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回景献邸年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六、《秋崖集》卷二○
辇路春回,初唱鸡人之晓;
藩房天近,聿开麟趾之祥。
恭惟与时偕亨,维德是懋。
玩圣经之五始,学以日新;
会春王之三朝,道随元长
地天之泰,宗国同休。
某猥乏见闻,缪陪讲习。
闻命几何日矣,乃今方堂帖之颁;
往见犹未能焉,是以后宾荣之贺。
范丞相年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六、《秋崖集》卷二○
鸱阁奋庸,肇登宰揆;
麟经书始,遄届王正。
一元随万化皆春,群动与三阳交泰。
恭惟以《大学》为相业,以《无逸》为庙谟。
积阴开除,形声和而天地应;
众正兴起,元首明而股肱良。
有伟苍祇,敛时皇极。
某仰瞻翘馆,迥隔丛霄,新年贺太平,共喜洪钧之转;
阳春布德泽,式颙寒谷之吹。
答程教贺正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六、《秋崖集》卷二○
岁在作噩,天开用九之乾;
正于孟陬,春洽内三之泰。
聿来墨诏,起我笔峰。
恭惟有秘画前,无虚名下。
骑长䲔而访白,将薄游水之宫;
驾飞凤以凌青,当径上芸香之阁。
横经何日,用易一元。
某云卧草亭,风传椒颂。
千金裘、五花马,莫酬樽酒之细论;
尺素书、双鲤鱼,但愧故人之远意。
景献邸贺正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六、《秋崖集》卷二○
岁纪旃蒙,丕对一元之始;
晨趍阊阖,有开万象之春。
于穆青阳,介时朱邸。
恭惟制行信厚,秉心塞渊。
识参羲《易》之占,履而后泰;
学谨麟经之法,正次于王。
与宗国以同休,交天地而锡羡。
某尝陪讲席,敢后庆函。
阙矣晤言,恍三山之如旧;
尚其问学,与六籍以维新。
贺曹常卿启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七、《秋崖集》卷二一
某伏读赞书,谂跻宗伯
文章宿老,宁久法冠;
礼乐清卿,有华儒几。
盖所谓景星凤凰之瑞,夫岂乐秋天雕鹗之为。
乃咨秩宗,新我颂典。
当使文物声明之盛,无惭太平经制之书。
上意则然,吾道幸甚。
某出无僮马,坐隔颅犀。
诸生齐鲁之间,则俎豆闻之矣;
致吾君之上,岂玉帛云乎哉。
嗣有纶言,奚为绵蕝。
吕宗卿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七、《秋崖集》卷二一
恭审擢从乌府董正麟宗。
上帝鉴观四方,独系隆于我宋;
文王本支百世,思笃叙于吾儒。
乃咨蹇蹇之王臣,纠合振振之公姓。
是皆法从,有伟名卿。
非熊非罴,非虎非貙,公望久矣;
如圭如璧,如金如锡,人快睹之。
式颙诏草之颁,增我社枌之重。
某喜于贺厦,出则无车。
犹未免乡人,岂惟可太息者六;
耻独为君子,所赖有达尊之三。
敢不弹冠,倚须听履!
范尚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七、《秋崖集》卷二一
伏读赞书,谂跻常伯
大司空掌邦事,愿观风俗之淳;
老成人典型,自系朝廷之重。
盖以孔氏中庸之学,能立周家太平之基。
诏曰予虞,时维汝翼。
谓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允藉纳言
然入则有保,出则有师,薄闻后命。
弹冠以喜,望履未遑。
归来出无车,亦正坐之叹;
告之曰行有日,且将送韩愈之穷。
敬伫违离,亟殚欣豫。
吴阁学1239年3月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七、《秋崖集》卷二一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
伏睹邸函,显跻册府
二三谟典,于皇继序之传;
百万甲兵,增重提纲之寄。
遹通班于曳履,殆举国以弹冠。
抑人有言,方时多事。
共慨四郊多垒,遗君父忧;
谁为万里长城卫行在所
表里正资于外禦,本根尤急于内宁。
惟浙东西,在帝左右,既久狃安于畿甸,曾微穿朽之干戈。
顾今当艰难之时,安可习承平之故!
乃升延阁,诞诘戎兵。
虽以文章鸣国家,固吾君之亲擢;
然而忠信为甲胄,非真儒而孰归。
行矣登庸,式宏经济。
某隔兹衣带之水,莫旅簪缨之尘。
丕显哉文王谟,喜峻直西清之邃;
归来乎太公望,岂久为北固之游。
侧耳思言,驰心丈席。
吴尚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七、《秋崖集》卷二一
伏审峻陟文昌,并提戎律。
统六师平邦国,已折佛狸窥江之萌;
方千里王畿,要有虎豹在山之势。
兹惟上意,允属我公。
某嘉与荐绅,诵传纶綍。
今日之功成于一儒者,岂但羞武夫之颜;
长江之险可敌十万人,自足破远人之胆。
言观王佐,式济时艰。
程恭父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七
伏审令嗣觊奏桥门,欢传里闬。
鹄袍圜听,已观一半之青;
牺画横陈,遄解两优之褐。
不负金籯之教子,共矜璧水之得人。
某辱在契家,白之叔氏。
仲儒有服,难归贺庆之膰;
阿戎共谈,敢代缄塍之臆。
其如雀跃,莫既鱼传(《秋崖集》卷二一。)
觊:似当作「凯」。
贺徽倅叶秘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七、《秋崖集》卷二一
伏审夙驾缇屏,聿临练带。
新安之山水大好,要识行秘书
别驾之风月平分,岂但半刺史
聊复尔耳,能久此乎。
恭惟独抱遗经,追配古作。
故能夺多士之气,取象魁三;
盖尝登太微之庭,去天尺五
胡以获麟之笔,而监无蟹之州。
如闻此来,有欲为王留行者;
虽曰小屈,焉能使予不遇哉。
愿䌷金匮之藏,亟侍玉皇之案。
某柳桥一别,苫块三年。
素鞸已终,曾索长安之米;
青山无恙,竟回剡曲之舟。
自怜黍谷之难春,能到草堂之几日。
曲江之面,几若避于燕鸿;
盛山之诗,尚相忘于鸥鹭。
叶秘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七、《秋崖集》卷二一
窃谂宣室兴思,道山入直。
独提麟笔,兼史氏之三长;
寖近鳌扉,异元都之再至。
每叹南省第一人之选,胡为东藩半刺史之淹。
盍归乎来,公论则尔;
恨见之晚,上意可知。
兹特起于借途,会立登于要路。
某辱居榜下,每在谈间。
石渠天禄之得人,为斯文喜
岩暝林扉之留我,有老圃存。
敢窃问于行期,容重陈于别悃。
贺景献邸启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七、《秋崖集》卷二一
恭审眷隆外邸,恩锡中闺。
石窌脂田,都小君之美号;
金花罗纸,焕公族之殊荣。
壸则惟嘉,人伦以厚。
恭惟学讲而德益进,身正而家自齐。
亲亲贤贤,不曰诸侯王之子;
夫夫妇妇,要皆士君子之风。
是有柔仪,聿来徽数。
某滥尘经席,欣睹纶函,虽微诗礼之渐摩,但敬闺门之雍穆。
韩寺丞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七、《秋崖集》卷二一
伏审出纶中禁,提舶外台
闻庙堂选士大夫之廉,惟君侯可
念郡国夺慈父母之爱,如吾民何!
故其依恋者山情,所以庆快者公道。
独喜紫阳之大振,必为黄山而小留。
三径已荒,二天犹在。
想乡人卧辙,共思烟蓑雨笠之春;
然举世贪泉,敢为浪舶风帆之贺。
王吏部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七、《秋崖集》卷二一
伏审使符作牧,兵卫在行。
太微二十五星,郎潜华甚;
新安三十六岫,公望久之。
敢告前驱,宽予后至。
恭惟渊深七泽,洞达四窗。
早登词翰之场,如驱龙蛇而搏虎豹;
自典文书之庋,已骑麒麟而繄凤凰。
方飘飘然道家蓬莱之山,殆骎骎乎甘泉侍从之橐。
乃溯湖阴而出节,旋分郡寄而易麾。
岂其爱江水之至清,浅深见底;
或者念岁恶之不入,农末皆伤。
谁手摩之,民瘼甚矣。
抑恐君相之意,不先一州;
其归报政之成,宁淹五月
行春近只,见晚谓何。
某白首寡谐,青山独往。
昔侍同朝甚喜,已胜万户之侯封;
今受一廛为氓,真是二天之我有。
敢无叩角,仰跂巾车
程右司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七、《秋崖集》卷二一
伏审三节星驰,九关天近。
每慨吾乡之气数,谁在帝旁;
有如我公之声光,亦劳使传。
久当召矣,无以归兮。
谅自兹不出于都城,将尽还大好之山水。
若文昌若内翰,不曰同姓为近乎;
丞相有枢臣,则固易地皆然耳。
切幸明公之衮衮,顿回吾郡之寥寥。
某未免乡人,欣闻邸报。
君命召不俟驾,敢问行期;
帝赉弼用作霖,遄观制可。
贺蔡宪启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七、《秋崖集》卷二一
伏审飨庙之日,召环自天。
贯索星沉,已底祥刑之绩;
丝纶诏下,聿联法从之班。
恭惟亲得考亭之传,是为名父之子。
政事自学问中出,孰能禦之;
文章与气节相高,又其馀者。
虽以蹇蹇而去国,所谓拳拳于爱民。
岂不尔思,上固神圣之主;
取以自近,朝多直谅之儒。
其即问途,当毋俟驾。
某诵言盈耳,喜惧交怀。
宁勿跃然,相传司马公用矣;
焉知来者,能为李将军地乎?
增结私情,敢忘公贺!
吴总侍启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七、《秋崖集》卷二一
伏审虎节建台,龟符视籀。
大小冯之相代,岂惟图盛事于衣冠;
东西总之迭为,兹用分顾忧于旒扆。
有美江山之第一,共嘉国士之无双
波神胥舞于鹢舟,春气肇开于鹊印
歌谣载道,想续劖常棣之碑;
香火满城,当封写凌烟之像。
斯民乐只,于帝念哉。
某朋友同伦,兄弟异姓。
愿言思伯访戴之兴勃然;
岂无他人,依刘之志遂矣。
式徯锵琼之佩,晤言浮玉之山。
追数平生,莫踰此喜。
李运使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七、《秋崖集》卷二一
伏审内班郎潜,外将使指,参大都督军咨之重,为小朝廷人物之英。
简在帝心,聿宁江面。
恭惟赫矣龙门之望,隐然虎石之威。
规姚姒而逮庄骚,岂但语言之妙;
,雅如筹策之良。
适戎马之纵横,赖木牛之飞挽。
乃进班于武部,俾转饷于兵屯。
文之虎人之龙,盍侍玉皇香案
南曰译北曰鞮,乃烦金节于江城。
言观竹帛之勋,亟下丝纶之诏。
某切依襟带,愿拜履絇。
貔貅宿万灶之烟,敢忘共济;
鹓鹭集九霄之晓,政恐遄归。
仰止高山,有如此水。
贺袁大监启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七、《秋崖集》卷二一、《新安文献志》卷四二
恭审涣发纶函,晋升缮监
帝曰兹维师匠,入䌷金匮之书;
时则有若儒宗,无负玉犀之对。
夫以海内寡二之学,早收天下第一之科。
十年而到凤池,窃以为晚;
五工之居雉正,其谓斯何。
独喜端人之登,可为清朝而贺。
恭惟绪守洁斋之训,亲得慈湖之传。
吾之心即之心,曾何求于纸上;
所谓道非之道,不以陈于王前。
方其发诸词章,初无意于科目。
九万里而风在下,奚计修程;
三千字而日未斜,特其馀事。
出用于世,欲行所言,第观指使之将明,夫岂儒效之迂阔。
乘轺而讲荒政,溺由己溺,饥由己饥;
驻车而谈圣经,仁者谓仁,智者谓智。
洪惟箕翼之魁宿,端是青齐之福星。
盖其所怀之春,或者不言而化。
人皆惮汲黯,此声在江之东;
上不见贾生,有诏自天而下。
若曰咸五登三,欲帝万世;
卿其袭六为七,作宋一经。
不然营缮之劳,曷究弥纶之蕴!
某不量其戆,敢诵所闻。
窃惟古之共工,皆有关于世变,如制度之先朴,将风俗之再淳。
作《大匠箴》而献诸朝,尚何容喙;
读《梓人传》而知为相,所愿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