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豫章太守范宁今封新野伯赞 北宋 · 宋绶
 出处:全宋文卷四○○
豫章笃学,通览坟籍。
研讲清婉,沈精善释。
准裁群疑,敷陈至赜。
运偶庆成,疏封霈泽(《山左金石志》卷一五。又见雍正山东通志》卷一一之七,乾隆曲阜县志》卷二四。)
题后原署:「朝奉郎大理寺丞、集贤校理宋绶撰」。
张密学秉 北宋 · 宋绶
 出处:全宋文卷四○○
张密学秉字孟节歙州新安人
父谔,字昌言南唐秘书丞通判鄂州
宋师南伐,与州将许昌裔叶议归款。
太祖召见,劳赐良厚,授右赞善大夫
蜀平,选知阆州
太平兴国中,即除西川转运副使
先是,土人罕习舟楫,取峡江中竞渡者给漕运役,覆溺常十四五。
谔建议置威棹军,分隶管勾,自是无覆舟之患。
历官荆湖江浙等道制置茶盐副使
卒,累赠太子太傅
进士,仪状丰丽,属词敏速,善书翰,太宗喜之,擢置甲科第二。
解褐将作监丞通判宣州,迁监察御史
深为赵普所器,以弟之子妻之。
会有荐其才者,得知郑州
召还,直昭文馆,迁右司谏
会以赵昌言制置茶盐使,薛映副之。
入为右计司河南西道判官,俄换盐铁判官度支员外郎知制诰判吏部铨知审官院
唐朝故事,南省首曹罕兼掌诰,多退为行内曹郎,至是用此制,其后进改多优迁首曹矣。
吏部郎中,依前知制诰
真宗嗣位,进秩兵部郎中判昭文馆
时草叙用官制,有「顷因微累,谪于遐荒」之语,上览之曰:「若是,则先朝失刑矣」。
遂除左谏议大夫,连知颍、襄二州,徙凤翔府,诉以母老贫窭,诏给装钱。
未行,改江陵
丁母忧,起复知河南府
景德初,徙河阳,换澶州
车驾将幸河上,又徙知滑州
道出韦城迎谒境上,俾预从官侍食。
遣与齐州马应昌濮州张晟往来河上,部丁夫凿凌以防契丹南渡。
召归阙,复判吏部铨,拜工部侍郎,同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司纠察在京刑狱
东封,诏与知制诰王曾访问所过耆老,送閤门引见。
并具州县系囚所犯闻奏。
复与周起同试东封路服勤词学、经明行修举人
知永兴军府,会祀汾阴,为东京留守判官
向敏中尚书留守出入与之联骑,少所撝抑,时议过之。
礼部侍郎,加枢密直学士,复知并州
将行,上作五言诗饯之。
相州
九年,复纠察在京刑狱
卒,年五十六。
录其二子遹、逖,并为大理评事
按:《新安文献志》卷九四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吕侍郎文仲 北宋 · 宋绶
 出处:全宋文卷四○○、《新安文献志》卷九四上
吕侍郎文仲字子臧歙州新安人
父裕,南唐歙州录事
文仲江左进士,调补临川,再迁大理评事,掌宗室书奏
入朝,授太常寺太祝,累迁少府监丞,预修《太平御览》、《广记》、《文苑英华》,转著作佐郎
太宗听政之暇日,阅经史,患顾问阙人,太平兴国八年,始以文仲侍读,寻又为翰林侍读,赐绯鱼,寓直御书院,立本官班。
多以日晚召见,出经史令读,或就访外事。
侍书王著,书学湍亦直禁中。
文仲书史以笔法,湍以字学,深承顾接。
王著使高丽,复命,改左正言巡抚福建
未几,赐金紫,加左谏议大夫
淳化中陈尧叟并为关西巡抚使,时内品方保言专干榷酤,威制郡县,民疲吏扰,变易旧法,讼其掊克者甚众。
文仲等具奏其实,太宗怒甚,亟召保言,将覈之,反为保言所讼。
御史验问。
文仲所坐皆细事,而素巽懦,且耻与保言辨对,因自诬伏,遂罢职。
既而太宗知其由,直秘阁
踰月,再为侍读
至道初,上尝草经史故事三十纸,召文仲读毕,因刻石令内侍赍数百本藏江东名山福地,及分赐高逸不仕、敦朴有行、为州里所称者。
起居舍人兵部员外郎、同判吏部铨知银台通进封驳司审官院
真宗咸平二年,拜翰林侍读学士邢炳侍讲学士
先是侍读名秩未崇,及置此职,班秩次翰林学士,禄赐如之。
设直庐于秘阁侍讲更直,侍读长上
日给尚食珍膳,夜则迭宿。
日具当直官名于内东门进入,召对访问,或至中夕。
中谢日赐与如翰林学士
受诏集太宗歌诗为三十卷,诏书加奖,又知审刑院
六年,授御史中丞
景德中,鞫曹州奸民赵谏狱,谏多与士大夫交游,内出姓名七十馀人,令悉穷治。
文仲请对言:「逮捕者众,或在外郡,茍悉索之,虑动人听」。
上曰:「卿执宪当嫉恶如雠,岂公行党比邪」!
文仲顿首曰:「中司之职,非徒绳纠愆违,亦当顾国家大体,今纵七十馀人悉得奸状,以陛下之慈仁,必不尽戮,不过废弃尔。
但籍其名,更察其为人,置于冗散,或举选对扬之日摈斥之,未为晚也」。
上从其言。
三年,迁工部侍郎,复为翰林侍读学士
文仲久居禁近,周密兢慎。
一日早朝,暴得风疾,请告踰百日,诏续其奉。
明年,改刑部侍郎,充集贤院学士,未几卒。
文仲富词学,器韵淹雅。
其使高丽也,善于应对,清洁无所求,远人悦之。
每使至,必询其出处。
吕端吕祐之亦尝为使,三人皆宽厚文雅。
国主王治尝对使者刘式语及中国用人,必应以族望,如唐之崔、卢、李、郑者。
言:「惟贤是用,不拘族姓」。
治曰:「何姓吕者多君子也」?
后朝廷录其子士永为奉礼郎,侄孙从政同学究出身。
兄孙溱。
舒馆直雅传 北宋 · 宋绶
 出处:全宋文卷四○○、《新安文献志》卷九四上
舒馆直雅,字子正歙县人南唐时以贡入金陵
吏部侍郎韩熙载好接诱后进,雅以文贽,一见为忘年交,在门者凡数十人,推雅为首。
熙载知贡,雅以状元登第,内外无异辞。
归朝,历将作监丞
太宗于禁中造阁,取四库书数万卷藏之。
秘书监李至荐雅及杜镐等入充校理
太平兴国中编纂《文苑英华》,淳化中校《史记》,前、后《汉书》,至道中修《续通典》,校定《周礼》、《公羊》、《谷梁》传疏及别纂《孝经》、《论语》正义,咸平中校七经疏义,雅必预焉。
雅好学,善属文,与起居舍人丹阳吴敬齐名。
累迁职方员外郎咸平末求出得知舒州,仍赐金紫。
守职勤恪而恬于荣宦,乐其风土,有终焉之志。
舒潜山灵仙观有胜迹,秩满即请掌观事。
东封,就加主客郎中,改直昭文馆,转刑部
在观累年,优游山水,吟咏自乐,时人美之。
卒,年七十馀。
弟雄,端拱二年进士,官尚书郎
宋西太乙宫碑铭(并序 天圣七年二月 北宋 · 宋绶
 出处:全宋文卷四○○、《宋西太乙宫碑铭》(正统道藏本)
维宋四叶,天圣六年春三月太乙宫京城之西南陬。
星家之说,太乙在紫宫门右,北辰之神也,掌十有六神之法度,参居权衡,以建皇极。
阴阳家之说,太乙为元皇之使,执计秉刚正天地之常,兼统八卦,肃成万物。
道家之说,元气本于一,一变而之九,故太乙行九宫,其坛场祈醮,具真仙官属之品。
在昔帝轩辕治五气,接万灵,肇创重式,究极其变,立门置将,与煇祲之候,纵横所舍,吉凶所主。
后世悉神而明之,诏于祝。
号总八十有一,而尊神则十,本乎十元六纪五行三政而为其名。
大抵上憩于星垣,下循于宫元,所至之分,监观不忒。
统人事以知来,辅神道以祸淫,罔弗淑而克昌,畴惠迪而靡佑,则张衡李云萧子显之流,又言之详矣。
惟五福于行为木,于德为仁,其游五宫,其元五子,凡甲子二百七十而一徙宫,起乾位,左旋,历三隅,临中央,周而复始。
行棋之下,无金革札瘥之沴,物以丰阜,民用愉乐。
初,太宗御极之八年,日官推策,当以甲申岁去辽碣之野,适斗牛之次,乃筑宫巽维,候气驭之来,并设二游四神三棋之像,示裒对之仪,度于前闻,谂于有司。
粤若汉孝武立三一之祀,画诸台室。
施及唐民,乾元后为坛于国郊,申之亲祭;
大历中置观于石城,表以年纪。
是皆章章于策牍者,稽参而损益之,制定其当。
每四郊迎气之日,则展祠事,面牲茆菹,量币絜樽,祝史陈其辞,侍臣承焉,其礼半太祀。
分至三元,又备醮献,薰炉华灯,纹素青章,法侣宣其科,中人涖焉,其仪视灵宝
真宗之嗣统也,国有大事,必先告之,朝有成庆,亦亲款之,皇帝率循丕法,无废常荐。
逮兹龙集戊辰,又自黄室西趣坤隩,复乃从居乡之请,用增祀之文,就如其郊,别营坛治,审面叶卜,距宜秋门一舍而近。
庀国工,蒐蒸徒,砻材合土,备物致用。
上御药怀德总其事,入内殿头皇甫继和、入内高品陈延达护其作。
执技殚乎目巧,视成厎乎神速。
作为四殿,分揭华榜;
黄庭峙于中,以尊五福、君棋、大游;
宁禧绎于后,以奉小游;
贶峨于东,以寓天一、四神、臣棋;
资祐竦于西,以宅地一、直符、民棋。
又采圣真景宿,山川神灵,缋形缭廊,列于从祀。
署重扉曰显真,辉景集;
摽别殿曰清修,为斋祓之所。
其外堂庑众舍,总四百馀区。
择精鍊道士,得元靖大师徐思简等三十人处之,祠醮仪法率用雍熙之旧。
先时祗祓震宫,审摹睟表。
季秋壬寅,以三洞威仪,九部内乐,导君棋诸像,分寘本殿。
翌日,乘舆临造,稽首瞻对
天正景至,五福移御之辰,乃迓其像焉。
前一日之昕,上亲侍慈颜,同申谒拜,命礼部尚书平章事张士逊持节充使,增以黄麾氅眊、武部辰旂,万乘步送至宫门,辅臣趋饯出阙外,二尊复升重观,眄仙卫城,回仗转清跸始还。
是夕顿于新店,夜漏既尽,阳筒肇升,馆御即安,嗣以斋献。
来月生明之,帝又辇如。
七年二月丁亥皇太后车驾继往,莫不省农扈,觞从臣,发禁则,敷丽泽,屈己而不辞其损,涉远而无惮于劳。
渠渠祗祗,所敢述者。
恭惟国家神明之后,淳耀惇太,皇祖二宗,皆顾諟明命,勤礼恤祀,百禄之总,介群元之祉。
延洪于我皇,仰席祖考之宠灵,内禀太后之德训,虔巩寅畏,绥靖辑睦,累年于兹矣。
太后之懿圣慈仁,拥佑帝躬,以承荷于先托;
皇上之钦明孝爱,尊事母仪,以讲和于庶政。
动必虑宪,居必思永,清净以崇道,光华以右文,用能昭其馨香而格于上下,珍物荐至,嘉生乃报。
而犹洁粢盛,谨候禳,和诸神,秩百礼,礼所从者宜称,神所享者优裕。
繇是壮丽靓深以表之,苾芬庶侈以羞之。
旧史云,天地之神,随王所在;
又四望之祭,乃不即之名,因其方焉,奚有远迩之异。
二祠官之建也,率不离于吉土,得非王者域四海,子兆姓,在奉三无私而已。
禔福之广,靡不欲其遍及;
冥真报降,岂局于一隅哉!
彼鹑咮井络之疆,犹黄图之右,敛时敷锡,罄无弗宜,事神保民,厥惟至矣。
真祖之制法,文祖之相宇,其善述善继者欤!
精微之妙用,推保右之默定,扬钦崇之克诚,歌轮奂之全盛。
史臣承诏,摅文铭石,曰:
瞻穆穆兮新宫,野平夷兮气郁葱。
邈鸿纷兮赫昈,神之留兮安以豫。
云甍鳞瓦概朱天,沉揄为席敷琼筵。
空歌羽帔事薰然,物纯备兮诚吉蠲。
宅璿枢兮临紫宙,括万邦兮蒙福祐。
祚吾君兮奉文母,寿而昌兮等穹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