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太中大夫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太子宾客雷孝友乞奉外祠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宋四六选》卷一
敕:具悉。
朕以凉菲之质,日亲万几;
赖辅弼之臣,共为一体。
每推诚而任责,期措世于丕平。
以卿刚毅质直有古人之风,博厚魁闳有大臣之度,擢在二府,于今五年。
其于貌体之隆,初无毫发之间。
欲行所志,可失斯时?
而卿何嫌何疑,亟求于引去,岂朕不明不敏,弗足以有为?
闻之怃然,甚用自愧。
矧今外虞虽弭而元气未充,多事甫平而长策当建。
迨天之未阴雨,宜谨豫防;
若水之无津涯,政须同济。
往思底义,勿复怀归。
所请宜不允。
正奉大夫刑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侍读黄由乞归田里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
卿昔事潜藩,居多忠益;
暨登法从,厥有仁言。
重华违豫之时,朕获以绿车入侍,伊谁抗议,卿实开先。
此其有功国家者一。
迨夫权臣窃柄,私意日滋,群邪翼之,和附如响。
而卿独陈正论,以钩党之禁为不可兴;
深遏众言,以发策之戆为不必问。
此其有功士类者二。
夫上则效忠于君父,下焉弭祸于缙绅,有臣如斯,朕所嘉赖。
文昌帅属经幄侍言,正须老成宿望之英,日有直亮多闻之助,舍朕而去,于义可乎?
所请宜不允。
观文殿学士金紫光禄大夫何澹再辞免差知江陵府恩命仍乞祠禄不允不得再有陈请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周公以叔父之尊而分陕服毕公以四朝之弼而尹东郊,古之大臣宣力王室,润泽生民,不以老壮二其心盖如此。
卿时之旧德,国之宗工,出处之间,轻重所系。
兹庸畀卿上流之寄,庶几宽予一面之忧。
谓宜遄驱,乃以疾谂。
当时寒而远役,朕固有惕于中;
为民瘼而一行,卿亦何辞之有?
亟承诏谕,勿重有陈。
所辞宜不允,不得再有陈请。
朝议大夫尚书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曾从龙乞畀祠禄或待阙便乡州郡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朕观周公立政之书,左右常伯,其惟吉士
贾谊治安之策,辅导太子,必以正人。
卿性资端良,学行醇茂。
持衡铨部,共称鉴裁之公;
横帙储闱,居多启沃之助。
虽当盛年晋用之日,蔚有硕德老成之风。
方懋简知,岂容轻去?
况进则雍容于禁闼,退焉密勿于亲庭,顾非有北山之劳,初何废南陔之养?
尚其祗服,勿复言归。
所请宜不允。
光禄大夫右丞相兼枢密使兼太子少师史弥远乞解政机俾还田里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一
敕:具悉。
朕惟古之大臣,有身系安危而不容以家国异视者,曰世臣,曰社稷臣
商之伊陟巫贤周之吕伋召虎,世臣也;
汉之唐之狄仁杰社稷臣也。
有一于斯,去就之间俱不可苟,而况兼之者乎?
卿继世以秉钧衡,捐身以安宗,勋烈茂盛,简于朕心,可缘似续之私,遽起燕閒之念?
惟今百度隳弛,赖卿而浸修;
四方抢攘,赖卿而略定。
倘半涂而遂画,俾一篑之终亏,既非朕图任责成之本心,亦岂卿忘家徇国之初志?
勉思此义,勿复有云。
所请宜不允。
光禄大夫右丞相兼枢密使兼太子少师史弥远辞免男宽之致仕转官除职等指挥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一
敕:具悉。
夫元首股肱,古人谓之一体,戚休所在,上下同之。
卿既惟吾社稷之忧,朕岂忘尔家庭之恤?
日闻冢嗣,遽夭天年,当食喟然,几失匕箸
念非假哀荣之典,不足慰慈爱之心。
视秩星郎,进班奎阁
宠徒加于身后,恩靡逮于生前,朕犹慊然,卿奚复逊?
所请宜不允。
太中大夫权户部尚书详定敕令官沈作宾宫观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一
敕:具悉。
朕闻士君子以适用为材,而不以空言为贵;
以济时为急,而不以轻去为高。
如卿贲析守符,著循良岂弟之绩;
荐司邦计,知敛散取予之权。
恢牛刃而有馀,试蚁封而无窘,亦足以观适用之材矣。
文昌八座,地望兼崇,职在近臣,当思许国。
顾方厌承明之直,羡真馆之安,是岂急于济时之谊乎?
先正名臣,繇赏延而植勋业者多矣,而卿以此自慊,非所闻也。
勉图而功,答我殊遇。
所请宜不允。
光禄大夫右丞相兼枢密使兼太子少师史弥远再上奏劄子乞归田里不允不得再有陈请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一
敕:具悉。
朕闻公与私不两立,恩与义不并行。
体国如家,则顾家之念可忘;
视民如子,则爱子之情可夺。
惟卿大节,朕所深知,方其力陈社稷之谋,固已尽捐宗族之计。
岂容今日,或异初心!
况闻干蛊之有人,自可殚诚而共政。
遽求閒退,朕何望焉!
所请宜不允,不得再有陈请。
显谟阁直学士通奉大夫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谢源明乞守本官职致仕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一
敕:具悉。
朕惟国家眷奖旧臣,有年至而不得谢者,岂独以爵齿为贵哉?
盖其周旋当世之故,练习朝廷之仪,一旦欲有问焉,则安车束帛犹足以徕之,此朕于近臣之告老未尝辄可其奏者,盖以是也。
卿肤敏之材,通明之略,出藩入从,蔚有壮猷,年龄虽高,精力尚富,雍容祠馆,足以自娱,岂必挂冠,然后为乐!
勉承眷倚,毋重有言。
所请宜不允。
太中大夫显谟阁待制新知泉州陈岘辞免除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恩命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一
敕:具悉。
朕登进老成以重朝廷之体,尊奖廉靖以厚荐绅之风。
卿强识博闻,淹贯千载,英词丽藻,焜耀一时。
退然靡衒于智能,卓尔独安于义命。
当权门之翕赫,甘文馆之委蛇。
众翼怒飞,仪凤之翔何远;
万流奔注,砥柱之立不移。
虽暂陪献纳之班,旋复困排拫而去。
粤余更化,命尔殿藩,遏寇虐于江湖之冲,鬯仁声于岭峤之表,厥有嘉绩,简于朕知。
与其荐佩虎符以责拊摩之效,孰若延登鳌禁以究润色之长?
擢贰五兵,加荣二命。
庶日赖谋猷之助,且渐还典诰之隆。
亟其来思,副此虚伫。
所辞宜不允。
正奉大夫黄由辞免除宝谟阁学士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恩命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一
敕:具悉。
朕笃旧以恩,每务存伐木之义;
退人以礼,不忍蹈坠渊之讥。
全忠厚之风,益广和平之福。
卿蚤缘迪简,服在禁严。
资善从游,尝与横经之列;
甘泉入侍,屡跻听履之班。
属此退休,可无优数?
畀真祠于南浦,还邃职于西清。
朕于待秦府之僚,厥惟加厚;
卿其存魏阙之念,毋替效忠。
往体至怀,亟祗茂渥。
所辞宜不允。
宝谟阁直学士朝议大夫知建康府江淮制置使黄度乞检会前奏许令致仕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一
敕:具悉。
朕观宣王之《雅》曰:「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当时之民,流散失职若是其甚也。
又曰:「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当时之侯伯卿士,勤求民隐若是其至也。
用能使百堵作而民安宅焉,其功岂一日之积哉!
间者边事骤兴,江淮之间绎骚者数载,殆亡异《鸿雁》之诗也。
而卿以儒学之宗,任师帅之责,推劬劳之心,以行安辑之政。
我民告饥,卿实哺之;
我民告疾,卿实苏之。
严追胥之令而盗贼销,汰冗食之兵而财用足。
元元用安,旧观寖复,卿之力也。
民之说卿,盖若郑人之歌子产,而朕轻听其去可乎?
矧闻政事之间,不废讲论之乐,从容卧治,足以自安,何必退休,以孤众望?
所请宜不允。
端明殿学士通奉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宇文绍节乞退休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一
敕:具悉。
朕闻有国之势,盖以得人为彊。
却夹谷之俘,则裔夷不敢谋夏;
渑池之辨,则彊秦亡复加兵。
况朝廷辅弼之崇,实中外观瞻所系,非平时素有折冲之略,则临事宁无失匕之惊?
卿学问高明,知谋闳达。
蔚以儒者,兼备武文之材;
自为从臣,已称将相之器。
延登三祀,励翼一心。
烽沈疆埸之间,祲卷江湖之上,政须硕望,以重筹维,庶几销事变于未形,抑亦显世臣之有后。
遽兹求退,匪朕欲闻。
所请宜不允。
焕章阁直学士朝散郎平江府赵希怿辞免除显谟阁直学士知太平州恩命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一
敕:具悉。
日者听朝于垂拱,二三大臣姑孰缺守闻,朕眷焉西顾,曰:此东晋以来名镇也,俗淳事简,有承平之遗风焉,非平易近民如鲁伯禽、清静不扰如齐相国,莫宜居之。
惟卿持身之德简而廉,爱人之心惠而笃,遴拣良牧,孰如卿宜!
丙寅之诏所以有易地进律之宠也。
况卿前在钟陵,当警备之日,比守吴门,适旱涝之馀,劳来抚摩,功绩懋矣。
闵劳而处以佚,非朕待遇近臣之至意乎?
式遄其驱,慰彼黎庶。
所辞宜不允。
端明殿学士通奉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宇文绍节再乞禄之閒散示以保全不允不得再有陈请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一
敕:具悉。
朕缅怀先正,尝位机庭,当王室多艰之时,为人臣徇义之倡。
齧旃海上,莫回苏武之心;
掘坎庭中,卒奋真卿之节。
至今烈士,犹仰英风。
盖将为世立臣子之防,夫岂计一门享忠谊之报!
卿家传正学,躬负伟材,护戎幕则底绥靖之勋,践政途则多弼亮之益,克有令闻,肖于前人。
所当体予眷倚之诚,懋乃经纶之业,使中外宁一,民俗阜康。
岂惟朕心有望于卿,抑亦尔祖所期于后。
若乃道方行而遽画,功未竟而言归,俾予获弃贤之讥,而卿亦负克家之责。
于义两失,将奚取焉?
勉听朕言,往究尔韫。
所请宜不允,不得再有陈请。
端明殿学士太中大夫卫泾再辞免除资政殿学士知潭州恩命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一
敕:具悉。
朕以孟春元日紫宸朝,三事大夫,济济在列。
缅惟更化之日,厥有辅政之臣,勤劳百为,功绩用懋,久安閒馆,未惬予心。
是用加秘殿隆名,俾镇方岳
夫当三阳汇进之初,而褒德录贤以顺天,今古之道也。
卿当深体此意,式遄其驱。
布宣诏条,推广德泽,惠绥田里,劝课农桑,使湖湘一道熙然于春风和气中,此朕所图于旧弼者。
再命而偻,非所欲闻。
所辞宜不允。
朝议大夫工部尚书兼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太子詹事戴溪乞许纳禄或畀祠禄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八、《西山文集》卷二一
敕:具悉。
唐白居易以直道不容于时,故年甫六十九,辞宫傅之秩而归休焉,清名高行,后世所慕望而不可及也。
虽然,居易则诚贤矣,苟时君能挽而留之,用其言以显其身,使居易无勇退之名而唐室获任贤之福,岂不尤可尚耶?
今卿以白傅之年而数上涧槃之请,岂非闻其风而兴起者乎!
夫年未至而告归,在卿固为高致;
知贤而不尽用,天下其谓朕何?
勉从吾游,毋使识者窥朝廷也。
所请宜不允。
朝议大夫尚书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曾从龙辞免兼给事中兼直学士院日下供职恩命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九、《西山文集》卷二一
敕:具悉。
东西分台,均于裨国论;
内外有制,皆以代王言。
然而六曹之押,岂如琐闼之严;
五字之除,未若禁林之重。
卿学穷百氏,名冠诸儒,议论正而弗阿,文章简而有法。
以还诏之直,必能为予谨命令之源;
以演诰之工,必能为予颛典册之寄。
在昔乾道,有臣克家,实繇平奏之司,兼备摛文之对。
其抒素蕴,以继前修。
盖将为邦国之华,何止盛乡闾之观!
亟祗茂渥,宁事多辞?
所辞宜不允。
正奉大夫参知政事兼太子宾客楼钥乞归田里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九、《西山文集》卷二一
敕:具悉。
卿以耆艾之龄,贰钧衡之寄。
陟降九陛,不若山林之安;
忧勤百为,宁如燕閒之乐。
此蕲去之章所以屡陈而未已也。
然而天生髦俊,本以为人,材者常躬天下之劳,智者常任天下之患,虽愿为庸人而莫得,其可徇私志以图安哉?
矧惟贤哲之逄辰,率多既老而后达。
若必引年而谢事,守礼以乞身,则渭滨黄发之叟,不得以究鹰扬之功,而高蹈商山者,不当起为羽翼之助矣。
朕意未可,卿其思焉。
所请宜不允。
奉国军承宣使知閤门事兼宾省四方馆事兼提点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杨谷乞畀祠禄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九、《西山文集》卷二一
敕:具悉。
卿柔惠且直,蹈申伯之风;
退逊不骄,秉窦君之节。
蔼然誉处,简在朕心。
方资肺腑之良,重吾宾阁之寄,而上书求退,为之怃然。
昔诗人以王事靡盬,兴不遑将父之叹。
今卿雍容朝谒,无从事独贤之劳,而安车数过,有击鲜娱侍之乐。
维忠与孝,何废两全?
勉服厥官,毋重请也。
所请宜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