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感昔游 北宋 · 沈辽
江南二月春水生,不如春草满山青。
江南故人半不在,不如春水似有情。
三年放逐三湘客,今日归来头欲白。
欲寻旧游心更懒,青山闭门长寂寂。
无生 北宋 · 沈辽
 押词韵第四部
昔别江南去,三湘多烟雾。
今从三湘归,江南正如故。
不须下照水,还惊我非汝。
白发如秋蓬,已得无生路。
五言赠别博明二古 北宋 · 沈辽
 押词韵第四部
三年客零陵,所得惟二古。
彼室虽屡空,高谊诒先矩。
顾我被迁斥,数过南山坞。
攘臂岂无人,久要何足数。
君无一樽酒,我无一柈(原作柸,据四库本改)
相见动移晷,不及市朝语。
博古练世故,黑白谁敢侮。
明古喜方术,虚怀安疾苦。
古人处其道,足以察臧否。
何用轻薄儿,口舌卖州府。
度直始诗书,襟灵各翘楚。
阴德有阳报,终当大门户。
老夫趣北归,顾予求所处。
昏悖何可言,愧汗欲如雨。
诗人慎加餐,斯意亦可取。
不忘双鲤鱼,遥想潇湘渚。
七言奉送润守之永静 北宋 · 沈辽
 押阳韵
昔年持檄向朔方,九月踏冰渡河梁。
夜入铜台天欲雪,北风惨淡沙尘黄。
今年江南秋已半,出送车骑江之阳。
江边宾从坐挥汗,赤日挂(原作,据浙局本改)木鸣蜩螗。
欲知朔南气候异,由来道路山川长。
使君腰组上北道,一亭一堠遥相望。
出近入劳岂知远,方舟结驷本不忙。
往时尊公帅陜右,名姓久已威戎羌。
想闻公子千骑出,北部应已逃名王。
青榆白柳千里肃,谁敢牧马来边疆。
当时公子面如月,尔来使君须带霜。
明年朔方春雪冻,为忆江南梅萼芳。
平居秋浦赪鲤,何如榆关封白羊。
朝廷太平四方静,圣武神功由庙堂。
三年瓜期当受代,指麾舍人催治装。
疏公欲向九华老,野夫相望齐山旁。
超禅师(云门派) 北宋 · 沈辽
 押先韵
老夫结庵南山前,此生终不蹈世缘。
邂逅云门亦何言,白云无心媚青天。
禅师来自庐江壖,一住秋浦逾十年。
不露锋角常坦然,四方禅客芒屩穿。
朝来击鼓登法筵,一钵出置行路边。
笑谢大众如云连,欲以此身老林泉。
秋风飘飘江上船,想见玄沙扣船舷。
诸方有人问病孱,为道如今不参禅。
居云巢 北宋 · 沈辽
 押先韵
我昔泛归艇,逍遥下湘川
愿言觌开士,为我断攀缘。
不识达摩老,谁将言句(四库本作语)传。
幽林得邂逅,故步空嚣然。
迩来齐山下,乃在青溪边。
一径虽甚微,松竹上参天。
白云本无迹,作巢类乌鸢。
上下绝人籁,由来在山颠。
朝炊一盂饭,夕寄一榻眠。
委羸岂无事,亦爇炉中烟。
久已净诸业,自然忘盖缠。
此身与此世,影响寄馀年。
时有佳客至,相与傲林泉。
客去后孤坐,隐隐风中弦。
奉送李大夫长沙 北宋 · 沈辽
秋潮夜落江为墟,青溪茁茁生菰蒲
舟舫逍遥宾从疏,谁识长沙李大夫
十年持节使江吴,转入七闽将漕车。
道上狂贼未伏诛,少壮疮痍官吏逋。
公方疾驱布威德,朝廷发兵趣捕贼。
兵多贼少即日降,公独至今为失职。
白首飘然归故国(四库本作园),由来仕宦终无极。
借令得意任公卿,年迫桑榆心更惜。
昔时柴车一束书,今日朱门百口食。
大夫月奉三万钱,何必要涂争埶力。
野人结庵齐山(四库本作隈),早岁曾为门下客。
不遗簪履惠相访,顾我青山唯四壁。
野人适自三湘来,布衣犹带湘山碧。
公舟少驻洞庭下,尽洗都城尘土迹。
奉送世美阳羡 北宋 · 沈辽
我昔求为阳羡,轻舟已有鸱夷兴。
最爱铜棺(四库本作官,下同)山峻极,自结篮舆陟云径。
铜棺山插南斗魁,下视群峰如突犀。
太湖千里在眉睫,高深从此穷攀隮。
欣然有意即独往,明月夜夜眠荆溪
当时便可跨黄鹄,何意人间同木鸡。
飘飘数年如一梦,尔来卜室齐山西。
故人多谢姚夫子,数枉(原作往,据四库本改)车马来山蹊。
秋风忽指阳羡去,欲脱黄绶躬锄犁。
人生衣食苟自足,何为卑辱趣尘泥。
田间九月白酒熟,鲈鱼正肥多置篦。
老夫为君更破戒,临风引领长江堤。
奉送次翁 北宋 · 沈辽
 押词韵第十七部
君为秋浦,我乃老迁客。
相见虽不数,临风若相得。
老病捐世故,茆茨寄山脊。
不识河阳花,岂有澹台迹。
山前逢野叟,人能颂休德
惠利春阳敷,清泠秋月白。
前日解墨绶,青云振鹏翼。
枉驾一笑别,回首幽林隔。
人生幸逢时,功名不遗力。
不烦别后问,我若南冈石。
奉送明雅师(善鼓琴者) 北宋 · 沈辽
 押先韵
天竺山前十亩园,老夫久种彼土(原作工,据四库本改)缘。
草堂和尚指初禅,辩净二士立我前。
光明琉璃真金仙,修持内外常湛然。
此心不转今十年,手中一炷紫檀烟。
孤峰飞来自西天,山间花木非世妍。
彼诸佛子忘盖缠,吾知此地为敬田。
师子血乳如流泉,老夫废斥去湘川
归来江南已华颠,邂逅道人双足缠。
历访名山不惮烦,始自赤城沧海边。
一带复济扬子川,直上钟山长榻眠。
南来不下泾溪船,步至秋浦方息肩。
将穷祖山上淮壖,庐峰胜游想翩翩。
顶上终不巢乌鸢,亦不教观谈偏圆
公卿贵人喜相延,三尺枯木挥朱弦。
人问佛意如何弹,此曲寂寥少人传。
奉送殊师利(原作刊,据卷五《送曾处养赴宝应》“放怀止得殊师利”改) 北宋 · 沈辽
 押词韵第四部
道人壮年曳长裾,挟策负艺西入都。
欲步青云不得途,不如濯足归江湖。
转出淮山一麻襦,天柱峰前明月孤。
调御丈夫真我师,不复饮食形不枯。
归来故土弃妻孥(原作拿,据四库本改),金玉百万初若无。
四十削发入浮屠,有如浮云飞太虚。
达摩壁观聊自娱,饮光苦行谁复如。
河西将军气貌粗(原作鹿,据浙局本改,四库本作虚),一见犹如水中鱼。
南阳侍郎说诗书,为筑小庵即朝晡。
诸漏已尽无复馀,此生安得为世拘。
不持一钵上(原作王,据四库本改),秋风有意入三吴。
天竺二山佛子居,赤城更在沧海隅。
彼土观缘小踟躇,何时复来寻老夫。
清泠台已诛,为留一榻待跏趺。
不辞更贮一斛蜜,山间老境任蘧蘧。
左史(在北山 北宋 · 沈辽
 押词韵第一部
万古齐山石,谁开左史洞。
左史今何在,苍崖本不动。
履崄下重壑,幽深鬼神总。
石门绝世路,久为尘泥拥。
青天十亩地,巑岏如覆瓮
琬琰凿屋壁,烟霞列梁栋。
崖间不死药,必非近时种。
人去境常在,境与人为重。
欲观畴昔意,幽禽发清哢。
吾方寄渊寂,无碍亦无纵。
手自剪荆棘,结茆当石空。
长与麋鹿游,不复人间梦。
寄老石(在右山) 北宋 · 沈辽
 押词韵第十七部
老不在发白,此态渐自迫。
唯老不在我,寄老山前石。
朝来石上坐,云气湿衣襞。
夜就石上眠,月影照岩壁。
何为市南老,一欢复一戚。
啧啧恨身老,更以身为役。
人言老且死,老死何足惜。
昔人有至言,人命在一息。
清泠台(在右山) 北宋 · 沈辽
 押庚韵
清泠不在境,石峤乃天成。
我无卜筑功,为台亦强名。
南山岂不佳,不见浮云生。
青溪淡无绪,何处宾鸿声。
谁云饮酒乐,正欲乱其明。
不知弹琴士,何用物外平。
清冷亦强名,指象真砰砰。
落落晞白发,身世秋毫轻。
初耕东坡(在左山) 北宋 · 沈辽
 押月韵
观田东坡去,春事日已揭。
耕破岭上云,凿开岩下月。
种我十亩,中有薇与蕨。
优游卒岁事,山前梳秃发(以上《沈氏三先生集·云巢编》卷四)
走笔酬亨甫所示二篇次韵和之 其一 北宋 · 沈辽
 押词韵第十五部
邯郸一梦黄粱熟,人生正如水中木。
不向黄尘瞠病目,悽悽犹寄一椽屋。
物外日月无淹速,苟能自达万事足。
清明神观何可渎,不在文章夸满腹。
少壮已往谁能逐,此身正如车轪毂。
始来齐山正肃,山间于于太古俗。
穿云作巢倚山麓,白发老人谁检束。
山松森森半(浙局本作干)天绿,松下石色如苍玉。
古人清风那可续,夫子知我心所欲。
饮光一衲隐穷谷,不复区区论往躅
其二
 押庚韵
老去不为世网萦,我为清冷亦假名。
不识丹台与赤城,此间寂寂无人声。
下视千里山川平,其间隐显自晦明。
稽康作乐知未精,庄周能宁何用撄。
有动不在弹与枰,至静何为论搀枪
大饮不复论缸罂,一醉宁复更解酲。
当如美璞含其英,不如不琢鸣琤琤。
一去一来寄死生,宠辱外事何足惊。
高篇琅琅示我情,久已丧魄今载营。
呼奴拥彗扫柴荆,当有佳客来此行。
曾处善宝应 北宋 · 沈辽
 押词韵第三部
我初隐身治蓬藟,馀生不复人间世。
左山右山白云上,一动一静浮尘外。
齐山山上老夫庵,青溪溪南侍中第。
朱颜公子不易识,短衣款段来相际。
长堤相望虽甚远,有意即行终不计。
东邻竹阁长夏热,我构云巢方自蔽。
斓斑石台始一眺,寂静庵基犹未薙。
随云步访胡矮老,放怀止得殊师利
石桥寺前夜月冷,金鸡峰下秋霖霁。
君恃马足下(疑当作不)惮远,我驾蓝舆随处税。
六峰老师气轩豁,九华雌山苦阴晦。
庵前菜茹常不厌,城里羊肩难数置。
漫天风雪一畅目,满榻春阳欣炙背。
裴休自参黄檗禅,梅福岂是(原作院福岂是一,据四库本改)昌尉
相见终年已解空,分襟一别那成滞。
拍江春水浮鹢首,万里青天鹏翅
顺风莫寄南来书,老夫柴门多自闭。
五叶 北宋 · 沈辽
 押灰韵
在昔金池藏,远自朝鲜来。
钵中黄松实,散向庵前裁。
迨今几百年,已出白云堆。
莹润孔翠质,夭矫苍龙媒。
五岐媚夭葩,繁日半山开。
秋风黄莆(四库本作甫拆,玉粒谢徂徕。
我语九华人,为我乞条枚。
还令古师意,长对清冷台。
江水二首 其一 北宋 · 沈辽
 押词韵第四部
江水入溪来,无复故溪处。
山前浮大艑,前日行人路。
遥堤半灭木,茅舍驯鸥鹭
始知南山远,欲往不易渡。
世事宁有定,吾生若朝露。
大海为陆陵,昔人非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