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㮤因讲筵论语彻章习学文字转承信郎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七
《鲁论》终篇,儒臣第赏,尔习刀笔,亦与有劳。遂陟武阶,抑云幸矣,可不勉哉!可。
迪功郎徐晃兑换会子局赏循修职郎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五
楮币济货泉之阜通,而未免更易之烦。尔以监临,第劳应赏。俾陟文资,尚勉职业。可。
朝奉郎行太常寺主簿刘弥正差出淮上相度驱磨措置事件有劳特授朝散郎差遣如故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朕操驭臣之柄,有劳必录,所以存公道、示激劝也。日者两淮货泉壅滞,出纳隐欺,重水潦之为灾,趣春和而议贷。尔以儒者该练,将指咨询,得其事情,驰以归报。爰进一秩,庸旌尔能。其益励于远猷,以对扬于休宠。可。
修职郎李圭用玉牒日历圣政会要四处进书赏循从事郎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五
金匮奏篇,累劳第赏,尔与名其间,岂以久而或遗。叙陟文资,亶为华宠,其思所以称此哉!可。
陈良彪除閤门舍人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朕惟烈祖上閤置舍人,以拟三馆储材之地,实为右列之清选。尔早游庠序,尝冠名科,久服戎行,誉处弥懋。朱华列属,不试而命,足为尔宠。其益思奋励,以无负待遇之意。可。
从事郎行国子录陈振依前官特授太学博士承直郎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陆峻依前官特授行国子录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儒林之官,博士掌教,学录主规,所任若不同,而训迪纠率,以纳人于善则一也。尔振性资端靖,勤于厥职,其进为博士,以诲诸生。尔峻辞华敏赡,蔚然有闻,其俾为学录,以齐胄子。各推所学,作新多士,副朕育才之意,嗣对褒陟。可。
宣教郎扈仲荣迪功郎陈模并依前官特授秘书省正字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朕惟人材之难得,而储养之不可无素也。故萃四方之英隽,置之三馆,如护圭璧,如植杞梓,以俟异日之用焉。以尔仲荣文艺器识西方之秀,尔模性质行谊南州之良,列属学宫,贤问弥畅,试言制苑,论议可嘉,蓬莱道山,俾职是正,未足以究尔蕴。其读未见之书,优游涵泳,咸以事业著明于世。岂惟副予期待之意,而尔亦有休显之称。可。
迪功郎张令敏用宪圣慈烈皇后上仙掩攒赏循从事郎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五
慨念宪圣因山之役,今十年矣。尔尝与宣劳,格应迁秩,赍伐有请,岂以久而汝遗。祗服恩华,思效职业。可。
伪保义副尉梁法特授秉义郎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六
朕兴六月之师,复中原之境,凡衣冠之旧族,与襁负之遗黎,孰匪故臣,皆吾赤子。尔奋自筦库,率先来归,俾超进于武阶,示深嘉其志尚。永肩忠义,共建功名。可。
朝奉大夫新改差知袁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事余崇龟依前官特授尚书都官郎中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文昌诸郎,上应列宿,而都官在唐,尤号清选,至以骚雅,振盛一时。盖官无崇庳,得人而重,古今岂有异耶。尔材学纯茂,器采详华。顷繇书林,出领名郡,治行可纪,亟俾召归。司隶秋联,益试能事。其推素蕴,勉绍前闻,以副识拔之意。可。
朝请郎守尚书刑部郎中赐绯鱼袋奚士逊依前官特授尚书右司郎中赐如故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中台总机务之繁,都司冠郎吏之选,岂特付受书奏,亦以助正纪纲。非更践中外,练习典章,不以轻畀。尔器质淑茂,才术疏通,历试节麾,蔚著风绩,分曹宪部,以平允称。惟时省闼之联,藉尔老成之望。尔其弥纶阙失,纠正稽违,俾吾二三大臣图回其大者,而不以薄物细故累其心,斯为称职,嗣有褒升。可。
朝请大夫荆湖北路转运判官专一措置提督修城宇文绍彭可特授尚书度支郎中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朕规恢鸿业,寤寐人才,或外总于台纲,或内参于邦计。委任攸在,重轻岂殊。尔名阅之英,儒雅饰吏,比荐更于麾节,亦懋著于事功。锡对便朝,议论不诡。其辍湖阴之将漕,进联民部之名曹。矧边琐多虞,调度方急,司度之任,厥惟艰哉。往殚乃心,以佐而长,均节其有无,俾上用足而下不匮,是为称职,嗣有宠章。可。
朝散大夫尚书左郎官田澹特授行尚书吏部员外郎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十年去国,有嘉难进之风;千里承流,茂著惟良之绩。兹对扬于文陛,爰进陟于名郎。尔学问邃深,材猷敏劭,培养滋久,望实益孚。六曹均隶中台,三铨独为高选,惟精识足以别流品,惟明决足以革奸欺。其殚乃心,以佐而长,朕将于此观远业焉。可。
朝奉大夫行大理寺丞刘炳特授行尚书兵部员外郎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朕惟烈祖之朝,尤重郎曹之选,非贤望素著,或治行卓绝,不以轻授。尔旧自儒学,安于平进。比以从臣之属,召自远郡,锡对便朝,而议论激昂,慨然有志于当世,朕甚嘉之。为丞棘寺,旋跻省户,朕之待尔厚矣。方疆埸多虞,武部之职,非平时比也。勉行其言,往佐而长,思以报朕,且无负于所知。可。
朝散郎行秘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戴溪依前官特授尚书兵部员外郎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朕惟烈祖之朝,尤重郎闱之选,盖必柬求贤望,非特褒表外庸。尔魁垒耆儒,卓绝隽轨,文词赡典,足以冠冕士林;行义洁修,足以羽仪朝著。道山史观,久矣并游;中台望郎,得卿而重。矧诸曹之决事,惟武部之独清。优游其间,以须远用。可。
从事郎许沆可依前特授行国子正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蜀自昔多材,而去朝廷万里,无路自达,朕甚念之。爰命师臣,岁得荐进。尔奋自儒科,行艺纯备,举者以名闻。比繇召察,列属胄监,分任纠正之事。盍推所学,使多士有观焉。可。
朝奉郎国子博士庄夏除国子监丞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学馆储才之地,异时卿相由此其选。升进录用,正不容以迟速久近计也。尔文艺之美,见推士林,器识之茂,稔于朝序。䌷经训胄,转而为丞,班联滋高,兼掌教法,不特关决庶务而已。优游其间,益就远业,以副朕之所期待者。可。
朝奉郎史厚祖除大理寺丞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朕患夫法家者流拘于文而不察夫人之情也,故选用理官,必更诫以民事,庶乎习知幽隐。凡我庶狱,酌情法之中而审于用刑焉。尔艺精科律,济以儒雅,顷司评谳,蔚有能称,尝转而丞矣。通刺名郡,扬历居多,肆予命汝,复还旧署,以究所长。其益知尽心,以称钦恤之意。可。
朝散郎行国子监丞林孔昭除大理寺丞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廷尉,天下之平也,朕患典狱之吏宽者失之纵,急者失之苛,国朝以仁厚为政,与其急也宁宽。丞佐之任,择人惟谨。某奋身儒术,清介有守,周旋胄监,誉处弥休。擢居理官,佥论称允。《传》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又曰:「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尔其祗若古训,折狱蔽罪,必惟其中,使民自以为不冤,则无负遴柬之意。可。
朝奉大夫太常博士鲁幵除太常丞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朕以季秋,大享于明堂,欸清宫、朝太庙,弥文缛典,职在奉常。虽典章具存,而必得博物洽闻之士,相与讲明之。尔驰声胶庠,蚤擢名第,徊翔州县,晚而登畿。处以议郎,咸推直笔。肆畴久次,就俾为丞。益殚尔能,叶赞熙事。济于休成,嗣有褒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