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舒蕲黄三州军马钱粮乞从淮西应副奏绍兴三年六月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之一○五(第四册第三二一九页)
本路昨兼管江北七州军,内舒、蕲、黄三州见今分屯本司军马,那移钱粮等应副,即目兴葺,渐成次第。
近据报到,淮南西路安抚使胡舜陟乞节制舒、蕲、黄三州人马,有旨依。
本司契勘上项逐州军马既听淮西帅臣节制,若本路不合兼管,其钱粮乞从淮西应副。
江西系与淮西相接,今蒙将舒、蕲、黄三州拨归淮西,万一上流有警,则沿江一带并无军马应援。
本司相度,遇有沿江探报,即乞许本司时暂勾索逐州人兵,权行使唤。
乞量留军马弹压虔州贼火奏绍兴三年七月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宋会要辑稿》兵一三之三(第七册第六九七四页)
虔州管下,贼火不一。
今来岳飞虽已破荡巢穴,窃虑大军起离之后复行啸聚,合要一项军马弹压措置。
除已牒岳飞量留军马五千人权就虔州驻劄,自馀军马发往吉州歇泊,量带亲兵并刘仅人马赴行在。
舒蕲黄三州受四司节制非便奏绍兴三年九月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八
舒、蕲、黄三州先得旨分隶大路,后有旨军期事听江州沿江安抚司约束,又令遇贼盗窃发听淮西帅司约束,最后令舒、蕲二州听岳飞节制。
三州残破之馀,事力单弱,凡受四司节制,不知号令何所适从。
乞以潘淳官资给还其孙涛奏绍兴四年四月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宋会要辑稿》崇儒六之二六(第三册第二二八一页)
契勘洪州昨有试作监主簿潘兴嗣,自幼得官,高蹈不仕,朝廷察其高行,常除差遣,抗志不就。
嘉祐间宰相韩琦等奏,乞加拔擢,凡所旌宠,每至辄辞。
至元符三年尚书右丞黄履又引孙侔王回等例乞录其后,遂官其孙淳,授太庙斋郎,调南康军星子县
蔡京用事,言者观望,谓淳与陈瓘有连,每至京师,必馆于家,实预论议,又与曾布有乡曲之旧,故履因缘论荐,遂降指挥追夺,士论冤之,三十馀年。
兴嗣与淳皆卒,唯有孙涛亦复垂老,乞给还所夺官资与之,以为廉退自守之劝。
除川陕宣抚处置使陈乞钱帛等事奏绍兴四年九月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
臣随行兵,除王进外,取于密院及诸处才二千人,而强壮者曾无数百。
又钱帛合依张浚例。
初乞钱百万,止得五十万;
度牒二万,止得三千,再乞得万八千,又乞始足元数。
臣日侍宸扆,所陈已艰难如此,况在万里之外?
惟望睿断,不为群议所移,臣实万幸。
开启乾龙节道场事宜奏绍兴五年三月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宋会要辑稿》礼五七之二五(第二册第一六○四页)
今月十一日枢密院开启乾龙节道场。
是日既为渊圣皇后祝寿开启,恐当崇重其礼,欲权免常参六参官起居。
将来开启满散天宁节道场,亦乞依此。
请权驻跸建康绍兴五年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景定建康志》卷一四
臣愿先定驻跸之所。
今銮舆未复旧都,莫如权宜且于建康驻跸,控引二浙,襟带江湖,运漕贮谷,无不便利。
淮南有藩篱形势之固,然后建康可都。
愿与二三大臣熟议之。
都督诸路军马合行事件奏绍兴五年五月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九之七(第四册第三一四九页)、《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五
蒙恩除都督诸路军马,有合奏请事件。
一、印以「诸路军事都督府之印」九字为文。
一、川陕荆襄都督府事务并官吏、兵将、官物等合并归本府,内印记候铸到新印日,于礼部寄收,如遇臣等出使,却行关取行使。
一、本府行移,缘臣等系宰臣兼领,乞依三省体式。
其与三省枢密院往来文字,依从来体例互关。
一、如遇臣等出使,其官属并直省通引官、知客、散祗候大理官街司、堂厨、东厨监厨合干人等,量度差拨,使回仍旧。
内合破使臣、亲兵、宣借兵士诸色人等,乞许存留照管家属,或将带随行。
一、本府应干合行事件,并遵依川陕荆襄都督府并臣昨措置江上已得指挥及体例施行。
事小或待报不及,听一面施行。
乞追寝范冲善堂翊善除命奏绍兴五年五月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九
臣与范冲正系姻家,然臣罢签书枢密院,退归山閒,始有召命。
去年春,再有旨促赴阙,亦在臣未还朝之前。
自此每有除名,臣必再三陈免。
超除次对,适在臣待罪宰相之日。
冲之文学行谊,陛下所知。
前后除擢,虽出圣意,然四方万里,安能户晓,必谓臣以天下公器,辄私亲党。
崇观侥倖之风,不可不戒其渐,伏望追寝成命。
李大有上书事奏绍兴五年十一月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五
昨蒙除出李大有上书,言及机权事,上曰:「此涉兵机,不欲付外看详」。
张齐贤上书献收河东之策,太祖皇帝怒甚,至裂其奏掷之于地。
及左右侍立之臣既退,徐收其奏,密授太宗曰:「他日取河东,出兵运粮,当用齐贤策」。
未几,河东平,擢齐贤宰相
沈几如此,当为万世法。
进退人才疏绍兴七年九月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四
臣蒙恩召还经帷,方再辞,而复遣使宣押,臣感深且泣。
至西兴,又奉宸翰促行,且谕以图治之意,臣无地措足。
然先事言之,则不敢昧。
盖进退人才,乃其职分。
今之清议所与,如刘大中胡寅吕本中、常同、林季仲之徒,陛下能用之乎?
妒贤党恶如赵霈胡世将周秘陈公辅,陛下能去之乎?
陛下于此或难,则臣何敢措其手也?
姚崇以十事献之明皇,终致开元之盛。
臣何敢望,而中心所怀,不敢自隐,惟陛下择之。
乞罢知泉州绍兴九年七月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
昨准告命,落节度使
自惟罪状昭著,揆之礼法,赤族犹为轻典,止从贬秩,益不自安。
伏望罢知泉州,投之散地,庶几澡雪淬励,以副陛下庇护再生之赐。
乞支钱粮赡给李横军兵奏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
臣契勘近据诸处关报,襄阳失守,镇抚使李横等退师到汉阳军界。
臣先权宜措置,移牒李横等将所部军马择地利去处驻兵掩击。
承岳飞来咨目,今李横等已至蕲、黄州,一行兵马既经溃散,若在江北住劄,必不能安,或令过江相兼捍禦,却可为用。
臣亦已牒岳飞从长措置,令逐项军马过江,安泊老小了当,整龊前去,相兼捍禦。
及牒李横、李道权听岳飞分拨使唤,并逐急差官水陆斡运粮米起发应副。
已累具上项因依申奏朝廷去讫。
今月二十八日承岳飞公文:探闻李横等人马被番、伪贼兵溃散前来,各无斗志,见有作过之人。
李道、牛皋两项共有人兵千馀人,已到江北岸张家渡
李横翟琮、董先等共约有五千馀人,已起发汉阳军
其李道、牛皋再来申告,乞听岳飞节制,内李道单骑已到江州
臣契勘李横等一行人兵,今相继前来,本司已逐旋起发粮米应副外,所有日后合用钱粮未有官司主管,今且以六千馀人约阙。
按:《鄂国金陀续编》卷二九,中华书局一九八九年校注本。
乞遣中使训谕诸帅应援岳飞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鄂国金陀续编》卷二九、《永乐大典》卷八四一三
臣昨日具奏,岳飞已定今月十九日出师。
窃惟陛下渡江以来,每遣兵将,止是讨荡盗贼,未尝与敌国交锋。
之此举,利害甚重,或少有蹉跌,则使伪境益有轻慢朝廷之意。
臣愿陛下曲留圣意,凡有可以牵制应援,助其声势,及馈饷、钱粮等事,督责有司速为应副,频以亲笔敦奖激励,且使诸路帅臣协力共济,庶使万全。
一、乞遣中使赍亲笔赐刘光世,遣发王德、郦琼,共以万人屯舒、蕲间,各将带一两月钱粮。
岳飞关报会合,即令兼程前去,并力攻讨。
仍行下岳飞照会。
一、乞以亲笔赐岳鄂刘洪道江西胡世将荆南解潜等,各务尽忠体国,应岳飞报到,遣发援兵,资助粮食,及应干军须等事一一应办,不得辄分彼此,致失机会。
一、乞并以金字牌先次发行,仍谕光世,已遣中使谕旨,使先知陛下丁宁之意。
臣已请宫祠,既闻圣训,不敢不尽愚见。
〔贴黄〕臣今所陈,如或可采,乞作圣意行出,庶免越职侵官之罪。
王彦移军事宜奏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鄂国金陀续编》卷二九
臣等适蒙宣谕王彦移军事。
臣中间与张浚议及此事,病甚,其次无可委之人,万一死,其众无所统属,所以有并归岳飞之意。
傥如早来圣谕,召赴阙,则荆南钱粮不足,其次既无可以倚仗之人,切虑别致生事。
臣等商量,欲作书与岳飞,候移军襄阳驻劄定,然后行下王彦除命,及一面召前来,则其众已在襄阳,部内不能转动矣。
更合取自圣裁。
乞起复岳飞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鄂国金陀续编》卷二九
臣等契勘,今日据岳飞参谋官李若虚申,岳飞三月二十六日丁母忧,乞别差官主管人马。
臣等检会大将丁忧,例合起复,缘初八日歇泊假,欲从密院先降旨挥,照会起复,令日下依旧主管人马,措置渡江。
初八日进熟状,锁院初九日降制。
乞少宽忧顾奏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鄂国金陀续编》卷二九
臣于今月初九日准金字牌降到亲笔手诏,以臣在郡之久,无甚罪戾,曲加奖谕,仍戒饬防秋等事。
臣孤远书生,本无荣望,夤缘超躐,皆自陛下亲擢,顾惟恩遇之隆,九死不足塞责。
而孤忠寡与,动触怨仇,重蒙全宥之私,久窃宫祠之禄。
方杜门屏息,幸保馀龄,载被诏除,更帅两路。
虽以勤对拙,不敢辞难,而才力单微,讫无可记。
惟陛下眷怜旧物,阔略愆尤,并示褒嘉,益难负荷。
至如秋冬防托,乃臣之职,敢不仰体圣训,勉效万分。
岳飞到,已发兵屯驻江上,凡军中事务,一一商量措置。
久在江西,人情地利素所习熟。
今陛下委付如此,必能感激奋励,向前立功。
臣谨当委曲协济,以图报称。
伏幸陛下少宽忧顾。
所有条画事宜,节次奏禀。
乞留所起人兵劄绍兴七年四月三日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
今月初二日枢密院劄子,备奉圣旨,将本路已拣中弩手内十分为率,就加拣五分武艺高强之人,限半月团结,差官管押赴都督府
臣近以车驾进临大江,本路相去辽远。
声势不能相及,乞朝廷差发兵马数千,于明州驻劄,缓急可以弹压。
今准前项指挥,将本路见管人兵内摘起四分之一,数虽不多,然在本路实有利害。
臣契勘本路见管隶将共六千八百人,除将投外,约计六千五百四十人。
内一半习弓弩,计三千二百七十人。
于内摘起一半,计一千六百三十五人。
其间又有新招刺未合入等及患病逃亡事故外,止六千二百人而已。
在朝廷得此一千馀人,怯懦南兵,不足为用,而一州之间,千百人之内,摘去强壮百数,则馀益不堪矣,谓之无兵可也。
况本路兼备海道,与其他路分不同。
欲望圣慈检会臣前奏,分兵数千前来明州驻劄。
所有今来所起本路人兵,伏乞特降睿旨,许令存留,实一路之幸。
臣以衰疾浸加,已乞宫观差遣,然未去一日之间,苟有所见,不敢隐默。
伏幸睿慈曲赐矜察,臣无任俯伏恐悚之至。
〔贴黄〕臣窃惟朝廷措画,虽非远外所可臆度,然陛下既登戎路,则中外臣民孰不愿输寸效?
况如臣愚,尝待罪宰辅,而出当一面之寄,如朝廷决欲起发本路人兵,臣亦岂敢坚执?
唯是绍兴府帅司置司去处,不可太令削弱。
今照对本府,先准朝廷条式,取会堪出战军兵人数,内七百六人系拣中五分弓弩手,本府已于绍兴六年十月内开具军名帐状,申行在枢密院去讫。
续缘差出事故,目今见管六百三十五人,合发五分,计三百一十八人。
本府见准朝廷指挥,于拣中弓弩手内起发二百人赴留守司弹压。
除发回外,有一百七十人,止合贴数起发一百四十八人,委是数目不多。
欲乞特降睿旨,许令存留,非他州所敢援例也。
臣既乞宫观,则兵马有无非臣之责,然臣在任之日,不为一言,则后来帅臣必将罪臣矣。
并望圣慈怜察(《永乐大典》卷八四一三。)
「将」下疑脱「兵」字。
乞降睿旨训饬岳飞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永乐大典》卷八四一三
臣被命西行,虽总数路,而随行兵马仅能防护行李,或有警报,实无以应援。
窃见岳飞屯军岳、鄂,制置襄汉,而襄、邓等处所留兵将,又皆之部曲,势足以相及,力足以相济。
今虽专令捕讨湖寇,而襄汉冲要之地,尤不可忽。
臣愿陛下速降睿旨,训饬岳飞明远斥候,常如寇至,斟量事势,资助兵威,庶几不废前功,以图善后。
唯襄汉既能坚守,则么寇不日自平。
然后移湖南兵食,益壮上流之势,俾川陕增重,吴越镇安,远迩无暌阻之虞,缓急有首尾之应。
经营之渐,当始于此,仰幸圣明,俯垂财察。
与百姓同劳苦以图恢复奏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历代名臣奏议》卷八六
臣恭惟陛下历兹艰运,屡更变故。
虽否泰循环,理之必至,天其或者眷佑我宋,激励陛下益坚忧勤之念,以就中兴之业乎?
赵简子襄子为后,谓其臣董安于曰:「是其人能为社稷忍辱」。
襄子蒙受灌饮之耻,而卒灭智伯。
越王句践败困会稽,既以反国,置胆于坐,饮食必尝,曰:「汝忘会稽之耻耶」?
后亦以灭吴。
区区小国之君,苟用心如此,卒能有成。
今陛下承隆平久逸之后,躬履艰棘。
淮甸之扰,仓卒播迁;
二凶奸谋,乘间窃发。
陛下不深以罪人,而责躬克己,唯以天下为念,是能为社稷忍辱矣。
其亦饮食尝胆,如负会稽之耻,仰承天之所以责成之意,则兴衰拨乱,此其始欤。
唯夫食不加肉,衣不重䌽,折节下贤,与百姓同劳苦,是乃句践之所以灭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