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颁用张宾新历诏开皇四年正月壬辰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一
张宾等存心算数,通洽古今,每有陈闻,多所启沃。
毕功表奏,具已披览。
使后月复育,不出前晦之宵,前月之馀,罕留后朔之旦。
减脁就朒,悬殊旧准。
月行表里,厥途乃异,日效弗食,由循阳道。
验时转算不越纤毫,逖听前修,斯秘未启。
有一于此,实为精密,宜颁天下,依法施用(《隋书·律历志中》)
开凿广通渠诏开皇四年六月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一
京邑所居,五方辐凑,重关四塞,水陆艰难。
大河之流,波澜东注,百川海渎,万里交通。
三门之下,或有危虑,但发自小平,陆运至陕,还从河水,入于渭川,兼及上流,控引汾、晋,舟车来去,为益殊广。
渭川水力,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即成阻阂。
计其途路,数百而已,动移气序,不能往复,泛舟之役,人亦劳止。
朕君临区宇,兴利除害,公私之弊,情实悯之。
故东发潼关,西引渭水,因藉人力,开通漕渠,量事计功,易可成就。
已令工匠,巡历渠道,观地理之宜,审终久之义,一得开凿,万代无毁。
可使官及私家,方舟巨舫,晨昏漕运,沿溯不停,旬日之功,堪省亿万。
诚知时当炎暑,动致疲勤,然不有暂劳,安能永逸。
宣告人庶,知朕意焉(《隋书·食货志》)
复以十二月为腊诏开皇四年十一月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一
古称腊者,接也。
取新故交接
前周岁首,今之仲冬建亥之月,称蜡可也。
后周用夏后之时,行姬氏之腊。
考诸先代,于义有违。
其十月行腊者停,可以十二月为腊(《隋书·礼仪志二》,《通典》四十四)
诏赐王谊开皇五年四月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一
,有周之世,早豫人伦,朕共游庠序,遂相亲好。
然性怀险薄,巫觋盈门,鬼言怪语,称神道圣。
朕受命之初,深存诫约,口云改悔,心实不悛。
乃说四天王神道,应受命,书有谶,天有星,桃、鹿二川,岐州之下,岁在辰巳,兴帝王之业。
密令卜问,伺殿省之灾。
又说其身是明王,信用左道,所在诖误,自言相表当王不疑。
此而赦之,将或为乱,禁暴除恶,宜伏国刑(《隋书·王谊传》)
突厥称臣下诏开皇五年七月壬午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一
沙钵略称雄漠北,多历世年,百蛮之大,莫过于此。
往虽与和,犹是二国,今作君臣,便成一体。
情深义厚,朕甚嘉之。
天之休,海外有截,岂朕薄德所能致此!
已敕有司肃告郊庙,宜普颁天下,咸使知闻(《隋书·突厥传》)
停废律官诏开皇五年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一
人命之重,悬在律文,刊定科条,俾令易晓。
分官命职,恒选循吏,小大之狱,理无疑舛。
而因袭往代,别置律官,报判之人,推其为首。
杀生之柄,常委小人,刑罚所以未清,威福所以妄作。
为政之失,莫大于斯。
大理律博士尚书刑部曹明法、州县律生,并可停废(《隋书·刑法志》,侍官慕容天远,纠都督田元,冒请义仓,事实而始平县律生辅恩,舞文陷天远,遂更反坐。帝闻之,乃下诏。)
豆卢绩开皇六年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一
上柱国楚国公绩,人寇乱之日,称兵犯顺,固守金汤,隐如敌国。
嘉猷大节,其劳已多,可食始州临津县邑千户(《隋书·豆卢绩传》)
梁士彦宇文忻刘昉等诏开皇六年八月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一
朕君临四海,慈爱为心。
加以起自布衣,入升皇极,公卿之内,非亲则友,位虽差等,情皆旧人。
护短全长,恒思覆育,每殷勤戒约,言无不尽。
天之历数,定于杳冥,岂虑苞藏之心,能为国家之害?
欲使其长守富贵,不触刑书故也。
上柱国、郕国公梁士彦上柱国杞国宇文忻柱国、舒国公刘昉等,朕受命之初,并展勤力,酬勋报效,荣高禄重。
待之既厚,爱之实隆,朝夕宴言,备知朕意。
但心如溪壑,志等豺狼,不朝恩,忽谋逆乱。
士彦爰始幼来,恒自诬罔,称有相者,云其应箓,年过六十,必据九五。
初平尉迥,暂临相州,已有反心,彰于行路。
朕即遣人代之,不声其罪。
入京之后,逆意转深。
之徒,言相扶助。
士彦许率僮仆,克期不远,欲于蒲州起事。
即断河桥,捉黎阳之关,塞河阳之路,劫调布以为牟甲,募盗贼而为战士,就食之人,亦云易集。
轻忽朝廷,嗤笑官人,自谓一朝奋发,无人当者。
其第二子刚,每常苦谏,第三子叔谐,固深劝奖。
朕既闻知,犹恐枉滥,乃授晋部之任,欲验蒲州之情。
士彦得以欣然,云是天赞,等,皆贺时来。
往定邺城,自矜不已,位极人臣,犹恨赏薄。
云我欲反,何虑不成。
怒色忿言,所在流布。
朕深念其功,不计其礼,任以武候,授以领军,寄之爪牙,委之心腹。
密为异计,树党宫闱,多奏亲友,入参宿卫
朕推心待物,言必依许。
为而弗止,心迹渐彰,仍解禁兵,令其改悔。
而志规不逞,愈结于怀,乃与士彦情意偏厚,要请神明,誓不负约。
俱营贼逆,逢则交谋,委彦河东,自许关右,蒲津之事,即望从征,两军结东西之旅,一举合连横之势,然后北破晋阳,还图宗社。
入佐相府,便为非法,三度事发,二度其妇自论。
常云姓是「卯金刀」,名是「一万日」,刘氏应王,为万日天子。
朕训之导之,示其利害,每加宽宥,望其修改。
口请自新,志存如旧,亦与士彦情好深重,逆节奸心,尽探肝鬲。
尝共士彦论太白所犯,问东井之间,思秦地之乱,访轩辕之里,愿宫掖之灾。
唯待蒲坂事兴,欲在关内应接。
残贼之策,千端万绪。
,名位并高,宁肯北面曲躬,臣于士彦,乃是各怀不逊,图成乱阶,一得扰攘之基,方逞吞并之事。
人之奸诈,一至于此!
虽国有常刑,罪在不赦,朕载思草创,咸著厥诚,情用悯然,未忍极法。
士彦,身为谋首,叔谐赞成父意,义实难容,并已处尽。
士彦兄弟叔侄,特恕其命,有官者除名。
士彦小男女、母妻女及小男并放。
士彦叔谐妻妾及资财田宅,妻妾及资财田宅,悉没官。
士彦儿年十五以上远配。
上仪同薛摩儿,是士彦交旧,上柱国府户曹参军事裴石达,是士彦府僚,反状逆心,巨细皆委。
薛摩儿闻语,仍相应和,俱不申陈,宜从大辟。
问即承引,颇是恕心,可除名免死。
朕握图当箓,六载于斯,政事徒勤,淳化未洽,兴言轸念,良深叹愤(《隋书·刘昉传》)
李安开皇七年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二
陈贼之意,自言水战为长,险隘之间,弥谓官军所惮。
开府亲将所部,夜动舟师,摧破贼徒,生擒虏众,益官军之气,破贼人之胆,副朕所委,闻以欣然(《隋书·李安传》)
检括破故佛像诏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二
诸有破故佛像,仰所在官司,精加检括,运送随近寺内(《续高僧·昙迁传》。文帝岐州,敕蜀王行猎,逐一兽入故窑,既失踪迹,但满窑破落佛像,具以事闻。迁因奏,帝怅然,下诏。)
赵绰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二
六月虽曰生长,此时必有雷霆。
天道既于炎阳之时,震其威怒,则天而行,有何不可(《通典》□□□帝常发怒,六月棒杀人。大理少卿赵绰固争曰:「季夏之月,天地成长庶类,不可以此时诛杀。」帝报,遂杀之。)
诏延释昙迁开皇七年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二
皇帝敬问徐州昙迁法师,承修叙妙因,勤精道教,护持正法,利益无边,诚释氏之栋梁,即人伦之龙象也。
深愿巡历所在,承风餐德,限以朝务,实怀虚想。
当即来仪,以沃劳望。
弟子之内,间解法相能转梵音者十人,并将入京,当与师崇建正法,刊定经典。
且道法初兴,触途草创,弘奖建立,终藉通人。
京邑之间,远近所凑,宣扬法事,为慧殊广,想振锡拂衣,勿辞劳也。
寻望见师,不复多及(《续高僧传》)
伐陈诏开皇八年三月戊寅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二
昔有苗不宾,唐尧薄伐,孙皓僭虐,晋武行诛。
有陈窃据江表,逆天暴物。
朕初受命,陈顼尚存,思欲教之以道,不以龚行为令,往来修睦,望其迁善。
时日无几,衅恶已闻。
厚纳叛亡,侵犯城戍,句吴、闽越,肆厥残忍。
于时王师大举,将一车书,陈顼反地收兵,深怀震惧,责躬请约,俄而致殒。
矜其丧祸,仍诏班师。
叔宝承风,因求继好,载伫克念,共敦行李。
每见圭璪入朝,輶轩出使,何尝不殷勤晓喻,戒以惟新。
而狼子之心,出而弥野,威侮五行,怠弃三正,诛剪骨肉,夷灭才良。
据手掌之地,恣溪壑之险,劫夺闾阎,资产俱竭,驱蹙内外,劳役弗已。
徵责女子,擅造宫室,日增月益,止足无期,帷薄嫔嫱,有逾万数。
宝衣玉食,穷奢极侈,淫声乐饮,俾昼作夜。
斩直言之客,灭无罪之家,剖人之肝,分人之血。
欺天造恶,祭鬼求恩,歌舞衢路,酣醉宫阃。
盛粉黛而执干戈,曳罗绮而呼警跸,跃马振策,从旦至昏,无所经营,驰走不息。
负甲持杖,随逐徒行,追而不及,即加罪谴。
自古昏乱,罕或能比。
介士武夫,饥寒力役,筋髓罄于土木,性命俟于沟渠。
君子潜逃,小人得志,家家隐杀戮,各各任聚敛。
天灾地孽,物怪人妖,衣冠钳口,道路以目。
倾心翘足,誓告于我,日月以冀,文奏相寻。
重以背德违言,摇荡疆埸,巴峡之下,海澨已西,江北、江南,为鬼为蜮。
死陇穷发掘之酷,生居极攘夺之苦,钞掠人畜,断截樵苏,市井不立,农事废寝。
历阳广陵,窥觎相继,或谋图城邑,或劫剥吏人,昼伏夜游,鼠窜狗盗
彼则羸兵敝卒,来必就擒,此则重门设险,有劳藩捍。
天之所覆,无非朕臣,每关听览,有怀伤测。
有梁之国,我南藩也,其君入朝,潜相招诱,不顾朕恩。
士女深迫胁之悲,城府致空虚之叹。
非直朕居人上,怀此无忘,既而百辟屡以为言,兆庶不堪其请,岂容对而不诛,忍而不救!
近日秋始,谋欲吊人。
益部楼船,尽令东鹜,便有神龙数十,腾跃江流,引伐罪之师,向金陵之路,船住则龙止,船行则龙去,四日之内,三军皆睹,岂非苍旻爱人,幽明展事,降神先路,协赞军威!
以上天之灵,助勘定之力,便可出师授律,应机诛殄,在斯举也,永清吴、越
其将士粮仗,水陆资须,期会进止,一准别敕(《隋书·文帝纪下》)
史祥开皇九年正月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二
朕以陈叔宝世为僭逆,挺虐生民,故命诸军救彼涂炭
小寇狼狈,顾恃江湖之险,遂敢泛舟楫,拟抗王师。
公亲率所部,应机奋击,沉溺俘获,厥功甚茂。
又闻帅旅进取江州
行军总管襄邑公贺若弼既获京口,新义公韩擒虎寻克姑熟。
骠骑既渡江岸,所在横行。
晋王兵马即入建业,清荡吴、越,旦夕非远。
骠骑高才壮志,是朕所知,善为经略,以取大赏,使富贵功名永垂竹帛也(《隋书·史祥传》)
平陈下晋王广开皇九年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二
此二公者,深谋大略,东南逋寇,朕本委之,静地恤民,悉如朕意。
九州不一,已数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业,天下盛事,何用过此!
闻以欣然,实深庆快。
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隋书·韩擒虎传》,《北史》六十八)
韩擒虎贺若弼优诏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二
申国威于万里,宣朝化于一隅,使东南之民俱出汤火,数百年寇旬日廓清,专是公之功也。
高名塞于宇宙,盛业光于天壤,逖听前古,罕闻其匹。
班师凯入,诚知非远,相思之甚,寸阴若岁(《隋书·韩擒虎传》)
劝学求言诏开皇九年四月壬戌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二
往以吴、越之野,群黎涂炭,干戈方用,积习未宁。
今率土大同,含生遂性,太平之法,方可流行。
凡我臣僚,澡身浴德,开通耳目,宜从兹始。
丧乱以来,缅将十载,君无君德,臣失臣道,父有不慈,子有不孝,兄弟之情或薄,夫妇之义或违,长幼失序,尊卑错乱。
朕为帝王,志存爱养,时有臻道,不敢宁息。
内外职位,遐迩黎人,家家自修,人人克念,使不轨不法,荡然俱尽。
兵可立威,不可不戢,刑可助化,不可专行。
禁卫九重之馀,镇守四方之外,戎旅军器,皆宜停罢。
伐路既夷,群方无事,武力之子,俱可学文,人间甲仗,悉皆除毁。
有功之臣,降情文艺,家门子侄,各守一经,令海内翕然,高山仰止
京邑庠序,爰及州县,生徒受业,升进于朝,未有灼然明经高第。
此则教训不笃,考课未精,明勒所由,隆兹儒训。
官府从宦,丘园素士,心迹相表,宽弘为念,勿为局促,乖我皇猷。
朕君临区宇,于兹九载,间直言之路,披不讳之心,形于颜色,劳于兴寝。
自顷逞艺论功,昌言乃众,推诚切谏,其事甚疏。
公卿士庶,非所望也,各启至诚,匡兹不逮。
见善必进,有才必举,无或噤默,退有后言。
颁告天下,咸悉此意(《隋书·文帝纪下》)
高颎逊位诏开皇九年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二
公识鉴通远,器略优深,出参戎律,廓清淮海,入司禁旅,实委心腹。
自朕受命,常典机衡,竭诚陈力,心迹俱尽。
此则天降良辅,翊赞朕躬,幸无词费也(《隋书·高颍传》)
宇文述开皇九年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二
公鸿勋大业,名高望重,奉国之诚,久所知悉。
金陵之寇,既已清荡,而吴、会之地,东略为遥,萧岩萧瓛,并在其处。
公率将戎旅,抚慰彼方,振扬国威,宣布朝化。
公明略,乘胜而往,风行电扫,自当稽服。
若使干戈不用,黎庶获安,方副朕怀,公之力也(《隋书·宇文述传》)
禁绝言封禅表开皇九年七月丙午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二
岂可命一将军,除一小国,遐迩注意,便谓太平。
以薄德而封名山,用虚言而干上帝,非朕攸闻。
而今以后,言及封禅,宜即禁绝(《隋书·文帝纪下》)