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谢丞相 其一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五、《秋崖集》卷一九、《新安文献志》卷四三
子来几日,慨怀归去之辞;
礼绝百僚,敢意褒荣之字!
妙钧播于坱圠,粲神光之陆离。
永言藏之,可谓遇矣。
伏念某起于樵牧,僻在山林。
古心古貌而读古书,自忘其拙;
圆行圆言而应圆物,要匪所长。
故虽碌碌以无奇,亦每落落难合
不自意扬州之役,谁其误老子之知。
季鹰忆莼菜而言还,方且泣数行下;
何逊梅花而再往,则已难顷刻留。
顾女无丑好而见妒者事之常,然心有是非而顿异者机之骇。
吾亦从此逝矣,径寻三径之盟;
未尝过而问焉,恍隔十年之梦。
嗟短檠其永弃,倚长铗而不弹。
会班文德以听麻,知董戎昭而授钺。
长者绝子,子绝长者,有邀元亮于道中;
将军负腹,腹负将军,欲致石洪幕下
众人固不识也,夫子可复许乎。
独自伤惊饵之鱼,今安用乘轩之鹤。
政恐重烦于指目,亦尝尽布其腹心。
乃勤翰墨之光,坚如金石之约。
岂两鲁生不至,固亦博士之所羞;
彼一范增何如,未必楚王之能用。
至则间忌之入,不逃忖度之私。
盖上宾自有于郤超,谅下客难容于毛遂
次不用言,大不行道,我则奚为;
向以国士,今以众人,是殆宜去。
深鉴覆前之辙,亟回兴尽之舟。
既与世以无缘,因抗章以有请。
谓径卧一丘而已足,初不失于屠羊;
曲成万物而不遗,将复充于振鹭。
粲然云朵,来自日边。
将令论著于道山,仍畀华于郎省。
夫何为者,有移光范之书;
止或尼之,倍费化钧之铸。
仰窥妙画,莫赞元工。
兹盖恭遇学足以为帝者师,言足以为天下法。
治象如一阳之复,迄回厄运于熙平
兵氛无半燧之惊,坐寘边陲于宁乂。
念中国边庭盛衰之变,在君子小人进退之间,故凡夹袋之搜罗,至饬缇函而酬酢。
重念某已上有司之廪禄,久稽幕府之文书,纵微我公厌薄之心,宁免等辈嫌疑之迹!
天地宽如有碍,方知行路之难;
田园胡不归,终觊还山之乐。
敢因谢幅,并控恳悰。
其二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五、《秋崖集》卷一九
某丐归田里,本为出幕之谋;
需次江城,更冒分麾之宠。
苟有以藉口而去,岂不胜强颜之多。
即日就涂,再旬抵舍。
相国之赐大矣,今日其谓斯何。
亦曰求仁而得仁,庶几可止而则止。
盖如某者,戆以为直,执而无权。
始为建议而背之不忠,未解公孙之诈;
与人商论而不能下气,自取昌黎之穷。
倘非一转于化钧,将必重罹于谤焰。
吾在汶上矣,今奚费于移文;
薄淮阳耶,敢更陈于免椟。
南康到任谢庙堂启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五、《秋崖集》卷一九
一麾江海,敢图缩戍之期;
三径林丘,莫遂投閒之请。
言秣其马,式开我龟。
敢告至于钧衡,请具陈于竿牍。
伏念某受命于独,许身何愚。
蠹鱼之癖不除,信书成误;
麋鹿之性故野,与世绝疏。
但知恶元子之圆,宁解乞天孙之巧。
汲黯妄发,或者亦多惮之;
李广数奇,不过不得侯耳。
无可奈何莫中之辩,盍归乎来谷口之耕。
径削牍以丐祠,幸出纶而予垒。
樵牧既还其处所,禽鱼皆觉其欢欣。
方将娱忧舒悲一发于诗,政自伏隩潜深无关于世。
使穆生去弗果,安知不楚市之钳;
和氏奚为,曾未毁荆山之璞。
乃趣齐丘之戍,已传张翰之归。
诏恩弗许于辞行,心口自为之相语。
晦庵往矣,宁复斯人;
庐山高哉,妙绝天下。
将不负平生之目,且饱观老子之书。
兹盖恭遇以立道统为帝师,以聚人材为相业。
当端平琴瑟更张之始,律吕调而正声谐;
及淳祐鱼龙杂袭之馀,雷霆轰而群阴蛰。
天开一泰,公得众贤,不惟中朝无梼杌饕餮之俦,亦欲方国有渤海颍川之政。
还观近者,厥亦伟哉。
谓先儒所藏书存,而俗吏乃败人意。
周濂溪几传至此,每慨思貂续之难;
范文正一笔勾之,何蘖去狐贪之勇。
遂承人乏,夫岂才堪。
某敢不近戒覆车,远窥往躅。
第渔取适遭于竭泽,恐书痴无救于陋风。
杞菊赋成,未免有吁先生太守之诮;
兰亭帖在,盖备闻以著廷还郎省之言。
其永宝之,非敢望也。
两易邵武军谢庙堂启1248年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五、《秋崖集》卷一九、《新安文献志》卷四三
同舟遇风,其敢视人之溺;
邻国为壑,不虞按吏之遥。
脱非覆帱以如天,谁与转移而易地。
某知自矣,请具陈之。
伏念某穷且益坚,愚而自用。
汲黯之妄发,不能为性命而忍须臾;
李广数奇,未尝以屈辱而遽摧沮。
故知有是非,不知有利害,毋得罪茕独,宁得罪高明。
平生所为,每坐如此。
会守庐山之荒垒,正临汇泽之重湖
飞扬舳舻,惟餫舟之凑集;
堕突阛阓,甚群盗之啸呼。
每挺刃以骇我民,至杀人而尸诸市,可为太息,莫敢孰何。
岂惟雄霸之风,乃见清平之世,此而不戢,乱亦非难。
痛绳治之,真是驱龙蛇而搏虎豹;
稍惩艾矣,幸无舞鳅鳝而号狐狸。
独有湖广之纲梢,敢据康庐之石闸。
薄人于险,竟致漂沦;
吁天何辜,有来赴愬。
然则为之长者,得不追而杖之。
夫奚桀黠吏之单辞,已触权贵人盛怒
冠虽弊不以苴履,人谓斯何;
水之激可使在山,虑不及此。
其所谓之体统,实可骇于文移。
纵自卧上床使客卧下床,未除豪气;
然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胡涉吾疆。
骤腾劾奏之章,重费并包之度。
此盖伏遇以皇极容受,以大明照临。
谓尔湖广,谓我江东,瞭然汉地理之志;
劾此邻邦,劾彼朝士,岌乎唐藩镇之忧。
于其不得已之中,示以聊复尔之意。
蔽自密运,薄言对移。
一老兵得一老兵,似无伤于毫发;
待以国士报以国士,敢敬布其腹心。
尚念某草茅之习固然,萍梗之踪方定,若曰统临之部,本无界限之分。
恐郡国难而朝廷处之亦难,既江东可则福建奚其不可。
畏首畏尾,吾身馀几,谁云天地之宽;
何蓑何笠,尔牧来思,孰与山林之密。
敢因摧谢,并以恳祈。
邵武军到任谢庙堂启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五、《秋崖集》卷一九
以柳易播,尽出宽恩;
自江入闽,已祗远戍。
欢曰老生之直谅,备知吾相之曲成
庶几此声,坐以无事。
盖樵外之为郡,多风波之悍民。
问马及羊,莫施钩距;
带牛佩犊,动以兵争。
固尝弄锄梃而贻丙枕之忧,至今解纲纽而无甲令之惧。
真喜则人怒则兽之处,属方有于小惊;
迨车如栖马如狗之来,乃亡何而自定。
龚遂能安渤海之盗,岂汲黯能寝淮南之谋。
事有偶然,况如某者。
徒以柔不茹刚不吐,或严惮之;
若夫用之行舍之藏,孰主张是。
比触权贵人之怒,已歌归去来之辞。
或曰自近移远,宜若贬然,讵容坚卧;
如使以退为进,是谓过矣,必毋留行。
冒焉此来,吁岂得已。
不图狂狷,乃有声梁楚之间;
或可辑宁,俾无异鲁邹之俗。
闻之道路,相与诵言。
无犯有司,是尝折南阳帝亲者;
颇哀老子,其将如痴儿官事何。
幸此危踪,转而安迹。
此盖伏遇以六经熙帝载,以三代育人材。
不得中行而与之,宁使负草茅之气;
吾见君子斯可矣,毋令坐口语之愆。
乃陶坱圠之钧,丕失邯郸之步。
某敢不愈坚苦节,无纵诡随。
所恃本朝清明,直为壮而曲为老;
罔使初心变化,前日是而今日非。
惟有拊摩,是为称塞。
通李帅制冬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六、《秋崖集》卷二○
雷在地中复,日增绣壁之红;
子为天之正,春丽油幢之碧。
若时龙綍,式对麟符。
某官声明黄钟之和,文物清台之瑞。
长啸而却边骑,喜鲸海之波澄;
高卧而护国门,觉蜺旌之云暖。
方勒勋于汗竹,肆委贶于浮葭。
雕戈淑旂,其视尔师,鼯鼠已消于阴慝;
玄衮赤舄,入趋王觐,凤凰遄览于阳晖。
某辱出师墙,遥瞻帅钺。
纪汉宫之迎至,屡惊节物之峥嵘;
以破寒,难既襟期之磊磈。
其为系颂,第剧蕴悰。
通吴总卿冬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六、《秋崖集》卷二○
子为天之正,日极南躔之景;
雷在地中复,春连北斗之魁。
喜缇室之律回,觉总台之云丽。
某官天人三策,礼乐百年。
方排阊阖呈琅玕之奇,鹓鹭集九霄之晓;
乃羞昆崙薄蓬莱而去,貔貅饱万灶之烟。
要不为纸上已陈之言,姑将试胸中有用之学。
鼯鼠尽消于阴慝,聿逢刚长之休;
凤凰遄览于阳晖,式对亨嘉之会。
某遥瞻卿月,丕戴使天。
以破寒,觊放梅梢之暖;
朝汉宫而迎至,倚飞芝宇之香。
其若颂言,莫殚襟抱。
通刘徽州冬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六、《秋崖集》卷二○
雷在地中复,葭飞缇室之书;
子为天之正,练溪之暖。
欢腾燕寝,颂浃鲸尊。
某官声明黄钟之和,文物清台之瑞。
朝昆崙夕玄圃,岂但曰一二千石之良;
浮丘洪崖,乃肯赋三十六峰之秀。
于穆裤襦之最,有来纶綍之褒。
坐而尧言,进而舜趋,已觉觚棱之天近;
前有召父,后有杜母,何如戟卫之日长。
某式对亨期,丕承刚德。
纪汉宫之迎至,屡惊节物之峥嵘;
以破寒,更探阳和之消息。
其为瞻咏,苐剧蕴悰。
赵通判冬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六、《秋崖集》卷二○
长安之日,五纹添弱线之红;
别驾之星,一札奉香泥之紫。
嘉亨之会,刚长惟休。
某官翘秀银潢,搴华瑶海。
跨蓬莱而餐沆瀣,要是斗南之人;
排阊阖而呈琅玕,自奏河东之赋。
练带何烦于骥足,纶褒已下于螭头。
七日而一阳生,是为天地之泰;
九迁而三节召,式符朝野之需。
某遄览阳晖,丕承阴赐。
春回,易消穷谷之寒;
云丽鲁台,更放孤根之煖。
其为系颂,未易名言。
知县冬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六、《秋崖集》卷二○
律应黄钟之宫,云酣葭暖;
春到青山之县,雪沁清。
有嘉双凫舄之飞,遄袭五凤楼之喜。
某官民自得于弹琴之外,治不出乎读书之间。
羞昆崙薄蓬莱,乃肯同于馀子;
呈琅玕叫阊阖,当不减于诸公。
倚催鸣玉之班,丕对绾铜之最。
吾道亨矣,想赓酬鹦鹉之杯;
帝曰俞哉,其献纳鹓鸿之陛。
某分辉邻壁,驰颂庆庭。
以破寒,莫既襟期之磊砢;
纪汉宫之迎至,苐惊节物之峥嵘。
回黄黄州冬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六、《秋崖集》卷二○
强圉协洽之年,剥馀必复;
上元甲子之历,阴极而阳。
敬诹葭室之,𣶂劳竹楼之月。
恭惟温其爱日,瑞则庆云。
黄州冰雪之胸,六宜在否;
赤壁风月之笛,万顷茫然。
式对迎长,思皇受祉。
某掉头欲去,拜手未能。
孤鹤横江,乃飞落东坡之字;
一牛耕雨,恐归寻西崦之盟。
丘运使冬书1246年4月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六、《秋崖集》卷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
绣壁春融,有永汉宫之日;
缇函晓袭,聿飞郇翰之云。
佩雅意之相宣,愧颂言之已后。
此盖某官文成唾玉,谊重断金。
惠我双鲤鱼,共喜甘芬之错落;
出呼五花马,第惊节物之峥嵘。
丘运使冬书1246年4月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六、《秋崖集》卷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
玉筦春回,已动扬州兴;
霜台云煖,遄飞词掖之芝香。
若时繁釐,集我儒彦。
某官苍璧之粹秀,黄钟之函和。
消群慝于六阴,慨有澄清之略;
复亨期于七日,徯平治之谟。
式对迎长,于皇入觐。
某闻欢声之旁午,嘉幸会于同寅。
赠我明月珠,敬佩书绅之感;
报之青玉案,敢忘献袜之铭!
宰执冬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六、《秋崖集》卷二○
晓奏观台,苍箓纪五云之瑞;
暖回宫壁,洪钧转一气之春。
维时元臣,克受蕃祉。
某官履日月之会,见天地之心。
坐庙堂而进退百官,尽消群慝;
斡造化而开张万物,潜复初阳。
茂迎爱景之长,有衍丕图之庆。
某属分梱寄,遥企阶符,天子之宰通神明,谅臻纯嘏;
太平之期当今日,式对亨嘉。
侍从冬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六、《秋崖集》卷二○
霁景浮空,云纪鲁台之瑞;
初阳袭筦,春回邹谷之寒。
有伟禁班,丕承帝赉。
某官苍玉粹秀,黄钟函和。
择一中庸,消群慝于六阴之极;
与众君子,致亨期于七日之间。
嘉此迎长,既多受祉。
某谬将使指,莫贺宾荣。
煖入孤根,已动扬州兴;
晓传殊渥,喜闻词掖之芝香。
宰冬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六、《秋崖集》卷二○
鲁台书至,聿来七日之亨;
潘县回春,已上三年之最。
惟时纶检,式对缇葭。
某官有冰其相,如日可爱。
暖入丈三之景,颂如之何;
径排尺五之天,会且归矣。
某放还山墅,久典朝衣。
裹章服揖上官,要非閒居者之事;
登灵台认云物,已候见上方之归。
敢修记室之辞,往代扫门之礼。
回诸邸冬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六、《秋崖集》卷二○
倬彼鲁云,必书为瑞;
温其,可爱如春。
维周宗盟,自天茀禄。
某官土圭之正,玉琯之和。
于嗟麟兮,式时公姓;
众维鱼矣,裒对天休。
福履绥之,君子乐只。
某明农未遂,介寿无由。
节物峥嵘,第惊老朽;
文章尔雅,徒负褒荣。
不敏之辞,何足以谢。
枢府冬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六、《秋崖集》卷二○
日行北陆,六琯初飞;
云丽西枢,五兵不试。
于皇亚岁,克相明时。
某官舒为庆云,温如爱景。
颜氏之复,萌动一阳;
孔圣之时,会逢千载。
与国无极,对天之休。
某免牍未俞,庆函敢后!
耄及之矣,惟有赋归;
歌以讯之,亟其爰立。
善颂无斁,德音不瑕。
回从籓冬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六、《秋崖集》卷二○
天回候馆,葭室浮春;
地重价籓,囊锡羡。
若时亚岁,裒对殊休。
某官一阳刚方,六气纯厚。
俗熙爱日,暖入裤襦;
操凛层冰,蔚为冠冕。
迎长有庆,登最维良。
某退然衰踪,辱此华翰。
颂言无斁,聊附回翔;
归兴甚浓,苐增摇曳。
京尹冬书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六、《秋崖集》卷二○
律回天统,阊阖日长;
春洽王畿,觚棱云暖。
思皇工尹,介尔邦休。
某官体备四时,气函六琯。
为国喉舌,于穆论思;
满腹精神,遹先弹压。
萃只茀禄,昭哉荩臣。
某耄亦何为,归则甚力。
恍惊日至,葭室阳生
终必天从,茅檐晓曝。
未央感戢,敢拜重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