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华文阁直学士朝请大夫福州福建路安抚使叶时乞畀宫观差遣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七、《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朕惟前日守将屡易之弊,至于居官数月辄迁,有新故更代之烦,而失上下相安之美,朕甚厌之。
故尝深念,纵未能复唐虞九载之制,独不可因任赐书,如神爵五凤间乎?
卿性资粹明,学问渊博。
顷劳法从,出镇全闽,以忠厚及物之心,施平易近民之政,曾未期年,远近爱之。
《诗》曰:「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卿既庶几乎此矣,顾不少留以绥朕赤子,可乎?
勉安厥官,毋咈朕指。
所请宜不允。
赐保康军承宣使左骁卫上将军镇江都统兼知扬州淮东安抚使毕再遇乞畀在外宫观差遣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七、《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朕闻立功名易,保功名难。
究观往昔将帅之臣,克自祗畏、雍容进退、不失令名者,曾几人哉!
盖矜功则志易骄,怙宠则身易危,其势然也。
卿拔自戎行,久董师律,威震夷貊,勇闻江淮,而能慕古人知止之风,察天道亏盈之戒,便朝入对,亟请奉祠,可谓善处功名之间矣。
然而旅力方刚,精神尚强,当勉未为之勋业,益思无负于恩荣。
姑徐尔归,往听朕训。
所请宜不允。
通议大夫户部尚书兼详定敕令官沈诜乞检会前后所奏俾令纳禄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七、《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朕以月正元日视群臣朝,当三阳汇进之时,惕然有感于《易》之《泰》,曰「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然则老成耆德之彦,其可使之轻去也哉?
卿质直敢言,清修有守,方资雅望,以重本朝。
蹇叔之力虽愆,而楚丘之谋始壮,尚其祗服,毋替告猷。
所请宜不允。
宝谟阁直学士中大夫潼川府刘甲乞许纳禄退安田里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七、《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朕惟元祐忠贤之世,鲜或有闻;
西州人物之宗,今其馀几!
卿洪毅有守,笃实不欺。
器能适用于閒暇之时,风节自持于变故之日。
顷繇南郑,易殿东川,甫及期年,稔闻报政。
乡闾非远,初何殊画绣之荣;
精力尚强,毋遽羡安车之乐。
勉绥民瘼,庸副朕怀。
所请宜不允。
端明殿学士通奉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宇文绍节乞畀祠禄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七、《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朕闻为国者必有文武兼备之贤、威名素著之彦,使之端委庙堂,图议帷幄,然后足以弭未形之患,收无竞之功。
卿器度恢洪,材猷英特。
乃者总戎外阃,风采隐然,暨登枢庭,备罄忠荩。
今虽潢池之警荡涤有期,朕心所忧正在贼平之后。
维持镇定,方将与大臣图之,而卿遽请奉祠以求自佚,非所闻也。
矧卿德望并隆,中外所恃,当身任经纶之责,可轻为去就之谋?
勉听朕言,勿廑再请。
所请宜不允。
奏劄云:「今幸皇灵远畅,盗贼荡平,甲兵之问,浸已罕少。」云云。
建武军节度使鄂州江陵府驻劄御前诸军都统制鄂州驻劄王喜祠禄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七、《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卿以西州拳勇之英名彻朕听,拥旄仗节,极将帅之荣,必能忘身,乃可报国。
今疆埸晏然,非有执干戈援枹鼓之役也。
惟公惟廉,以勤抚我士卒,使戎政日肃,武备日修,则优游折冲,可以忘老。
遽求閒退,非朕所期。
所请宜不允。
端明殿学士通奉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宇文绍节乞畀祠禄不允不得再有陈请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朕惟人主用贤之功,必悠久而后见;
大臣体国之谊,岂进退之可轻!
卿静重有谋,沈深能断。
自登簪橐清华之选,即值干戈俶扰之虞,屏蔽江淮,蕃宣襄汉。
牧人御众,有寇恂之材;
治军理民,兼武侯之略。
参稽舆论,擢贰枢庭
镇抚四夷,正藉威名之素
调娱万务,方观智识之长。
叠览来章,遽祈去位,岂有能应变于昔者纷纭之会,而不能运筹于今兹閒暇之时?
舍朕而归,其义安在?
尚念倚毗之切,勉恢经济之图。
期斯世之举安,虽退休其未晚。
所请宜不允。
资政殿大学士中大夫兴元军府事充利州路安抚使成都潼川府夔州路制置大使安丙乞畀宫观差遣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朕慨念坤维,邈在万里,非威名夙著不足以镇服物情,非智略有馀不足以酬酢事变,故专任卿以一面之责,庶几宽予西顾之忧。
遽览来章,首陈故实,反复申绎,为之怃然。
知卿诚悃之深,有如皦日;
顾朕倚毗之切,方若长城。
其体至怀,少安厥位。
所请宜不允。
奏劄云:「祖宗旧制,不以蜀人为大帅。」云云。
武康承宣使殿前副都指挥使夏震纳禄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卿诚于卫上,为朕之信臣,老于治兵,为时之良将。
既越众人而登用,岂容一旦以告归!
矧今师律浸修,戎容载肃。
轻裘缓带,何御侮之劳;
雅歌投壶,有从军之乐。
纵令自佚,何以过兹?
为国折冲,盖无踰老臣者;
引年谢事,岂所图将军哉!
所请宜不允。
正奉大夫参知政事兼太子宾客楼钥乞再挂衣冠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卿自去夏以来,数致告归之请。
眷言诚悃,非不欲从,顾念国计所关,为说有二。
大臣之道,固匪一端,至于合和朝廷,调一天下,非存心忠厚如古之吉人,持论宽平若汉之长者,则不足与任此。
卿于二者,盖庶几焉,其不可去一也。
朝有大政,国有旧章,孰咨孰谋,繄我元老,其不可去二也。
今虽纪纲略定,中外向宁,乃若建长策以起治功,护元气以固国脉,兢兢业业,正在斯时。
卿当勉留,力辅不逮,遽求自佚,朕何望焉!
所请宜不允。
光禄大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张岩辞免复资政殿学士依旧宫观恩命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朕惟皇建极,以恕及人,苟或取一节之长,不暇计平生之素,其为忠厚,殆过古初。
卿曩自周行,躐登要路,方进长西枢之日,盖与闻北伐之谋。
虽不能折王恢首事之非,而粗知守魏绛和戎之利。
物论固多于归咎,公朝宁过于用恩。
既予真祠,复还旧职。
与人求备,朕不忍为;
居宠思危,尔当知戒。
第坚图报,焉用控词?
所辞宜不允。
中大夫权礼部尚书兼侍读修玉牒官章颖辞免除礼部尚书兼职依旧恩命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昔朕之就傅也,先皇帝妙简一时之望,以从我于潜藩,琢磨以道谊,渐渍以经术,盖无异商宗之学甘盘、汉皇之得四皓也。
今其存者,尚复几人,登进褒崇,讵容或后?
卿正大之学足以格君,清修之行足以励俗。
中缘直道,去国有年,肆其来归,擢侍经幄,訚訚恻恻,动寓忠爱,视前为有加焉。
文昌六卿,礼最高选,载畴已试,即念为真。
朕于敬故尊贤,庶几两得之矣。
抗章求避,岂所图于卿者哉!
所请宜不允。
中奉大夫尚书吏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同修国史兼实录院同修撰汪逵辞免除权工部尚书兼职依旧恩命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朕惟士大夫有以风节自持,道谊自任,标望屹然,为人物之冠者,其在清明之世,岂容进用之未至哉!
卿以洪毅任重之资,博洽多闻之学,实似先正,为时名流。
中缘直道,见嫉群枉,澹然自守,士论宗之。
更化来归,寘在禁近,朕心资其启沃,储德赖其缉熙,参稽师言,擢掌事典。
《传》曰「正臣进者治之表」,荐绅方属目焉。
亟行所知,毋或多逊。
所辞宜不允。
中奉大夫工部尚书兼太子右庶子同修国史兼实录院同修撰汪逵辞免除权吏部尚书兼太子詹事日下供职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朕惟职总三铨,文昌为重;
地邻六傅端尹为高。
以卿顷佐治官,擅精明之誉,久联中护,多辅导之功,肆加二命之荣,盖极一时之选。
允谐众望,焉用牢辞!
夫综叙人材,不在身言书判之末;
缉熙储德,岂以章句文义为先?
有崔、毛之行,然后足以销浮竞之风;
之实,然后足以广见闻之益。
非卿不能任此,非朕不能用卿。
亟其祗钦,益究所蕴。
所辞宜不允。
正奉大夫参知政事兼太子宾客楼钥乞致仕不允不得再有陈请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日卿引疾自言,求释政务,朕尝以二不可谕卿矣。
今曾几时,复有是请。
夫正人治之表也,耆艾民之望也。
卿之在朝,屹若山岳。
镇静无作,而群目自瞻;
去就之间,其可以易?
楚丘生有言,使我拔距投石则固老矣,若深谋远计则吾始壮也。
以卿之聪明彊力,独不当以是自许乎?
勉为朕留,毋复言去。
所请宜不允,不得再有陈请。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正奉大夫刑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侍读黄由乞畀外祠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朕闻遭时行道,君子之盛心;
徇国忘家,人臣之大节。
故爵隆则务极其报,任重则靡顾其私。
卿被遇祖宗,为时耆旧。
其在潜邸,以三善而翼朕躬;
其居从班,以一言而平党论。
虽屡更于藩屏,每钦伫于仪刑。
比趣来归,䜣闻入告,阐温厚之文以华国典,广哀矜之指以洽民心。
方懋简知,遽祈閒退。
夫朝廷之事重于闺门,君臣之恩深于伉俪,岂以悼亡之故,遂亏尽瘁之忠!
勉服官常,以慰人望。
所请宜不允。
来奏:「臣妻胡氏,今以疾亡。」云云。
赐降授朝议大夫李壁辞免复元宫观恩命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朕惟公论所在,未有久而不明,人材实难,弗忍使之终弃。
卿传家之学贯乎古今,忧世之心形于辞色。
曩参鬷假,属值多虞。
处群小横流之中,而有阴扶善类之意;
当大权倒植之际,而有密制元恶之谋。
况其遄返于虏庭,尝欲挽回于兵衅,谓世雠固所当复,而边事岂可遽兴。
至今斯言,犹在朕听。
迨奋投龟之决,迄成解瑟之功。
稽其忠勤,厥有本末。
兹博参于清议,爰尽洗于丹书,既复文阶,仍颁祠廪,以示原情之典,以隆念旧之恩。
毋庸控词,尚克知报。
所辞宜不允。
宝文阁学士通议大夫江陵府湖北路安抚使京西湖北路制置使李大性许奉祠归里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卿镇临两路,出入四年。
虽用人之道,劳佚宜均;
顾制阃之权,重轻所系。
与其勉从雅志,归寻故里之安;
孰若因任老成,增长长城之卫!
矧卿负材独异,简眷特深。
父子一门,继处之近侍;
弟昆三镇,雄分鲁、卫之大邦。
恩隆则报称宜先,任重则倚毗滋厚。
尚体朝廷之意,益绥江汉之民。
式伫遄归,奚烦忱请!
所请宜不允。
正议大夫兵部尚书兼详定敕令官赵师𢍰乞归田里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朕惟祖武之启中兴,今垂百祀;
以宗盟而位常伯,仅止四人。
卿韫识通明,负材超卓,屡陟文昌之迩列,有光属籍之前闻。
朕方招吁群英,作兴庶事。
耆德之彦,犹多就列以赴功;
同姓之卿,其可便私而去国!
尚勉靖共之操,以酬眷遇之恩,何必告归,乃为知义?
所请宜不允。
朝议大夫工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太子詹事戴溪乞纳禄归田里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汉戴凭以说经不穷居侍中之职,晋戴逵以守道难进,论者以为宜备东宫之官。
朕惟卿学问渊博,号诸儒之宗
履行端醇,负当世之望。
是用擢登文昌,兼任詹省,进则以忠规裨朕听,退则以经术辅吾儿。
朕之待卿者盖不薄矣,云胡引疾,亟欲求归!
载阅来章,殊非所望。
所请宜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