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皮革税敕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三
累朝巳来。用兵不息。至于缮治甲冑。未免配役生灵。取乃民资。助成军器。就中皮革。尤峻科刑。稍犯严条。皆抵极典。乡县以之生事。奸猾得以侵渔。宜立新规。用革前弊。应天下所纳牛皮。令将逐年所纳数。三分内减放二分。其一分于人户苗亩上配定。每秋夏苗共十顷。纳连角牛皮一张。其黄牛纳乾筋四两。水牛半斤。犊皮不在纳限。其皮人户自诣本州送纳。所司不得邀难。所有牛马骡皮筋角。今后官中更不禁断。并许私家供使买卖。只不得将出化外敌境。仍仰关津界首子细觉察捕捉。所犯人必加深罪。其州县先置巡牛皮节级。及朝廷先降条法。一切停废。其合分擘纳黄牛水牛皮筋处。其閒有未尽事件。委所司取便处分。庶免编民犯禁。且使人户资家。既便公私。用除苛弊。
赐青州敕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四
敕青州在城及诸县镇乡村人户等。朕临御巳来。安民是切。务除疾苦。俾遂苏舒。据知州閤门使张凝近奏陈八事于人不便。积久相承。宜降指挥。并从改正。其一。属州营田后槽两务所管课利斛斗钱物人户牛具屯官等。宜并割属州县官。旧额税课。其务及职员并废。其课额内有红花紫草菜靛麻等。据时估纳钱。折丝绢亦不得。其系官桑土牛具什物。并赐见佃人为永业。其城郭内宅舍房店。奏取进止。其秋夏纳税匹段。不成端匹者。许人户合端匹。不得以零尺纳钱。其匹并须本色。不得邀纳价钱。改换色目。如省司品配。不在此限。其二。省司元纳夏秋税匹段。每匹纳十钱。每贯七钱。丝绵细线每十两纳耗半两。粮食每石纳耗一斗八钱。蒿草每十束耗一束钱五分。鞋每两一钱。此外别无配率。今后青州所管州县。并依省司则例供输。如违罪无轻恕。其三。刘铢在任时。于苗亩上每亩徵车脚钱。每顷配柴炭。今后并止绝。其四。州司每年配和买秆草及苫营草。今后并止绝。如有关三司指挥。其五。所徵食盐钱。每贯别纳脚钱。今后止绝。其六。别徵进奏院粮课钱。及递铺钱鞋。分配县镇。今后并止绝。要即于州司公用钱内支遣。其七。州司配徵啖马药及汛配药。又县镇科配石炭红花紫草。今后并止绝。不得配率。又州司于夏苗上配纳麦面。今后据州合用多少。量于近县配纳。不得遍据诸县。其八。旧例州县供纳夏秋租税皆毕须追人吏到州勘会。此后止绝。税无欠少。不得追集县吏。巳前事件。巳降宣命处分。其属郡淄登莱等州。如有前项旧弊。亦依青州例施行。
宣慰麟州刺史杨仲训敕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四
麟州刺史杨仲训及军州将吏职员等。据夏州节度使李彝殷奏。得汝等状称。刘崇拒命圣朝。坚其逆垒。今被部族侵迫。乞垂救解。兼巳称大朝正朔。并门逆命。边郡无归。值妖孽之胁从。致朝贡之阻绝。今则蕃部兵民。助我讨违。汝等哀告蕃邻。欲谋归向。备睹变通之意。特用宏纳之仁。宜示抚安。用奖忠顺。巳指挥州府及诸蕃部。不令进攻。汝等便宜明宣朝旨。告谕军民。应是通河东道路口岸。画时遣人守禦。不得通人来往。凡有公事。一一奏取朝廷指挥。其官员将校职掌。一切依旧。仍分析名衔申奏。当议等第加恩。兼之酬赏。
虑囚敕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四
朕以时当化育。气属炎蒸。乃思缧绁之人。是轸哀矜之念。虑其非所。案鞫淹延。或枉滥穷屈。而未得伸宣。或饥渴疾病。而无所控告。以罪当刑者。唯彼自召。法不可移。非理受苦者。为上不明。安得无虑。钦恤之道。夙宵靡宁。应诸道州府见系罪人。宜令官吏疾速推鞫。据经遣断。不得淹滞。仍令狱吏洒扫牢狱。常令虚歇。涤洗枷械。无令蚤虱。供给水浆。无令饥渴。如有疾患。令其家人看承。囚人无主。官差医工诊候。勿致病亡。循典法之成规。顺长嬴之时令。俾无淹滞。以致和平。
令州县军镇各守职分敕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四
赋税婚田。比来州县之职。盗贼烟火。元系巡镇之司。各有区分。不相踰越。或侵职分。是紊规绳。切虑所在职员。尚循旧弊。须行条贯。以正纪纲。京兆凤翔府同华邠鄜耀等州所管州县军镇。顷因唐末。藩镇殊风。久历岁时。未能釐革。政途不一。何以教民。其婚田争讼。赋税丁徭。合是令佐之职。其擒奸捕盗。庇护部民。合是军镇警察之职。今后各守职分。专切提撕。如所职疏遗。各行按责。其州府不得差监徵军将下县。庶期静办。无使烦劳。
禁习天文图纬诸书敕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四
辰象元远。罕克精研。术数幽深。骤难穷究。则有闾阎之内。小祝之流。粗学阴阳。务求衣食。妄谈休咎。以诳民氓。比设律条。止兹诞妄。久疏法网。是启妖讹。自今后元象品物天文图书谶记七曜历太一雷公式法等。私家不合有。及衷私传习。见有者并须焚毁。司天台翰林院本司职员。不得以前件所禁文书。出外借人传写。其诸时日五行占筮之书。不得禁限。其年历日。须候本司算造奏定。方得雕印。所司不得衷私示外。如违准律科断。遍下诸道州府。各令告示。
严究落第举人腾谤并不得受荐托敕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四
国家开仕进之路。设儒学之科。较业抡才。登贤举俊。其或艺能素浅。履行无闻。来造科场。要求侥倖。及当试落。便起怨嗟。谤议沸腾。是非蜂起。至有伪造制敕之语。扇惑侪流。巧为诬毁之言。隐藏名姓。以兹取事。得非薄徒。宜立宪章。以示澄汰。其礼部贡院条奏宜依。仍于引试之时。精详考校。逐场去留。无艺者虽应年深。不得饶僭场数。若有艺者虽当黜落。并许诉陈。祗不得于街市省门。故为喧竞。及投无名文字。讪毁主司。如有故违。必行严断。本司锁宿后。御史台开封府所差守当人专切觉察。其有不自苦辛。祗凭势援。潜求荐托。俯拾科名。致使孤寒滞于进取。起今后主司不得受荐托书题。如有书题。密具姓名闻奏。其举人不得就试。今后举人。须取本乡贯文解。若乡贯阻隔。祗许两京给解。
命以天下县户口定望紧上中下次第敕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四
天下县邑。素有等差。历年月以既深。或增损之不一。其中有户口虽众。地望则卑。地望虽高。而户口至少。每至调集。不便铨衡。及有久历官途。却授隘狭之县。才升仕进。便临繁庶之民。宜立成规。庶叶公共。应天下县。除赤县畿县次赤次畿外。其馀三千户巳上为望县。二千户巳上为紧县。一千户巳上为上县。五百户巳上为中县。不满五百户为中下县。选人资叙合入下县者。今许入中下县。宜令所司据今年天下县户口数。定望紧上中下次第闻奏。
赐赵凤自尽敕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四
赵凤骤承委寄。合禀宪章。临民不力于抚绥。率性但闻于凶暴。沿淮巡寇。当年之残忍难名。近郡颁条。在任之贪虐尤甚。夺部民之妻女。率州户之资财。招纳贼徒。骚扰生聚。尔不奉法。国有常刑。其赵凤宜削夺在身官爵。赐自尽。
即位赦文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四
自古受命之君。兴邦建统。莫不上符天意。下顺人心。是以夏德既衰。爰启有商之祚。炎风不竞。肇开皇魏之基。朕早事前朝。久居重位。受遗辅政。敢忘伊霍之忠。仗钺临戎。复委韩彭之任。匪躬尽瘁。焦思劳心。讨叛涣于河潼。张声援于岐雍。竟平大憝。粗立微劳。才旋旆于关西。寻统兵于河北。训齐师旅。固护边陲。只将身许国家。不以贼遗君父。外忧少息。内患俄生。群小连谋。大臣遇害。栋梁既坏。社稷将倾。朕方在藩维。亦遭才搆。逃一生于万死。径赴阙庭。枭四罪于九衢。幸安区宇。将延汉祚。择立刘宗。徵命巳行。军情忽变。朕以众庶所迫。逃避无繇。扶拥至京。尊戴为主。重以中外劝进。方岳推崇。黾勉虽顺于群心。临御实惭于凉德。改元建号。祗率于旧章。革故鼎新。宜覃于霈泽。朕本姬室之远裔。虢叔之后昆。积庆累功。格天光表。盛德既延于百世。大命复集于眇躬。今建国宜以大周为号。改乾祐四年为广顺元年。自正月五日昧爽巳前。应天下见禁人等。罪无轻重。巳发觉未发觉。巳结正未结正。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故汉枢密使杨邠侍卫都指挥使史宏肇三司使王章等。以劳定国。尽节致君。千载逢时。一旦同命。悲感行路。愤结重泉。虽寻雪于沈冤。宜更申于渥泽。并可加等追赠。备礼归葬。丧事官给。仍访子孙叙用。其馀同遭枉害者。亦与追赠。马步诸军将士等。勠力协诚。输忠效义。先则戡平内难。后乃推戴朕躬。言念勋劳。所宜旌赏。其员僚将士等。各与等第。超加恩命。仍赐功臣名号。巳有功臣名号者。别与改赐。应左降官。量加叙录。亡官失爵之人。宜与齿用。配流徒役人。并许放还。巳殁者任从归葬。所有杜仲威李守贞王景崇赵思绾宾幕元随亲戚及诸色人。先因惧罪。至今逃匿者。并可放还。任自取便。昨者犯罪人苏逢吉刘铢阎晋卿李业后赞聂文进郭允明及同时犯罪人等家族骨肉。先巳释罪疏放。其逐人所有亲戚。及门客元随。职掌在诸处者。切虑尚抱忧疑。今并释放。所在不得更有恐动。内有手下先管庄田钱谷人等。巳下三司点磨勘。了日一任逐便。诸处有犯罪逃亡之人。及山林草寇等。咸许自新。一切不问。各还乡里。自务营生。仍仰所在切加安恤。所繇节级。不得衷私妄有恐动。如赦到后。一月不归本业者。复罪如初。内外文武臣僚致仕官。诸军将校随使职员。及前任藩侯郡守文武朝列。前内诸司使副使前禁军指挥使前资行军副使等。各与等第加恩。应见任文武臣僚内诸司使诸道行军副使藩方马步军都指挥使。如父母在。未有恩泽者即与恩泽。如亡殁。未曾追封赠者亦与封赠。巳封赠者更与封赠。晋汉以来。兵革屡动。赋役烦并。黎庶疮痍。鳏寡孤茕。不能自济。为人父母。曾不闵伤。应天下州县所欠乾祐元年二年巳前夏秋残税。及派徵物色。并三年夏税。诸色残欠。并与除放。所有澶州巳来。大军经过之时。沿路人户。恐有蹂践。两边共二十里。并乾祐三年残欠秋税并放。应河北沿边州县。自去年九月后来曾经契丹蹂践处。其人户应欠乾祐三年终巳前积年残欠。诸色税物。并与除放。仍委逐处长吏倍加存抚。至于防守边塞。优恤疲羸。利害之事。各宜条奏。自前或有拒捍契丹。显立功劳。及将吏之中。有殁于王事者。具名以闻。当议酬奖。应系三司主持钱谷败阙场院官。取乾祐元年终巳前徵纳外。累经较科。灼然无抵当者。委三司分析闻奏。别候指挥。秋夏徵科。旧有规制。如闻诸道州府。别立近限催驱。或缘逼䠞过深。转致供输不易。至使蚕欲老而求丝债。禾未熟而取谷钱。但无逋悬。何须急暴。应天下百姓纳税租。并取省限内纳毕。不任促限徵督。如是军期急速。即不拘此例。访闻诸处人户。逃移在外者。自前省司虽累行招携。多未归复。兼知逃户税赋。摊配居人。公私之閒。未甚允当。念其疾苦。常轸于怀。宜令所司商量。别行条贯。庶使逃移者即归乡土。见居者渐遂舒苏。免困生灵。以副勤恤。藩侯郡守。寄任非轻。立政之先。养民为本。每及徵赋。尤要徇公。其逐处仓场库务。宜令节度使刺史专切钤辖。掌纳官吏。一依省条指挥。不得别纳斗馀秤耗。旧来所进羡馀物色。今后一切停罢。朕早在藩镇。尝戒奢华。今御寰区。尤思节俭。况国家多事。帑藏甚虚。将缓忧劳。所宜省约。应乘舆服御之物。不得过为华饰。宫闱器用。并从朴素。太官常膳。一切减损。诸道所有进奉。皆助军国支费。其珍巧纤华。及奇禽异兽鹰犬之类。不得辄有贡献。诸无用之物。不急之务。并宜停罢。帝王之道。德化为先。崇饰虚名。朕所不取。苟致治之未洽。虽多瑞以奚为。今后诸道所有祥瑞。不得辄有奏献。古者用刑。本期止辟。今兹作法。义切禁非。盖承弊之时。非猛则奸凶难制。及知劝之后。在宽则典宪得宜。相时而行。庶臻中道。今后应犯盗赃及和奸者。并依晋天福元年巳前条制施行。应诸犯罪人等。除反逆罪外。其馀罪并不得籍没家产。诛及骨肉。一依格令处分。天下诸侯。皆有亲校。自可慎择委任。必当克效参裨。朝廷选差。理或未当。宜矫前失。庶协通规。其先于在京诸司。差军将充诸州郡元从都押牙孔目官内知客等。并可停废。仍勒却还旧处职役。设官分职。具列司存。离局侵权。诚为挠紊。今后诸司公事。并须各归局分。不得越次施行。朝廷之务。显有旧章。职官具存。安可废坠。如闻自前诸司公事。多有壅滞。今后并可速疾举行。国之大事。在祀为先。苟爽吉蠲。深为渎慢。如闻自前祠祭牢馔。颇亏肃敬。今后委监察御史严加觉察。必须丰洁。庶达精诚。稍或不恭。国有常典。近代帝王所在陵寝。合禁樵采。俾奉神灵。唐庄宗晋高祖各置守陵十户。以近陵人户充。汉高祖皇帝陵署职员。及守陵宫人时月荐飨。并守陵人户等。一切如故。仍以晋汉之裔。为二王后。委中书门下处分。自古圣帝明王。莫不好贤纳谏。是以立诽谤之木。采刍荛之言。时之利病罔不知。政之得失无不察。达聪明目。其在兹乎。应内外文武臣寮。有见识灼然益于治道者。许非时上章闻达。山林草泽之閒。怀才抱器之士。切在搜访。免致遗贤。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所宜旌表。以励时风。于戏。致理保邦。非德教无以安万国。发号施令。非诚信无以示四方。其或言出行违。朝行暮改。是为秕政。何以子民。更赖栋梁羽翼之臣。左右前后之士。共扶寡昧。同致雍熙。思寘器以永安。睹覆车之可戒。纳隍驭朽。予岂忘诸。釐革有所未尽者。有司具启请以闻。
平兖州大赦文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四
在昔哲王承天育物。莫不内修庶政。外抚诸侯。推诚以待人。人皆自信。虚巳以驭下。下无弗从。是以车书大同。革兵不试。动植遂和平之性。蒸黎绝愁叹之声。朕以眇躬。猥承大统。侧微自效。尝从军旅之中。亿兆所推。获托王公之上。涉道斯浅。于德未章。致其毒螫之凶。为我生灵之患。逆贼慕容彦超。舆台贱类。阘茸微人。历郡牧而至藩侯。扇贪风而彰恶迹。洎予临驭。无閒绥怀。而乃颠越不恭。奸邪是恣。北则结连戎虏。南则臣事淮夷。每与刘崇。潜通人使。剖割万姓。伤残乃杼轴其空。盗横一州。严酷如炉炭之上。招呼亡命。剽劫邻封。缮甲治兵。深沟高垒。既显悖违之状。须兴讨伐之师。朕昨暂御戎车。来巡军寨。睹貔貅之贾勇。愤蛇豕以为妖。咸请先登。不容假息。士怒未泄。逆垒俄平。盗泉巳涸其源流。恶草尽除其滋蔓。班师振旅。六军方乐于凯旋。荡秽涤瑕。一境宜覃于霈泽。可赦兖州管内。取五月二十七日见禁罪人。及未发觉者。大辟以下并赦除。元凶流毒。同党济奸。国有常刑。皆合显戮。特示好生之道。猥宽连坐之诛。应曾与慕容彦超同恶之人。逃避潜藏者。并与释放。仰于所在。自出陈首。百日不首者。获罪如初。应巳伏诛逆党人等。于诸处有骨肉者。先巳指挥放罪招安。尚虑本身抵法之后。却有惊疑。宜令所在州县。明行告谕。并释放不问。兖州城内幕职。及州县官吏。军府将校。令并放罪。其衙前州使两院职役人本城军都。并敕仍旧。自慕容彦超违背巳来。乡州山寨豪强人等。接便为非。却掠掳杀。今因收复。并与洗涤。一切不问。外诸军将士等。勇于为主。奋不顾身。所有没于王事者。各等第给布绢。仍以本人半分衣粮与本家一年。有亲子者。官中并与收录安排。自军使都头以上。皆与赠官职。贼据一城。民残四境。或撤毁其墙屋。或蹂躏其田畴。槩于徵取供军。点集应役。并宜矜恤。俾渐苏舒。应兖州城内。所有徵取今年屋税。及蚕食盐铁诸杂税物。并与除放。城外官军下寨处。四面去州城五里内。所毁今年夏税苗子蚕食盐铁。并诸杂沿徵钱物。并与除放。五里外十里内。除放今年夏苗子。三分中减放一分。并兖州城内百姓。被慕容彦超闭门巳来。无辜杀害者。宜令本州存恤其家。其被杀官员。宜令本州官具录奏闻。当行恩泽。所有被毁拆却舍屋极多。及收城之时。延火烧爇。官中给赐材木。重令盖造。攻取城池。须资力役。既临矢石。或致丧亡。致人殁身。在朕深念。诸州差别人夫内。有遭矢石身死者。宜令逐州县分析姓名闻奏。官中各给绢三匹。以省库物充。仍放下三年诸杂差遣。勒本县给与文帖。其部领人夫州县官等。到城下施功者。据劳役日月等第加减选。莱芜监所抽点到诸县义军。巳各指挥放散。今后更不得管系名额。其权充都将节级者。亦不得此后于乡村内更有称呼。于戏。夏为长嬴。劳军民以从役。圣职教化。用干戈而剪凶。惟予不明。增愧于是。尚赖穹旻之祐。渐期寰海之安。告尔鲁人。咸体兹意。
策礼乐兵刑问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四
王者以礼御人伦。以乐和天地。以兵柔万国。以刑齐兆民。四者何先。殊途同治。或因或革。各适所宜。故五帝殊时。不相袭礼。三王异世。不相沿乐。兵有务战不战之异。刑有轻次重次之差。历朝张弛。繁不具引。自唐祖混一函夏。太宗嗣成圣功。言其礼则三正有常。言其乐则七宗有秩。兵息而臣道咸顺。刑措而民心不渝。五帝三王。不足尚也。越自天宝之后。国经混然。礼乐湮坠。而众不知。兵刑烦扰。而下不畏。朱梁晋汉。皆用因仍。洎我朝开创以来。力务兴振。然薰歇烬灭。历年滋多。焦思劳神。观效未著。予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夫义妇听。声明文物无其缺。祝嘏辞说必有序。万仪咸秩。百神受职。家肥国肥。知礼之尊也。当用何理。副兹虚怀。予欲六律六吕。七政九变。金石丝竹之器。羽旄干戚之容。歌其政。舞其德。与夫文音武坐。比崇昔时。天和地平。知乐之崇也。子当深辨其理。为时陈之。予欲混同天下。亲征未服。手振金鼓。跋履山川。如商高宗之伐鬼方。若魏武帝之登柳塞。则六师所至。供亿无穷。众兴民劳。自古皆慎。若但任偏将。屯于边鄙。纵兵时入。茹食居人。交尸塞路。暴骨盈野。终岁如是。得无悯然。何以令佳兵不具。彼魁革面。王涂无所圯隔。方贡自来骏奔。更思尔谋。以逮明略。予欲斧钺不用。刀锯不兴。桎梏朽蠹。无所设施。无城舂鬼薪之役。无三居五宅之流。画衣冠而不犯。虚囹圄而不入。措刑之理。何以致诸。子大夫博义洽闻。穷微睹奥。提笔既干于奇遇。撞钟必应于嘉音。抱屈将伸。直言勿隐。
请擒缚李业等疏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四
昨为兵士拥至河上。言京中诛史宏肇等。尽非圣意。请陛下密诏内班。擒缚李业等。送至澶州。诏谕兵士。臣即却归邺中。一则雪将相之深冤。一则安陛下之家国。
澶州上汉帝疏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四
臣发迹寒贱。遭遇圣朝。既富且贵。实过平生之望。唯思报国。敢有他图。今奉诏命。忽令郭崇等杀臣。即时俟死。而诸军不肯行刑。逼臣赴阙。令臣请罪上前。仍言致有此事。必是陛下左右谮臣耳。今鸗脱至此。天假其便。得伸臣心。三五日当及阙朝。陛下若以臣有欺天之罪。臣岂敢惜死。若实有谮臣者。乞陛下缚送军前。以快三军之意。则臣虽死无恨。今托鸗脱附奏以闻。
请册立嗣君疏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四
昨者左右荧惑舆驾。苍皇归阙。师徒未免惊动。帝王出令。其位难虚。军国事多。早宜册立嗣君。以系人望。伏请太后行教令指挥。
上汉太后笺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四
臣事先帝。过承君父之恩。及奉嗣君。愿竭腹心之效。岂期祸难。事与愿违。方择当璧之贤。又爽大横之兆。永言膝下。何慰慈颜。望太后以宗子待微臣。臣敢不奉宗庙如本朝。事太后为慈母。悃之至。祈恋增深。
谕徐州城内军民书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四
昨以巩廷美杨温等不认朝旨。妄蓄疑心。累令招携。明示诚信。虽有章奏。尚未开门。既无果决之心。必是疑君之计。今以指挥王彦超排比大军攻讨。汝等若能诛斩元恶。应接官军上城者。若是将校员寮。只与超拜官资。兼授刺史。百姓即给厚赏。稳便安排。但收此绢书。以为凭信。
答北京留守刘崇书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四
朕在澶州之时。军情推戴之际。先差来直省李光美备见。必想具言。而况遐迩所闻。在后尽当知悉。湘阴公比在宋州驻泊。见令般取赴京。但勿忧疑。必令得所。唯公在彼。固请安心。若能同力扶持。别无顾虑。即当便封王爵。永镇北门。铁丹书。必无爱惜。其诸情素。并令来人口宣。
赐邺都副留守陈光穗诏书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四
汝澶渊倅职之时。值汉室衅生之际。潜赍密旨。将陷朕躬。神明不祐于包藏。机事寻当于发露。汝禀勋贤之指使。效奔走之勤劳。径自河壖。报于邺下。忠孝之规迥著。旌酬之道未宏。每慊朕怀。仍宣公论。宜膺列郡。用赏前功。今授汝博州刺史。
幸兖州札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四
昨以慕容彦超违负国朝。闭据城垒。尚稽显戮。未快群情。方属炎蒸。正劳师旅。朕恭临万国。深居九重。处宫阙之清虚。虽然遂性。念将士之勤苦。宁免疚心。暂自省巡。往申慰抚。况非远路。不至甚劳。凡我臣寮。当体兹意。朕取五月五日进发离京。赴兖州城下。慰劳行营将士。沿路侧近节度防禦团练使刺史。不得离本州府。来赴朝觐。其随驾一行供顿。并取系省钱物准备。差使臣勾当。仍预告报。一路州县。并不得别有排比。其随从臣寮。内外诸司。官中巳有供给。州县亦不得别有破费祗供。其要载动用什物车乘。亦巳指挥备办。如阙少之时。候见宣命。即行供应。只不得预前排比。如衷私有人小小取索。并不得应付。或军都及诸色人。于路途店肆。买所须什物。先还价钱。两京留守百官。只于递中附表起居。时热不用差官至行在所。沿路指挥事件。车驾回日。亦依此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