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天宁节前筵口号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七、《忠肃集》卷下
大电绕枢,实兆轩黄之瑞;
流星贯昴,允符夏禹之祥。
世方格于大宁,月复丁于盈数。
邦家永赖,夷夏交欣。
恭惟皇帝陛下睿哲先天,文德稽古。
建中和之极,创道德之涂。
三光全而寒暑平,上顺泰阶之政;
谷熟而草木茂,下均庶物之休。
冠德百王,录功五帝。
属诞弥之令节,颁燕衎之宠恩。
舜乐初调,见五百年之平治
尧阶再望,庆八千岁之春秋。
臣等谬厕伶官,获游化国,辄效华封之颂,愿赓击壤之歌。
不度荒芜,仰陈口号。
天扶宝运世兴王,庆陋猗兰入画堂。
千载后观周礼乐,万邦遥奉舜衣裳
北门骄子常输赆,南极老人方效祥。
试向红云瞻魏阙,侍臣应上万年觞
天宁节后筵口号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七、《忠肃集》卷下
上圣诞生,允契千龄之运;
下民底乂,方隆万世之基。
弥月载临,普天同庆。
伏惟皇帝陛下聪明睿智,笃实辉光。
修德施仁,将兴之道
移风易俗,比隆之时。
百川理而络脉通,万化成而瑞应著。
颂声并作,协气横流。
大禹之书,知彝伦之既叙;
黄帝之策,宜终始之无穷。
适当绕电之辰,咸锡需云之宴。
臣等叨居乐部,获遂嬉游。
葵藿有知,终不忘于向慕;
天地甚大,固莫效于形容。
辄采民谣,仰陈口号。
流虹启圣际千年,湛露洪恩下九天。
腾踏欢声来击壤,氤氲瑞色散飞烟。
已赓圣代中和颂,更草前贤封禅篇。
四海岂知蒙帝力,春台此日倍熙然。
虞宪按乐致语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七、《忠肃集》卷下
君臣相悦,方均四海之休;
天地同和,自得五音之正。
京师而首善,颁郡邑以承流
虽立度出均,盖本一夔之制;
而放郑近雅,更资八使之询。
暂驻轺车,广陈燕豆。
恭惟提刑朝奉才周庶事,智探微几。
博通诸家之书,多识前世之载。
久被使华之选,乐兹民俗之淳。
况祗奉于丝纶,方协比于律吕。
周郎顾曲,终节奏以无差;
季子观风,识铿锵之尽美。
但某等叨居乐部,获造华筵,敢抒千里之情,用赞上天之德。
熙然嘉运庆当千,初见箫韶被管弦。
况际轺车临乐国,更张绮席会群仙。
欢声已逐铿锵奏,和气方随律吕宣。
何日九重颁召节,好从鹓鹭听钧天。
傅倅请杜守乐语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七、《忠肃集》卷下
璧日南讹,适应清和之候;
铃斋卧治,况当暇豫之时。
思款奉于谈锋,爰广陈于燕豆。
恭惟某官精忠许国,厚德临民。
家传风流,文掞之丽藻。
三年布政,四境蒙休。
虽狱市并容,类曾参之清净;
而米盐靡密,兼黄霸之聪明。
野无桴鼓之惊,里绝缿筒之讼。
某官义笃婚姻之好,志同交友之仁。
欣王化之旁流,知舆情之安堵。
方退食自公之暇,实薰风解愠之时。
丝管喧阗,溢欢声于天外;
尊罍倾倒,浃和气于座中。
某等猥以贱工,幸逢高会,欲侑一时之乐,敢赓五裤之词。
清时乐事昔难逢,曦御初移昼景融。
麦秀两岐翻翠浪,槐阴四面舞轻风。
挥馀玉麈谈无倦,醉倒金罍酒屡空。
彷佛已闻颁凤诏,朝来喜气满城中。
槐堂上梁文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七、《忠肃集》卷下
儿郎伟!
淄右接东秦之粤,治中分半刺之权。
昔我魏王,尝涖兹宇。
作堂其左,以为燕息之居;
植槐于庭,斯见公侯之志。
逮岁月之浸久,顾墙壁之将颓。
召公之憩甘棠,尚蔽芾而勿伐;
宣子之誉嘉木,亦封殖以无忘。
矧盛德之始临,岂成规之可替?
通判朝奉卓荦有君子之操,慷慨慕古人之为。
用其道而行其言,孰谓风流之远;
思其人而至其室,如闻謦欬之音。
因斯人之暇时,命群工而偕作。
斤斧既集,郁若云屯;
柱础方陈,粲如星布。
增其故祉,易以瑰材。
载辟重檐,肇新彩制。
虹梁偃蹇,抗大厦以耽耽;
霜干扶疏,俨前除之翼翼。
岂特盛一时之壮观,固已浃千里之欢心。
落此奇功,播于舆诵。
儿郎伟!
抛梁东,百堵皆兴指顾中。
画栋飞云明晓日,槐枝当户揖春风。
儿郎伟!
抛梁西,岧峣魏阙与天齐。
政成祇恐归丹禁,诏下争先看紫泥
儿郎伟!
抛梁南,吴越王孙擅美谈。
他日故乡夸锦绣,方今重屋见梗
儿郎伟!
抛梁北,退食委蛇歌正直。
清如朔雪映冰壶,惠若冬曦照乡国。
儿郎伟!
抛梁上,魏王精爽应未往。
仰瞻星斗近华楹,远揖峰峦归翠幌。
儿郎伟!
抛梁下,却倚庭柯看䆉稏。
群儒谁记旧升堂,故老亦知来贺厦。
伏愿上梁之后,民情和悦,岁事顺成
野无桴鼓之惊,里绝缿筒之讼。
嬉游燕衎,常瞻乐国之风;
富贵功名,终继前贤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