣,应真四集,呗响八飞,香烟似雾,虔礼禅寂,六时靡辍。
方为众圣万劫之灵场,八辈十方三世之菀囿也。
天平二年四月八日,伦、艳二统乃刊石树碑,雕饰尊像,赞贻嘉福,显彰圣仪。
高足大沙门统遵法师,忘怀体道,戒珠皎洁,仁智明敏,器宇汪庠,开妙思于三空之表,显真如于四忍之外。
接引群生,舟航巨海,率诸邑义,缮立天宫,整修严丽,兼造白玉像一龛。
眷属侍御,剞劂镌磨,妙匠精巧,三十二满,八十好圆,色掩耀灵,辉夜月。
以诸胜善仰资皇帝圣历无穷,国境宁泰,太后德被苍□,永保二龄,预舍一豪,同登我净,若见若闻,等一常乐,傍尽边尘,后穷来际,咸钟此福。
其词曰:
明明大圣,皎皎无著。
至寂至妙,湛然常乐
无像无言,形名应世
七步举手,播宣苦谛。
声光振动,濯我尘滞。
化息双林,终归实际。
金仪言寝,塔像勃兴。
香尊避坐,多宝踊升。
为模为楷,永劫祗承。
维大沙门,权机应傅。
英风秀朗,玄通常住。
道德芳烈,帝后钦裕。
构造灵基,朝野倾务。
远摹妙喜,近祗树。
唯圣唯贤,爰依爰附。
亿兆来苏,天龙虔仰。
千空,此基无爽(碑拓本)
禅静寺刹前铭敬史君碑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八
公名□,字显俊平阳泰平人,盖虞舜之苗裔,田敬仲之后也。
康哉之唱,敬有和鸣之应,德徽书史,道合无名。
自兹以降,世阜哲人,龟组继袭,英声不朽。
公资黄中之雅气,禀川岳之粹灵,苞一德于怀抱,渊万顷于匈衿,操节端华,风神雅峻,博学多通,无所成名,振徽音于绮岁,播九德于冠年。
岂伊一日千里,实曰王佐之才。
解褐奉朝请
于时女后称制,权移外戚,党树私门,谋危王室。
公乘义发愤,肆忠奉国,结周公河西之略,咨义真折角之耻,挂冠辞阙,杖剑归乡,虎步方州,翘心日角。
孝庄统历,摄履还朝。
帝嘉乃功,用优勋赏,封泰平县开国子,除晋州别驾
永安云季,元凶伏罪,残丑遗烬,更相鸠率,始资贾诩之计,终成李郭之举,责罪宣平,交兵象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
大丞相勃海王德隆齐晋作牧唐都,志存匡合,克剪封鲸以公器宇渊亮,民望所归,特申情抱,委以经谋。
公深识时雄,罔计强弱,豹变从时,应机而起,毗文赞武,专按剑之功,帷筹野战,参断鳌之力。
长蛇既剿,龟鼎惟新,策勋有典,式酬功效。
进封永安侯食邑千户,拜车骑将军度支尚书,俄迁都官尚书
公位居省闼,职在枢机,竭忠奉上,庶情求瘼,奖进英贤,纠废奸慝,宿滞必申,颓纲由整。
今上德配玄黄,齐日月,鉴殷徙御,未遑外略。
秦陇放命,此凭陵,驱率戎虏,扰我生民,汾晋边遐,偏被其毒,惟捍所寄,事符贤桀。
乃以公为汾州刺史,寻转晋州刺史,车骑侯如故。
公秉麾出阃,佩锦归乡,明赏罚以劝元戎,敷仁泽以字黎庶,乘机迭出,智勇兼奋。
□聿未周,奸渠遁迹,百城旆檡,四民暑堵,敢饭之谣不息,安居之咏更新;
李牧御边,细侯治,不能尚也。
又燕司失驭,编荒作逆,连黑山之众,峙黄巾之势,纵横海表,陆梁幽冀,震感皇衷,命公是讨。
公运六奇于帷幄,忘七尺于戎行,探淮阴平赵之略,协段颎破羌之谋,广张旗帜,厉怒三军,纷纭驰突,遂夷凶丑。
凯旆而归,增隆宠秩,拜仪同三司
韩地边险,绣连蛮楚,夏风攸改,剽伪成俗,密人不恭,鸱张溪壑,黠虏因资,玩威疆场,历政为鲠,莫能芟遏,百姓雕伤,流离略尽。
天子悼兆民之荼炭,惟边┙之须才,终朝忘食,夜分不寝,以公略不世,德效累彰,除残拯溺,非莫可加,拜骠骑大将军颍州刺中史、大都督颍州诸军事仪同三司、开国如故。
公深惟臣辱,职不求易,憘遇槃根,薄言来践,轻赋敛以阜民财,劳吐握以招贤俊,严治烽候,宿旅轻肥,榷火或举,豹骑争先,鬼出电入,枭囚万计,赏不逾功,罚必当罪,人物辐辏,襁负云归,玉烛登年,弦歌不息。
亦既芟夷世难,功济民生;
复惟舟梁苦海,运兹迷溺。
敬崇三宝,翘翥九劫,望维卫以虚心,念毗耶而延伫。
此地实为高敞,眺实遐隆,远山岳,迩带池阎,惟旬和宅,谅神基之净土。
平阳太守颍川太守使持节秦州刺史洪雅,摄情物外,宅志道场,爰建精庐,郁兹形胜。
水火亟交,年岁攸积,龙宫梵室,雕落朽故。
公乃勉率僚佐,肃心营造,远访名工,穷尽巧丽,建七层之宝刹,写双树之光仪。
金琼叠照,朱紫联华,长郎四密,广夏清疏,名僧远萃,大法津流。
凭此至诚,仰愿皇帝陛下祚隆天地,齐光九劫,化渐三途,率偕四果,□曰誓勖,顺终如始。
有灭有生,无亏八万之因;
无生无灭,济此娑婆之苦。
湛露易晞,贞刚惟久,式裁金石,永昭不朽。
作颂曰:
惟圣之后,达者克昌,代绾圭组,世有兰芳。
挺兹明德,隆赞霸王,齐管、范,闲步、张
弱龄聪璿,岐年秀发,藉荫圣童,徇齐初月。
疾恶如风,趣善如蹶,百行斯兼,三省无阙。
作牧西蕃,君临南甸,荒服来庭,鲸鲵由剪。
政行保鄣,化《豸厌》丝□,大启千乘,职联三铉。
发扬拯压,开职道蒙,飞甍架雨,宝刹分虹。
月光照曜,日映玲珑,业兹世福,永树来功。
维大魏兴和二年龙集庚申(下缺。碑拓本)
孔子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八
粤若稽古,睿后钦明,文思衡宰,迈德丕显,九功咸事,故能庸勋亲贤,官方式叙。
惟大魏徙邺之五载,皇□诏册,拜我君公使持节都督兖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当州大都督兖州刺史
君姓字仲璇赵国柏仁人也。
其先帝高阳之苗裔,柱史之胤,左车之绵绪。
瑶光休彩,赫奕于上龄,若水嘉祥,扶蔬于季叶。
君以资解褐奉朝请,俄除定州平北府法曹参军,仍历□□功曹咨议参军事、定相雍三州长史东郡汲郡恒农郡太守司徒左长史中散太中大夫、营构都将、雍兖二州刺史
所在恩□,遗训在民。
易地,而贞馥不移,君凤举云翔,风期如一斯实天怀直置,妙与神同。
悒然不乐,思仁未深,刑平惠和,□为淳□□□阶资宠□之荣,奕叶重光之贵,气韵优峻之奇,政绩缉熙之美,既备于史传与清颂,故不复详载焉。
君神怀疏爽,风度绝人,学业与□源并深,趣操共寒松俱秀。
故其隶兖部也,尝未浃旬,言觐孔庙,肃恭致诚,敬神如在,遂轫车曲,饮马沂流,周游眺览,尚想伊人,□□慨然,有报功□□之意,乃命工人,修建容像。
孔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得及门也」。
因历叙其才,以为四科之目,生既见从,没□□侍。
故颜氏□□□□圩易辞,起予者商,纷纶于文诰,则是圣人之道,须辅佐而成。
故曰:「吾有由也。
恶言不闻于耳」。
所以雕素十子,□列其侧。
今于□□□□奉进儒冠,于诸徒亦青衿青领。
逝者如斯,风霜骤谢,而沦姿旧讯,暧似还新。
至如庙宇凝静,灵姿严丽,数仞之墙无以逾,七□之房不能出。
夫道系于人,人亡则道隐,斯大义以之而乖,微言以之而绝。
今圣容肃穆,二五成行,丹素陆离,□□□□□□似微笑而时言,左右若承颜而受业。
是以睹之者莫不忻忻焉有入室登堂之想,斯亦化□之一隅也。
天诞圣哲,作民师□□风□阙里播□□洙泗。
至于叹凤鸟之寂寥,伤河图之莫出,屡应聘而不遇,知道德之不行,乃正雅颂,修春秋,刊理六经,悬诸日月。
□□载之后,莫不遵其义以述作,服其训以成身,咨可谓开辟之儒圣,无穷之文宗者矣。
此地古号曲阜,是唯鲁都。
宫观荒毁,台池□□,然其庙庭也,蔚质林于九冬,甲虫修柯于百刃,类神栝之侵汉,同梧宫之巨围。
至夫鸿随秋下,则月秀霜枝,燕逐春来,亦风开翠叶。
既□□□观□亦足以安乐圣灵。
是以无代不加修缮,庶亿载以宁神。
君清明在躬,精思入微,功被人神,德贯幽显,岂惟营饿宣质经创□□□□□□如虔修贷,崇奉玄宗,敦素剪华,兴存废绝,视民如伤,纳之仁寿,体亡怀以幽诣,任万物以为心,岂直灵津孤洒,虚光独散者哉!
一月之明,可影百川,一人之鉴,从横万趣。
爰自刺举,未或斯同。
然丹青所以图盛□,金石所以刊不朽,□□不镌,珉瑶焉述。
府州□□□□令士民等,略序义目,树碑庙庭,俾后来君子,知功业之若斯焉。
乃作颂曰:
二仪肇泮,人伦攸举,邈邈玄王,诞兹圣绪。
祖习,献章文武,声溢九天,化潭八宇。
祖习□□,圣神尽妙,化潭伊何,□□存教。
□同丽景,酹天孤昭,无异岱宗,岩岩特峭。
重山隐宝,深霞秘晖,在哀之叶,自卫言归。
德生于予,文实在兹,彝伦礼乐,克叙《书》《诗》。
□□惊异,灰管流气,良木其摧,缅逾千祀。
以存恕亡,允诸灵意,不有伊人,熟云修置,唯君体道,布政优优,白鸠巢室,赤雀西楼
仁罔不备,智□□周,器冠后哲,风迈前修。
既缮孔像,复立十贤,诚兼岱宇,勤尽重玄。
仰圣仪之焕烂,嘉鸿业之婵联,长无绝兮终悄万亿兮斯传。
兴和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功(碑拓本)
邑主造像碑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八
魏武定六年岁次戍辰九月己未朔十二日庚午,邑主敬造石像碑文。
夫玄精旷远,妙理冲深,至道不廓,幽赜难睹,故像物隐光,出于慌惚之中,法相沦晖,生于希夷之外,瞰彼灵山,结五子之遐想,眷兹渌水,阐九龙以成津,瞻其堂宇,若穹旻之带曜灵,寻之杳莫,若游霞之登九霄,□□正觉,焉可究哉,故佛弟子邑主(碑空八字未刻)等导流荆宛,翻光嵩洛,据德衡□,道冠中鼎。
然皆以生逢隘运,形沈丘壤,识果业之可崇,知冥限之有期,恐朝露之命睹太阳而旭晞,草木之年,随秋霜而降坠,怙恃先灵,罔极之效弗展,幼子遐裔,覆育之恩靡托,遂磬竭家资,率引邑义,构像通衢,崇宝业,峨嵯溪谷之滨,条荡平原之里,背祀丘以树形,跨阑桥而建宇,庶能使七世幽魂,游处天堂之中,前亡后死,免脱八难之苦,爰及胄□,□□相承,轩盖重辉,冕旒继世,入卫钩陈,出宰蕃岳,台铉相望,圭璋叠影,奔□□蔚,流声箓素(「箓素」犹「竹素」,或云即「篆素」,非)
伏愿皇道雍熙,景命维新,骏奔□驰,戎渠交□,行芦歌德,霜[B]31被泽,图录再炳,升平吉始,凡厥苍生,咸蒙斯福,乃作颂曰:
圣者启胤,学道求真。
国王非宝,储二匪珍。
捐妻施子,弃若遗尘。
金躯靡吝,岩壑投身。
遂登正觉,神通自然。
群魔稽首,灵冠诸天。
慈悲万有,光照大千。
苞纶旷劫,仰之弥玄。
扰扰群生,有善有恶。
报应如响,随心降萚。
磬兹典心果,庶免鼎镬。
觊拔纲魂,迁神妙乐。
伏愿皇家,景祚康延。
解鞅桃林,释辔华山
蒲车岩阿,访逸求贤。
孤竹执鞭。
诽木旋设,谏鼓空悬。
导兹邑义,采石嵩阳。
是琢是肯,树此福堂。
勒碑启像,跨蹑崇冈。
德之皎皎,千载流芳(碑拓本)
祝曲文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八
东方青帝土公,青帝威神,南方赤帝土公,赤帝威神,西方白帝土公,白帝威神,北方黑帝土公,黑帝威神,中央黄帝土公,黄帝威神,某年月某日辰朔日,敬启五方五土之神,主人某甲,谨以七月上辰,造作麦曲,数千百饼,阡陌纵横,以辨疆界,须建立五王,各布封境,酒脯之荐,以相祈请,愿垂神力,勤鉴所愿,使出类绝踪,穴虫潜影,衣色锦布,或蔚或炳,杀热火焚,以烈以猛,芳越椒熏,味超和鼎,饮利君子,既醉既逞,惠彼小人,亦恭亦静,敬告再三,格言斯整,神之听之,福应自冥,人愿无为,希从毕永,急急如律令(《齐民要术》七。案,此文不知时代,姑编入魏文。)
投书敦煌城东门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八
凉王三十年,若七年(《魏书·沮渠牧犍传》。初太延中,有一父老投书于敦煌城东门,忽然不见,其书一纸八字。)
戏嘲阳休之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八
触藩羝羊,乘连钱之骢马,从晋阳而向邺,怀属书而盈把(《北史》四十七《阳尼附传》。有人士戏嘲休之云。)
丹书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八
河西河西三十年,破带石,乐七年(《魏书·沮渠牧犍传》。又于震电之所得石丹书。)
玉印文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八
富乐日昌,永保无疆,福禄日臻,长享万年(《魏书·灵征志下》。和平三年四月河内张超干坏楼所城北故佛图处获玉印以献,印方二寸,其文曰云云。)
道行经后记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魏文卷六十
光和二年十月八日河阳洛阳孟元士口授天竺菩萨竺朔佛,时传言译者月支菩萨支谦,时侍者南阳张少安、南海子碧,劝助者孙和、周提立,正光二年九月十五日洛阳城西菩萨寺中沙门佛大写之(《释藏》迹七)
正法念处经序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魏文卷六十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
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
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交素篆,分途列道,门张户设。
既昧断惑之境,未接息言之路,讵能探神测妙,苞总无边,有圣将应,灵因旷远,志遗发肤,施单城国,及繁星驻彩,夕马腾空,出四门以结念,属三夜而圆果,十力在己,八解俱照,智兼一切,慈洽万方。
既而法吼傍震,廿露降洒,鹫山祇树之下,鹿苑连河之地,众出恒沙,徒繁林,反穷迷以升极,启重昏于灯炬。
虽鹄林兴慕,檀薪已然,教义不忘,风声逾被。
寿陵仰丹素之工,清台写金玉之质。
冰骨流辉,园闾加等,遗契余旨,薄传前载,幽宗绝唱,方备兹辰。
使持节大将军、领中书监、摄吏部尚书、京畿大都督勃海王世子高公,道风虚迈,神衿峻远,负日月于中衢,击雷霆于上路。
德表生民,作舟梁于夷夏,器含群物,制天渊于庙堂。
殊流共委,酌而不竭;
异轸同骛,仰以知归。
黄扇南辟,铃阁东启。
则有高士通才,幽人伟器,蔑其汉爵之重,鄙其南岳之游,曳裾高步,自得门下,俱中前趣之理,并应却行之眷。
盖以书奏多方,术呈异等,或披卷而止,或一贯独得。
每留神释典,洞叩玄门,以夫照壁泻瓶,遗文必举,非徒九部,宁止十二,逖矣西方,路超百宿,精力苦心,不惮重黻,故能法藏流行,异闻俱凑。
爰有舍城妙说,时将感通,法螺良药,响授斯在,从善业之本,极身念之际,标品有七,明义者五。
至如违俗绝世,托想菩提,眷彼天人,深嗟鬼畜,鉴兹因果,冥心是缘,笃诚修行,又悟前旨。
载怀依抑,形殊理一,大觉下临,照然独晓,四摄六通,网罗群智,赞扬妙德,事属斯文。
直以风殊俗舛,词翰乖绝,倾耳注目,隔若册河,将恐灵教有亏,玄旨多坠。
有婆罗门人瞿昙流支、比丘昙、僧昉等,并钩深索隐,言通理接,延居第馆,四事无违。
乃译明兹典,名正法念处。
起自兴和岁阳玄黓,终于武定渊献之年,条流积广,合七十卷。
微言不沫,弘之在我,大崇觉典,克宣灵迹。
此乃济四部于法桥,涮六尘于定水。
心殷业重,无德而言。
虽龙树不追,马鸣日远,申法尊道,夫岂异昔。
所以缁素击节,雅俗倾首,义有存焉,永法三界云尔(《释藏》非一)
正会班五条诏书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北齐文卷九
一曰:政在正身,在爱人,去残贼,择良吏,主(《通典》作「正」)决狱,平徭赋。
二曰: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其劝率田桑,无或烦扰。
三曰:六极之人,务加宽养,必使生有以自救,没有以自给。
四曰:长吏浮华,奉客以求小誉,逐末舍本,政之所疾,宜谨察之。
五曰:人事意气,干乱奉公,外内溷淆,纲维(《通典》作「纪纲」)不设,所宜纠劾(《随书·礼仪志四》。后齐正日侍中宣诏,慰劳州郡国使,又班五条诏书,使人归以告刺史二千石。又见《通典》七十。案:此诏不知始何帝时,编入阙名类。)
阎姬与子宇文护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北齐文卷九
天地隔塞,子母异所,三十余年,存亡断绝,肝肠之痛,不能自胜。
想汝悲思之怀,复何可处。
吾自念十九入汝家,今已八十矣。
既逢丧乱,备尝艰阻。
恒冀汝等长城,得见一日安乐,何期罪衅深重,存殁分离。
吾凡生汝辈三男三女,今日目下,不睹一人,兴言及此,悲缠肌骨。
赖皇齐恩恤,差安衰暮。
又得汝杨氏姑及汝叔母纥干、汝嫂刘新妇等(《北史》作「汝嫂刘及汝新妇等。)同居,颇亦自适,但为微有耳疾,大语方闻。
行动饮食,幸无多恙。
今大齐圣德远被,特降鸿慈,既许归吾于汝,又听先致音耗。
积稔长悲,豁然获展。
此乃仁侔造化,将何报德!
汝与吾别之时,年尚幼小,以前家事,或不委曲。
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
鲜于修礼起日,吾之阖家大小,先在博陵郡住。
相将欲向左人城,行至唐河之北,被定州官军打败。
汝祖及二叔,时俱战亡。
汝叔母贺拔及儿元宝,汝叔母纥干及儿菩提,并吾与汝六人,同被擒捉入定州城
未几间将吾及汝送与元宝掌
贺拔、纥干各别分散。
宝掌见汝,云:「我识其祖翁,形状相似」。
宝掌营在唐城内。
经停三日,宝掌所掠得男夫、中六七十人,悉送向京。
吾时与汝同被送限。
定州城南,夜宿同乡人姬库根家。
茹茹奴望见鲜于修礼营火,语吾云:「我今走向至本军」。
既至营,遂告吾辈在此。
明旦日出,汝叔将兵邀截,吾及汝等,还得向营。
汝时年十二,共吾并乘马随军,可不记此事缘由也?
于后吾共汝在受阳住。
元宝、菩提及汝姑儿贺兰盛洛,并汝身四人同学。
博士姓成,成人严恶,汝等四人谋欲加害。
吾与汝叔母等闻之,各捉其儿打之。
唯盛洛无母,独不被打。
其后尔朱天柱亡岁,贺拔阿斗泥在关西,遣人迎家累。
归汝叔亦遣奴来富迎汝及盛洛等。
汝时著绯绫袍,银装带,盛洛著紫织成缬通身袍,黄绫裹,并乘骡同去。
盛洛小于汝,汝等三人并呼吾作「阿摩敦」。
如此之事,当分明记之耳。
今又寄汝小时所著锦袍表一领,至宜检看,知吾含悲戚(《北史》作「含悲抱戚」)多历年祀
属千载之运,逢大齐之德,矜老开恩,许得相见。
一闻此言,死犹不朽,况如今者,势必聚集。
禽兽草木,母子相依,吾有何罪,与汝分离,与汝分离,今复何福,还望见汝。
言此悲喜,死而更苏。
世间所有,求皆可得,母子异国,何处可求。
假汝位极王公,富过山海,有一老母,八十之年,飘然千里,死亡旦夕,不得一朝暂见,不得一日同处,寒不得汝衣,饥不得汝食,汝虽穷荣极盛,光耀世间,汝何用为?
于吾何益?
吾今日之前,汝既不得申其供养,事往何论。
今日以后,吾之残命,惟系于汝,尔戴天履地,中有鬼神,勿云冥昧,而可欺负。
汝杨氏姑,今虽炎暑,犹能先发。
河阴远,隔绝多年,书依常体,虑汝致惑。
是以每存款质,兼亦载吾姓名。
当识此理,勿以为怪(《周书·晋公护传》。齐主以既当权重,乃留其母,以为后图,仍令人为阎作书报。又见《北史》五十七。)
都邑师道兴造石像记并治疾方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北齐文卷九
夫金躯西奄,仪像东流,宝相□□□□□□。
自非倾珍建像,焉可炽彼遗光?
若不勤栽药树,无以疗兹聋瞽。
然今都邑师道兴,乃抽簪少稔,早托缋门,入相俱闲,五家具晓。
爰有合邑人等,并是齐国芳兰,乡中昆璧,同契孔怀,和如骨血,人抽妙□敬造释迦石像一躯并二菩萨。
□僧侍立,事广难名,天花杂状,寻形叵遍。
欲使崇真之士,指瞩归依,慕法之徒,从兹解悟。
以此微诚,资益邑人,师僧父母,七世归真,现存获福,皇祚永延,含生普润,共越死河,同升彼岸。
齐武平六年岁次乙未六月甲申日功讫(碑拓本。案:记文下方及左方刻疗上气咳嗽诸方,约三千字,不录。)
朱昙思等造塔颂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北齐文卷九
齐河清四年岁次乙酉三月癸未朔四日丙戌,慈风未鼓,品类同昏。
惠化一开,乃群情等觉,虽真光暂暵,而实相可追,故悁兹苦海,志彼零峰。
邑主朱昙思、朱僧利一百人等,于村之前,兆其胜地,绵基细柳,白虎游南,敬造宝塔一躯。
经之不日,斜[B]51烟际,四翥风生。
镂㰕真离,刻摹兜率,麻几圣蛟龙,看之若生,飞禽走兽,瞻疑似活,羌弗可得如言矣。
魏魏易睹,《容容》烂难名。
托铭神宫,冀贻万叶,仍因撮土之功,敢发广厚之愿,国祚永隆,覆载等一。
颂粤:
爵璃往昔,丽宇今兹,弱黛留烟,炎起停晕。
瑶草垂露,画树悬系,抽紫叶,岭郁青芝(碑拓本)
洛阳合邑诸人造像铭颂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北齐文卷九
妙旨幽微,非圣无可尽于源,圣行之兴,非福智庄严岂能□其道。
然今合邑诸人等,宿殖明珠,久历诸佛,故能异心同□,仰慕遗踪,在于定光佛前,敬造七佛宝堪,并二菩萨。
贤圣诸僧,弥勒下生,梵王帝释,舍利非壹。
其金容赫奕,照曜三千,华丽二相,妙菀八十。
克木图泥,像而非喻,采壁摸形,焉是其譬。
睹之者净信开明,虔礼者三鄣殄息。
斯乃尘劳之中,绍如来种。
籍此胜善,愿国祚永隆,三宝增盛,法界四生,七世先灵,存亡父母,现在眷属,发菩提心,弥勒下生,恒为导首,开化群迷,广修万行,共集善根,同证菩提之道。
刊铭颂曰:
法性如如,非有非无,体非分别,妙用非虚。
入相成道,似同凡夫,生而非生,灭而非灭。
神通隐显,摩王归轶,化导三千,人天独步。
改迷接圣,慈悲觉寤,示三空门,令游正路。
净修波若,四摄资助,奋冀道品,菩提永固。
天统三年岁次丁亥三月壬申朔十五日丙戌(碑拓本)
邑义造丈八大像颂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北齐文卷九
□□□□□□□□□□□□□□悲为怀,宏济五浊,□□权宜,朗鉴万法,随逐根□□□双林,缘尽居尸。
遂能□□□构刹,图仪波斯,从后末□□不仰慕圣容者哉。
是以邑义一百人等,以今大齐天统三年岁在丁亥五月十五日,共造丈八大像一躯,上为皇家永康,下为群品师僧□□累劫因缘,四生浛识,悉舍忘想,同登正觉。
其颂曰:
宝殿莲基,尊像静嘿,声闻菩萨,侍立其侧。
徒众和雍,僧□严饰,禅诵叹咏,昼夜无息。
以此福缘,寿报无极。
其置福处也,北连名山,太丘之庙,南有高岗,胡城永固;
处在中央,□水东注。
人民□祥,营造福□,□为帝皇,四海归凑,寿乐□疆,以斯愿力,俱会道场。
邑义诸人,皆元出四海,据□□□礼教自防,德达仁□□□为尊以法为□钦敬□□□□归投以斯福缘,永□□□(碑拓本)
刘碑造像铭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北齐文卷九
夫静妙虚凝,圣踪难寻,淡泊无相,非有心能知。
虽形言幽绝,诞迹三千,慈悲内发,欲济危拔苦,演十二而晓群情,喻三车以运诸子,权应归空,潜神真境。
然笃信佛弟子刘碑,河涧人也。
宝胄唐资,琼基汉绪,袭踵前王,衣冠万代,因官随爵,芳柯嵩左。
此人善识四非,深解五业,纂募乡邦莤领,怀珠独照。
皆是轩姬荴蔬,英裔之孤挺;
晋魏九域,磐根之梁栋。
睿炳皇朝,飞声齐室。
故能同率缁素异心,共遵等意,采石金山,远求名匠,奇思罕闻,巧殊世外,四挟灵鹫之显,西据王舍之汤,派流济济,建像一区。
构基三泉,首腾霄月,真容凝然,化流无碍,光曜十方,空空遍满。
视之者目中花生,观之者我心寂灭。
仰为皇祚永隆,宰转显上,以此果缘,福钟师僧七世。
愿使神登紫宫,形升妙境,见在宁康,子孙兴茂,辨智超才,表心六艺,宦极台相,位累九坐,生隋欢谐,来栖道迹,往往逢贤,处处遇圣,蠢动普沾,同照十日,身当正觉,游济彼岸。
刊镂金芳,愿言不朽。
其辞曰:
如来圣迹,邈矣难寻,究竟归空,妙理实深。
出没自在,显灭双林,欲随而去,摄以愚心。
龛龛有佛,相望若语,菩萨立侍,含声未吐。
师子护坐,竖日相睹,诸天作乐,□□对舞。
金刚力仕,在户之傍,邪卷□目,偃蹇相当。
波旬请死,欲退无方,道俗肩随,庆会天堂。
肃肃法师,寂寂道场,崇之若近,寻之芒芒。
垂诱下士,上接携将,六□解罗,三有晕光。
俄俄禅定,神归空外,真化无碍,心宁三昧。
脱骨王子,广度一切,夙树圭璋,垂罗天阙。
冠冕世袭,金柯秀发,辨隆待仕,殊今古越。
俊迈机惊,皎然若月,信士英英,契悟福期。
镌镂金石,相好巍巍,嵯峨妙绝,是难是希。
终天毕地,永为苌基(碑拓本。《说嵩》云天保八年。)
铜雀台石軬门铭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北齐文卷九
齐天保八年九年,造铜雀台石軬之门,百代之后,见此铭者,当复知之。
将陈骥,军副程显承、娄晞,幢主孙悦,军主董侯,幢主杨昙(碑拓本。案:《北齐书·文宣纪》,天保九年三台成,盖经始于八年,故云八年九年也。)
在孙寺造像铭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北齐文卷九
太仪育物,品类不同,随□□以轮回,逐阴波而自溺。
可嗟薄福,熟为津梁?
哀哉士徒,谁□出要?
唯无上大觉,独悟玄深,志欲道正,水以坏邪,山秉慧炬,而灭痴暗,故坚杜六门,大开八□,龙魔锁□,虎见斯伏。
但感微应促,毒树之音已彰;
如住无善利,□灭之幻唯速。
于是镫光夜掩,法舟息驾,遂使人到炽然,业爱增甚。
自非晓烛真途,了斯相染,熟能俳□扉而超升,望寂一而高蹈哉?
都邑主张暵族、薛景略、仇洪祖、寇智业、陶洪远、李祖怜都□□百□拾人等,以是汉曲明珠,荆山之贵。
狂风□□,□飘举。
叹世挟蔬乡家□□□根□泉而结裙袖八□月而□龙□如此隆隆昂昂盛哉。
虽浮俗爱起□千端□□至□思□不惮□劳之军,慧剑双悬,早□□魔之阵,无不□篡□踪魔开□□□□金颜之□佳□□□之□□遂广建伽蓝□□□□□□□□□之□面□大起帝有之奇身,真容不毁,若百葩之开春树;
朝曦竟照,类万日之聚高天。
足使跛聋发□,□心返正。
炎销天,洪波沸地,而神𫭟宝岸,毕竟常□。
昔□扴拥沙,尚澸菩提,业盛前修,功名显著。
岂使日月空流,声尘无]340[□雕金垂范,传芳不朽。
自非立信空门,皈心净域,将知福报无虚,功不忘斫,修回□善□□俾□□舍财崇福,佐天堂之业。
上为三宝□□,七世父母,过往□师,现在居眷,门徒子孙,世贵国内人民□□役□□□速至,下及边地蠢动,蒙恩五道,□泽有刑之类,普获福利。
齐号河清三年岁次甲申四月己丑朔廿日戊申(碑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