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邢州844年10月17日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
邢州城门卢宏指称。
刘从谏安置昭义军额。
龙罡县安置邢州额。
刺史李行循见在县中安置。
伏以朝廷制置
必在正名。
刘从谏曾不闻奏。
擅自移改。
臣等商量。
邢州额望依前于城安置。
刺史便勒移入州内。
如亭台有僭侈处。
并勒毁拆讫闻奏。
龙罡县依前充县理所。
巡边使刘濛845年2月23日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
李回等称。
黠戛斯使云。
今冬必欲就黑车子回纥可汗馀烬。
切望国家兵马应接。
黠戛斯使回日。
已赐敕书。
许令幽州太原天德振武
各于路邀截出兵。
伏以控驭蕃戎。
最在诚信。
既有期约。
不可参差。
须遣使臣
早为布置。
刘濛便望灵武天德振武太原路赴京。
兵力素全。
番人至众。
只要令先事拣练。
兼修整器械。
缘累年用兵。
计所阙者最是兵仗。
早须为备。
拟仍令代北诸军镇添补逃亡官健。
及点检退浑沙陀等部落。
枞枞排比。
至防秋时。
且各令于把头烽内要害城镇屯集。
待知回鹘指的消息。
即于山外邀截。
天德西受降城振武穿阴山贼路。
如有要路削及添木石填塞处。
早令下手修缮。
仍于要路深掘壕堑。
多置陷马坑。
须防黠戛斯向北蹙逐。
回鹘入塞唐突。
缘天德振武两处兵力寡少。
恐须临时接借。
望委刘濛节度防禦使仔细商量。
据下切要闻。
不得妄令申请。
幽州兵马至多。
不得先令排比。
冬至初。
续降中使赐诏。
如蒙允许。
望付翰林约此意各赐诏处分。
未审可否。
昭义军事宜状845年8月11日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今日见石雄报状。
卢钧因出城至斐村送兵马。步军遂回旗劫掠。
以此知卢钧都不晓戎事。从前发遣兵马。
节度使不合出子城。诸城门亦合先布腹心把捉
昭义军中畏惧石雄稍甚。如军乱未定。
且要石雄提挈精卒。自至泽州
移牒索乱军头首。如送出首恶。
其馀不问。计必当无事。
指挥未定。且要分五百人。
兼拣好将。镇守端氏城
端氏城刘从谏近年修筑。非常牢固。
去年刘稹阻命。安全庆军元在端氏
所以敢扰西界。今若分兵镇守端氏
翼城尽无可虞。又恐乱军溃散。
于诸处劫杀。河阴兵马。
切不可抽。亦须稍加警备。
石雄忠勇。思虑恐未周至。
伏望赐密诏处分。谨录奏闻。
请先降使至党项屯集处状846年1月11日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
伏以前代伐叛。
皆须先谕文诰。
倘未柔服
则当临以兵威。
古人云。
明其有罪。
敌乃可服。
缘党项自麟府鄜坊至于太原
遍居河曲
种落实蕃。
其间皆有善良。
岂敢尽为暴害。
况北有残虏。
西有犬戎。
使其贰心。
终成边隙。
切要存以大信。
示以优恩。
抚纳不悛。
然加显戮。
便须擒尽首恶。
永绝祸根。
如此则朝廷诛之有名。
彼亦无怨。
臣等商量。
望差给舍一人。
令边镇出兵护送。
且至叱利镇城下。
密召酋长。
喻以国恩。
问其屯兵事由。
有何冤屈。
既命亲王为帅。
又有巡院监察。
只合诣阙伸冤。
岂可便兴师旅。
残毁城戍。
焚村闾。
百姓何辜。
受此涂炭。
其首谋逆叛及打破邠宁盐州界城堡罪人。
并须分别送出。
仍须自本族酋长。
不特是族内平人。
善恶既分。
边境宁静
即且为容忍。
待之如初。
若不送罪人。
犹敢啸聚。
必当大兵诛讨
他日不得有词。
如蒙允许。
臣等续拣择使臣闻奏。
仍望付翰林约此意撰敕书。
未审可否。
盐州屯集党项状846年1月26日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党项久为劫盗。
须示严刑。比者且务含容。
犹可待之恩信。今者自知恶稔。
朝廷将欲剪除。必恐转不自安。
更怀奸计。出师则鸟散山谷。
抽兵则蚁聚塞垣。日往月来。
渐成边患。望赐王钊士干诏。
及其屯集未散。速令攻讨。
如已退散。则须乘此兵力。
驱出南山。其打破城堡及于叱利镇屯集者。
即且驱出。令于平夏放牧。
不得更过山险。切须分别详审。
不得枉及无辜。边塞永清
商旅无滞。冀因此举。
尽获叛徒。未审可否。
讨袭回鹘事宜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右。
臣频奉圣旨。
缘回鹘渐逼把头烽。
早须讨袭。
兼如何取得公主者。
臣久经思虑。
非不精详。
回鹘皆骑兵。
长于野战。
若在碛卤
难与交锋。
虽良将劲卒。
无以制胜。
臣比闻戎虏不解攻城。
则知除马上驰突。
其佗并不惯习。
臣料必无游奕伏道。
又未会斫营。
倘令石雄以义武马军一千骑。
兼拣退浑一千骑。
精选步卒。
以为羽翼。
衔枚夜袭。
必易成功。
夙夜筹度。
无出此计。
如以为允。
伏望各赐密诏处分。
臣伏望留中不出。
幽州事宜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右。
臣伏见报状。
幽州雄武军使张仲武已将兵马赴幽州
雄武军使今日奏事官吴仲舒到臣宅。
臣扶疾与之相见。
细问雄武。
只有兵士八百人在。
此外更有土团子弟五百人。
臣问兵马至少。
如何去得。
仲舒答臣云。
只系人心归向。
若人心不从。
三万人去亦无益。
据此说。
即是仲武得幽州人心。
又云。
张绛初处置陈行泰之时。
已曾唤仲武
欲让与留务
是衙门内一二百人未肯。
仲武行至昌平县
幽州九十里。
却令归镇。
臣又问万一入不得。
即有何计。
仲舒云。
幽州军粮并贮在妫州
及向北七镇。
若万一入未得。
郤于居庸关守险。
绝其粮道
幽州自存立不得。
伏以陈行泰张绛。
皆是邀求符节
固不可比。
仲武先布款诚。
候朝廷指挥
因此拔用。
必能尽节。
加之恩宠。
亦似有名。
缘在假未获面奏。
谨先密奏。
伏望留中不出。
论田偫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右。
臣数日来窃闻外议云。
田肇缘田偫抵法。
不食而终。
义动人伦。
无不伤叹。
伏见后汉时
河间尹入颍川人史玉皆坐杀人当死。
尹次兄初史玉母浑皆诣官曹求代其命。
因缢而物故。
汉帝哀之。
并赦其死。
既有故事。
敢不密陈。
臣若于中书公论。
必外为人传说。
臣对诸宰臣不敢议及此事。
今手状陈奏。
实愿发自天慈。
必冀中外人心。
无不感说。
臣与田肇兄弟。
唯识其面。
未尝交言。
班行具知。
非敢谬妄。
况臣年近六十。
位忝上公
唯愿竭肺肝。
上裨圣德。
岂敢稍涉情故
罔惑圣聪。
此伏愿留中不出状。
刘稹844年1月5日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臣适见度支报状。
王宰已似纳其情款。发使之时。
不以先闻。便受表章。
欲自擅招抚之功。昔韩信田荣
李靖擒颉利。皆是纳降之后。
潜兵掩袭。只可令王宰失信。
岂可损朝廷武威。建立奇功。
实在今日。必不可以太原小扰。
失此事机。缘内养寻常充使。
恐节将未便承禀。伏望降供奉官
今日便赴行营。自首进军。
掩其无备。兼许三军倘立殊勋。
必比诸军倍加赏赐。如刘稹已出潞府。
须令全家面缚。兼郭谊刘公直张谷陈扬庭李仲京等。
面缚即受领。如刘稹自来。
却令送回。辄不敢受。
兼要降供奉官至晋绛行营。密谕石雄
若王宰已纳刘稹。即石雄无功可纪。
累经大阵。自当矢石。
垂成之际。须自取奇功。
便看齐入。勿失此便。
太原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右。太原只自贫虚。
犒赏不足。从前人心忠顺。
况一千五百人。岂足为事。
必不可姑息宽纵。况兵事未罢。
深虑所在动心。望赐李石诏。
且令身赴行营。于侧近徵兵讨乱
兼遣义忠却赴太原。许罪其首恶。
其馀一切不问。若兵力可及。
便须剪戮。顷年张延赏西川
张朏作乱。走至汉州
却得入成都。今令李石且依有兵处却入。
则不损朝廷威命。兼不妨榆社有兵。
望降使处分。以前件。
臣缘假日。兵机切速。
不暇与李绅参议。谨密状奏闻。
如蒙允许。便望今日。
镇州奏事官高迪陈意见二事状(请官军回避偷兵处不战)844年7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
高迪称。
贼中更无他计。
只是潜抽兵并向一处排阵。
引官军索战。
官军即须探知。
若攻城寨来。
即要与战。
如不来。
并不要将兵逼逐。
缘偷兵并来。
停住三日不得。
即须却归本处。
但三四数度不与战。
即贼知官军觉其情计。
自然丧气。
如此不得便宜。
后必军人别有变故。
每度出军排阵。
官军便逼逐与斗。
皆是落贼奸计。
一度小得便宜。
后知官军三个月疮痍未复。
即撤兵又向别处。
切要王宰石雄义忠常密遣细作探知。
侦知诸处抽兵来。
即不要战。
知抽兵却兵虚处。
即入兵攻讨。
但常如此支敌。
万万不落便宜。
第二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右。
高迪称。
镇州魏博兵马至多。
并未分得贼势。
缘不离旧处下营一两个月。
一度将兵深入。
烧掠村闾。
驱讨牛马。
与乞火相类。
贼中并固守城邑。
外有村闾牛马。
贼亦不惜。
今须令镇州兵马移军下寨。
扼其要害。
每移三二十里即得。
魏博即须令早过漳河
若且如今日下营处。
中都未忙忽。
灼然分贼势未得。
又云。
河北节度使朝廷若会其情。
甚易驱使。
每赐诏。
切要好言语优奖。
彼此不要令知。
与元逵诏。
即须云一切委任元逵。
与宏敬诏。
即云一切委任宏敬。
但稍示亲信。
必自尽心。
以前谨具如前。
高迪虽是河北军将
臣每度与言。
颇似忠信。
尽望付翰林
约此意赐元逵宏敬王石雄义忠诏。
所冀速平残寇。
谨录奏闻。
任畹李丕与臣状共三道844年7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臣缘小寇未殄。
前月末与河中留后任畹委曲。令转问李丕
有何方略。一一条疏报。
今得任畹书。并封送李丕状两道。
并谨封进。其李丕状一道。
论请依前取黄泽岭路。断贼要害。
臣近访知魏城路。又狗脊岭东西。
五月十四日阵破。贼掘坑堑至深。
必恐进兵不得。古人云。
战不胜。则易地而处。
伏望密诏义忠朝清。潜移兵取黄泽路。
掩其不备。得否令子细筹度。
如可去。便候进止。
事贵神速。须务至密。
机计倘漏。还备堤防。
其一状请令诸军各赍十日乾粮。深入过险。
此亦是用奇之计。伏望约此意赐石雄王逢诏。
令如此排比。石雄就河府。
王逢绛州。各晒乾粮。
缘日色犹烈。数日可致。
兼各赐度支侧近军粮米一二千石。尤冀集事。
臣缘寇孽未剪。每得四远文状。
皆愿一一上闻。频渎宸严。
不任惶惕。伏望留中不出。
续得高文端贼中事宜四状844年7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高文端称。
直下打泽州城
恐损官军兵马。
缘贼兵原有一万五千人。
常出一半已上。
四面山谷埋伏。
待官军打城困乏。
即四面齐来救援。
恐落贼奸计。
其陈许军请过乾河。
北逼泽州
更下一寨。
城寨连接。
更筑鹿项夹城。
但从一面起手。
围绕泽州
每日常须大兵排阵。
四面抵敌贼救兵。
贼心危急。
恐被围合。
必有大战。
待贼军退败。
乘势便收泽州
如此则不损官军。
免落奸计。
伏望依此诏示王宰。
请令王逢进军取贼固镇两寨。
但两岭上排阵。
直抵贼固镇寨。
当川亦须著兵。
亦抵贼寨。
缘固镇两寨。
四面悬崖。
官军便打。
必恐损人难收。
其贼寨更无井水。
尽吃泉水。
在寨东南涧内。
约一里已来。
但逼贼寨三两日。
绝其取水路。
贼军无水可吃。
即须拔寨退走。
官军便可进固镇
东十五里是青龙寨
在岭北侧上。
四面并是悬崖。
取水亦在寨外。
还依固镇寨。
绝其取水路即是。
青龙寨东去沁州十五里。
城寨至牢固。
贼兵约一千五百人。
内五百人土军团练
安庆自领。
伏望依此诏示王逢
长桥贼都头王钊约将一万兵。
今在洺州城内。
刘稹处置却失天井关都头薛茂卿一门。
又处置却邢洺两州救援兵马使谈朝清兄弟三人。
王钊自此疑惧。
刘稹差亲器仗官贾少遇追王钊潞州
并不伏追。
官健一时叫阚。
王钊已持两端。
必不肯为刘稹用命。
本是潞州子弟。
见有兄弟数人在军。
材能最出于众。
若招降。
至多必恐顾惜家口。
又官健投降后为诸军所杀。
亦恐非愿。
惟密将意与王钊
令将一万人却入潞州
处置得刘稹
别与一道节度使
兼与检校高官。
更别赐钱物。
高文端云。
官健受苦日久。
朝夕难过。
家属尽在潞州
若遣回军。
必皆情愿。
臣恐宏敬不知王钊不伏刘稹追呼。
伏望专降中使
密赐诏示。
令依此速致意与王钊
取其回意闻奏。
河朔冀邑人
若遣传意。
计合必达。
臣问高文端。
贼中谁人作急。
高文端云。
潞州城内即有郭谊王协张谷。
向外即刘公直。
臣先得元龟状称。
刘公直曾事王晏
平常依倚于王宰。
伏望诏王宰。
令百方将意与刘公直。
若肯回戈却取刘稹
亦许别与重官酬。
仍别赐钱物。
以前谨具如前。
昨日高文端到宅辞臣。
子细问得贼中事宜。
兼共商量计策。
皆似可。
谨录奏闻。
谨奏。
天井冀氏事宜状844年8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
臣昨日晚见镇州奏事官高迪云。
向前已曾向臣言军中密事。
今更有切事要言于臣。
请不令王助知。
山东三州归降已平了。
天井冀氏却须令坚守城寨。
不得与战。
二十日内。
必自生变。
缘贼已穷蹙。
不可更逼著。
恐其计穷。
必为济河焚舟之计。
一人敌十人之命。
官军与战。
必恐不利。
若万一小衄。
却恐延贼旬月之命。
临洺已投魏博。
当道兵马。
过来不得。
请召宏敬速拨兵取临洺路。
便扼武安
潞府知山东兵来。
必枭擒刘稹向阙。
臣伏见高迪之言。
至忠至切。
伏望速赐宏敬王石雄诏处分。
谨密状奏闻。
伏望留中不出。
洺州事宜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
右。
适徐乃文将宏敬委曲呈臣。
似忧朝廷处置洺州
亦未得所。
臣细问其故。
徐乃文云。
安王已送启状与王钊
元武又归投王钊
即日有二万六千人。
甚得军心。
都头尽皆畏伏。
郭谊未得已前。
且要令在洺州勾当
缘归降人皆未甚安。
忽恐惜留王钊
未肯放出。
万一有此。
终不如无。
伏望速降使赐宏敬诏。
看彼事宜。
王钊出彼未得。
且令勾当
卢钧到后令赴阙不迟。
叔度王钊都头
甚有胆略。
昨来首谋归国。
尽是叔度
王钊未出已前。
宏敬意且欲留叔度
今在阙下。
伏望于安省安置。
其宏敬委曲。
谨封进上。
委曲中所云中丞李回
谨录奏闻。
回鹘事宜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
右。自刘稹平后。
臣久欲奏闻。请降识事情中使
宣谕仲武。令早灭却残虏。
兼探仲武刘稹平后。有何言说。
两度缘延英论事校多。未及陈奏。
昨日奏事官论博言到。传仲武语与臣。
近稍得回鹘消息。人心颇有离异。
缘可汗欲得投安西。其部落百姓皆云。
骨肉尽在向南。愿投国家。
又云。与室韦已不得所。
据此时势。即合归降。
不然。自相破灭。
伏望因此机便。特降供奉官有才识者充使。
兼赐仲武诏。谕以刘稹已平。
天下无事。惟残虏未灭。
常系圣心。仲武犹带北面诏讨使。
合为国家了却残虏。成此功业。
令超于镇魏。朝廷酬报。
必极优崇。料仲武企羡两道立功。
皆加宠位。又知朝廷内无寇孽。
足得捍边。仲武是见机之人。
必思自效。令取岁内百计招降。
兼示以优待可汗。必令得所。
缘国家与回鹘久为敌国。结怨已深。
虽近方戢兵。终须早有经略
且令招诱。最为得宜。
臣谨密状闻奏。此状望留中不出。
武节度使李忠顺与臣状一道845年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今日振武奏事官闾邱宏到。
云却收到河东没落官健杨惟清等二人。称回鹘可汗在天德北三百里已下。
臣昨日已见李思忠下军将阎禺。说思忠意缘朝廷册命黠戛斯。
恐回鹘可汗必怀嫉妒。与诸小番合势遮截汉使。
请令汉兵且于天德住。待计会黠戛斯兵马迎接。
方可进发。今忽近天德
已似有验。其边界事宜。
李思顺皆自有表进讫。李思顺别有状一道。
称回鹘合禄哈等一人投降。赍得款云。
可汗见在兵只有一千五百人。衣甲约六七十领。
角有三只。鼓有四面。
每度与诸番打得羊马数亦至少。旋自分却。
据此通款。事皆诣实。
李忠顺疑蕃人诈妄。未敢奏闻。
其别状谨封进上。伏望圣慈早加警备。
以戒不虞。臣此状请留中不出。
潞州事宜状845年7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臣伏见报。
兵马不肯发赴振武。闭城叫反。
古人云。败军之气。
没世不复。今潞府乘破败之后。
又失天险。只是惮于征役。
岂敢更为逆命。亦恐是卢钧姑息太过。
军人知其畏懦。因此生心。
然亦须及其事初。预为之备。
臣比见叛乱之地。皆是制置太迟。
及朝廷徵发。贼已处处设备。
兵法云。疾雷不及掩耳。
又云。用兵只闻拙速。
不闻巧迟。去杨弁便是速讨之力。
旬日而平。望赐王宰密诏。
府城下拣四千人。枞枞排比。
如已闻作乱。不要更待诏旨。
令一千人守石会关。令三千人取仪州路。
把断武安。缘军粮兵马。
多在山东。但遣邢州不通。
自然驻旬月不得。邢洺之心未可保。
亦望密诏王纵温士□各令自守。不得出兵。
惟要于武安太原兵马遥为声援。最切在令山东断绝。
即立可诛剪。万一无事。
不妨且赐密诏。王宰先知石雄勇于赴敌。
计亦知警急。必便泽州
亦要赐泽州诏。守并须用河阳兵马。
不得用昭义旧人。亦要赐恭甫诏。
知有警急。发马步一千人赴晋州屯集。
以防越轶。臣思虑所及。
不敢不便奏闻。伏望留中不出。
昭义军事宜状845年8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
适魏博奏事徐乃文见臣云。
昨日闻三道使出城。
一道往魏博。
恐令宏敬出军。
却虑三州不安。
实非稳便。
臣当时说向圣意。
只令石雄潞州界首搜索恶人。
恐三州未谕朝旨。
知宏敬忠荩。
故令中使先往。
遣宏敬安存三州。
并不徵发。
乃文称若如此处置。
至为切当。
涉县正当山东系口。
绝是要地。
有镇兵五百人已下。
去潞府一百六十里。
军粮至多。
潞州官健月粮。
皆在此请受。
恐潞府叛兵急则投窜涉县
摇动三州。
切要国家先遣兵把捉此镇。
昭义都押衙焦长楚。
是本军旧人。
刘从谏降黜。
令往山东
今在邯郸
若朝廷特赐一诏。
令镇守涉县
兼把捉潞河徽子口。
至为稳便。
如焦长楚不可委信。
朝廷专拣一武将速去亦得。
古人云。
耕当问奴。
织当问婢。
盖以其虽是下贱。
能识耕织之故。
臣不谙泽潞界内山川。
见乃文所说。
稍似有理。
不敢不便密状闻奏。
望赐留中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