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书怀 清 · 张湄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
吹浪鲸鱼匝地雷,门扃碧水藓花堆。
情缘一雨分忧喜,信隔重溟罢往来。
虫韵入窗秋烛冷,漏痕侵枕古墙颓。
披襟中夜听残溜,小篆铜炉自拨灰(施懿琳编校)。
咏芭蕉 清 · 张湄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
无妨修竹共閒居,亚字墙头午荫馀。
白日冷随麾扇尽,绿天浓映写经初。
雨窗搅梦千重响,秋馆缄愁一束书。
多事诗人留画本,偏宜雪后著萧疏(施懿琳编校)。
病起邀书楸村给谏蒋师垣上舍同过海粟轩观剧即次见怀原韵 清 · 张湄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
寥泬晴空海外天,清斋兰菊共幽妍。
身辞故国输秋燕,病入西风感暮蝉。
对酒那知蛮曲误,逢场肯厌烛花偏。
黄茆屋底宵如岁,愿废先生半枕眠(施懿琳编校)。
小春纪梦 清 · 张湄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
暖风十月拂蕉衫,花底摊书屋似龛。
绝域光阴轻过客,匡床魂梦事幽探。
琴鸣涧户泉声古,日照山楼木叶酣。
省识游踪犹在世,白头应著旧烟岚(施懿琳编校)。
茅港道中 清 · 张湄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
持节番寮往复还,海声溪韵共潺湲。
红蕉径里居人少,紫蔗田边牧竖閒。
小队骎骎投野宿,前旌冉冉渡沙湾。
夕晖澹著倪黄笔,一抹平林数尺山(施懿琳编校)。
和喝能上人长至韵 清 · 张湄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
六琯飞灰动一阳,宵分未减昼阴长。
丛篁鸟语官斋静,小榻棋声佛火香。
域外远游频改岁,镜中新鬓遽成霜。
巳公茅屋吟诗处,早有梅花映水光(施懿琳编校)。
壬戌1742除夕 清 · 张湄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
一枝残烛对羁人,绝徼山川去国身。
多历岁时知已老,强同樽酒孰为亲。
椒花远梦红炉会,蕙草閒庭碧海春。
天与离怀博诗趣,朝衫脱尽六街尘(施懿琳编校)。
癸亥1743元日试笔 清 · 张湄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
又从海国度王正,物态熙荣协气生。
隔岁梅花香笔格,先春小雨拂帘旌。
闭门索句无多事,把酒听莺第一声。
雨载萧閒尘俗外,可知懒癖是天成(施懿琳编校)。
海滨 清 · 张湄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
海滨槎客旧吟曹,领略春风上绣袍。
佳色一帘花掩蔼,孤踪万里水周遭。
未除言语频焚藁,岂有英雄惯捉刀。
客里流年容易度,手持汉节尚馀旄(施懿琳编校)。
上元前二夕范松浦太守招饮郡署即席有作 清 · 张湄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
佳饰传柑胜事多,双榕桥下粲星河。
才逢瑞雨如珠洒,却讶仙槎犯斗过。
彩耀银幡春不夜,光连贝阙海无波。
黄堂一夕琴丝动,万井同赓麦秀歌(施懿琳编校)。
次夕刘省斋观察招集澄台叠韵 清 · 张湄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
霁后华灯较月多,环台澄景象银河。
十千酒美难辞醉,三五宵良肯放过。
海国鱼龙争曝采,春田雨露尽涵波。
藉君阁上青藜燄,来照当筵击节歌(施懿琳编校)。
上元夕同书给谏饮使署再叠韵 清 · 张湄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
双持使节阅时多,星斗同躔不隔河。
饮伴那须篱外索,灯辉可但壁间过。
吟春好句分红纸,卜夜深杯卷白波。
今夕故园无梦到,天涯随处有笙歌(施懿琳编校)。
十六夜郝祁公方乐只两司马杨御章邹羲章两明府复招集郡署三叠前韵 清 · 张湄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
琼台壁月曙光多,彷佛群真会绛河。
客未及瓜姑且住,游当秉烛愿重过。
百年乔木留棠荫,五夜华裾映酒波。
要识阳春今有脚,蛮童骑竹唱新歌(施懿琳编校)。
二十一夜何尚敏总戎刘省斋观察暨文武诸君同集使署四叠前韵 清 · 张湄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
宦辙休誇涉历多,一经观海藐江河(作者注:「座中有谈江河之险者。」)。
茫茫大地东南满,落落同人旦晚过。
花趁暖风春有信,酒盈衰面老回波。
漏迟烛暖他乡夜,怕听艰难行路歌(施懿琳编校)。
何总戎署宴集五叠前韵 清 · 张湄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
儒将胸中斗宿多,洗兵旧雨挽天河。
高城四面容春入,晚角双吹喜客过。
座有麒香堪写照,川无蛟鳄久恬波。
裘轻带缓风流甚,细柳旌门奏雅歌(施懿琳编校)。
荅书楸村病怀六叠前韵 清 · 张湄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
叠浪层岩相间多,梦归不独阻关河。
思家念虑劳安顿,习静工夫易错过(作者注:「安顿思家念锁磨习静功来诗中语也。」)。
蕙叶生烟笼药鼎,梅花和月落帘波。
老来陶写惟丝竹,莫负玲珑子夜歌(施懿琳编校)。
留别书楸村给谏及在台诸同人即次原韵 清 · 张湄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
如水臣心到处清,图书归载海航轻。
迹留鸿雪三年过,韵叶埙篪一气鸣。
送客自崖谁不返,离杯入手我先行。
白波赤嵌斜阳渡,回首苍茫无限情(施懿琳编校)。
僧石峰和余游海会寺诗复呈一律依韵答之(此诗又载六十七《使署閒情》、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使署閒情》、《台湾诗录》题作(再过海会寺次韵)。) 清 · 张湄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又载六十七《使署閒情》、陈汉光《台湾诗录》。
知时好雨洒芳田,閒试僧庐洗钵泉(编者按:「閒试僧庐洗钵泉」,六十七《使署閒情》作「又过僧斋洗钵泉」。)。
一派海潮空外响,满怀冰雪句中传。
云生树杪钟楼(编者按:「钟楼」,六十七《使署閒情》作「停阴」。)晚,鸟步花阴石径(编者按:「石径」,六十七《使署閒情》作「较昔」。)妍。
笠屐何当随野衲(编者按:「笠屐何当随野衲」,六十七《使署閒情》作「何日行歌随野笠」。),秋风归旆独悠然(编者按:「归旆独悠然」,六十七《使署閒情》作「归马意悠然」)。(施懿琳编校)。
惠献贝子功德诗八章寄呈德济齐制府并序(此诗收于张湄《柳渔诗钞》,又载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台湾诗录》题作(惠献贝子功德诗八章)。此诗以下至(五妃墓)收于《柳渔诗钞》,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 其一 清 · 张湄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收于张湄《柳渔诗钞》,又载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
自昔名垂海宇,麟图表盖代之殊勋。派系天潢,龙种推克家之隽望。然而贤亲未居极至,斯庸展莫必兼隆。挥霍能军,孰是藩屏重寄。献元好古。奚堪鈇钺专征。伏惟贝子编者按:「伏惟贝子」,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作「惟我贝子」。,学博三雍,躬娴九伐。振无前之旅,捷若飙飞。慰恐后之思,望如雨降。解衣推食,期甘苦之同尝。犯暑凌寒,历险艰而愈励。集哀鸿于中泽,声溢歌吟。斩封豕于长涂,势销犄角。比户有更生之庆,居然衽席行师。元戎当毕志之馀,壮矣山河作气。九重致恤,犹嗟礼缺劳还。万姓衔悲,弗啻情深失怙编者按:「弗啻情深失怙」,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作「真见情同失怙」。。读诸葛君「鞠躬」数语,如见丹忱。忆祖士雅击楫来时,能无雪涕。苍山碧水,丛祠之俎豆肃于细柳军容编者按:「军容」,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作「旌旗」。。两浙八闽,下里之诗篇聊当平淮铙吹云尔。
宗臣庙算定岩疆,奕世盟勋带砺长。
黄石书精馀枕秘,青油幕远即戎行。
天家枝干标英早,阃外韬钤决策良。
受命专征谁得似,东山零雨古锜斨(施懿琳编校)。
其二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收于张湄《柳渔诗钞》,又载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
自昔名垂海宇,麟图表盖代之殊勋。派系天潢,龙种推克家之隽望。然而贤亲未居极至,斯庸展莫必兼隆。挥霍能军,孰是藩屏重寄。献元好古。奚堪鈇钺专征。伏惟贝子编者按:「伏惟贝子」,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作「惟我贝子」。,学博三雍,躬娴九伐。振无前之旅,捷若飙飞。慰恐后之思,望如雨降。解衣推食,期甘苦之同尝。犯暑凌寒,历险艰而愈励。集哀鸿于中泽,声溢歌吟。斩封豕于长涂,势销犄角。比户有更生之庆,居然衽席行师。元戎当毕志之馀,壮矣山河作气。九重致恤,犹嗟礼缺劳还。万姓衔悲,弗啻情深失怙编者按:「弗啻情深失怙」,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作「真见情同失怙」。。读诸葛君「鞠躬」数语,如见丹忱。忆祖士雅击楫来时,能无雪涕。苍山碧水,丛祠之俎豆肃于细柳军容编者按:「军容」,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作「旌旗」。。两浙八闽,下里之诗篇聊当平淮铙吹云尔。
横海将军下濑船,轻飞迅度讶从天。
鲸鲵尽(编者按:「尽」,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作「既」。)扫波方静,蔓草难图势更延。
直许奋身先士卒,可堪带甲满山川。
闻声便慰云霓望,况复王师出万全(施懿琳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