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留梦炎特授承事郎制 南宋 · 郑起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五
朕惟进士设科,名臣辈出,寤寐英隽,图济时艰。临轩亲策,访以内脩外攘之务。览尔洋洋之对,惟曰克艰,甚称朕意,擢为第一。授之京秩,开尔仕途,益涵远业,思称所蒙。
儒林郎提领户部犒赏酒库所准备差遣兼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王梦得特转承直郎制 南宋 · 郑起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五
顷畿漕籴谷,不扰而办,格当赏而吾漕臣请貤乃僚。盖尔有协佐之劳,而尔长有推贤之逊,且为效劳者劝焉。赏一人而三善具,朕甚嘉之。晋陟一阶,尚思报称。
降承事郎徽州通判叶大有复宣教郎制 南宋 · 郑起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五
邦宪不可不伸,贤者不得不屈。尔以南宫首选,东观英游,华辙寖高矣。顾以胄牒自累,人皆惜之,尔独安之,贤矣哉!明禋肆眚,无瑕不涤,况君子之过乎?其复旧官,祗承新命。
敕赐童子出身杨世奕可特补迪功郎仍赐袍笏制 南宋 · 郑起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五
尔裔出龟山,年方幼学,博记而敏于文。两试童科,初以记诵选,再以程文优,诗书之泽,有自来矣。德性兼谨,俨如成人,尤其可嘉者。干云之干,养于拱把,尚勉之哉!
特奏状元魏汝贤特授迪功郎制 南宋 · 郑起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五
特奏设科,所以求宿学,搜遗才也。首选与进士同科,比年繇此途者多显用。盖其选既艰,则其才必异也。尔久蒙教育,晚冠此科,不负所学矣。授之初品,任以校官。官业方开,老当益壮。
武康军承宣使新除枢密都承旨兼知庐州王鉴故父焕已赠秉义郎可特赠武功郎制 南宋 · 郑起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六
朕蒇祀合宫,均釐同宇,凡文武自通籍而上,俾父母沾锡类之仁。况秉越于帅垣,宜疏纶于祢庙。具官某故父某,躬秉义槩,素多阴功。乃生守圉捍敌之臣,教忠有自;以显立身扬名之孝,垂耀无穷。属兹霈恩,加尔悯饰,尚歆异宠,以佑后昆。
白身进士徐子寅特授成忠郎制 南宋 · 郑起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六
武功有爵,自汉为然。上功幕府,以尔提兵禦寇之劳,以武立功,以武命爵,宜也。其疏异渥,改畀新命,勉图事功,毋卑鹖冠而不知劝。
忠翊郎前韶州兵马监押周升在任不法降成忠郎制 南宋 · 郑起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六
敕具官某:尔为兵官而州家以佚累囚来谂,虽会恩不汝贷也。其镌一阶,以警慢事。可。
降训武郎平江府许浦驻劄御前水军副都统制兼知泗州赵东复武经郎制 南宋 · 郑起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六
使功不如使过,赎过莫若以功。顷制臣谓尔有逗遛之罪,戒之是也。今复谓尔有角斗暴露之劳,可不劝乎!可罚可赏,尔所自取;或夺或予,朕亦何心!尽复故官,勉图来效。
武翼郎沈师尹复武经郎制 南宋 · 郑起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六
尔顷以暴戾干罚,兹以赦宥复厥官,毋谓既复而不知悔。
金州观察使添差淮东马步军都总管贺靖父已赠训武郎永寿特赠武义郎制 南宋 · 郑起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六
朕以牺牲玉帛蒇事合宫,而推其福于中外,为人子者,举得光荣其亲,所以广孝治也。具官某父某,积善有馀,克昌厥后,是生贤息,为吾虎臣。属兹霈恩,申加悯饰,以示教忠之劝。灵而不昧,其克顾哉。
故忠训郎兴元都统制司中军统制权知巴州杜沂赠武翼郎制 南宋 · 郑起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六
守禦捍敌之臣,诚死城郭封疆。尔摄守巴郡,提师婴敌,转战累日,以众寡不敌而殁,可谓死城郭封疆者矣。朕甚痛之。爰诏司勋,进官而录其后。忠魂未泯,歆我悯章。
故承信郎充琼州乐会县令唐仲珍赠修武郎制 南宋 · 郑起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六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死事尤所当恤也。尔初阶右列,为琼之乐会令,亦有志于事功者。遭值寇扰,提兵勇往,遇寇而殁。朕甚悯焉,进官而录其后,庶几幽壤,知我追褒。
故进义副尉枣阳忠义中军统制孟宗德赠修武郎制 南宋 · 郑起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六
恤死事,所以厉名节也。端平枣阳之难,尔一门忠义,父子死敌,功著而官未显,身殁而名不彰,何以旌既往而劝将来?超以勇爵,并录其孙。忠魂如生,歆我恤典。
故借补承信郎淮东制置司帐前统制赵祥赠忠翊郎制 南宋 · 郑起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六
自古皆有死,为国而死,虽死不死也。顷虏犯安丰,尔捐躯赴援,血战数十合,身被数十鎗,不能救尔于锋镝之下。尔死固得其所,朕为动心伤痛,宜诏司勋,进官而录其后。忠魂未泯,歆我悯章。
白身借补人翟贵特授承信郎制 南宋 · 郑起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七
汝说德归谊,战功曰多,锡之勇爵,何以假为?服此宠休,勉图忠报。
归朝人南师孟换授承信郎制 南宋 · 郑起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七
朕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尔说德归谊,趋事赴功,既无二心,何爱一秩!勉思忠报,嗣有宠荣。
朝奉大夫尚书考功郎中兼宗学博士胡泓除吏部郎中朝请大夫屯田郎中丘迪哲除兵部郎中通直郎行都官员外郎陈昉除刑部员外郎承议郎权发遣处州叶秀发除屯田员外郎制 南宋 · 郑起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二、《永乐大典》卷一三四九八
太微后一十五星尉然,曰郎位,尚书郎重矣。虽事有繁简,而位望等也。尔泓以宿学该深,繇司绩升右铨;尔迪哲以长才练达,繇司田晋戎部;尔昉以雅望靖共,繇司隶陟士师;尔秀发以通儒理效,繇郡最入农部。惟兹四人,一朝而并命之,诸曹之事举矣。往钦哉!思称朕选擢之意。
朝奉郎赵崇美除大理寺正朝请大夫赵师吕除大理寺丞制 南宋 · 郑起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二、《永乐大典》卷一三四九八
朕承列圣仁厚之馀,于刑尤谨。乃者勒铭,以儆有位。廷尉天下之平也,其事重,故其建官视他司为详。尔崇美明习文法,三入李廷,宜为正;尔师吕详练民事,擢繇戎监,宜为丞。钦哉!协佐而长,求惟厥中,以称朕谨刑之训。
朝请郎直宝章阁主管建康府崇禧观邹伸之除大理寺丞朝奉大夫提举福建市舶刘克逊除太府寺丞承议郎行军器监主簿章端子除司农寺丞制 南宋 · 郑起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二、《永乐大典》卷一三四九八
廷尉刑狱之平,大农天仓之总,太府贡赋之贰,皆号剧繁,丞实赞之。尔伸之详练世故,宜赞廷尉;尔端子明习吏事,宜赞大农;尔克逊扬历外庸,宜赞太府。为官择人,各佐而长,以审轻重,以稽委积,以谨出纳。丞哉钱谷刑狱之政举矣!汝不负承,朕有明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