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户部侍郎丁常任降两官放罢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朕惟士大夫出处进退之间,当存礼义廉耻之节,职列禁从,众所观瞻,此或不知,他复奚望?
尔蚤繇推择,屡试事功,乃亏行己之方,屡致烦言之及。
顷承人乏,擢领神皋。
恩宠若斯,职分宜思称塞;
建明何有,日夜惟望晋迁。
果为清议之弗容,致谓宿愆之佚罚。
俾从镌斥,少警惰媮。
惟服宽恩,勉图后效。
可。
来处和引班太疾降一官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朝仪贵肃,宾閤是司。
乃诏相之不明,致疾徐之失度。
俾镌一秩,姑小警之。
可。
内侍吴回等各降两官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灾祥之示戒,恐惧引咎者,人君之道也;
火禁之不修,弛慢失职者,有司之责也。
具官某顷繇选择,祗事北内,融风为沴,上惊重闱。
朕躬自贬损,冀答谴告。
尔职在儆宫,怀不能安,抗章自列,贬官二等,尚庶几知过者。
然诿曰有数而重寘人于理,此又寿慈之宽恩也。
其可不务省循,益加共恪,以称朕奉亲之意哉!
可。
内侍王师圭等各降两官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朕惟事亲之道,务极其至,故凡祗奉于重闱者,不爱高爵厚赏以宠荣之,庶几恪共乃事,以称朕意。
顷者融风为沴,北内夜惊,朕躬自贬损,上答谴告。
尔等职司儆宫,储备无素,昧于引咎,偃然自安。
此言者所以不汝置而罚不容已也。
贬官二列,尚服宽恩,益务省循,以图报效。
可。
朝请郎枢密院编修官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周震依前官特授知大宗正丞兼职如故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朕惟伯臣司宗,古重其任。
国朝以同姓典属籍,必择贤望为之贰,其制始于熙宁,然秩清务简,号储材之地
以尔早负儒学,屡奏民庸,蔚然声称,达于朕听。
分教王邸,载笔机廷,皆一时妙选。
兹俾叙迁,往赞纠合训齐之事。
班高列丞,将有试用。
益加懋勉,以副柬知。
可。
朝奉大夫大理正乔梦符特授行大宗正丞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宗正置丞,秩清地严,亚于中秘,皆储养贤望,以须器使。
尔学术醇茂,材识敏强。
司断理官,惟明克允;
典治诏狱,守正不阿。
蔚然声称,简于朕听。
训齐属籍之事,命汝参领
兹为叙陟,未究远猷。
优游其间,朕将有试焉。
可。
朝散郎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赵时逢依前官特授试将作监兼职如故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二监亚于列卿,班联弥峻,而大匠省缮营之役,尤号清简。
所以储养材望,选授不轻。
尔宗枝挺秀,优于政术,把麾揭节,荐著外庸。
为郎名曹,列属右府,未足以究尔蕴。
兹繇叙进,俾长工正
夫分职虽逸劳之异,而用贤何日月之拘?
益懋远图,嗣对褒陟。
可。
京西宣抚申忠翊郎吕渭孙斩违犯纪律人朱胜及捕杀作过人蔡飞等特转三官仍令宣抚司更与升擢授从义郎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朕比揽宣司之奏,谓尔能诛偏校之失律及适戍之尤无良者,军政当自是少肃矣。
肆嘉忠勇,躐进武阶
然为将之道,恩信为本。
至于诛杀,不得已而用之。
祗若予训,毋专尚威。
可。
朝散郎将作监主簿孟导依前官特授行军器监丞朝奉郎添差权通判温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赐绯鱼袋赵师渊依前官特授行将作监主簿赐如故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戎器置监,以饬武备,而训工程作之事,总隶尚方,职号清简,盖储养贤望,以待器使,选授不轻。
名阀之彦,材谞足称,饰以儒术;
师渊宗枝之秀,学行俱优,深识时务。
或叙进丞贰,或擢居簿正。
优游其间,益懋远业,朕将有观焉。
可。
朝散郎军器监主簿赐绯鱼袋章烨依前官特授行司农寺丞赐如故朝散郎权发遣安庆军府兼管内劝农营田屯田事章升之依前官特授太府寺丞朝请郎干办行在诸军粮料院赐绯鱼袋柯甲依前官特授行军器监主簿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七寺二监之属,虽分职有繁简逸劳之殊,而储养贤望,以待选择,意则均也。
质性端靖,更践惟旧;
升之材术通敏,自喜事功;
尔甲老成练达,蔚有典刑。
金谷出纳之司,训工程作之任,或为丞贰,或居簿正。
各殚乃心,往赞而长,俾邦计优裕而戎备修饬,咸迪厥官,嗣有褒宠。
可。
馆伴正使邓友龙降一官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三、《后乐集》卷一
朕于侍从之臣,待遇加厚,然念赏罚之柄,劝惩所关,倘或近而或遗,宁免人之窃议?
具官某夙推时望,服在禁涂。
乌府抨弹,独高风采;
黄扉论駮,助正纪纲。
期奋励于远图,每讲明于大义。
有来使介,爰命馆延。
虽能执礼以折狂狡之情,胡乃移文而致异同之失?
俾镌一秩,庸示至公。
勿因纤芥之嫌,而怠激昂之志。
可。
馆伴副使谯得遇降一官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三、《后乐集》卷一
乃者邻使来庭,朕命从臣馆之,汝实为之副使
使指所在,责不汝专,独不与闻之乎?
朱华列属,凡朝会诏相之事,繄汝所素讲也。
顾使远人周章于进见之初,谬误于文移之际,亦无以辞其罚矣。
姑从削秩,尚勉后图。
可。
中奉大夫直文华阁知太平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使河南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富琯依前特授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封如故朝散郎尚书都官员外郎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谯令宪依前官特授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兼职如故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三、《后乐集》卷一
二省出政之原,西枢本兵之地,朕嘉与二三大臣图回治道,而分寮设属,以弥缝其间,非扬历中外,习知典章者,不在兹选。
以尔名臣之胄,器度详华,出领价藩,课最可纪,爰升宰旅,付以纠正之权。
令宪儒科之秀,问学深醇,入践郎闱,廉靖有守,擢赞几廷,俾专检核之任。
其各殚乃心,率厥职,不以薄物细故轸廊庙之虑,使吾大臣谓尔曰能,嗣有褒陟,往惟懋哉。
可。
朝散大夫赐紫金鱼袋陈景思依前官特授江南西路转运判官朝请郎江南西路转运判官赐绯鱼袋章良能依前官特授江南东路转运判官赐如故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三、《后乐集》卷一
入联扈从之班,出领澄清之寄,内外虽异,眷注则均。
景思名辅之孙,见闻广博,才术足以济时,尝冠列卿,贰摄武部
良能士林之秀,问学淹该,文章足以华国,进陟螭陛,寓直北门。
皆接武于禁严,尚回翔于麾节。
朕惟祖宗用人之道,必以事任详试其能,所以储养望实之孚,成就器业之美,是用大江东西,分命将漕
尔宜体朕此意,职思其忧。
凡一道财计之盈虚,列郡生民之休戚,均节咨访,施置罢行。
少须最绩之闻,即对褒延之宠。
益加懋勉,不汝遐遗。
可。
降授朝散大夫宝谟阁待制提举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赐紫金鱼袋辛弃疾依前官特授知绍兴军府管内劝农使两浙东路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赐如故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三、《后乐集》卷一
师帅承流,本以宽大奉行为首;
会稽并海,思得文武牧御之才。
属此畴咨,得于已试。
惟素望夙烦于镇压,则赤子必善于抚摩。
其即祠廷,往分阃制。
具官某谋猷经远,智略无前。
燕昭碣石之筑宫,何愧海滨之至;
华山騄耳以行远,讵忘烈祖之知。
久矣践扬,蔚有风采。
爰擢登于禁从,将旋畀以事功。
其才任重有馀,盖一旦缓急之可赖;
为吏太刚则折,此三期贤佞之未齐。
朕惟甸四方而用俊民,岂以一眚而掩大德,其以济南之名彦,载新浙左之旌麾。
夫才固有其所长,政亦贵于相济。
往者盗鬻为害,赖卿销弥居多。
今闻怀绶以重来,必且望风而屏去。
惟宽严之不倚,庶操纵之适宜。
噫,黄霸治如其前,终归长者;
人轻而好勇,务在安之。
可。
显谟阁直学士通议大夫楼钥可特落显谟阁直学士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三、《后乐集》卷一
素韠甫终,缅想从臣之旧;
丹书来上,骇闻吏议之新。
虽重惜于修名,难独宽于常典。
具官某时推宿望,久服禁涂。
齿德寖高,众谓老成之彦;
丘园自适,肆嘉靖退之风。
何倚庐在疚之时,有移牍徇情之累?
岂爱人姑息,或牵邑子之言;
然紊国宪章,致佚奸民之罪。
具阅有司之成案,遂罹缘坐之微文。
其悉褫于华名,姑小惩于私谒。
善不掩恶,朕何心赏罚之施;
过斯知仁,尔尚勉省循之谊。
可。
李壁参知政事封赠三代并妻制 其一 曾祖母恭人郭氏赠陇西郡夫人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三
鹊巢积累,茂延三世之芳;
象服昭华,并萃一门之盛。
肆畴材于台路,知流福于宗祧。
并举徽章,远飏淑范。
具封某氏肃雍迪行,圣善著仪。
族望华腴,蔼出汾阳之胄;
闺闱恪敬,俪如冀缺之家。
信阴德之有基,侈义方之重训,笃尔曾孙之庆,为吾共政之良。
宜正号于小君,用疏封于望郡。
鱼轩锡命,虽不及于生前;
彤管增荣,尚嗣褒于身后。
告于幽穸,服此湛恩。
可。
其二 祖中任朝奉大夫陕州宣奉大夫拟赠太子少傅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三
宋考父之益恭,验世家之必达
鲁臧孙之有后,信名德之可传。
方隆体貌于政涂,爰考源流于先哲,肆颁命綍,式显祖风。
具官某学术贯乎古今,行谊昭乎日月。
扶圣经而黜异论,仲舒独号于纯儒;
为民牧而孚惠心,子产尚存于遗爱。
伟百年之物望,诚故国之世臣。
厥有名孙,为予良弼。
兹登庸于两社,宜追贲于九京。
悯章已峻于文阶,徽册遂跻于宫保
报本反始,岂特慰烝尝之思;
自叶流根,于以显公侯之服。
尚歆异渥,益大其门。
可。
其三 祖母硕人史氏赠德阳郡夫人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三
周诸侯累功而致位,盖端本于召南;
大夫积世以为卿,实发祥于懿氏。
眷时淑德,燕及后人,俶登亚相之班,追峻层闱之宠。
具封某氏俭慈为训,法度是循。
妇仪不失于蘩,母范悉遵于图史。
宜家宜室,肆诒奕叶之休;
生子生孙,皆耸熙朝之望。
兹得爽邦之彦,载嘉流庆之源,爰贲君封,用荒郡社。
闺门垂则,益观积善之长;
庙室增辉,永侈含饴之报。
昭于厚穸,服我蜜章。
可。
其四 父焘任敷文阁学士通奉大夫提举佑神观致仕丹棱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赠少师端明殿学士文简拟赠太师馀如故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三
仪图近弼,慨想故家。
岷峨萃人物之英,而今古号儒猷之盛。
谋谟道术,则二范相望于奕世;
文章事业,则三苏擅美于一门。
阒尔百年,于今指
具官某心潜六艺,望冠先朝。
著书立言,自有家传之述作;
执德秉谊,不为时好之转移。
秩宗禁近之班,赋真馆优閒之禄。
载笔得麟经之体,遗编俨金匮之藏。
眉山之信书,续元祐之正学。
惟厚施不食其报,故流庆在于后人。
宜尔象贤,弼予共政。
肆追荣于徽册,用峻陟于维垣
以增祢庙之光,以昭世德之美。
作《角招》君臣之乐,朕方倚赞于基图;
续《缁衣》父子之诗,尔足联芳于谱牒。
益启乃祚,永孚于休。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