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百官有司当任其责奏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宋史》卷三八一《晏敦复传》
比来百司不肯任责,琐屑皆取决朝省,事有不当,上烦天听者,例多取旨。
由是宰执所治烦杂,不减有司,天子听览,每及细务,非所以为政。
愿详其大,略其细。
梵慧院释迦文殿记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宝庆《昌国县志》卷一、《四明图经》卷一○、《四明文献考》(明抄本)
昌国明州支县也,在海中洲,封部有乡号金塘,自县治之西,航海可至。
上有古道场曰梵惠,得之耆旧云:唐咸通中编民虞益舍地创建,后浸以坏废,忘其岁月。
后唐长兴初,有大檀刘宝因故基兴复之。
晋天福中,闽僧元警住持,名额尚未立。
汉乾祐二年,始得寿圣号。
国朝开宝五年,改超果。
治平中,因祀大礼,赐今名。
主者更代,莫可稽考。
熙宁丙辰岁,院之受业僧曰鸿简主院事,种种权舆。
后其徒宗宪继之,凡所以奉安众者,修立仅备,阅岁既久,殿宇圮漏,众相与谋而新之。
昌国鱼盐之聚,地瘠民贫,无大财施。
主事者能办,不退转心,化道净信,毫累丝积,经时良久,得钱七百万,鸠材僝工,尽革故弊。
高广焕丽,视旧制倍蓰焉。
释迦文佛居中,又以观世音居后,供养之具,备极庄丽。
尝闻积土成庙,聚沙为塔,如是人等,皆成佛道。
今像法住世,人衰道微,知者难言,闻者难信。
惟一切佛事,是菩萨福德助道具,非有清净者发坚固心,随和合缘,精进荷担,岂克有成?
今而后俾见者随喜增胜善意,则助发之益,不既大乎?
同力修建僧子惇、子奇、行孜、处能。
作始于绍兴戊午岁冬十二月后三年季秋落成。
建炎辛亥春,余尝避寇金塘,与子惇游,甲子属余纪其事。
六月二十四日临川晏敦复记。
朱震绍兴八年七月十七日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汉上先生履历》(通志堂本)
维绍兴八年岁次戊午七月庚申朔十七日辛丑左朝散郎、试尚书吏部侍郎兼详定一司敕令晏敦复左朝散大夫、试尚书户部侍郎兼详定一司敕令李弥逊左中大夫、试尚书礼部侍郎曾开左朝请郎、试尚书兵部侍郎张焘左朝奉大夫、新除尚书兵部侍郎资善堂翊善兼侍讲吴圭左朝奉大夫、试给事中兼侍讲张致远左朝奉大夫、试给事中兼史馆修撰勾涛左朝奉郎、试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兼侍讲吕本中左朝请郎、试中书舍人楼炤左朝请郎、试中书舍人勾龙如渊左朝请郎权尚书吏部侍郎魏玒,左奉议郎权礼部侍郎张九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侍读内翰翊善朱公之灵:惟公老于田亩,困于州县。
白首穷经,意则不倦。
视彼世人,奚贵奚贱?
不义而得,吾亦不愿。
一昨召来,遇知明主。
金马玉堂,四涉寒暑。
以经决事,随事有补。
位高职卑,亦莫公侮。
不传之要,自得之妙,惟公知之,固世所笑。
彼笑何伤,公亦自强。
愈老愈壮,虽死不亡。
识公日浅,相知则深。
公病不起,孰不痛心?
凉风应时,白露日侵。
薄酒寓哀,公或肯临。
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