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请广宿卫亲兵奏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二
臣窃惟太祖皇帝即位之初,用赵普策收诸道之兵,集之京师,又于其中遴选材武,以备禁卫,谓之亲兵;
委腹心之臣,分军统领,谓之三衙
所以弱藩镇,壮王室,以革唐末五代之弊。
而又训练驾驭,各尽其术,由是人思自效,得其死力。
故凡边隅有警,奸雄违命,天戈所指,莫之能抗,中外无事垂二百年,由此道也。
太平日久,习为骄惰,而三衙之任或非其人。
自靖康以来,南北流离,散亡过半,遂使朝廷有反侧之忧,人主无爪牙之势,非祖宗之深意也。
臣愿陛下留意三衙,择其忠勇尽节,临难不避,恩威兼济,为众所服者,亲阅诸军,取其人材武艺,以广宿卫亲兵之列。
所以恢张国势,震耀天威,使悍将强臣胆落气沮,指顾号令雷动风行,然后可以大有为于天下。
兹事甚易,而所系利害非可以缕陈也,惟陛下留神省览。
王𤫉军马不宜城外驻劄奏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二
臣窃见近降指挥王𤫉军马城外驻劄,今已有来者,见于禹庙诸处屯泊。
臣昨在温州时,见𤫉军马亦止城外,将士皆有言曰:「等是官军,独不得入城,以贼待我,我亦何惮而不为」?
𤫉军昨在淮南,后自建康江东福建,以达行在,沿路肃然,无秋毫所犯。
今由明越,往往溃亡作过。
虽军情变动莫测,而怀愤之久,由此而发故也。
养兵无他,严号令、信赏罚而已。
有功者赏,有罪者罚,自馀屯泊衣粮等事,当待之如一。
傥有厚薄分别之异,必生怨望不平之心,理之必然,不可不虑。
兼屯军城外,既无寨堡节其出入,蹂踏民田,潜行劫夺,将无所不有,非若城中有所关防也。
臣愚欲乞别降睿旨,取会人数多寡,且令城中踏逐,或于空閒官地搭盖席屋居住,犹愈于城外重为民患,而生彼怨心也。
乞支降见钱打造舟船奏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二
臣契勘本路江州兴国南康军边临大江,地接光、黄,咫尺伪境,沿流曲折,控扼千里,万一有警,须藉水军防捍。
唯是阙少战船,缓急无以措手。
近据探报,上流贼马侵寇襄、随,包藏不测。
沿江制置使岳飞屯驻大军,列戍江上,亦以战船阙少为虑。
虽先奉圣旨,令江西转运司和雇收买二百只应副,缘本路州县累遭兵火,继而招讨宣抚两司大军经由,刬刷舟船殆尽,目即江河惟有往来客船。
若一例不以情愿便行雇买,不惟商贾不通,有害贸易,亦非战斗所宜。
兼逐时般载军储钱谷,亦无舟船输运。
本司今相度,欲计置打造战船二百只,以为沿江控扼之备;
般载钱粮船一百只,专充本路往来使用。
约其工费用度,不下十馀万贯。
欲望圣慈详酌,特降睿旨,就吉州榷货务支降见钱一十万贯。
如尚阙钱物,更容本司那融支拨。
庶几乘此时月计置木植,便可打造,免致防秋,有误大计。
辞免知枢密院川陕宣抚处置使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忠正德文集》卷四
囊封荐布,觊诚悃之上昭;
纶诏宠颁,顾愚衷之未谅。
辄复冒昧,终幸慈怜中谢。)
伏念臣才不逮人,学非适用。
偶缘际会,遂致叨踰。
曾微尺寸之功,积有丘山之衅。
林泉陋质,宁裨帷幄之筹;
诗礼腐儒,曷奋干戈之卫?
遽膺简擢,第剧震惊。
自知甚明,岂复堪于重任;
人言可畏,将上累于眷私。
伏望皇帝陛下乾覆博临,离明洞照,仰屈盖高之听,俯推从欲之仁。
特发俞音,示曲全于终始;
庶陈绵力,或未至于颠隮。
谢除知枢密院事川陕宣抚处置使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忠正德文集》卷四
进登右府,深愧超踰;
专任西陲,曷胜负荷?
恩隆天地,惧甚冰渊中谢。)
窃惟关陕之雄,壮观万国;
巴蜀之利,沾溉九州。
自古恃形胜以威华戎,列圣宿骁锐以固根本。
上天畀祸,强敌兴戎。
万乘远狩于海隅,数路尽寘之度外。
膏腴千里,遽为荆棘之墟;
彊盛百年,忍弃俘累之辱?
虽长鞭未及于马腹,顾夕烽未靖于狼烟。
经营淹历于岁时,忧顾上勤于宵旰。
载谋元帅,宜属英才。
伏念臣智术迂疏,技能寡薄,误蒙异眷,骤越稠人。
再陪帷幄之严,蔑有锱铢之报。
位高宠厚,瓶罍之器已盈;
任大责深,驽蹇之力弗任。
矧空言不必有实,而腐儒未尝知兵。
岂意圣明,猥加推择。
此盖皇帝陛下焦劳图治,寤寐进贤
思致中兴之隆,灼知当务之急。
眷惟西土,欲臻休息之期;
庸遣迩臣,往布拊循之惠。
付之以本兵之寄,假之以专阃之权。
将备责于施为,固不容于逊避。
臣敢不仰遵胜算,益懋良图。
志殄仇雠,傥可伸于素愿;
身先士卒,敢自爱于微躯?
重脩神宗皇帝实录缴进表绍兴五年九月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忠正德文集》卷四、《南宋文范》卷二七
臣闻三代而上,文武之相传;
五伯以还,秦汉魏晋隋唐之殊袭。
不有经史,孰鉴兴亡?
故历代官有其常,俾后世信而可考中谢。)
恭以神宗皇帝躬刚健笃实之美,禀聪明睿知之资,志大有为,功收不宰,布诸典册,灿若日星。
绍圣之改元,彼《日录》之来上,假名继述,公肆诋欺。
尽虚美熙宁变更之臣,反归坐元祐谤讪之罪。
用以胁持于上下,岂惟攘窃其猷为。
人不敢言,史成此祸,忠臣义士,抱懑积年。
仰惟陛下肇开中兴,克绍先烈。
虽干戈未定,居尝愤记史之诬;
而岁月寖深,大惧失贻谋之实。
载颁明诏,复俾儒臣。
念兹皇祖之弥文,有待翼子之所燕。
臣谬膺揆路,兼领史权,猥资僚属之能,获与纂修之首。
朱书新录,墨本旧文,凡去取之不同,皆存留于考异。
详原私意,灼见奸言。
初忧头白之无期,不谓汗青之有日。
百端牴牾,一切编摩。
告功合《雅》《颂》之称,尊王法《春秋》之旨。
大君有命,锐然成不刊之书;
小子何知,例以为不急之务。
允矣七闰之业,大哉万世之谟。
愿勤乙夜之观,益见后昆之裕。
油云霈雨,曾不须臾;
白日青天,终难掩蔽。
所有《神宗实录》二百卷并《考异》二百卷,谨缮写成册,除已各先进五十卷外,其馀卷帙谨随表上。
辞免实录成除特进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忠正德文集》卷四
愚衷自列,惧锡命之过优;
聪听未回,致俞音之尚閟。
情深怵惕,罪实僣踰中谢。)
窃谓简策所传,古今取信。
惟纪事之有实,虽历世而可知。
苟或异同,固当参考。
矧一朝之大典,付三馆之群儒,刊正是非,发明谟烈,逮更累岁,方奏成书。
考其论撰之功,宜有褒嘉之异。
顾兹职守,止预监修,宠数荐加,战兢无所。
伏望皇帝陛下曲回造化,俯赐照临。
推王者从欲之仁,徇匹夫难夺之志。
悯危机之可惧,收涣汗以何嫌?
冒犯威颜,甘俟诛谴。
谢恩数表(原注:进书辞免光禄大夫特进,从请。赐银绢、对衣、金带,一子六品服。)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忠正德文集》卷四
信书进御,初无是正之功;
宠典荐加,卒冒分颁之赐。
固辞莫遂,拜贶为惭中谢。)
伏念臣学识迂疏,材能浅陋。
久玷枢机之任,适临䌷绎之司。
窃惟皇祖之诒谋,昭若曜灵之垂象。
虽尝窜以私录,迄难蔽于奸言。
粤稽同异之归,具存前后之史。
发扬渊懿,悉本于清衷;
刊定谬诬,兼资于众智。
敢期优渥,猥及妄庸。
赏以劝能,顾微臣之何力;
服之称德,假贱息以奚名?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增贲尧文,仰绳祖武,成一王之大典,传百世之鸿休。
爰褒笔削之勤,滥被振提之末。
身章于父子,感佩君恩;
旅珍币于家庭,实惭民力。
誓期尽瘁,上答殊私。
谢史馆进书回授恩例表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忠正德文集》卷四
崇阶极品,恳辞甫遂于愚诚;
命服优恩,光宠复加于贱息。
省循非称,悚惧增深中谢。)
伏念臣起自寒微,备尝险阻。
晚叨眷奖,浸被使令。
初无皋陶可绩之谟,荐承傅说交修之训。
经纶无术,曾未济乎艰难;
撰述何功,遽首蒙于涣渥。
恩沦骨髓,光动阶庭。
静言庸违,实为侥冒。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懋昭舜孝,克广尧仁。
念继序而不忘,俾纂修之尽善。
第推恩数,示劝臣邻。
臣谨当佩服诏音,益严师训。
日闻诗礼,敢怠于教忠;
志在国家,誓图于尽瘁。
谢生日赐牲饩表绍兴六年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忠正德文集》卷四
垂弧既远,方感于劬劳;
赐品有加,遽沾于庆赉。
分颁之甚腆,思称效以弥艰中谢。)
伏念臣偶玷荣求,居惭固陋。
职参师律,莫施借箸之筹;
位忝台司,久负作霖之命。
惟期罢黜,少弭烦言。
伏蒙皇帝陛下茂举彝仪,优隆近辅。
俯记始生之日,曲推乃圣之仁。
锡以麷,申之牢醴。
怜蒲柳之弱质,俾续于年龄;
均庖廪之馀珍,用资于燕喜。
仰衔覆育,誓罄糜捐。
谢知绍兴到任表(原注:绍兴六年十二月初八日除,七年正月十五日到任。)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忠正德文集》卷四
揣分求闲,宜从上印;
疏恩示宠,乃辱分符。
崇以秘殿之班,抚此连城之俗。
朝廷密迩,闾里安闲。
何所施为,自然康靖中谢。)
伏念臣区区末学,蹇蹇孤忠。
久烦临照之私,窃觊糜捐之报。
自尘揆路,再阅年华。
亮采惠畴,未有丝毫之效;
陈力就列,空惊齿发之彫。
盖屡渎于聪明,愿少休于疾病。
及兹得请,载冒殊恩。
初期退奉于祠宫,稍勤香火;
岂谓更优于藩翰,付以人民。
矧此稽山,望隆越绝。
露章传舍,尝称汉吏之荣;
修禊兰亭,尝想晋人之逸。
有何劳效,获此便安?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爱厚股肱,恩隆体貌。
使之出守,示无内重而外轻;
借曰无功,犹恐前愚而后智。
于臣进退,可见保全。
臣敢不仰戴深仁,益殚晚节,宅心平易,布政中和。
顾久侍于前旃,孰宣德意;
但躬行于圣训,即副民情。
谢进哲宗实录书成除特进绍兴八年九月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忠正德文集》卷四
忱辞屡贡,方俟于俞音;
温诏荐颁,莫回于聪听。
逡巡拜命,感惧交怀中谢。)
窃以特进崇阶,盖参一品之贵;
实封加邑,必由三岁之祠。
其间耆德夙望之隆,或是将帅勋劳之著,膺此异数,乃协师言。
矧信史之告成,因旧文而刊定。
䌷书载笔,虽阅岁时;
振领提纲,曾何绩效?
遽叨光宠,但切战兢。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仁孝生知,聪明时宪。
泰陵之继序,辨圣烈之谤诬。
累年于兹,大典克备,肆推褒锡,首及庸虚。
臣固当仰体眷私,益思策励。
而久妨贤路,常怀患失之讥;
退奉真祠,即控辞荣之恳。
尚祈天造,俯鉴物情。
谢再除绍兴到任表绍兴八年十月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忠正德文集》卷四
尸荣揆路,无裨庙算之奇;
假守稽山,复叨阃制之重。
恪宣条诏,遄留部封中谢。)
伏念臣性质颛愚,器能谫薄。
少从师学,计已拙于谋身;
晚被圣知,心但期于许国。
两膺枋任,四阅岁华。
破朋党之相倾,惟贤是荐;
惩风俗之大弊,所见必闻。
徒殚驽蹇之诚,莫效涓埃之报。
臣犹自愧,人岂无辞?
敢图陈力之方,积有妨贤之畏。
力求闲退,尚辱眷存。
怜其心膂之近僚,付以股肱之大郡。
戴恩甚惧,抚己增惭。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齐德乾坤,同明日月,扩勾践养胎之义,恻昭王恤病之仁。
而臣久侍清光,备观宸断。
逮兹临遣,得以遵承。
谨当细大必躬,夙宵弥励,庶收薄效,少答鸿私。
泉州到任表绍兴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忠正德文集》卷四
愚诚上达,方逃会府之繁;
申命中颁,复拜名藩之宠。
仰衔至意,不敢终辞。
亟引道以腾装,已合符而视事。
异恩山重,危涕雨零中谢。)
伏念臣才不适时,学非闻道。
初心耿耿,誓许国以忘身;
末路区区,欲庇民而尊主。
适中兴之昌运,特达之深知。
顾晚节以何堪,谓朴忠而可信。
间登帷幄,荐冠钧衡,不知权变之宜,奚补艰难之际?
阅时寖久,属疾难胜,亦既就閒,再叨假守
命出九天之邃,道更千里之遥。
俟驾靡遑,褰帷戾止,退循疵吝,曷称使令?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志在宅中,仁深及物。
驾驭英杰,肆成克复之功;
体貌旧臣,重责蕃宣之效。
纶言有耀,汗号莫回。
臣敢不祗服训辞,恪施条教。
持身率则,革闽俗之浮夸;
刻意咨询,究海邦之利病。
或少输于报效,当继请于便安。
泉州谢落节表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忠正德文集》卷四
罪尤昭著,合正明刑;
仁圣优容,止从宽典。
恩深沦骨,涕下交颐中谢。)
伏念臣奋迹寒乡,莅官远服,羁孤寡与,进取何阶。
历半生州县之劳,分沈白首;
偶千载风云之会,遂躐华途。
粤自渡江之初,首寘思言之列,旋从枢筦,荐守侯藩。
独持将相之权,两冠钧衡之任。
处人臣之极地,蔑著劳能;
蹈富贵之危机,拙于周慎。
叨尘既久,违缪滋多。
自信直前,执迷不反。
咎将安往,罚其可逃!
是致烦言,并尘睿览。
即其衅戾,当永弃于穷荒;
保以初终,尚远临于民社。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明齐日月,德合乾坤。
念犬马之服勤,尝叨任使;
桑榆之迫暮,有足哀矜。
用全体貌之私,并示臣邻之劝。
臣仰衔恩纪,祗服训词。
寸发寸肤,再生于洪造;
一丘一壑,祈终赐于馀龄。
谢到潮州安置表绍兴九年十月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忠正德文集》卷四、《南宋文范》卷二七
省躬知过,宜之不遗;
屈法施仁,尧云之曲庇。
徒知幸免,何以自容中谢。)
伏念臣才不通方,力难任重,冒窃宠灵之久,积成衅戾之多。
屡揣分以祈闲,亦蒙恩而赐可。
而臣忧患踵至,羸癃日增。
始抱疾以还家,即衔悲而哭子。
齿发彫瘁于感伤之后,精神昏耗于驱驰之馀。
其谁为之,无足怜者。
载念百为之俱谬,寘之九死以奚逃?
自信直前,安处危机之上;
执迷不返,卒投罪罟之中。
幸沐洪私,止流荒裔。
闻命就道,宁辞险阻之备尝;
杜门省愆,更觉悔尤之自取。
噬脐莫及,流涕何追!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天度并包,离明旁照,曲全体貌,奖劝臣工。
怜臣簪履之馀,尝叨顾遇;
察臣之暮,不足诛夷。
臣敢不上体不杀之仁,益励自新之志?
身留瘴海,分甘老于渔樵;
目断云天,心永倾于葵藿。
谢到吉阳军安置表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忠正德文集》卷四
一谪五年,咎将谁执;
再投万里,戚本自贻。
罪大难名,恩深莫报中谢。)
伏念臣起从孤远,幸际休明。
猥被眷知,叨逾宠数。
既昧祸福之倚伏,不虞罪恶之贯盈,宜自省循,益疏周慎。
天其或者,将必至于颠隮;
臣犹知之,固难逃于谴罚。
苟全要领,有愧面颜。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性蕴尧仁,躬行舜孝。
王者之法难犯,固有刑章;
圣人之德好生,终归善贷。
如臣缪戾,尚辱哀矜。
白首何归,怅馀生之无几;
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
刘光世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七
参谋诸公,久在幕府,必能裨赞聪明,共享富贵。
固不可轻举妄动,重贻朝廷之忧;
亦安忍坐视不救,滋长贼势,留无穷之患?
与子书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舆地纪胜》卷一○○、《方舆胜览》卷三六
绍圣初吕微仲丞相岭南,惟一子曰景山,爱之,不令同行,而景山坚欲随去。
将过岭,吕顾其子,谓曰:「吾万死何恤,汝何罪,欲俱死瘴乡耶?
我不若先死,犹有后也」。
吕遂纵饮而死。
吾不令汝侍行,亦吕微仲意。
郡寄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一、《宋人法书》第三册
鼎以罪名至重,不敢复当郡寄,寻具奏陈,未赐俞允,区区之私,不免再陈悃愊。
伏望钧慈曲垂赞助,俾遂所请,实终始之赐。
鼎方在罪籍,不敢时以书行阙,并幸怜察。
右,谨具呈,伏候钧旨。
八月八日特进、知泉州军州事赵鼎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