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门请宣和尚山门疏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九、《橘洲文集》卷九
道固不远,德云近在。别峰事非偶然,优昙复现此世。眷山林之胜践,有香火之仁祠,切比龙家,宜要象驾。某人连城白璧,镇海明珠,声前得活祖之机,向后笑诸方之拙。善刀已久,袖手何须?自信如北溟之鲲,不求速化;归来若丁令之鹤,夫复何疑!大震雷音,以光丛社。
月波请轮老诸山疏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九、《橘洲文集》卷九
天台已降,指四明为的传;大江之南,推正悟为雄辩。公其嗣子,谁复异词?某人惠解河倾,声名玉洁,慨斯教衰微之久,奋吾心发趣之宗。侈大老之园林,月波万顷;护六龙之翰墨,星斗一天。未震舌端之雷,已盈户外之屦。主人之意,唯在师严而道尊;公议所归,莫不云从而雾集。愿迂阔步,允副勤诚。
月波化供水陆疏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九、《橘洲文集》卷九
路入林端,是中有阿兰若;月横波面,夜深疑小金山。属丞相之新仪,超法界之檀施。大彰感应,契凡圣之心源;傥在见闻,获人天之福报。
又化供疏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九、《橘洲文集》卷九
湖光入经论之肠,道人固不胜清;梵放殷鱼鳖之群,异类亦蒙其益。无问佛香僧饭,俱为智山法芽。跨此门来,知斯言之不妄;作是说已,图厚报于无穷。会有知音,必须肯首。
仗锡山开堂化缘疏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九、《橘洲文集》卷九
万象炽然,固无昼夜而说;诸佛亦尔,有为人天而言。况当梵刹一新之初,故有同诚三请之志。会当举足,饱看七峰之云;更听白槌,上祝两宫之寿。
又化铁瓦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九、《橘洲文集》卷九
四明之山八百里,是山居中;三冬之雪十二时,此雪为冠。有折胶堕指之冻,怀毁瓦画墁之忧。故昔人铸铁,以图久长,长而者施金,仅得一半。遂使层空之宝殿,泥沙混同;仰观千叶之法身,人天兴欲。事如经世,佛也点头。
戒坛修造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九、《橘洲文集》卷九
佛法所用之律,岂特持身有馀;天人下筑之坛,几于拜将不异。自南山之授手,侈西竺之成规。晚出芝园,道行吾国。踵祇树芗林之胜践,为义龙律虎之先驱。画栋摧残,暮雨动鬼神之泣;黄金错落,春风鼓檀施之心。一朝鼎来,千古福地。是为第一义谛根本,此理不虚;莫作最后断佛种人,大恩可报。
四明感圣修造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九、《橘洲文集》卷九
西湖佳处,人知感圣之名;南渡未几,寺厄建炎之火。湖光虽在,殿影成空。□为狐鼠之场,羞见龟鱼之面。圣称晏寂,祖在觉师,皆当时之胜游,岂后世之无似。一钱入手,唤弥勒以同龛;片瓦盖头,付灵山之授记。不须问佛,会有知音。
临安府崇宁接待请明和尚疏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九、《橘洲文集》卷九
梵放出门,竦都人之瞻听;官潮殷地,疑海若之经从。有佛祠得以兼容,致云衲为之一饱。顾为不代,是以知归。某人历遍诸方,苍然一节。归来岁晚,用云门接洞山之机;才用今无,如退之赠澄观之什。不离函丈,便据绳床。正令提撕,起丛林已坠之绪;馀波浸灌,及沟岳未填之人。副此勤拳,毋烦同避。
南湖请云青外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九、《橘洲文集》卷九
四明行道之处,素有典刑;一庵飞锡而来,岂无耆旧?逝者与江河竞注,凛然知松柏后凋。舆论同归,斯文未丧。新命某人具狮子翻身诀,打头而亲遇作家;参竹篦见胆禅,跨户而便为上客。自此虚空解讲,不妨文字为宗。道既在东家之丘,世难隐西山之亮。虽曰白莲祐后,屡赋归来;政宜请玉轩中,斩新拈出。粲列祖未寒之焰,振后生不竞之风。谭笑肯来,何止九峰之一疏?人天普集,愿同五岳之三呼。慈荫蔼然,法门幸甚。
结界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九、《橘洲文集》卷九
以大国觉为伽蓝,历三哭而不坏;将此身心奉尘刹,惟四明之有宗。故百千三昧,尽可传家;而一十七代,未尝结界。法当末运,何妨扶律谈常;时届深秋,准拟标方唱相。水只图于趣海,锦不厌于添花。其如事用之浩繁,不免檀门之造请。成功之后,粲文彩于他山;祝圣之馀,萃生灵于彼岸。
仗锡山开田朱柱灯油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九、《橘洲文集》卷九
千峰万峰,真列圣古佛之宅;十里五里,为异禽灵草所都。俨然宝坊,中有胜殿。须弥无尽炉柱,千叶卢舍那尊。圣足本严,钁头未了。大庾岭无眼功德,更为点开;百丈老子第二义门,何妨说破。直须掉臂,会遇知音。
嵩希表庆寿致语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九、《橘洲文集》卷七
举端午所生子,竟大其门;去甲寅如许年,复产于佛。极人间之盛事,侈林下之高风。七十平头,喜象龙之冠世;三千属客,致冠盖以如云。樱筝正繁于莫春,俎豆未妨于胜集。某冰霜劲节,风月胸襟。曳伽梨于众中,为持律者上座。见阳秋于眉里,时得句者有之;谓把茅之累人,指一庵而归老。碧溪绕屋,合鸥鸟以同盟;清晓巡檐,索梅花而共笑。宜臻眉寿,燕及吾庐。某棣萼联芳,竹林并驾。惜良辰之易失,纻善颂以何词!庐阜当年,许宗雷而入社;桃蹊今日,知禅律而并行。某等技在伶伦,饫观殊胜,辄陈口号,用赞华筵:
七十如今得纵心,孤云已复罢为霖。种花莳草真吾事,抹月批风慰客襟。坐上唯馀双白玉,囊中不畜一黄金。要知老矣关心处,无限清风对碧岑。
宝云致语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九、《橘洲文集》卷七、宝云振祖集
梵宫成列,无越宝云之故家;邦人至今,知有鸡林之古佛。实斯文之冀北,震大声于斗南。自劫火之后而树王先成,历国朝以来而人物尤盛。譬诸琵琶琴瑟,必资妙指,乃发至音;草木丛林,虽曰无情,亦知所向。例一堂之壮观,阅数世之宏规。螮蝀晕飞,欲上干于云汉;迦陵清彻,将遍满于人寰。宝云讲主法师,尘外孤踪,林间老断,接龙象之步武,继钟梵于晨昏,轮奂一新,咄嗟而辨。朱明在候,方鼓吹于薰风;缁白临筵,共徘徊于花雨。及某人高情剪剪,和气融融,肯同莲社之清游,是亦灵山之胜友。某等敬睹殊胜,职在伶伦,不揆无才,辄呈口号。
又见南风入舜弦,几多龙象正差肩。一堂绝出云霄上,万口齐称古佛先。身坐猊床如大宝,手麾麈尾极重玄。鄮山鄞水人长在,总是吾庐不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